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人把爱当工具,有人视它为表达 |婵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有人把爱当工具,有人视它为表达 |婵琴

2017-11-22 12:31:13 作者:婵琴 阅读:载入中…

有人把爱当工具,有人视它为表达 |婵琴

晚上,我看一个很幽默的视频,止不住想发笑。小朋友在旁边看到,很认真的说,“你不可以笑别人。要是别人这样笑你,你肯定会不舒服。”

我跟他解释,只是别人说话幽默,而发笑。他可能没理解我的意思,又重复了先前的话。我不好意思再笑。

那一刻,他不像一个孩子。而有时候,我似乎也不像一个母亲。我想他成年以后,会“看见”他的母亲,心里始终住着一个孩子

朋友说,他是一个有慧根的孩子。偶尔我也这样想。

我们一起玩游戏,他兴致高涨的时候,对我说,“用你的手机播放百字明,我们边玩边听。”我说:“好。”

有段时间,半夜醒来,他让我播“缘悲经”,以示催眠。我以半夜过于静谧为由,不适合播放为由,拒绝。他也就不再勉强,翻来覆去,很快又睡着。我带他去寺院,他非常安静,在佛像前,身形摇晃的弯腰、磕头。动作极其轻飘、不沉稳。那一刻,他只是一个孩子。

等他再长大些,若时间和机缘都允许的前提下,我可能会送他去寺院参加一些活动,和年长的居士、僧人、同修们一起学习、成长。在那里感受、熏陶、学习安静、止语、珍惜饭菜、水源的重要性。懂得敬畏、尊重万物及所有,有灵的生命

人活于世间,最终离开,光景倏忽而过,不过瞬间之事。而我们最终留在他人心中的,是温暖的情爱、完善的品格、纯美的善意。就这些而言,我们的灵魂终究平等。

所以,抛开所有物质、财富、身份、段位,外界附加的存在感,人走到最后,所历经过的人情冷暖、苦海沉沦,都将会在长路跋涉后,变得云淡风轻、直至返璞归真

“在如此一个毫无固定的世界之中,保持不变的状态是无法办到的,所有的一切无不在循环与变化着……一般而言,在人们最终抵达港湾时,承载的船体早已千疮百孔、桅杆、风帆更是不见踪影。但鉴于生活只是由转瞬即逝的现时所构成,现时的生活即刻就将完结,因此一个人到底曾经幸福或不幸,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是生命的本质,也是我们必经的路途。我们唯有抵达过它,才有可能,感知所有因磨难形成的悲欣交集,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所有的发生,都是上天精心的安排,而这些,已经超越了凡夫俗眼所能看见的时空。

是的,凡夫肉眼所见都有限,其看到的现象也未必真实。我们唯一可以预见、并做到的事:感知每一个当下,完成自己于世间该有的使命:制心一处,臻于至善的踏实生活。

娑婆红尘苦,樱花自绽放。时间和生命是如此之疾迅、短暂,我们应该在属于自己的花期内,自由绽放。就如同,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竭力燃尽,直至生命落幕。

快递来敲门,收到新年日历。

外界会提醒你时间的来到与倏忽而过,而我们所追求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幻相与梦。

“长久以来我所期盼的作品,是寂静的观照,素材的纯化以及孤独的境地。而我的反省,却要将我折磨致死。”一位日本已故作家写过的话。她内心的反省,也将生命逼近了近乎残酷的境地。

所有穿透痛苦与自省的写作者,内心或许都难以再得到天真轻松的生活生活。但并不代表他们会失去乐观、积极、热情、向上的力量与态度

有熟悉读者在后台留言,“最近身边发生太多变故,我也查出来乳腺癌,明天手术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一直没有机会告诉你,很喜欢你文章,也喜欢你的为人,可惜没有缘不能见见你。愿你健康快乐 。”

这样的消息,让人难受,但却给不到任何安慰。不过,我还是回复了她,“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希望下次能听到你好的结果。我们机缘见。”那天晚上,我读完经书,回向给了她。

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无常与苦痛,不要害怕。直到慢慢从黑暗中摸索,走出来。然后用心体验它带给你的感受种种。这是责任,也是我们需要圆满的业力。

在藏区有句老话:“你得有足够大的福报,才会挨上师一顿打。”大部分的人弱不禁风,上师只能对他们笑脸呵护。你得有足够大的福报,才会在壮年生一场重病,遭一场濒死的大难。这是清零,清零才是让一个人彻底反思、脱胎换骨的方式。

清零了,你才会重新架构起一套更具有生命力性格和思维系统,开始对暴露出来的所有盲点、缺失做出修复。而这套系统里会装进什么样的新东西,那是因人而异,并且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一段智慧、开悟的表达。另一位读者ZL,在微信上,让我把这句话转交给她。不知她是否能看到。陌生的善意与力量,更能打动人心。唯有充满悲悯和觉醒力的人,才能给予足够的爱与温暖。

有些人把爱当作利用的工具,借以爱的名义,满足内在的破损与虚妄,透视欲望与野心;有些人把它当作信仰,传递自己对他人、世界的表达。完成内心的重建,具有广大的平衡与清醒的利他意识。

爱是供奉,是在广茫夜航的大海中,点燃的那一抹灯火。

她说,“生命卑微,在苦海中沉沦起伏。”我想,若不曾经亲历重大变故的生命体验,又何以写出如此撞击灵魂的句子。有真实的疼痛,也有静寂的力量。

让人疼痛的,也一定是郑重的、警醒的、觉察的。那一刻,或许正是你生命重建的开始。

是的。我相信,文字不是字与字的组合,它应该增进福祉,直抵灵魂,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作用到应作用到的地方。

题图:言之铭

—EN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