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96年,我们是如何当新兵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1996年,我们是如何当新兵的

2017-11-23 01:30:46 作者:王老五 阅读:载入中…

1996年,我们是如何当新兵的

“ 

点击蓝字关注致远悦读公社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前排左数第二个年轻时的王老五

还是来谈谈训练的事吧,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每天都要训练,训练和打扫卫生占据了所有清醒的时间。班长那时有一句话叫“三从一大”,既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科学地大运动量。他忠实地执行了这个标准,并且高于实战、难于实战,做到了大运动量,但科学不科学只有鬼才知道。

每天早晨,我们从中队出发沿龙山路向北,至青年路向东,到新华路向南,最后从温泉路向西,转一大圈回来。跑的快的回来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等大家全部到齐之后开始爬梯子,每天早晨200栋,跑完可以去洗漱。刚开始爬梯子时,看着老班长们身轻如燕,爬梯子如履平地也是非常羡慕的,所以在开始爬的时候总是贪速度。但正所谓不会走怎么能跑?所以我们经常的出现滑蹬的现象,也就是脚掌没有踩实梯蹬而滑了下来,滑下来最容易碰伤的就是小腿骨的正面,每天训练结束,将我们的秋裤翻过来都会看到粘在上面的一块一块的腿皮,有的还带着血迹。而我们的腿骨早已是伤痕累累,摸上去凹凸不平,至今依然。后来班长让我们买了护腿板,有传统的是蓝色外皮,里面垫以竹坯子,也有新式的是塑料整体的,但新式的只是好看,论实用还是竹坯子的好用。

整栋的拉梯是两个人操作,跟唱二人转一样,算是“一副架”。我的搭档是老张,他个子高、爬梯子快,缺点是速度稍微慢一点儿,所以我当他的前把,拉着他跑。我们两个的成绩基本可以稳定在7秒钟以内,也就是说在距离训练塔35米的地方起把,两个人扛着一架二三十公斤的梯子,跑到训练塔跟前,插梯、竖梯、靠梯到老张进入二楼窗台,我们仅用6秒多的时间。其时,梯子还没有靠到窗台上时,老张人就已经爬了一半了,动作过程可以参考撑竿跳运动员。

拉梯在起步之前是闭合的,起步的同时由前把也就是我准确地将梯腿拉至第五蹬并锁牢,拉梯子靠的是爆发力,一次到位才不会浪费时间。为了学到干净利索的一次性拉到位,我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外关节全部碰烂了,开始的时候还鲜血淋漓,后来干脆就不流血了,泛着青森森白光的骨头茬子裸露在外面,有一种锥心的疼。

有一个周末,大家都去洗衣服,我们新兵那个时候要抢老兵的衣服和床单拿来洗,发生从老兵身上扒衣服的情形并不稀罕。同批的新兵为了照顾我,不让我洗,说你刷鞋吧,这样右手拿鞋刷子可以不湿水,我一次性刷了13双鞋,看着堆积如山的鞋子,心里也是感慨万千,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刷的是谁的鞋,而当兵之前我差不多还是一个连袜子也懒得洗的人。

挂勾梯相对于我来说也不简单,因为我有恐高症,而挂勾梯则需要整个人都悬在训练塔的外面,爬至窗台之后还要将梯子挂到更高一层的窗台上,这个时候则需要一手抓住窗台的内侧,一手将梯子挂上去,经常发生抓梯不牢而将梯子掉落下来的情况。进入训练塔的四楼之后,需要迅速将左腿伸进窗台,靠左小腿的勾力及右腿的蹬力,两臂协同用力,身体旋转进入窗台而向外侧举手喊好。问题就出现在进窗台之时,我的左小腿的腿肚子扎进了一颗凸出的钉子上,由于当时神经高度紧张,所以在楼顶时并没有注意,下楼梯的时候才发现小腿肚子上蜿蜒向下流的一条血迹。在楼下时,跟班长说窗台里面有一根钉子需要拔掉,他说:“没事儿,拔什么拔?你事还不少哩!”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爬,果不其然,这次在同一个位置又被扎了一下,时止今日我的小腿肚上依然有两条宛若蚯蚓一样的伤疤,长约四五厘米,相距约一厘米,这两条伤疤时时在提醒着我曾有过的峥嵘岁月,曾走过的苦难青春

我的挂勾梯成绩原地爬至四楼应该是9秒以内,从35米的起点处开始至跃入四楼窗台应该是15秒以内,印象中我们这批兵成绩最快、最稳定的是老张。这个成绩看上去简直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梯子上下翻飞、动作干净流利。纵然是这样,我们队的成绩也不是全市第一名,因为我们当时有一句口号叫:“保二争一,稳拿第三名”,也就是说多数时候我们是第二名,如果拼一下有拿第一的可能,但纵然是失误了也不会掉下第三名的成绩。作为第一名的聊城队的新战友们,在训练的付出上肯定只能更多不会再少,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这是放至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还有一个传统项目就是一人两盘水带连接,在没有当兵之前就曾在棉厂见过他们企业消防队的训练,还以为挺好玩的一件事。但实际上练起来并非如此,也是非常枯燥且乏味的训练。从第一盘水带的打开方式上有“撒带子”和“踢带子”之分,踢带子动作幅度小,更节约时间,缺点是不太好掌握水带的方向,容易出线。二班的徐班长练的是踢带子,天天的口头语就是“有意识上步,无意识踢带子”,其实他也不一定懂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他也经常踢出线外,然后他就会说:“看了没,我刚才示范的这个动作就是错误地,你们应该注意用脚掌搓带子而不是用脚尖逩,否则带子就横着飞出去了……”

我的副班长水带是全市第一,因为他跑的快,百米的速度稳定在12秒以内,他纵然在接水带扣的时候耽误点时间,也能在跑的过程中找过来。但我们多数人都没有这么快的天赋,只有老老实实的靠多练来提升成绩。

临清队还有一个专属训练项目是其它的中队没有的,就是“跑龙山”,消防队就坐落在龙山脚下,打开后门就是龙山。每天的正式操课之前,为了充分的将身体活动开、预热好,首先就是跑一圈龙山,跑的最慢的那个人要追加一圈。起伏不平的山脊对于全身经脉的舒张非常全面,这项运动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它真的非常的管用,在多年的训练中,我们队的战友有训练出现的硬伤,却几乎没有出现过肌肉拉伤,与这个活动项目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很多的中队训练前不注重热身运动,上来就做剧烈的训练科目,对身体的危害是显然的。

其实,当新兵期间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儿,比如有一次开班会,我们班小郭说:“看到老百姓家里着火,就跟着自己家里的一样”。他的本意是说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其实也是一句非常虚伪的假大空的套话。但班长一句话就给他窝回去了:“跟你自己家里的一样?上次救火,那家的老娘们叉着腿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你咋不坐在地上哭?”我扑哧一声没憋住,笑了出来。班长的枪口一转,冲着我说:“王老五,你笑什么笑,二百个俯卧撑!”

还有一次去临清烟店救火,着的是户民宅,第一次见识了他们的富裕,由于道路较远,我们赶到的时候房顶已经烧塌了。而他家的客厅里居然还有一个保险柜!我们给他抢救出来,打开后现金和帐单子完好无损。一台新买的电视价值9800块钱,时间是1996年5月7日,地点是烟店乡许张寨村,虽然他家至少损失了七八万块钱,但他们还是安排我们在饭店里吃了一顿饭,饭后还每人给了一包红塔山烟,但回来后就被班长“充公”了,不过后来听说烟是假的……在这里,我是不是可以嘿嘿嘿地笑一声!

1996年,人家看9800块钱的电视,你能想像得到他们村的富裕程度不?那个时候,临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烟店是深圳的经济,西藏的文化”,意思是说这个地方非常有钱,但由于家家户户做轴承就能挣钱,所以并不重视教育,十四五岁就开始结婚孩子了,也不懂教育。但我不这样认为,人一旦有了钱,就会走出去看世界,眼光就会开阔,就越懂得文化的重要,也就会更重视教育。纵观烟店这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发展,没有文化教育做支撑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固守传统技艺不思进取的前途只有一个,就是自取灭亡。

那个年代是歌星们走穴最疯狂的年代,我们也时常被安排到临清剧院去执勤,就是帮他们检票,因为我们是当兵的,与地方上没有这样那样错综复杂的联系。印象最深的是听那首摇滚乐团唱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真他妈的带劲!从那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队上的老兵张口就是“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

去检票也很有意思,有着对进出的观众“生杀予夺”的特权,还可以捎带着看看美女,咦——。

流年似水,烙刻着青春的记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