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罪与罚》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罪与罚》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3 20:37: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罪与罚》读后感精选10篇

  《罪与罚》是一本由陀思妥耶夫斯基 (Dostoevsky)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5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罪与罚》读后感(一):罪与罚

      一部大部头的书,看了一些书评,关于犯罪心理学,对俄罗斯贫富不均的丑陋社会的无情揭露等等等等。下面我写一下我的看法,不是科班出生,勿喷。
     在看小说后半段的过程中,让我最纠结的莫过于这个老太婆该不该杀。一方面,正如主人公所说,他是一个虱子,杀了她还可以造福无数人。但另一方面,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再卑鄙龌龊,我们似乎也没有权利去结束她。但是,假如一个人真的能够成为拿破仑,那么,这样的纠结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好在小说在结尾给了我们答案,无论这个答案是否符合每个人的观点看法,这毕竟是作者最终在人性的罪与罚间作出抉择。
   小说最吸引我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拉斯科尼福本人,他本人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心怀理想,但这种理想符不符合实际我们又不得而知。志向远大,但我们也不知道这种志向是不是年轻人的年少轻狂。他既是一个善良的人,又是一个自私的人,即使一个自尊的人,又是一个虚荣的人。但这似乎才是一个现实的人,不是小说的人。吸引我的第二个方面便是小说紧张的节奏和人物双方之间步步为营的对话。尤其是拉斯科尼福与波尔菲力之间的几次对话,真的是让人紧张到了极点。像这样的节奏,小说中比比皆是。
   我一直认为一部小说或是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而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则在于,你永远无法知道她的结局会是什么。
   这部小说中,会有一切你喜欢的人物,各种性格的,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非常喜欢大团圆形式的结局的。

  《罪与罚》读后感(二):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真的是细腻到了极致,看着主角的癫狂,不安,痛苦与自我折磨,竟愿意原谅和宽恕这个可怜的罪犯。
    读过不算太多陀氏的作品,总感觉他在用文学传道。我不太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与书中的时代背景,只看到书中的所有人物都是病态,神经质的。有时我对书中所描述的世界感到深深的绝望,可是就是这么病态的人在某一瞬间也能让你看到人性中散发的善意。主人公是一个辍学的法学大学生,也许曾是一个优秀的青年。却策划了一场谋杀,从此以后自我折磨,自我惩罚。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看到很悲惨的一家人后,愿意把身上所有的钱拿出来。晚上做梦梦到被折磨的小马,会无比的同情与怜悯。我也不知道这个病态的人,到底是善是恶。只愿最后他能正真得到救赎。

  《罪与罚》读后感(三):没有上帝就没有解

或许是翻译的缘故,我觉得这部小说词汇文采很平常,大段的对白和心理独白好像口头语,但是强烈的震撼让我意识到原来内容才是一切。第一感觉是现实主义,我在读书时多次落泪:在酒鬼跟男主角讲自己家的故事时;在男主角解读母亲的来信时;在索尼娅跟男主角第一次对话时……这些都是口语白话,却让我泪如雨下。可同时这部作品有充满了理想主义:男主角那位忠实能干的朋友;索尼娅的悲惨命运本身似乎就是理想化的悲剧;尤其是结尾男主角和索尼娅的爱情,竟然成了这一切的出路!现实和理想交织之下,是对罪的思考,男主角杀死一无是处的老太婆以解救自己和妹妹,甚至天下人,到底是不是罪?如果没有上帝,作者还会有答案吗?我怀疑多少中国人(或者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逻辑严密地回答这个问题?对生命的尊重不是答案,否则为什么杀鸡、打仗、报仇?

  《罪与罚》读后感(四):罪与罚

首先,我为自己的不自量力感到汗颜……
之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的感受已经相当模糊了,但可以确定的是,绝对没有本书的这么复杂…好像我贫瘠的脑子里只能想到“复杂”这个词了……压抑、震撼、愤怒、迷惑等等等等,《罪与罚》是在我读书生涯中出现的让我感觉最不舒服的一本,我甚至都开始怀疑我会不会第二遍去翻它……
人性似乎是极恶的,那些隐藏在每个人心底里最黑暗最邪恶的恶魔、那些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会承认的恶念,当把它们拖出来并真正的付诸实践,我想那一定会让人发疯。
贫困、疾病、耻辱以及一个不幸的家庭,那种让人提起都会呼吸困难的绝境,真会实实在在的要了人的命的。每一节读的都让人那么艰难而又欲罢不能……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宗教信仰能产生多大的力量,我也不知道“上帝”会给人带来多大的心灵安慰与福祉,我只觉得人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人的灵魂同样是极其脆弱的,可总归因为信仰,在故事的结尾让我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拉斯科尔尼科夫最终还是活了过来……
我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为这本书记录点什么……就像某位文学评论家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研究人的灵魂的学者……
可是,未免也研究的太透彻了吧……

  《罪与罚》读后感(六):人生的全部意义是否就在于过舒适的生活呢?

人生的全部意义是否就在于过舒适的生活呢?
“目前只有空洞和毫无意义的忧虑,将来只有一无所获的、不断的牺牲,——这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面临的命运。八年后他只不过三十二岁,还可以重新开始生活,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为什么要活着?有什么打算?竭力追求的是什么?为了生存而活着吗?可是以前他就甘愿为思想、为希望、甚至为幻想成千次献出自己的生命了。他一向认为,单单生存是不够的;他总是希望生命有更大的意义,也许只是由于他抱有希望,当时他才自认为是一个比别人享有更多权利的人吧。”
在曝光过度的夏日午后,一切都那么明亮那么干净,一切都铺满了阳光,过于强烈明亮的光线让人视线模糊,乍一眼看过去整个世界都是深浅不一的白,铺满了花,花香充斥着房子,但是你却隐隐约约感觉到不对,太干净太明亮了,让人不得不起疑心,终于走进房间,那里躺着一个小棺材,棺材里躺着自杀的少女,14岁还是15岁?她的脸是一张受了欺辱的脸,因为承受不了这份侮辱,而在寒冷的冬日里投井自尽。。。然而屋旁摆满了花儿,那一束束的水仙,花香充斥着房子。。。
这是斯维德里盖洛夫的梦,我真不知道他为何要做这样的一个梦,译序里说他和卢任一样,是个反面人物,代表着压迫和剥削的人,卢任我能懂,斯维德里盖洛夫我不懂。说起来他对这个世界似乎也有爱有同情,他帮助索尼娅,帮助那三个孤儿,但是最多的钱还是给了那个可爱的小未婚妻,但是他又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从不工作,是个赌棍,也是个不择手段毫无心肠的色鬼,为了得到杜妮亚,忍心毒死相伴七年的玛尔法,然而毒死了玛尔法也并没有换来杜妮亚。为什么再最后他没有狠下心来呢,他想要得到杜妮亚的爱,是吗?和杜妮亚在屋中争执那段我看的真是目不暇接,高潮连连,“我不能听到你衣服窸窸窣窣的声音”放我耳里真是极动人的情话,可惜杜妮亚贞洁高傲,是不欣赏斯维德里盖洛夫这种轻浮人物的。
“枪里还有两颗子弹一颗火帽,还可以再开一次枪,他走了出去。”
这种段落结束的方式,张力十足,悬念充分,当然这也是因为我已经对这个人物产生了好奇。通览全书,我喜欢的人物并不多,两个大学生一个神经质一个少个筋,命运走向十分明显,对我来说缺乏吸引力,而卢任那样的人物在陀哥笔下总是可怜可笑可恨可耻,至于索尼娅又太软弱了,杜妮亚我怎么只觉得主要是托了主角光环的福,稍稍有点玛丽苏的感觉。。。
最喜欢的,是里面各种各样的梦,开始时大学生梦到驽马被鞭打的那段,天啊,真是,看的我要崩溃了,那种激动的,痛苦的,难以忍耐难以克制的心情,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之后梦到老太婆那段,“一轮像铜盘样又大又圆的火红的月亮径直照到窗子上。“这是由于月亮的关系,才显得这么静,”拉斯科利尼科夫想,“大概现在它正在出一个谜语,让人去猜。”他站在那儿等着,等了好久,月亮越静,他的心就越是跳得厉害,甚至都跳得痛起来了。一直寂静无声。 ”正出了一个谜语,让人去猜!哥,这本书是想让我跪着看完吗?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最真实的勾画出那种月亮照着十分寂静的氛围的句子了,看到这里很有种想哭的冲动,大师与常人的差距就在这里吧,真的不懂,为什么斯维德里盖洛夫后来要做那个小女孩的梦,不懂为什么π的名字是从一个法国游泳池而来,不懂齐格为什么要留一个奶妈头。。。。但是就是这些东西,怎么就那么和谐呢,甚至为他们添光加彩,让他们更加深刻更加丰富更具有一种持续的感染力。。
书里各色配角的性格,顶有意思的一点是女人们的幻想,酒鬼老婆的幻想,大学生妈妈的幻想,在她们的世界里,酒鬼是个好样的,大学生是个好样的,虽然有少许缺点,但终究瑕不掩瑜,是最可爱的人!她们怎能不那样想呢,那是她们的一切啊,她们唯一的依靠唯一的指望。。。有趣的不单单是人物的心理,且包括人物为何产生这样的心理,怎能不这样想呢?不这样想日子怎么过下去呢?书里描写妈妈隔了三年终于再次看到罗佳的时候,妈妈心里想着他和杜妮亚可长得真像啊,但当然还是罗佳最漂亮,哈哈,真是,还有最后那里,最后一次与妈妈的相见,罗佳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妈妈单独呆一会,妈妈你以后还会爱我吗?即使我做了不好的事情?这一段描写的妈妈的各种反应实在是太太太真实太太太强烈了。
索尼娅,索尼娅这个小废物,“索尼娅天生胆小,以前她就知道,要毁掉她,比毁掉任何人都容易,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几乎不受惩罚地任意侮辱她。但在这以前,她还是觉得,只要她在每个人面前都小心谨慎,温和而且顺从,就可以设法避免灾难。她的失望太严重了。她当然可以忍气吞声,几乎毫无怨言地忍受一切,——就连这件事也能忍受。不过在最初,她实在感到太痛苦了。尽管她获得了胜利,证明她是无辜的,可是当最初的恐惧和惊吓已经过去,当她清清楚楚明白和了解了一切以后,一种孤单无依和受辱的感觉还是痛苦地揪紧了她的心。”仔细想想突然觉得索尼娅有点像曾经流行过的小白女主,除了善良一无所有,牺牲奉献毫无怨言,最后大学生通过她的爱情得到了救赎,得到了新生,看到那里,我的心也揪紧了,然而终究是有点幻想的成分,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身心状态怎么行得通,正如斯维德里盖洛夫所说,你这样是行不通的,你这样在这个世界上是活不下去的,一个穷人,她才18岁,在女性拼死拼活也只能当家庭教师和助产士的世纪,她是一个小小的妓女(当时应该还没有可行的避孕措施吧,如果怀孕了怎么办呢,生意都做不了。。),她还有三个弟弟妹妹要照顾,再这么天真,这么善良,这么软弱可欺,这怎么行得通呢。。。
对于杜妮亚和拉祖拉欣没太多话想说,主要是认为人物有点理想有点片面,对于太光明太完美的人物我总是缺乏兴致,也就杜妮亚曾经想教导斯维德里盖洛夫那段我感兴趣一点,哈哈,女人啊女人,总是妄想着改变男人,“而当一位姑娘心里产生了怜悯,那么,当然,这对她是最危险的了。这时一定会想要‘救’他,想要开导他,使他获得新生,要求他有较为崇高的理想,开始过新的生活,从事新的活动,嗯,大家都知道,会有多少这一类的幻想。我立刻明白,小鸟儿自己飞进网里来了,于是我也作好了准备。”喜欢斯维德里盖洛夫对女性心理的把控,当然也就是陀哥对女性心理的把控,尼玛,太懂女人了,哈哈,当然,他简直懂一切,洞察一切。。。
顶好奇的一个配角人物是大学生的女房东,她怎么来的钱,怎么当的房东,她似乎很喜欢男性,又很害羞,她总是坐在家里,那她到底干什么呢?似乎又有一些莫名的渠道和人际关系,好神秘啊。。。
书里结局大学生通过爱得到救赎,我心情有点郁闷,身为本小说主角,他是个英俊,慷慨,聪慧,善良的年轻男性,他还有机会通过爱情得到救赎,但是那些连这些都没有的人呢,比如穷人里的那位小官员,脑子不好使年纪也大了,个性懦弱迂腐,外形绝谈不上美观,除了一片情意真的就啥都拿不出来了,这样的人物呢?甚至连情意都拿不出来的,天生就是没有心的人物呢,真真挑不出一点好的人呢,这些人是否不该存在这个世界上呢?这样的人物要怎样才能得到救赎呢?
“我还要告诉您:我深信,彼得堡有许多人走路的时候都在自言自语。这是个半疯狂的人的城市。如果我们有科学的话,那么医生、法学家和哲学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作一次极有价值的调查研究。难得找到这么一个地方,像在彼得堡这样,对人有这么多忧郁的、强烈的和奇怪的影响。单是气候的影响就令人吃惊!然而这是全俄罗斯的中心,它的特征应该在一切事物上都反映出来。不过现在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我已经有好几次对您冷眼旁观我已经有好几次对您冷眼旁观了。您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在昂着头。走了二十来步,您已经低下头,把双手背在背后了。您在看,可是无论是前面、还是两旁的东西,您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最后,您嘴唇微微翕动,自言自语起来,有时您还伸出一只手,作着手势。这很不好。说不定,除了我,还有别人在注意您,这可就对您不利了。其实,对我来说,反正一样,我不会治好您这个病,不过您当然明白我的意思。”这段描写很容易让人想到北京啊,这样的城市,性格强烈的城市,虽然我从没去过北京,但它就是给我一个这样的印象。。
“低矮的天花板和窄小的房屋会让人的心灵和头脑憋得难受!噢,我是多么痛恨这间陋室!可我还是不愿走出这间陋室。故意不想出来!整天整夜足不出户,也不愿意工作,连饭也不想吃,一直躺着。娜斯塔西娅给送来,就吃一点儿,她不给送来,一天也就这样过去了;因为心里怨恨,我故意不跟她要!夜里没有灯,我就在黑暗中躺着,却不愿挣点儿钱来买蜡烛。应该学习,我却把书都卖光了;我的桌子上,笔记本和练习本上,现在都积了一指厚的灰尘。我最喜欢躺着,想心事。一直在想,……我一直在作梦,一些奇怪的梦,各式各样。。”多么亲切,多么熟悉,这不就是我吗?哈哈,不过我要在乎身体一些,我不愿意让自己受苦,但是痛苦根本无法避免,所谓的奋斗和努力,我觉得也也只是让你多了一点挑选痛苦的权利。。。为什么,为什么我不可以就一直这样下去呢?我真什么也不想做,我只想躺着,各种幻想,各种白日梦,微风吹拂,不知不觉的睡去,多好啊。。。这种个性,根本不适合做人吧,做人需要主动性积极性,我都做不好。。。“不过他也记得,往往有这样的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也许是几天,支配着他的是一种与以前的恐惧恰恰相反的漠然态度,——很像有些垂死的人那种病态的冷漠。总之,在这最后几天,他似乎有意竭力避免完全弄清自己的处境;有些迫切需要立刻得到解释的事实尤其使他感到苦恼不堪;如果能摆脱某些忧虑,能够回避它们,他将会感到多么高兴啊,然而处在他的地位上,忘记这些让他担心的事,就不可避免地有遭到完全毁灭的危险。”最后还是没能避免。。过着一种臆想的,情绪主导的生活。。理性是如此的不可靠。。。
“也许已经预感到自己和自己的信念是十分虚伪的了。他不理解,这种预感可能就是他生活中未来转变的预兆,就是他将来获得新生、以新的观点来看待人生的预兆。
而且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呢,一切痛苦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在最初的感情冲动中,一切,就连他犯的罪,就连判决和流放,他都觉得好像是某种身外的、奇怪的、甚至仿佛不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不过这天晚上他不能长久和固定地去想某一件事,不能把思想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去;而且现在他也并未有意识地作出任何决定;他只是有这样的一些感觉。生活取代了雄辩,思想意识里应该形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东西。
整整这一天,她心里也很激动,夜里甚至又生病了。但是她觉得那么幸福,几乎对自己的幸福感到害怕。七年,只不过七年!在他们的幸福刚一开始的时候,有时他们俩都愿意把这七年看作七天。他甚至不知道,他不可能不付出代价就获得新的生活,还必须为新生活付出昂贵的代价,必须在以后为它建立丰功伟绩……”
嗯,等待着他们的,除了不可避免的痛苦,也有无穷无尽的幸福。。。
2014年7月24日,闷热的夜晚,阅书观影,闲极无聊,草述心意

  《罪与罚》读后感(七):狂躁的主角

主角有时候很矛盾暴躁,但是,他很有魅力。读到一半,后面就可以很通畅地读下去了。主角情绪爆发的那几段很好看(原谅我只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带入感很强。有时候觉得他好暴躁,好几次怕他一不小心暴起伤人←_←文中有很多我记忆深刻的人物(名字都不太记得了),主角妹妹,基友,女友,还有一开始就猜到真相的警官,外加后面自杀的那位老爷,性格很鲜明。还有环境渲染得非常棒,人物心理描写非常到位。就是作者一长串政治论点,我好晕←_←读过之后,就觉得个人的价值观真的很重要,影响深远。主角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行为,也是行文的脉络。女房东的行为是他一个穷学生心怀不满→杀意起→纠结中→酝酿杀人手段→种种因素使他执行了这一计划。本来是天衣无缝的犯罪,却因他心中承认自己有罪而有了缝,也有了后面一系列情节。女主真的是真善美的代表,看书的时候,每每被她的柔顺坚强震撼到。我得承认:作者突破常理地选取了一个拥有那种职业的女主,提升了整本著作的格调——人于世间,赤子之心更重要。

  《罪与罚》读后感(八):罪与罚

如果人类可以分为两种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而人也确实可以分为两类:轻易跨过良心的人,和跨不过良心的人。把这一点和前面那种分法结合起来,无疑还可以这样划分:平凡的跨过良心的人,平凡的跨不过良心的人。不平凡的跨过良心的人,不平凡的跨不过良心的人。这后两者不平凡的人中,前者的代表是拿破仑,后者的代表,恐怕唯有圣经中传说中的耶稣。
   而这前二者平凡的人,几乎就是这本书的主题。拉斯科利尼科夫和索尼娅,无疑都是前者,平凡却跨不过良心(他们二人还有区别)。而斯维德里盖洛夫和卢任无疑是后者。拉斯科利尼科夫杀了人,始终没有跨过自己的障碍。而斯维德里盖洛夫和卢任,他们没有杀人,却跨过去了(玛尔法彼特罗芙娜的死亡是有疑点的,姑且认为这不是斯维德里盖洛夫干的。)无论在卢任的那套利己主义观点,和斯维德里盖洛夫对道德的毫不在乎,都明确显示出这一点。即便在如今这个世界上,良心也是很容易被踏得粉碎,小到在微博上肆意攻击他人,大到各种不法案件,他们无以在不同程度上把这件东西踏在脚下。
 
    而拉斯科利尼科夫和索尼娅,显然是不同与以上二者的人。拉斯科利尼科夫虽然好似非常坚持他那人类分类法的观点,实际上,他的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对他进行拷问,他认为自己是罪恶的,不配被人关心,不配被人接纳,唯有孤零零的活在狭小的空间。至于索尼娅,她是绝对不会有逾越之心,也更不会进行这样的事情。我见有评论说索尼娅是天使,这个评论挺恰当。
    同时,我从此书中,似乎嗅到了一丝逃避的气息,就如同托尔斯泰的复活一样,以宗教来逃避无奈的现实。正如拉斯科利尼科夫说的,索尼娅无论如何信任上帝,她的贫苦境况依旧无法改变。啊,即使是斯维德里盖洛夫的那所谓的善行,又算什么呢(何况他还有目的)?即便他帮助了一个索尼娅,那又如何,或者这是否正可以说是小说塑造的幻景呢。而在复活中,涅赫柳多夫在监狱中给犯人念福音书的时候,念到这著名的一句话: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那你把右脸也送给他打,此时有犯人嘻嘻哈哈反驳:有人打你左脸,你把右脸给他打,然后你被打得稀烂。这一反驳至今令我毛骨悚然。从二者也可以看出,宗教是如何被现实残酷的蹂躏,宗教只是美好的愿景,也只是作家逃避的一种手段。这两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不约而同地揭露了肆意跨过良心的社会,遗憾的是,却无任何解决之道。当然了,也不可能要求作家去解决。

  《罪与罚》读后感(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救赎 ——读《罪与罚》 “他布置了精神上的苦刑,一个个拉了不幸的人来,拷问给我们看。” ——鲁迅 一 陀氏其人 “凡是人类灵魂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供述他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揭发的污秽中阐明埋藏的光辉。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这段话是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诸多评价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全名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国文学“三巨头”,其创作风格影响了后世包括克努特·汉姆生、弗兰茨·卡夫卡、赫尔曼·黑塞、阿尔贝·加缪、托马斯·曼、安德烈·纪德、斯蒂芬·茨威格、芥川龙之介、安部公房、鲁迅等作家,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为了更好的走进这位文坛巨擘,最好还是先来了解他的生平,管中窥豹,虽未见其全貌,亦可得其一斑。 一八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莫斯科玛利亚贫民医院一个医生家里,自幼患癫痫病。 一八三七年,十六岁,母亲因病去世。 一八三九年,十八岁,父亲因酒后虐待农奴激起后者反抗被殴打致死。 一八四一年,入伍成为工程兵准尉,退役后一度从事翻译工作,后专心写作。 一八四六年,二十五岁,发表成名作《穷人》,轰动文坛,涅克拉索夫盛赞“新的果戈里诞生了”。 一八四九年,因参加革命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当众宣读别林斯基著作被沙皇政府逮捕。 一八四九年十二月十二日,被绑缚彼得堡谢苗诺夫校场执行枪决,临行前最后一刻送来沙皇赦免诏书,改判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充军。 一八五九年,回到彼得堡,癫痫病发作愈加频繁,沾染赌博恶癖,因债台高筑不得不拼命写作,完成了《死屋手记》及若干短篇小说。 一八六二年,第一次出国,接触西欧社会,六月到八月间在巴黎、伦敦、日内瓦等地逗留,目睹到的一切令其对欧洲的文明和发展道路产生疑惑。 一八六六年,四十五岁,《罪与罚》出版,小说涉及的论题早已冲破故事的框架,是第一部为陀氏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品。 一八八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在彼得堡逝世,终年六十岁。此后一个多世纪,各类臧否不一的论调从未间断过。 二 来龙与去脉 《罪与罚》一书中,主人公罗季昂·罗曼内奇·拉斯科利尼科夫本是一位独自在彼得堡求学的大学生,后却因“精神危机”而退学了,终日蜗居在斗室里想入非非,他的性格特点,用书中的另一个人物,也是拉的好朋友德米特里·普罗科菲伊奇·拉祖米欣的话来评价,就是“……忧郁,闷闷不乐,高傲而且倔强……不愿流露自己的感情,宁愿做出一些被看作冷酷无情的事,总说没有空,却又一直躺着,什么也不做,对自己期望很高,倒也并非全无根据……” 拉斯科利尼科夫是当时十九世纪俄国青年的一个缩影,他们生在一个社会动荡,暗流涌动的年代,那个时候的沙皇俄国刚刚完成农奴制改革不久,农奴与地主,平民与贵族,知识分子与革命党人之间的矛盾尖锐,彼时的俄国好似一个破败的蜂巢,各类社会思潮充斥着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度,其中包括以巴枯宁、涅恰耶夫等人为首的无政府主义,以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为首的革命民主主义,以阿克萨耶夫,基列耶夫斯基等人为首的斯拉夫主义等等。其中,拉斯科利尼科夫无疑是被虚无主义思想毒害了的青年人中的代表。他思想激进,蔑视传统,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同时又自命不凡。最近一个时期,他正为一个狂热的念头所折磨,他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拿破仑处在我的位置上,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没有土伦,没有埃及,没有登上勃朗峰,没有机会完成这一切丰功伟绩,而只是遇到了一个可笑的老太婆,并且还得杀死她,为的是把钱弄到手——为了开创事业,他会下决心这样做吗?……”直到有一天他在酒馆里遇到了一个自称为谢苗·扎哈雷奇·马尔梅拉多夫的人,马尔梅拉多夫一家生活贫困,妻子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患有痨病,大女儿索菲娅·谢苗诺芙娜·马尔梅拉托娃(索尼娅)为了赚钱养家去做了妓女,马尔梅拉多夫以前是九等文官,现在却丢掉差事堕落成了酒鬼,他向拉斯科利尼科夫诉说自己的不幸,拉斯科利尼科夫被马的遭遇刺激到了,他终于看清,自己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横下一条心去杀人,去“跨越界限”,要么像马这般一辈子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最终,拉打定了杀人的主意,一天傍晚,他以当东西为由登门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伊万诺芙娜,也被迫杀死了唯一的目击者——老太婆懦弱而善良的妹妹莉扎薇塔。拉斯科利尼科夫抢走了部分财物,却并没有拿来挥霍或用于改善自己的处境,而是将其悉数埋了起来,直到最后案发,这些钱也丝毫未动。 犯案后的拉斯科利尼科夫终日被恐惧感笼罩,几次想投案,最后又退缩了,与恐惧感相伴而生的还有内心沉重的负罪感,正当拉的生活一片黑暗的时候,他生命中的几位执灯人出现了,他们分别是母亲普利赫丽雅·亚历山德罗芙娜和妹妹阿芙多季娅·罗曼诺夫娜(杜尼娅)以及好友德米特里·普罗科菲伊奇·拉祖米欣。母亲和妹妹来此是为了同彼得·彼特洛维奇·路仁会面,卢仁是杜尼娅的未婚夫,为人自私、阴险,抱着“妻子应对丈夫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念头向杜求婚。杜尼娅是一个坚毅刚强的女子。之前曾在地主阿尔卡季·伊万诺维奇·斯维德理盖洛夫家中做教师,后因为被斯纠缠引发误会而叫女主人赶了出来,最终真相大白证明了杜尼娅的无辜和清白。拉斯科利尼科夫窥破了卢仁的卑鄙打算并最终赶走了他,母亲和妹妹由此看清了卢的面目,其间,拉祖米欣一直帮着他们,在他同杜尼娅之间也相互萌生了爱意并得以成眷属。妹妹得到了幸福,拉斯科利尼科夫这边却麻烦不断,先是他受到了本区侦查科长波尔菲里·彼特洛维奇的怀疑,在与波的几次交锋中,拉都巧妙地化险为夷,同时他也清楚知道纸不覆火,事实终有一日会水落石出,因而也在自首与逃避中几次徘徊,正当他游移不定之际,因为一桩意外,醉酒后的马尔梅拉多夫被拉车的马匹踏死在车轮下,留下了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和索尼娅母女以及下面的几个孩子,拉斯科利尼科夫毅然站出,慷慨解囊为马尔梅拉多夫料理后事,搏得了索的好感,而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索尼娅是一个怯懦、善良而又虔诚的姑娘,虽沦落风尘,内心却冰清似玉,一尘不染,索尼娅与拉斯科利尼科夫之间因共同的苦难而结合在一起,二人情感洪流的爆发则是在拉向她坦白了自己的罪行之后,惊慌失措的索尼娅要他务必去自首,“去受苦,为了你自己”,同时提出愿意陪他一起去流放地服苦役的想法,拉斯科利尼科夫被打动了,正当他犹豫不决之时,又一位不速之客找到了他,这个人就是斯维德理盖洛夫,斯来此的目的不消说还是为了杜尼娅,“与令妹碰面,并交给她一笔款子”,拉断然拒绝了他,但不明真相的杜尼娅却接受了他的邀请,险些再度遭其魔手,后斯突然改变主意,杜尼娅得以安全脱身,而斯维德理盖洛夫也在次日凌晨举枪自杀。拉斯科利尼科夫最后向警方交代了自己的罪行,被判苦役八年,而索尼娅也随他一同来到了西伯利亚,他们的爱情在流放地得到了升华,而拉斯科利尼科夫也最终迎来了自己的新生。 三 杀人犯·妓女·圣经 《罪与罚》一书近五十万字,出场人物虽仅十余位,却个个性格迥异,形象鲜明,其中,拉斯科利尼科夫和索尼娅无疑是全书最重要也是最富深意的两个角色。书中有一幕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插在歪着的烛台上的蜡烛头早已快要熄灭了,在这间几乎一无所有的屋里暗淡地照着一个杀人犯和一个妓女,这两个人竟会奇怪地聚在一起,共同来读这本不朽的书……”二十三岁的拉斯科利尼科夫是本书的主人公,也是最核心的人物,一系列情节和故事都围绕着他来展开,他的性格是复杂的,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对于后者,在他对马尔梅拉多夫一家人的同情和帮助上可见一斑,对于前者,则体现在他会为了一个理论去杀人,并且在自首前还一度叫嚷着:“……大家都在流血,而我,我只是杀了一个有害的虱子,一个谁也不需要的吸穷人血的老太婆,杀了她四十桩罪都可以得到赦免,这叫犯罪?……”不过说到犯罪,拉的确与一般罪犯不同,他受过教育,还是大学生,也发表过文章,正是这篇文章中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人按照法则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平凡的人,一类是超常的人,前者是“一般材料制成的”,只是手段,而后者则是目的,是未来的主人,前者保持着这个世界,后者则推动它向前发展。 “真正的统治者有权利为所欲为,这类人有权利凭良心去跨越某种障碍,为此不惜流血,甚至流血是必然的手段。” “如果牛顿,开普勒的发现由于某些错综复杂的原因不能为世人所知悉,除非牺牲一个,十个或一百个碍事者的性命,那么牛顿为了让自己的发现被全人类知晓,就有权利,甚至有责任去除掉这一个,十个或一百个人。” “立法者和人类社会的建立者们,莱卡古士和凯撒们,无一例外都是罪犯,他们不怕流血,只要流血对他们有利,人类历史上所谓的大人物骨子里都是不折不扣的刽子手!” 正是源自这种理论的影响,拉斯科利尼科夫最终犯下命案,对于这套学说他是一直深信不疑的,以至于最初开始苦役生涯时他不止一次感到心有不甘:“……如果是这样,那么就连许多人类的恩人,在他们刚刚开始迈出最初几步的时候也都该处以极刑了,枪毙,或是被绞死,但那些人经受住了最初的考验,所以他们是无罪的,我却没能经受住。”仅在一点上,他认为自己是有罪的——没能受住考验,去自首了。在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用形象说明:善与恶常常会共同栖居在同一个人身上,人的本性里潜藏着兽性和人性,兽性占上风时就会出现恶行,人性占上风时就会出现善行。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一定义也体现在他其它几部重要小说的人物身上,譬如《群魔》里的斯塔夫罗金,《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等,都属于同时兼具牧师的前额与强盗头子的下颔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书中运用了大量心里描写的笔法,陀氏无愧为心理描写的大师,他曾无不自豪地说:“人们称我是心理学家,不是这样的,其实我是现实主义作家——我描绘的是人内心世界的最高真实和全部深度!”陀氏在人物心理方面的研究已经早早走在了同世作家以及后世心理学家前面,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早了近三十年。书中曾两次涉及梦境的描写,第一次是拉斯科利尼科夫梦见自己小时候目睹许多喝醉酒的乡下人围成一圈残暴鞭打一匹瘦弱的母马,第二个梦是在杀人后,他梦见死去的老太婆躲在衣服后面冲着自己无声地笑。第一个梦中马可以看成受苦受难的俄罗斯的象征,第二个梦中老太婆的笑可以看作是拉斯科利尼科夫认为自己在这桩凶杀案中就是一个小丑。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梦境是由潜意识引起的,并非源于理智而是发自欲望,陀氏从未正式提出过某项学说或建立某种体系,但却通过笔下一个又一个文学形象对相关问题做出了图解式的诠释。陀思妥耶夫斯基终究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心理学家,可是却是伟大的文学家,当时他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在小说中演绎的种种主题竟会在后世哲学家和心理学者的发现中得到印证。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出生在一八四四年,比陀氏足足晚了二十三年,但在其一八九五年出版的《权力意志》一书中所阐述的思想,陀氏早在一八六六年的作品中就做出过解释,这部作品就是《罪与罚》,其中拉斯科利尼科夫对“权力”所做的那番思考就是尼采“超人哲学”最核心的思想。难怪尼采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作是唯一一位让他学到东西的作家,“我把同这个俄国人的结识看作一生最大的幸事。” 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形象无疑是全书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但这也丝毫不能掩盖另一位重要角色索尼娅的光芒,索尼娅是全书阴郁氛围下一点不灭的微光。书中有一段对她的描写:“这时房门被轻轻地打开了,有个姑娘怯生生地东张西望着走进屋里……还十分年轻,几乎像个小女孩,端庄,彬彬有礼,脸上神情又有几分胆怯……与其说感到不好意思,不如说是完全不知所措了,甚至,小孩子一样的害怕……”“怯生生”“年轻”“小姑娘”“端庄”“胆怯”这就是我们对索尼娅的印象,然而仅是这些还不够,我们不要忘记,正是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女子在最后以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提出了与拉斯科利尼科夫共赴西伯利亚的要求,而促使她这样做的原因除去对拉深切的爱意,剩下的恐怕就是源自索一直以来虔诚的,甚至狂热的宗教信仰,可以说,索尼娅这个形象本身就是宗教救赎的象征。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最具争议的地方之一就是宗教问题,在俄国,宗教问题几乎是文学作品中一个不变的母题,每个俄国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曾或多或少的涉及这方面内容,宗教本身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象征,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俄国是欧洲大陆最后的封建王朝,前期也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自一八六一年改革以前,农奴制借着宗教(东正教)的力量在民间形成很普遍的苦难救赎的思想,这是当时穷苦百姓唯一的也是最后的精神寄托。 本书中,索尼娅是受这一思想灌输的无数小人物之一,拉斯科利尼科夫曾斥她:“你所以是罪人,就因为犯下了最重的罪——白白毁掉了自己,出卖了自己!你过着自己这么痛恨的卑贱生活,也知道这样并不能帮助任何人,这难道还不可怕吗?要知道,马上,立刻,投水自尽,一下子结束这一切,倒是更正确一些,正确一千倍,也明智一千倍!”面对指责,索尼娅没有反驳,虽然内心是痛苦的,但她知道辩解无用,她选择再一次默然承受。而拉斯科利尼科夫那个时候也一定不会想到,最后自己正是在一贯看不起的宗教里走向了新生。 不得不说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就极为笃信宗教,其虔敬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神职人员,陀氏曾不止一次声称除了深深植根于拜占庭帝国的俄国正教,此外一切宗教都是旁门左道,他热烈地信奉基督之爱,针对什么才是地狱这个问题,他借《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佐西玛长老之口回答:“苦于不能施爱,便是地狱。” 四 管窥“罪”与“罚” 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所谓“罪”,与其说是杀人,不若说是自大。一直以来,他都为一种强烈的自命不凡感所笼罩,坚信自己是天生的统治者与立法者,拥有肆意妄为的权利,正如他后来对索尼娅解释自己的犯罪动机时说的:“我想做拿破仑,所以杀了人。”他为了自己的“真理”,自己那套学说犯下命案,可以说拉斯科利尼科夫最终是一个殉道者。单单是这些大胆的念头,一个正常人,一个惯于循规蹈矩的人难道是可以设想出来的吗?可拉斯科利尼科夫不光去想,甚至还践行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四个平平常常的字背后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不,不只是勇气,还有痴气,傻气。也许类似的疯狂念头我们也曾有过,但却只是任它一闪而逝,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去完成它,可拉不同,他去做了,他一向最惧怕的不是流放,不是苦役,甚至也不是内心的忏悔,而是否定,他惧怕别人否定自己的“血统”,否定自己的非凡性或者说“超人”性,把自己同若干“一般材料制成的人”等同而论,拿破仑使他心驰神往,许多天才对那唯一一件坏事根本不屑一顾,只是毫不犹豫地跨越过去,“……好像他也自以为是个天才,他曾很痛苦,他意识到自己能创造理论,却不能迈过去,可见他不是一个天才……”可以看出,拉所做的一切,包括犯下的罪行都只有一个目的,即摆脱自己的固有身份,超越自己,向着拿破仑挺进。在我看来,拉斯科利尼科夫目的还是达到了的,他敢于去践行自己的理论,敢于由空想过渡到现实,这种行为本身就证明了他的非凡性和“超人”性。他确乎不是“虱子”,而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拉斯科利尼科夫这个形象让我想起来阿道夫·希特勒,两人是有相通性的,希特勒的罪行与其说是屠杀,是战争,是反人道,不如说是妄想,是癫狂,是器质性脑病,正是由于后者的缘故才衍生出前者,希特勒始终认为自己命中注定是上帝选中的人,是瓦格纳歌剧中那个意大利的统一者黎齐恩,他的自大贯穿一生,也许直到他最后大势尽去,在地堡里扣动扳机的那一刹那都不觉得自己是错的,自己的一生的罪恶的,他至死都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悲剧英雄——战斗过,但失败了。同拉斯科利尼科夫一样,他同样沉迷于自己那一套理论中不能自拔,他一再向外界宣称自己眼下进行的事业是为了“雅利安”,为了“德意志”,为了“第三帝国”,他说这话时的态度是诚恳的,希特勒是真的相信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帝国”“人民”的命运和前途,众所周知,希特勒的“律己”是出了名的,不仅在政治家的圈子里绝无仅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荤,不结婚,不近女色,这种近乎苦修的生活习惯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终结。或许,在希特勒看来,自己肩负着如此伟大,崇高的使命,不能让以上肮脏的欲望玷污了它,亦或许,他认为戒绝一切不必要的私欲是保证自己事业最终完成必不可少的条件,于是,我们得以看到一面是“人屠”和“刽子手”,另一面是素食主义者和“精神贵族”,二者就这样匪夷所思的集结于一体之上。希特勒是一个狂人,或者说,一个疯子,他自始至终都坚信自己牢牢占据着绝对真理,他是自信的,正因为太自信了,所以才加速了自己的灭亡,与拉斯科利尼科夫不同,他从没有质疑过自己,省察过自己,对希特勒来讲,他认为对的东西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他认为犹太民族有罪应当灭绝,结果二战间几百万犹太人进了集中营再没出来,他认为德国国防军的实力足以多线作战,结果进军莫斯科,最后铩羽而归,他认为一九四五年德军在战场上足以扭转局面,直到苏联红军已经包围柏林,部下告知他柏林最多只能坚守三天,他回答:“三年,将军,是三年。”可以说,希特勒始终都是一个手举长枪,高喊冲锋的人,一个彻彻底底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对希特勒来说,没有比这更恰当的比喻了。 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所谓“罚”,与其说是苦役,是西伯利亚,不如说是内心的忏悔与压垮脊骨的负罪感,拉斯科利尼科夫诚然杀了人,但在抡起斧头的那一刻,他自己的灵魂也重重地挨了一下,被深深击伤了,以至于此后一直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沉重的负罪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之后的日子里,他的生活是暗无天日的,他的心境是江翻海沸的,直到遇见索尼娅,生命中的沉沉雾霭下才得以投进一束光,灵魂才得以苏生。在这里,我想到了关于死刑的问题,死刑究竟是不是可取?这是存疑的。 对于一部分罪犯来说,死刑带给他们的不是恐惧,而是解脱。借死刑他们摆脱了罪恶感,摆脱了忏悔,摆脱了死者家属的仇恨,倘若不判他们死刑,令其继续苟活下去,恐怕后者将终生受着内心的折磨,负罪感首先就会压垮他们,随之而来的悔恨更是将其抛入无尽的苦恼之中,这种条件下,虽然其肉体健在,灵魂却早已死掉了,拉斯科利尼科夫正是这类罪犯中的一个典型。仔细想想,死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无非是为了威慑,并借威慑的效果来杜绝——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这种想法的初衷是好的,可是成效如何呢?恐怕不很乐观,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世界各国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了。“大不了是一死”有的罪犯行凶后甚至会受这种念头的刺激去涂害更多无辜的生命,这也就是为什么连环杀人犯层出不穷的原因了。有多少被执行者,在枪响的刹那是带着无比强烈的恨意离开这个世界的啊,那一刻他恨不得世界也一起覆灭,人类全部灭亡为他陪葬,这样的死刑有什么意义呢?为社会抹去了一处罪恶的阴影吗?然而阴影是永远抹不干净的,它永远栖居在你意想不到的角落,甚至太阳在普照万物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带来阴影,同理,罪犯也是处决不尽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提出:“不要把凶手看作罪人,而要看作病人。”既然是面对病人,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医治和改造,而不是判决与处罚,或者说暂时还轮不到处罚,至少要留到医治成功后再作打算,而倘若我们的医治和改造达到预期效果的话,病人(犯人)的心况将会发生变化,他会变得祈盼死刑,因为通过一定的治疗,我们会设法让他意识到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给死者及其家属带来无尽苦痛的事实,这时他会有一种渴望偿还,渴望赎罪的情愫产生,他意识到自己必须为眼前的一切付出代价,这一刻他真诚地悔过了,真诚地面对死刑,迎接死刑——如果死刑最终不能够真正废除的话,那么让罪犯以这种态度走向死亡也不失是一个相对圆满的结果。 不过,说到底,以上对罪犯的心里分析有的地方也许过于理想了,也许这一切根本就不能实现,罪犯不会悔过,死刑也不会废除,上面这一大通论述都是无稽之谈,不过那也没有什么,正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了这样一部作品,虽是虚构的故事,却给人真实的触动,而拉斯科利尼科夫最后也像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那样:“一个新的故事已经开始,这是一个逐渐获得新生的故事,是一个人逐渐洗心革面,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是他熟悉迄今为止还不知道的新的现实的故事,这可以构成一部新小说的题材,不过现在我们这部小说已经结束了。” 五 总结 小说作为一种思想现象,与其它人文学科没有什么不同,都存在于同一条历史长河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对人性的思索和剖视,把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推到了思想的前沿。小说家不是政治家,小说家的使命不是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社会的良方,而是通过文学手段表露自己的心声,其中包括方向性的指引,批判性的揭露,前瞻性的教谕。从文学继承的角度讲,无论是对小说理念的探索,还是对小说题材的突破,陀氏的贡献都是不可磨灭的,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托马斯·曼曾感慨:“他的作品,对人物心灵做近似临床的研究并加以洞悉,这种客观态度,不过是一种表象,实际上,他的创作毋宁说是灵魂的忏悔诗,是使血液凝固的自白,是无情披露自己良心的罪恶底蕴。”陀氏在心理刻画方面的手法诚然已炉火纯青,但是他在小说结构和形式上的创新与发展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成就,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小说戏剧化”和“复调结构”的演绎。 “小说戏剧化”简单地概括,就是“选择人生的一个危机时刻,在紧凑的,高密度的时间过程里,在漩涡般相继发生的戏剧性事件中,展开小说人物之间的心灵碰撞,展开对人类存在问题的辩论。”而“复调结构”更是小说写法的一次革命,所谓“复调”原本是音乐上的一个术语,以往的小说都是一个基调,由作者预先设定,人物形象的善恶忠奸,一目了然,而陀氏则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放进多重变数,赋予他相对立的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性格特点,善恶之间常常会出其不意地发生突转,每一种声音都在耳边回响,都在表明自己存在的理由,陀氏促使你对这一切展开思考。《罪与罚》中拉斯科利尼科夫和波尔菲里关于“法与理”的辩论,索尼娅的宗教信仰与拉斯科利尼科夫“超人哲学”之争,最后到底谁对谁错?作者究竟站在哪个人物后面?我们最终不得而知。作家隐藏在人物背后,并不明确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性,竭力不让读者认出那个匿身幕后的自己,这是“复调结构”的要旨之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世上只活了短短六十年,自一八四六年发表第一部作品起,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共留下长篇小说十部,中短篇小说若干,不可不谓之多产。个中缘由,除去陀氏本身泉涌不息的文思和旺盛的创作欲望,恐怕更多的还是为了生计而打算,陀氏一生贫苦,即便是后来文学声誉达到顶峰时也是如此,尤其自沾染上赌博后,每每为债台高筑而愁苦,不得不拼尽全力写作,常常是一部作品刚刚发表了前三章,第四章还在校对,第五章只打好了腹稿,而第五章以后压根儿还不知道怎么写。一八七〇年,陀氏在给友人伊万诺娃夫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您相信吗?我有十足的把握,如果能像冈察洛夫,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保证有两到三年的时间来专门写一部小说,那么,我能创造出这样一部作品——即使再过一百年,也会有人谈论它!” 今天,距陀思妥耶夫斯基过世已整整一百三十五年。 一个多世纪以来,陀氏在文学史上地位的不可摇撼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投身于对陀氏作品及个人的研究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学”。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即便是在一百余年后今天,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这种影响将继续存在下去。

  《罪与罚》读后感(十):人生的动力只能来自于非理性

这是一本惊心动魄的书。
我们来讨论困扰主人公的这个问题,人是否有权力去杀死另一个人。有一句话叫做:杀一个人是罪人;杀一百万人就是征服者;杀死所有人就是上帝。中国也有同样的话: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主人公就把人分为了真正的人和虱子,真正的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崇高的)目的,哪怕以杀人为代价,而虱子就是其它的芸芸众生,受到法律的约束(当然真正的人如果不小心被抓到,也只好自认倒霉)。
这个伦理学的争论早已有之,也没有什么新意。值得玩味的是这个“真正的人”的思想。很明显,虱子们的存在在他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那么他到底要达到什么崇高的目的呢?这个目的和虱子们有什么关系呢?
第一种可能是为了自己。这似乎没有那么高尚,也不是我们主人公所想的,但在现实中却不难想象。虱子们大多遵纪守法,维持了这个社会,哪怕这个社会毫无生气,一无是处。而真正的人就是这个社会的天敌,是食物链的更高层。举个例子,就是暴君。
第二种可能是为了某一部分虱子,或者为了由虱子所组成的抽象的社会。这个目的自然是很脆弱的,为了虱子怎么能叫做崇高?虱子的意义在一开始就已经被否定了。举个例子,就是仁君。
第三种可能是为了真理。既然虱子如此渺小,真理总是高高在上吧。真理当然是存在的,但是它不属于人间。它是万物固有的规律。它好吗?它坏吗?它是冷冰冰的,没有感情,什么都没有。真理是那么的超然,它不需要任何人为它做任何事,而且任何事对它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它从来不产生意义,意义只来自于人间。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主人公的道德挣扎,那是徒劳的。人的生活需要有意义,没有意义就没有空气。这就是小说中空气的含义。他最后被爱情所救赎,也正是人间才能给人类那一点点空气。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但存在于无形,它是非理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