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师兄师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师兄师姐

2017-12-05 00:01:23 作者:张荆棘 阅读:载入中…

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师兄师姐

  

“做个好师兄好难”

  文 / 张荆棘

  “油腻”这个词好啊,它不像“坏”那么毅然决然,反而带点慈母色彩。因为被指认出来后,我们努努力,身上的油渍还是能洗掉的。

  今天我打算写一篇《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师兄师姐》,但出发点并不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带点“慈祥”,只是想表达我在读书时期的某部分讨厌而已。当然,很多时候我们讨厌一个人,是因为害怕,害怕自己未来会成为对方。

  所以,这篇文我也是为了叮嘱自己,才会狠心写下的十个“别要”:

  第一,别称别人为“X总”。有些人还没毕业,就忙着喊一个在朋友创业的人为王总,而且两个人也不过是在校园的咖啡厅里点了不到二十一杯的金桔柠檬,就别在那“总”来“总”去了。我曾经遇过一个师兄喊我张总,虽然没有当场叫停,但我满脑子都在祈祷着“小声点,小声点”,以至于后来见到他都会转头就走。我总觉得,“X总”这种称呼挂在年轻人身上实在有些势利,好听点叫“看得起你”,但其实大家都听得不舒服

  第二,别一天三餐都在宿舍吃外卖。必须讲清楚,这三餐是午饭,晚饭,宵夜。刚进大学,免不了各种外出聚餐,有钱点的部门去校外的饭馆,穷一些的到饭堂里的自营餐厅。虽然钱包会元气大伤,但起码能交到新的朋友,聊到新的话题。可到了大三大四,在该认识的人都认识完以后,大家会开始将生活范围缩小到宿舍以内,把胃口全交给了外卖软件。这样不仅跟入学前幻想大学生活截然相反,而且还会越过越沉闷。因为三餐本来就是身体为了“停下来”而准备的规律,所以到了饭点就应该要放下一切游戏,电视剧,去跟别人好好吃一顿饭。

  第三,别事事跟其他人唱反调。前段时间流行一档跟饶舌有关的音乐节目,一时间朋友圈多了许多Jony J,海尔兄弟的歌曲分享。这时我一个同学跳出来抱怨,骂那些深夜分享《套路》的师弟师妹跟一年在朋友圈里前听《成都》和《南山南》的是同一批人,他们根本不懂“地下”和“嘻哈”,只懂得随大流,不思上进。这里要引用我一朋友的话,他是我在广州认识的音乐人,脏辫纹身都有,他说:“以前我也喜欢孤芳自赏,但在酒吧唱得久了,还是想赚多点钱,这样才能感觉自己的作品有尊严。”

  第四,别群发地产(保险,金融)广告。我知道大家也都是混口饭吃,大家都不容易。可我也想跟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我也不想把十万块钱放在银行里被通胀抛弃,但问题是大多数大学生跟我一样都没钱。别说十万了,你去问他们借五百,估计都得想到在地铁上睡个半小时才能下决定。混饭吃是不容易,但不能以“自己要混饭吃”就忽略了别人的阅读体验,人生很长,好不容易才能互为微信好友,多在乎点其他人的感受,或许以后会有更多合作机会。

  第五,别停止恋爱。身边的人一上大四就恨不得向全世界炫耀他有多忙,实习考研拿offer一个不拉,最后以“忙得没时间谈恋爱”去拒绝一切可能,成为一条油腻的单身狗。但谈恋爱其实是了解自我的一个办法,它柔软得像一块大棉花糖,使劲捶它是没用的,你要用退让才能融了它。越努力,越小心,你就会从这块大棉花糖看到自己的形状,长短胖瘦,是软蛋还是硬汉,一目了然

  第六,别judge刚入学的师弟师妹。前段时间,一篇叫作《我也是第一次当你的师兄师姐啊》火的不行。作者在文章里列了新生的三大罪状:做事不认真,小恩不言谢,收到不回复,然后通过几个故事把师兄师姐们塑造成不求回报,含辛茹苦的指路人,博得一片师兄师姐共鸣。但其实,有多少人能够在刚入学就像个人精?真有道理,那就慢慢教,别总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别忘了,你以前也很讨厌那些说你不会做人的长辈。

  第七,别太贪心。昨天看到一条朋友圈,说有些应届生只是面试过朋友公司,结果就在其他公司的面试里就大说特说自己写过多少篇文,策划过哪些选题。虽然朋友最后说他不追究,但还是从那些话里看出了他对这种做法的不耻。聪明人都贪心,这不是件坏事,可是没拿钱就说做了事,就等于在“贪心”前加了个“太”字,腻得很。要是给那些来询求建议的师弟师妹们知道,更是无地自容了。

  第八,别把想象力给丢掉。上周跟舍友吃饭,有的进了银行,有的当了工厂业务,我们聊了一个晚上,但关于最近跟未来我们提都没提。因为谈起最近,就全是月薪跟加班;说到未来,就满口“他妈的房子”跟“没钱谈恋爱了”。虽然大家的抱怨全是事实,但如果把一呼一吸都与钱挂上勾,我们就无处可逃了。记得老师说过,文科出身的人,不能丢了文学理想,它们是我们得以跟“普通”保持一定距离的唯一方法。

  第九,别劝人“从良”。自己被现实打倒,不代表别人也会被现实打倒。即使别人也被现实打趴了,你也没必要去啧一句“早就跟你说过了”。尊重跟理解没想象中的容易,你对师弟师妹有爱,所以才指出捷径,但请相信互联网时代的迭代速度,那年你追求好内容失败了,不代表今年师弟师妹追求好内容也会失败。摆脱经验主义,才能让你再次跟“年轻”一词重新拉近距离。

  本来写到这里,应该还有“第十”才对,但不知为什么,原本灵感源源不绝的脑袋俨然成了败旧生锈的水龙头,无论怎么敲打,它都好像铁定主意那样不再流出一点想法。

  因为我忽然意识到一件事:那些所谓的“最油腻的前辈”,不就是那些天天给别人讲“做好这十件事你就能成功”的人生导师吗?而如果我把这十个“不要”都真写出来的话,那我跟人生导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在“鸡汤”前加了一个“毒”字而已。

  所以别逼我,我不会再说下去了,我可不是一毕业就发胖,一开始工作就脱发的油腻师兄。

  你们一定要相信我

  (变强那天,我秃头了)

  

  作 者 介 绍

  张荆棘

  这个名字本身就有棱有角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这里收集了很多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