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给庆山的信。之十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七

2017-12-07 17:31:38 作者:庆山 阅读:载入中…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七

  图 / Marta Zamarska 

  55.用文字互相照亮是美好的,也很可贵

  致庆山:

  初次问候,请多指教。

  一直以来,在整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年华里,你的书几乎贯穿了我一整个青春。一直都关注着你的动态,看到有新书发售时,第一时间就会去书店看。对,是看,不是买。或许是小时候资金不够,并不轻易买书,喜欢什么书第一时间就会先去书店把想要看的书看一遍,真正好的才会考虑去买下来。

  但是,你的书例外。只要你的书一出来,我就会买。

  兴许是尚年幼,还有些年少轻狂。小时候是个悲观主义者,多愁善感,忧国忧民。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会被烦扰许久。对于彼时的我,你的书、你的文字,就是一种救赎。

  你跟别的作家不一样。你很真实

  我喜欢你说话的方式,甚至是你书里人物的设定。爱情故事也好,真实经历的记述也罢,细致入微,直白,也不矫作。人都是追求真、善、美的,往往大家只关注事物最好的那一面。但我认为这是在逃避问题。有光的地方,必定也有影子。不同于他人的阿谀奉承,你辛辣刻薄的言辞一针见血,命中那黑暗的核心。

  所有问题只有在被揭露之后,才会得到众人的关注。

  喜你不争,不问,不骄,不躁。

  或许是年龄和阅历尚且未到,我还无法做到如你那般坦然。但我想,总能被解决的,只要找对方法,就好像对症下药,总能够迎刃而解

  书现在看得少了。人也不如从前那般意志坚定,头脑清醒。

  这封信本是老师要求让我们向一个喜欢的作者写信,咨询一些关于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但我斟酌了半天,思前想后,想到了你。

  我想,关于写作技巧,并没有什么好请教的。所能做的唯有持之以恒顺其自然我喜欢写东西,日常的随笔闲言碎语都好。但我的文字从来不带有目的性,其内容也完全只是突如其来的灵感罢了。

  追求完美,愿意为喜欢之物花费时间和努力。我觉得这就足够。

  愿你一直保持清明。感谢

  祝好。

  你的一名十七岁女读者

  答复

  “我喜欢写东西,日常的随笔,闲言碎语都好。但我的文字从来不带有目的性,其内容也完全只是突如其来的灵感罢了。追求完美,愿意为喜欢之物花费时间和努力。我觉得这就足够。”

  这是有平常心的起点。也是正确的起点。不带有目的性的随心所欲的文字,是放松的有自在感的练习,可以让我们的感知力与表达力在书写中,逐渐流畅自如,产生流动的韵律。做一件喜欢的事情,以此训练心的专注与投入。在不断凝聚专注力的过程中,心的意识也会趋于精细,并更为敏感

  刚开始练习写作,文字也许会受到喜欢的作者们的一些影响。这也是很自然的。就像如果经常嗅闻一种植物的芳香,记忆中会留下它的特征。哪怕不在眼前,这股芳香也会若有若无地在心中浮现。曾经击中自己心灵的文字更是如此。它会传递许多能量连接阅读者的内心,并构成对方生命存在的一部分。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最终应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我们的写作如果发自真诚,不矫饰伪作,最后会成为自己心性的展示。它会成为一面明镜。

  所以,对写作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性的不断发展、丰富、扩展、完整。这同时也代表着他在写作上的道路。如果写作起初,尚需要一些兴趣、才华、灵感、技巧的支撑,到了最后,越走越深,能够支撑作者的只能是自己的心性。

  很多读者在青春生发时开始阅读我的书,有些跟随着一路已走过来十六七年之久。一部分人后来成为母亲女儿长大,也开始阅读母亲喜欢的作者的书。未曾谋面的人们以文字为介,在心灵层面上互相陪伴一起前行,交相呼应,给彼此勇气。这是一种缘分。心灵探索之路需要付出更多代价,是少有人走的路。而关于心灵探索的写作,也同样是一条孤独而深刻的道路。用文字互相照亮是美好的,也很可贵。

  ▼▼▼

  搜索往期微信,可以查看:

  写给庆山的信。之一

  写给庆山的信。之二

  写给庆山的信。之三

  写给庆山的信。之四

  写给庆山的信。之五

  写给庆山的信。之六

  写给庆山的信。之七

  写给庆山的信。之八

  写给庆山的信。之九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一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二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三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四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五

  写给庆山的信。之十六

  需要沟通的问题请发送到orchid711@163.com,邮件名为写给庆山的信。将择选回答。因精力有限,未解答的不再回复通知。望谅解。

  ▼▼▼

  散文小说集《月童度河》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