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感情败给了"改天、下次、有空"?
01
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我们形影不离,仿佛连体婴儿。高考的时候我们填了同一所大学,希望这份友谊能够天长地久下去。
可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如愿。虽然后来我们的大学在同一个城市里,但却离得非常远,路上来回要耗费半天的时间。
我们约好要经常出来玩。我很期待带着她到我的学校来玩,和她一起泡图书馆,带她吃便宜又好吃的食堂。
她也邀请我去她学校,一起逛大学城,一起挤在一张床上,聊天聊到深夜。
我说,“好啊!”
“那你什么时候过来?”
“改天吧!等新学校适应一段时间以后吧,咱们以后有的是时间。”
可是时间啊,就是这么的冷漠,这么的无情。它一直在那儿默默地流逝,即使我们后悔莫及也无力改变。
我们有无数个改天,无数个以后。可有些事一旦耽搁了,也许就永远不会有下一次了。
渐渐地,我们都有了新的朋友,新的为之忙碌的课业,彼此慢慢地将对方从最亲密的人的名单里删除了。
最近一次见她已经是在她的婚礼上了。她有了一个事业有成的老公。婚礼上略显富态的身材暗示着她已经孕育了一个新生命。
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已经回不去了。年少时那段青葱岁月只能藏在彼此的回忆里。此刻的我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能聊的除了回忆就再无其他。
我就是这样失去了一个曾经最要好的朋友。联系得少了,关系自然而然就淡了。
现在如果有小伙伴要约我出来玩,我都会约在最近的一个周末,因为我不想再重蹈“改天”这个覆辙。
02
在城市里呆得越久,越懒得回老家。在城市里工作的其他亲戚们也是难得才回去一次,一大家子在过年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凑齐人数。
最近因为家里老房子在装修的缘故,周末都有回乡下老家。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将近九十了。每次回去的时候,她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她这几年走起路来很吃力,除了去医院看病配药,其他的时间基本都呆在家里。
她能在沙发上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候电视开着,她盯着电视,眼神却已经飞向了远方,沉静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看着她孤独的样子,我的心里很难受,她是多么需要子女的陪伴啊!
这阵子她的耳朵越来越背。每次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她都很努力想听清我们在说什么。听不清就问,每次她问的和我们聊的完全都不是一回事儿。我们都笑话她讲话没头脑地乱串,可她还是很努力的想融入我们,只因为我们难得回来一次,她不想错过任何关于我们的事情。
上个礼拜趁着网购便宜,我给奶奶买了一个助听器。想着她终于能够听清电视剧里的对白,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我们讲话了,她会多么的开心啊!
周六出发那天,一大清早,爸妈把我叫醒,“再不走就赶不上头班车了。”我一看时间,六点还没到。我心里直打鼓,我已经连着回去好几个周末了,这次让爸妈把助听器带回去也可以,我就能睡个懒觉了,多好。不如就下次再回去吧。
可是,我知道,现在已经是回去一次少一次了,趁着老人们还都健在,趁着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多回去看看他们,哪怕只是陪他们说说话。改天是哪天?下次是哪次?我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个改天,多少个下次可以等。
想到这里,我挣扎着起床,赶紧洗漱完毕,跟着爸妈一起坐上了回家的车。
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才悔恨当初。到了那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现在。
03
曾经的我在生活中对自己也放松。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可就是狠不下心来逼自己一把。
比如说,随着工作中和老外接触得越来越多,急需提高英语水平。于是我报了一个网络课程。
可是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花了钱就算是学习到了一样,课程听了一两节课就放着了,心里想着反正等下次有时间的时候就能打开上课。
可是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等到真的需要和老外直接电话交流的时候,才后悔没有抓紧时间学习。
旅游也是,银杏和枫叶的最佳观赏期就这么几天,两个“下次吧”一拖,可以不用去看了,因为叶子已经掉光。
有时候脑子里有很多写作灵感,列好了框架,想找一个时间充足的午后再写。可是等调整好状态的时候,灵感早就不见了。
这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看书上。书是最有耐心的东西,它可以安静的一直立在书架上等待,等待读者来读它。
可正因为它可以无限期的等待下去,我才会无限期的拖延下去啊。结果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看完了的却寥寥无几,给自己徒增焦虑感。
我们总是花很多时间玩手机看电视剧,却不愿意花一丁点时间在正真想做的事情上。
我们总以为还有很多个改天,很多个下次,一觉醒来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可是殊不知,等这些所有的改天都过完后,还有多少人和事依然守在我们身边?
所以,别再改天了,不如就今天吧!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内容...
无法重来的一生(建议收藏)
当一个女人不哭不笑、不作不闹之后……
上海“杀妻藏尸”案: 嫁错人,是要命的
老婆写的老公退货申请书,太有才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