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這就是南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這就是南京。

2017-12-18 16:30:02 作者:喜歡就點- 来源:誰最中國 阅读:载入中…

這就是南京。

  文字丨『誰最中國』 

  图片丨来自网络

  一个人因为长得太帅

  走在大街上什么也没干

  就莫名其妙被打了一顿

  这个人也不恼怒

  继续在大街上走

  一边被打一边走

  多少年后

  已经没有人再打他

  他安安静静地走自己的路

  自在大方

  不计得失

  这个人就是南京。经历太多风雨,索性淡然处之。

  关于这个人,需要倒杯茶,点支烟,娓娓道来

  南京的诸多名号中,以金陵最为感怀;历代兴灭之变,以金陵城最为甚。他是江南佳丽之地,也是风水帝王之州。他带着“金陵王气”,在不断亡国中不断繁华,在醉生梦死中终演变成“金陵亡气”。

  命运多舛的金陵,没有在劫难中沉沦;上帝宠儿的金陵,也没有在繁华中迷失

  一条长江路,半部南京史。

  眼前1800米,得用脚亲自丈量,于是不小心与明清、民国撞了个满怀。

  心中1800年,得用心身体验,于是在岁月中缱绻,一眼望遍了千年。

  一颗宽容心,满城柔情事。

  南京是一个洒脱大度的男人,如同水波荡漾的秦淮河,不急不躁;天南地北,来了就是兄弟

  南京也是一个气质悠然的女人,她大大方方,畅开高山、露出深水,将历史溶解于自然。

  历史烟雨将南京渗透,融入血液,浸入肌骨,滋养着南京城的精气神儿。

  南京城的性格就是南京人的性格。

  “多大四哎!”、“么四么四!”吴侬软语中透着清亮的豪迈,轻飘飘的一句话打发掉所有问题

  南京人的脸上写着慵懒,骨子里透着淡然,他们不争不抢,不紧不慢,将“大萝卜”精神发扬到底。

  管他天塌了地陷了,只要鸭子没涨价就好。这是南京人的恩正胎气。

  用“不求上进”来形容南京人其实也不失偏颇。他们无功利之欲,亦无前程之忧,有的只是淡定满足。在慵懒的下午趿拉着一双拖鞋,打着哈欠,喝碗馄饨,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安逸生活让南京人缺乏动力和活力,南京就是他们的理想国。

  尽管如此,时代并没有抛弃南京人,相反的,这个时代被南京人所唾弃。因为时代已经缺乏南京本色,更缺乏南京人的特色。

  处于这座从未被历史温柔以待的城市里,南京人民总要给自己保留一份温情。一碟小菜,一碗清粥,坐在悠长的小巷子里,柔柔静静,将岁月恭听。

  按自己的意愿而活,倒也落得个开心自在。 

  但南京人并非与世无争,该争的时候绝不妥协。

  因为一个人,种下一城树。人是宋美龄,树是梧桐树,这是老蒋的痴情。两万棵法国梧桐啊,在美龄宫热烈盛开,一直洒到中山北路。

  然而几年前,因修建铁路,大量梧桐树被连根拔起,南京市民纷纷走上街头,给将被迁移砍伐的梧桐树系上绿丝带。此举惊动了海峡两岸,最终政府修改施工方案,那些当年作为运送孙中山先生灵柩线路而栽下的行道树、被南京人视为城市象征的法国梧桐,才得以保留。

  南京人的生命轨迹里,若是缺少了梧桐树,魂都丢了似的。

  当性格幻化为情感,便是南京城的温度,更是南京人的高度。

  “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什么是烟水气?就像刚刚睡醒的样子,二五兮兮的,然后随便抓起个大萝卜就来啃。

  大萝卜是什么样的?随便往土里一埋,圆滚滚的萝卜就冒出来了。它不挑四时节令,不分男女老少,生吃熟吃,凉拌热炒,煎汤熬油,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三只萝卜顶人参”,南京人与大萝卜惺惺相惜心甘情愿守着自己的乐趣过自己的日子

  南京杨花小萝卜

  不怪剑火太猛烈,只怪江南太诗意。南京,带着骨子里的清高与疏狂,与坦然、谦让这些性格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宠辱不惊的隐忍,去留无意的沉静,是为南京的烟水,是为南京人的烟水气。

  城的温暖交织着人的淡然,便是南京的味道。

  在大街上的这个人

  一步一步地走着

  不惊不扰

  就算因为长得太帅

  也已经没有人会来打他

  茶已尽,烟已灭,故事还未完…

  若谷凝墨琉璃山子

  一大(山子)+一小(山子)

  原售價480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這就是南京。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