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15句经典名言
1、自我满足感并非要求我们在任何一个努力的领域都很成功。我们通常并不会因为做事失败而深感耻辱,只有当我们把自豪感和价值感寄托在特定的成就上,却没有实现目标的时候才感到耻辱。我们的目标决定我们定义何者为成功、何者为失败。 ----《无聊的魅力》
2、有趣的是,即使是在我们认识到这些工作毫无意义之时,我们仍会自以为是地去工作,意志坚定、认真严肃。冲动之时,我们会夸大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这绝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生活本身的逻辑在我们身上体现。 ----《工作颂歌》
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所谓“爱”,本身就非常复杂,这个命题本身并非如此浅显。仅旅行中的美,阿兰说爱即占有,去拍照、签到、买纪念品,绘画和写作,不止步在技术提供的接触上,而是真正进入但拥有美或欣赏美的过程。 但一步步来倒推,他所提倡的绘画法,把眼前景象依次拆解,明暗、色彩、尺寸、角度、构图,在再造的过程中从松散的观察转向另一位置,获得对组成部分的深刻了解,继而获得关于美的更深刻记忆。 ----《旅行的艺术》
4、沉默或笨嘴拙舌或许恰恰证明了愿望的强烈,从而被人同情和原谅。诱惑一个你无所谓的人要容易得多,一个心胸宽阔的人会发现一个最笨嘴拙舌的求爱者往往是最真诚的求爱者。拙于言辞反而可以证明其真情实意(如果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 ----《无聊的魅力》
5、爱的需要总是先于爱一个特定的人。我们选择的伴侣必定在相遇的人当中,如果给予不同的范围,不同的航班,不同的时间或事件,那么我爱上的人可能不是她。 ----《爱情笔记》
6、淡定与否终究取决于我们的期望高低:如果我们接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幸好人生路漫漫),多数人既非大善也非大恶(我们自己也在其中),人类社会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却还是挺了过来),如果我们能让这些昭然若揭但却闪烁不定的想法在内心生根,则恐慌就没那么容易将我们降服。 ----《新闻的骚动》
7、“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富有的人忘情于财富,是因为财富能够自然而然地为他吸引世界的目光。穷人则完全相反,他们一贫穷为耻。他们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世界的目光之外。一旦感到自己被世界所忽略,人类天性中最强烈的欲望将必然难以得到满足。穷人进出家门都不为人所注意,即使在闹市,他也会像都处在家一样默默无闻。而名流显贵们则不然,他们一直为世界所瞩目。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够一睹尊颜。他们的行为成为公众关心的对象。他们的片言只语、举手投足都不会被人忽略。” ----《身份的焦虑》(情感美文 www.wenzhangba.com)
8、上帝的建议是,不要强调自己多么重要,受了多少委屈,也不要一心想着去改变个人的屈辱,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且欣赏自己本质上的微不足道。在一个无上帝的社会里,生活中的重大危险就是,它缺乏对超然存在的提醒,因此,一旦遇到扫兴的事情乃至最终的毁灭,我们难免手足无措。 ----《写给无神论者》
9、决定上层地位的因素一直处在变化中。
所以导致我们焦虑的因素也在随之不断变化。
在一个社会里,我们担心我们没有能力把长矛刺进动物的身体;
而在另一个社会里,我们则担心在战场上杀的人不够多;
在又一个社会里,我们焦虑自己没有庄园以及跳不好小步舞曲;
还有的社会里,我们担心自己对上帝的虔诚度不够高;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又焦虑无法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利益。 ----《身份的焦虑》
10、一物在眼前,我们往往不会去留意它,真正要想欣赏,倒是见不着为好。事实上近在眼前也许正是促使我们视若无睹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总觉得一直能见到就尽够了,用不着再去琢磨。 ----《拥抱逝水年华》
11、在历史上的各个阶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的光明前程总是不能如愿到来,它总是无法使我们赚大笔大笔的钱,实现宏伟的目标,或建立博大的体系。它始终只是童年时代遗留的希望,或只是一个梦想。每当我们驾车沿着高速公路行驶,觉得自己的抱负在广阔的地平线上翱翔之时,我们只是在做梦。若想重新描绘现实,我们需要非同寻常的应变能力、智力和好运气,而在卓越之巅两侧山坡上却分布着数不清的小山包,那里居住着饱受磨难、形单影只的成功者。 ----《工作颂歌》
12、我们忘了罗默的电影既可以好,又可以不好,这完全取决于各人的看法。争论逐渐演变为逼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没有意识到异见存在的合理性。 ----《爱情笔记》
13、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中一项理论认为艺术是一种治疗性媒介,帮助指导、规劝和安慰其受众,协助他们进化成更好的自己。
艺术是一种工具,帮助我们应对众多难以应对的心理弱点,如缺乏自我理解、无法自我解嘲、难以同情和原谅他人、无力接受不可避免的苦难、难以保持乐观、无法欣赏平凡的美好、无法从容面对死亡。 ----《新闻的骚动》
14、Most of what makes a book 'good' is that we are reading it at the right moment for us.
一本书之所以成为一本“好书”,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对的时候读了它。
15、在多数发达社会里,缺乏自由不再是个问题。我们如今之所以栽跟头,问题出在无法充分利用以往三个世纪中先辈们为我等苦苦争取到手的自由。 ----《写给无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