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袁枚的语句摘抄
●祭妹文
〔清〕袁枚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 ----袁枚《祭妹文》
●调剂之法,相物而施。有酒水兼用者,有专用酒不用水者,有专用水不用酒者;有盐酱井用者,有专用清酱不用盐者,有用盐不用酱者;有物太腻,要用油先炙者;有气大腥,要用醋先喷者;有取鲜必用冰糖者;有以干燥为贵者,使其味人于内,煎炒之物是也;有以汤多为贵者,使其味溢于外,清浮之物是也。 ----袁枚《随园食单》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袁枚《独秀峰》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袁枚
●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
一涉粉饰,便伤至味。 ----袁枚《随园食单》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袁枚《马嵬》
●笑他绝代高人格,不等黄金也不来 ----袁枚《买梅》
●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 ----袁枚
●老去一身如渡海,五官无处不风波。 ----袁枚
●言必中当世之过 ----袁枚
●中国食分南北,有“北粗南细”之说。北方饮食大气磅礴,大馒头、大饼、大葱、大酱、海碗……什么都讲究分量充足。“关中十大怪”提到陕西饮食,称“面条像腰带,烙饼像锅盖,碗盆难分开,泡沫大碗卖”。豪迈的另一面,就是失之粗糙。南方饮食玲珑剔透,姜丝细得可以穿绣花针,凡事总求小巧精致,如小碟、小笼包、小烧饼、一口酥。袁枚的《随园食单》竟提到“作馒头如胡桃大”“小馄饨小如龙眼”——连我这个福建人,都觉得江南饮食过分精雕细琢了。 ----《舌尖上的新年》
●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然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上菜之法,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度客食饱,则脾困矣,须用辛辣以振动之;度客酒多,则胃疲矣,须用甜酸以提醒之。
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浓厚者,取精多而糟粕去之谓也,若徒贪肥腻,不如专食猪油矣。清鲜者,真味出而俗尘无之谓也,若徒贪淡薄,则不如饮水矣。 ----袁枚《随园食单》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已. ----袁枚《随园诗话》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所见》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