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潇湘三日雨中游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潇湘三日雨中游

2016-09-28 作者:鹅黄的柳 来源:鹅黄的柳投稿 阅读:载入中…

潇湘三日雨中游

  潇湘三日雨中游

  本月14日至17日,有幸逛了趟湖南。逛的由头,或曰名目,大概叫做“西安‘芙蓉王’高端消费者湖南四日游”。这是由湖南“中烟集团”与其在西安的代理公司组织发起的,带队的是一个名叫谢宏的小女孩,人很好,年龄不大个子不高,但做事很大气。

  说实话,我是糊里糊涂跟着去了。因为是炜评贤弟打来的电话,说是文学评论家仵更先生,为大家谋取了一件好事,想邀请我和方英文这等的“高端烟民”们,乘机免费旅游一趟。我一想,有炜评、英文、仵更等文化好友一同外出游玩,那该是多么难得的好事;再则,我虽去过湖南,却还未曾拜谒过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居韶山冲,而这次的行程,恰好有此安排,所以就欣然应允了。

  谁知出师不利,14日西安大雾,飞机无法起飞,我们一行在咸阳机场足足等待了14个小时,才得以登机腾空。然而,有几位气味相投的好友为伴,等待,也不显得煎熬,我们会将漫长的时间,用各种趣味填充得满满当当。平日里在一起总嫌时间短,相聚了话语多不怕日月长。比如我为大家设法安排了茶座,去一边品茗一边滔滔茶话,又比如炜评带了本好书,给大家一边朗读一边评析。我想,即便飞机三日不飞,那也许会酿造出我们生活中的另一个有意味的故事来,所以一点也不着急。但是,我们毕竟是要出行的,而又是在西安2009年的第一场大雪初霁之时,此次降水面积较广,因而到了湖南之后的整整三日行程,便一直是在潇潇冷雨中度过的了。

  印象中的韶山人民公社,现在叫做市了,是个县级市,升格了。一入韶山境,第一感觉就是饭馆特别多,而且所有的饭馆,几乎都是以“毛泽x”的方式命名的,比如“毛泽铭餐馆”、“毛泽凤小吃”,以此类推,毛泽秀、毛泽云、毛泽谦等等,俨然都是毛泽东的本家亲戚开的。加上到处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站在路边,举着毛主席铜像和纪念章叫卖,一派以毛泽东为主题的市井气象,让人联想颇多。我想,这起码是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所没有想到的,他不会知道,在他逝后多年,还能继续为人民谋幸福

  过去在照片上、图画里、影视画面中见到的韶山冲,和我身临其境的感受,绝对是两码事。我首先理解了什么叫做“冲”,原来就是我们北方的“湾”、“坪”、“洼”等等的含义。拐过一道山湾,毛主席的家就在那个浅浅的沟口,若在北方,那地方或许被叫做了“毛家沟口”、“毛家洼”或者“毛家坞场”,都是未尝不可能的事。但那地方偏偏就要叫做韶山冲,“冲”多好啊,起码读音可入“中东”辄,在音律里会显得恢宏、嘹亮。“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生在韶山冲,他是人民大救星!顺着这个辄韵任意编撰下去,都会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若换个别的辄韵,怕就有些小气了。

  其实要说毛主席家所占据的风水,我以为要说好也算好,要说一般也就一般。因为一般中国人选择住家,都会将依山傍水、避风向阳、前有屏障、后有靠山的地理位置,做为择优的基本规律。难怪方英文说他家的宅居,也和韶山冲差不多,我明白了那不是他有什么野心,也不能算作狂妄,只是证明了他家的风水也不错。然而你要说风水好,那该是后辈人丁兴旺,代代洪福广大了,但我参观了毛泽东图书馆后,知道了毛泽东有六位亲属,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炜评说应该算做七位,把江青也得算进去。虽然现今看来是个玩笑,但毕竟他那一脉相承的香火,已经十分单薄了。想到此,我却不免有些心酸,心想毛主席可怜的,他虽然改变了中国命运,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可从他个人和家庭生活来讲,一辈子倒活的个啥嘛?除了爱吃个红烧肉,爱游泳,得时闲天打个乒乓球,可以说他就没有享过什么清福。不要说现代人享受的一切现代科技产物了,就说他在滴水洞住过的那个别墅吧,也就是一排平房,后边连接着一个防空洞而已。里边的摆设,充其量像个省市级一般招待所的样子。给江青留了一间房子,人家终也未曾去过。从窗户看里边的卫生间,除了面积稍大点,设施也极为普通。比起如今星级宾馆里的总统套房,那就差远了。按陈社会说,他是皇上啊!皇上的行宫,居然还是那么简单?他一个人使性子住在了那个“西方的洞中”,想着革命和斗争,其实也就是收拾那些不听他话的人,害得周恩来总理,可怜的风尘仆仆下了飞机换汽车,撵来给他汇报工作。在他身上,真是有无产阶级领袖人物风范的啊!

  我喜欢毛泽东,剔除那些伟大的光环不论,单就他的性格、做派,以及豪迈的诗人气度,都让我热爱到了骨子里去。事实上我从小就在心中向人家学习着,模仿着,并常常将毛泽东的“范儿”,融入到我的生活中去。只是我读的书比人家少,所处的时代、地位、环境等等与人家不同罢了。虽然总是学不像,大有虎猫之别,但只要学着人家的做派,效仿人家的心胸,活人的时候就觉得很痛快。所以我去韶山冲,主要是想沾一沾那地方的灵气。我以为一个人的出生地,就好比是个苗圃,是个“秧模子”,在这里孕育萌芽之后,待苗儿出土,长出了几片叶子,最终还是要移栽到大田里去的,只有在更为广阔的天地,才能成长为伟大。就说毛泽东吧,如果不去长沙的岳麓书院,不去北大图书馆,不接触马列主义,如果一直待在韶山冲哪怕是苦修苦炼,恐怕红太阳也不会从那个地方升起来。然而这个苗圃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起码要携带了那里的山水灵气,培育出一个好的基因来。当然,这其中因素太多,奥妙无穷,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我觉得中国所出现的历代伟人们,大致都有个规律,一是生在乡村,二是离不开山水。至今我尚且数不出有哪一位我所崇敬的伟人,是出生在大都市、海岛上、乃或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的。至于皇宫里出生的皇子皇孙们,虽有人也做了些了不起的事,但人家也享受了,收支相抵,基本平衡,故而难以让我敬仰。我所崇敬的,是那些贡献大而受益小的人。(感动的故事 www.wenzhangba.com)

  在韶山冲,我们参观得很细致,若不是那拥挤的人流和簌簌的冷风,真想在那儿多待些时候。

  毛主席的韶山冲和刘少奇的花明楼,从山水格局来看,基本有些相似。都是后有靠山,前有池塘。而且刘家门前的池塘,比毛家的还要大些。从房间的多少和当时的家境看,刘家比毛家还要富裕一些。所不同的是,其宅居的方位和朝向有了差别。大概刘家的宅院,距离南岳衡山72峰之一的韶峰远了些,便少了些韶光普照吧。来到花明楼,突然就溜溜雨下,参观的人数也比韶山冲少多了。在刘少奇铜像广场前,因为风大雨大,同伴们个个手擎雨伞,转了一圈便准备匆匆离去。这时候,落在后边的刘炜评恼了,他很认真地冲着我们喊:“哎!你们这些瞅红灭黑的势利眼,难道我刘家人倒了霉,你就连像都不照了?”他这一说,我当即恍然,赶快先为他拍照。其他人也纷纷折回头来,将雨伞夹在腋下,任凭冷雨浇淋,分别留下了影像。参观完刘少奇纪念馆,我依旧得到一种强烈感受:刘主席可怜的。一个国家主席,竟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为革命辛劳一生,最后竟然不露真名真姓的死在了河南开封,直到多年以后,才得以平反昭雪,结局可谓惨矣!我想,如果让我继续去参观彭德怀纪念馆,我同样会得出那种感受:彭老总可怜的。

  可怜的,可怜见的,是我们的乡语,是对一个人的多舛命运所表示的怜惜。说这话的时候,我仿佛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头戴斗笠、肩扛锄头、满脸皱纹、一把银须,正在走向田间地头的老农。因为这个形象,是我幻化了的人民形象之一种。人民怜惜领袖,是对领袖的爱戴;群众怜惜英雄,是对英雄的首肯和心疼。那一辈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几乎个个都是可怜的。无数为革命而早早牺牲了的烈士们是可怜的;雷锋、王杰、焦裕禄是可怜的;王进喜、任长霞、郭秀明等等的先进人物,都是可怜的。但凡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都应该是可怜的。因为无私,才不贪享;因为时刻悲悯着他人和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命运起伏也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怜惜。你想想,现如今的那些众多的当权者们,谁还敢,谁还愿意为人家冠以“可怜”二字呢?你看,温家宝总理在抗震救灾中的那些画面播出之后,不少群众都在感叹:“老汉可怜的,那么大岁数了,奔来颠去的去到灾区一线,想尽办法指挥救灾,一心系着灾民啊!”而那些贪官们,人家是不会可怜人民群众的,人民也不仅不可怜之,而且会深恶痛绝的憎恨之。

  去橘子洲头,那天实在是太冷了,又是在湘江中心的沙洲坝上,冷风肆虐,无遮无拦,同伴们个个冻得嘴脸乌青,那个世界上最大的毛泽东青年时期塑像,也因正在施工而被围栏遮挡,所以只坐在电瓶车上溜了一圈,就收兵回营了。无法感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的气象,这遗憾只有留待下次单独再去。到岳麓书院就不一样了,那是读书人的圣地,大家都变得谦卑起来。那依山而筑的古老建筑,雕梁画栋,回廊曲折,竹林掩映,读不尽的楹联,看不完的景致。记得前二年在《散文海外版》上读过一篇专写岳麓书院的长文,作者虽已不记,但那文章洋洋洒洒,披古阅今,从朱熹一直写到毛泽东,把个书院写得令人神往,加上从其他书籍资料上获得的信息,印象中的岳麓书院,是充满神秘且令人敬仰的。而我们这样走马观花,且又是在雨中行进,显然难以领悟书院那深厚的文化气息。无奈了,我只有购得一本介绍书院的专集,准备带回去仔细研读。一边走,一边还在心中感叹:一辈子能在此读几年书,那该是多么大的幸事啊!倒是在爱晚亭前,我们流连忘返,扎下各种姿势,留了不少单照与合影。

  潇湘三日,雨中观景,雾里看花,虽不能尽情尽意,却倾慕这三湘大地,真乃英雄辈出之域也。在长沙街头顺便走走,逛街,就逛到了黄兴广场;路过,就看见了贺龙体育场;看演出,就遇到了田汉大剧院。导游小姐说,她可以不假思索的报出500位世人熟悉的湖南籍名人的姓名来,这情况在西安,怕是没法比的。

  临别之时,天放晴了。不尽其意,诌打油诗再笼而统之:

  长安雪霁雾罩头,

  潇湘三日雨中游。

  人流攘攘韶山冲,

  冷风簌簌花明楼。

  橘子洲头驱车过,

  爱晚亭前久回眸。

  未见洞庭八百里,

  来年荡舟泛江流。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潇湘三日雨中游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