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代官场流行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古代官场流行语

2022-03-20 11:02:57 作者:佚名 来源:摘自《人民论坛》 阅读:载入中…

古代官场流行语

  古代官场流行语

  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四川总督勒保觐见皇帝,在君臣闲聊的时候,皇帝问他:“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你觉得在官员中间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回答说:“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皇帝赞同道:“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最惨的一种人就是,虽然做了极好之事,但是因为不会说话,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难怪孔子教导徒弟的时候还专门设了言语之科哩。”

  但是,怎样才算“会说话”?官员说些什么话才能“占便宜”呢?

  会拍马屁才能保命、保官

  中国官场的传统规则是官吏的考核升降、荣辱赏罚,全由上司掌控,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还想在官场上混下去,就不能不以取悦上司为立身之本。

  取悦上司的办法很多,最省钱也最保险的大概首推说奉承话,所以清人汪辉祖说:“居官时不患无谀词”,即不怕听不到奉承话。俗话说,“千错万错,马屁不错”“舌头上打个滚,翻过来不蚀本”。

  相似的历史借鉴,还可以列举陈万年父子。汉宣帝时,陈万年以“善事人”而做到了御史大夫。儿子陈咸靠着“我爸是陈万年”而做了官,能力很强,但脾气倔,经常因为说话直而得罪上司。陈万年病重,把陈咸叫到床前,谆谆告诫儿子做官的窍门。说到半夜,陈咸听得打瞌睡,一头触到屏风上。陈万年大怒,“老子教你这么重要的东西,你居然打瞌睡,不听我的话,真是岂有此理!”陈咸叩头说:“您说的我都知道了,就是要教我拍马屁。”陈万年死后,汉元帝提拔陈咸任御史中丞,陈咸因批评中书令被诬下狱判刑。汉成帝即位后他再次做官,又因为得罪丞相免官,最终忧虑而死,验证了他父亲对他的担心。

  “假大空”者吃得开

  官员说的空话,大都以原则鲜明、辞采动听而内容空疏为基本特点,多为不作调查研究、不干实事的官员的习惯语言。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夏,河北路黄河决口,适逢河北路走马承受公事使臣(通俗点就是中央派驻各路的情报处长)来京述职,皇帝立即召见,问他:“河北的水灾怎么样了?”使臣答:“怀山襄陵(洪水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皇帝又问:“群众怎么样了?”答:“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悲伤)。”这位使臣显然没有把水灾民生挂在心上,所以面对皇帝询问,只能作此泛泛回答。看似引经据典,而且文采飞扬,可是对急于想了解具体情况的皇帝而言,就跟没说一样。仁宗于是不再提问,等他告退后,就指示有关部门:今后这些人上殿报告事情,一概要实话实说,不得搬弄辞藻。

  官场流行话语中和空话同属一脉的,还有大话和假话,而且一般都是“假、大、空”同时出现。

  大话,一般多出于迎合领导旨意,以此表示忠顺。西汉惠帝时,匈奴单于写信给吕后,言语中透露着一股轻薄。吕后大怒,召群臣商议。上将军樊哙慷慨激昂道:“臣愿将兵十万,横扫匈奴!”其他人也同声附和。唯独中郎将季布说:“樊哙可斩也!”为什么?当年高祖皇帝拥兵40余万,照样被匈奴困于平城,形势危急。现在你樊哙自称以十万之众便可横行匈奴,不是当面欺瞒吗?吕后闻言默然。不过在官场上,偏是亮起嗓门充英雄的说大话者吃得开,实话实说的季布之类大多不讨好。

  唐太宗也爱听奉承话

  官场的游戏规则是唯上是从,凡事不计其他,只求对上有交代,所以要么不发言,发言就必须附和领导,这是“会做官”的应有之义。

  汉武帝时的公孙弘就在这一点上树起楷模:他以左内史身份参加朝会,所提建议被皇上否定时,从不“面折庭争”,皇帝因此认为他比别人“敦厚”。有时他与公卿大夫们开会商量取得一致意见后,拿到朝会上,见皇帝另有主张,立刻转而附和皇帝。有人向皇帝检举:公孙弘会耍两面派。汉武帝责问他,他从容回答说:“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皇帝再想想,对啊,同僚因其背约而说他不忠,可是从皇上看,宁可背约“臣等”,也要听皇上的,岂非大忠!遂更加信任,先拜御史大夫,再拜丞相,封平津侯。

  大凡做领导的都不喜欢听逆耳的话,都爱听顺从话,都讨厌部下学习海瑞,这已经被丰富的历史实践证明是一条铁律。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曾经热播,姑且以剧中几个阁老为例:自视极高的夏言任首辅,严嵩比他年长,入仕也早,偏能做小伏低,处处顺着夏言说话,终于被夏言接引入阁。等到擅权嫉贤的严嵩任首辅时,徐阶也像当初严嵩待夏言一样,凡事“听命于嵩,不敢持正少抗”,所以被严嵩引为同道。

  哪怕是以“纳谏”知名的唐太宗,骨子里也跳不出这条铁律的支配。因为魏征经常与他争辩,唐太宗恨不得“会须杀此田舍翁”!对应的事例是,某日,另一位高官宇文士及随皇上游园,站在一棵树下,唐太宗连连夸赞“嘉树”,宇文士及也应声附和,对此树赞不绝口。太宗转而把面孔一板说:“魏征常劝我疏远佞人,我不知他指谁,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你。”宇文士及叩头谢道:“朝廷开会,群臣每出言违拗,使陛下不得顺心遂意。现在臣有幸随侍,倘使再不肯应和陛下说几句顺从话,陛下虽然贵为天子,还有何意趣?”太宗一听,觉得有道理,顿时释然,面色随之多云转睛。所以这个会顺从领导说话的宇文士及,亦得官拜位居核心决策层的中书令。

  “刀切豆腐”保平安

  官场纷争不已,在一时竟无从回避的情况下被迫发言,能否两不得罪,全身自保,是官员们必须掌握的说话技巧。所以,许多官员在说话的时候,总是像用刀切豆腐一样,一分为二,两不得罪。

  如《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神宗时,因朝会时开时停,参会人的位置也不固定。某日开会,一个阁部官员和一个监察御史互争位次,要负责此事的礼部仪制司郎中蔡献臣评理,蔡郎中根据制度说话,结果得罪监察官一方,许多监察官员都跑来围攻他,甚至朝他吐口水。后来,再发生这类纠纷,老蔡学聪明了,说,如按常朝,你是对的;如按大朝,他亦不错。

  晚清,张之洞任湖广总督,谭继洵任湖北巡抚,督抚同城,意见不合,遇事经常产生矛盾。某日,同城官员聚集在黄鹤楼举行宴会,大家都喝多了,座中有人随意问,汉水江面有多宽?谭继洵说五里三分,见之某某书。张之洞对大家说此言不实,汉水实广七里三分,有某某书可考。这两位互相争执,谁都不肯让步。当着这么多下属的面,两个领导急欲一竞胜负,然而又无所取决,于是派人急召江夏知县陈树屏来评判。陈树屏得知消息,连忙整肃衣冠前往。两位领导问他:“君知江夏县事,汉水在你的辖境,可知江面是七里三分,还是五里三分?”陈知县这时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应声而答:“江面水涨,即广至七里三分;水落,即狭至五里三分。”张、谭和满座听到这个回答,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故事,可谓说话取巧两不得罪的经典事例。

  官老爷和老百姓交流,要靠翻译

  在古代,官员要说官话。官话的含义有多个方面。从语言学角度看,官话是指做官之人必须能听会说的北方话。于是不少当官的说官话时,尤其是在对老百姓或属下说话时,经常拿腔捏调,似乎不这样说话就显不出自己是个当官的。

  长此以往,这种专属官场所有、间杂南腔北调的官话,自成一套与各种北方话都不一样的声腔系统,而且乡音轻重往往与官位高低呈正比,即官位越高,允许保留的乡音越重。以至于每当有官民对话的场合,比如州县长官坐堂问案什么的,多要安排一两个“值堂吏”,其职责就是充当翻译,打通老百姓的土语和官老爷的官话。

  更有甚者,还有人因为操练官话过于投入,甚至不再会说家常话了。比如晚清时的薛策三,以好口才著称,人呼“老策”。老策官职虽轻,官腔却重,分发四川任典史,正好遇见故人徐哉良在四川夔州做官,于是就顺路去拜访。徐知州认为他是老乡,就在书房中接待了他。谁知薛老策不仅行庭参礼,而且官话滔滔不绝,徐哉良听了感叹道:“你出来才几年,官话就学了这么多。和你一比,我差远啦。”

  《老残游记》里黄人瑞道:“大凡人肚子里,发话有两个所在,一个是从丹田底下出来的,那是自己的话;一个是从喉咙底下出来的,那是应酬的话。”做官之人的套话,既是指这种交际应酬的客套话,更是指各种公式化的官场词语,亦称“套子”或“活套”。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到处灵活套用的,如汇报钱粮征收则“有征无解”“通融拨给”,汇报救灾恤民则“勉力捐赈”“渐有起色”,汇报工费核算则“有减无浮”“复核无异”,汇报反腐清查则“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再往上说,讴歌大好形势或颂扬圣主英明什么的,也有许多套话。康熙帝晚年时曾在一次与大学士等人的谈话中感叹:诸如励精图治、健行不息、圣不自圣、安愈求安之类,不过是些颂扬的套语,这些粉饰浮词,60年中,盈溢于耳。(作者为上海书店出版社编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古代官场流行语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