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约否?否!你有没有契约精神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约否?否!你有没有契约精神啊?

2017-05-20 作者:脉姐 来源: 一脉观约公众号 阅读:载入中…

约否?否!你有没有契约精神啊?

  一天,某个一向安静的群里,突然喧闹起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一家设计公司(乙方)给另一家公司(甲方)设计VI系统,在三个月内,设计公司从LOGO、VI以及VI场景应用一共设计了100多张图纸,也即全套VI系统。但是,设计公司在合作初期,把盖有公章的合同邮寄给甲方后,甲方并没有在合同上盖章,只是支付了50%的首付款,当设计公司将全套设计稿发送给甲方后,甲方提出了各种修改要求,设计公司也按甲方的意见进行了修改,随后,甲方以设计稿未通过甲方董事会审核为由,不支付剩余50%的款项,当然也没有合同可以制约甲方的行为。乙方再与甲方联系,甲方电话不接短信不回。

  无奈之下,乙方选择了一个双方都在的群,将这件事情抖了出来。试图依靠吃瓜群众的围观迫使甲方出来回应这件事情。整个事情在群里曝光后,合约纠纷确实得到了解决,甲方支付了乙方剩余50%的款项。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

  我们公司一笔十几万的货款讨了大半年,始终要不回来,老板委以重任,将讨债任务交给已经怀孕的员工。该员工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到对方公司,也不提要账的事,只是每次都会摸着肚子问前台接待的美女:“你们刘总,在不在?” 这不,刚坚持去了半个月,对方老板打电话给我们老板:“钱我可以一分不少地给你,但你得叫你那讨债的员工跟我媳妇解释解释,她只是来讨债的!”

  确实,许多企业,特别是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项目做了或货发了,但要账成为难题。这样的故事概况起来就是:

  “签定合约否”,“否”或者“签订合约后,遵循合约否”,“否”

  这时受损失的一方突然醒悟过来,大吼“你有没有契约精神啊?”

  如果现实中不守契约精神的情况凝练成一篇微型小说,就是这样:

  约否?

  否!

  你有没有契约精神啊!

  契约精神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主要指契约关系和缔结契约的内在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约精神包含契约自由、契约平等、契约信守、契约救济四部分内容。契约精神就是一旦做出承诺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诚信精神,它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最基本的文化,契约精神保证了商业文明的发展,商业文明又强化了契约精神。只有交易双方都能诚实守信,按合约履行义务,才能确保交易安全,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但许多国人是缺乏契约精神的。

  农耕文明难以孕育契约精神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历来重农抑商,强调互助合作,家庭单元通常以大家庭为主,每个大家庭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经济体,它能生产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因此商品交易贫乏,偶有商品交易,也局限于熟人世界,陌生人交易所需要的契约精神缺乏存在的土壤。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府就是一个自给自足、自成一体的小社会,六七十年代的许多国企,也像一个小社会,企业有自己的食堂、幼儿园,还要福利分房等等。

  许多人信奉聪明和变通比守信更重要

  常看到这样的话: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知道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可是当诚信和聪明比起来,许多人会自觉地选择聪明地变通而放弃诚信。比如《田忌赛马的故事》:比赛的时候,齐威王总是用自己的上马对田忌的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一些,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的好友孙膑就建议他:”以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保证能够赢得比赛,还是同样的马匹,只是调换了一下马匹比赛的出场顺序,田忌就转败为胜。于是人们常常拿这个故事,赞美孙膑聪明,会变通,而故事中孙膑建议田忌不遵守规则去赢得比赛的事实,却常被人忽略。(伤感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我们对契约的尊重和保护力度不够

  在我国,市场经济在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旧的价值观废弃,传统的道德理俗和保人契约惯例失效,而新的价值观又未产生,导致部分人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惟利是图。几千年来的集权统治,使得人治大于法治,司法权威和公正性不足,司法救济不力,毁约成本低,所以当违约的收益远大于守约的利益。违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也导致一些国人缺乏契约精神,背信毁约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对于大家非常关心的购房问题,在房价上涨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去找开发商退房,但是只要房价下跌,就有业主抱团要求退房。比如2005年因为调控,上海水岸蓝桥的房价由每平米13000元降到10000元,89位购房者因为房价下跌发起退房群诉案,要求解约。不知这近百位业主后来购房没有?以什么样的价位购买 ? 讽刺的是,2017年该小区的房价已经达到了70000/平方米。

  西方的契约精神源远流长

  西方的契约精神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契约理论影响深刻。现世的契约精神源自西方宗教中的立约。首先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神人立约”,也称为“旧约”;耶稣诞生后,上帝与人重新确立了“新约”,这种契约精神经犹太教、基督教传扬开来,经商品经济社会发扬光大,成为西方商业文明的基石。

  关于契约精神,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小孩的故事。

  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畔,离美国18届总统格兰特陵墓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孩子的坟墓。在墓旁的一块木牌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1797年7月15日,一个年仅5岁的孩子不幸坠崖身亡,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绝,便在落崖处给孩子修建了一座坟墓。

  后因家道衰落,这位父亲不得不出让这片土地,他对新主人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把孩子坟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保留。新主人同意了这个条件,并把它写进了契约。100年过去后,这片土地辗转卖了许多家,但孩子的坟墓仍然留在那里。

  1897年,这块土地被选为总统格兰特将军的陵园,而孩子的坟墓依然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成了格兰特陵墓的邻居。又一个100年过去了,1997年7月,格兰特将军陵墓建成100周年时,当时的纽约市长来到这里,在缅怀格兰特将军的同时,重新修整了孩子的坟墓,并亲自撰写了孩子墓地的故事,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那份延续了200年的契约揭示了契约精神: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正是这种契约精神,孕育了西方人的诚信观念。

  西方国家不守约的成本很高

  从宗教的角度而言,在西方,上帝是守约的,背约是重罪,宗教就像一个高悬头顶的神明,可以监督契约的履行。从信用的角度来看,现在西方国家的信用体系非常完善,信用已经渗透到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有一个信用记录,考试作弊、交通肇事、借债不还、触犯法律,甚至交通逃票,都无一遗漏地记录在案,并且在全国每一个计算机终端,都可以查到,如果信用记录不好,会影响就业、房屋贷款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守信用会寸步难行,因此,西方人特别珍视自己的信用。

  信守承诺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即使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史记》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今天,我们没有办法一味指责一些国人没有契约精神。因为这不单纯是个人的问题,是由整个社会的经济体制、制度建设等各种因素造成的。诚信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从国家层面而言,我们的诚信体系正在建设中,银行的还款记录,高铁的逃票记录等都将纳入个人的信用记录,同时,国家还应该通过完善司法救济,全面提高司法的公正和权威,加大对不诚信的行为的惩罚,通过制度保障使诚信成为人们必须的选择。

  从文化层面而言,信守承诺依旧应该是一种美德;强化诚信理念,培养诚信意识。不仅要从传统的诚信文化中汲取精髓,还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并且通过诚信舆论引导群众,用诚实守信的诚信榜样激励群众。

  从个人层面而言,国家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东西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坚信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以诚信立身,守信用、重承诺、践约定。从而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如果一个人的信用破产,其商业之路就很难走远。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