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儿时端午
又是一年端午节,看着渐行渐远的节日气息,我的心里有一种怅然的失落和怀念的冲动,怀念儿时的端午,怀念坐在柴火大锅前痴望着芦苇飘香软米红枣撩人的端午,怀念天亮之前穿着新衣带着五色线和心形香包的端午,怀念晴朗天空下飘着淡淡艾香味的端午,怀念太阳未出前沐浴家乡黄河水可以祛除百病的端午,怀念儿时那份天真烂漫简朴热闹、包裹着无限欢乐与幸福的端午……一切恍如昨日,挥之不去,刻骨铭心,梦里常萦!
吃粽子
儿时的端午满载着童真童趣,伴随着欢声笑语,吃粽子成为最有味道的记忆。
老家的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端午节来临前,妈妈总是挎上小竹篮到老家村里的芦苇地里打苇叶。当时父亲在外地工作,哥哥已上学,我和弟弟自然跟着母亲寸步不离,那时候个子矮,想要帮母亲多打几片苇叶也帮不上,只好和弟弟在一边玩耍,等母亲打完苇叶和她一起回家。母亲把打回来的苇叶和院子里割下来马莲放在一个大盆里用水泡一天。家乡没有糯米,只有黄软米,母亲再把把黄软米和红枣一起放在盆里用水泡起来。我家院子中间有两颗枣树,枣核小皮薄口感甜脆,院子里还有几堆长的很茂盛的马莲,当马莲开花时,马莲花的香味满院飘香。每年过端午包粽子用的苇叶、枣和马莲不用花一分钱。端午节这天,苇叶和马莲泡软、泡粘了,黄米浸透了水,小枣泡的鼓鼓的,盛放这几样包粽子的原料大盆放在堂屋的地上,母亲早早起床就开始包粽子了,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将宽大的粽叶三下两下卷成了漏斗状,在地上放一粒红枣,舀起一两勺糯米将其填满,然后在上面再放两粒红枣,最后将上面的叶子盖住,把带着粽叶的漏斗轻轻折好,将棕叶撕成的绳子一头穿进大铁针的孔里,用大铁针带着苇叶穿过粽子,将苇叶头系好,另一头用马莲把粽子捆住,再打一个漂亮的十字结,不一会一个小巧精致的粽子便包好了,看着晶莹剔透的粽子一个个被母亲整整齐齐放在大锅的篦子上,点燃柴草,然后拉着风箱,发出“咕哒,咕哒……”的声响,粽子下锅了……没我们兄妹几个不离母亲左右,静静地看着红色的火苗填着锅底,粽子的香气随着蒸气四溢,早已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从锅里取出一个,烫着小手掰开粽叶,轻轻地咬上一口,那糯糯滑滑的香气瞬间溢满唇齿,那就是儿时的粽香情,那就是让我多少年一直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
系五色线
儿时的端午,是小孩子一年的期盼,因为只有端午才能穿上妈妈亲手纺织缝制的粗布新衣,粉条浅蓝道,靓丽耀眼,招来多少孩子羡慕的目光;儿时的端午是母亲用蘸了雄黄的酒,在孩子们的额头上写下“王”字,希望能像小老虎一样茁壮成长;儿时端午是闻着头顶的艾香甜甜的入梦;儿时的端午是精巧别致的香囊,一针一线都承载着母亲的爱;儿时的端午是早上还在做着不知名的梦,醒来却发现手腕脚腕多了两条五彩的虹,据说能驱邪保平安。这是天底下所有母亲最愿意做的一件事,五色线拴在了孩子们的手腕子和脚腕子,似乎就拴住了儿女们的平安和快乐!每次母亲给我们兄妹几个拴线圈时,都在心底里千百次地向上帝虔诚的祈求,保佑她的孩子们一生平安! www.WENZHANGba.com
母亲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我们兄妹几个小时候佩戴的心形香囊、葫芦香袋,都是母亲亲手制作的。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把一块一块的小花布积攒起来,放在一个小布袋里,等到快过端午节时,她便拿了出来一一摆在炕上,东拼西凑把碎布剪一剪缝一缝,往里头塞进混合了香粉的棉花,再一针一线逐一缝好,于是一个双色的丝绸桃心或一个圆圆胖胖的绒布小葫芦就这样做好了。端午当天,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把香囊挂在脖子或者衣服上,香气四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有时还要和周边的小孩子们炫耀一番,看谁的香囊更漂亮。我想这也是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吧!
插艾蒿
儿时的端午是艾草散发着清香悠悠的童年味道,飘荡在栀子花开的初夏之夜。端午节这天,老家的家家户户都有在门前两侧挂艾草的习俗,而且小孩子还要吃红皮鸡蛋,据说这不仅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有就是驱蚊避邪,家家户户图个吉庆祥和的缘故吧。每到端午前几天,我们都会三五成群的去摘艾草,挑最好的、最新鲜的枝条,插在门楣上消灾避祸,祈福平安,编一顶花草帽戴在头上祈求如意吉祥,保佑一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一束束传统的端午艾草和菖蒲叶传承的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寄托的是对家人的爱护与关怀。
也许是从小习惯了艾草的清香味道,习俗难改,虽远离乡村偶居城里多年,但每到端午节那天,必定会起个大早,去市场买回一大把艾蒿回家,只惜防盗门、铝合金窗上没有插艾的地方,常常只好放在窗台、挂在案头以示怀旧。
祛百病
儿时的端午,不管是家里的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起得非常早,早饭后,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瓦罐快步走向村底的黄河边洗澡。说是洗澡,其实没有人真正跳进河里,只是站在河边略略往身上点洒些河水而已,据说也是可以洗掉身上的邪毒。河岸花红柳绿,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热闹纷繁,因为人们都会争抢着把最纯净的水“抢走”,母亲每次都给我洗脚说是不易生病。洗完后,再用瓦罐提一罐水回家储存在地窖中,平日里遇到感冒、发烧这些小病的时候可以用来擦洗身体,老人们说,端午节的水可以消除百病。时至今日,我都没有明白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在当时看来至少是一大乐趣,给童年的端午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的端午节少了很多传统的气息,一个个粽子穿上了华丽的外衣,变了模样,缺失了儿时的味道;香包和五色线还在,却淡化了传统的色彩;小河不再清澈,艾蒿也被驱蚊花露水替代,端午的味儿渐行渐远,但烙印在记忆深处的那份期盼、甜蜜、温暖和欢愉,永远珍藏心底,永不消失,逾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