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哑 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哑 巴

2017-01-06 作者:肖聪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哑 巴

  村子里有一个残疾人,他从三岁开始变聋,接着变哑,因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乡亲们都称他为二哑巴。

  二哑巴在三岁之前也正常的很,据说他三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躺在街门外大槐树下的大石条上打盹,被一条虫子钻进了左耳朵里,他头痛了三天之后,左耳朵就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过了几天,他的右耳朵也莫名的疼痛了起来,三天之后,也丝毫听不见任何声音,变成了彻彻底底的聋子,接着他就说不成话,成了哑巴。那时候的村民们因为缺乏基本的疾病常识,对身上的病痛通常采取隐忍的态度,肚子疼就以为是要拉肚子;拉出黑色的粪便以为是鬼上了身,就早早地准备后事,其实那只不过是胃出血的一种症状,而人们不知道,他们的经验是,只要拉了黑色的粪便就要向阎王爷报到去了。所以二哑巴的聋哑,多半要归咎于他父母的愚昧,哪怕早一天去医院,也不会一辈子什么也听不见,什么苦乐都倒不出。

  生在农村的残疾人是可怜的,他们往往与贫穷划等号,因为身患残疾,出去打工往往没人用,他们只能靠着种地维生,因为贫穷,也很难娶得上媳妇,十有八九会孤独一生

  二哑巴是个有材料的人,有材料是我们村对优秀人物的一种高度评价,指的是能够做一手漂亮的活儿。二哑巴就是很有材料的一个人,无论种地还是盖房他所做出来的都堪称典范,如教科书一般。正因哑巴知道自己身不如人,因此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在心里琢磨一下。譬如种地,种得快不算本事,种得符合时令和节气,禾生陇亩又东西分明,到了收获的季节,麦穗饱满、谷穗低垂才叫本事。虽然哑巴听不到别人对他的啧啧称赞,但他看得懂人们对他伸出的大拇指,每看见别人竖起的大拇指,他就会将头摇得像拨浪鼓。(日志文章 www.wenzhangba.com)

  二哑巴从十六岁开始就给人盖房。等到了十八岁,他就不再盖房时的种种体力活,负责的仅仅是盖房之中最关键的“上梁”这一项。上梁是建房最主要的一环,农村上梁时很有讲究,常常选择月圆和涨潮的时辰进行,取合家团圆,钱财如潮水般涌来之意。上梁时如家人生辰时刻与上梁时辰相冲,必须避讳。上梁前必祭神,祭品有“全猪”(常用猪头一只,猪尾一根,意即全猪),俗称“利市”。鱼、鹅、豆腐、蛋、盐与酱油五色或七色,用木制红漆祭盘,置于供桌上端,其他菜肴廿四碗及南北果品十二盆。贴“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之类的对联。对联用黄或绿色纸,切忌用红纸。梁之两端挂红绸,红绸下垂清顺治铜钿一枚,取“平安和顺”之意。二哑巴仅仅用了两年就掌握了上梁时的仪式和关键技术,一直到她二十五岁,他已经为这个仅有百十余户的村子上了八十多根梁。

  二哑巴二十五岁那年,他给自己盖成了村里最好的一所院子,也有人正给他说着一房媳妇。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一场北风过后,就飘了一晚上雪。而就在那个飘雪的早晨,他被村里老六三兄弟围在自己的院子里打了个半死。

  那个飘雪的凌晨,打了大半夜麻将的老六到了家门口,他正要喊老婆开大门,突然从门里闪出一个男人,老六脚生了冻疮,跑不了路,就喊醒了两个兄弟,顺着留在雪地的脚印子一路到了哑巴家里。那时天已经亮了,他们把哑巴从被窝里拖了出来,在雪地里拳打脚踢。哑巴的嘴里趟出了一股股鲜血,却发不出一丁点呻吟声,他嘴里吐出的鲜血在雪地里绽放出了一朵朵梅花。

  然而这个男人并不是哑巴。老六三兄弟没看见留在哑巴家梯子上的脚印。至此之后,哑巴像凋谢了的花,再也种不出漂亮的地,再也没能帮人上一根大梁,也再也没有人向他伸出一根大拇指。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哑 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