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
文/刘桂红
1 水与舟的距离不过一尺,舟子凭着水的温柔,竟然一荡千年。水,永远是航行的底蕴,而堤岸则是水的救赎。于是舟子在水的边缘或中央,永远永远的朝着堤岸的方向。摆渡成为了救赎的风帆,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摆渡人永远站在舟子的低端的下风向。
2小时候,曾经最向往的就是摆渡人的船桨。看摆渡人的双手,总是摇曳着船桨,而滑动水的方向,渡着过渡人的身躯,划向岸边摆渡生灵。也许那时候看水,怎么看都是平坦的,因为是湖区内段,风口浪尖总是难以遇见;只是细致的水纹在拍打着堤岸的肩膀,而划船的舟子则在一船又一船的驶向彼岸。
3或许,舟子差不多要摆渡到彼岸的近距离的时候,都得稍微的绕一点点斜视的距离;这样是为了摆渡乘客的时候,没有笔直的冲向堤岸,而是缓冲一下船泊岸的速度,是为了乘客的安危着想。
而摆渡人一旦把乘客摆渡到脱离水的对岸后,又不着急靠岸,而是转身离开,把彼岸的人摆渡到他们欲到达的对岸。这样的程序是静寂的,常常是没有语言,也没有甚大的喧哗,只是静默的船与水的滑动里,摆渡着安详的抵达港湾。或许,从那一刻起,最初的摆渡成为了水与舟的欢愉,更是摆渡成彼岸花开的境地。 (亲情日志大全 www.wenzhangba.com)
4或许,船是最悄然的过渡,而舟子却是摆渡彼岸人的原生态的通达。当水与舟,当水与岸无法相连的时候,摆渡人成为了一种向往,成为了一种依靠,成为了一种简洁方式的输送。所谓的“十年修得同船渡”实际上指的不仅仅是坐船人的缘分,也意味着舟子与坐船人的缘分,是舟子用手划动轻舟而把他们摆渡到彼岸。
5而于《刻舟记》里写苏东坡刻舟上写舟子,“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中左右舟子,大概是长距离的行程摆渡,而对岸摆渡的景象却是淡泊简单的摆渡到对岸而掉头离开的模式。
6你是谁的摆渡人?谁是你的摆渡人?一江春水悠悠,东流到海不复舟;遥看江水万古愁,一叶轻舟摆渡流。
彼岸本是遥望瞅,风帆摇曳已上游。正是春来碧波处,摆渡沧桑弄扁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