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榜样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榜样

2017-12-05 19:53:00 作者:郭训民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榜 样

  郭训民

榜样

  母亲说大哥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说大哥是家里的老黄牛,我们兄妹五人说,大哥是我们的好榜样……

  题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用在我大哥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大哥作为我们兄妹六人中的老大,家中的许多活儿都离不开他。学习成绩优秀的他刚刚考上初中,就早早地辍学离开了学校,协助父母挑起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重担。在我的记忆里,大哥是很有本事的,除吃苦耐劳外,他敢闯敢拼的劲头让我深深地钦佩。

  常听父母说起大哥小时候的故事,在他13岁那年,家乡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歉收,吃糠咽菜也填不饱肚皮,许多人都被饿死了。为了让我们小兄妹能活下来,父亲毅然带着年幼的大哥去南方要饭,把生产队分的那点有限的东西匀给我们吃。大哥的奔波从那时就开始了,家里的人都以为出门要饭,饥一顿饱一顿的,大哥肯定会饿得面黄肌瘦,谁知要饭回来时大哥竟然比走时胖了一圈,个子也长了不少,他真是因祸得福啊!

  作为家中的老大,大哥一直有带好全家的责任意识,看着山东老家人多地少的状况,他决心走出去,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1974年,他随因文革错误遣返的我六大爷一家,来到了祖国东北边陲的萝北县,成了当时流行的“盲流”。后来他在团结四队落下了户,在四队不长时间他又来到山东人较多的七队,他用辛劳和汗水站稳了脚跟,凭着一身力气和满身正气,从当时的七队三小队队长干起,接着是大队长、乡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民政助理,一直做到团结镇的镇长,不投机,不送礼,一切全凭自己的努力,这就是大哥的成长的写照。大哥又先后把我和弟弟妹妹也接到了萝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在大哥的引领下,我们兄妹都有了各自不同的事业。后来他出差河南时,看到了家乡的现实,又把父母也接到萝北,除二哥在老家守护那片老宅老屋外,我们是举家搬迁。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家人在大哥的带动影响下,团结和睦,勤劳能干,在各行各业都干得很出色,这令大哥特别开心,并引以为荣

  上世纪末,父亲突然患了膀胱癌,大哥那时刚退休,我们都还上着班,大哥就把护理父亲的重任主动揽了起来,他说他一人在医院护理就可以了,让我们安心上班。无论什么事,大哥都是以孝为先,都是为弟弟妹妹着想,把最重最苦的担子毫不犹豫地挑在自己肩上。因为他是兄长,把照顾弟弟妹妹看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责任意识如一把大伞,他始终高擎着这把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行走致远。后来父亲化疗时都是大哥一人领着他去宝泉岭二院,买车票做化疗打饭提水,大哥有序地忙碌着。2012年夏天,八十多岁的父亲突然得了脑血栓,大哥五弟和两个妹妹及时把老人送到宝泉岭二院住院治疗,医生们用尽了各种办法,毕竟父亲年纪大了,右腿和右手都不好使了,只能躺着生活了。得脑血栓后,老人觉得岁数大了,叶落归根的想法越来越浓,想回山东到二哥那儿度过余年,大哥苦劝无果,只好顺从他的心愿,和二哥一起送老人回了山东老家。

  在山东单县老家住了三年后,老人除了不能走外,身体状况还不错,他还想回到东北,因为我们兄妹五人都在东北,山东单县老家只有二哥自己。离乡多年,过惯了东北生活的老人对山东老家的生活已经有些不习惯了,六十多岁的大哥再次启程,回山东单县去接父亲,父亲腿不能走,等车上车坐车的艰难可想而知,大哥毫无怨言,请求车站工作人员帮助,在窄窄的过道里,大哥和二哥一起抬着父亲,累得满身大汗。走绿色通道,乘火车换汽车坐轿车,长途跋涉五千多里,终于把父亲就回了家,为接父亲大哥的腰扭着了,一个多月动弹不得,为了老人,大哥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因为在北京编辑部工作脱不开身,对不能照顾老人很是内疚,大哥经常打电话安慰我:“你能在北京当编辑实属不易,一定好好工作,不要分心,老人这儿有我呢。”每次接电话我都十分感动,多数兄妹对养老的的态度采取平均主义,谁也不能游离在外,大哥想到的是让弟弟每每安心工作,照顾老人的事由他来做,他就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状况下,这是多么难得。父亲回到东北,我不能再置身度外,向编辑部老总提出辞职,回乡照顾老人,老总说回去照顾老人的同时,也可以编刊呀,你带着电脑回去,照顾老人和编刊可以兼顾啊!

  就这样,我和得轻度脑血栓的老伴回到了黑龙江,老伴负责为老人洗衣做饭,我上午编刊,下午用轮椅推老人出去遛弯,家里还有个很大的园子,总不能让它空着吧,早晚时间我还得种园子。大哥知道我干农活不行,很担心把我累着,几次来七队想帮我种园子,但他的腰太疼了,连走路都困难,我怎么能让他干活呢?他不让我种那么多,不让我太累,他为别人想得太多,为自己想得太少,宁可自己多辛苦点,也要尽力呵护好弟弟和妹妹,他的这个习惯几十年都不曾改变

  大哥知道父亲喜欢吃带馅的东西,他看我老伴包包子不方便,就在萝北找卖包子的地方,买好后自己忍着腰疼亲自坐车送到七队,看看父母怎么样,看看我们累着没累着,有这样的哥哥,我们兄妹都觉得太幸福了。我在七队照顾老人半年的时间里,大哥给老人买包子十多次,有时自己来不了,就让出租车捎过来,我们都被他这种孝心感动着

  因为东北的冬天特别冷,加之老伴身体的原因,我们十月中旬就回来了,大哥早就做了安排,他多方奔走,找到了萝北服务最好的敬老院,为父母定好了最宽敞的单间,父母看后都觉得满意,我们也觉得不错,事儿就这样安排好了。我离开萝北后,心里还在惦念着父母,大哥在电话里告诉我,老人住在这儿感觉不错,我每天都去看看,给父亲买好包子,烧好单县羊肉汤,给母亲煮好鸡蛋,送点咸菜,让老人享受着家的温暖。在一些人眼里,把人送到敬老院,把钱交上去,就算对老人尽到责任了,大哥则不然,他天天都去敬老院,为老人送去吃的喝的,更送去温暖,有时给老人喂饭,有时推着老人出去玩,他知道弟妹们都忙,把照顾父母的责任放在自己肩上。大家常常看到,年近七十的大哥用轮椅推着年近九十的父亲,在体育馆的路上,在凤凰山下,夕阳拉长了他们的身影,形成了一副温馨的画面。

  大哥几乎每天都走在那条路上,他推着父亲,领着母亲,为他们讲着当年的故事,讲着老人经历酸甜苦辣,他们讲着笑着,幸福的心情一如那轮暖暖的秋阳。

  (作者现为《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版执行主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榜样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