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撩我。
文 / 佩佩
前几天下课,从教学楼里一边玩手机一边走出来,突然听见前方一把霸气的男声喊道:“过来!”
猛地抬头,看见一男一女面对面。
当时比较晚,教学楼里只有稀稀疏疏的一些行人,然后女生面带尴尬地后退一步,自己蹲下去系鞋带。
很显然,男生没撩到对方。
我猜他们应该不是情侣,因为全程笼罩在他们之间的只有尴尬和距离感。
那个两人都很尴尬的场面,突然想起我妹妹第一次去实习的时候。她被对面的小哥哥要了电话号码,当天晚上对方打了电话过来,一直笨拙地追问着她喜欢什么啊,能不能做朋友啊。
我妹妹在电话里头无奈说:“朋友不是说做就能做的,你这样说好奇怪啊。”然后她用手捂住电话,用口型无声对我说:“救我。”
在一旁的我倒是忍不住摇摇头笑了。
就感觉一把年纪了,很多人的告白、撩人的方式都有些笨拙,甚至以电视剧为参考答案。
于是我采访了一些人,从他们口中收集了一些撩人时的雷区。
一、撩不是高调就有用的。
大学这几年,我光是在宿舍往楼下看,就见过各种各样高调的表白。
有一次一个男生,带着二十几个人,开着二十几辆电动车到宿舍楼下,先是一边放烟花(我们学校禁止放烟花),一边喊女生的名字,女生没有出来。
接着二十几辆电动车大开车头灯和引擎,一群人不停按喇叭起哄喊女生的名字。不过可能是觉得一帮人兴师动众专程来表白,却连女主都没见着,所以喊的方式已经隐约从原来的“请”变成“逼”。
最后女主还是没有出现,坚持了十几分钟后,一行人才无奈地走了。
在这场高调的表白中,男生既公然违反校规,声势浩大,看似勇敢而浪漫。
可当时宿舍楼里的女生们除了一开始的好奇,到最后对这场秀的态度是“很烦,能不能别吵了,是哪个女生啊,赶紧出去吧。”
当对方没有准备好和你在一起,这种高调的方式不仅让双方都很尴尬,也颇有点动用群众压力逼迫的意味。
二、礼物不是越贵越好。
准备礼物是撩人路上必备,却也是让很多人头疼的一件事。
每次过节,都有人说:“送口红啊,越贵越好,色号越稀有越好。”但礼物不是不用动脑,用钱就可以解决的。
如果有人直接送我口红当礼物,我会很失望。
去年生日,有人送了我三样东西,分别是藏在明治巧克力里的CHANEL口红,他选的认为适合我的色号;一本他自己写的,关于礼物和我的日记,还抄了一些我在朋友圈分享过的歌;一副拆成几大块的巨型拼图。
所有这些被整齐地放进A4大小的礼物盒里,沉甸甸的。
所有这些都是与我相关的,花了很长时间的。
而这些里面,我最喜欢的是那本日记,看完以后还被我放在书架上一段时间。因为那是一份只能给我的礼物。我不仅在里面看见了我自己,还看见了“他”。
朋友Y送给男朋友的生日礼物只是一个四十块的相框,并不是很容易代购到,而且相框纸上面还有她自己各色的唇印,她开玩笑说包个相框纸把自己的嘴唇都吻破了。
和人产生联系的礼物,会更有意义。
暧昧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日没夜地聊天了,好像什么事情都值得和对方分享。
临近春节,大家开始疯狂地忙,考试、复习、论文、公司年末报表等等,待办事项堆成山。
朋友说她对一个男生好感消失是因为,她熬夜复习了一整晚,然后午觉补觉时忘记关无声,结果手机疯狂震动,把自己活活吵醒。
打开一看是诸如“你为什么不理我啊?”、“你没事吧?”、“我好无聊啊”。
她有些无奈说:“就好像,我必须时刻出现在他眼皮底下,可能有些人会喜欢吧,会觉得被在意,可对我来说,真的喘不过气。”
追得太紧迫,会容易给人一种感受——被你撩就是浪费时间、打乱生活节奏的事情。
主动地让对方先去忙,并且表示累了可以随时找你聊天,甚至不要强求非要一起过节,这样的相处模式会更舒服。
四、突然出现未必是惊喜。
可能偶像剧看多了,很多人以为突然闪现,一定会让对方激动又感动。
但这种做法其实不太适用于还没有正式成为情侣的人,毕竟还没修成正果之前,大家还是要点脸的,都希望能收拾一下自己再出门见人。
朋友Y表示:“叫我半小时后下去?怎么化妆!怎么准备!”、“惊喜个鬼!约女生起码提前一两天才有诚意。”
Y的男朋友有一次到公司送惊喜,到了才发现女朋友已经坐地铁走了。为了等他跟上来,工作了一天的Y站在路边喂了十几分钟蚊子。
最后却发现,剧本里的另一个主角不在状态。
突然出现,要对方马上应约,其实有些强人所难的意味在。朋友表示:“除非你能把握好现身的时机,否则不要乱玩。”
五、撩的时候别踏进私人的圈子。
有很多人都喜欢给自己划圈子,这个圈子有一些自己的小习惯。
打个比方就是,即使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是不喜欢被人看手机;不喜欢别人随便翻他的东西,即使他能恢复原样;讨厌被问太私人的问题,即使很多人都知道问题的答案。
在这个私人的圈子里,人们会感到舒适。
还是朋友Y,她和某暧昧期的男生在吃饭时,对方突然说了一句:“你微信置顶里好像没有我啊?”
和我讲这件事的时候,她发了个翻白眼的表情说:“就很尴尬啊。”
有些人自己觉得这没什么,可问题是,按自己的标准与人相处时,只能令自己开心,未必能令对方舒服。
编辑按
那天晚上我妹妹把那个新同事的电话按了免提,我在一旁是觉得有些蠢,但同时也不由地觉得,他的举动有些淳朴。
其实说起那有些蠢的撩人方式时,脑海里闪过那些自以为是的画面和动作,多数人其实是又好气又好笑。
朋友有些不屑地笑着说:“他总以为自己很会撩,但其实那些套路我用得比他还熟,那些破梗我几年前就看过了。”
但在采访的最后,她倒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但其实回过头想想,也会觉得有些可爱吧。明明不懂还要挑色号,把迪奥说成奥迪,制造惊喜时还不小心说漏嘴……”
所以吧,有些人撩的方式确实有些傻。但除开炫耀式和逼迫式的撩,那些出于喜欢的撩,即使再笨拙,也生不起气。
所以有的时候说“别撩我”,可能是真的不想再看那些花样百出却又老套的手段,也可能是想听某些人笨拙地说思念,说想一起吃饭,一起逛街。
别假装自己很聪明,笨拙点也是可以的。
晚安。
赞赏小程序入口
插图 | 《过度保护的加惠子》
编辑 | 王泽鹏
作 者 介 绍
佩佩
我很麻烦的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