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照片告诉你,最美的中国女人长这样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妳读主播傅小米朗读音频
◆ ◆ ◆
作者:姚十一郎
莎士比亚曾说过:“玫瑰是美的,不过我们认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
女人如玫瑰,天使面庞与魔鬼身材随处可见,可真正的美则需要发现美的眼睛与善于捕捉的心。
被称为当代最伟大的纪实摄影师的马克•吕布正是那个善于发现、捕捉美的人,从1957年第一次来中国,他拍摄过很多不同时代、不同境遇的中国女人。
“照片中的三位女性兼具勇气、力量与美丽,这才是中国女人最独特迷人的特质。”
我们来看一看她们的生命,是怎样在零落成泥中兀自长成了最美的东方玫瑰。
1
1957年火车上的妇人
她坐在从香港到广州的火车上,从1947年从上海逃难到香港以来,这是她十年来第一次回内地。
前不久同乡带来了亲人的消息,她把手上的活儿做完,又将两个孩子安顿好,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乡寻亲的路。
一切充满未知,她有些疲惫和忧虑,却并不害怕:“最苦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还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继续回去做工。”
乱世中,她跟着丈夫,带着三个孩子,舍财弃物一路南下才到了香港,她后来才知道,离乡背井只是颠沛流离的开始。
不到一年,三岁的小女儿生了一场重病,家底花尽,也没能留住。
丈夫日夜在码头搬货,她也开始接一些零散的针线活,可入不敷出仍旧是生活常态。
丈夫出事那天早上,她刚熬完一个通宵,赶完一个活儿,正盘算着上午收到钱去买些米面,家中的米袋见底多日了。
丈夫被货箱砸中了头,她赶到时,人早已没了气儿,只见到血肉模糊的脑袋。
被工友们送回家,看着眼神戚戚、惶恐不已的两个孩子,连悲伤都是奢侈的事,哪里还有时间去自怨自艾控诉命运。
她的针线活儿做的细致,一些太太们找过来让她给做旗袍,久了竟然成了一个没有挂名和店铺的招牌。
每晚在灯下做旗袍时,她常常失神,以为自己还是二十年前在上海弄堂里的小姑娘,弄堂口的野狗总能把她吓哭,姆妈总笑她胆子比针眼还小。
可从背井离乡开始,生活便只教给她一件事:哭是最没用的,哭完了依然要鼓起勇气应对生活的刁难。
那个爱哭的小姑娘,不知不觉间长出了不知畏惧为何物的勇敢脸孔。
2
当初被摄影师声称一眼爱上的年轻姑娘垂垂老矣,笑容却依然动人。
四十年前的她,被选中参加年底的文艺汇演,内心的欣喜难以克制,从脸上溢了出来。
她从小就喜欢跳舞,常在院子里跟着邻居姐姐有样学样的跳着,求着爸妈把她送进艺校。
她的身体条件一般,即使付出成倍努力,也只能长年做着集体舞中的伴舞,还常被老师批评出腿时软绵绵地毫无力度。
她不愿服输,一天又一天坚持下来,为了让自己双腿更有力量,甚至学着习武的人在腿上绑了沙袋,每天绕着操场跑圈,风雨无阻。
“那是身体的负重,可同时也是心的负重,日复一日的重量从腿上增加到了心上,我感谢那些重量,不仅让我成长为有力量的舞者,也蜕变为有力量的人。”
十六岁时,练空中旋转的动作时落地不稳,摔伤了腰,医生建议她别再跳舞,父母也劝她趁着年轻学些别的,谋生好嫁人。
她永远记得重回舞蹈室的那些日子,每一次脚尖落地,都经受着钻心的疼痛,可内心的坚韧让她一次次尝试,并且最终回到了舞台上。
“舞蹈的美并不在于动作多么轻柔曼妙,而是在亮相时啪的一声,充满力量,就像人生一样,想在实现自我的路上充满底气,就决不能妥协软弱。”
四十年后的她如是说:“那个年代,女人要坚持自我不容易,可我庆幸,照片中的女孩用她自己的力量坚持下来了,才成就了我。”
3
1957年北京街头漫步的老人
这张照片被名为“最后的贵族”。
这位在人群中自在抽烟的女人是老北京,和老姐妹约好了逛公园,正在去往公园的路上。
穿着少女未嫁时做的披风,就像是回到了少女时代:“那时是好光景,父母健在,我尚年幼。”
她用夹烟的手指着不远处一所有名的宅院,那里是她长大的地方,幼时的她,最喜欢看着母亲对镜妆花黄。
“母亲的优雅我一辈子也学不来,即使是世道最难的时候,失了富贵身份,没了好看旗袍,她的头发还是一丝不乱,穿衣也是干净整洁。”
“我最常听她说的话就是,女人啊,再落魄也不能乱了方寸。”
家道中落时,北京、山东、浙江等地还有父亲生意场上未收回的欠款,病榻上的父亲无力支撑,她便跟着母亲四处要债。
出门有车坐、有人陪的娇女成了落难公主,一路车马劳顿,风尘仆仆,她也从不叫苦叫累,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
她们随身携带的箱子里始终放着旗袍和披风,每到一个地方,母亲一定梳洗妆发,换好了行头才登门要债。
即使是催人还钱,母亲也不愿让人看出落魄,嘴巴里斡旋着钱的事,脸面上却从不露出悲切恳求的姿态,两个人没吃过一餐饱食,也绝不会接手他人的施舍。
女人的美丽不是相貌的惊艳,不是穿戴的贵气,而是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保持从容优雅的气质。
“我已经七十多岁了,怎么打扮都不可能有年轻的姑娘漂亮,可也不能邋里邋遢的出门,这是我的习惯。”
人群中的她,带着种卓尔不群的美,像是浓墨重彩中的一笔惊艳,宛若惊鸿。
从万众瞩目的维密秀到无处不在的消费广告,尖下巴、双眼皮、A4腰、铅笔腿……对容貌和身材的苛刻使现代女性为了拥有好的皮囊费尽心力。
可人间有时,容颜易衰,那些美的显而易见的脸和身体终究会被岁月带走。
而照片中的三位女性的美,不囿于时光,不拘于皮相,不畏惧衰老,不忌惮皱纹。
无所畏惧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力量与从容优雅的气质让她们长出了最美的脸,为女性的美签下了永恒的注解:唯有内心的成长和精神的拔节。
她们的美被光阴善待着,留在摄影师的镜头里,记在当事人的讲述里,扎在历史的故事里,更应该成为每个女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她们是最美的中国女人,胜过这世上所有的沉鱼之色,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美丽。
长按上图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