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要懂得这些人情世故
人情人之常情是喜欢接近成功的人走运的人,而避开失败的人倒霉的人这倒未必出于趋炎附势的算计,毋宁说是出于趋乐避苦的本能成功者的四周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进入这氛围似乎便分享了他的欢快相反,失败者即使不累及旁人,他的那一种晦气也够令人感到压抑了每个人自己的烦恼已经嫌多了,谁又愿意再去分担别人的烦恼呢?
当我们被人诬蔑,加以莫须有的罪名时,我们愤怒了当我们被人击中要害,指出确实有的污点时,我们更加愤怒了
幸运者对别人的不幸或者同情,或者隔膜,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侥幸:幸亏遭灾的不是我!
不幸者对别人的幸运或者羡慕,或者冷淡,但是,比两者更强烈的也许是委屈:为何遭灾的偏是我!
不幸者需要同伴当我们独自受难时,我们会感到不能忍受命运的不公正甚于不能忍受苦难的命运本身相反,受难者人数的增加仿佛减轻了不公正的程度我们对于个别人死于非命总是惋叹良久,对于成批杀人的战争却往往无动于衷
仔细分析起来,同病相怜的实质未必是不幸者的彼此同情,而更是不幸者各以他人的不幸为自己的安慰,亦即幸灾乐祸这当然是愚蠢的不过,无可告慰的不幸者有权得到安慰,哪怕是愚蠢的安慰
当你做一件事,完全预料到它的坏结果之时,或者完全预料不到它的坏结果之时,坏结果发生了,你不会内疚因为在前者,你可以承担责任,在后者,你可以推卸责任
内疚发生在对坏结果有所预感但又希望避免的情形下,那时候,你既不能承担责任,因为你本来是想要避免的,又不能推卸责任,因为你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存心伤害一个人,或一个必须的正当行为无意中伤害一个人,都不会内疚只有一个本身非必须且可非议的行为无意中伤害一个人,才会内疚
我们每一个人,至少在某个时刻,例如在发怒时,都是一个病人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看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许多冲突都可化解
我买了一张书桌,抬回家,才发现桌面上划破了一块于是,几个钟点内,老是看见这斑点,老是想着这斑点整张桌子不见了,浓缩成了这一个斑点当它不属于我时,我对斑点视而不见,那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缺点一旦它属于我,就是怎么也看不顺眼的致命弱点了
对物如此,对人是否也如此呢?
一个幼儿摔倒在地,自己爬了起来他突然看见妈妈,就重新摆出摔倒的姿势,放声大哭
我们成年人何尝不是如此试想种种强烈的情绪,愤怒或痛苦的姿态,如果没有观众在场,其中有多少能坚持下去?
一个人不到老态龙钟,行将就木,决不肯承认自己老如果有谁自言其老,千万不要认真附和,那样必定会大大扫他的兴其实他内心未必当真觉得自己老,才能有这份自言其老的自信中年与老年之间实在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我们二十来岁时觉得四五十岁的人老了,自己到了四五十岁,又会觉得四五十岁并不老,六七十岁才是老人我们不断地把老年的起点往后推移,以便保持自己不老的记录因此,当死神来临时,我们总是感到突然和委屈:还没有老,怎么就要死了?
朗读者:高昂,网名go on,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全国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播音20余年,专注于纪录片解说听到他更多声音,公众号:全民悦读太原阅读会,ID:tyreader
荐读
致脆弱的你
霍金:恒星的孩子
爱情中的给是自我牺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