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上掉下来的,不止林妹妹,还有荒野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天上掉下来的,不止林妹妹,还有荒野茶!

2018-04-21 22:31:54 作者:村姑陈 阅读:载入中…

天上掉下来的,不止林妹妹,还有荒野茶!

  人和人之间,有磁场,人和物之间,也有磁场。

  这种现象,用西方的观点解释,叫做“吸引力法则”。用老祖宗的观点解释,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比如,我每次上山都能碰见一些原住动物白色的野鸡、灵巧的小松鼠,还有今天上山跟茶农告别时,在路上一闪而过小山羊——跑得飞快,一下子就窜到茶树丛里去了,差点以为是只小鹿。

  而蓝小笛,每次上山,什么都没看见,李麻花调侃他:你是穿制服的,身上戾气太重,动物们都是有灵性的,自然闻气而逃。

  结果,蓝小笛不来了,没人帮忙搬货,李麻花累得吭哧吭哧,也不敢叫累。

  今天,跟村姑陈有缘的,除了小山羊,还有荒野茶。

  一批真正的,难采的,高树龄的,高树冠的,没有等级的荒野茶。

  喝了7款春寿眉,饿得咕咕叫。吃下去三片桂花糕也不顶用。跟S师傅打过招呼准备下山,炒一盘笋炒肉祭五脏神。

  门外来了一辆小货车,很旧很破。车上几个阿姨声音很大。闲聊着。

  司机跟S师傅是亲戚,进来就说,有荒野茶,你要不要?

  这时候还采荒野茶?有点新鲜!S师傅顶着满头满脸的白毫,跟亲戚出门去看茶青。

  我一听有荒野茶,也不饿了,先看看热闹

  没想到S师傅抓了一把,看一看,问了一句价钱,就想打发他们走人。

  司机殷勤地派着烟,轻声细语地解释:树太高,有两米多,难采,等级把控不好.....

  车上的几个阿姨,听说不收茶青,也住了声,安静下来。眼巴巴地看着S师傅。

  师傅拿起一根茶青,说,你这个茶,采太长了,梗这么长,还没有芽,连等级都分不出来,怎么做?价格还这么贵。

  司机赔着笑脸:“是啊是啊,是采太长了。那个茶树太高了,有4-5米,又远,去一趟要走两个小时,还要搬着梯子去,五个人一早晨才采了30斤茶青。赚点辛苦钱不容易。”

  师傅反复查看着手里的茶青,思索良久,还是决定不要。

  司机失望地带着阿姨们走了。

  知道了结果的阿姨们,互相在埋怨对方:“叫你不要采那么长”......“ 我按寿眉采的,怎么长了?”......“我爬那么高,都怕了,手都是抖的”.......

  我问S师傅,这茶怎么样?是荒野茶吗?

  师傅说,确实茶园不错,野生的,树龄长,树又高,树干有你的手臂那么粗。他老爸去世后,那片树林就没有人采了,完全野生。

  有我的手臂这么粗?我看了看自己的手胳膊,有点惊吓。

  “那做出来的茶,口感怎么样?跟荒野银针和牡丹相比如何?”眼角的余光里,司机跟采茶阿姨们正在搬茶青上车。

  师傅说,品质是不错的,就是没有等级,既不能当银针,又不能当牡丹,连寿眉都不算——没有芽头。这种茶做出来,不懂行的人,不会买。到时候买不出去,就砸在自己手上了。

  “这做成成品茶,大概有多少斤啊?”门外,司机正在启动车子,旧货车的发动机声音,特别大。

  师傅说: “大约能做15斤”,他也看出我想要这批茶,于是劝道:“没有等级,做出来卖不出去,收了没用啊。"

  门外,眼看着车子启动,掉了个头,要开到别的茶厂去了。

  我当机立断:“既然是上好的荒野茶,你跟他说,我们全收了吧。”

  又补了一句:“收下来我全要了。”

  于是,在车子启动后的3分钟,又熄了火。

  阿姨们高兴地从后厢里下来,每个人兴高彩烈地提着自己的战利品——半麻袋荒野茶青。

  师傅去搬秤称重量,司机跟我聊天。

  “我这个是真正的荒野茶,很难采,但是很香,你抓一把闻一闻”。说着随便抓了一把,递过来,热情地往我脸上凑,轻轻一吸,还有10厘米的距离就闻到了满鼻子花香

  “你们怎么会采这么长?这样不好卖啊!”我说出我的疑惑

  司机不好意思地:“叫她们采短一点,她们不听。树有4-5米高,爬上去怕摔下来,采的时候就随便采”。

  “那怎么不早点去采啊,现在这样子,都没有等级,如果是银针,价格要翻好多倍呢。”我掩饰不住心头的惋惜

  “没办法啊,太远了,采银针牡丹的时候没空去,家里茶园都采来不及。只有等现在空闲了,才能请到工人去采这片茶。”司机也很无奈

  是啊,我帮他算了算,5个阿姨,一天采30斤茶青,这产量如果放在春茶季最热火朝天的银针牡丹时期可能工钱都不够

  那时候,白琳一个采台地茶的阿姨,一个月能挣1万到2万块钱。

  这种悬殊的收入之下,脑筋正常的人,都会选择采台地茶,而放弃采费事麻烦成本高又不挣钱的荒野茶。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位司机大哥普通茶农一样,选择采台地茶,把荒野茶抛在了一边。

  直到现在,春茶季尾巴上,空闲的工人多了,人工费用降下来了,才请人去自己家这片偏僻难走的茶园,让这些真正的荒野白茶,来到人间

  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这么干。

  只是,可惜了这些纯正的荒野茶,它们长在山野时光,是多么寂寥

  司机和阿姨们拿到了钱,心满意足地走了。

  师傅马上把这些茶青摊晾起来。这么好的茶青,怕闷坏了。

  帮不上忙,我蹲在一边,拿起荒野茶一枝一枝把玩。

  确实有点长,一芽三叶,大部分没有芽头,快赶上昨天李麻花在武夷山拍下来的岩茶开面采茶青一个样子了。

  叶片翠绿,叶脉直长,芳香扑鼻,每一片叶子背后,都长着细细的白色绒毛,赛雪欺霜——这般的卖相,精制之后,做成成品茶,想必花香是清芬的,毫香是浓郁的,汤水是甜的。

  用李麻花的话来说,“好喝得可以吞下舌头!”

  我也心满意足地下山了。

  想起这30斤茶青,觉得真是冥冥中的缘分

  如果我没有上山跟S师傅告别,如果我早一点下山,如果我没有多事去问这批茶青的情况,如果我没有执意说要收下它们......也许,它们会被别的茶厂收走,做成别的风味的茶,自此与我失之交臂

  想象一下,过20天,这批荒野茶,就做成了。它虽然不是银针,不是牡丹,也不是寿眉,它只能称作荒野茶,但是,它的纯正度,它的荒野程度,它的天然程度,超越了好多品相比它好的荒野茶。

  丑小鸭,虽然暂时丑了点,但它拥有天鹅血统总会在某一天显示出来,让它褪变成真正的高贵的白天鹅!

  好茶,是值得等待的!

  2018年,推荐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系列文章

  - END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作者  | 村姑陈 完结篇:我见青山妩媚(写在春茶季的结尾) 第46篇:到了茶农家里,就能买到好白茶? 第45篇:会展茶商,白茶销售特殊群体!第44篇:不是每种白茶,都配称头采! 第43篇:那些只存在“某些人”想象中的茶厂! 第42篇:茶农的控诉,为什么“逼”我卖假茶? 第41篇:春茶季的主角,竟然是他们! 第40篇:春茶季,三级白牡丹和一级寿眉之争! 第39篇:纯日晒白茶和室内萎凋白茶的区别第38篇:白牡丹,从青葱少女到丰腴美妇! 第37篇:春茶很贵,茶农却不愿采摘春寿眉! 第36篇:原地加工的福鼎白茶却成了春茶的网红! 第35篇:白茶随便晒晒就能喝,他们干了这件事!第34篇:不懂白茶,只能是春茶的看客第33篇:从3到15,一个小茶村的变化 第32篇:白茶春茶季,福鼎最辛苦的人是谁? 第31篇:春茶季村姑陈的一天(满月纪念第30篇:不卖粗制白茶,这是茶掌柜应有的底线第29篇:太姥高山白牡丹的一天(现场直播)!第28篇:请学好这四招,我怕你选不好春白茶!第27篇:为什么我家的银针上市比别人晚?第26篇:什么?今年太姥高山白牡丹减产!第25篇:光凭一腔热情,就能成为白茶掌柜?第24篇:震惊,2018年高品质白茶三年最少!第23篇:三款半成品春白茶的品鉴实录(实拍) 第22篇:别人家牡丹已经上市,太姥山还半成品第21篇:太姥高山荒野白茶采摘(实拍) 第20篇:高海拔山区不是高海拔茶区,不要混淆第19篇:现在上市的白毫银针能不能买?第18篇:今春第二次降霜,高山白毫银针命运多舛第17篇:如何分辨平地银针与太姥高山银针第16篇:平地茶园牡丹上阵,高山茶园银针当家第15篇:今年白毫银针的宿命,还没开始便已结束第14篇:未来的1年内,这种福鼎白茶最抢手!第13篇:白毫银针的蜕变之路,从青涩卓越第12篇:春茶万象 茶农的辛酸甘甜!第11篇:真正荒野茶产量极低,抛荒茶产量大增第10篇:低海拔茶园热闹非凡,高海拔茶园静悄悄第9篇:挡不住的大面积开荒种茶潮!第8篇:平地茶采摘大幕正式拉开!第7篇:一夜霜冻下,白茶凌寒采!第6篇:荒野白茶树最新生长情况第5篇:移植,荒野白茶树之殇!

  第4篇:白茶秀场,穿茶服摆拍,晒去年采茶照!

  第3篇:抢采茶青,春茶华丽锦袍下的虱子!

  第2篇:气温骤降,茶树发育延缓,加速修练内功

  第1篇:太姥浓雾,茶树好梦正酣

  ……

文章为小陈茶事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长按二维码关注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2017荒野牡丹王甘润,清甜,幽香,野性。香气清幽,而不媚俗。汤水淳和,而不厚重。野味纯朴,而不张扬。汤水的柔美度,像莲花如丝如缎的花瓣,啜饮一口,暗自噙香。青莲玉立,冷月花魂。轻啜汤水,花香在舌,毫香在喉。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2017荒野牡丹王,从古诗里走来的素女!

  点击阅读原文,将2017荒野牡丹王带回家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