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几年的放纵,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引导语: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长大成人的阶段,情绪忽高忽低,行为变化不定。他们在判断事务时常常毫无把握,容易犯糊涂······
现在的孩子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长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有些孩子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一帮不学无术的女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姐妹,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你们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iPhone,聊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韩剧;
而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哥们,以为有了哥们就有了天下。你们在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玩游戏、看玄幻甚至约架……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你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还骂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清华北大,而你们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
换来的可能就是
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你们骂那些好学生,骂他们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
殊不知几年以后,你们只能是这样:
而当初那些你们眼里的书呆子们,几年以后,他们是这样:
可是,你们的父亲可能还在工地上这样:
你们的母亲可能还是在工厂里这样:
你们以为这一切就是资本,你们骄傲,自负,无所畏惧。
你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的、不会穿衣服的、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
这时候,在你们眼里,他们只能是这样:
而也许几年以后,他们就成了这样:(感人的故事 www.wenzhangba.com)
有的人说,读书有什么用,我好多没读大学的同学都混的非常好。
其实,你们忘记了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叫做比例。
而成功的那极少部分人,那是他们自身具备了成功的一些素质,而你们是否具备? 结果你们只能是这样。。
有些孩子说,青春不就是要这样吗? 不叛逆不疯狂的青春也配叫青春?
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们,这里是中国,这里优胜劣汰,这里弱肉强食。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你们只不过是过早了预支了。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价的。
我不是在和你们说教,底层人是要有人来当的,总不至于每个人都在办公室吹着空调。
而那些听不进去话,还要一意孤行的人,你们不当这个底层人,谁来当?
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价的。
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坎坷!
有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最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恰同学少年的你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恃年少,却韶华倾负,却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