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客与画家》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黑客与画家》的读后感10篇

2017-11-04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客与画家》的读后感10篇

  《黑客与画家》是一本由[美] Paul Graham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一):硅谷创业之父的黑客理论

黑客与画家
有人说,这是一本适用于从事计算机专业和互联网工作的人,整本书中处处都充斥着Java、Perl、Python和Lisp语言;有人说,通过这本书,终于清楚了真正的黑客精神自由、独立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也有人说,这是一本能让看过的人都去创业的神奇之作。
在我眼里,它就是一本杂书,一本人人都能看的杂书,人们都能从里面各取所需。黑客与画家,初看这个书名,还以为是要向读者们讲述一个或几个精彩的故事,结果是一个计算机业界大牛写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书,就像Robert Morris所说,“这本书迫使你重新思考计算机编程的本质。”但黑客与画家却不是了无生机的在介绍着互联网世界,而是通过这些看似复杂乏味的编程语言,向读者们传递着黑客精神与创业之道。那为什么会叫黑客与画家呢,是因为Paul相信,黑客与画家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都是在创造,创造财富,创造人们需要的东西。
黑客与画家,大致是从计算机编程知识、黑客精神与创业之道和普通人也能深有体会的简单道理三方面着手,让读者呈现了一个顶级黑客和创业之父的精神世界。里面的许多想法,使人不由自主的想一拍脑门说,妈呀,这不就是我所想的嘛!
“在一个工业化国家,一个人至少在二十多岁之前,总是属于这样或那样的某个组织。经过这么多年,你早已习惯自己属于这样一群人,早上全部起床,都来到同样的几幢建筑物,开始做自己正常情况下没兴趣的事情”。
“运营创业公司,每天都像在战斗;而为大公司工作,就像在窒息中挣扎”。
“创业公式:搭建原型,上线运营(别管Bug),收集反馈,调整产品,成长壮大,很自然的,和做产品的思路是一致的”。
在大公司工作,员工众多,实际的效率和回报率都是没办法精确计算的,也不可能体现到某一个人身上的。就只能像蝼蚁一般,关注的只是那一个月固定的工资和上下班的时间。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工作显然不具备可测量性,就算你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那自然的,你就会觉得这只是在窒息中挣扎度日而已,而我也相信不止计算机行业如此,大型公司都是如此。加上,你的职位以及说话的影响力在整个公司都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在失去可测量性的同时,你也失去了可放大性。你在公司里面说话没有分量,别人也不会因为你的话语过多的关注或者看重你。这个时候,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就想走出这个牢笼,为自己创造出一条虽艰苦而又不失激情的创业之路。创业路上,你又会发现,适用于计算机行业的创业公式,也同样适用于你的行业。搭建原型,整理出公司的方向与目标,之后就勇敢的上线运营,不要管一些只能在运营过程才能发现并且解决的小bug。然后收集市场情况,进行反馈,不断的调整自己的产品,去适应市场与需求,这样你的公司才能不断的成长与壮大,一切是很自然的,跟产品思路是一致的。后来你就会发现,任何一个通过自身努力而致富的个人,在他们身上应该都能发现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这才是创业的魅力所在吧。怪不得,听说看过黑客与画家的人,大部分都去创业去了。
 “书呆子毫无疑问想让自己受欢迎,但是他们更愿意让自己聪明,时间资源是有限的。他们不适应环境,是因为提前开始思考真实世界更看重的东西,不愿意把时间用来玩一种毫无意义的游戏”。大家公认的书呆子,每天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不愿意跟普通人来往。可书呆子还是跟普通人一样,希望自己受到欢迎,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是喜欢独来独往呢,因为他们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在喜欢和能够创造财富的东西身上。就像黑客,人们只会觉得这是一个沉迷于计算机,不懂与人交流沟通的怪人。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黑客更具有自由独立的精神,思想不易被人左右,喜欢创造新的东西。所以,当你于众人不一致的时候,不需要有任何一丝惧怕与胆怯,那种受欢迎也只不过是平庸之辈为自己碌碌无为寻找的借口而已罢了。“明明是武断专横,毫无根据的错误观点,但大多人数却深信不疑,受到影响而不自知,这是非常危险的“。在寻求真实世界看重东西的时候,真正的黑客都具备着敏锐的洞察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其他人就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就像年少的你,根本不必要为了赢得同龄人的关注与欢迎,就放弃自己思考与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就光凭这一章,《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就值得买下整本书。
俗话说得好,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一开始就选择较难的问题,此后的各种决策都选择较难的选项”。
《黑客与画家》它不仅仅是一本向人们介绍计算机编程世界和黑客精神的书籍,它之中也贯穿着一些显而易见的观点和道理,当你看到这些句子时,你就会觉得真的与这本书相见恨晚啊。书中一反常人的思维模式,告诉我们,当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开始就选择困难的那一个,并且此后的决策都是选择较难的选项。很多人会表示不解和困惑,什么事情都选择简单的多好啊,简单的工作,简单的生活……在书中,Paul引用了viaweb公司的一条经验法则:假定你是一个手脚敏捷的小男孩,身后有一条壮硕的大狗正在追你。你跑到楼梯口,这时应该上楼还是下楼?我觉得应该上楼。如果下楼的话,大狗可能跑得跟你一样快。上楼的话,大狗的庞大身躯就将成为劣势。不错,跑上楼你会比较吃力,但是大狗会感到更吃力。“选择公司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以问题的难度作为指引,而且此后的各种决策都应该以此为原则”。A和B都在同一公司,相同职位,能力差异也不大,每次部门有比较难办的案子时,A 总是自告奋勇协助上司完成工作任务。且不说他完成的质量如何,但他却在跟着老板工作的时候,学到了不少职场技巧,见识能力方面也提高不少。从此以后,老板也会带着他一其处理难题。而B呢,每次总是觉得自己安安分分就好,不希望出岔子,每天重复着他早就已经掌握的工作,浑浑噩噩的等待下班。这就是在面临简单和困难抉择下鲜活的例子,简单虽好,困难更佳。就像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说,“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可能生活中每一步对于简单与困难的抉择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正是这每一个小小的选择,造就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你。
黑客与画家
摘抄于Paul Graham 的话
1. 运营创业公司,每天都像在战斗;而为大公司工作,就像在窒息中挣扎。
2. 创业公式:搭建原型,上线运营(别管Bug),收集反馈,调整产品,成长壮大,很自然的,和做产品的思路是一致的。
3. 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书呆子毫无疑问想让自己受欢迎,但是他们更愿意让自己聪明,时间资源是有限的。他们不适应环境,是因为提前开始思考真实世界更看重的东西,不愿意把时间用来玩一种毫无意义的游戏。
4. 有时候,别人会对你说:“要根据社会需求,改造自己的思想。”这种说法隐含的意思似乎是,如果你不认同社会,那么肯定是你自己的问题。
5. 明明是武断专横,毫无根据的错误观点,但大多人数却深信不疑,受到影响而不自知,这是非常危险的。
6. 在一个工业化国家,一个人至少在二十多岁之前,总是属于这样或那样的某个组织。经过这么多年,你早已习惯了自己属于这样一群人,早上全部起床,都来到同样的几幢建筑物,开始做自己正常情况下没兴趣的事情。
7. 要致富,你需要两样东西: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你的职位产生的业绩,应该是可测量的,否则你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此外,你还必须还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说你做出的决定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
8. 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创造财富。你必须牢记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创造人们需要的东西,也就是创造财富。
9. 俗话说得好,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一开始就选择较难的问题,此后的各种决策都选择较难的选项。
10. 人们真正注意到你的时候,不是第一眼看到你站在那里,而是发现过了那么久你居然还在那里。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二):后面几章真是灵感迸出,止都止不住,看得太有感觉了。写了品味和编程语言的总结。

##### 1 设计者的品味
* 哥白尼不认同托勒密的体系,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托勒密提出的偏心等距点(equant)毫无美感。——托马斯.库恩《哥白尼革命》
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并且你不承认有一种人们共同认可的东西叫做美,那么你就没有办法做好工作。如果品味只是一种个人偏好,那么每个人都是完美无缺的。你喜欢自己看上的东西,那就足够了。但实际上“品味没有好坏之分”的公理是极其荒谬的。
现在流行相对主义,即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即使你已经从小朋友变成了成年人,这种观点依然妨碍你思考品味。但是,只要你走出狭隘的自我,至少在心里对自己说,确实存在比其他设计更好的杰出设计,那么你就能开始仔细研究了。你的品味是如何变化的。什么原因使你做出不好的设计?
主要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你就会发现,众多学科对美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好设计是简单、对称、永不过时、模仿大自然、解决主要问题的设计,也是启发性的设计,也是一种再设计。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几乎不带有任何描述。她不告诉读者每件东西看上去是什么样子,只是把故事讲得非常生动,让读者自己把一切都想象出来。同样,绘画作品也分为描述性绘画和启发性绘画。后者往往比前者更引人入胜。每个人看到《蒙娜丽莎》都有自己的理解
在科学领域中,总体上可以把引用次数看做对他人启发性大小的粗略指标。
好设计是再设计的观点很重要。
        很少有人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扔掉早期原型是需要信心的。你必须有本事看出什么地方还可以改进。举例来说,刚开始学画的人往往不愿意重画画错的部分。他们觉得能画成这样很不错了,再画可能还不如现在。
        这种想法很危险。你应该培养对自己的不满。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不要把犯错看做灾难。要用于承认,勇于改正。开源软件因为公开承认自己有bug,反而使得代码的bug比较少。网页式软件能取代客户端软件成为未来软件的主流,也是因为网页式软件的代码生成在服务器上,它修改bug的速度更快,从而导致bug的数量更少。
好设计是复制的升级品。
       我们通常对待复制的态度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刚入门的新手会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人。逐渐熟练之后才开始创作原创性作品。
      不知不觉的模仿是危险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那么你可能就是在模仿另一个模仿者。等待你逐渐对一件事情产生热情的时候,就不会满足于模仿了。你的品味进入了第二阶段,开始自觉地进行原创。
      最伟大的大师最终会达到一种超脱自我的境界。他们一心想找到正确答案,如果别人已经回答出了一部分,那就没理由不拿来用。他们足够自信地使用他人的成果,完全不担心因此丧失个人的特点。
好设计是成批出现的。
        推动人才成批涌现的最大因素就是,让有天赋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解决某个难题。互相激励比天赋更重要。在历史的任何时刻都有一些热点项目,一些团体已经在这些项目上做出伟大的成绩。如果你远离这些中信,几乎不可能单靠自己就取得伟大成果。某种程度上,你个人最多对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你不可能决定趋势,实际上是趋势决定了你。
##### 2. 归纳和演绎
     将万物归纳为简单基本定律的能力,并不蕴含从这些定律出发重建整个宇宙的能力。万事万物从无序到有序,会遵从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在每个层级上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对称是美的体现。而当尺度过大或者过小时,在不同的标度上对称性会不断的打破,从而涌现更多的模式。
      对称、简洁和抽象是归纳品味的基本规律,而涌现则意味着演绎法下的审美情趣。清单式写作风格只注重归纳,而无叙事过程的演绎。故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错误的归纳法。但就如你看过那么多的文章,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归纳法有其自身的问题。
##### 3. 编程语言的品味
     编程语言也是有品味的。就像设计一样,如果有个人跟你说,“你用什么语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问题是否有正确的理解。代码之外的东西才是关键”。这样的说法就像设计无关好坏一样是胡说八道。各种语言之间天差地别。其间又有着明显的技术跃迁和品味。对于其中从业者而言,认清编程语言的进化路径特别有用。无论何时,选择进化的主干可能都是最佳方案。目前来看,那些面向对象编程和使用宏命令,内核最小最干净的编程语言才会出现在进化的主干上。
      编程语言进化缓慢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技术。语言只是一种书写法。用编程语言尝试过累加算法的人都会明白这种痛苦,特别是在数学已经掌握了更简洁表达式的前提下,用相对效率低下的编程语言来实现的时候就更明白,把抽象程度高的问题降维为抽象程度低的问题是多么的不完美。从这一点来看,编程语言家和数学家们做的都是一件事,就是在追求代码的完美。
      技术的变化通常是很快的,但编程语言不是。通常它的变化就像冰山一样缓慢。编程语言的变更与其说是技术进步,还不如说是上一代使用该语言的人已经退休导致的。
      谁来设计这些未来的语言?过去10年最激动人心的趋势之一就是开源语言的崛起,如Perl,Python和Ruby。现在可以说,排在越后面的语言越像Lisp。Ruby代表着未来的趋势,更趋向于Lisp语言。而Lisp语言真的非常适合快速开发软件,更适合网页端软件的未来潮流,因为软件运行在服务器上,你一写完代码就能发布出去。从这一点来看,Lisp语言是时间源头。
      网页端软件和Lisp语言是完美的搭配。因为软件运行在服务器端,所以你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乔纳森。埃里克森说现在是编程语言的文艺复兴时期,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服务器端软件。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像Perl和Python这样的新语言能流行起来。他们不是客户端软件,而是因为他们向服务器端迁移,逼迫你使用某一种语言的限制就越来越少。
  
##### 4. 迭代修改的价值
    著名散文家E.B怀特说过,最好的文字来自不停的修改。所有优秀作家都知道这一点。它对软件开发也使用。事实上,精益创业,迭代开发的概念在最近几年非常的兴盛。设计一样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经常再设计,再多的修改都不过分。
      设计和研究的区别来说,前者要求好,后者要求新。优秀的设计比一定很新,但一定是好的。而研究则不一定要求好,但一定要求新。但事实上这两天路径最后会发生重叠。只有应用新的理论和创意,才会诞生超越前人的最佳设计。而只有解决那些值得解决的难题,才会诞生最佳研究。
      最后写出来的程序就像已经完成的数学证明一样,是一棵经过精心修剪的树木。上面杂乱滋生的枝杈都已经被剪去了。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三):黑客与画家————万法归一

      黑客与画家,职业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大,或者说类似之处还不少~作者本身的存在就是对这个名字最好的阐释~由计算机转向绘画艺术,发现生活的窘迫才是当下要解决的第一要务~是不是说梦想不一定能够当饭吃呢~
      作者本身是一个相当逆天的人物,《人生元编程》那本书里面提及过,他现在的公司是硅谷创业公司的孵化园,这些年崛起的IT公司背后都有他的影子~也被称为“硅谷创业之父”~
      书中对于人们一般的黑客认识也做了纠正,黑客们不是坏人,他们也是希望能够改变这个世界~黑客,是与众不同的人,是高坂丽奈说的,特别的人!
      书中更多的是阐述思想,而不是所谓的黑客的技术~思想才是技术的源泉~书中都是作者本人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对他的过去,现在,以及编程的未来~画家的品味,黑客的品味~只有有好品味的人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很多的思想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比如说,拒绝平庸~当下的流行的语言真的是最好的选择的么,是不是存在劣币驱除良币呢?因为真正好的编程语言学习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但真正掌握之后确是神兵利器~但是市场上能真正掌握的人并不多~老板担心你走了之后招不到人~
     不同编程语言之间的效率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一天写的代码行数是比较固定的~你所使用的编程语言不同,效率可能天差地别~
      书是值得一看再看的,思想也非常值得借鉴与深入思考~非常棒的一本书~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四):我和我的理想主义

重读了这本书,第一次读是在12年高考之后。那时读很多观点还似懂非懂,如今已经重读结合了四年国内互联网行业变化,更对作者多了一分敬佩。因为作者是硅谷创业之父,结合国内这两年万众创新,很多观点更像预言了。

作者说社会的财富总量是增加的,这是看完全书最大的收获。之前我也(潜意识地)认为社会财富总量是一定的,一部分多赚一点另一部分人就会少赚一点。我相信接受传统教育的人应该也有不少这样的观点,中国有句话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而作者则一语道破其中奥秘,作为一个理性一点的人其实应该更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总体上是富裕的,尽管作为个体可能更贫穷。这个时代里,最有钱的群体可能和最贫穷的群体所拥有的财富差了一千万倍,而他们的生活水平只差了一千倍。

实现这样一个时代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科技。互联网科技最需要的就是黑客,作者在书里谈到黑客是一群创作者,他们的形象与他们的性格自有一套他们成长的轨迹。

其次,谈到了黑客的工具。我深感自己并没有黑客精神,但是和我共事过的人里,凡是具有黑客精神的人,必然充满着对工具的热情。他们不会满足于传统的保守的工具,而总是追求更快更好用,更灵活。作者谈到的也差不多是这个观点,在全书末尾的几章里,他再次定义了普通人眼里的最佳实践是什么意思——平庸,同时劝诫年轻人要拒绝平庸,选择最合适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不承担责任而选择保守的工具。

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出来的工具里很可能发现好的工具,因为作者在最后一章里提到研究必须是新的,而设计必须是好的,而最好用的产品则往往即是新的,也是好的。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五):《黑客与画家》_编码与画作

如果你不爱一件事,你不可能把它做得真正优秀,要是你很热爱编程,你就不可避免地会开发你自己的项目。
关于黑客与画家这本书,首先先从译者阮一峰谈起,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看他博客上写的js的文章,但起初并没有在意这些文章,后来是在刘未鹏的博客里看到了这个名字,再后来就是在某种原因下拜读了其大部分的博文,现在最新的文章系列应该是未来世界的幸存者;然后关于作者保罗•格雷厄姆之前并不了解,读完这本书后对其的了解主要是两点:1.与第一写病毒的人合作开了公司,2.把公司卖给了雅虎并在某种机缘下创建了YC。最后是关于这本书,如果能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我想是:“黑客与画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画作永远没有完工的那一天,你只是不再画下去而已”,编程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必然会产生经典,流芳百世,如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一般。这是属于黑客的“文艺复兴”,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处在计算机的大时代。
关于《黑客与画家》_编码与画作:
这是一本关于对编程、画作、创业与财富等生活方式的思考,有三个地方在读完之后印象很深:
1.不迷信权威,自由思考比畅所欲言更重要;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你只能永远保持质疑。问自己,什么话是我不能说的?为什么?
2.金钱不等于财富,财富不是恒定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3.画作永远没有完工的那一天,你只是不再画下去而已。
编程与画作的最大共通性:
先用线条勾勒出大致准确的轮廓,然后在逐步加工草稿。
黑客与画家相同,最佳想法并非来自于本领域,而是那些来自其他创作领域。
创业与财富分布的差异:
创业成功最重要的两点:1.做用户喜欢的产品。2.开支小于收入。
获取财富的关键的两点:1.可测量性。2.可放大性。
GET到的知识:
某幅作品如果有特别出色之处,你往往能够在更早的作品上发现一个小规模的初期版
程序写出来是给人看的,附带能在机器上运行
如果一个团体强大到无比自信,它根本不会在乎别人的抨击
优秀作品往往来自于其他人忽视的想法,而最被忽视的想法就是那些被禁止的思想观点
如果你想要清晰地思考,就必须远离人群。但是走得越远,你的处境就会越困难,受到的阻力也会越大
乔布斯曾说过,创业的成败取决于最早加入公司的那十个人
推动人才成批涌现的最大因素就是,让有天赋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解决某个难题
只有对现状不满,才会造就杰出的成果
一个领域最佳作品都不可能由对用户言听计从的人做出来
后记:
找到你喜欢的生活方式 ,把时间花在那些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上。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知晓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只是金钱,而金钱只是因为它可以简单的计量多少很容易衡量,而内在精神世界的财富往往被人忽视。
金钱不等于财富。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六):HardCore 的《黑客与画家》

http://blog.csdn.net/toughbro/article/details/40779343
《黑客与画家》(<Hackers & Painters: Big Ideas from the Computer Age>)可以说是黑客文化中颇有影响力的一本书,之前在很多地方看过它的只言片语,比较喜欢,这是一本通过名字(尤其中文名字)和摘要都会低估的一本书。
书中的一些见解非常不错,让我眼前一亮。
而且这本书对于非程序员的,但是和技术相关的人都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
嗯,现在看书比较喜欢先看看作者,如果作者是一个在实践中创造出牛逼东西的人,那他的言语就掷地有声了。
作者paul graham老爸是一个设计核反应堆的物理学家(天赋++),小时候就开始编程,但同时还跑去学习哲学,绘画等,期间一度穷困潦倒的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北漂”了好几年,最后回到程序行业,非常hardcore的创办了技术公司,依靠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市场上挺能打的,然后买了几千万美元,后来开始指导人来创业,所成立的公司简称YC,在硅谷极具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影响力有点过大)。
从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么几点,这哥们挺有艺术家范,不是一个以技术为手段的商人,编程挺牛且有深刻见解,跨界--容易多个领域交火从而获得对于编程这个领域更加深刻的见解,同时也容易从很高的高度来看待事物。
黑客
关于黑客精神,可以说是对于程序员最重要的东西,是程序员通往极乐净土之路,使用它来升级你的内核之后,你会在探索,开拓和编程思考中乐趣无穷,而不用非得在追求安逸与非得工作的矛盾之间徘徊。
画家
对于程序员与画家的关系,《程序员的思维修炼》给与了更好的描述,http://blog.csdn.net/toughbro/article/details/39105629 这里也有一些笔记
认清自己是干什么的
有一些说法说如果对某些事物有深刻见解就是黑客(牛逼的科幻小说家,音乐家,研究算法的knuth都可以归于黑客),而作者把黑客归于创作者。
其实去争论到底怎么样才是黑客并无意义,但是认清自己是干什么的很重要,这个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其实不容易做到,起码在读这个书之前,我的一些观念就是不准确的。
对于创作者来说,那么优美的作品就是最重要的,中间能够优美的,甚至创新的实现当然很好,但是去实现一个高效稳定,设计优雅的软件才是关键。
创作和研究性质的工作不是一个东西,现实中常常会出现把研究向的东西强加于创作,最要命的是程序员自己也认为非要去怎么怎么样才是好的,甚至不惜牺牲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时间去做这个事情,这就是一个没有认清自己是做什么的,或者被大众错误观点左右的结果。
“创作优美事物的方式往往不是从头做起,而是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或者将已有的观点以比较新的方式组合起来。”
“设计与研究的区别是,设计追求”好“,研究追求”新“,优秀的设计不一定新,但是一定是好的,优秀的研究不一定好,但是一定新。我认为这两条路最后会发生交叉,只有应用新的研究和理论,才能诞生超越前人的最佳设计,只有解决值得解决的难题,才能诞生最佳研究。最终说来,设计和研究会通往一个方向,只是前进的道路不一样罢了“
但是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情况还是处于两者不能兼得的时候,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得分清我们是在做设计还是做研究,不可兼得的时候,应该放弃好还是放弃新。
让用户满意
让用户满意和迎合用户所有的需求是两码事情,使用治病来比喻就很好,
*满足用户需求:病人告诉你问题,你去找到原因,然后治好
*迎合用户所有需求: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甚至给个止痛药
优秀的设计是关注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给他们超出他们期望的东西,而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就像当年汽车出来之前,问用户要什么,他们会说要一个更快的马一样)
迭代中的士气
迭代基本得到现在开发的认可了,作者提到里面一个“士气”挺好的。
就是在开发过程中,一直把士气当作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一个能更好的激发士气,回馈能量的方式,即便会产生一些浪费,但是在总体上,还是更好的。
而设定一些好的反馈机制,那么对于士气会特别的好,比如文中提到的开发原型,然后一个版本一个版本的做,大家始终见到进步,这个就很好。
我个人在实际开发中,在优化阶段也有类似感触,最好先建立完整的性能反馈,然后着手优化,这样整个团队看到性能的稳步前进,则会倍受鼓舞。
经典设计
设计师常常会追求永不过时的经典设计,编程语言中也有经典设计,就是文中提到的lisp,简洁优雅功能强大,经得起推敲。
为什么lisp能达到经典呢?因为它背后有数学在支撑,它开始是作为一个纯理论被提出和证明,然后被一个学生变成编程语言的。
数学永不过时,永远经典。
经得住理论推敲的永远经典。
这一点上,在非常高端的情况下,把设计和研究又结合起来了。
编程语言与做事方式
作者提到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选择,具体的选择不重要,一句耐人寻味的废话:就是你需要去尝试过从低级到高级的语言,你才能做出决断,对于当前的事情,使用那个语言最合适。
实际中的开发,方方面面都会遇到这样的选择,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多去尝试和思考,才能找到在不同情况下最佳的方式,而不是固守一个你刚好用过的,或者用了几年的方式。
高科技行业里,失败者才会使用”业界最佳实践“
这句话稍微有点标题党,但是却有其道理。
业界最佳实践常常会被误用,到处在说的东西,也给外行人干涉程序员提供了机会,大喊”敏捷“就行了。
作者强调,需要对所做的事情有深刻的认识,然后使用合适的方法,以及有相应的变通,而不是盲从。
一个通用的东西,往往会在具体情况中不是最优解。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七):黑客与画家

第一章 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书呆子都很聪明,他们关注的点与普通人追求的魅力不同,于是青少年时期,书呆子过得很悲惨,大人忽视青少年之间残酷的世界。
作者是一个聪明的书呆子,只是没有相似的经历与环境,我很难对作者愤懑的表述感同身受。
第二章 黑客与画家
画家是创作者,黑客也是,黑客的目标是创作出优美的软件,而不是仅仅写些丑陋的代码。同画家的文艺复兴时代一样,现在正是编程的黄金时代。
第三章 不能说的话
思考!很多观念言辞并不正确,只是因为随大流而没有去质疑。很多事业都可以表面沉默对待,内心认真思考。
质疑!
第四章 良好的坏习惯
黑客崇尚思想自由,当前的环境(版权法)在束缚思想自由
第五章 另一条路
开发互联网软件/开发桌面软件
互联网软件是趋势,用一台PC当服务器
创业:不会管理,竞争都只是欺骗人的未通电篱笆
产品:简洁(自己愿意使用)
          发布1.0版本,听取反馈,不断改进
          设计,开发(自己动手)
第六章 如何创造财富
创业,短时间内付出巨大辛劳,承受巨大压力,创造新技术,获得财富。
需要运气,财富不仅仅是钱,
财富是不断增加的,而不是被少数人垄断的,你可以通过创造新事物,改造旧事物来创造财富。
创业,很多事由不得你,无法决定付出多少,这完全取决于对手。
产品不是为了解决复杂问题,而且为了满足用户才不断进步的。
  
第七章 关注贫富分化
通过技术创造新的事物,替代旧的事物,方便生活——这样创造财富的富人,
是社会需要的富人,没有必要认为财富滚入他们手中而开始仇视他们
第八章 防止垃圾邮件的一种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
第九章 设计者的品味
好设计:
简单,接近事物的本质
永不过时,避开风潮,对前几代人有吸引力,对未来几代人也是有吸引力的
解决主要问题,先设计出,再不断改进
启发性,可以启发用户,用户可以自由使用
趣味性,有趣反应了力量,好设计并不一定有趣,但无趣一定很难是好的设计
艰苦,困难的问题需要很艰苦才能解决,这是有益的痛苦
看上去容易,形式简单,看似容易,其实背后反而需要大量的练习
对称,对称反应出简洁,但对称有危险,会无意识的取代思考
模仿大自然,自然在进化中解决了很多设计问题
再设计,很少能一次做对,先完成原型,再进行修改
能够复制,把事情做对比原创重要
奇特,不可思议的美,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奇特
尤其是成批出现,靠近热点中心,在团体中做出伟大成绩
大胆,对领域熟悉,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不断锻炼自己
严格的品味,实现品味的能力。
第十章 编程语言解析
编译器,本身就是一个程序,是将简便方式书写的程序转变为硬件可以理解的语言。
简便方式书写的程序所使用的语言就是,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
可以把程序写的简短,
使程序具有可移植性
编译器和解释器都是高级语言的实现方法
编译器的作用是实时的将代码解释为相应的机器语言,然后一行行运行。
解释器是将整个程序全部翻译成机器语言,然后再运行。
编译器处理的高级语言代码,既是源码。
源码经过翻译后产生的机器码就是目标码。
开放源码使你对软件具有更大控制权,如果想理解软件如何运行,阅读源码即可,
你甚至可以修改软件,重新编译。
不仅仅是可以自己动手修改bug,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
语言之间确实有差距,但很难说哪种语言是最好的。
编程语言阻止程序员干傻事(Java)
编程语言方便程序员干一切他们想干的事
静态语言中,写代码时必须知道每个变量的类型,这样可以防止bug,帮助编译器生成更快的代码。
但这同时也对程序构成了限制。
动态语言中,任何时候都可以把变量设为任意类型。
有些程序语言(Fortran),内核设计的并不好,但拥有强大的函数库,方便解决特定的问题。
十一章 一百年后的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进化缓慢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技术。
开发方法自下而上的软件,具有可重用性
十二章 拒绝平庸
使用Lisp
十三章 书呆子的复仇
使用不常见的语言有三个问题:
1)程序无法很好的与用其他语言写的程序协调工作
2)找不到很多函数库
3)不容易雇到程序员
十四章 梦寐以求的编程语言
编程时提高代码运行速度的关键是使用很好的性能分析器
十五章 设计与研究
设计编程语言,设计追求好,研究追求新。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八):自由时代的独立人——无关枯燥编程的《黑客与画家》

     我们的历史上曾有过多少的观念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被当时的人奉为无比正确的真理,但现在我们却嗤之以鼻。无论是曾经的一夫多妻制,亦或者是曾经的汉莫拉比法典。假设我们坐着时光机回到 17 世纪的欧洲,如果我们说出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那么我们一定会大祸临头。但是我们如何保证我们现在坚信的某些观点不是仅仅只是一个流行的道德观念呢?你如何确定那些我们现在言之凿凿的观点,不会是未来人觉得荒诞无比,但是又不敢开口说出的话呢?
     没错,以上的被抛出的问题来自于这本名为《黑客与画家》的这本书,而这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看到这本书标题的“黑客”二字,我相信会吓走一大部分读者。其实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关于编程的书。这本书写于 2004 年,直到 2011 年才被翻译成中文版。到了我读这本书之时,已过了十多年,虽然如此,可其中的很多观念到今天依旧适用。你不仅可以在其中能学到这个世界的真相,甚至还能学到一些经济学原理。但是,无论如何,其中最应该学习的,就是作者的批判性思想。
     作者大部分的思想与平常人不同,不会墨守成规。在《设计者的品味》这章中,保罗告诉了我们一个可怕的真相,那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美”从来便不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也不是一种个人偏好,取而代之的,美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伴随着戏谑的口吻,作者说:“我们大多数人从孩提时代起就被鼓励不要去分析清楚自己的头脑。如果你的小弟弟画图时把人都涂成绿色,你想取笑他,你妈妈很可能对你说:‘你有你喜欢的方式,他有她喜欢的方式。’你妈妈这是不是教给你什么是美学,而只是想阻止你们两个争吵。 ”从作者看来,这个论题的答案非常的明显,每个职位的优秀的人都是因为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如果没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美”,优秀的设计师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所以,当我们整个社会承认有优秀的设计师的存在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承认,“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了。
     当然啦,作为一本名为《黑客与画家》的书的作者,保罗本身在 IT 领域便十分优秀,先不提作者如何依靠使用冷门的 Lisp 语言创造出了世界上首个互联网应用程序 Viaweb,他对于整个 IT 领域的预测也是极其准确的。在其中的一篇文章中,作者正在介绍苹果公司的 Mac。当时苹果公司刚刚推出 Mac,在刚起步的时候它很优秀,可是后来的市场表现极其不佳。作者在书中注释里写到:“但是,苹果公司还没有失败,如果它能把 iPod 升级成手机,并且将网络浏览器包括其中,那么微软公司就有大麻烦了。”这是一篇写于 2001 年 9 月的文章。而苹果的 iPhone 手机在 2007 年上市。在这之后苹果的 iPhone 是如何完全击败微软公司我们都众所周知了。而可怕的是作者在这一切的 7 年前就预测到了这一点,实在是可怕。
     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个作者在《不能说的话》抛出的疑问,我们现在的很多观点真的正确么?保罗说:“真正令人惊恐的是,流行一时的不仅有衣服,还有道德观念。”这句话每一次想起时都仿佛芒刺在背,让人不断的去思考,那些我们如今坚信不疑的那些想法,他们真的正确么?我们需要的其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像作者一样,对世界上的一切保持一颗质疑的心。
     ”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你只能永远保持质疑。问自己,什么话是我不能说的?为什么?“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九):最后

作者讲得很多,章节之间关联不是很强。
开始就讲书呆子,黑客不希望花精力在讨别人欢心上。顺便批判了美国中学教育。可能是因为中学更多把心思花在高考上吧,立刻感受到了浓浓的陌生与不适应。作者提及那些嘲笑别人的人都是随大流,不自信,倒是讲得很到位。就像费德勒《超越自卑》的书中讲的一样。商业本质山就是对人性的把握。
之后讲到了黑客与画家,关于黑客,作者由好长一串的定义。我觉得黑客就两点:技术高超、放荡不羁。关于这个画家,不禁对作者的身份如此巨大而又成功的转换感到吃惊:艺术、计算机、创业、投资人,只要做好其中一个就算圆满。
不能说的话给人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的感觉,反对权威、反对流行、反对常规、反对禁忌,追求自由,倒是符合黑客的放浪不羁的性格。中国文人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呐喊,大洋彼岸,计算机黑客也在追求同样的事情,不禁令人感慨:或许我们都在忙着赚钱吧。
关于财富。美国梦的本质就是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个人奋斗获得财富与成功,《阿甘正传》就是其最好的写照。但这句话有个前提:财富的正当性。作者通过缜密的证伪,得出财富来自于对社会的贡献,是财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这个前提下,追求财富,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功。
防止垃圾邮件令人摸不着头脑,作者通过概率计算解决了垃圾邮件的问题。不常使用邮件,所以没有强烈的感觉。不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确实非常重要才对。通过关键词的检索,与已经确定的关键词库比照,判断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云端大数据,将很多人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增强判断的准确度,同时,给每个人一个个人账号,进行个性化定制。这应该就是搜狗输入法在做的事情吧。
之后提到的设计的一些原则和判断方法,点到为止,觉得《设计心理学》讲得更加详细些。作者在很多地方都谈到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思想,具体可以参照《精益创业》。关于创业,作者的一句话非常精辟:创业很简单,就是开发出用户喜欢的产品,然后是支出小于收入。
最后,应该是核心内容:编程与编程语言。对编程没有多少经验,更别说和那些黑客相比了。看不懂,也就是一草而过了。作者讲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过去的、现在的、还有理想中的,比较来比较去,证明Lisp非常棒。与我之前听到的编程=算法+数据结构不同,作者一再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反复说明语言决定了思维方式。但我觉得作者如果度过麦克罗汉的”媒介即信息“,一定会有更加精彩的说明。
读完,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的放荡不羁:因为比尔盖茨的照片没有得到微软的授权,竟然搞到了一幅比尔在警局拍的近身照,幽默与大气可见一斑!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十):坚持正确坚持美

思想太具有启发性了,无论是生活中的还是编程。这本书让我有自信坚持自己的某些曾经不自信的的东西。
黑客不是入侵系统的坏蛋,他们是一群坚持用简洁高效方法做成事的人。
书呆子不受欢迎是正常的,也不用费神让自己受欢迎了,我们真正在乎的是自己变聪明。
独立思考,想正确的东西,而不是接受流行的观念。
特立独行没有什么不好,最后这些人会聚到一块,找到知己。孤独只是暂时的。
四年经济学的学习,我自己看的书让我越来越接近一个保守主义者,接近奥地利学派的思想,成为哈耶克米塞斯的拥趸。这本书更是加深了我的执念。跟着老师做东西的时候就在怀疑福利制度到底有没有效果,累进税率是不是好的?劫富济贫是不是好的制度。格雷厄姆的看法是,在贵族和农奴的二元体制下,劫富济贫可以称道,但是现在我们都是中产阶级,自己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好的制度必须保护这些优秀的劳动者的成果,他们才有动力做优美的事。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还大,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远远胜过一千个平庸的程序员。这些优秀的人值得拿高工资。技术的进步虽然使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了,但是这些富人不是抢劫犯,他们把这个世界变的更美好,做大了大饼,穷人也因此更富有。去年看《致命的自负》,哈耶克就说,富人不是让穷人更穷,要是没有这些富人,穷人连生下来的机会都没有,连穷地活着的机会都没有。生产力低下的时候,经济发展只能落入马尔萨斯陷阱里,多出来的人被饥荒和瘟疫解决掉。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我一直觉得自己反传统,反制度,反对条条框框的束缚,一直以为自己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不适合这个世界,现在看,这是我的良好的特质,我要保存这些。
Lisp值得学。C也可以学一学,可以放弃C++,Ruby和Python可以学一点。
做难的事情,会把平庸的人甩开。(我打算学数量就是不想和经济学的庸人们打交道,这些人只会马克思,只会背啊记啊,学编程和统计是为了甩开另一些人和平庸的自己。)
我小时候家里做木匠的,所以我喜欢做出来东西的成就感,某种意义上来说计算机能给我这些创造的满足感。
我对画画也感兴趣,小学和初中是还能画的比一般人强,后来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高中毕业学过一个月的素描,画到静物就止步了。现在还在试图拣起来,总之崇拜达芬奇安德尔这些人简单线条勾勒出一个物体。希望有机会在捡起来。
美是那些简单实用的东西。艰苦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东西也是美的,野生动物因此格外美,所以Mac OSX前几个发行版本都是用猫科动物命名,这些动物必须必它们的猎物跑的快,必须剔除身体的任何冗余的东西。美的东西有时还是奇特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