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0 11:06: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精选10篇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是一本由[美] 托尼·朱特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1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一):一个政治人物

1968:历史上也有过其他的革命年份,比如1848年的革命,那才欧洲意义上的独特归属。但1968年的革命之所以如此特殊就在于它超越了欧洲的局限。专栏作家马克•科兰斯基在《1968:撞击世界的年代》一书提到这个特殊的年份时说:“1968年是那么独特,它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并且也不会再有。”1968年,用托尼•朱特的话说革命的幽灵布满欧洲大地。1968年的独特之处在于人们反叛所针对的对象多种多样,共同点只剩下叛逆的欲望和方式、对现存秩序的疏离以及对任何形式专制的深恶痛绝。在马克•科兰斯基的分析中,有四种历史因素共同促成了1968年:在当时方兴未艾的民权运动起了典范作用;这代人与上代人之间截然不同的疏离感,让他们拒斥一切权威;一场受全世界共同憎恶的战争为所有的反叛者提供了一个叛逆的理由;科技的进步,电视的出现能够让人类接触到当日遥远的大事件,地球村正在成为可能。这一切造就了1968年的革命神话,因为1968年的存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也成为了日后引起无数人怀念回想的黄金时代。
  真实:这又是一个普通的词汇,普通的程度甚至让我们常常忘记它的存在。但真实往往与真相相关,它变得至关重要,只是因为真实与“无权者的权力”联系在了一起。在70年代和80年代,布拉格一个富商的儿子瓦克拉夫•哈维尔由于自己的活动受到骚扰和逮捕,并最终关进监狱。这段特殊的经历让这个最初的持不同政见者成为了一个政治人物。就在这个时候他提出了“无权者的权力”这一流传甚广的概念。他坚持认为,重要的不是和当权派争论,甚至不是说出真相,尽管真相非常重要,他说我们唯一能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生活在真实中”。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伪与谎言的社会中:官僚政府叫人民政府;工人阶级以当家作主的名义被奴役;个人地位的彻底丧失说成是人的彻底解放;剥夺人民的新闻渠道被称为保障人民的新闻渠道;用权势驾驭人民说成人民掌权;滥用职权说成是实行法治;压制审查文化就是发展文化;毫无言论自由就是最高的言论自由;选举闹剧是最高的民主;禁止独立思考是科学的世界观;军事占领变成了科学援助……从此,我们知道原来真实如此重要。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二):对当代欧洲人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

真实:这又是一个普通的词汇,普通的程度甚至让我们常常忘记它的存在。但真实往往与真相相关,它变得至关重要,只是因为真实与“无权者的权力”联系在了一起。在70年代和80年代,布拉格一个富商的儿子瓦克拉夫•哈维尔由于自己的活动受到骚扰和逮捕,并最终关进监狱。这段特殊的经历让这个最初的持不同政见者成为了一个政治人物。就在这个时候他提出了“无权者的权力”这一流传甚广的概念。他坚持认为,重要的不是和当权派争论,甚至不是说出真相,尽管真相非常重要,他说我们唯一能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生活在真实中”。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伪与谎言的社会中:官僚政府叫人民政府;工人阶级以当家作主的名义被奴役;个人地位的彻底丧失说成是人的彻底解放;剥夺人民的新闻渠道被称为保障人民的新闻渠道;用权势驾驭人民说成人民掌权;滥用职权说成是实行法治;压制审查文化就是发展文化;毫无言论自由就是最高的言论自由;选举闹剧是最高的民主;禁止独立思考是科学的世界观;军事占领变成了科学援助……从此,我们知道原来真实如此重要。
  历史:这位写下《战后欧洲史》等一系列史学著作的托尼•朱特却对历史有着颇为悲观的看法:“鉴于历史对当代欧洲人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要是再期待它能对21世纪之初的欧洲事务产生重大的影响,无疑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在他看来,历史意味着怀旧。也许吧,但我要反问一句,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么?如果不是,我们更有理由去理解风云变幻的过去发生了什么,如果剥开历史的迷雾能够探究到一些真实的信息,提供给我们这个世界一份清醒的认识,这就足够了。我们要重新定义一下托尼•朱特笔下的“历史”:既是指时间的流逝,也是指对于过去事实的专业研究。“而后者尤为重要”。也许,我们该对这位《战后欧洲史》的作者表示一种崇高的敬意:“只有那些历史学家,那些拥有他们职业中最核心的品质,即对事实、证据、证物一丝不苟、充满热情的人,才能为过去的真相把关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三):不负责的再版

以这样的翻译质量, 居然能够以精装再版, 简直误人误国. 居然在豆瓣还有8分以上, 也不知道请了多少水军来填坑.
转摘一段书评, 虽然是针对2012年第一版, 但是对这一版仍然有效.
" 这些年粗制滥造的翻译书很多,但像《战后欧洲史》这样过分的还真不多见。93万字的两册书差错多得数不过来。译者简介还赫然写着:“林骧华,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现任质量总监、外语学科总监、审读中心主任……”“唐敏,现任复旦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如此不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如此漠视广大读者,如此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如此不珍惜自己的名誉,这样的人在大学任编审,谁还能相信这所大学的学术水平?这样的人在出版社当质量总监、审读主任,谁还敢买这家出版社的书?如果都是这些人掌管了出版社,中国人还能看什么书?长此以往,呜呼哀哉! "
出处: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7950444.html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五):地区性霸权与反霸权

欧洲目前在政治上还是处于磨合期,总的领土逻辑比较模糊。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是美国在这一地区比较重要的盟友。
美国使用双重手段遏制欧洲作为一个地区霸权对美国全球霸权的挑战。其一是稳定的政治军事杠杠。美国强调北约的延续,保证在政治军事上,欧盟没有独立的有力领导机制,欧洲的政治军事行动保持在美国领导的北约框架下。其二,则是对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推动,增强美欧之间的一体化。欧盟的地区霸权主要限于生产金融领域。在这里,美国十分警惕欧洲在金融方面从地区走向全球的挑战。对伊拉克的坚决态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复萨达姆使用欧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的做法,杀鸡儆猴,警告其他石油国家不能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伊拉克是美国找到的欧亚大陆战略支点,破坏地区权力集团的形成,是美国政治权力积累的重要一步。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六):一种力图把欧洲“美国化”的企图

欧洲:之所以把这个词汇作为第一个关键词,很显然是因为欧洲本身复杂难描的地理、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使然。正如托尼•朱特所言,“战后欧洲史是一个笼罩在沉默里和不在场的故事”,这个曾经在语言、宗教信仰、共同社会和民族都相互重叠的欧洲从1914年到1945年间差点被摧毁殆尽。曾经的欧洲因其多样性的辉煌傲然于世,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纷乱繁复的欧洲终于在战后有了统一的面貌:满目疮痍。废墟成为欧洲最大的“同一性”。如何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如何在战后的创伤中恢复生机和活力,如何在保持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独特性的同时寻找到新的欧洲的“同一性”,成为了欧洲发展思考的契机和动力,也成为了托尼•朱特书写欧洲史的起点。但是对欧洲的思考可以提升至另外一个层次,在中世纪,欧洲的统一建立在共同的宗教之上,在现代,宗教让位于文化,文化成为了最高的价值的实现。实际上,欧洲人就通过这些价值而互相认识,互相定义,互相认同。但是,战后的欧洲,我们拿什么样的价值观来认识、定义和认同欧洲呢?是科技吗?是市场经济吗?是政治吗?我无法给出答案。
  计划:这本来是一个日常颇为普通的词汇,但在战后的欧洲史上却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味。不仅仅是因为战后成为世界大国的苏联一直因其计划经济模式扬名于世,也不单单是因为战后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其实这里的“计划”仅仅是“制定计划”的代名词而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灾难,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导致的灾难,一个个无能的统治阶级,这一切看起来都像是无法让社会组织和发展的更好。如果战后的欧洲想实行民主,如果想恢复它的魅力,如果不想重蹈覆辙,那么只能是制定计划。但什么是“计划”呢?托尼•朱特及时的发问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主张计划的人都相信在社会事务中和经济事务中强化国家的作用,但国家的介入存在一个程度的问题,合成程度上的介入是合理且正当的呢?苏联是一个极端的案例,计划成为了完全的国家化,计划的触角伸展到了任何领域,政治和经济,文化和宗教,甚至私人生活也成了噩梦。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成为了另一个温情脉脉计划的代名词,实际上,这种援助计划的背后掩盖的是一种力图把欧洲“美国化”的企图。但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帮助了欧洲“绝然抛弃了沙文主义思想、精神沮丧和权威主义的解决方案”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七):褪去光芒的文明世界

托尼·朱特生于战后的伦敦。据说他在史学领域的知识并非是由于接受过系统性的教育,而是通过大量的自学而得。
朱特写就了《战后欧洲史》。通读一遍就能大致感受到它所涵盖的广度与全面。要知道,近现代史的编写需要收集整理更纷繁的资料信息,而且对于真实性的要求绝对更高,更何况欧洲聚集了密集却具有差异性的国家、民族、语言文字、宗教……
我觉得这段历史有趣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段关于褪去光芒的文明世界的历史,具体而详实。
自从整个人类寰宇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交流以来,文明世界的前沿无疑是在欧洲,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极盛而衰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大战将民康物阜的土地变为满目疮痍。以此为起点,《战后欧洲史》讲述了从意识形态的隔阂纷争到破除藩篱走向一体,从百废待兴过渡到涅槃复苏进程中的事情。
然而上述的文字完全不足以概括托尼·朱特在书中所描绘的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相貌,即便它已褪去光芒了,它也毫无疑问地承载了人类文明中半个世界的半个世纪。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八):我们距离欧洲似乎并不遥远

《战后欧洲史》,一部波澜壮阔的欧洲60年变迁史。此前听说这部书,从图书馆找到两卷本,但字很小排得很密,另我这个老花眼者望而却步,直到中信四卷本出版(说实话,装帧很重要,就像人的穿着),买了一套,躺椅上,床头边,断断续续一个多月,仔细阅读了一遍。
我不是历史学家,也算不上是历史的爱好者,所以难以从专业角度对此书做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纠正了很多原来的错误想象,提醒我许多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
很难想象,欧洲结束内战致力于竞争性合作直至正式建立欧盟,欧洲各国进行民主社会建设、走向福利社会,也就是这六十年间的事情(直到1980年代,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才真正摆脱独裁走上民主之路),欧洲的经济繁荣期主要集中在上世纪50-70年代。在此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迁和种种问题,读起来是这样的熟悉,竟然与我们当下所遇到的情况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欧洲的战后历史与美苏冷战密不可分。不仅是欧洲版图的变化与苏联势力消减以及自身分裂有着直接关系,而且许多思想遗产的形成也与此有着莫大关联。读此书我才知道,战后德国实际上也没有对其二战的责任做彻底清算,人们很容易就可以将一段历史尘封起来,就像它从来也没有发生过。
欧洲内部是如此的不同。历史、文化造就了有不同的传统,随后的经济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各国之间的差异。欧盟到底对各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作者真是大手笔。作为通史,时间为经,历经战后恢复、经济繁荣、经济衰退、欧洲的分裂与再形成;空间为纬,其间要包容东欧和西欧、欧洲大陆与英伦三岛,欧洲国家的分分合合,然后要涉及欧洲与美国、与殖民地大陆等关系;还有第三个维度:不是政治史,要覆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方面,要从历史钩沉延伸到对现实的判断。令人不能不佩服到五体投地。此前还读了托尼朱特的《记忆小屋》、《沉疴遍地》,穿透历史,夹叙夹议,同样好看。
最后说本书译文,尽管与《光荣与梦想》无法比,但做到这样已属不易。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读后感(九):关于全民福利制度的神解释

第1卷第77页,关于全民福利制度的那段堪称神解释。
这段的大意是:
1,穷人从全民福利制度中得到了不少好处;
2,但是中产阶级得到的好处更多,因为之前他们要为医疗、教育和养老服务付钱。现在“他们完全有资格免费或低成本获得这些利益”。
为什么称它是“神解释”?
1,“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但是这一段中,没有一个字提及谁为这些之前收费的福利买单。
2,全民福利制度下的中产阶级享受福利,就是“免费”的?
鉴于这本书在如此基本的问题上进行了相当不客观的论证,我不得不给他1星。
这种证明福利可以无中生有的文字是不可容忍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