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新发现社会》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重新发现社会》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1: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新发现社会》的读后感10篇

  《重新发现社会》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一):思考

       这本书讲的主要是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包含制度,经济,权利,自由,民主等等,这类问题开始读确实有点枯燥甚至难懂,但是熊培云先生以他出色的文采,温暖、幽默、思辩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
       有人说读这有什么用呢?诚然,就想大学学经济学的人能够对现今经济状况等等了然于胸,但是在找工作时却遇到了困难,看这本书亦是如此,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了解了,思考了,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连自己的自由和权利都不去了解与想考吗?我不想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想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有更多地了解。熊培云好比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可以眺望到自由和民主的窗,让我去了解,去思考,国家,社会,自由,民主等等问题。
       本书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作者主要在于思考,但是感觉有些问题思考还不够深入,有些问题思考了,但是还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但是这已经很好了,因为有的问题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不是一两句就能解决的,关键是他开启了我思考的空间。在书中大量引用了一些大家的话语,如,柏拉图,亚当斯密,胡适等等非常多的与这个话题有关的人话语,可能他们的书我们不一定看得下去,但是这本书我却能够读下去,算是打基础吧。而且加上作者对时事,社会现象,电影的分析,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使本书更添光彩。
       下面附我和作者思考不同的对一个小的事件的思考。前不久在说说里看到有一个团队用minecrat重建圆明园,收割了无数多个膝盖。让我不禁想起这本书中263页提到浙江横店集团宣称筹资200亿元在横店再造圆明园的事,作者提出“增量历史”的概念,认为这是做“历史的加法”,既为还原历史,也为盘活历史的存量、谋历史的增量。不可否认重建可以让人更加了解圆明园,但是我认为这种重建背后的商业价值是何其之重,这样就变味了,更何况重建的圆明园能和原来的圆明园相比吗?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像巴黎那样保护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很多乡村的一些历史文化遗产都在受到威胁,保护现有的岂不更好。就拿我故乡麻城来说吧,最近几年,家乡麻城建了一个文化小镇,说是移民公园,无非是冲着商业利益去的。里面大量的仿古建筑,但是当我参观时,发现这些建筑仿的太劣质,不仅没有历史文化的气息,反而充斥着现代的元素。于此形成对比,麻城一些乡镇的一些遗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发掘,比如柏子塔,这才是庄端儿,难道这不必那假的更好,更有意义吗?
        本书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这只是我对其中一个不同的地方的思考,虽然之重自己的观点我们不一定都接受和认同,但是作者的目的就是打开我们独立思考的窗,打开我们想考自由民主的窗,感谢作者,期待他的另一本对这本书的补充《自由在高处》,以及新书《西风东土》。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二):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龙应台在《野火集》里面说,几流的人民,配有几流的政府。
国家最初的存在价值就是暴力机器,如果真如马老前辈所说,最后国家这一庞然大物不复存在,那就是物产丰足,最终世事昌平时代的到来。
       既然国家是人创造出的“半人半兽”的存在,那与人民之间必定要博弈,人民没有进取,那这部机器一定向人民攫取资源。
       制度的运行需要环境,需要文化的基础。事实上,从嬴政开始的数千年以来,我们对这个老国家一直是两个姿态的交叠:要么我跪着,要么你跪着。一次次的革命都只是改朝换代,来来回回换了几波人,还是有人跪着,有人站着。
       国家这部机器需要喂养它的人民来监督制衡。
       现代的法治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国家不是个人统治,也不是由多数人统治,而是有每个自由意志的人民组成。社会公正的实现,要仰赖民智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最能促进个人意志的完善,改变过去小商品经济的家族观念。
       总之,开放的社会,能看到更多希望。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三):熊老师,请别再继续矫情了

熊培云是我国近几年很“火”的学者,主要是因为他的几本书,如《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个社会会好吗》《思想国》等。早在五六年前第一次读他的著作时,我还对这位“草根学者”比较欣赏,可是到了后来,愈发发现他的书越来越“虚”,重复、无内涵的内容很多,文字过于矫情,动不动就且不管写什么内容都离不开满篇的所谓“自由民主”的话题。2011年的时候,我曾在北京三联书店亲眼见过他,他当时借其眼镜的镜片脱落这件小事,又上纲上线无限扩大到了“民主自由”……通过现场的观察,感觉他其实是个挺自负的人,属于典型的从农村打拼出来、留洋几年喝了点“洋墨水”后便一副自以为是、自认掌握“满腹经纶与治国之道”的小知识分子。有一件小事我记忆犹新,2011年过年前,那时我还对他的书比较感兴趣,我在微博上发了条:“下午大老远的坐了很多站的地铁到万圣书园,终于买到了熊培云老师的新书《自由在高处》。”到了晚上,就发现熊培云转发了我这条微博,并写了句“太感动了,我要关注你!”果然就关注了我,然后我的粉丝数也随着突然大涨起来。说实话,当时虽然我的心里挺高兴,但他的行为留给我的印象却不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学者应该表现出的,太感性,而且他居然能看到我发的这条微博这件事说明他一直在微博上搜索自己这本书的有关正面的评论,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的不成熟和不自信。到了后来,大概是一个月之后,我便发现他在微博上默默的取消了对我的关注,我真的是无语了。通过这几件小事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和修养,真正的大家,永远都有着大家的风范,我曾经拜访过的张岂之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最近,熊培云的新作《追故乡的人》由“理想国”出版了,我大致看了看目录,看不出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书名起的很高大上,但内容很虚,动辄就让一个村庄代表全中国,和梁鸿的书名有一拼)有多大差别,而且明明是写故乡,书里面却又出现了巴黎等内容,看来作者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曾在法国待过吧。说了这么多,最后建议熊培云老师能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研究下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中国的真实实践,不要整天说些不知所云的、“高大上”的、太过理想化的东西,不然,作品的内容只会越来越虚,文字只会越发矫情,而读者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久了,便自然把您给抛弃了。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四):冷眼看社会,热血著文章

冷眼看社会,热血著文章
——读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
    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是近两年我读过的书中个人感觉最好的一本,虽然这两年我一共读了不到20本书。工作后,读书之心常有,而读书的时间不常有,每每于工作间隙读几页喜欢的书籍,实在是莫大的享受。沉浸书中,可以不去想繁重的工作任务,也不用看领导的脸色,享受自由自在的读书乐趣,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买书之前,了解了一下书的基本情况。此时一出,一时间洛阳纸贵,接连再版加印。对于一本人文社科类著作,此番情景,实在很久不曾有过了,尤其是在电子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书到之后,一直放在书桌上,大部分时间只是看着书,而不是看书。刚读完第一章节,我就被作者的思想和才学深深吸引了。断断续续地挤时间,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相比学生时代一天一本的速度,现在读书真可谓龟速前进。读完全书,感慨万千,整体感觉首先这是一部好书,非常值得一读,能够让你读得下去。回过头来仔细梳理,有几点感受。
    一是独立之精神。个体独立,是我理解的作者在本书中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扉页引用亨利·梭罗名言“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意在强调个体独立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前提。将“社会”与“国家”剥离开来,重塑社会价值,更是为凸显个体的人的价值。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而只有个体的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够“用脚投票”,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受制于国家这部庞大的机器的钳制,公民社会才能形成,作者期待的“社会”才会出现。作者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思维工具,对社会问题保持高度关切。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作者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工具,拿出自己的鲜明观点,进行解剖,入情入理,不偏不倚,客观公允,彰显了独立之精神。
    二是自由之思想。作者毫不掩饰对胡适先生的尊崇,反复提到胡先生的为人与思想,每到论述关键之处,总会请出胡先生来压阵。引用胡适“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的思想,意在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态度。“人生来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大多数哲学家、思想家都深刻而悲观,卢梭也不例外。越是悲观,越能看到事物最坏的一面,也就越能抵达思想的深层。人,生来自由,也应该一直自由下去,不应被“枷锁”束缚。而专制却是一把无法敲碎的枷锁,将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紧紧锁住,冠之以民族国家概念,似乎谁与执政者有不同意见,即为叛国与汉奸。身体被枷锁束缚还不是最可怕的,思想被束缚更让人绝望,因为你连反抗的意愿都没有了。当话语权被剥夺,所有的反抗意义都被消解,化于无形。“思想自由是第一生产力”,作者对思想与自由推崇至极,有思想才有争取个体独立的可能,有自由的环境才能养成个体独立的性格。
    三是平等之意识。个体价值被忽略,思想自由被剥夺,后果之一就是社会平等的破灭。政治上权力垄断、腐败滋生。权力没有制约和监督,少数掌权者控制规则的解释权,谁掌握权力,谁就掌握了社会资源的分配权,腐败也就不可避免。经济上贫富悬殊、阶层分化。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社会财富呈几何数增加,但是财富高度集中,少数人掌握大多数财富,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的差距越拉越大,分化日趋明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已然实现,如何实现社会财富更加公平分配仍在等待破题。社会上矛盾尖锐、冲突加剧。暴力拆迁、环境污染、就业压力、食品安全等大量社会问题爆发,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被裹挟参与其中,往往为此类问题承担伤害的多是普通百姓,仇富仇官也就在所难免。作者分析此类社会问题时,始终坚持的一个隐形尺度就是平等,没有平等意识,政府可能会居高临下,企业可能会不讲规则,个人可能会歧视他人。
    四是济世之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理想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人很多,有理想又有能力的人也很多,有理想有能力还能不计功名甘愿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人总是少数。在我看来,熊培云是最后一种人。在后记中,作者写道“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读书、写作、旅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心有所想并身体力行,做点力所能及且自认为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事业,这样的人生是无比美好的。”这段话让我看得心生羡慕,多么轻松的一句话,但又多么难以做到。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理想虽有,能力不济,自己也是最平凡的那一类人。读书、写作、旅行,一路求知进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不感到孤独;一起心有所想并身体力行,为了共同的理想并肩努力;推进社会进步的事业,无与伦比的高大上。这一切,都在理想的指引下聚合,这般人生,岂能不美好?
    五是过人之才情。思想和才情总是难舍难分,一般有思想的人多半也有才情。读熊培云的文字,感觉他是思想、才情兼备的思想型才子。爱思考,总会不断地学习与追问,知识不断地积累与融合,才情也便慢慢养成,很自然的逻辑。作者思想的形成多半与其职业相关,作为记者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和分析社会问题,了解社会事件的来龙去脉,必然养成刨根问底的追思精神。作为评论员,需要及时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评论,表达明确的观点与态度,对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作者的才情养成更离不开一颗坚定的追求知识的恒心。首先要耐得住寂寞,作者提到曾用半年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通读《胡适全集》,充分汲取胡适先生的思想精华,结合个人的思考化为自己的思想工具。其次是开阔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游历欧洲,追寻欧洲先哲的脚步,尽享欧洲文化之熏染,眼界与思路为之洞开。
    以冷静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抽丝剥茧,不输学者之思。
    以澎湃的热血挥写建设文章,添砖加瓦,堪称师者之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