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民国风度2》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民国风度2》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2:33: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民国风度2》的读后感10篇

  《民国风度2》是一本由从玉华 / 陈卓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风度2》读后感(一):他们不容忘却

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各路军阀割据混战,一个炮火硝烟的时代;“教授治校”,思想自由,一个百花齐放、大师频出的时代。

那个时代,文人儒士放浪形骸纯真有趣、气节高尚。我们随口便可列举:一生不党的傅斯年、拍案而起的刘文典、渊博风趣的金岳霖、民族脊梁鲁迅……这个名单会很长很长。

有人说民国是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许多“英雄”,《民国风度2》,拨开历史的烟雾,让我们一睹风度翩翩的33位时代英雄。

仿佛是立于会客厅角落的侍者,又像是隐于时代大幕之后的窥探者,心怀敬仰的翻开这本书。然而,当33位名人的姓名划过指尖反复几遍之后,不得不羞怯的承认自己依然仅仅知道寥寥几位。不知道郑献澂,不知道他兴修了自乾隆二十六年以来屡建屡废的水利工程,泽被今朝;不知道杜生,不知道他为了结束“包产到户”30年的争论,在不同观点间来回穿梭,起草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路线图;不知道晚年的刘起釪老无所依,而今使古史《尚书》成绝学;不知道鲁迅的好玩,不知道李平沤的疯狂,不知道李佩多么克制,不知道徐雪寒多么深刻……

一方面为自己的才疏学浅而羞耻,一方面又感慨这些时代大家被历史的尘埃掩住了曾经的光辉。若仅靠那日渐衰老的面容默默向世人述说一个时代的沧桑,又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

读他们的故事,如同听老者品读人生,仰慕他们的才学、阅历,也为他们儒雅从容的风度所折服。

工作原因,听了一位从教三十多年的教师讲课,一堂课节奏舒缓,讲者从容自若,好似学生什么样的问题都能接得住,这样的沉淀是时间的馈赠。

一位教师几十年的从教经验能够修得如此仪态,那些历经近一个世纪风雨洗礼的他们呢?正所谓“举手投足,为文行事,每一个细微处,都昭示着风骨、格调、风范、品味”。

读“四人帮”那段历史,暗想那段曲折的岁月曾迫害了多少有风骨的知识分子,然而在言及这段特殊岁月时,他们更多的是闭口不谈。杨绛把自己管辖的厕所打扫的纤尘不染,为了内心的自由和平静,忍了一辈子;因为《北京军阀史略》,来新夏成了“研究坏人历史”的麻烦人物,但是他极少谈“文革”,不写回忆录;百岁自传里,杨敬年“找不到表达怨恨愤懑只言片语”来控诉那场政治运动……许多人虽然经历了迫害,却初心不改,一片赤子之情。

他们历经沧桑依旧从容,他们纤尘不染风骨铮铮,他们专业操守心怀家国,他们谱写时代的旋律、演绎民国的风度,他们不容忘却。

  《民国风度2》读后感(二):“先生们”的真性情

民国是一段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时期,总感觉那个时期的人们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很多老一辈的大家、大师,也都生长自那个年代。几年前慕名买了《民国风度》这本书,书籍给人的感觉古朴而又自有一分低调有力的姿态。书中的那些“校长们”、“学者们”,都各有千秋,短短篇幅,只些许描绘了只言片语、行事性情,人物却仿佛走出了纸页,让人看到鲜活的面孔,着实入心。

间隔几年,迎来了《民国风度2》,接续《民国风度》的风格,收录了时代多数略晚于前一本的33位大先生们。这些先生们,多数都已经故去了,只留得淡淡身影、朗朗风骨让人怀念;少数仍然健在,坚守着那一份来自民国时代的气质,一种“士”的精神。他们是真正当之无愧的“先生们”,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先生”二字。他们身上,与当下的浮躁势利风气最为不同的、最珍贵动人的,就是那份初心不改的真性情。

做学问的真

先生们的真,首先都是在各自的做学问上。不管是出于爱国热情还是个人兴趣,一旦选择从事研究的学问,他们就心无旁骛,苦心钻研,不为外界所动。做学问,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

好多先生们的事业都是从零做起的,又经历了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艰难时期,基础条件极度有限。可是他们不怕,越难越勇。“我们想吃馒头,但什么都没有,能怎么办?”“从种麦子开始!”“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谢家麟就是这样做的,很多先生也都是这样做的。这种不畏艰难的豪气,是那一代科研人皆备的风貌。

他们多数都经历过重重苦难,但他们从未把这些放在心上,名利、前途也并不在他们的脑子里。个人的浮沉荣辱,对先生们来说,实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们只是一心一意的做学问,沉浸在其中。他们治学的心,就是“纯粹”。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已经多久没有认认真真从头到尾阅读一篇文章了?可是你看这些先生们,“每次在报纸上看到好文章,他(杜道生)就用毛笔工工整整地抄下来。”对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先生们几乎全都云淡风轻。“百科全书”式人物来新夏,自比“瘦骆驼的水囊”,只是让人干渴时“姑且喝上一口”;古文字学家杜道生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当学生和教书两件事”。

对生命的真

先生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做学问和事业中去了,他们从未想过停歇,70、80、90,年龄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个数字罢了。他们以宽容的姿态接受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学习中延续着自己的青春,拓展着自己的生命。就像98岁硕士毕业的赵慕鹤所说“脑子动,人就活”。

来新夏74岁那年开始学习电脑;杨敬年91岁时买了电脑,百岁之年出版了27万字的自传;刘兴诗70岁时开始学习使用电脑,76岁时开通了博客;潘际銮86岁时,仍然把“退休”看作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86岁的罗国杰在病情刚刚好转时,就开始对着电脑整理书稿,说明一下,老人使用五笔输入法,字根烂熟于胸,打字飞快;杜润生把钢笔换成中性笔,90岁时第一次打电话……先生们永远跟随着时代的步伐,从未给自己设限,年轻人会的日常工具,他们一样也不差。他们在学习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像从事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圈内流行的顺口溜:“60小弟弟,70正当年,80加油站,90写写书。”他们的精神头远远超过现如今许多90后的小鲜肉们,年龄是他们的一半、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我们,该是很惭愧的吧。

对晚辈的真

先生们对晚辈的尊重,对教育的重视,愈发让人从心底佩服。

“李(佩)先生70多岁在讲台上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从来没有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我想起了读大学时候,学院里一位80多岁的院士曾经给新生们上公开课。两个多小时,瘦瘦小小的院士始终挺拔的站在讲台上,讲述步行到西南联大、搭建宿舍的往事,讲述对我们的期许。台下400人的大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人。其实那会儿并不能完全体会那一代的风骨和底蕴,但看着院士讲课的样子,20岁的我由衷佩服。整个教室的学生们,都被院士的风采吸引住了。

先生们对晚辈的关切,点点滴滴,总是竭尽所能,给晚辈青年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晚辈的成长。讲台上,年事已高的先生们,仍在坚持多给年轻人讲课;私底下,对身边每一个普通学生都殷切关心。能得以亲耳聆听这些先生们的教诲,是青年之幸。

  《民国风度2》读后感(三):当我们谈起民国时,我们在说什么?

第一次拿到《民国风度2》的时候,还在想,已经出《民国风度1》了,2能否超越1呢?看书有个习惯,喜欢先看封一、封四、勒口和序言,再去看书的核心内容。很欣慰,这一本丝毫不逊于上一本。这是一本寻找33位平凡高贵灵魂的图书,它收录的33位先生,多数时代要晚于上一本里的主人翁,但其风骨却是一脉相承的。他们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风骨、气质、胸襟、学识和精神值得我们致敬!
这个时代发展变化太快,很多人患上了焦虑症,丛玉华老师将之称为“上帝死了”的精神“空心病”。诚如丛老师所言,中产阶级们现在喜欢从马拉松的跑道上寻找自己的灵魂。且不说能否找到缺失已久的灵魂,但就这个近乎痛苦的运动过程,也算是一种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欢愉”。在这里绝非是要批判长跑,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时代变化了,人们的信仰和宗教也随之变化,想要寻找更多的东西。
民国是具体而微的时代,战争纷乱不断,新旧秩序激烈碰撞,这个时代成为中国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之一。但正是“乱世出英雄”,民国时代有很多伟人。民国短短的38年,这群人一生饱尝沧桑离乱,也曾厌弃悲观,待到一切尽失,反倒从此坚强,守住自己;这群人出淤泥而不染,处俗世而不乱,他们从未逃避;这群人有风骨、有学问,活出了“人”的样子。
我记得傅国涌先生曾说过,“向一个消失的传统致敬,绝不仅仅是怀旧,更多是寻找和回归。”很庆幸自己看到了这本书,在还没丢掉“自由灵魂”之前,它指引我去感应他们,鼓励我在人生的轨道上把握住属于自己的灵魂和信仰。
新闻的生命变得越来越短暂,报纸成了可有可无的非必需品,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汲取信息。微信里那些分分钟刷爆10万+的文章似乎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它们不同,这里的文章不是那种爆款文风。诚如封面文案所言“为先生立传,意在同行”,这里有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举手投足之间,只言片语都能昭示他们的格调、风范和品味。
叶嘉莹先生,是一位一生都与诗词“恋爱”的美丽女人。“叶先生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她是为诗歌而生的,一辈子都从事教育,她做了很多“清高”的诗人或学者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诗人席慕蓉和作家白先勇都是她的“粉丝”,他们都曾公开表达过对叶先生的喜爱崇拜之情。叶老师太受欢迎,无论在哪里授课都是爆满状态。令学生折服的并非是她的美貌,更是她的风度,还有那种一生都与诗词“恋爱”所散发出来的年轻气质。叶先生尽己所能,让年轻人认识到人生、感情心念之间曾有的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叶先生曾表示,诗歌是支撑她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这也是她能在命运多舛之后,仍能活的如此美丽如此优雅的一大原因。
这里还有历尽沧桑依旧从容的杨绛先生、徐雪寒先生、谢家麟先生……,有纯净人生纤尘不染的李小文先生、葛存壮先生、谷超豪先生……,有风骨铮铮舍我其谁的鲁迅先生、梁漱溟先生……,有专业操守极简之美的于是之先生、罗哲文先生……,有情至深处心怀家国的胡适之先生、梁思礼先生、杜润生先生……
书中有太多我们大家熟知的民国大家,当然也有些不为人所知的民国大师。但就是这样一批人,在民国那个时代,他们那样活着,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让我们在丰沛充盈的生命之树下感恩于他们的相遇。
个人公众号:依幻尘(editor-hanna)欢迎关注。

  《民国风度2》读后感(四):看民国故事,传其精神风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民国结束。

我们现在对民国的时间概念,所指的就是1912年至1949年的这一段时间

一提到民国,在你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什么?

是印在香烟广告画报上的旗袍美女,是头戴礼帽手执文明棍西装革履的海归绅士,还是蓝衣黑裙怀抱书本匆匆而过的女学生,亦或是那讲台上身着长衫愤慨激昂宣讲新思想的进步人士。

民国,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年代,一个风云变化莫测的年代,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一个新思潮新观念渐渐涌出的年代。

那个年代的人物,他们虽接受着新的知识文化浪潮的冲击,但传统的中华民族美德与精神却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骨血之中。所以他们的气度、风骨、学识、胸襟绝非清末封建时期守旧迂腐之人以及当下狂躁浮夸之人所能相比。

《民国风度2》承接上一册书的精神风骨,收录了三十三位或成名,或历经,或出生于民国时期的人物经历人生。虽然他们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已经离别故去,但是通过此书的文字讲述,你会了解他们的传奇人生,他们的故事经历,深切感受到仿佛他们精神气度犹存,音容笑貌仿佛尚在眼前耳边。斯人虽已逝,但其灵魂尚在,精神不灭。

此书的开篇所介绍的人物,便是有“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之称的杨绛先生。这位享年一百零五岁的民国才女用她的一生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做历尽沧桑依旧从容。

杨绛先生离去的那一年,影帝葛优父亲,葛存壮老爷子也离开了人世。这位在银幕上总是塑造反面角色的老演员生活中其实是一个无比敬业的戏痴,一个演了一辈子反派的大好人。

鲁迅先生的名字相信每一个上过学的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其文学作品素以傲骨刚毅著称于世,可是谁又会知晓现实生活真实的鲁迅先生其实是一个幽默仁厚的人呢?

于是之、胡佩兰、梁思礼、杜润生……一个个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一段段我们知晓或完全没有听说过的人生经历。

民国时代虽已结束近七十年,但那个年代知名学者的精神风貌不应该结束。《民国风度2》在书中为这三十三位先生立传,意却在将其风骨流传于世,让当代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感受到他们的灵魂世界,将其精神传承下去。

  《民国风度2》读后感(五):逝去的风度

文/文小妖

在很多人眼中,民国是一个乱世,政治和经济一塌糊涂。然则,那又是一个在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绩的时代。那个时代“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因而有那么一群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学术之中,不为名利,只为充盈自己的人生,以一己之力实现了对社会、对国家的承担。在他们的一生之中,很少有小我,更多时候他们以国为家,成就了大义。正是这样的一群人,为民国那个时代添上了厚重的一笔。

虽然一个时代逝去,但总有一群人会被人们记住。《民国风度2》继《民国风度》的八十二位大师之后,再次将三十三位虽平凡却拥有高贵灵魂的大师们写入书册,让更多的人记住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记忆,也是那个时代的灵魂。

这些大师是生逢其时的一代,也是生不逢时的一代,命运的裹挟并没有让他们就此认命,在特殊而又艰苦的环境中,杨绛不忘翻译《堂吉诃德》;来新夏先生成为了一位目录学家;杜道生随身携带一本《新华字典》,并从中挑出了170处错误……时代的断层,并没有止住他们对学术、知识、事业追求的步伐,他们放弃了颐养天年的静好岁月,开始争分夺秒的做学术、授知识,忙得不亦乐乎,全然忘记自己已是进入耄耋之年的白发老人。虽然他们性格各异,思想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一件事的专注和坚持。而这份专注和坚持让他们变得可爱,也将一个时代的铮铮风骨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精神,带着近似于透明的纯粹。他们从来只懂得付出,很少讲求回报。比如,80岁的李佩先生创办了600多场“中关村大讲坛”;谢家麟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奖金悉数捐给研究所;杨敬年70多岁开始学法语;97岁的胡佩兰依然坚持每天出诊,并先后捐出7万元援建了30所“希望书屋”;87岁的罗哲文为参加蜀道“申遗”,带病只身飞往四川考察……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个个的传奇。

民国虽为乱世,却成就了一个个大师。他们在贫瘠的环境中衍生出智慧的结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反思现如今,浮躁和功利的社会下,还能不疾不徐,静下心来专注做学问的还有几人?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记住那个时代的先生们,将他们的风骨、气质、胸襟、学识和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民国风度2》读后感(六):时势造英雄

说起离我们不到百年之遥的民国时期,大家都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民国时期距我们不远,但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在某些时期对民国人物的讲述是有所侧重的,有些事情和人物是避而不谈的,或者脱离了历史中的真面目,成为我们心中一些扭曲的镜像。所以,关于那些人的真实面貌,甚或真实性请,我们已经渐渐淡忘。

然而民国,这个我国从旧的封建制度中走出来的时期,新旧思想、中西思想在此交汇碰撞,中国的旧文化,西方的新思潮交融在一起,形成五彩斑爛的众多色彩,构成独有的“民国特色”,也造就了民国那批独有的“真名士”。

民国是个乱世,乱世中人们往往更多地注意那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总统”们,那些拥兵割地,耀武扬威、吹胡子瞪眼的“大帅”们,所以关于民国中军阀政客的书籍也相当的多。但是关于民国的文人以及其他行业的一些知识分子们,叙述的就不是太多。民国时期的文学其实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特点是文学派别多,文学类别多,向西方学习,语言以白话为主,地下文学活动多。这是一个百花齐放,言论相对自由的时期。

书中一共记录了33位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师,每一个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带有传奇色彩的。虽然每篇文章的篇幅都很短,但是可以看出现代人对于他们那代人的独特看法与见解。其实时代造就英雄,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拥有那么多位名流千史的伟人也不足为过。那个年代的精神如今已经很少存在了,就是因为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变好,对于生活的感悟,别提示感悟了,就连思考的心思都没有。

我推荐年轻人看这本书,尤其是90后,他们正赶上这个养尊处优的年代,对于努力好像没什么概念,什么都像是顺其自然的发生一般,从来没有经历过绝望。书中的这些人物,无一不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挫折,一点一点靠自己拼搏打拼才得到回报。可以说他们是影响未来的一代人,尤其对于中国来说,这些具体的历史人物证明了这一点。

这本书是对民国时代33位大师的一次纪念,是再次唤醒我们年轻这一代的契机,他们的精神值得传扬下去,这就是中国人。

  《民国风度2》读后感(七):大师的况味

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感叹,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物质化时代里,灵魂的给养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哪像一百年前,民国的世道乱虽乱着,却也有乱着的好处,知识分子们捧着一腔热血读书思考,在沧桑世事里看尽风风雨雨,物质上的贫乏反而造就了精神上的富足。

有人把这种“精神上的富足”叫作风度。在这本收录了33位大师的《民国风度2》中,它将这种富足浓缩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举手投足,为文行事,一点沉思,一件琐事”的集合。书中有很多人熟悉的大家,比如大名鼎鼎的杨绛先生、鲁迅先生、胡适先生;当然也有很多鲜有人知的大师,比如甘愿“跑龙套”的徐雪寒、“孤独的人文教育者”马小平。

但无论是名扬四海还是鲜为人知,那风度确是一脉相承的。不过在这里,我更倾向于将这种“风度”称之为“况味”。所谓“况味”,是指境况和情味。林语堂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名为《秋天的况味》。他是如此写道:“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

《民国风度2》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做旧的封面,上了年岁的黑白老照片,年迈的大师们早已上了岁数,可能早已被人遗忘,但细细读来,却还是令人欣喜、愉悦、感动。那每篇关于大师的采访文录,侧重点都并非是他们生前的辉煌成就,也并非是他们带给后世的种种影响,截然相反,更多的是记录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些只言片语,一些小习惯,一些笑谈。比如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鲁迅:好看又好玩的大先生》,是陈丹青老师的手笔。鲁迅先生很好玩,陈丹青写得也很好玩。在他看来,喜欢魏晋风骨的鲁迅是个顶顶幽默有趣的人,甚至连那所谓的“严肃”,也不过是“一本正经地讲笑话”,而如今的我们“偏要给他背后插许多军旗,像个在舞台上凶巴巴唱独角戏的老武生”。胡兰成将其称之为“跌宕自喜”,在我看来也甚是恰当,在那样跌宕起伏的时代洪流里,内心已是深刻的绝望,倘若还不能放声大笑,那真真是要在“沉默中灭亡”了。

虽然鲁迅先生早早地闭上了眼睛,却还是有那么多大师把人生活到了新世纪。活到了如今的他们,身上遗留的,依旧是曾经的风度,过往的况味,但终究还是染上了人事的沧桑与辛酸。很多人不说,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应该不知。去年,杨绛先生过世,她曾说:“我早已无父无母,姊妹兄弟也没有了,独在灯下,写完这篇《回忆》,还在痴痴地回忆又回忆。”

对于我们而言,大师们的风度也许终其一生都难以追逐。

但即使如此,至少还有回忆。在回忆中与大师们相遇,那是再有况味不过的事了。

  《民国风度2》读后感(八):风雨人生,坚定前行

拿到这本心仪已久的书,内心很是激动,翻看其中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如此伟大,风雨飘摇中练就的坚强与隐忍都让人极为敬佩。
      其中最为感人的属李佩先生的故事,我与先生从没有见过,而且说来惭愧,我也并未在私下研究过先生的著作或者书稿,但是机缘巧合,当年在中科大读硕士期间,在中科大礼堂曾经上演过一部话剧,爱在天际,其中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中国两院院士郭永怀和他的爱人李佩先生。我当时被故事深深的感动,因为同样作为女人,我明白李佩先生不容易,郭先生的意外逝世,本身就足够伤痛,却又遭受怀疑调查,但是李佩先生都坚持过来了。她坚强的活着,不抱怨,不诋毁,一直默默的做很多事,捐款,捐赠郭先生遗物,足够豁达也不一定做到如此,李佩先生做到了。
       玫瑰先生的评价给了李佩先生,这是个赞美,也是一种敬佩之情的表达。99岁高龄,经历过中国乃至世界伟大的变迁,为中国的文化传播做出了伟大贡献。
       书中除了李佩先生让我印象深刻,所有的先生也都让我敬佩不已,值得我去学习。他们不只是人生的高度让人敬佩,还有他们在风雨中努力生活的样子,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社会赋予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机会和自由,需要我们现代人去把握和努力,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民国风度2》读后感(九):33位大先生,很高兴认识你们

文、闫晗
民国似乎离我们很远又很近,那个年代盛产大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传奇。时代的脚步越快,人们的内心越焦灼,反倒越向往那个时代的风度与风骨。
《民国风度2》收录了33位各个领域的学者、名家、大师的故事,那些经历与细节令人唏嘘、敬佩。有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胡适先生、杨绛先生,有一生与诗词“恋爱”的叶嘉莹教授,也有因为光脚穿布鞋而进入大众视野的院士李小文,更多的名字并不太熟悉——虽然他们也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但时代的关注点通常不在他们身上。
几年前,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杨振宁、陶一之、丁俊晖、谭盾、张霞昌、苏震西、章子怡、刘醇逸、刘翔、李安、陈易希等11位杰出华人,在北大百年讲堂接受“影响世界华人”的殊荣,但很多人只知道电影明星章子怡,在讲堂外呼喊着她的名字,能认识或说出其余的人的事迹和贡献的人很少。英国广播公司还曾就此事撰写文章,题目是《除了章子怡,他们是谁?》
现在娱乐的版面喧嚣如故,自媒体时代需要的是流量、10万+,影视剧看重大IP,标题党们争夺着眼球,诸多人为成功焦灼,肯耗时费力扎实采访、获取第一手材料,再平实诉诸笔端的记者都少得多。
《民国风度2》的主编兼作者之一、《中国青年报》的从玉华在序言里讲了想要写一生入狱26年、“用生命敲击改革开放大门”、可以和顾准齐名的徐雪寒的经历。徐老于2005年已经去世,但从玉华“着了魔一般”寻找他。徐雪寒的女儿起初一口回绝了采访,因为对记者没有“信心”,说她父亲非常低调,从不觉得自己是个“角儿”,大家忘就忘了他吧。
 
徐雪寒是三联书店创始人之一,但三联书店总经理天天看他的照片却不知道他是谁。徐雪寒在中国经济领域有诸多建树,但著名的财经媒体人胡舒立在“徐雪寒通知百年诞辰纪念会”之前从未听说这个名字,看到吴敬琏等大人物真诚纪念的发言稿,一下子被震住了。吴敬琏讲的徐雪寒的故事,让现场很多人抹泪。
今年已经99岁的李佩先生,住在中关村的一座老楼里,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从美国回来时家里的陪嫁,60年不变的家,像一座孤岛。中科院的老科学家中,许多都是她的学生。1999年,李佩先生的丈夫郭永怀曾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23位元勋中唯一的烈士。李佩代领了这坨“大金子”——奖章直径8厘米,重515克。4年后,李佩托一个到合肥的朋友,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她还曾由朋友陪着去银行捐了60万元,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30万。“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她说。她的老年从81岁开始,那一年她创办了“中关村大讲坛”,一直坚持到94岁,“忙不动了”,才停下。
 
感谢这些采访和打捞,用扎实的细节来诠释那一个个对大多数人来说尚且陌生的名字。很多大师已经去世了,能留下一些文字和故事,呈现历史的传奇,能拥有一些回忆,是莫大的财富。曾经有一些风起云涌的时代,有一些自由伟大的灵魂存在过,跟时下推崇的精致利己主义不同,风度与优雅有一千种可能。
上大学时,有一些老教授、学者,已经不再授课,但有他们存在,知道他们住在学校的某个家属楼里,就觉得优雅美好,让校园有沉甸甸的财富。有些能量是不能用“流量”去衡量的,它们是埋在心底的滋养,是让人大气、开阔的力量。
在地铁里,在飞机场,在咖啡馆里,打开这样一本书,于都市中闹中取静,在精神上跟大师相遇,让浮躁的心沉寂下来,享受安静的力量。他们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人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在潮头冲浪,强大的内心和信念才能支撑漫漫人生。
作者:闫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年轻人》等,新浪微博@闫晗-
个人公众号:闫晗(ID:yanhanyahui)

  《民国风度2》读后感(十):“相遇”本身就是一场洗礼

“相遇”本身就是一场洗礼
文/斯索以
《民国风度2》所展示的,是一组人物群像。也许是受快餐化阅读的影响,全书内文篇幅短小、故事众多、立意明确。这样的架构特点方便将每个人物的生平快速呈现,简洁、洗练、富于概括性的语言,更让书的容量显得极大。三十三个人物故事的不断转换,从某种程度上维持了读者的新鲜感;去学术化的语言,则降低了大众的阅读门槛,因此这场阅读的重点是“相遇”,不是“对话”。
《民国风度2》与之前的《民国风度》似乎无本质关系。前者为一人独写,纵横捭阖;后者是多人合集,萃取精华。但体例、行文思路上,两书却又保持着高度吻合,可以看作一个体系或语境下的写作。究其特点,我想大致都是以琐事见精神,从片语见情怀,钩沉与品评并重;所涉及的人物既是群像,也是鲜明的个体,但无论作为群像还是个体来读,读者都能在平凡中感受震撼,如书的宣传语所言:“这里有一些人,出淤泥而不染,处俗世而不乱,他们从未逃避;这里有一些人,纵然讪谤缠身,兀自孤身前往,愤怒中有着大欢喜;这里有一些人,一生恪守专业精神,以做好自己实现了对社会的承担;这里有一些人,一生饱尝沧桑离乱,也曾厌弃悲观,待一切尽失,反倒从此坚强,守住自己……。”若是未带来震撼,读者也不会抛弃当下鸡汤,转而寻求遥远慰藉。
近些年来,“民国热”一波接着一波,从家国到个人几无遗漏,但凡那个时期曾在重要舞台上露过脸的人的老底都被挖出来了。“民国热”的产生,除了一些人所强调的“政治原因”外,更多地还要从时代、文化等层面去考量,这也是让解读更接近大众真实心理的需要。作为一个离我们最近的现代型社会,民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起点;作为新旧制度、中西思潮的碰撞点,民国既与古代发生着深刻的关系,又与欧美有着最广泛的联系。那是个一切都在涌动、生发并逐渐成型的时代,具备着被多重解读的条件,这种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民国像极了旧时的大上海,是整个世界的万花筒,无论大小人物都试图走到前台、走到聚光灯下,都想争先恐后地喊出声来、争得自己的地位。因此,再很多人眼里,民国在政治上虽代表着一个短暂而失败的时代,但民国的人物留下了身影,民国的思想沉淀后成型,民国的味道在文化的高度集聚与个性的空前释放里让人念念不忘……怀旧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是文化发展中的必然规律,不论人们出于何种目的、怎样去解读和翻炒这段历史,立于大潮中的温婉知己与翩翩君子,在任何时代都是夺人眼球的,他们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精气神。
所谓“民国风度”,并不仅仅是某个特定政治语境下的产物。三十三位民国人物均生活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时代的风云变幻造就了他们颠沛的生活,也塑造了一些人的担当意识、家国情怀、独特的气质和风骨。转型时期的中国,很多人在无意识里呼唤着这样一个充满时代感的人物群像,往回看成为许多人不自觉的选择。在文化怀旧主义泛滥的时候,与其说人们在怀念一个具有实体意义的“中华民国”,倒不如说更多地是一种大众情感层面的愤悱、遐想。在这场愤悱、遐想中,人们也常无视和剥离一个时代的艰苦、混乱,以一种浪漫主义情愫做选择性的自我慰藉,知识精英对“民国热”的理解同爱看“风流”故事的大众,肯定是不同的。
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英雄常会被人们挂在嘴上。在这个“大师”奇缺的和平年代,庸常人生也愈发地渴望在内心深处获得精神意义的饱食感,民国大师们精神自足、卓然独立,有格、有品、有风骨的范儿,是这个时代从精英到大众所普遍缺乏的。某种意义上,和平与安逸本身会让人的骨子软化,精神滋生惰性,即使知识精英也多会以安享的态度应对现实。“钱学森之问”所敲击的,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才培养的痛点,与社会上尤其是知识精英对于大师级人物的渴望,有着极为相似的心理机制。既然这是一个需要依靠幻想制造英雄和大师的时代,那么追忆和缅怀自然理所应当地成了最不需要成本的便捷途径。
《民国风度2》是一部文字层面上无需过多解读的书,平时质朴的语言所要传递的信条是让每一位,至少是大部分读者,从这些民国人物不可复制的生命中获得滋养。况且,对于普通读者,也许“对话”过于高调和严肃,“相遇”本身就是一场洗礼!
2017.3.12-13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