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8: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0篇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本由富兰克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245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09-7-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一):本杰明·富兰克林(参考维基百科)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作家、慈善家、记者。

  美国革命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他亦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

  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

  富兰克林是父亲最小的儿子。他上学至十岁,十二岁时在兄长的出版社当学徒。十七岁时出走到费城,数月后到伦敦,在一家印刷厂内工作。后来在一名商人帮助下回到费城,成立了他自己的印刷公司,出版报纸,并且发表自己的文章,在当地的社会中得到相当的尊重。之后他出版的一本箴言书籍,令他大受欢迎。

  注:根据自传补充:在费城的这段时间中与Deborah Read订婚.在伦敦发表过一本小册子,虽然比较成功,但因为宗教的关系富兰克林认为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自传中富兰克林在费城呆了一年左右,回到费城后在当地一家印刷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后与一合伙人成立自己的印刷公司,两处与此冲突.

  箴言书籍自传里没有详细说,但细说了富兰克林的十三个美德,鸡汤这类东西这里就不放上来了。

  1730年,富兰克林与Deborah Read以普通法婚姻(Common-law marriage)关系结合。

  注:富兰克林与Deborah Read在1724年曾订过婚,但之后Deborah Read另嫁他人,后来被丈夫遗弃,所以这里普通法婚姻关系结合;富兰克林婚前有一名私生子自传里没有提到;富兰克林在自传里说与Deborah Read结婚也有从经济方面考滤,婚后Deborah Read对富兰克林的事业起到了极大的支持帮助.

  1731年富兰克林与其他人合力组建了费城的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收藏的书籍包括神学、历史、文学、科学等;之后北美各城市亦效法建立;对北美各地人民的启蒙起了不少作用。

  注:自传里图书馆初成立时仅仅服务于当时12人的共图社,之后对外图书馆开放,但共图社没有开放.

  1736年富兰克林组建了北美第一支志愿消防队。

  富兰克林1743年开始筹备一家学院,八年后学院成立,即为宾州大学的前身。与此同时,他开始研究电及其他科学问题。

  1748年,富兰克林退出了他的印刷生意,不过他仍然能从他的合伙人手中分得印刷店可观的利润,亦因此有时间进行他各项发明和研究,当中包括了他对电的研究。他发现电荷分为“正”、“负”,而且两者的数量是守恒的。1752年,富兰克林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在雷雨天气中放风筝,以证明“雷电”是由电力造成。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伦敦皇家学会(英国)亦为表扬富兰克林对电的研究,在1753年选他为院士。除了研究电以外,富兰克林对气象学亦有所贡献。提出风暴会移动,最后衍生了日后出现的天气分析、天气图.

  1751年富兰克林在宾夕法尼亚州成立了一家医院。这医院日后成为全美国的首家医院。

  富兰克林同时是一名出色的公职人员。不过他亦因为曾以权力替亲人谋求进升,使他的公务生涯蒙上污点。他最重要的政治成就包括改革北美的邮政系统,以及出任外交职位,分别代表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打交道,以及之后出使法国。

  注:自传中富兰克林提出自己"不伸手要官,不拒绝官"的原则,但自传的译者指出他另两个违背原则例子.

  1754年,他率领宾夕法尼亚州代表参加在纽约州奥尔巴尼举行的殖民地大会,提出各殖民联合的计划。虽然当时计划没有被接纳,但当中的不少内容之后被放进了美国的宪法内。1757年,他代表宾夕法尼亚州人到英国向英王陈述,居住了五年,期间向英国人民及政府官员阐述了殖民地的状况和意见。牛津大学因为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在这段时间颁赠他荣誉博士学位。

  1764年富兰克林再度代表宾夕法尼亚州到英格兰。在伦敦时他极力反对1765年英国对殖民地开征的《印花税法案》。但是富兰克林同时为他的私交朋友取得美洲印花税代理人的职位,令他的诚信及民众支持度大为受损。一般相信这次事件令富兰克林在日后再没有当上更高民选职位。纵使他成功令这法案得到取消,公众对他的支持已不再复返。但他仍然为美洲殖民地效力,在美国革命前替殖民地向英国陈情。这亦导致了富兰克林和他效忠英王的私生子William Franklin决裂。

  1775年3月,从英国伦敦回到北美洲。之后于费城,他被选为英国北美殖民地大陆会议的成员,协助起草《美国独立宣言》。

  1776年,富兰克林被派到法国任代表美国的专员,一直至1785年。富兰克林出使法国十分成功,取得对初生美国来说非常重要的法、美军事同盟,以及谈判签订了1783年的《1783年巴黎条约》。

  富兰克林亦是反对蓄奴的先驱。他从法国回国不久后即成为一个反对奴隶制,寻求释放被非法禁锢的黑人的组织主席。

  虽然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建国元勋,但在美国革命爆发以前,他主要是作为外交人员,亦曾经强烈反对革命。在看到英国不可能继续维持美洲殖民地统治之后,他才成为独立运动的热切支持者。直至1780年,他仍然考虑呼吁容许英国保持对美洲的主权,以换取殖民地的高度自治。

  富兰克林是一个让人惊奇的发明家。 他拥有许多作品,像避雷针,玻璃harmonica(一种玻璃乐器,容易与金属口琴混淆),富兰克林炉(新式火炉),双焦距眼镜 。富兰克林的魅力与创新可以被看作是无私的,他说,他的科学发明是要用于提高效率和人类进步。 例如,借由他发明的印刷机,加速了新闻服务的传播速率。

  以上内容参考:

  评:在科学,文化,政治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眼里,这算是美满的人生了吧.

  附: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二):一个牛人的历程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先贤,100美刀上印的就是这位了。读完本书更是佩服此人,一个只上过两年学的人居然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经商、从政、科学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做出了不世的功绩,即使按照中国儒家立德、立言、立功的标准,他都可以够的上圣人了。

  富兰克林最大的贡献如电学和北美独立战争中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但最打动我的却是他二十多岁时给自己定下的十三条戒律,真是字字珠玑,更为可贵的是,他确实做到身体力行,日日记录和自省,或许这种自律自省精神才是其成就之源。

  十三条戒律摘录如下,值得反复琢磨:

  一 ,节制 。饭不可吃胀 。酒不可喝高 。二 ,缄默 。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 。避免碎语闲言 。三 ,秩序 。放东西各归其位 ,办事情各按其时 。四 ,决心 。决心去做该做的事情 ,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五 ,节俭 。不花于己于人没有好处的闲钱 ,杜绝浪费 。六 ,勤奋 。珍惜时光 。手里总忙有益之事 。剪除一切无谓之举 。七 ,诚信 。不害人 ,不欺诈 。思想坦荡 ,公正 ;说话实事求是 。八 ,正义 。不损人利己 ,伤天害理的行为永不沾边 ,利公利民的应尽义务切勿放手 。九 ,中庸 。避免走极端 。忍让化冤仇 。十 ,清洁 。身体 、衣着 、居所 ,不许不干不净 。十一 ,平静 。不可为小事 、常事或难免之事搅乱了方寸 。十二 ,贞洁 。少行房事 ,除非为了身体健康或传宗接代 ;万不可搞得头脑昏沉 ,身体虚弱 ,或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静或声誉 。十三 ,谦卑 。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

  最后说几点个人感悟,首先,这世上成功者各有不同,既有冷酷无情工于心计者,也有如富兰克林、稻盛和夫、曾国藩这样内心光明磊落的人,让我选,当然选后者做榜样,即使不能成功也能内心安定。

  其次,功成名就如富兰克林,也遭遇过幼子夭折、父子反目、夫妻分离十余载致死未见的挫折和遗憾。人生是一段旅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未来难以预料,活好当下,对得起自己、对的起身边人,这就够了。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三):百元美钞上的大咖是如何诠释美国精神的

  美国人把本杰明•富兰克林头像放在最大面额美钞上,可见他在美国主流观念中他的地位如此崇高。毋庸置疑,他绝佳的诠释了美国精神和美国梦——作为一个英国清教徒移民的后代,从穷小子一步步成长为印刷商、出版商、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推动了美国独立并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朴实客观的描绘了他丰富一生的奋斗历程和成功感悟,以及对美德的弘扬。这本书是富兰克林65岁开始着手写作的,历经世事且充满智慧的老人家总传递给后人普世的道理却又引人入胜。“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是人性之常情, 本杰明•富兰克林却与中国士大夫有着相似的平和。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位成功人士回忆往事的时候,对于年轻时犯的错误毫不避讳,对取得的成就也毫不夸耀,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德的体现,也是对过往诚实坦然。

  西方传记对童年时期的经历总是不吝笔墨的,往往成功人士早年的经历和性格、习惯的养成确实成为影响一生的种子。富兰克林的父亲养育了17个孩子,可想而知生活负担是沉重的,但是他并没有忽视对孩子的培养,比如送富兰克林去学校——尽管是出于教会方面的原因,识字令他也爱上了读书、写作。富兰克林不愿意继承父业做蜡烛工人,于是父亲便带他去看看各种不同工匠怎么干活,原本是想找出他兴趣所在,副产品却是让富兰克林喜欢上动手和实验,从而成为发明家、科学家。富兰克林无意成为一个手工匠或者劳力者,因为能够读书、识字便有机会当上印刷工人,日后也能以笔为戈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科学成果的传播以及向英国殖民者挑战。富兰克林自身也非常善于学习,例如他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把自己写的文章与报纸上的文章对比,纠正错误、扩充词汇、改进文法,多读多写。父亲除了有意培养孩子们自力更生的能力,也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谦恭待人而且努力赢得他人的尊重,切忌讽刺诽谤,要勤劳苦干、省吃俭用等,这无形中促成了富兰克林朴素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形成。栋梁之材大多还是良好的种子根基和幼苗时期茁壮笔直向上生长。

  富兰克林离家自立后,确实如父亲所愿,结实良师益友,组建志同道合青年一起读书、讨论的“共图会”,给他提供了勤学苦读、不断改进的途径。因为“共图社”和印刷所扩张的缘故,他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也开始崭露头角,而他自身也愿意积极投身于公共事务,比如参与或者推动改革巡夜制度、组建消防队、建布道堂、城市保洁制度等等。日后英法殖民国在当时的北美殖民地战争期间,他也充分调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民争利,并且向英国殖民者手中不懈争取美国居民的权利。

  在行文的字里行间也体现富兰克林为人处世的智慧:比如他说人们在专心致志做事的时候,充实满足,如果闲暇无事,则会无事生非;再比如随军牧师抱怨军人不愿意听祈祷和布道,但是领酒时积极准时,富兰克林建议牧师来管酒,并在祈祷之后分发。而他在学术方面与他人观点相左时,对方发表文章反对驳斥,他认为与其争论其实是耗费时间,愿意让自己的学术文章自主沉浮——这也体现出心态之平和。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最常为人所道的是他定制的十三美德表格,这是富兰克林在二十多岁开始对自己的习惯有意进行引导并加以坚持。我们常常强调习惯的力量,虽然青年时期人的习惯已然形成并且很难改变,而努力脱离人性的舒适区,向正确的方向努力,想不取得进步都很难。通过十三美德上的修为,对富兰克林的一生影响巨大——因为勤奋和节俭,他早年景况顺遂而后也得以积累相当的财富,还学得种种知识,并在学术和发明上有所大成;因为节制和清洁他能够保持身体健康长寿;因为缄默、中庸和谦卑,他不会因为意气用事树敌,并且脾气平和、人缘良好并树立社会地位;秩序让他生活井井有条;平静让他不因小事、常事和难免之事搅乱方寸,有限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物上;诚信和正义使得他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完善小城的公共设施和制度,到推动美国独立,从扫一屋到扫天下。

  没有任何人能够将自己的自传写到辞世的环节,自传的最后一部分是富兰克林谈及自己每年出版一册的《穷查理年鉴》,这是一套专门收录格言警句的书籍,面向的读者是普通大众,其中不少佳句在日常中为人传诵,即便是现如今看了,这位智慧的老人留下的这些格言警句一字千金,也是常读常新的朴素道理。

  阅读完富兰克林朴实客观的自述,再看那张1706年止于1790年的富兰克林年表,不禁感慨:时间的刻度对每个人都是平均分配的,而有限的时间内却可以拓展无限的空间,这幅年表仿佛一颗参天大树上的刻度,越往上的部分越枝繁叶茂。富兰克林的一生是积极向上的一生、成就丰富的一生、充满意义的一生,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碌碌无为,也启迪了无数后人,不仅代表美国精神,更是一种正确人生观的引导。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四):一个很酷的人

  这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之前对于富兰克林的了解仅仅在于:噢,那个做电实验的科学家! 除此之外,我没有了解更多;并且,出于“这类科学家人物的传记一定枯燥无聊又充满励志鸡汤味”的这类偏见,这类被梁直导称为“因为熟识所以偏见”的那种偏见,所以从来没想过去主动拿来读一读。这次,是由于梁直导的推荐,或者说,是一个我认为很酷的人的推荐,并且把富兰克林当做他26岁以后的人生偶像的很酷的我喜欢的音乐人的推荐。

  于是,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或者更多是出于对欢欢的喜爱,爱屋及乌,所以就拿来一读。并且在选择哪个中文版本前纠结了许久,最终,选定了蒲隆的译本。

  读过之后,我不由大呼:富兰克林真牛逼!上一次我这么赞叹一个人,还是在看《奇特的一生》时对柳比歇夫时间管理能力的敬佩。

  不得不说,柳比歇夫和富兰克林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高度的自律和自制美德,一生之中在多个学科和领域都有建树,并且达到可以被称作”家“的程度。生物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外交官,柳比歇夫更多的是在科学和人文社科方面,跨界成为学术界多个研究领域的牛人;而富兰克林则在成为印刷商,军事家,商人,慈善家,赚够钱之后,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并成为物理学家,还获得了皇家协会奖章。富兰克林是我这辈子最羡慕也是最想成为的一类人,既能赚钱,又会搞学术,全能型人才,放在现在,那就是学习又好,又会玩游戏,升级打怪,考试优异,人缘超好,完美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许你会以为这是由于家庭出身和教育的原因,不得不承认,富兰克林的父亲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对其今天取得的成就,在早期发展时有重要影响;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自我要求。就拿对自己的十三条道德训练来说,就十分让人佩服。更加难得的是,这样一个人,从他自传中可以看出,不只是勤奋,克制,重视友情,有事业心这些一般成功的人都有的优点,而且,他还暴露自己的一些缺点,譬如曾经看上朋友的”妻子“,差点被妓女勾引等这些事情,如此看来,这是多么接地气的一个人,这些小缺点让人觉得他更加真实;还有自传中对事情的描述,给人一种高冷又理性的感觉,读的当时,我就在想,他绝对是一个闷骚的大摩羯啊,我喜爱的摩羯啊。

  凡此种种,让我喜欢上这个高冷,克制,闷骚,禁欲系的美元上的人物,他属于我定义中酷的类型。于是,为了向这种酷靠近一些,我也制定了自己的”十三道德“,并且从2016年的开始,默默一项一项进行执行。

  希望在富兰克林的带领下,从现在开始,在通往酷的路上,走起。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五):有趣有趣学习学习

  首先是13条美德,没的说

  1. Temperance: Eat not to dullness and drink not to elevation.

  2. Silence: Speak not but what may benefit others or yourself. Avoid trifling conversation.

  3. Order: Let all your things have their places. Let each part of your business have its time.

  4. Resolution: Resolve to perform what you ought. Perform without fail what you resolve.

  5. Frugality: Make no expense but to do good to others or yourself: i.e. Waste nothing.

  6. Industry: Lose no time. Be always employed in something useful. Cut off all unnecessary actions.

  7. Sincerity: Use no hurtful deceit. Think innocently and justly; and, if you speak, speak accordingly.

  8. Justice: Wrong none, by doing injuries or omitting the benefits that are your duty.

  9. Moderation: Avoid extremes. Forebear resenting injuries so much as you think they deserve.

  10. Cleanliness: Tolerate no uncleanness in body, clothes or habitation.

  11. Chastity: Rarely use venery but for health or offspring; Never to dullness, weakness, or the injury of your own or another's peace or reputation.

  12. Tranquility: Be not disturbed at trifles, or at accidents common or unavoidable.

  13. Humility: Imitate Jesus and Socrates.

  其实除了美德本身之外,更有意思的是看到富兰克林自己也会为做不到而捉急,比如order这种,啊就是很难做到每天都有规律啦,每个人做计划时候会面对到的问题,不过他自己说的好,就算没有达到理想中完美的状态,总归是在约束之下比原先更好更完美了

  在处事尤其是说话这件事上

  “由于交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或者获取信息,使人心悦或者使人信服,所以我希望善意明达之人不要以武断自负的方式说话,而使行善的力量减弱,原因是用这种方式往往使人反感,容易造成对立,使我们专靠语言达到的这些目的--- 即提供或获取信息或者提供或获取快乐--- 一一泡汤:因为如果你要提供信息,在你提出自己的见解时,一种武断教条的态度可能招致反驳,也阻碍了坦诚的关注。”

  这和三岁学说话一辈子学闭嘴是差不多的意思,当然这就是一辈子学怎么好好说话的意思。不该说的少说,要说就要讲究方法。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人生,富兰克林在后面有个不算答案的答案~

  “。。。因为经过我长期的观察;这些爱争长论短,反驳辩难的人做事一般都不走运。他们有时候能获得胜利,但永远也得不到友善,而友善对他们则更有用处。”

  看到这里我hiahiahia的乐了,总有很多人以为干嘛那么累讨人喜欢我为什么不想说什么说什么多痛快,殊不知说的那么快以后就只有痛了额

  当然除了这些小细节,富兰克林本身有很多巨大的优点值得学习,勤奋,乐观,爱读书爱学习爱观察爱琢磨。吃素食什么的也很想学习一下,不说完全吃素,起码是经常性的节制。事实上,这本书读完之后还让我反思的一件事就是,作者貌似轻轻松松就做了很多很多事,譬如读了很多书学了手艺勤奋工作强身健体连语言都学了好几门!果然是没有网络的时代啊,有句话简直直戳我膝盖

  “起得晚就得整天奔波,到天黑还赶不完自己的工作。”

  这特么难道不是专治晚睡拖延症的么

  最后要用一句话来变勤奋

  “。。。人们专心致志地做事的时候,往往最为满足。因为他们干活的那几天,个个心平气和,欢天喜地;意识到白天活儿干得称心,晚上就过得快意!”

  握拳!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六):在平凡的生活中,终成伟大

  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是自传的内容却是质朴、平淡无奇。那些把人物塑造成为高大与独特的传记,让人觉得遥不可及,缺乏可效仿性。

  富兰克林仿佛就是邻家的孩子,他不是从小就有伟大的理想,他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逐渐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

  从小家庭贫困,年幼就开始当印刷工,即使工作艰辛,但他总是挤出时间阅读并积极写作。成长的过程之中,他树立了自省、谦虚等优良的道德品质。无论是作为商人,还是担当议员、科学家、领导者等角色的工作,都取得了成功。

  他的成功在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断修正与完善自我。我们的人性中有许多的弱点难以克服,再加上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诱惑太多,让我们很难去坚持。

  既然是伟大,那么必然是属于少数人的,他的不可复制性是注定了的。就我而言,富兰克林让我明白,在平凡的日子中去实践,一个完美的自我就有实现的可能。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七):一再重现的奋斗故事——读《富兰克林自传》

  摘自《百度》 

  每当有人说起富兰克林,我就想到那个牵着风筝把雷电引向实验室的科学家。他是一个穷鬼,一个遗腹子,一个全才。

  “我的奋斗”或许不是富兰克林想说的,他写这本书的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经历给后代一个训诫。

  富兰克林的初衷让我想到了颜之推和傅雷,身为人父,历经磨难,他们给孩子做了表率,临行前不忘教导他们从善从勉。

  富兰克林在家中排行十五,又不是正室所生,一出生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命运多折。

  北美早期并不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相反它和当时的民主社会都相去甚远。大英帝国的皇帝为了开辟疆土,不遗余力的派军驻扎只有土著生活的不毛之地,这些来犯者打破古老而落后的民族所固有的生活方式,反客为主,成为这块土地上的殖民者。

  富兰克林生活的年代虽然已经没有殖民之初的那么动乱,但也好不到那去。北美的形式复杂而且包藏祸心。不仅有英国人在这里殖民,法国、西班牙、德国等也希望在这里分一杯羹。各国圈地坚守,殖民地在多个政权格局下,摇摇摆摆的顺着历史的轨迹前行。除此之外,五月花号载着的清教徒幸存者也在为自己的复仇活动伺机行事,他们中的许多人到这里一方面是为了逃难,一方面也把自己纳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以后这个世界从乔治三世手中挣脱,这些人成了开国功臣。

  富兰克林抓住了动乱的时机,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拳脚,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一颗闪耀明星。富兰克林是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家,他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参与了宪法的修订,参与了北美独立战争。他在英国、法国和美国之间游走,纵横捭阖,促成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

  另外,富兰克林是个成功的出版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从出版开始的。那时候,他的哥哥詹姆斯创立了一份报纸,矛头直指波士顿总督。其言论犀利毫不避讳,当政者被骂的体无完肤,它在民间的销量很好却成为总督的眼中钉肉中刺。最后,当政者吊销了詹姆斯的运营资格,禁止他涉足出版业。这时候,哥哥想到了未成年的弟弟本杰明,并给了他一个挂虚职的机会,让报纸在他的名下继续印行。

  书中在提及这段历史时,显得并不是那么愉快。哥俩的合作在一开始还算顺利,但到后来两人产生了分歧。本杰明考虑到这份报纸已经难容他时,即便是念及哥哥的情分,也没有抱太多的幻想,毅然决定离开,到别处打拼。本杰明的离开成了詹姆斯的心头大患,在他看来,不想合作就没好日子过。詹姆斯东奔西跑向波士顿的其他老板们屡进谗言,为的就是让本杰明无路可走。

  十七岁的本杰明面临人生的第一道坎儿,他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可以说众叛亲离。不过,富兰克林并不感到悲伤,他说“我可是巴不得离开波士顿的”。话虽这么说,离开的征程却不顺利。在海上漂泊了三天后,本杰明在纽约靠岸了,按他的话说就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既没有带给任何人的推荐信,也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囊中又是十分羞涩”。

  富兰克林的奋斗史充满了波折,也充满了激情。他从学徒做起,最终成为成功的出版商,后又任邮政局局长,从邮政局走向殖民地的议会,再从议会走向费城独立大庭。富兰克林的一生波澜壮阔。

  “要想在尸骨已朽时尚不被人忘记,要么写点值得一读的东西,要么做些值得一写的事情”。——本杰明•富兰克林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这句话的前半句或者后半句而奋斗,富兰克林却践行了整句话。富兰克林,一方面不忘为自己著书立说。《穷查理年鉴》是富兰克林的另一部著作,收录了富兰克林引以为荣,又百般推崇的人生哲学。该书被誉为“美国文化的基石”“改变美国价值观的著述”。他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功,是当仁不让的伟人。

  富兰克林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另后世之人顶礼膜拜,这和他做事硬朗的风格不无关系。他有没有改变美国的价值观暂且另当别论,不过他在为这个国家机器设定程序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麦迪逊三十多岁参与宪法制定时,介于参与者平均年龄四十来岁,他一点不觉得诚惶诚恐。而对于八十一岁高龄的富兰克林来说,出席这种场合可就是老资格了。我们可以说,富兰克林在宪法的制定上投射了自己的价值观,那么即便没有《穷查理年鉴》,富兰克林还是改变了美国人的价值观。

  富兰克林的自传是名副其实的,在语言上读来和蔼可亲,父亲教子般;在内容上,也不讳疾忌医,对自己的不光彩往事毫不掩饰。

  可以说,富兰克林是敞开心扉的和我们交谈,或许这是来自大师的风范。一生经历的场面多了,就没有什么好后怕的了。人到晚年时日不多的时候,或许都有一种忏悔的倾向。有生之年希望回顾自己的过去,吐露内心的愧疚,警示后人勿重蹈覆辙,或者通过这种救赎洗清灵魂的污秽,到另一个世界接受审判。巴老晚年时写下《随感录》,说出了积聚多年的真话,揭开了隐瞒多年的历史真相。把自己的丑陋摆在了国人面前,这种坦诚并没有让读者反感,而是让人们看到了一代文豪的坦诚。

  传记由他人来写一般会比较客观,由自己来写往往招致个人倾向的诟病,能够老老实实的写自己一生的人实在难得。因为这样做面临极大的风险,坦白的后果是粉碎观者脑海中的完美形象,招致后世骂名。不这样写会被后人翻旧账,整出一大推糗事大做文章。可是,一旦生者已经仙逝,活着的人即便找出再多的证据也于事无补,毕竟证据总归是证据,可信性不是很高,事实的真相在逝者那里。后人多有能耐,用证据搬到群众心中的榜样依然艰难,死者生前树立的高大形象即便受到指摘也不会轻易倒塌。

  这种形势下,多数人选择了还是不要自揭自丑,把真相带到坟墓里去。真相的匮乏让逝者解脱了,却成了后来者争执不下的话题。因为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对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的评价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为此发生的口角在史学界尤其明显,这种带有利己性质的“不为”而为让后世鸡犬不宁。

  富兰克林在书中自爆年幼无知随便和女人上床,以至老年时回想起来懊悔不已,并告诫儿子要矜持有度。他没有回避这段对自己不利的往事,在给儿子的教诲书中和盘托出,情真意切,另人感动之余也蒙恩惠。

  他说:少行房事,除非为了身体健康或传宗借代;千万不可搞得头脑昏沉,身体虚弱,或者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平静或声誉。

  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兰克林,也看到了一个老者对年轻人的谆谆教导。这类事情表面上没有给伟人的形象增光添彩,实际上还自毁形象,但如此的胆识和气魄才不亏为万众所爱戴。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粉饰自己造就高大全的形象是愚蠢的,没人会相信一个人一点瑕疵也没有。看惯了一味给自己贴金的自传,这样的自传不仅是鲜有人写的,它在讲实话的同时,还通过诚意获得了读者的谅解乃至爱戴。

  富兰克林的自传没有成功者的夸夸其谈,他不是站在讲台上自吹自擂,他没有吹嘘成功也没有夸大困难;他没有恃才傲物的自负气,讲起道理来也不故作高深,免去了学院派的晦涩精深;他是一个谦逊的成功者,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依然弯下腰来和我们促膝而谈。

  今天,不论是提到“美国梦”还是“美国精神”,都和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名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美国人在两百多年前的奋斗历程成为后世佳话,被人们一再提起。他没想到自己的事迹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他的成功故事穿越时空,在以后的年头里屡次重现,出现种种类似的翻版,穷小子大翻身的故事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

  对于不经世事,依然在迷茫中徘徊的青年来讲,生活的困难就在眼前。读读经典不求受益匪浅,只要能有所感,就是收获。看看榜样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也是一种解决困难的方式。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走向社会前,调整好心态,用奋斗的勇气去面对每一次挑战,“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再大的挑战也能从容应对!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八):百科全书式能人

  读书总结:

  1、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读书,写作和演讲都是表达思想的输出方式。

  2、十三项做人原则,完善自我。

  一、节制----食不过饱,饭不过量。

  二、沉默----不说于人于已无益的话;不和人谈无聊的废话。

  三、秩序----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做事要有一定的时候,不可乱来。

  四、决断----决定你应该要做的事,决定了后一定要做。

  五、俭朴----不是于人或是于已有益的事,不要花钱;换句话说,不要糟蹋浪费。

  六、勤劳----爱惜光阴,要时时刻刻做有益的事,不做不必要的行动。

  七、诚挚----不做与人有害的欺骗行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要出于诚意。

  八、正直----不做与人有害的事,或规避自己责任内应做的好事,免得使人蒙受不利。

  九、中庸----不走极端,对人少怀怨恨之心。

  十、整洁----起居生活,身体服饰,务求整齐清洁。

  十一、宁静--不为琐碎小事,不为寻常普通或不可避免的意外不幸事,扰乱到心绪不宁。

  十二、贞洁--除非为保健康,延子嗣,应该注意节欲,切勿因欲而弄得精神萎靡,虚弱无力,或损及自己或他人的宁静或名誉。

  十三、谦逊--学耶稣与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九):富兰克林自传笔记

  富兰克林的时间管理:

  每天安排自己的计划,晚上做总结。

  (今天计划做什么?今天完成了什么?)

  富兰克林的道德戒律: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缄默。言必于己于人有益。避免无益的闲聊。

  3)秩序。何处放何物,何时干何活,都要有条不紊。

  4)决心。该做的一定要做,要做的一定做好。

  5)节俭。于人于己有利之事方可花费,绝不浪费。

  6)勤奋。珍惜一切时间用于有益之事,不搞无谓之举。

  7)真诚。不虚伪骗人,心存良知,为人正直,讲话实在。

  8)正义。不损人利己。

  9)中庸。不走极端。容忍别人给予的伤害,将此视作应该承受之事。

  10)清洁。力求身体、衣服和住所整洁。

  11)宁静。不为区区琐事,或寻常事故,或不可避免的事故惊慌失措。

  12)节欲。少行房事,除非出于健康和延嗣考虑;切忌过度伤体,以免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与荣誉。

  13)谦逊。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还有一章《致富之路》,实在的成功学。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十):听过很多道理 努力过好这一生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名人自传,感受颇深。虽然中间有很多的政治关系、政治军事事件不是很了解,但重要的还是把焦点放在富兰克林本人身上。通读下来的感受就是:真实,平凡,理所应当的伟大。

  确实是一部真实的自传。富兰克林一直用一种客观的角度来描述自己的生平,勇于承认自己犯过的几个重大错误,比如:代弗尔先生收钱后,出于朋友情谊将钱借给了柯斯林,以致后来让自己一直陷入还钱的忧虑中;去伦敦之后某种程度上抛弃了里德小姐;对朋友拉尔夫的情人动手动脚,结果两人绝交。。。这些错误,普通人也许都会犯,甚至很多有所成就的人也犯过,富兰克林却敢于写在书里,自我反省,也警醒后人。不要以为道理简单,往往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觉得没什么,从而造成很多难堪的局面。

  说他平凡,是因为我读了一大半都觉得富兰克林真的就是一个普通人。从小家境贫寒,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小小年纪就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这么看来,富兰克林的童年时期还不如我们大多数人,我们既不愁吃穿又能接受教育,倒显得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幸运的是,他有个不错的父亲。从书中看,富兰克林的父亲应也爱看书,是个文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富兰克林,知道自己的儿子嗜书成癖,就送他去当印刷工。多亏了这,富兰克林有了这门手艺,以致后来靠它谋生糊口发家,甚至办起了报纸。富兰克林从事的基本都是和自己的兴趣相关的事情。

  说他伟大,也确实伟大。富兰克林十岁的时候就爱书如命,孜孜不倦地学习,喜欢与人辩论,甚至开始写东西,大了点就找法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这种意图,我便选了几篇文章,写出每个句子的要旨,先搁置几天,然后不看书,试着用到手的贴切的字眼详尽的表达每个要旨,争取像原来表现的一样充分,从而再现原文”。我们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更别提为自己的兴趣如此努力了。他虽然出身平凡,但是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去努力,一步步优秀强大,所以成为了名人伟人。

  书的序言里说到,“我觉得他在材料上的取舍,紧紧把握着这一条主线,那就是按时代的要求完善自我,造福社会,一切从教育后人着眼”。富兰克林在自传里,将自己的大智慧展现地淋漓尽致,考虑事情细致周到,为人处事成熟老练。富兰克林是如此深谙人性,总是能直白地揭露人性的弱点。“人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出或造出一个理由来”,我们就是这么自欺欺人的,懒惰时懦弱时逃避时总能轻轻松松说服自己;“提出一项计划也许会被人认为能使提倡者的声誉高出自己的四邻一丁点儿的有用的计划,而又需要四邻帮主来完成这一计划时,如果此人摆出一副该计划发起人的面孔,那就太不识时务了”,人最习惯嫉妒和不自量力,总觉得别人干的了的自己也能干,也习惯忽略别人做一件事的背后的艰辛和付出,只看到事情所带来的好处;“这些爱争长论短、反驳辩难的人做事一般都不走运,他们有时候能获得胜利,但永远得不到友善”,有的人就爱计较,凡事要争出个对错是非,有时候呈口舌之快,过于强势不肯退让,自己一时神清气爽了却弄得别人尴尬难堪。道理很多,我们也听过很多遍,有些甚至我们自己都能说给别人听,可真正能把道理践行到实际行动中的,又有多少人呢?这也许就是我们与伟人的一个区别吧。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地是十三条“富兰克林美德名目及其规划”,每一条都很难做到而且尤为可贵。富兰克林做到了,因为他“希望任何时候,不犯任何错误的生活;我想克服天性习惯或伙伴可以给我造成的一切缺点”,你看,他致力做个完人,而且一生都在坚持。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捡起了好多自己已经放下的东西,让我下了某些决心。以前我觉得无信仰没心没肺挺好,却还是照样困惑迷茫。现在我想成为自己的信仰,创造自己的信仰,并一路坚持。听过很多道理,也还是要过好这一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