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1 12:25: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精选10篇

  《带一本书去未来》是一本由薛原 / 叶芳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一):如果让你带一本书去未来

  科技影响生活,几十年来悄悄改变的不仅是吃穿住行,同时人类思维以及获取知识的工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纷纷推出的电纸书设备,都欲在即将到来的“数字出版”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或许十多年后,习惯了以U盘获取知识的一代会人手一台电纸书坐在大学的教室中。这对于他们没有什么不妥,但从小习惯于纸墨书本的我们,大概会诚惶诚恐地感叹:书的未来怎么办?

  此时薛原与叶芳主编的《带一本书去未来》出版了,六十四位作者年龄不一,既有耄耋老者又有中学少年;身份不一,既有作家学者又有网络写手。无论何种年龄与职业,他们共生于这个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他们有幸见证了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是最坏的时代,他们也亲眼目睹到传统知识载体走向衰微。处于新旧技术共存的夹缝时代,他们作为读书人对书有什么样的记忆?有什么样的感情?有什么样的读书故事?对未来的图书有何憧憬?我们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答案。

  钟叔河在《带一本书去未来》之开篇带领我们回顾了书之历史:两万五千年前克罗马农人在法国和西班牙洞穴石壁上的彩绘;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写有炭黑的纸草;四千年前两河流域人画有文字的泥板;三千年前殷人用锐器刻画过的甲骨;孔子读竹简曾“韦编三绝”;直至后来蔡伦造出了纸张……技术的发展给各个时代的人带来不同的书籍记忆。

  以往的书籍变迁过程缓慢而长期,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悄悄地改变了阅读习惯。而如今短短数年,知识的载体———书籍便面临更新换代的危机。而读者面对此种危机的忐忑心态,在《带一本书去未来》之中也可见一斑,书中不乏诸如偷看线装《施公案》、偷书看而把饭锅烧坏等读书故事。可见对于本书的这些书写者们来讲,无论长幼与职业,对传统纸墨书香的眷恋之情是他们的共性。

  书中的读者们谈论书的未来,或有惶恐,或有期待,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眷恋,是对依托于纸张书本的过往阅读经验的怀念,其实质是对文化与知识的追寻。无论未来的图书以何种面目出现,但正如钟叔河所讲:模样再变,供人阅读的功能不会变,人们读它,还是在读书。真正热爱阅读、追寻知识的人,总可以带一本书去未来。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二):从纸质书的命运到阅读的命运

  文/小树先生

  未来的书是什么样子的?纸质书的命运将会如何?如果在二十年前问这个问题,一般人会觉得你脑子有病。可是在今天,情况却大不相同了。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和数码设备的普及,电子出版业似乎已经出现了将要取代传统出版业的势头。近几年来,不时会传出西方的百年大报如《西雅图邮报》、《洛杉矶新闻》倒闭或仅保留网络版的消息。如今,书籍似乎也要重蹈覆辙,如亚马逊购书网已经实现了大批书籍的电子化,国内几十家出版社都已进军电子书市场,KINDLE等阅读器更是成为时尚潮流。相比之下,传统的纸质书笨重、占地、不易携带、造价高,保存成本也高——王晓渔师兄曾经打趣地计算过,在上海,每购买一本书的书房成本大概在五十至两百元。两相对比,高下立见,似乎纸质书真的是要完蛋了。

  如果纸质书寿终正寝,无疑意味着一场文化革命。试想,如同纸质书最终取代丝帛和竹简,如果电子书取代纸质书,将逼迫所有的读书人对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进行彻底的改变。书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何面对这场改变?这是一个尖锐而不容回避的话题。在资深出版人、钻石级爱书人薛原的组织之下,几十位书家、书虫、书痴、书狂各抒己见,对书的命运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探讨。这些探讨的文章被薛原结合成集,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带一本书去未来》。

  《带一本书去未来》的作者队伍可谓是复杂的。既有著名学者钟叔河、止庵、傅国涌,也有资深编辑吴彬、叶芳,翻译家林少华,还有书评人柳已青、思郁、雪堂,甚至一些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等。从作者的身份来看,因年龄各异,又来自各个阶层,使此书的言说内容带有极大普遍性。那么,这些爱书人对书籍电子化的态度如何呢?或许能够料到,大抵不外乎两类。第一类坚决认为纸质书不会电子化。因为纸质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成为人类感情的载体,也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承载物。触摸不到书的质感、感受不到书的馨香,那种阅读是不可想象的。在他们看来,各种电子书,充其量不过是作速读、浏览或资料查询之用。另一类则乐观得多,认为如果电子书相对于纸质书的确具有强大优势,取代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书的电子化,不过是阅读媒介的改变而已,阅读本身,在本质上是不变的。从中还可以看出,年轻的爱书人一般都愿意预测,或是对电子书的发展寄予厚望,或是坚持捍卫纸质书的领地。而年纪大的作者却不太愿意如此。比如钟叔河老先生就非常有意思地说,他年事已高,现在的书还读不完,以后的书是什么样,他不知道,也没有精力再关心了。

  其实说不关心可能是一句玩笑话。只是他们都知道,目前还有比纸质书是否存在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们将来会不会读书,如何读书的问题。只要依然读书,能够从书中吸取知识,养成爱书的习惯,那么书的介质如何改变都无所谓。最怕的是将来所有人都不去读书,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就是危险的。无需他们言明,大家亦知道,如今中国人的平均阅读量和年阅读率,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民众必定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俄罗斯以及一些西欧国家,在列车上、地铁中,捧着书本埋头阅读的人随处可见。然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凤毛麟角,公共场所偶尔会看见个别的人拿着书本,定睛观瞧,不过是《故事X》、《法制小报》之类的垃圾读物。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人们普遍迷恋网络,热衷于聊天、偷菜、打游戏,阅读快餐式的网络玄幻、言情小说,宁愿将大把的时间花费在追逐“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之类无聊的帖子上,每分钟60次刷新开心网等待留言,也不愿意真正捧起一本书来阅读。

  可以看出,这些作者,对此是深感忧虑的。对于阅读一事,也几乎很少独善其身。他们作为爱书人,在讨论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当今难得一见的知识分子精神。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他们那样买书、读书、藏书。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要读书。书籍给人的滋养言说不尽。通过读书,可以彻底地改变人的心智,增加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培育人独立思考的意识。读书始终是人获得启蒙,走出柏拉图寓言的“洞穴”的最主要路径。只有人人都拥有知识、不断吸取知识,才不会流于浅薄、盲从。这对公民社会的早日实现也功莫大焉。因此,这些讨论书的未来的作者们,由对纸质书命运的讨论,最终转向对未来阅读命运的讨论,虽然有些“偏离”主题,却真正抓住了要害之处。其忧思足以发人深省,其关怀亦让人心生敬佩。相比之下,谁能否认这种偏离主题的讨论的意义呢?

  《带一本书去未来》,薛原、叶芳编,金城出版社2010年10月版,29.8元。

  《华商报》2010年12月4日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三):都是爱书之人

  都是爱书之人

  王丹枫

  《带一本书去未来》搁置在案头已有些时日了,我的一篇拙作《书迷•钱包》有幸被收入其中,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惭愧与不安。钟叔河、周实、止庵、周泽雄、林少华、薛原等文坛前辈的大作在书中闪动着泽泽光辉,那些文字收放自如,顷刻间,或遒劲练达,或温润绵密,令我大开眼界,自叹弗如。我一直心有余悸的是,生恐因我的拙文录入而降低了书的质量。所幸,书付梓后,反响热烈,言之确凿地道出了爱书人的心声之种种。无论是文坛大家,还是新秀小辈,都有同一个爱好,那就是痴书、迷书、爱书、惜书、吃书。什么东西都可以没有,但惟独不能没有书读。

  这本书的名字叫“带一本书去未来”,此前我一直未曾想过这个问题。目下,假设带一本书去未来,我会选择哪一本呢?书海如波涛汹涌,各色书等呈现出泱泱大观之万千气象,找一本好书出来绝非易事。也需经过一番岁月洗练之后,方知晓哪些书是你想要的。此前,辨别力有限,再加之才疏浅陋,迷信于某某作家鼎力推荐,不惜花钱买来翻阅,一读就觉得不对自己的口味,还生恐自己错怪了作者,再往下深入细读,困乏之感油然而生,更多的是书中的不知所云,还落下头痛的毛病,悔之不堪。加之,自己本是善良朴实之辈,不想“一棍子打死人”,等某某作家再鼎力推荐一本新书时,又买来细读一二,入味还未三分便有上当之感,恨自己天性愚钝。吃一堑长一智,后来,买书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先去豆瓣网看诸多网友对想买之书作何评价,再看豆瓣小组“绿茶书情”是否有过推荐,或者闲来去光合作用书房,抑或图书大厦找来先读一读,对味了再交付银两。这样,买一本是一本,不至于将来后悔。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太过矫情、小题大做了,这是在买书不是在给自己挑老婆,没必要此等费心劳神,还搞得大动干戈。但是,为了找一本心爱的书,我觉得实在是值,花再多的精力都是情愿的。

  目下,我的读书视线有所转移。之前读外国著作的多,像雷蒙德•卡佛的《大教堂》、布鲁诺•舒尔茨的《鳄鱼街》、伊恩•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E.B.怀特的书信集《最美的决定》、亚•索尔仁尼琴的《红轮》、V.S.奈保尔的《米格尔街》、J.M.库彻的《凶年纪事》、毛姆的《人生的枷锁》等都不忍释手,庆幸的是,这些著作的译者翻译的倒还地道,极对我胃口。我一直都觉得,读书人选读一些外国著作大有裨益,在非中文的语系下,东西方的视觉体悟大有不同,或多或少能够带给我们更多中文视线内所没有的东西。

  我喜欢那些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书。如果对目下的状况熟视无睹,随波逐流,甚至昧着良知高唱凯歌,而无视公民的生存状况,无论这个人是哪个作家协会如何有名都是可鄙的。他的书,我们也可以像对待垃圾那样扔之弃之。我喜欢观照现实的作家,喜欢关心社会文明进步的作家。比如,写出了《野火集》、《目送》的台湾作家龙应台。她的书我是必看的。前些时候,托朋友从香港购得一本long ying tai的新书《da jiang da hai: yi jiu si jiu》。拿到后一口气读完,书里的很多历史真相以及不同的解读,颠覆了我过去很多年来对于历史对于那场战争中每个角色的认同或否定,我也知晓了一些事情的本来面目被一些人用厚厚的面具遮盖了。有时候真的为这个社会和身处其间的人感到可悲。网络时代已经如此深入人心了,没有不透风的墙,愈是有压制的地方就愈是有反抗,可是一些高高在上的人依然不在乎民意,他们希望更多的人“沉默是金”。殊不知,看似平静的湖面,内里或许正在酝酿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波澜。近闻,韩寒的《du chang tuan》第二期已经遥遥无期了,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可它不是韩寒和“韩粉”的可悲,而是一些高高在上者的可悲与可怜。

  近来,为了平抚压抑的内心,更准确地说为了陶冶心性,读了不少雅致小品。早一点的明清小品,尤喜欢张岱的《陶庵梦忆》、《夜航船》,沈复的《浮生六记》,余怀的《板桥杂记》,这些著作或平易近人,或爽朗俊俏,精致之余,清新之风拂面而来,美哉悠哉。近一点的新月派代表人物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捧读后不忍丢下,里面的内容多取自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幽默感十足,但又不乏雅洁温婉的秉性,平静中散发着自然的大度与静雅,就像春天的一场花事。而浑身上下飘逸着英伦情致的大作家董桥,也是我极欣赏的一位文坛前辈,他的《旧时月色》、《语文小品录》、《英华沉浮录》、《故事》、《旧情解构》、《今朝风日好》皆精致了得,文字之醇美,笔力之老到,无需多言。不少人都说“你一定要看董桥”,其实,读董桥感觉就是在与一个开朗、好客、睿智的长者交谈,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真佩服董桥,读过那么多书,又记得那么多书,笔下引述的古今中外都有,却并不是抄书。他的文章散发的书卷气,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他的文章既显示出中国人的智慧,也不乏英国式的幽默。其实,董桥也是爱书藏书之人。他在《今朝风日好》里惬意回味他的藏书史,就好比一个人经年累月地攒了不少宝贝,然后有一天得闲轻声唤三五好友友来观赏,且把平日珍藏一一指点与人,看,我得了些什么,脸上带着那么一抹十分含蓄的得色,还有一份怀古追远的矜持。

  一直都觉着,作为读者是幸福的,借了作家之笔,从作家抚弄的沉郁岁月中撷取到少许馨香之意,便是有缘的了。有一个作家堪称我的至爱,他就是周作人。周作人的文字平淡冲和,言必及古、云必有据、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有时候,感觉他是个大学者,而不是文学家。但是他的文章确实耐读,细细品咂,总是回味悠长。我曾经阅读过周老先生的很多作品,只能用颜回对孔子的马屁来形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有一报人曾打电话问我,平时喜欢看些什么书,我告知后,他建议我重点读周作人。此后,听其推荐,每每读后总是欲罢不能,当是我之最爱,就像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带到未来的那本书,它可以是周作人的,可以是梁实秋的,亦可以是董桥的。

  记得,董桥曾说爱书读书之人有四重境界:买要读的书,买想读的书,立誓读遍藏书,最后专门买那些插画装帧漂亮的书。于我而言,现在只在第一重境界徘徊,而想读的书实在多之又多,总觉着时间不够用,一想到买来的书还有很多未曾拆过封皮,羞愧得两颊发烫,枉做了一回爱书之人,不禁惶惶然,当务之急,还是认真咀嚼手头喜欢的书吧。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四):带一本书去未来

  在网络浏览的时代,当电子书和网络阅读成为青年人的生活习惯时,传统阅读成了一个问题,书的未来成了一个疑问。

  此书的作者,既有耄耋之年的文化老人,又有风华正茂的年轻学生;既有作家学者,也有网络写手;既有书店卖书人,也有图书馆管理员;既有出版人,也有教书人;既有传统的藏书家,也有网络上的阅读者……不管何种身份,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读者,以读者的名义,谈关于书的记忆,谈关于书的认识,谈关于书的故事,谈关于书的情感,不管谈的是什么内容,都指向了一个主题:就是关于书的未来。

  读书人是有福的,图书的生命力是长久的,这是该书的主题,而带一本书去未来,也是该书作者共同的心声,更是爱书人关于书的未来的共同信念。(作者冬至 温州晚报11月28日)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五):带什么书到未来

  蠢笨如我,突然思考这样一个有点哲学意味的命题,是因为我收到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带一本书去未来》,如果带一本书去未来,我会带哪一本?或者这也是假命题,如果去未来,一定要带书吗?

  未来在哪里,明天是今天的未来,明天,我会带一本书出现在我可能出现的某个角落吗?想到这里,突然很幸福,明天,温暖如春,绿草如茵,斜躺在草地上,读一本书,岂不是天下最幸福的事?那么,我会读什么书呢?换句话说,如果有这样的一天,我会读什么书?

  一本外语书是不可少的。而且是日语书。从年初开始下定决心学日语,但一直停留在决心阶段,因为懒惰,因为忙碌,因为时常跑出的某个不靠谱的理想,因为某个不靠谱的领导交给我的不靠谱的工作……于是,新崭崭的《标准日本语》一直完好无损的平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好像永远与恋人共处一室却不得肌肤之亲的新嫁娘,美丽而哀怨。那么,就把这本书留给未来吧,但愿那一天,我会和她有一个完美而盛大的心灵之约。与外语约会这事或许不可想象,因为不可想象,所以充满诱惑,尽管,这诱惑已经存在了一年。

  还要有一本陶瓷档案。确切的说,是《清宫陶瓷档案》第一本。断朝岁报绝对是有趣味的东西,当然我的审美取向可能有点奇怪。与正史相比,档案永远是裸体出镜。历史是经过剪裁的,是欲言又止的真相,而档案,则把这一切无遮无拦地呈现在面前。最近一直在挤出各种时间读这本陶瓷档案。大清督陶官的形象在我面前渐渐清晰。尽管,号称中国古代陶艺高峰的康雍乾三代,除了一份陶冶图之外没有留下一点关于陶瓷的著作,但是,就是这些档案,记录了一个个督陶官的探索、失败和成功。但是,这些督陶官的身影出现在正史中时,几乎没有一语是关于陶瓷的。而到了现在,当古代陶瓷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走俏市场时,郎廷极、唐英等督陶官的名字渐渐成为收藏家口中的话题,我们有了这样的误解,以为他们当初唯一的工作,就是陶瓷。读档案,读大清督陶官们被多次误读的人生,读一个小官吏的战战兢兢和委曲求全,作为一个看不懂古陶瓷的人来说,这未始不是比观摩瓷器更有兴味的选择。

  除了这些,这些听来有些唬人的项目,带几本小说去未来实在是不错的选择。汪曾祺是一定不会遗忘的。这个永远是不紧不慢的老头子,实在是午后最惬意的伴侣。《大淖记事》不看也罢,在汪曾祺的文字里,《大淖记事》其实已经是很热闹的文字。要看,就看看他笔下戏里戏外的故事。《云致秋行状》不管从哪一段读起,都有那么一缕辛酸,二路角的人生,汪老写绝了,可翻过来讲,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可以当得起一路?汪曾祺本人,在现当代文学的版图上,不也就是二路吗?谁能说云致秋的故事,没有一点汪曾祺的影子?张洁也是可以考虑带到未来的作家,当然我只带她的《祖母绿》,这是唯一一篇让我永远不忍卒读的小说,如果说爱情是女性不厌的话题,《祖母绿》就是这个话题中最圣洁而惨烈的一幕。但是,从《祖母绿》以后,张洁的文字好像发了疯,变得极端而焦虑,大概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无字》的第一句就是:“女作家吴为疯了。”

  对了,带几本唐宋词也是不错的,如果那个书箱足够大,还可以把《牡丹亭》、《桃花扇》和《六十种曲》通通纳入,《红楼梦》就算了,估计带《红楼梦》的朋友足够多,可以借来一读。但是,问题是,如果未来,确切的说是如果那种温暖如春,绿草如茵又无事可做的日子只有一天,这么多书,我读的过来吗?这可真是个劳神的问题。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六):从纸质书的命运到阅读的命运

  未来的书是什么样子的?纸质书的命运将会如何?如果在二十年前问这个问题,一般人会觉得你脑子有病。可是在今天,情况却大不相同了。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和数码设备的普及,电子出版业似乎已经出现了将要取代传统出版业的势头。近几年来,不时会传出西方的百年大报如《西雅图邮报》、《洛杉矶新闻》倒闭或仅保留网络版的消息。如今,书籍似乎也要重蹈覆辙,如亚马逊购书网已经实现了大批书籍的电子化,国内几十家出版社都已进军电子书市场,KINDLE等阅读器更是成为时尚潮流。相比之下,传统的纸质书笨重、占地、不易携带、造价高,保存成本也高——王晓渔师兄曾经打趣地计算过,在上海,每购买一本书的书房成本大概在五十至两百元。两相对比,高下立见,似乎纸质书真的是要完蛋了。

  如果纸质书寿终正寝,无疑意味着一场文化革命。试想,如同纸质书最终取代丝帛和竹简,如果电子书取代纸质书,将逼迫所有的读书人对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进行彻底的改变。书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何面对这场改变?这是一个尖锐而不容回避的话题。在资深出版人、钻石级爱书人薛原的组织之下,几十位书家、书虫、书痴、书狂各抒己见,对书的命运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探讨。这些探讨的文章被薛原结合成集,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带一本书去未来》。

  《带一本书去未来》的作者队伍可谓是复杂的。既有著名学者钟叔河、止庵、傅国涌,也有资深编辑吴彬、叶芳,翻译家林少华,还有书评人柳已青、思郁、雪堂,甚至一些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等。从作者的身份来看,因年龄各异,又来自各个阶层,使此书的言说内容带有极大普遍性。那么,这些爱书人对书籍电子化的态度如何呢?或许能够料到,大抵不外乎两类。第一类坚决认为纸质书不会电子化。因为纸质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成为人类感情的载体,也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承载物。触摸不到书的质感、感受不到书的馨香,那种阅读是不可想象的。在他们看来,各种电子书,充其量不过是作速读、浏览或资料查询之用。另一类则乐观得多,认为如果电子书相对于纸质书的确具有强大优势,取代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书的电子化,不过是阅读媒介的改变而已,阅读本身,在本质上是不变的。从中还可以看出,年轻的爱书人一般都愿意预测,或是对电子书的发展寄予厚望,或是坚持捍卫纸质书的领地。而年纪大的作者却不太愿意如此。比如钟叔河老先生就非常有意思地说,他年事已高,现在的书还读不完,以后的书是什么样,他不知道,也没有精力再关心了。

  其实说不关心可能是一句玩笑话。只是他们都知道,目前还有比纸质书是否存在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们将来会不会读书,如何读书的问题。只要依然读书,能够从书中吸取知识,养成爱书的习惯,那么书的介质如何改变都无所谓。最怕的是将来所有人都不去读书,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就是危险的。无需他们言明,大家亦知道,如今中国人的平均阅读量和年阅读率,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民众必定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俄罗斯以及一些西欧国家,在列车上、地铁中,捧着书本埋头阅读的人随处可见。然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凤毛麟角,公共场所偶尔会看见个别的人拿着书本,定睛观瞧,不过是《故事X》、《法制小报》之类的垃圾读物。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人们普遍迷恋网络,热衷于聊天、偷菜、打游戏,阅读快餐式的网络玄幻、言情小说,宁愿将大把的时间花费在追逐“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之类无聊的帖子上,每分钟60次刷新开心网等待留言,也不愿意真正捧起一本书来阅读。

  可以看出,这些作者,对此是深感忧虑的。对于阅读一事,也几乎很少独善其身。他们作为爱书人,在讨论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当今难得一见的知识分子精神。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他们那样买书、读书、藏书。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要读书。书籍给人的滋养言说不尽。通过读书,可以彻底地改变人的心智,增加人的知识,开阔人的视野,培育人独立思考的意识。读书始终是人获得启蒙,走出柏拉图寓言的“洞穴”的最主要路径。只有人人都拥有知识、不断吸取知识,才不会流于浅薄、盲从。这对公民社会的早日实现也功莫大焉。因此,很多讨论书的未来的作者们,由对纸质书命运的讨论,转向对未来阅读命运的讨论,虽然有些“偏离”主题,却真正抓住了要害之处。其忧思足以发人深省,其关怀亦让人心生敬佩。相比之下,谁能否认这种偏离主题的讨论的意义呢?

  《带一本书去未来》读后感(七):我我我

  在书店看见这书名,然后就毫不犹豫的拿过来了。本来还以为是像林达的那些书的类型呢,他那书里面还有轻松好看的油画。谁知道却是个大杂烩。

  编者恐怕是书痴吧,否则怎么会因为电子书和纸制书叫上了这么大一帮人来讨论。里面有好多文章读来很没劲,真像是学生的命题作文。

  这本书,在书店翻一下就可以了,知道还是有许多热爱读书的人就可以了。没买回家的必要。

  哈哈,最后,关于纸制书和电子书,纸制书肯定会越来越好的,不会给电子书淘汰。

  好像是张爱玲说的吧,大概意思是古代的时候出本书不容易,所以古人的书好,现在出个书容易的放屁一样,所以现在多无聊的书。但是现在到了资讯这么发达的年代了,电子书多么厉害,所以有好多无聊的书都会给淘汰的,真正用来阅读的文字,就会做成一本本好书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