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9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精选10篇

  《西南联大行思录》是一本由张曼菱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一):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读这本书之前,看了很多评论,说写的多好,看的多心潮澎湃。也就买来看。然而我以为的也只能是我以为的。怎么说呢,这本书是让我了解了西南联大,让我对这段不知晓的历史有了认识与了解。然而,客观来说,我个人认为本书的作者有点矫情。书中几次说道文人不应相轻,然而,全书看来,在作者的眼里,除了北大、清华以外,其他大学学生都不能称为学生了。是的,大学分等级,但也不是每个好大学里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写作的时候还是要把个人情绪放一放,把个人的矫情放一放。现在看来,说文艺青年矫情其实也是有点道理的。

  其次,作者写的每一句话,都在感叹过去有多么美好,民国时期学风多好,老师多好,等等。另一方面,一提到现在中国各种冷嘲热讽。能感觉到作者都现在的执政党不满。在写到台湾的那些老教授时,满满的都是赞扬与羡慕。作为一部记录性的文字,百分之80的内容都是转述别人的话,但凡写到自己的话时,我感觉应该以一个客观角度去描述。过去再美好,你也应该活在现在不是,你也回不到那个时代。开始读的时候觉得还好,越往后越觉得字里行间流露出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不过,书中有一处亮点,就是描写闻一多先生故事时,感觉还是写出了爱国人士为了国家奋不顾身的那种情绪。最后,每个被作者采访过得老学者都在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就写这么多吧,不想说什么了。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二):读《西南联大行思录》

  少年时代,向往北大这座象牙塔,有关北大的一切都想了解。高考结束那年,偶然逛书店,《北大才女》赫然出现在书架上,翻看几页,果断收入囊中,具体内容已不记得,只记得作者名为张曼菱。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本想深入了解战火纷飞的年代,三校合并的西南联大是如何在昆明办学育人,书买来后,发现作者是张曼菱,北大中文系毕业,很熟悉的名字,查阅后才知果真是当年那本书的作者,一种久违重逢的感觉,毕竟当年那位青涩的少年曾向往过她书中的象牙塔。

  这本书采访了数百位联大校友,留下了丰富的口述材料,可以说是抢救性的完成了大量的人物录音采访。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口述史的,因此读起来乐此不疲。抗战时期,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教育资源免遭毁灭,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办学,南迁至湖南长沙又到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时间,全中国最优秀的教授大师们、学生们齐聚春城,他们的到来,给这所四季如春,无寒暑之虑的小城带来了生气,更可贵的是思想的启蒙。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会请联大的教授们来家中讲学,城里、地方的富裕人家也会邀请教授们来家里做客。书中写到

  将先生接到了家里,自然是全家人都要叫出来与先生见面的。女孩子一扭一扭地出来了。

  先生一皱眉。说:“怎么还缠足?放掉放掉!”

  乡绅说:“已经订婚了。”

  “还小还小。”

  于是请教,怎么办?

  先生说:“上学上学。”

  因此许多女孩子放掉了缠足的脚,走入了学堂。就这样,一大批青年得到了解放,甚至从此改变命运

  西南联大时期,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都在昆明,学校实行“教授立校”,培养了大批人才。教授们大多留过洋,又有旧学的功底,因此可以算是中西合璧,教学很有自己的一套。当时的教授们有朱自清、胡适、闻一多等教文学;历史系有傅斯年、陈寅恪、吴晗等;哲学系有冯友兰、金岳霖等;外文系有叶公超、吴宓、钱钟书、朱光潜;物理系有吴大猷......那时的学术圈到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息。

  李政道本是浙大的学生,老师觉得他天赋异禀,应该到更高水平的地方学习,于是写推荐信给联大物理系的吴大猷。吴大猷并不认识写信的老师,可大多数从事物理研究的都认识吴大猷,于是李政道怀揣着老师的推荐信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昆明西南联大,得到中国物理学界的大师的指点,从此走向更高的人生舞台。

  西南联大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教授治校”,我觉得这一点对今天的高校行政管理及教学管理很有借鉴的意义,这些教学制度很值得研究。清华的梅贻琦校长会通过上海商务印书馆直接翻印国外的教科书,成为西南联大的教材,这使得联大的教学设置与国际是接轨的,许多后来出国深造的学生如杨振宁,去国外研究所很快能够适应那里的课程设置,这与联大的教学分不开。

  关于闻一多的暗杀,书中多有描述,原来先生在李公朴被杀害之前就已经被列入被暗杀的黑名单,每天不停的有人过来提醒他不要出门,化装出走,甚至有人送来了乔装打扮的西装,可闻一多却从不畏惧,每天照常出门,书中引用了他对妻子的一段话:

  现在就好像一条船在海里遇到了大风。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船里的人,把舵掌握好,才有可能船不翻,达到彼岸。我们也撇手不管,就任凭风浪吹打。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不坚持不行

  这是何等的信念!为了达到心中的“彼岸”这个理想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先生遇难之前的最后一次演讲,明知特务很多,也受人相劝答应不会登台,可当他看到李公仆的太太站在台上已经讲不下去,特务又不断捣乱,他便毅然登台发表了生前气壮山河的最后一次演讲。

  抗战胜利以后,台湾回到中国怀抱。自1894年甲午战败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年的时间,台湾人民经历了日本人的奴化教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西南联大很多学生参与了政府接收台湾的工作,1948年国民党撤退台湾后,一些教授学者登岛,更是对于台湾的“去日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写到“原北大副校长发起了‘普通话运动’,历史系教授钱穆倡导‘国学运动’。‘普通话运动’、‘国学运动’使台湾人民在语言、文化上重归祖国母体。”由于抗战胜利后,内战很快爆发,人们的注意力被转移,直到1948年国民党撤退岛内,形成了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过程对内地人来说也是鲜为人知。作者对一段历史的叙述,弥补了我对台湾回归后那段历史知识的空档区。

  关于清华校长梅贻琦在台湾新竹重选校址建立清华大学,书中也多有论述。据说新竹的清华大学跟北京的清华大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一样的清华门大牌坊,一样的“荷塘月色”,一样的重视体育,一样的把宿舍称作“甲所”、“乙所”......这些种种的相似,似乎诉说着梅贻琦校长对故土清华大学的思念,也寄托着他的许多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感

  这本书挤时间读了很久,终于读毕,史料价值很丰富,信息量也很大。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总是意犹未尽,陪着书中的人物往前走,被他们的喜怒所牵动,书读完了,对书中人事物的情感也愈加浓郁。梅贻琦、蒋梦麟、李政道、闻一多、胡适、季羡林......这些大师、学生的身影犹在眼前,总还想去探寻一些与他们相关的事,想去昆明探访那所存在九年的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三):大师之源

  #2016年度第65本书完结#

  《西南联大行思录》张曼菱(继《江城》读的又一部非虚构写作作品)

  如果你要去云南,请带上这本书,看看七八十年前的蒙自、昆明,去西南联大旧址赏赏碑文,转转滇池、翠湖,吃吃烧饵块,来一碗大家都惦记着的过桥米线。没有云南就没有吴征镒的植物学,也没有费孝通的社会学……

  “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校长、北京清华大学校长、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梅贻琦、陈寅恪、冯友兰、任继愈、沈从文、华罗庚、钱学森、朱自清、叶公超、钱穆、钱钟书、吴有训、闻一多,王力、林庚、吴宓、费孝通、杨武之、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邹承鲁……作者携团队采访耄耋之年的联大师生本人或子女还原七七事变后经由长沙最终迁至昆明的西南联大。

  七七事变后,为保证“中国弦诵不绝”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合校移址共建西南联合大学。国将不国,一群意志品质超群、成就卓越的学者带领弟子延续国人精神。一个个小故事筑起当时的西南联大品质。学生与教员一起兼职、吃饭、讨论、共度艰辛,西南联大是吸引不是压迫,是悟性不是记性。

  作者尽量淡化“政治”色彩,然而从全民抗日到国共内战再到海峡两岸,怎么能做到呢?这本险些“胎死腹中”的书,终于还是删删减减面世了。作者回忆往昔,也表达对现实的忧虑。

  一段段扣人心弦小故事,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我,比较在意邓稼先的那一段……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四):16.11.27

  严格来说,我觉得作者缺乏梳理庞大素材的能力,引用采访原文和观点抒发混杂在一起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作为北大才女的张曼菱女士也将大量的笔墨花在了自我感情的渲染上,家国情怀,教育反思,主观感情太多,让这本书的定位变模糊了。

  但这些瑕疵仍不妨碍我在读的时候热泪盈眶

  彼时北大闲散,清华敏捷,南开务实。

  先生高尚,学生活泼。

  彼时,自由平等,畅所欲言。昆明小城的商铺伙计亦在周末早早关门去听先生讲座。

  中国人的文人风骨,知识分子的内在道德,在彼时成为辉煌的绝响。

  不知几时起,去国抛乡者已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学术上的成就是为占有资源,提升地位,获得财富。各大高校重技而轻格(在北外特唯尤甚),高等教育让人失望追求优渥的生活条件无可厚非,所以纯粹为民族,为学问,为人格塑造,治国平天下的读书才最让人怀念。

  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

  我们写作老师,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头儿,在上课的时候常常感叹,大学生要塑造自己的人格,国家才能有国格。然而谁不关心眼前分数,职业道路。中国太大,又怎么轮到我来建设。可纵然生活条件变迁,光怪陆离世界正在展开,中国文人、知识分子还有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骨子里的道德和理想也从不应该缺席。

  断断续续见缝插针地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不由深深遗憾。我一己之力并不能有任何改变,所谓的理想抱负在现实,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中国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

  所幸中国已经有了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经济条件的发展也终将为人才提供足够的吸引力。

  梁漱溟先生父亲在投水自尽前和儿子对话:

  “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相信这个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2016.12.3更新---------

  这是上周写的,现在想来也有不妥。我相信真正的大牛于国于家于事业都是有情怀的,他们也有能力实现抱负,哪怕在当年也不能要求人人担家当国。遗憾的只是今天的高等教育,扩招严重,大学变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学校自己的现象),希望无论是为个人还是为更崇高的目标,大家都能塑造自我,好好读书,不要成为只有一技之长的人。

  但真的好喜欢西南联大的校歌歌词。放在这里

  《满江红》

  词:罗庸、冯友兰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五):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那么执着,那么令人潸然泪下的执着。冯友兰、吴有训以身护校,外表是手无寸铁的书生模样,内心又是怎样刚强的意志。

  读到“当清华园遭受日机轰炸,吴宓教授拥背坐在床上,四周的墙壁被轰炸震动而落土”的时候我鼻头一酸。

  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已经做好了为这个民族坚守文化与教育阵地的一切准备和牺牲。”

  一腔热血,国士之心,迎头撞上血淋淋的现实。想想现如今,心忧天下之人有几多?太多利己主义者,那个年代战火不断,但是心在燃烧。而现在大家的心却在金钱名利下逐渐冻起来了。

  此外,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太令人向往。

  没有师生,只有朋友。那么纯粹的交往,令人艳羡。

  而现如今,是什么隔在师生之间,尤其是大学,怎么就淡泊成如此了呢?

  我想,也正是师生之间的亲密无间,而能够让教授治学蔚然成风,治学,也育人,面对面的,潜移默化的,除了知识,还有思维,还有态度,还有三观,还有为人处事。李政道先生在吴大猷先生弥留之际冲进病房的凝望,那么旁若无人,那么不容他人插入。这种已经超出师生二字的情感是多么珍贵。

  书中的一幅画令人潸然泪下。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书是在亚马逊买的,过了整整两个星期才送到,我同学知道后哼哼了一句:是不是审查去了?

  2.我一直觉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前是真的,现在是空话。在看了《西南联大行思录》之后觉得就是这么回事。我当然知道人总是有美化过去的倾向,但很明显过去的西南联大不需要美化,本身就是这样。

  3.闲散的北大,敏捷的清华,务实的南开,三所大学,三种性格。在几个月后我也许就会在南开拼命了,只希望那时南开不要丢掉了自己的求实传统(事实上如果丢了我也没办法,那么多人把自己的本心丢了,拦都拦不住)。

  4.昆明全城都被大学改变了,这样的辉煌还能复制么?还会有这样一座城市,每到周末商店老板都让伙计早早关门,好去听讲座么?

  5.西南联大有中国的倒数第二代知识分子,我推测张曼菱女士大概算是中国最后一代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6.让人羡慕的步行团,尤其是在联想到今天的学生军训之后。不会再有黄团长那样随便师生们怎么走的团长了。

  7.北大今日被种种恶心事淹没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

  《西南联大行思录》读后感(七):西南联大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旨在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火种,为战后重建保存人才。这可能是现代中国最接近于世界顶尖的大学。校友杨振宁、李政道获诺贝尔奖,陈寅恪,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吴宓,费孝通,潘光旦,吴大猷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来自联大,邓稼先,王汉斌,邹承鲁,芮沐,朱光亚等校友均在各行各业作出杰出贡献。教授中的教授,精英中的精英。民国学术之自由,思想之先进,追求之崇高,今人可望而不可即。“几乎所有的当年联大师生,都严厉地批评现在的教育。”“在寻觅中,我感受到,历史对于中国人的巨大教化和敦促作用,以及历史的泯灭所带来的民族性格的崩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