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0: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10篇

  《战争与和平(上下)》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一):关于战争与和平

  上个星期注销了人人,又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了《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是一位好作家,但《战争与和平》后记里的长长一段关于历史个人思考似乎和小说本身脱节——思考是好东西,小说本身也是好东西,但两者放在一起总是有点别扭。这番话并不是说两者生来不可协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最后宗教大法官的审判便将作者的思辨和小说的情节融合在了一起,也成就了这部伟大的小说。但这种结合在《战争与和平》来看有点生硬,也许从这部小说的叙述方式来说托氏达到的结合已是最好了,但这点是我所不确定的。

  讲小说的内容前先感慨下这部小说本身。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列夫托尔斯泰,也都听说过托氏的这本巨著,也知道这部小说是不可忽略的所谓世界名著,但尴尬的是,如被人工置顶的一篇评论所说,“所谓世界名著就是从小你就知道你应该看,你自己也觉得自己该看,但是人人都觉得将来会看,人人都没看过的东西”。看完书跟同学说起我看完这部120万字的巨著,大部分都是一脸惊讶表情,仿佛看外星人。不过这么一副表情也不枉我花大把时间看着小说。

  讲讲小说的内容。长篇小说很考验作者和读者:对读者来说,看到一千多页砖头般的小说在精神上就是一种打击;至于作者,能写上百万字描绘出一个生动的虚拟社会,再于其中融入自己的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实在是意见不容易的事,而这部小说托尔斯泰足足写了六年。故事讲的是1805年到1820年俄国社会发生的事情,主要围绕两场战争展开,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常说的四大家族如下: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这是一本太大的书,以至出场的主要人物便多达十几个:博尔孔斯基家的老公爵、儿子安德烈、女儿玛利亚,别祖霍夫家的老公爵、私生子皮埃尔,罗斯托夫家的老公爵、公爵夫人、儿子尼古拉、女儿娜塔莎、侄女索尼娅,库拉金家的瓦西里伯爵(库拉金家老大)、女儿海伦、儿子阿纳托利,以及阿纳托利的朋友多洛霍夫,俄军军官库图佐夫,某个青年人鲍里斯,以及等等。当然我不会把这么一篇类似书评的东西写成剧情简介,这么一来太没意思了。

  读完之后比较喜欢的是博尔孔斯基一家人、皮埃尔、多洛霍夫。

  博尔孔斯基公爵是个固执暴躁的老头,个人读罢却感觉此角色却有点可爱,临死才表现出温存之处让人嘘唏;安德烈一直给人冷酷印象,一直很果敢,凡是当机立断,表现出似乎是那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但实则不然,在皮埃尔影响下进行过农奴改革,而后却又彻底地放弃了改革,被娜塔莎背叛后虽表现出一副决然的样子,但在战场上负重伤偶遇娜塔莎时,对娜塔莎的往日情感又表现出来;玛利亚在文中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懦弱,但当父亲死去之后却又挑起家族的梁子,管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颇显坚韧;至于皮埃尔,木讷不懂得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被瓦西里伯爵设计与海伦结了婚显示出这个人物的些许不幸,但他却真真切切地是善良的,虽然他的这一善良并不总是带来好结果,但最终和娜塔莎结婚幸福生活也算有了一个好结局。多洛霍夫似乎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我却喜欢得不得了,颇有昆汀.塔伦蒂诺的片子《inglorious bastard》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小队队长,痞气十足却有那么点武侠小说中江湖中人的味道,和皮埃尔的决斗如此,卫国战争中作为游击队一员行动时亦是如此。

  罗斯托夫家的人最让人感慨了。他们一家人无疑都是天真的,但此处所谓的天真更多地是中性词,如《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中阿辽沙的天真一样,与世俗不合拍,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好事,另一方面来说却是坏事。罗斯托夫公爵好设宴,公爵夫人不善持家,家财不知怎么就四散,随小说进行这一家族越来越穷困,最终还是靠尼古拉整顿的家业,不致过于没落。娜塔莎的不成熟是很明显的,那场著名的舞会中表现出的焦虑和之后草率接受安德烈的订婚请求,以及更后来受阿纳托利诱惑背叛安德烈,只能对着不成熟表示感慨。但能天真地活着终究是幸福的。至于当最后成了别祖霍夫夫人完完全全转变为家庭妇女时,那时的感慨又别有一般滋味

  我不喜欢库拉金一家人,一家中三位人物在托尔斯泰笔下显得过于世俗化和媚俗,以海伦为例。海伦的美丽与她努力着让所有男人为她献殷勤和她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交圈的焦点是相呼应的,但书中描绘的海伦一生依赖于这两者,一生的意义在于社交,生命也止于社交——最后死时还和两位上流人物纠缠不清。这个角色颇像毛姆小说《刀锋》里的艾略特,指责这类人没有追求是很容易的,但对他们来说人生的价值仅在社交,他们根本没意识到其他值得追求事物存在,就这一点来说也是他们也是颇为可悲值得同情的。但执迷于自己固执的价值观的又何止他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人生百态已经足够了。另外不太喜欢的是鲍里斯,一位四大家族之外的人物,穷其一生努力顺着军阶往上爬,似乎军衔高低能代表很多东西,但我认为不是,也许这是我不太喜欢这个人物的主要原因。或许该感慨下价值观不同可怕了?

  想评价的人物评价得差不多了,谈谈自己对整部小说的感想。首先要提的是,长篇小说的好处是你可以不必再喝上一碗孟婆汤投胎转世去体会另一番人间冷暖,小说家都给你写好了,只要照着看就好,而置身事外更使人能洞察社会——虽然这社会由小说家搭建,但有时往往比真实更真实。以前怕读长篇小说,最担心的是小说看到后头忘了前头,但如今合上书后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人生十几载,能记得住的又有多少?到头来是该记得的都记得,该忘掉的不该记得的也恰到好处地忘了,生活照样过。这么来看为忘掉的那部分生活苦恼实在不必。看长篇小说也是如此。忘记该忘记的,剩下的自然是值得记住的,与其带着不记住整本书便是白看了的念头看书,不如且看且忘,小说看完了,这人物也就心中有数活灵活现了——即使你自己都不清楚这般形象如何在你脑海中构建起来的,但这人物却实实在在的是可感的。这么一来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书中的世界,看时间这把杀猪刀是如何改变人和物的。

  其次,至于托尔斯泰想借这本书表达什么是很清晰的,因为如这篇文章开头所讲,托翁很没艺术美感地将自己的历史观赤裸裸地摆在了小说里面。除了第四册、第五册开头有大段主观性极强的议论外,尾声部分的评议甚至让这部小说看起来史书。托翁不厌其烦地只是想表达那么一个观点:历史其实是没有规律可循的,那规律即使是有,也不是我们人类所能理解的。

  最后,用书中一句很著名的话结束这篇文章:

  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二):安神舒心居家必备之良品

  有了小anna之后多了好多零散的时间,最适合用来读小说了。历时一个半月,今天终于读完了《战争与和平》,回到现实中来,内心已久的平静又被搅乱了。简单说几点感想吧。

  1. 《战争与和平》真是安神舒心、居家必备之良品。跟马太受难曲一起服用,简直能达到心如止水灭绝欲望境界

  2. 我一直以为小说会以四个人物展开四条主线,其实不然。皮埃尔作为全书男一号真是贯穿全书始末,跟皮埃尔一起迷茫一起蜕变真是一种享受。(但发现他将参与十二月党人革命,我只想为他叹口气。)安德烈公爵的转变也是震撼人心,之所以偏爱这个角色是因为我现在正处于他当时的虚无主义中。尼古拉……真心觉得家庭环境教育重要吧,不然这两对兄妹怎么都有点想通的气质呢。鲍里斯,说他像个凤凰男吧,人家好歹也是个公爵。求婚那一段太赞了,跪舔的人也是会有自尊的好吧!

  3.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比如安德烈公爵。

  4. 很多人喜欢娜塔莎,而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安德烈的妹妹玛利亚。尤其是在父亲与哥哥不行了的时候,更显她的强大与美丽。安德烈和玛利亚说是三观很不同,但就某些内在性格而言还是蛮相像的,都具有自我牺牲(或者自我毁灭)的倾向。至于罗斯托夫兄妹,也是一样的花心不靠谱。海伦兄妹话说也是一样的浪荡……托尔斯泰你是故意的么?

  5.看书中“啰嗦”的部分就知,老托不仅仅是想写一本小说一个故事。用一句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You know nothing, Jon Snow".

  6. 以后人的视角来看这一两百年前的事情总有种神奇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在看电影之前先看了剧透。比如老托一再强调的不确定性,让我想到当今随机性的概念在生活各方面已经很普及了,进而想到量子力学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当说到皮埃尔观察到看守俘虏的法国兵的态度变化,我又想到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在心理学上有了解释。当说到尼古拉如何管理庄园,又想到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当看到皮埃尔着手于十二月党人革命,又想到之后的苏联、二战、冷战、解体……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7. 看到后记,想到《红楼梦》里面“鱼眼珠子”的比喻。同样是贵族,要是大观园里面的小姐们都逃脱了厄运,之后的生活说不定就是娜塔莎“鱼眼珠子”的模样了。对美学来说,那才是最大的悲剧呢。

  8. 实在是舍不得读完《战争与和平》的话,想想还有《安娜卡列尼娜》可读。就这么安慰自己吧。

  9. 借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话来评一评皮埃尔。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三):我喜欢的世界名著

  俄国人的名字实在太长了,在读了全书的1/4时,我才勉勉强强不再受其干扰了,也正是从此处开始,这本书开始变得好看了。这本书场面宏大,人物众多,里面没有写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皮埃尔在被俘之前,一直是个对自己、对这个社会都很困惑的人,他心地善良,但是没有生活的方向奋斗目标;安德烈公爵是一位非常聪明优秀的人,但他有时对己、对人不够宽容,这使他与娜塔莎失之交臂,也失去了自己的幸福;娜塔莎在被安德烈公爵冷落将近一年时,在受到安德烈公爵的父亲与妹妹的冷落对待后,神智不清差点与人私奔,我认为,虽然这么做不对,但她那么年轻,应该还是可以原谅的(皮埃尔就原谅了她)。他们三人都是很好的人,但皮埃尔与安德烈相比,更让人喜欢一些。这本书我很喜欢。1958年前苏联的电影拍得很好,但是在看电影之前,最好把书看完,否则你看不来里面一些细节的深意,此外,看这部电影让人有做梦的感觉。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四):《战争与和平》杂感

  读完130万字的《战争与和平》,很难说它写了什么。如果一定要个概括:主要讲1805年—1820年俄罗斯与拿破仑的战争和这时期几大上层贵族的生活。全书七易其稿,都是托尔斯泰夫人手抄,装起来整整一马车。

  小说涉及人物繁多,人物复杂,不对具体角色展开了。

  一

  现在几乎不看有“坏人”的小说,好与坏怎么会如此单纯,如此极端,非黑即白的是政治。对电影电视倒没此要求,但也因此对很多电影电视失去兴趣。原来看电视,看了第一集就知道结局,看了结局就不再向看前面,如果剧情发展不如自己所愿,便不看。喜欢《权利的游戏》,这才浓墨重彩,以为会是很重要的角色,下一秒,死了。大刀举起,接下来不是“刀下留人”、“劫法场”,而是血淋淋的人头像腊肉一样被挂、被丢、被钉在木桩上。

  历史不取决于某个英雄意志,而成于流动发展中无数原因无数意外。如果有一部电影,最后一刻,战争负已定,主角和大反派来个单打独斗,最后男主死了(装逼遭雷劈),我一定得看看。

  再说回好与坏。《战争与和平》里没有好与坏,人性中确实存在虚伪、正直,真诚、卑劣、贪婪、高尚、喜欢被统治.......等特点,这就是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下,几万年基因选择下来的结果,无所谓社会黑不黑暗

  我以前看一个人,全凭自己的感觉。畏惧、虚荣幽默、大方、抠门、小气、自私、仗义....,选择一些喜欢的特点成为朋友,鄙视不喜欢的。或者什么原因也没有,看你就亲近、看你就不爽或是一见如故。从未从一个生命个体去看人,这种看法,不是去为贪婪的人找高尚,为高尚找贪婪,而是,生命的意义。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向我走来,他们可能同时在贪婪、高贵、自私、低俗等一些列人性中不断徘徊,不断挣扎,离上帝更近或更远。甚至你不会用这些形容词去套他们,而是静静地观察里面的人物。

  完全脱离是非善恶。最好的作家是翻译家,他只是把社会真实地翻译成文字,不带自己的感情。这也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二 『历史从来都不是理性主宰的』

  世界各地的民族,都有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传统。古罗马斗兽场的残忍与血腥,成了当时罗马人的主要休闲娱乐项目。出色的政治家,想得到市民喜爱,就得修泳池等公共设施、主办角斗士比赛娱乐民众。19世纪的俄罗斯还流行决斗,老婆被别人拐跑了甚至只是简单的流言蜚语,就去找到情敌,某日某地,相互距离多远,1 2 3,双方开枪,啪啪完事儿。按我们的理解,对付情敌,砖头首选。这般123对射,死的可能还是自己,绿帽子成了血滴子。1837年,伟大诗人普希金为了美艳的夫人冈察洛娃就死于决斗。(好像是情敌提前开枪了)

  其实,当时的人也不都认为决斗是多么合理和光荣的事,只是你不去决斗,别人就看不起你,在人群中抬不起头。这种莫名其妙的传统如:中国的包小脚,非洲的割礼,活人祭祀陪葬......

  《战争与和平》里皮埃尔并不爱妻子海伦,但听到别人的议论,就算已经加入共济会,领会上帝的旨意,依然去找多洛霍夫决斗。在决斗的前一刻,他想过自己会死,想过要讲和。但就在那一刻,某种力量挪动了他的双脚,抬起拿枪的手。

  三 『《贝多芬第三交响乐》』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乐是向拿破仑致敬的作品,又名英雄,后来拿破仑称帝,他才气愤涂去“致拿破仑”。看看《战争与和平》,听听“英雄”,感觉极好。第一乐章恢宏壮大,变化无穷。第二乐章却是慢板的葬礼进行曲,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战争的恢宏,一边又是死神纷沓而来。第三乐章诙谐曲,第四乐章快板有胜利庆祝是气氛的感觉。与《战争与和平》对战争宏大的描写和细节的刻画完美融合。

  四 『死亡常识』

  大仲马的《茶花女》尾声处,当男主打开女主棺材,尸体腐烂生蛆,不再是美貌依旧。这就是常识。文艺作品如何高于生活,如果违背基本常识就不好了。

  安德烈公爵受重伤,奄奄一息。快死的前几天,他突然有一种超脱尘世和喜悦、奇特、轻松的感觉。他不慌不忙的等待即将来临的事——死亡。爱的人娜塔莎就在身边,但剧情不像通常那么烂俗,他没有拖着最后一口气说:你要幸福,你要好好活下去等等。那一刻,对于死,曾经以为的可怕的、永恒的、不可知的遥远的东西,已经近在咫尺,由于这种可以理解和看得见,反而轻松起来。一方面由于爱情而眷恋人世,一方面是死亡彻底到来时“回光返照”的安详,世事与他已经无关。他没必要在死时还要对人世提要求。

  在他死的那一瞬间,他一努力,于是醒了。“是的,死就是醒来”。

  他心里突然亮了,那张至今遮着未知世界的帷幔在他的灵魂视线面前揭开了。他觉得,先前束缚他的内心的力量仿佛解放了,那种奇异的轻松感从此不再离开他了。

  是的,他死了,是的,他醒了。

  2014.11.4 于唐山北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五):一个变了心的人是卑鄙的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明显暴露了作家本人的贵族爱情习性,1956年版本的美国电影弱化了罗斯托夫,使之降为争风吃醋的爱情三角电影,抬高了皮埃尔、娜塔莎,贬低了安德烈。毫无节制的修改,又无法舍弃原著的名称。

  原著中罗斯托夫的出场并不比两位男主少,他的出场次数比娜塔莎还多,从别人的口述以及他的行为表现,还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青年,然而当他遇见玛丽亚之后,他就被她的财产所迷惑,这个女人长的并不好看,作家在陈述中几次提到她样子丑,阿纳托利奉父亲之命到她家去求婚,他看她样子丑勾搭上她的女伴,我不相信这样的女人除去财产、身份表现光鲜,能引起多少男人的爱情?罗斯托夫外貌虽比不上阿纳托利,却也是年轻一代英俊军官,这个男人心里说了这样的话:“她有着高级的精神生活。”同时在心里拿她和索尼娅比较:“论精神生活,一个贫乏,一个丰富。”可怜的索尼娅在他的眼中顷刻间跌落地狱,成了精神贫乏的代名词了。这种盲目难道不是跟皮埃尔与海伦结合一样,明知道她言语乏味,感受不到幸福,等待他的是迎接他跌落进去的网,他还是没有做任何反抗,甘心做了人家的奴隶。男人,在漂亮的女人面前是没有免疫力的,这是他们的弱点。

  直白地说,他们的婚姻就是交易,海伦下嫁于皮埃尔,无非是看中了他的钱。罗斯托夫的情况刚好相反,他们家因为日日宴客,财产已经耗光,玛丽亚的财富可以扭转他们家的经济危机,什么高级精神生活通通是狗屁,他与安德烈碰面话都没有说过,何以妄断他所处的是高级精神、富含哲学、幻想的生活?与玛丽亚的会面多数是在媒人帮衬下进行,他们可以谈多少可以称之为高级精神的话题?至少文中未看到半句属于他们可以称之为高级精神的对话。我还想再问,倘若玛丽亚与索尼亚的身份对调过来,他会不会对那个没有陪嫁的姑娘产生爱情?

  人一旦变了心,面目就会变得丑陋,要多卑鄙有多卑鄙,对过往前任的贬低、否定还是其次,杀人越货这样伤天害理的事不是也有人干过并且以后还会继续有人干吗?贪财就是贪财,找那么多借口去修饰更显得作恶的人卑鄙、无耻、下贱。毫无疑问,原著中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比索尼亚更适合当妻子了,娜塔莎是很有魅力,可惜抵受不了诱惑,阿纳托利没费什么功夫就把她迷的不能自我,可是半年多前她还跟安德烈热恋呢!这方面索尼亚抵受诱惑的能力比娜塔莎强多了,多洛霍夫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阿纳托利强,外貌上虽然不如阿纳托利公认的美男子那么响亮,但是勇气、胆量、谋略、生活能力方面那可比阿纳托利强太多了,索尼娅却拒绝了多洛霍夫的求婚,一心爱着罗斯托夫,不是很难得吗?

  当然啦!玛丽亚也不是会出轨的对象,一来她的样子丑,难让人倾慕,二来她的生活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可以想像她的生活跟他父亲一样,死气沉沉没有鲜活的力量。我无意拿她的外貌来说事,只是忍不住对这种不正当的交易表示厌恶。样子丑不是限制爱情的理由,人人都享有获得爱情的权力,以他们两个的关系来说,玛丽亚不是祸手的制造者,一个外貌丑的女人,有年轻的英俊军官帮她的忙,向她献殷勤,她能不产生爱情吗?这样她所处的位置就更悲剧了。

  以一个正直的人的价值观来说,他(她)所想要的富有物资生活,要靠他(她)自己努力工作去获得,生活的排场应该根据收益决定增加或收减,而不是为了维护一贯的场面,去做不道德的交易。一旦他(她)开始进行这样的交易,以往他(她)所表现的行为都不过是未经诱惑的假面。或者更客观地说,人无完人,外表光鲜,谈吐幽默的皮肉里住着贪财或其他的幽灵。

  无疑,要了解一个人的人品,不是看他(她)的外在表现,而是要看他(她)抵受诱惑的能力。

  自购图书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六):传世名著的共性

  传世名著都有一个共性——诚实。我不知道《琅邪榜》原著是什么样子,就电视剧来说它有些花哨,不过我还是花了三天时间把看完了它。能怎么办呢!我对讲谋略方面的电视剧是没有抵抗力的。当然啦!不是所有这方面题材的电视剧我都青睐的,剧的质量必须要有保证,这是继《潜伏》之后,我再次完整看完的国产剧了。从电视剧来讲,战争不外乎是杀伐,冷冰冰的刀剑和着血夹杂着砍伤的人的痛苦回音,对同胞的情谊、怜悯,无论是《汉武大帝》、《潜伏》、《琅邪榜》从未提及,加害者与被加害者想的都是共同的问题——如何将敌人消灭。

  那些被对手称之为敌人的人,跟另一方并没有深仇大恨,他们很多只是因为政见不同,迫于生存压力,向另一方举起屠刀,他们的行为还在于不是自发性的,迫于统治者的压力执行,战场上这样的士兵多如牛毛,当一方向另一方举起屠刀或射出子弹,听到对方倒下发出的凄惨声音,得胜的一方难道会高兴?他们跟他们一样,是父母眼中的儿子,可能已为人父,或是将要结婚,有爱人在等着他们,在他们将敌手杀死后夜里睡着难道不会做恶梦?我很难想象作家、电影人其作品缺少人文关怀,影响力可以长久。

  托尔斯泰在一八一二年那场决定拿破仑大溃败的战争里面,到处体现了人文关怀,无论是法军还是俄军,他们都有人类性格软弱的一面,同情他们的俘虏,他们使出恶的本性是担心他们自己软弱,无法把控局面。就像是一个鞭打孩子的父亲,也是将自己无能的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拿杀人(伤害)他人取乐,不是身心健全的国民会做的,南京大屠杀的侩子手,希特勒、项羽这样的杀人屠夫还是少。

  除了人文关怀,《战争与和平》还有大量的笔墨歌颂普通民众的爱国行为,在贵族统治的年代,农奴社会下的普通百姓在国难面前一致对外,贵族、政府机构、普通居民撤出莫斯科之后,留下来的人不只放火烧掉草料,偷走离开的人家里的财物,居民房里面的火种也是他们所为。他们给敌人留下的是一座空城,也不给他们食物,最后落的仓皇逃窜的命运。托尔斯泰说:“拿破仑要是不在莫斯科停留,直接向彼得堡或是南方其他富庶的地方进攻,最终落败的可能就是俄国了。”

  同样的战场在我国结局却不一样,南京当时民国政府撤退,留下全城的百姓作为牺牲品,这种施政方针实在难让人苟同,国难当头不忘自相残杀,要靠外国人的势力才可以赶走侵略者,这方面不是很值得我们深省吗?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七):好书

  我从很久以前就知道战争与和平是XX排行榜上的世界第一小说,那个第二好像是包法利夫人。于是很早就想读。首先是家里没有。后来有一年回国,从网上买了下来,看看这个厚度就望而却步了。背到了学校去也是跟着我辗转腾挪的换地方。家都搬了一次,书还是放在办公室没有动过,被我用来垫电脑显示器了很长时间。直至这次回家,一狠心,从大洋的那一边儿背了回来,说怎么着也得在这次走之前读完了。从平安夜开始读,一直到今天读完,还是结结实实的坐下来看书的。

  好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

  说实话,从故事主线的角度看,全书有狠不得三分之一的废话,其余的故事可以如此概括:

  有一个富逼的私生子A1,原来和B2和F1天天花天酒地,小时候就认识D家一口子。不想A1在爹死了之后暴富,被B0盯上,把自己的闺女第一美女社交帝B1嫁给了A1。A1说白了就是人傻钱多,但是明显没有看住老婆,不久为了老婆和F1决斗。A1的哥们C1不久就为亚历山大干拿破仑去了,同去的还有D家喜欢自己表妹的D1。1807年仗打的不好,C1差点被弄死,D1也差点挂了;C1回到家发现自己的老婆挂了只留下了一个儿子Cc1,只能让自己的老爹C0和自己的妹妹C2照顾自己的儿子。妹妹C2长得丑,但是家里有钱,于是也被B0盯上了,要自己的儿子B2去娶,被机智的C0制止了。

  D1回家之后带了自己的基友E1,结果自己的妹妹D2出落成了第一年轻漂亮的未婚妇女很快吸引了E1,怒送好人卡一张不谢。之后D2在A1介绍下遇到了高帅富C1,虽然有巨大的年龄差但是因为是真`高帅富所以瞬间被拿下。机智的C0又站出来了说你俩异地一年吧呵呵。于是听话的孝顺儿子C1就果断去外国疗养了一年。在此期间,D2独守空闺,虽然才十六但是也不堪一颗寂寞的心灵啊;再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B2竟然一见钟情然后要私奔,被阻止了之后以为失去了真爱差点没死了。过了几天C1回来之后一看女子无情无意就休了婚,这个过程中有着第一美女社交帝B1当老婆的胖子A1也爱上了D2。但是D2羞愧难当没心情和任何人谈风月啊。

  之后就1812了,去听老柴的overture啊。C1和D1又上了前线。偶然的机会下D1救了C2,俩人竟然对上眼了。之后打打打,A1留在了被打穿的莫斯科当了俘虏差点玩命,他老婆B1因为不知道如何一脚踏三船吃安眠药过多死了,其他人基本都回撤了。C1肚子被炮弹干了一下,在医院发现B2的腿被炸没了一条已经残废了。在回去养伤的过程中,偶然的被送到了D2家里,D2一照顾,C1就原谅了念念不忘的小妹子,最终在C2和D2的照料下死了。

  这个时候拿破仑顶不住了,开始后撤。E1和F1在追击的过程中救下了A1,同时目送了D2的弟弟D3被人爆头。A1回到家,大风大浪过来了改变了性情,可是也发现老婆没了,基友也没了。灰心丧气的到了莫斯科发现卧槽C2和D2都还在呢,于是终于完成了这一千多页跌宕起伏的恋爱:A1顺利拿下D2, C2顺利拿下D1, 大家养着Cc1过上了幸福的地主生活。

  当然要是这么写就能写完就不是第一小说了。

  我一直觉得区分好书和一般书的区别在于,人物在书中的成长。如果一本书讲明白一个故事,那是一本书;如果一本书能讲明白一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是如何成长的,那是一本好书;如果一本书能讲明白两个人在这个故事里如何成长的,那是一本好好书。

  托尔斯泰在这本书里详细的讲了A1, C1, C2, D1, D2五个人起是如何在这六年之间成长的,有着详细的,有理有据的发展过程和情节推动。所以最起码是一本好好好好好书。然而作者在写作的同时巧妙地把人物的进步和变动揉入到了历史事件里,并且用他几乎是哲学+历史学的思考观点细致入微的分析人物在历史背景下的成长关系。这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写出来的了。一流高手写的是家庭,超一流高手写的是社会,绝世高手写的是历史。

  在这里斗胆比较一下鹿鼎记:老金最后也是壮志未酬,要把人物融入到历史里面,可惜的是韦小宝这个人物的个性,从头到尾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就跟不用说小玄子和那七个炮灰了;并且也没有写出来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特定的对于人物性格思想的影响和改变。反观托尔斯泰,完全的把人物融入到了历史,完全的达到了他想说明的人物对于历史环境的依赖性,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并且在书中不加修饰的各种对历史的评论,各种比喻实在是妙笔生花,我生动的记得那个关于蜂巢和蚁穴的类比。

  托尔斯泰关于人生的思考,关于情感的认识,关于命运的理解,完全的生动的融入到了整本书里。阅读完全是一种和智者对话的体验:本来有这么多的人生哲理和命运发展的必然规律,干嘛不早点读非得要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然后才知道哦都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人家150年前就都告诉过你嘛!

  这种书,只能恨自己读的太晚。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八):我所读过的最伟大的小说

  就目前我看的文学书籍里,最伟大的小说非《战争与和平》莫属了。史诗般的美学巨著,生动鲜活的描绘了战争前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书中的主题从民族、战争、贵族、农奴、沙皇、军队,到宗教、共济会,甚至到人活着的意义、生与死、哲学,涉及面之广简直令我惊叹。 《 战争与和平》的叙事显然是以一种迂缓的步调展开的,里面并没有猛烈的情节转折,而是大致沿着人物的日常生活的轨道笔直地进行着,非常真实的还原生活。 托尔斯泰用“全知法”,对人物洞察入微,全知全觉所有人物的思想动机、情绪情感;更进一步深入内心进行心理意识剖析,全面观察人物心理的矛盾发展。 最喜欢书中对精神之光、理想、真理、信仰、永恒美、爱、自由等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这是托尔斯泰的美学世界。主角的内心不断经历曲折而辩证的发展过程,所有这些发展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和生活事件息息相关,合情合理的。 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不是静止的虚假的,而是曲折而辩证的发展着,总的来说他们都是有灵魂的。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九):托尔斯泰的伟大

  伟大。伟大的巨著。托尔斯泰伟大的心。这是读这部作品时,唯一能用来形容我内心震撼程度的词。

  这世上有很多被称为名著称为经典的书,有些读过觉得差不多名副其实,有些觉得完全过誉了。

  在自己看过的书里面,有过特别喜欢的书,有过特别有趣的书,有过特别共鸣的书,有过特别值得深思的书,也有过特别耳目一新的书,但是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觉得特别特别伟大的书。

  托尔斯泰的书中,没有大奸大恶的人,没有特别的出乎意料的情节,就是普普通通的人,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有普通的善良与卑劣,普通的纯洁和世俗,普通的悲喜与好恶,普通的爱情与婚姻,普通的自私与虚荣,普通的愚昧与无知,普通的阿谀奉承与蝇营狗苟。

  但是不晓得为什么,看他笔下描述的人物和情节,就总是想,得有一颗多么伟大的心,才能包容这么多平凡的人物,这么真实的生活与世界。

  《战争与和平(上下)》读后感(十):才情托翁

  很震撼!我想不出更适合的词形容这部我晚看了十年的史诗级小说。

  最初想看是在上周看了这无比熟悉的名字之后的冲动,而这注定就是一次与伟大的邂逅。开头,华丽,美妙,刘辽逸翻译的文字字字玑珠,想必原著一定也是异常浩荡,俄罗斯人的名字翻译十分冗长,故开始的时候还是容易被这些名字搅混,不过并不影响阅读带来的奢华视觉体验。

  这是一段我不熟悉的战争,甚至是不熟悉的国家,谁都知道俄罗斯,但还是对他的灵魂不甚了解,但是,托翁很快就将你带入那个动荡却美妙的时代。都说托翁是文学史上的历史学家,此话不假,很快,你就会被他精确的历史设置和故事情节折服,战争时代是1802-1812年的各种法俄战役,托翁是在1865左右创作此书,可见他必定对这番历史做了很仔细的研究,实在难得,我看有读者批判他对历史的再现过于桎梏,我只能说那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战争与和平》有很多个主人公,从战争和贵族的和平生活做了很明显的对比,最后贵族和战争融为一体,从很多的个体去反映主题,这是它给人一种很全面很客观的感官的原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托翁对景色和心理描写简直就是入木三分,战争的景色,田园的景色,奢华上流社会宴会的景色,无不令人神往至极。拿一段来举例:“在科洛恰河上面,在波罗底诺村和村的两边,特别是左边,也就是在沃伊纳河在沼泽地带的河岸流入科洛恰河的地方,弥漫着晨雾,雾在融化,消散,被刚升起的明亮的太阳照得透明,雾中一切可以看见的景物神奇地变得五彩缤纷,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枪炮的硝烟和雾混在一起,在烟雾里,到处闪烁着早晨的亮光——时而在水面上,时而在露珠上,时而在河两岸和在波罗底诺聚集着的军队的刺刀上。透过烟雾可以看见白色的教堂,波罗底诺农舍的屋顶,密集的士兵,绿色的子弹箱和大炮。所有这一切都仿佛在浮动,或者好像在浮动,因为在这一带整个空间都弥漫着烟和雾。在雾气腾腾的波罗底诺附近的洼地上,以及在它以外的高地上,特别是在战线的左方,在树林、田野、洼地、高地的顶端,仿佛无中生有似的不断地腾起大炮的团团浓烟,有时单个出现,有时成群出现,有时稀疏,有时稠密,这一带到处可以看见烟团膨胀开来,茂盛起来,汹涌地滚动,混成一片。”

  还有出色的心理景色融合:“犹如一条看不见的黑河,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在黑暗中流动着。低语声、谈话声、马蹄和车辆的响声,汇成一片嗡嗡声。在这片嗡嗡声中,听得最清楚的是伤员在黑夜里的呻吟声和谈话声。他们的呻吟声仿佛充满了包围着军队的全部黑暗。呻吟和夜的黑暗融成一体。”

  另外,主人公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安德烈公爵和索菲,都是悲剧收场,安德烈公爵在爱人的身边痛苦辞世,索菲从一开始到结束并未曾真正拥有过属于她的幸福,个人比较喜欢不圆满的结局,如《飘》中斯嘉丽的失去,《泰坦尼克》中情人的死去,《1984》中最后服从于现实的主人公,托翁将这些人物以不同的命运收场,而不是皆大欢喜,则给角色添加了不少人格魅力。不过,最后的后记还是比较草草收场的感觉,以至于我对娜塔莎和皮埃尔的喜爱程度并没有那么深,个人拙见是,无需交代他们二人之后的零散婚后小事也许更加,但也许托翁有他的道理,不做多言。

  总之,这是一部堪称宏伟的作品,很长很耗时,但是很值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