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一种孤独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十一种孤独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8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一种孤独经典读后感10篇

  《十一种孤独》是一本由理查德·耶茨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一):负能量之书

  凡在这世间成功者总是令人大跌眼镜,赚够眼球,失败者则通常泯然众人,默默无闻。按照当下的价值观,就如当年学校成绩平平的张小笨多年后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一掷千金的张老板,令人刮目相看;而当年总是名列前茅的李有才多年后拐弯抹角才打听到他成了朝九晚五的李白领,毫无悬念。成功者总是成功得千篇一律失败者总是失败得姿态万千。而这本书,正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为天下形形色色失败者或失意者所立的小传。从这十一个故事里,你别故作聪明地以为作者在用莫泊桑那样欲抑先扬的写法,也别期待作者留一手,等着看欧亨利那样峰回路转结局,甚至连契诃夫那种讥讽尖刻的文风你都别指望。总而言之,每个人物从一开篇,其卢瑟(loser)的命运基调就已定下,哪怕他们短暂表现出对生命激情,那也只不过是回光返照,你千万别指望他们会咸鱼翻身,否则一定会失望到底。就好像算命先生说你四十岁之前都不会走运,你于是满怀希望当地问,那四十岁以后呢?结果答案是,四十岁以后你就习惯了。是的现实的嘴脸常常是,你肯定会从一个火坑中跳出来,但另一个火坑正等着你;是的,命运会有转弯,转来转去还是个死胡同。人生没有有惊喜,只有无奈。成功是凤毛麟角,失败和失意才是人生的常态。

  这是一本充满负能量的书。看了它,你只会觉得孤独更加注定、努力更徒劳、人生更无望。正如译后序所说,这是一本孤独的人写的孤独的书。其作者理查德·耶茨正是一个这样怀才不遇、一生潦倒的卢瑟。他顽固地反对“知性”写作,否定小说思想性,所以他以局外人的姿态,冷静地用白描手法客观而朴实地叙述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没有通常意义上的短篇小说那样集中紧凑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那么多个性特征鲜明的人物,就像是对我们日常茶米油盐生活平铺直叙。如果这十一篇小说单独拿出来,你会觉得毫无意义,不知所云。正如耶茨在最后一中孤独里写得那样,一个作家就像个建筑工人,写作就像挖坑打地基、添砖加瓦房子,而“知性写作”最后总要留一扇窗,让“阳光”照进来。所谓的阳光就是作者想传达的思想。可是耶茨写完整本书后的那段独白很有意思:“窗户在哪儿?光线从哪儿照进来?……原谅我吧,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我根本不敢肯定这间房子有没有窗户。也许光线打算尽可能从手艺马虎粗糙的建筑工人留下的那些罅隙、缝隙中钻出来。如果是这样,你们可以肯定没人会比我感觉更糟。上帝知道,伯尼,上帝知道这里当然在哪儿会有窗户,一扇我们大家的窗户。”耶茨从不分析孤独的出处,也没有开出摆脱孤独的处方,他只描写孤独本身。因为孤独本身才是人生的本来面目。也许这就是他所说的“一扇我们大家的窗户”。因此十一个短篇连缀在一起,却奇异地形成一座沟通无力的巴别塔,孤独坚不可摧

  正因为耶茨没有“知性”地要向我们传达什么,这十一种孤独就像冰冷的水珠,从他这个“手艺马虎粗糙的建筑工人留下的那些罅隙、缝隙中钻出来”,凉意直抵人心。如果我非要肤浅地给每个孤独加个明确的解读,是不是正违背了耶茨即使潦倒也要固守的初衷?

  《南瓜灯博士》:第一种孤独——刻意的善待等于变相歧视。新转学来的小男孩不想引人注意,而得知他悲惨背景的女老师处于同情,对他处处包庇、时时袒护,反而使他成为众矢之的自尊心碎落一地。他只能通过画女老师的裸体像并写上脏话以泄愤。

  《万事如意》:第二中孤独——他拥有的如此之少,你竟仍不是他的全部。女神终于肯委身屌丝,可是发现屌丝竟也有自己朋友圈和生活,那是每个女人婚后都不可避免失落。(以下不再概述情节,避免剧透。)

  《乔迪撞大运》:第三种孤独——在堕落、失去原则的体制内,越有原则的人越被排挤。

  《一点也不痛》:第四种孤独——有一种背叛,叫做服从命运的摆布。

  《自讨苦吃》:第五种孤独——所有的伪装碎落一地,最窝囊的一面总是暴露给最亲近的人看。

  《与鲨鱼搏斗》:第六种孤独——有追求理想主义者总是干不过操蛋的官僚作风。

  《与陌生人共乐》:第七种孤独——刻板乏味的存在是一种罪。

  《勃朗宁自动步枪手》:第八种孤独——任你多想摆脱沉闷单调,怎么做怎么徒劳。

  《绝佳爵士钢琴》:第九种孤独——永远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却没有勇气对跟屁虫的命运说不。

  《旧的不去》:第十种孤独——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不幸已经是那个旧的。没有什么比发现自己是个过时的人更加悲凉。

  《建筑工人》:第十一种孤独——怀才不遇,背着苦难的十字架潦倒一生。

  海子有首诗《在昌平的孤独》,结尾写道:

  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

  孤独不可言说

  老到一定程度,才发现不是每次努力都能像我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那样,获得回报。现实中,更多的是徒劳、失意和无望。就像最俗的那句:四十岁前拿命换钱,四十岁后拿钱换命。最终,命运不过转了个圈,回到原点。重复把渔网撒向深不可测大海,每一次都无功而返,凄凉而又失望。整本《十一种孤独》里,耶茨几乎从未直接提过“孤独”这个词。然而孤独感在每个普通人的命运里永不停歇地轮回,在所有微妙的人生际遇中借尸还魂,冰冷深入骨髓。正如西西弗斯每天把巨石推向山顶,每每未到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而他就永无止境地重复着这个徒劳无功动作,生命就在这样一次次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普通人不知命运的阴谋,反而乐此不疲。一次次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热闹过后,谁也无法避免最后那个落寞的结局。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二):南瓜灯博士:我站在一条小巷里,吵闹声像太阳一样遥远

  很多人在回忆童年时,总说起当年的无忧无虑。但对于同样不少的人来说,他们心灵深处的创伤,往往也根植于年幼岁月。如果说“人都是孤独的”,那么这种属性将是贯穿于人一生不同时期。所谓无忧无虑的童年,很可能却遭受着一种庞大的孤独。

  耶茨把《南瓜灯博士》放在《十一种孤独》的第一篇,若是有心之举,或许就是因为孩童时期的孤独,沉重并且深远。当我今天重读这一篇的时候,难以避免地泛起了共鸣。

  这个故事几乎没有情节,却在结构上构建了几对矛盾。表层是文森特与新班级同学间的矛盾。内核是文森特保护自我与融入世界的矛盾。而普赖斯小姐与文森特之间的矛盾,则充当了表层与内核间的连接。学校作为大部分人早期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场所,常常构成人们各种情感的发源地。心智发展尚未完全社会化的孩童,固执地用天性的爱恨去行动,从而导致了一种直接而真实的残忍。当一群孩童因共同学习生活而构建起情感习惯上的联盟时,任何企图闯入者均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于是“转学”成为一种令人恐惧行为。耶茨在故事中把文森特转学后遭受排挤从而产生巨大孤独感的画面描绘得让我惊呼。“当所有人再次想到文森特.萨贝拉时,课间休息时间到了,而他们想到他,也只是确定他被排除在一切之外。”于是文森特躲进了自己的藏身之处——“一条狭窄的小巷,水泥砌的,位于两栋教学楼之间,只连着几条关上的消防通道,另一头不通,很是隐蔽。那里十分凄凉——他可以背靠墙壁,眼睛盯着出口,课件休息时的吵闹声像太阳一样遥远。”这些文字里的孤单感深入骨髓,同辈压力足以摧垮一个年轻敏感灵魂

  在另一个方面,普赖斯小姐渴望扮演拯救文森特的上帝角色。她自以为聪明地给予文森特明显的偏爱,告诉他他有多么优秀而她又是多么地爱他。于是普赖斯小姐毫不费力地在孤独的文森特心中构建了一个圣母的形象。但文森特理想化中的圣母并不能爱世人,至少不能公平地爱世人,她需要源源不断地向他释放偏爱。这种错位的圣人形象往往是十分脆弱的。所以在犯错遭到普赖斯小姐温柔的责骂后,文森特又遭遇了一种巨大的孤独。

  故事的尾巴很有意思。文森特从普赖斯小姐处离开后,竟意外受到同学的亲睐。他似乎是因为扮演了一个敢于犯罪不畏惩罚的硬汉形象而成为了英雄。(我已经回忆不起孩童时的逻辑方式了。)但是就在文森特手舞足蹈添油加醋地讲述自己的英勇行径时,自认为文森特已被救赎的普赖斯小姐从他们身旁经过,并致以了充满关怀的笑容与赞许。这无疑在事实上出卖了文森特。硬汉的形象瞬间成了甜腻腻的爆米花。文森特再一次被排挤出同辈集团。最后,他来到先前隐藏自己的狭窄的小巷,在墙上认真地画下普赖斯小姐的裸体,并写下自己知道的所有脏话。于是这面墙承载了文森特丰富的情感。同辈的排挤、圣母的倒塌、渴望保护自己而又渴望敞开心扉的纠结,甚至还伴随着最初的性萌动。所有这一切都成为文森特铺天盖地的孤独。他置身其中,找不到出路,就连小巷唯一的出口,也紧紧地闭上。

  就像耶茨所命题目“南瓜灯博士”的原型杰克一般:去不了天堂,亦去不了地狱,唯一能做的,竟是默默等待审判日的到来。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三):孤独的人读孤独的书

  “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理查德 · 耶茨 《十一种孤独》

  提到孤独,它好像成了一个贬义词。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孤独,即使内心独自受着煎熬,也要拼命的折腾、尽其所能的遮掩,害怕被人看穿,更怕招来别人的同情怜悯。可是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它都在那里,如影随形地伴着我们的一生。孤独无关身为何人、身在何处,也无关有无朋友、家人平常百姓有迫于生计无奈的孤独,达官显贵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身处欢乐场有知音难觅的孤独,而太亲近也是孤独的一种原因

  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孤独,看着手机里的名字不知道可以打给谁,读过一本好书、看过一部电影很想与人分享,却不知道可以和谁说,想在身边找到一个同样喜欢王小波的人又找不到。甚至开始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古怪,越来越迟钝,越来越不善于与人交往。还有家里的老狗,终年被铁链束缚,活动范围不出一平方米,很多时候看到它蹲在地上,像一尊悲伤的雕像,仰望着飞过头顶的小鸟。可能它也是孤独的吧。孤独有办法治吗?原来以为有,所以固执地去寻求那些自以为可以摆脱孤独的东西,自己折腾地风生水起,在旁人眼里不过是闹了一个笑话

  耶茨笔下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失落、孤独、绝望:想融入集体生活却被拒绝排斥的新转来小学生;即将结婚又对婚姻万分迷茫男女;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伍军人;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屡屡受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出租车司机;干巴巴、没有情趣的老师;既不愿堕落又想要名利的爵士钢琴手等。从这些人的失落孤独里,可以看到耶茨的影子,也能看到我们生活中的失落与失算。卡夫卡说过,“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刚看过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卡佛和耶茨都是如出一辙地描写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孤独、失落、绝望。看多了成功励志的书,生活似乎已经被描写成了处处充满了希望,风雨过后就是阳光的模板。但现实是生活中往往失败较成功要多,失意较得意要多,痛苦、孤独、失落、绝望不过也是人生的常态,了解真相总比活在虚幻的美好中要好,当然它可能会真的给你捅上一刀。

  《与鲨鱼搏斗》中的索贝尔说:“人们觉得你只能在以下二者中居其一:要么你是条鲨鱼,要么你只得躺在那里,任鲨鱼活生生地把你吃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而我,我是那种会走出去,与鲨鱼搏斗的人。”我很羡慕索贝尔,是因为自己既做不了鲨鱼又做不了与鲨鱼搏斗的人,只能被鲨鱼活生生地吃掉。索贝尔勇敢地做了与鲨鱼搏斗的人,但最终仍难逃被鲨鱼吃掉的命运——理想破灭,饭碗不保。生活之路有时会意外地转个弯、再转个弯,给我们的并非惊喜,只是无奈。我们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但起码在面对最坏结局的时候,可以选择尽可能体面地接受,或者还可以像《建筑工人》里的鲍勃那样带着一种波希米亚式的骄傲去接受。

  明天不一定美好,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孤独还是会来袭。当大团大团的孤独袭来,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但至少还有一本关于孤独的书可以读。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四):《十一种孤独》——谁能得到谁的理解

  “小人物的孤独是耶茨最擅长的。”这句盖棺定论只是听说过,但惟有亲自看了耶茨笔下的小人物,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才能体现出来。生命终究是孤独的,父母子女爱人、朋友,能相伴永远的几乎没有。人生之不如意可与人言也无二三。年轻人会感到幻灭,中年人会感到危机,连老寿星都会想着上吊,生命的意义其实没有什么东西真正诠释得了。宿命论者和反对自由意志的人,大概都会拒绝承认人生自然的意义吧。这种人还是少看点耶茨,不然会更加身陷自己的逻辑怪圈不能自拔。

  看耶茨的感觉和看村上差不多,没有一个引导者在边上解释给你听,这文本让人看不下去。批评者说耶茨的小说根本不成其为小说,可能也是有道理的。一篇连完整的情节都没有,也没有引人入胜的反转,就完全是流水账一般地为了讲述小人物而讲述小人物的小说,确实可看性差极了。人们看完也不会有什么恍然大悟的感觉或者长出一口气的释然,只是让心中本来就浓厚的迷惑与阴影越描越重了。找乐子读书,就不要选择这位作家了,他帮不了你。但这种书,我一直想说,可能就属于那种能真正揭示实际情况的文学作品:生命和文学创作的意义不在于惊天动地,就在于把事情说清楚就不易了。人们也许也并不需要什么释然和讲道,一切就让它顺其自然吧。这种流派的观点其实还是很难得到大众认可的,一个好的解释者,还是要有一定的偶像气质和斩钉截铁的果断。犹豫不决或者只说事实不谈意见的表达者会被认为没有魄力。再说得难听点,大众也许根本就不喜欢自己去思考,不给出一个结论的评述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在耍流氓,也就没有关注的必要了。

  像耶茨这样的小说,其实可以无穷无尽地写下去,反正也没有开头没有结尾,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结构布局技巧,只要能一直写下去就可以了。在哪里断开甚至也没有关系,反正在哪里收手都不会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这时候才能看出大师的技巧来。在营造了好几个波折,在观众开始多少有些意兴阑珊的时候,他会选择收手的。留下的,是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读者,和总让人心里有些痒痒的结局。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五):耶茨真残忍,不给人一点安慰

  《十一种孤独》Eleven Kinds of Loneiness

  理查德·耶茨(美国)

  短篇集 陈新宇/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3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532756766

  耶茨和他的后辈继承者卡佛一样,书写着美国战后焦虑的底层市民的命运,其切入之小、人性之深、情感之绝望又与卡佛细节性的描写截然不同,可以说,显得更加现实,也更加有故事性。

  不知道是什么机缘,我最近总是读到这种《都柏林人》式的众生相小说:刚读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便遇到《十一种孤独》;不过又有所不同,《喧哗与骚动》四个人物四个角度互相交叉所围绕的是三天之内的同一个事件,而《十一种孤独》是十一篇独立成文的短篇小说,内容并无联系,如果说它们合在一起内核中有所围绕,那么如题所说,就是——孤独。

  这两个字如同一个咒语,在阅读之前就一直缠绕在我的脑海,时不时跳出来晃一下,要求我从这个角度来领悟这一篇小说。于是,这十一篇都被笼罩上一层先入为主的惨淡印象。可是,当阅读真正开始时,你会发现不是这样:《南瓜灯博士》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转入新的学校和班级,老师在尝试帮助他融入新集体;《万事如意》是一个准新娘在婚礼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繁芜杂乱的心绪;《乔迪撞大运》说的是一个个性有点耿直乖戾的军士训练新兵……这样的角色可以说有不同程度的孤僻或者遭遇上的迷惘,但是称之为“孤独”却有些夸张。于是,我带着读者的挑剔继续阅读——不过,耶茨总会让我心服。

  他的入口虽然很小很正常,但是越到后来你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开始小小的异常已经悄悄地演化为一场无法阻止的巨大崩溃,某种不能一概而论的东西的缺失反而使得另一种巨大可怕的事物在被封闭的心中迅速生长膨胀——何以名之呢?——只有“孤独”。越到了最后,这种孤独、这种崩溃越是成为了无法挽回的态势,是的,读者会害怕——我害怕,我害怕看到结局,但是我不能不看,就像生活,我害怕未来——一个注定崩溃无望的未来,但是我没有选择,我只能继续生活——继续读,终于抵达绝望,万劫不复。理查德·耶茨写得不只是纽约的小学生、老师、肺结核病人、未婚夫妇、出租车司机、失意钢琴家、落魄作家、退伍军人……他写得是世间每个人的影子;他在十一个短篇里也不仅仅描写了十一种孤独,每个人物身上都带有这种致命的无法摆脱的气质和命运,他几乎是将世上所有的孤独都搜罗到手,然后掰开揉碎,像阳光下的阴影一样投影到整个故事当中,或许没有一部分让你觉得难以承受的,但是一旦把整篇小说读完,谁都会因为小说所触动的真实而崩溃。

  “耶茨无情,很少给读者安慰。”译者陈新宇的这句话,道尽我的感受。

  可是舍不得不读耶茨,因为除了他,还有几个人能把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或者正在承受的那种孤独讲得这么真实刻骨呢?他写得固然绝情,毫无希望,但是贵就贵在这份真实——生活就是如此啊!有的文学可以为人类创造一些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有的就是要说出我们的心声、照进我们的现实、讲出我们的痛苦和挣扎啊!

  他没有嚎叫、没有痛苦、没有骂人,他一直克制着笔头的情绪以一种残忍的冷静书写,写的太深了,太透了,太疼了,太伟大了。

  2017年4月6日

  孤独这种东西,是书评写不出来的

  每天都要读好书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六):孤单与逃离

  看到篇尾的译后记,才知道最后一种孤独属于作者自己。Richard Yates在短暂的成名后跌倒谷底,妻儿离去,在酒精和写作中,在肺病的折磨下离世,一生再也没有爬起来。而他笔下的人物也都是如此。没有朋友、没有希望,只有生活一重一重的打击,衬托着无尽的落寞。

  文中有由于家庭差异无法融入新集体的少年、有因为坚持原则而被军队驱逐的士兵、有由于病患而远离家庭的病人和亲属、有自命不凡又屡屡不如意的作家……

  十一篇小说的场景全部在纽约、巴黎、医院,军人、作家、小职员、肺结核病人,全部来自于Yates的人生经历。

  所以我觉得,这11种孤独恐怕都属于Yates。

  为什么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然后告诉我你并不孤单。

  不知从何时起,生活在北京这座热热闹闹的城市里,内心却逐渐孤独。如今,我的热情仅局限于相识多年或一见如故的朋友。还好,我敏感的天性赋予了我判断真诚的能力。对于初识的人,乃至很多老同学、同事,我冷漠的连装作热情的动力都没有,这是一种来自于心底无法抗拒的抵触感。如果不愿与你有交集,又何必浪费笔墨去寒暄?有时自己都觉得不再认识自己:原来那个对谁都很热情的阳光少年哪去了?

  所以我看到毫无意义的群聊选择屏蔽、遇到表面热闹的酒局选择逃避。无论是坐在洒满阳光的写字楼里,还是行走在比肩接踵的马路上,我看着他们的冷漠他们的无知他们的短视他们的虚伪,日渐麻木。

  《纽约倒影》中提到了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中的话: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和自己的城市。尽管我远没有达到讨厌自己和北京的地步,但我仍然不是快乐的。如果说对朋友家人有着万般依恋,这些依恋也在每日对肮脏的路面天空、没有隐私的集体主义、对规则原则底线的毫无尊重、低下的公德素质的咬牙切齿中甘拜下风。

  所以我选择了走开,义无反顾。

  几年以后,时过境迁,再次回来,心态也必然不再相同。希望那时的我,能看到更多的美好,感到更少的孤独。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七):孤独的孤独患者

  初读耶茨的书,是被它的名字吸引------十一种孤独。我在想那都是些什么样的孤独?读完之后,就像独自漫步在冰天雪地,冷冷的,透彻心扉的寒。

  <<十一种孤独>>讲了十一种生活不如意的孤独的人生。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奇思妙想和惊险离奇的情节,有的只是冷峻的笔触和不加粉饰的白描,耶茨用一群普通人的生活面貌向我们展示,人生的真相就是孤独,没有人能逃脱得了。我们孤独,需要安慰,需要爱,哪怕只是转瞬即逝,哪怕无法把握,我们还是需要。所以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有那么多人不知死活。耶茨冰冷,也无意去温暖人心,他只是坦诚地叙述,尽管冰冷,但却没有丝毫感伤,所以读他的书也没有被悲伤侵蚀的感觉。

  了解了耶茨的生平之后就能发现,他在写别人,也在写自己,他写的别人的孤独其实就是自己孤独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生活原本面貌的真实感知,如此就不难解释他为什么能将人的悲哀和宿命刻画得如此直白。他自己就是最孤独的孤独患者。然而即便如此,他并不想屈从,即使时运不济,即使举步维艰,也不臣服,因为原因很简单,即使妥协,生活还是一如既往,既然如此,何必放弃自我。

  绝不逃避,这也许就是耶茨对我们最好的关照。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八):无处不在的孤独

  对于此书的热衷源于书名,满怀好奇,想知道什么是孤独,孤独有哪些。

  打开才知道,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书写十一个有关孤独的故事。可是读完此书,你会发现真正的孤独无处不在。

  书中的故事,有自己似曾熟悉的,也有能感同深受的,有些此刻正在发生。

  不得不承认自己似乎不太爱短篇小说,太过浓缩,太过烧脑,需要不断咀嚼,慢慢回味。不得不承认在故事:勃朗宁自动步枪手的结尾处,没有看懂。懂得他的孤独,却不懂为何在最后被捕时,他只记得绝对的满足与撤底的解脱。

  看来,不得不再看一遍此书,也会去搜了一下,深入理解一番。

  家庭与爱情可遇不可求,没有人能幸运获救,没有人能巧合解脱,命运从不曾改变,它只会沿着必然之轨带你到绝路,把你留在那里。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九):《十一种孤独》

  本处的作者经常被与雷蒙德•卡佛联系在一起,读了卡佛的《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实在感到晦涩无味。

  相比之下,《十一种孤独》中几个故事能给人一震,随后又被情节有常常是截然而止的。

  《南瓜灯博士》:孤独的孩子比成年人更可怕,他想要的也许是默默无闻永远不被注意的那个,但多情善良的老师却自以为是的一次次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他想要的是融入这个小小的集体,不被人称赞也不会被歧视。但最后的女教师的压力使他无情伤害了唯一温暖的来源。

  《万事如意》:一对即将步入婚姻生活的恋人。从我的角度看,他们互相没有爱情成分,也许是对稳定婚姻成活的向往。女主角在结婚前夕得到办公室满满的祝福,却一点提不起劲头,脑海里面想的是自己与未婚夫平淡无奇的恋爱过程,当她开始认真对待两人关系时,未婚夫却给她泼了冷水。男主角一心想要那个拉杆箱,这是他对于物质的追求,他希望能过上稍微奢侈的生活,虽然那并不实用,但婚礼是他这个卑微的愿望有破灭了。两个人都放弃了自己对于生活最隐秘的追求与向往,共同跌入了婚姻对生活设下的圈套。故事结尾又暗示着两人的婚姻将充满矛盾与挣扎。

  《乔迪撞大运》: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对于战争的讽刺。年轻的中尉由于对于军队军训的热爱,反而失去了自己的职位。而一群当兵的少年也从原本“像是一位军人的样子”堕落了。反倒是那些在职位上混混日子的人能干的更长久了,暗示着社会总会剥夺你最珍贵的东西,而你越是不在乎的,就约会缠绕着你。

  《布朗宁自动步枪手》:一位长期的压抑者,妻子的丑陋面貌及不稳定情绪、工作的平庸无奇,都使得不由开始回顾当年作为一名布朗宁自动步枪手的英勇形象。随着一次小小争吵,也引发了他压抑已久的情绪……

  《建筑工人》:这个故事有点作者本身的写照。一位充满想象力的司机,他可能将他一生积累的财富都牺牲在自己的白日梦上去了,其实想要表现的是底下阶层的人希望自己的灵魂可以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使孤独的人生有价值。一位一心想要赚大钱的作家,自持过高,对于金钱的欲望不敢完全表露,生怕玷污自己作家的崇高身份,在他与出租车司机的较量中,他始终在考量两人的地位等级。

  十一个主人公,十一种孤独,孤独的不是没有人陪伴,而是现实与理想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

  《十一种孤独》读后感(十):万事如意:再见,小伙伴?再见,小伙伴!

  如果灵魂是一种孤独的存在,那么两个相拥的灵魂是否真的可以温暖对方?男人,女人,爱,以及孤独。这是四种神奇的因子,彼此纠缠,念念不忘。因为孤独而爱。因为爱而孤独。因为孤独而不爱。因为爱而不孤独。耶茨用《万事如意》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简单而无聊的情节,背后的人生主题却让人发颤。

  当拉尔夫紧紧抱着格蕾丝,在她耳畔轻轻哼着旋律时,“格蕾丝摇曳在他沙哑的吟唱里,歌声穿过她的发丝,仿佛就是在那一刻她决定以身相许”。格蕾丝似乎正是因为这一瞬间的浪漫选择了拉尔夫。我不知道她是把这一刻视为了永恒,还是把这一刻奉为生活的常态。对于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而言,她可以有万千种喜欢(或者不喜欢)拉尔夫的理由(可以是理性或者感性),但却会因为某一刻内心情感的澎湃(往往只有感性),而决心交出自己的生活。短暂的颤动过去了,于是她开始犹豫:我真的要奉献出我自己了么?我爱上的是他,还是我想要爱的“他”?

  在婚前的最后一个下午,格蕾丝发现连自己都难以说服自己。于是她又想起了女性室友玛莎对拉尔夫的批评(如一直把“卫生间”读为“卫星间”)。这一定在格蕾丝心头激起了更为复杂的情感。首先,她希望获得朋友,尤其是亲密朋友的肯定。想起玛莎尖酸的话,格蕾丝心中甚感孤独。(这背后的逻辑似乎是:怎么连你都不能理解我呢?)其次,格蕾丝想用一种大冒险,表达对理想爱情的忠贞。(这背后似乎也有一个隐藏的逻辑:玛莎,我跟世俗的你是不一样的。)第三,对于格蕾丝而言,玛莎,连同她过去的生活,就像她献给婚姻的祭品。当她决心委身于拉尔夫的时候,她也就决心与过去告别。对于大部分的女人,婚姻意味着生活的重建。而这种构建,正是两个人由外向内的共同回归。“大门在她背后关上,只留下一片疯狂而虚幻的寂静,全世界除了拉尔夫再没有别人能为她指路了。”

  这个时候,拉尔夫在做什么呢?这个新婚之夜前的男人,同样沉浸在一种不能自拔的忧伤当中。因为正如格蕾丝一般,拉尔夫也觉察到婚姻对过去生活的告别意义。但是他从内心里觉得自己做不到。“他几乎将一生都投入了男人间的友谊,努力做一个好伙伴,而现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结束了。”作为一个典型的男性形象,拉尔夫并不愿意将过去的生活一笔勾销,除了婚姻,在他的生活中还有其他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事情。如果说他曾经有过一丝的不确定,那么那场意外的欢送派对以及埃迪手中的旅行提包,则彻底打消了拉尔夫的犹豫。既然“姑娘们是无法理解友谊这种东西的”,那就让她们在家里乖乖呆着吧。

  所以当格蕾丝换上那件充满情欲的睡衣,渴望将自己奉献出去时,拉尔夫只是象征性地抚摸了她。就像告诉格蕾丝:我想要占有你,但不是现在,而是其他任何的时候;现在,我必须要去找我的小伙伴们。(也就是告诉格蕾丝,在我的世界里,你不是排他的第一位。)于是格蕾丝奔溃了,从而发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哀怨的呼喊”。但遗憾的是,她的呐喊没有赢得任何实质性的胜利,仅仅坚持了两秒,她就妥协了。因为她知道,她已经是他的了,在她的世界里,已经没有其他人可以保护她。

  耶茨在故事的末尾描写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小细节——拉尔夫在获得胜利,准备离开之前,对格蕾丝说,“我满肚子啤酒。不介意我用用你的卫星间吧。”——拉尔夫并没有改变自己对“卫星间”的念法,这或许暗示着他并没有对过去做任何的告别。他依然是他小伙伴们的好伙伴。而她,却只能在心里默念小伙伴们对她的祝福:格蕾丝,万事如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