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留德十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留德十年读后感10篇

2018-01-06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留德十年读后感10篇

  《留德十年》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页数:2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德十年》读后感(一):娓娓道来故事

  读起来很轻松,就好像跟着季老去旅游一样,从北平到伪满再到苏联,接着定居德国,从柏林到哥廷根,再去瑞士,去法国,到越南,到香港,一路走来,条件艰苦却苦中作乐。确是大师,文笔很好,但应该也经过加工,迎合主旋律,里面的国民政府应该说形象屡遭破坏,留学生们也不尽如人意。这倒与钱钟书的围城几分相近,可能中华民族也劣根性吧,跟德国人一比,战争时期仍能保持秩序,不像《丰乳肥臀》中的中国,也不像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不过犹太人可能不这么认为,这就不知道了,这方面东西还是了解得比较少。

  接下来会再啃个几本书,最难啃的应该是魏宁格的《性与性格》,是一本哲学书籍,我且看看吧。这段时间找到初中小伙伴们了,还是别有一番意思回忆起以前的青葱岁月,大家都兴奋,分别这么多年了,都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再一块回忆当时的点点滴滴,谁暗恋谁这个话题是最有市场的,然后再交流下当前的现状,很花时间,时鲜感也过了,现在已经调为免打扰模式,相互的人生交集也不多。祝各位好运吧。

  《留德十年》读后感(二):活得真实,活得明白

  (一)综述

  季先生的行文风格极为平实,就像与朋友谈话一样娓娓道来。用词准确,语气平缓,季先生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不做作,不虚浮,活得真实。

  (二)“初抵柏林”

  孤身一人异国他乡,面对中国前来留学的纨绔子弟的堕落生活,而不沆瀣一气,始终保持真我本色,不迷失迷茫,老实读书,老实求学。如果换做是我,可能会和他们一干人一起混下去,但又不可能融入到他们的圈子,最终落得个“学不好也玩不好”的下场。

  宋还吾评价季“安静”。季先生很有想法,能够坚持自我的价值观念和追求。不随波逐流,活得很明白。

  (三)“道路终于找到了”

  季先生经历过多次混乱的心绪和仔细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自己努力方向,并坚持不断的努力下去。季先生在日记中写道“左思右想,非学(梵文)不可”。这是一种强烈的动机和渴望。源于内心坚定愿望

  我上大学那会,心智成熟与健全程度远远低于同龄人,当然更不能跟季先生相比。我内心对于大学的概念十分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只是过一天是一天。无论是对于学业、人际还是其他都没有任何目标可言,更加没有真正努力过。

  (四)“汉学研究所”

  哈隆所长在季先生有家难回进退无路之际,伸以援手,邀请季先生担任汉学讲师;季先生和哈隆先生有着共同的志趣(汉学),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季先生十分同情哈隆所长的际遇。这就是友谊的建立发展过程

  (五)“完成学业尝试回国”

  季先生解释了自己“为什么非要得到博士学位”的动机,一是博士学位对于自己这样平凡者争夺饭碗十分有利;二是处于对留学生中混子日者的鄙视。

  公司有很多年轻的留学归国人员;也时常听闻政府对留学归国人员出台的诸多“优惠”;在媒体的一般报道中,留学归国人员大多被归类于“精英”。可见,虽然现在留学已经不再稀奇,国人依然对归国人员有一种天然的崇拜。这和百十年前没什么两样。

  (六)“学习吐火罗文”

  季先生连续一两个月不吃奶油,从少的可怜的食品分配中挤出来奶油鸡蛋面粉,拿到最有名的糕点店烤制蛋糕,只为了要给西克教授一点喜悦营养。西克夫妇也被此厚重礼物感动甚至震撼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可见,季先生虽然“安静”,情商确是不低,换做我们中国人,经此一事,再见必会十分尴尬。对我来说尤其如此。完全不知道拿捏人际交往中的火候,不知道把握交往尺度。什么时候该有亲近动作,什么时候该有距离。平均用力时刻保持一种距离是十分错误的。交往方式问题

  书中,在哥廷根周围生活的人,包括大学教授、教工、普通民众,都对生活一板一眼,敬业、认真。这也许就是德意志民族的性格吧。令人敬佩。

  《留德十年》读后感(三):十年一梦

  走在楼道里意外听到两个女生讨论读书的话题,其中一个说:“我爸爸不准我读别人的自述或者传记,他说故事再好、经历再妙,也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我私心很不以为然。只关注自己,又怎能了解这个世界呢? 最近刚读完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心底有如湖泊,暗涛微涌却又如明镜般澄澈,有参禅了一般的平静豁达。感慨颇深,不吐不快,不免也想写一下自己的感悟心得,此时只恨自己虽笔耕不辍,却词穷不能,无法自如地描绘在大师的作品中徜徉的感受。 全书以时间为轴,讲述了如何踏上留德之路,在德国的经历,以及百转千回回到祖国的历程。 ”十年一觉欧洲梦,赢得万斛别离情”。这十年,是季羡林人生之梦的七分之一,就像他自己说的:能静静回忆逝去的梦,也是一种幸福。十年里,他快乐过,苦恼过,追求过,幻灭过,动摇过,坚持过;经历过机声隆隆、饿肠雷鸣、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从“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到“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有对学术追求的渴望,也有选择的迷茫;有对哥廷根发自内心的喜爱,也有对母亲故乡深深的怀念……前前后后共三十九个小散文,十年风雨在季羡林从容文字下,也只如轻舟驶过万重山。 一、 有人评说这本书文采欠佳,我极不以为然。我已过了喜欢华丽辞藻堆砌伤感年龄,这本书只能说是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而不能说是没有文采。季羡林先生在这本自传的楔子里已经说了,这里只有Wharheit,而无Dichtung。“真、善、美”首要的就是“真”。这可不是每人个人都能驾驭得好的,必须经历岁月的洗涤和知识的锤炼。这样经历一切又回归原始平淡的文字,一如生命最本真的面目。其中禅意可见。再者,季先生绝不是文采欠佳之人在描写自己的感情、描绘德国或瑞士的风光的语句中便可一饱眼福。季羡林那种涤罢微漾的心绪和思悟,在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游梭。只有参透人生的智者,才能用这样至真至静的语言,怀着一颗淡泊的平常心回忆十年的风风雨雨。 书中也不乏让我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或共鸣的语句,没有过多辞藻修饰,但却不妨碍它们成为我心中经典。例子实在数不胜数,就随意摘抄几个吧。 “但是,后怕是幸福的;危险过了以后,才能有后怕。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我们感到很幸福。” “在这样一个人间里,斗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决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所谓“祖国”。本来含有两部分:一是山川大地,一是人。山川大地永远是美的,是我完完全全应该爱的。” “我看了在豆棚瓜架下闲话的野老,看了在一天工作疲劳之余在门前悠然吸烟的农人,都引起我极大的向往。我真不愿意离开这故国,这故国的每一方土地,每一棵草木,都能给我温热的感觉。” 读到这里,我想起自己当年怎样背井离乡北上、怎样会为家门口可爱梧桐树和一个陌生微笑动容、怎样怀念家乡一草一木一沙……还有不论遭遇怎样的失望,始终在血液里流淌着那种“就爱中国的滚滚红尘”的情怀。我意识到,原来人情之间也是有通感的。 二、 学无止境。 对学术的热忱和对理想的追求,是整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悟之一。 既然是留德十年,整本书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自然描写的是求学历程。到德国留学的初衷也是学习。他看不惯那些顶着“留学生”名号在异邦流街窜巷的纨绔子弟,他尊重知识的高度,尊重“学生”二字,更是尊重自己,尊重学术的“真、善、美”。 季羡林先生是做学问的人,一位“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学界泰斗。他是文人,能临风朗读,月下抒怀;他更是学者,积稿盈岸,孜孜不倦。 除了作者本人,书中还出现了很多严谨敬业的学者,也带给了我很大震撼。我更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知识分子是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有着最纯粹的快乐。”是啊,科学在,我在。就像书里多次写到美军和英军的飞机在地毯式轰炸中哥廷根大学的那些教授仍然伏案疾书给人的震撼。人世间令人感动画面,这个当属其中之一。真正的学者能在自然而然的洗礼和历练中把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一个又一个高度,小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则置生死度外。这是身为学者最感人的、也是最有力的尊严。 书中有一段提到季先生是怎样决定学吐火罗文的。当时他所选的专业学科已经非常多,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学习的)摊子摆的太大,可终究被科学感动,被老师感动。学习的魅力就在于此吧。教育如果不能使人幸福,就没有存在必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季羡林能成为学界泰斗的原因之一吧:唯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对于真理和未知世界孜孜不倦的兴趣和探索,才会在学术的道路上有所建树。 我也是学生,不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还有身边的事物。 梭罗说过:“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无数人追求成绩、追求文凭,却只是为了一个有物质保障未来。有多少是为了自己心底对所学专业那最原始的热爱呢? 其实理想与现实也没那么矛盾,要端正学习的态度。学习不是为给父母面子,学习是为了自己人生的积淀和提高,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一份善待,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那么消极给谁看呢,努力吧。 书里这样写道“我固执的相信,我终会有到国外去的一天。我把自己沉在美丽的涂有彩色的梦里。这梦有多么渺茫,恐怕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了。”我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日耳曼语言,也同那时的季羡林一样,有个到德国去求学的梦,而巧合的是,我的梦中之地便是哥廷根。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我对学习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严肃崇敬之感,和买房、买车、或一份好工作都无关。在这短短的生命里,我想要多学点东西,世界是这样的大,总有这样那样的新事物等待着我这个微小的、平凡的个体去发现、去探索。我想尽可能多的去接触生活、感悟生命,我想经历尽可能多的人生旅途,我怕生命太易轻逝,只能努力活好每一天。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踏上朝思暮想的德国土地,在哥廷根美丽的大学城里圆了自己的留学梦。可能远达不到季羡林先生当年的条件之艰苦、感情复杂、现实之困难,但我会和他一样,充满渴望又忐忑不安,有时候想得很美,有时候又忧心忡忡,在各种思想矛盾中,迎接生命的抉择和冒险,用求知求真的欲望驱动自己的心灵,用对生活的认真热忱理解生命。也许,我也会经历酸甜苦辣,经历思乡之苦,经历风吹雨打。也许在我又重新踏上故土时,乡情未变,爱国依旧,只是经历了一场难忘的历练。也许我会比以前更坚强,更智慧。我双手合十,但愿如此吧。 三、 除了描写德国的留学生活,书中的德国风景和人文也是重头戏。 这里要提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最近读了一个中篇的德语故事《一百马克的故事》,讲述的正是战后德国最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丁点儿积蓄,为了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殚精竭虑,连买一双手套都要来回思忖,一个芬尼都不忍浪费。再结合着《留德十年》的描述,我就是这样看到了德国人在那时的历史条件下最真实的生活状况,连带着了解了这样一个勤奋踏实、淳朴的民族。 “务实”、“简朴”是季羡林形容德国人使用过最多的字眼。在季羡林笔下,饥饿、贫困、战争、硝烟仿佛都是过眼烟云,让人真正留下印象的反倒是里面的真善美,以及众多鲜明的人物。 即使是在法西斯统治下,他们本身也都是极可爱的人。人民本身就是政治的牺牲品。季羡林是站在平民视角来写那时的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社会的,以及到后来战败国的惨况。没有激烈的言语,没有紧张的词句,德国人可爱的一面、可怜的一面、聪明的一面、天真的一面、伟大的一面、悲惨的一面,都真真切切地跃然纸上…… 季羡林先生着重写了一些十年留学生活中对他影响很大的人物,比如房东欧朴太太,章用、西克教授,哈隆教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很多忆人思物的章节总是有这样类似的结尾:“人世变幻,不禁惘然”,或是“今生今世,我恐怕再也无法听到他们的消息了。我遥望西天,内心在剧烈地颤抖。”啊,这样耄耋之年的怀人之感,让人心中生出一种悲壮。 恋上一个地方,无非是因为风土人情。到了离别时,自是泪眼问花。“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这诗句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出里面离别的苦楚和无奈。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身处何方,人情总是想通的,认真善良的人,总是能邂逅这世界美的一面。我十分喜爱的电影春风化雨》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须条件。但是诗、浪漫、爱、美,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原因。”如今回首往事,恍如隔世,对学术和生命理解都积淀深厚的季羡林深谙其中要义。 也许,到生命濒于尽头时,我们回顾这浩浩荡荡的一生,也会真真切切地领会到:生活本身也是因人情美而被赋予意义。因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四、 还有一个提到语言学科的小段落让我忍不住记下来。季羡林是语言学家,有关语言的领悟自然更深度。 “然而语言这玩意儿也真奇怪。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精力,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般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读到这里,不免会心一笑。是啊,语言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东西,语言科学呢,又可以算作另外一回事儿。许多人很鄙夷我们这些外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学说一门外语、或者说交流并不费事儿,我们到底学的是什么呢?这是一门语言科学,穷其一生追逐也未必精通,只是,懂这道理的人则明了,不懂的,我也只能一笑置之了。 合上书,纵观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漫漫长长的岁月就这样轻柔地逝去。蓦然想到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墓志铭: “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赶路。” 后记: 季羡林在楔子里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伏在枕上,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顾而乐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历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我虽然还不满二十,和经历了我几倍人生路的季先生不能相提并论,但这段话实在有会于我心。我也是个执着于回忆的人,尤其是回忆里美的一部分。回忆,给我力量。 我这样喜欢执着地用笨拙的文字码伪书评和伪影评,保持随笔的习惯,想必也是这个道理吧。为了自己,这样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个体,为了光阴有得回味,为得岁月有得记载。让逝去的生命一幕一幕地断断续续地在我眼前重演一遍,让自己也能成为旁观者,顾而乐之。 最后以梭罗的一首诗作为这篇随笔的结束吧。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 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留德十年》读后感(四):这点小小的愿望,我想到外国去

  书评:

  本来是为了寻找留学德国的一些资料,无意中就搜索到了季先生的《留德十年》,实在是让我非常惊讶,本来怀着不太大的希望读完,没想到未读到一半,已经深深地被季老的才华所吸引。我总是会很偏向喜欢老人写的文字。这种文字的嚼劲和一般年亲人写的总是大不一样。

  虽然我进不了季老曾经就读哥根廷大学,但是向往德国留学在我心中是越来越强烈,这个希望但愿一定能转变为现实。

  在一个战争的年代,身处异国,这种境遇,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的痛苦啊!当初自己在国外一个人,也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和不如意,根本和季老比起来,自己还是乳臭未干啊!

  学术泰斗季羡林,真的就是坚持着科研,我突然也不觉得科研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了,反而,科研真的是一种很高大上的事情,是一种真正要把人类带向未知领域的过程!

  书里谈及的一些小道理,平凡而且让人深刻。特别是:我总觉得,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逝到永恒的沉默里去。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时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就了这点小小的愿望,我想到外国去。

  书中很多的言语都十分符合自己的心情。

  目前只愿我一定通过努力,顺利地去到德国读研,感受德国的学术氛围,不枉此生,一定要再经历一番。

  摘抄:

  一、楔子

  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挦扯雪芹作一绝:

  毫无荒唐言,

  半把辛酸泪。

  作者并不痴,

  人解其中味。

  三、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这样一个家和我这一群亲人,他们的命运谁也不知道,正如我自己的命运一样。生离死别,古今同悲。江文通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他又说:“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我从前读《别赋》时,只是欣赏它的文采。然而今天自己竟成了赋中人。此情此景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仅仅在一年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那众多的小伙伴都还聚在一起,或临风朗读,或月下抒怀。黄昏时漫步荒郊,回校后余兴尚浓,有时候沿荷塘步月,领略荷塘月色的情趣,其乐融融,乐不可支。然而曾几何时,今天却只剩下我一个人又回到水木清华,睹物思人,对月兴叹,人去楼空,宇宙似乎也变得空荡荡的,令人无法忍受了。

  当时在柏林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是相当多的。原因并不复杂。我前面谈到“镀金”问题,到德国来镀的金是24K金,在中国社会上声誉卓著,是抢手货。所以有条件的中国青年趋之若鹜。这样的机会,大官儿们和大财主们,是决不会放过的,他们纷纷把子女派来,反正老子有的是民脂民膏,不愁供不起纨绔子弟们挥霍浪费。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冯玉祥、戴传贤、居正,以及许许多多的国民党的大官,无不有子女或亲属在德国,而且几乎都聚集在柏林。因为这里有吃,有喝,有玩,有乐,既不用上学听课,也用不着说德国话。有一部分留德学生,只需要四句简单的德语,就能够供几年之用。早晨起来,见到房东,说一声“早安!”就甩手离家,到一个中国饭馆里,洗脸,吃早点,然后打上几圈麻将,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午饭后,相约出游。晚饭时回到饭馆。深夜回家,见到房东,说一声“晚安”,一天就过去了。再学上一句“谢谢!”加上一句“再见!”语言之功毕矣。我不能说这种人很多,但确实是有,这是事实,无法否认。

  我到德国来念书,柏林只是一个临时站,我还要到别的地方去的。但是,到哪里去呢?德国学术交换处的魏娜(Wiehner),最初打算把我派到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K nigsberg)大学去。德国最伟大的古典哲学家康德就在这里担任教授。这当然是一个十分令人神往的地方。但是这地方离柏林较远,比较偏僻,我人地生疏,表示不愿意去。最后,几经磋商,改派我到哥廷根(G ttingen)大学去,我同意了。我因此就想到,人的一生实在非常复杂,因果交互影响。我的老师吴宓先生有两句诗:“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这的确是很有见地的话,是参透了人生真谛才能道出的。如果我当年到了哥尼斯堡,那么我的人生道路就会同今天的截然不同。我不但认识不了西克(Sieg)教授和瓦尔德施米特(Waldschmidt)教授,就连梵文和巴利文也不会去学。这样一个季羡林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那只有天晓得了。

  九.哥廷根

  女房东大约有50来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妇女,受过中等教育,能欣赏德国文学,喜欢德国古典音乐,趣味偏于保守,一提到爵士乐,就满脸鄙夷的神气,冷笑不止。她有德国妇女的一切优点:善良、正直,能体贴人,有同情心。但也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比如,她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一个寡妇,两个人经常来往。有一回,她这位女友看到她新买的一顶帽子,喜欢得不得了,想照样买上一顶,她就大为不满,对我讲了她对这位女友的许多不满意的话。原来西方妇女——在某些方面,男人也一样——绝对不允许别人戴同样的帽子,穿同样的衣服。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无论如何也是难以理解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我这位女房东小市民习气颇浓。然而,瑕不掩瑜,她是我生平遇到的最好的妇女之一,善良得像慈母一般。

  十六、完成学业,尝试回国

  为什么非要取得一个博士学位不行呢?其中原因有的同一般人一样,有的则可能迥乎不同。中国近代许多大学者,比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郭沫若、鲁迅等等,都没有什么博士头衔,但都会在学术史上有地位的。这一点我是知道的。可这些人都是不平凡的天才,博士头衔对他们毫无用处。但我扪心自问,自己并不是这种人,我从不把自己估计过高,我甘愿当一个平凡的人,而一个平凡的人,如果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则在抢夺饭碗的搏斗中必然是个失败者。这可以说是动机之一,但是还有之二。我在国内时对某一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留学生看不顺眼,窃以为他们也不过在外国炖了几年牛肉,一旦回国,在非留学生面前就摆起谱来了。但自己如果不也是留学生,则一表示不平,就会有人把自己看成一个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酸的狐狸。我为了不当狐狸,必须出国,而且必须取得博士学位。这个动机,说起来十分可笑,然而却是真实的。多少年来,博士头衔就像一个幻影,飞翔在我的眼前,或近或远,或隐或显。有时候近在眼前,似乎一伸手就可以抓到。有时候又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即。有时候熠熠闪光,有时候又晦暗不明。这使得我时而兴致淋漓,时而又垂头丧气。一个平凡人的心情,就是如此。

  十七、大轰炸

  万没有想到,我在此时竟碰到一件怪事。我正在哗啦声中,沿街前进,走到兵营操场附近,从远处看到一个老头,弯腰屈背,仔细看什么。他手里没有拿着笤帚之类的东西,不像是扫玻璃的。走到跟前,我才认清,原来是德国飞机制造之父、蜚声世界的流体力学权威普兰特尔(Prandtl)教授。我赶忙喊一声:“早安,教授先生!”他抬头看到我,也说了声:“早安!”他告诉我,他正在看操场周围的一段短墙,看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是怎样摧毁这一段短墙的。他嘴里自言自语:“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我的流体力学试验室里是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我陡然一惊,立刻又肃然起敬。面对这样一位抵死忠于科学研究的老教授,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大轰炸就这样在全国展开。德国人民怎样反应呢?法西斯头子又怎样办呢?每次大轰炸之后,德国人在地下室或防空洞里蹲上半夜,饥寒交迫,担惊受怕,情绪当然不会高。他们天性不会说怪话,至于有否腹诽,我不敢说。此时,法西斯头子立即宣布,被炸城市的居民每人增加“特别分配”一份,咖啡豆若干粒,还有一点别的什么。外国人不在此例。不了解当时德国情况的人,无法想象德国人对咖啡偏爱之深。有一本杂志上有一幅漫画:一只白金戒指,上面镶的不是宝石,不是金刚钻,而是一颗咖啡豆。可见咖啡身价之高。挨过一次炸,正当接近闹情绪的节骨眼上,忽然皇恩浩荡,几粒咖啡豆从天而降,一杯下肚,精神焕发,又大唱德国必胜的滥调了。

  (战争下的 德国人)

  但是德国人吃东西是颇为保守的,对于这一批敢同兔子赛跑的勇士,有点见而生畏,哪里还敢往肚子里填!于是德国政府又大肆宣扬乌龟营养价值之高,引经据典,还不缺少统计图表,证明乌龟肉简直赛过仙丹醍醐。刘氏夫妇在柏林时买了这只乌龟。但看到它笨拙的躯体,灵活的小眼睛,一时慈上心头,不忍下刀,便把它养了起来,又从柏林带到哥廷根,陪我们天天上山,躲避炸弹。我们仰卧在绿草上,看空中英国飞机编队飞过哥廷根上空,一躺往往就是几个小时。在我们身旁绿草丛中,这一只乌龟瞪着小眼睛,迈着缓慢的步子,仿佛想同天空中飞驰的大东西,赛一个你输我赢一般。我们此时顾而乐之,仿佛现在不是乱世,而是乐园净土,天空中带着死亡威胁的飞机的嗡嗡声,霎时间变成了阆苑仙宫的音乐,我们忘掉了周围的一切,有点忘乎所以了。

  十八、在饥饿地狱中 (饥饿的文学解释啦!)

  “挨饿”这个词儿,人们说起来,比较轻松。但这些人都是没有真正挨过饿的。我是真正经过饥饿炼狱的人,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我非常佩服东西方的宗教家们,他们对人情世事真是了解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在他们的地狱里,饥饿是被列为最折磨人的项目之一。中国也是有地狱的,但却是舶来品,其来源是印度。谈到印度的地狱学,那真是博大精深,蔑以加矣。“死鬼”在梵文中叫Preta,意思是“逝去的人”。到了中国译经和尚的笔下,就译成了“饿鬼”,可见“饥饿”在他们心目中占多么重要的地位。汉译佛典中,关于地狱的描绘,比比皆是。《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的描绘可能是有些代表性的。这里面说,共有八大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其中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小地狱名曰黑沙,二名沸屎,三名五百钉,四名饥,五名渴,六名一铜釜,七名多铜釜,八名石磨,九名脓血,十名量火,十一名灰河,十二名铁丸,十三名斧,十四名豺狼,十五名剑树,十六名寒冰。地狱的内容,一看名称就能知道。饥饿在里面占了一个地位。这个饥饿地狱里是什么情况呢?《长阿含经》说:

  (饿鬼)到饥饿地狱。狱卒来问:“汝等来此,欲何所求?”报言:“我饿!”狱卒即捉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铁钩钩口使开,以热铁丸着其口中,焦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焦烂。

  这当然是印度宗教家的幻想。西方宗教家也有地狱幻想。在但丁的《神曲》里面也有地狱。第六篇,但丁在地狱中看到一个怪物,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长牙;但丁的引导人俯下身子,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对准怪物的嘴,投了过去。怪物像狗一样狺狺狂吠,无非是想得到食物。现在嘴里有了东西,就默然无声了。西方的地狱内容实在太单薄,比起东方地狱来,大有小巫见大巫之势了。

  为什么东西方宗教家都幻想地狱,而在地狱中又必须忍受饥饿的折磨呢?他们大概都认为饥饿最难忍受,恶人在地狱中必须尝一尝饥饿的滋味。这个问题我且置而不论。不管怎样,我当时实在是正处在饥饿地狱中,如果有人向我嘴里投掷热铁丸或者泥土,为了抑制住难忍的饥饿,我一定会毫不迟疑地不顾一切地把它们吞了下去,至于肚子烧焦不烧焦,就管不了那样多了。

  我当时正在读俄文原文的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在第二幕第一场里,我读到了奥西普躺在主人的床上独白的一段话:

  现在旅馆老板说啦,前账没有付清就不开饭;可我们要是付不出钱呢?(叹口气)唉,我的天,哪怕有点菜汤喝喝也好呀。我现在恨不得要把整个世界都吞下肚子里去。

  这写得何等好呀!果戈理一定挨过饿,不然的话,他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要把整个世界都吞下去的话来。

  十九、山中逸趣

  我不知道有多少次,一个人到山林里来;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同中国留学生或德国朋友一起到山林里来。在我记忆中最难忘记的一次畅游,是同张维和陆士嘉在一起的。这一天,我们的兴致都特别高。我们边走,边谈,边玩,真正是忘路之远近。我们走呀,走呀,已经走到了我们往常走到的最远的界限;但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走越了过去,仍然一往直前。越走林越深,根本不见任何游人。路上的青苔越来越厚,是人迹少到的地方。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我们的谈笑声在林中回荡,悠扬,遥远。远处在林深处听到柏叶上有窸窣的声音,抬眼一看,是几只受了惊的梅花鹿,瞪大了两只眼睛,看了我们一会,立即一溜烟似的逃到林子的更深处去了。我们最后走到了一个悬崖上,下临深谷,深谷的那一边仍然是无边无际的树林。我们无法走下去,也不想走下去,这里就是我们的天涯海角了。回头走的路上,遇到了雨。躲在大树下,避了一会雨。然而雨越下越大,我们只好再往前跑。出我们意料之外,竟然找到了一座木头凉亭,真是避雨的好地方。里面已经先坐着一个德国人。打了一声招呼,我们也就坐下,同是深林躲雨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没有通名报姓,就上天下地胡谈一通,宛如故友相逢了。

  这一次畅游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至今难忘。山中逸趣,当然不止这一桩。大大小小,琐琐碎碎的事情,还可以写出一大堆来。我现在一律免掉。我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想说明,就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决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二二、学习吐火罗文

  同这一件小事相联的,还有一件小事。哥廷根大学的教授们有一个颇为古老的传统:星期六下午,约上二三同好,到山上林中去散步,边走边谈,谈的也多半是学术问题;有时候也有争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此时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在这些教授心目中早已不复存在了,他们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学问。不管怎样,这些教授在林中漫游倦了,也许找一个咖啡馆,坐下喝点什么,吃点什么。然后兴尽回城。有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山下散步,逢巧遇到西克先生和其他几位教授正要上山。我连忙向他们致敬。西克先生立刻把我叫到眼前,向其他几位介绍说:“他刚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是最优等。”言下颇有点得意之色。我真是既感且愧。我自己那一点学习成绩,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老人竟这样赞誉,真使我不安了。中国唐诗中杨敬之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说项”传为美谈,不意于万里之外的异域见之。除了砥砺之外,我还有什么好说呢?

  有一次,我发下宏愿大誓,要给老人增加点营养,给老人一点欢悦。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从自己的少得可怜的食品分配中硬挤。我大概有一两个月没有吃奶油,忘记了是从哪里弄到的面粉和贵似金蛋的鸡蛋,以及一斤白糖,到一个最有名的糕点店里,请他们烤一个蛋糕。这无疑是一件极其贵重的礼物,我像捧着一个宝盒一样把蛋糕捧到老教授家里。这显然有点出他意料,他的双手有点颤抖,叫来了老伴,共同接了过去,连“谢谢”二字都说不出来了。这当然会在我腹中饥饿之火上又加上了一把火。然而我心里是愉快的,成为我一生最愉快的回忆之一。

  二三、我的女房东

  德国人生活习惯同中国人不同。早晨起床后,吃早点,然后去上班;11点左右,吃自己带去的一片黄油夹香肠或奶酪的面包;下午1点左右吃午饭。这是一天的主餐,吃的都是热汤热菜,主食是土豆。下午4点左右,喝一次茶,吃点饼干之类的东西。晚上7时左右吃晚饭,泡一壶茶或者咖啡,吃凉面包,香肠,火腿,干奶酪等等。我是一个年轻的穷学生,一无时间,二无钱来摆这个谱儿。我还是中国老习惯,一日三餐。早点在家里吃,一壶茶,两片面包。午饭在外面馆子里或学生食堂里吃,都是热东西。晚上回家,女房东把她们中午吃的热餐给我留下一份。因此,我的晚餐也都是热汤热菜,同德国人不一样,这基本上是中国办法。这都是女房东在了解了中国人的吃饭习惯之后精心安排的。我每天在研究所里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回到家来,能够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晚饭,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对女房东这一番情意,我是由衷地感激的。

  二四 反希特勒的人们

  在德国人民中,在大学的圈子里,反对希特勒的人,一定还有。但是决不会太多。一般说起来,德国人在政治上并不敏感,而且有点迟钝。能认识这两个人,也就很不错了,我也很满意了。我们几个常在一起的中国学生,不常同他们往来。有时候,在星期天,我们相约到山上林中去散步。我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大概也一样。记得有几次在春天,风和日丽,林泛新绿,鸟语花香,寂静无人。我们坐在长椅上,在骀荡的春风中,大骂希特勒,也确实是人生一乐。林深人稀,不怕有人偷听,每个人都敢于放言高论,胸中郁垒,一朝涤尽。此时,虽然身边眼前美景如画,我们都视而不见了。

  现在,法官恐怕早已逝世。从年龄上来看,医科学生还应活着。但是,哥城一别,从未通过音问,他的情况我完全茫然。可是我有时还会想到这一位异邦的朋友。人世变幻,盛会难再,不禁惘然了。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这位小姐长得不是太美,脾气大概有点孤高。因此,同她来往的人非常少。她早过了及笄之年,从来不见她有过男朋友,她自己也似乎不以为意。母女二人,形影相依,感情极其深厚诚挚。有一次,我在山上林中,看到她母女二人散步,使我顿悟了一层道理。“散步”这两个字似乎只适用于中国人,对德国人则完全不适用。只见她们母女二人并肩站定,母右女左,挽起胳膊,然后同出左脚,好像是在演兵场上,有无形的人喊着口令,步伐整齐,不容紊乱,目光直视,刷刷刷地走上前去,速度是竞走的速度,只听得脚下鞋声击地,转瞬就消逝在密林深处了。这同中国人的悠闲自在,慢慢腾腾,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其中乐趣我百思不解。只能怪我自己缘分太浅了。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欧游散记:

  我总觉得,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逝到永恒的沉默里去。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时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就了这点小小的愿望,我想到外国去。

  從虛無縹緲的幻想里一步跨到事實里,使我有點糊塗。我有時就會問起自己來:我居然也能到德國去了嗎?然而,跟著來的卻是在精神上極端痛苦的一段。平常我對事情,總有過多的顧慮,這我知道得比誰都清楚。但這次卻不能不顧慮:我顧慮到到德國以後的生活,我顧慮到自己的家境。許多瑣碎到不能再瑣碎的小事糾纏著我,給我以大痛苦。隨處都可以遇到的不如意與不滿足像淡煙似的散布在我的眼前。同時還有許多實際問題要我解決:我還要籌錢。平常從自己手裡水似的流去的錢,我現在才知道它的可貴。從這裡面也可以看出真正的人情和世態。經了許多次的碰壁,終於還是大千和潔民替我解了這個圍。同時又接到故都里梅生的信,他也要替我張羅。在此期間,我有幾次都想放棄這個機會,因為這個機會帶給我的快樂遠不如帶給我的痛苦多,但長之卻從遼遠的故都寫信來勸我,帶給我勇氣和力量。我現在才知道友情的可貴;沒有他們幾位,說不定我現在又帶了一顆疲勞的心開始吃粉筆末的生活了。這友情像一滴仙露,滴到我的焦灼的心上,使我又在心裡開放了希望的花,使我又重新收拾起破碎的幻想,回到故都來。

  在生命之路上,我現在總算走上一段新程了。幾天來,從早晨到晚上,我時常一個人坐在一間低矮然而卻明朗的屋裡,注視著支離的樹影在窗紗上慢慢地移動著,聽樹叢里曳長了的含有無量倦意的蟬聲。我心裡有時澄澈沉靜得像古潭,有時卻又攪亂得像暴風雨下的海面。我默默地籌劃著應當做的事情。時時有幻影,柏林的幻影,浮動在我眼前:我仿佛看到宏偉古老的大教堂,圓圓的頂子在夕陽中閃著微光;寬廣的街道,有車馬在上面走著。我又仿佛看到大學堂的教室,頭髮皤白的老教授顫聲講著書。我仿佛連他的聲音都能聽得到,他那從眼鏡邊上射出來的眼光正落在我的頭上。但當我發現自己仍然在這一間低矮而明朗的屋子裡的時候,我的心飛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

  我不但不能回到故鄉去,而且帶了一顆飽受壓迫的心,不能得到家庭的諒解,跑到幾萬里外的異邦去漂泊,一年,兩年,誰又知道幾年才能再回到這故國來呢?讓母親一個人淒清地躺在故鄉的地下,忍受著寂寞的襲擊,上面是萋萋的秋草。在白楊簌簌中,淡月朦朧里,我知道母親會借星星的微光到各處去找她的兒子,借西風聽取她兒子的消息。然而所找到的只是更深的淒清與寂寞,西風也只帶給她迷離的夢。

  我終於要走了,沿了我自己在心裡畫下的一條鴻溝的這一岸的路走去。天知道我會走到什麼地方去;這條路真的太渺茫,渺茫到使我吃驚。以前我曾羨慕過漂泊的生活,也曾有過到外國去的渴望。然而當希望成為事實的現在,我又渴慕平靜的生活了。我看了在豆棚瓜架下閒話的野老,看了在一天工作疲勞之餘在門前悠然吸菸的農人,都引起我極大的嚮往。我真不願意離開這故國,這故國每一方土地,每一棵草木,都能給我溫熱的感覺。但我終究是要走的,沿了自己在心裡畫下的一條路走。我只希望,當我從異邦轉回來的時候,我能看到一個一切都不變的故國,一切都不變的故鄉,使我感覺不到我曾這樣長的時間離開過它,正如從一個短短的午夢轉來一樣。

  寻梦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海棠花

  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长昼无聊,我躺在铺在屋里面地上的席子上睡觉,醒来往往觉得一枕清凉,非常舒服。抬头看到窗纸上历历乱乱地布满了叶影。我间或也坐在窗前看点儿书,满窗浓绿,不时有一只绿色的虫子在上面慢慢地爬过去,令我幻想深山大泽中的行人。蜗牛爬过的痕迹就像是山间林中的蜿蜒的小路。就这样,自己可以看上半天。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蜘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忆章用

  我觉得,人不应该像牛羊一样,看上去都差不多,人应该有个性。然而人类的大多数都是看上去都差不多的角色,他们只能平稳地活着,又平稳地死去,对人类对世界丝毫没有影响。真正大学问大事业是另外几个同一般人不一样,甚至被他们看作怪人和呆子的人做出来的。我自己虽然这样想,甚至也试着这样做过,也竟有人认为我有点儿怪;但我自问,有的时候自己还太妥协平稳,同别人一样的地方还太多。因而我对俊之,除了羡慕他的渊博的学识以外,对他的为人也有说不出来的景仰了。

  重返哥根廷

  但是,为了安慰他,或者欺骗他,也为了安慰我自己,或者欺骗我自己,我脱口说了一句话:“过一两年,我再回来看你!”声音从自己嘴里传到自己耳朵,显得空荡、虚伪,然而却又真诚。这真诚感动了老教授,他脸上现出了笑容:“你可是答应了我了,过一两年再回来!”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我噙着眼泪,钻进了汽车。汽车开走时,回头看到老教授还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活像是一座塑像。

  我虽然已经有了一把子年纪,但在老人中还算是年轻的,我既不伤春,也不悲秋,既无老之可叹,也无贫之可嗟。生当盛世。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活许多年,多做许多事情。鲁迅先生晚年,也曾急不可待地想多做点事情。我今天似乎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鲁迅的心情。——朗润集

  《留德十年》读后感(五):火车旅行

  看完留德十年 手上拿着一个人的朝圣总是不愿意开始看一本新书 这恐怕就是我的强迫症 我总是愿意自我消化一下.我没有看过季老的作品 直到他前几年逝世.为什么又选择《留德十年》我是承认我有一点崇洋媚外 总喜欢泡过洋水的作家比如钱钟书 至少我比较喜欢现代一点的东西 然后我本人也是一个爱八卦喜欢一些花边新闻 不知道从哪听说在留德十年里季老有写到他的德国女友 多年后读者找到此女子的消息她即竟终生为嫁.我读书的动机还有点不良把.但是我要提醒读者 永远不要听信出版社为了增加销量而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的一些东西.因为单看这本书从头到尾我这么一个八卦而又细致的人也丝毫没有觉察到季老青年留学在外的风流 只不过他远在万里外怀念生母 怀念祖国母亲却很少提及他的妻子如果有也只是只字带过.对于爱情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就是近耄耋之年回忆往事是那么真实.我们把他当一个寻常男人看待就好 况且他当时那么年轻 生在异乡 有那么多的寂寞要寄托 如果身边真有那么几个温柔的女子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毕竟还是一个浪漫的文人 听诗 郊游,如果不是这样大概要跟老杰克一样酗酒大麻了.

  季老写这本书一定诗推心置腹 是把他的心都捧在手上与读者也与自己诉说.从他留学的首要动机是镀金 读博士也是镀一层更闪耀的金 然后在战争中的饥饿 吃了那些黑面包放屁......

  战争只出现一小部分 但是谁又能切身体会到战争死亡与饥饿的可怕 倒是看过几部德国纳粹片就可想而之.

  他怀念哥廷根小镇 怀念他的老师 他善良可爱的老房东 怀念他在哥廷根的好友。 “人事两茫茫 盛世难会”是平淡之中露着真情的 有人说到文笔觉得季老这一部很平凡 是呀 当人回忆往事的时候往往是平平淡淡实事求是的 这样才最真实 他记忆里的人物也是那么的真诚浮现在你面前 他们也都不是perfect guy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 wala活泼的笑脸 房东太太的善良真诚但是有时候也会为小时计较 章用的母亲气质不凡但也是高傲 喋喋不休...季老在忆起他的房东太太反复的说他是具备所有妇女最优秀的品德 善良 真诚.现在我们还会为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博得别人的喜爱而伤脑筋吗 我会说善良真诚就好 而且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有关注横跨欧亚的铁路从北京到俄罗斯捷克德国.并把它记在我的buck list 上面.我是一定要去的 我这么一个自虐的人 我和菜也有讨论过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下从北京要莫斯科六天五晚的火车.而当季老写到他从北平出发经过哈尔滨满洲里进入俄罗斯贝加尓湖的壮观 在进入捷克德国 我是有多兴奋 好像我就是那带着帽子的可爱的wala 而这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他是这样描绘他在旅途上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 大鼻子男人 大眼睛姑娘 那些你这一秒遇到的人转眼即陌路 你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他们。这种感觉是实在的 如果你真的有出去走过你就不会惊讶 有些人可能我这一辈子真的就再也见不到了 就像北岛说的人生其实是做减法的 见一面也就少一面.而我也开始怀念起那些可爱的笑脸他们真实的存在过而又那么虚幻 人的一生那么短 我们总是认识新的朋友 我们交换wechat交换email但是我们深知有些人是真的不会再见了 那么在开始珍惜身边的人吧 哪怕他们并不那么完美 珍惜那个一路陪你的知己 因为只有在失去他们以后你才会觉得他们的可贵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留德十年》读后感(六):大先生的小生活

  在不读之前总觉得这么伟大的学者,生活必然是不同的,为人必然是严肃的。但在阅读后发现先生也如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在青春是面对生活,面对未来,有挣扎,有妥协,也有奋斗。在生活中也会面对贫困,也会面对饥饿。同时也会在恶人面前有妥协,也有斗争,如同每一个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类一样平凡。 但是,先生自有其能够成功的伟大之处。首先,从这么多的文字记录可以看出先生每天坚持写作的态度,要坚持一件事10年甚至更久有多难?其次,虽书中没有介绍先生又多刻苦,可能先生并不觉得吧,但是只言片语中也看出先生选修多门语言,每日奔走在研究所之间,没有足够的付出,怎么会有学业的成就。再者,折服于先生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幽默风趣的语言,先生将生活中的欢乐,苦难都化为幽默的语言,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平常作人的心态。 总之,读过绝不会后悔的。

  《留德十年》读后感(七):不是国学大师的大师

  在泥泞的森林里走了又走,那股莫名的烦躁还是挥之不去。

  于是回家一口气又读了一遍季老的十年。

  凡事只要一沾上政治就会变得异常恶心,季老根本就不是什么国学大师,他自己也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估计是他最喜欢用的词了,但季老的大师这个称谓确是当之无愧的。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唉,想想看,一个人能够在25岁时看清自己,确定自己毕生的方向并沿着它走完一生那是一件多么多么伟大的事。那他不是大师是什么?

  我想什么时候也能找到属于自己毕生的方向,那这烦躁也就会自然而然消失了。那样就可以永远年轻,干净 ,那么寂寞地生活着,就什么也阻挡不了了。

  .S. “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我已垂垂老矣。”

  想起食神的台词:大师原来也是性情中人啊。如果我能回到他的时代,我一定要做两件事,跟哥大的Hilbert留个影,再就是对季老说:哥们听过孙燕姿的爱情证书这首歌吗?

  希望这遗憾不会发生在我朋友和未来的我的身上。

  《留德十年》读后感(八):平实的语言,开拓人生的宽度

  闹书荒, 不知道读什么好。倒不是因为手边没书,而是不知道哪些书值得读。以前看书是“拿来主义”只要是手边的书,都会拿来一读。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工作,生活,都需要我做个全能的人,时间珍贵,希望能读一些经典之作。看过季老这本书后,觉得还是值得推荐的。

  首先说季老的这本书的文字,很朴实,朴实的犹如我等泛泛之辈觉得写作很简单,只要能说话就能写出来;但他的阅历,内容却是我等泛泛之辈望其项背的。

  再说说看过这本书的感想。我等这个年龄没有季老的阅历,从其文中可看出他对德意志这个民族还是大加赞赏的,他认为这个名族有秩序感,淳朴,对政治犹如孩童般纯真。有秩序感我是认同的,在我所接触的德国同事,以及与他们一起工作过程中这点也尤其突出;淳朴我不太认同,最起码在我目前所接触到的德国人中,这点还不是那么突出,也许是季老接触的人中大学者居多,心思比较单一,就尤其显的淳朴了;对政治天真,因自身阅历尚浅,不敢妄加评论。

  再者,季老在德国的10年,恰逢二战期间,也正是日本侵华期间。也许是季老的语言比较平实,也许是我们过于渲染日侵华,也许是二战起始是德国发动的,总之看后感觉到日侵华对中国人的伤害远远大于战争对德国的伤害,虽然后来也有战俘,但美国对战俘还是很优厚的,很人道的,想想日本对中国的惨无人道的罪行,我们怎么能喜欢起来日本?怎么能遗忘掉这段历史?

  一本好书,虽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增加了人生的宽度,通过别人的眼睛,能够更多的看到自己所没有经历过的历史,了解异国风情,也是大有裨益的。

  《留德十年》读后感(九):路途漫漫------《留德十年》读后感

  在西单图书大厦,偶然发现了在中关村图书大厦里面不曾见到的散文区,心中夹杂着一丝喜悦。毕竟,我已经好久没有买过文化书了,前一段时间读到陈昭的文章,内心深处对散文中那种文字的向往不觉重新浮了出来。之前想的是,看完文化苦旅,再找一本读读吧。

  季老的专柜就这么出现在我眼前,我以前还没有度过季羡林的文章,只是通过各种报道知道有这么一位老人,而且他也是刚去世几个月而已,至于家中丢东西我也是知道的。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实在模糊,既然人们都认为他很杰出伟大,我也就人云亦云了。可是现在,手中拿着的是他写的文字,耳中响着的是潘坦曾对我说过的话:《留德十年》很不错,推荐你看一下。好吧,还是买了吧。

  看了短短的序,我就知道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回忆录,其实我早该从书名中看出来,既然是“留”,那就是留学了,目的地是德国,这也是天经地义的。我想不出这么一本薄薄的书为何能涵盖十年的内容,既然在国外,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才对,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十年中居然包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按照平常人的想法,至少应该把战争轰轰烈烈地写上一番才是,身处战争发起国兼战败国的经历不是一般人都能拥有的,但季老却写得很简单:“一场战争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开始了,最后又平平淡淡的结束了,让人体会不到一丝激动。”或许他不想去回忆这段艰苦的日子是有理由的,那种惨烈的生活让人回忆起来就感到后怕,就好比文化大革命,好比集中营里的生活等等。从序中的某一句话中我找到了答案,季老说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当代的青年人。对于战争而言,我猜他并不打算写多少东西,还是侧重于个人的所思所感,这才是这本书的真谛所在。

  花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地把这本书看完,这才发现季老根本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线来写,而是从一个话题跳转到另一个话题,从这么一群人跳到那么一群人,不过大体上还是可以按照时间来区分阶段的。比如说到德国之前的那个时期,初到柏林的时期,在哥延根的时期,最后是回到中国大陆之前的时期。其中他把自己最有活力的十年光阴都给了哥延根,甚至把哥延根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在那里他遇到了知己,遇到了忘年交,遇到了对自己人生产生指导意义的学者教授,也遇到了很多虽平常但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透过这些描述,他那记忆中的影像又活了过来,我只能追随着他,透过他的眼去打量周围的时间,就算没有战争,十年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也会给一个人留下太多太多的回忆。恍恍惚,一本两百五十多页的书就这么到了头。耄耋之年的季老给这本书加了个余音袅袅,说自己写这本书实在是花了太多的心血,就好像把十年的日子重新过一遍一样。可是这记忆中的十年再过一遍的可不像亲身经历的十年那般简单,当想到记忆中的那些人已经理自己远去,心中又不觉蒙上了一层忧愁,在当时看来极平常的事情,现在也绝不再是什么小事,历史赋予了它们更深的含义。依我看,记忆存放的时间越久,回忆起来就越是艰难,但滋味也越浓烈,活像埋藏在窖中的酒。

  路途漫漫,其实漫长的不是地理上的公里数,而是岁月和时间的流逝。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从人生的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这些都算是一次漫长的旅途。自从我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后,我就觉得把人生这辈子走下来的路记录下来其实也挺不错的,如今看了季老的《留德十年》,越发觉得记录的重要。我在这里并不是说活在记忆中,活在过去,而是在某个阶段细细回顾一下之前所走的路,从中得出些什么东西,如果眼光足够好,甚至能通过分析自己的过去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往何处走。说实话,我是一个走一步看一步的人,虽然我没有长期的人生规划,但也不是按照别人给我的规划去走,这种感觉很奇怪,虽然稍稍增加了一些风险,却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思起来。我知道大熊就是这么做的,而巫文超更是如此,在他们面前,我还是缺少一些勇气和决心,但我还是做到了。如今我快要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当自己回过头来看看时,发觉这三年中已经走了不少旅途。很想在五月把我大一大二的生活整理出来,但看了季老的文章后我决定还是无限期推迟,没有那份心境,没有那个一种冲动,没有那个时间来把两年的时光重新来过,那肯定是不行的。恍恍惚,终于释然了。

  脑中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我要在北京待多久?我很想把这个年份限定在七年之中,然后我就可以学着季老的样子,写一点京城所感。比季老少了三年,而且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对我而言应该好写的多了。题目叫什么还不知道,肯定不能是“留京七年”,留字放在这里,不仅没有一点留学的意味,反而多了一层留守的意境。不提了,以后再说。

  十年,欧亚大陆,二战,德国。我更愿意把这本《留德十年》当成散文细细品味,尽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记叙,按照分类标准应该算是自传。但哪是自传那么简单,文字之间流露的东西,明眼人一看便知,就好像《千年一叹》,真正的大文人,绝对能把自传写成散文。路途漫漫,还是接着走下去吧,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请不要止步。

  《留德十年》读后感(十):潺潺流水

  拿到这本薄薄的书,没什么太多的感受。简朴的封面,没有任何花哨,只是有种很踏实的感觉。

  十年的留德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一点也不短。

  没有任何炫耀的留学生涯,却总是不经意的流露出优异。没有任何哭诉的战争经历,则时时让我替他感到不安。他的这十年中,从来都是欢乐的, 看不出任何抱怨。

  一读便停不下来。

  季羡林的文学功底丝毫不用怀疑。看似平淡到路人的文字,拼凑在一起便成了别样的风景。他的智慧,他的幽默,他的自嘲,他的大气,如潺潺的溪流,温婉却又清脆,雀跃却又安静地,就这么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但深刻地,流淌浸润着每一刻读书时光。

  所谓才子当如是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留德十年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