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10篇

  《当下的力量》是一本由[德] 埃克哈特·托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一):《当下的力量》-觉知在当下

  我曾经尝试过阅读这本书,但是当时感觉这本书就是一本天书,完全阅读不进去,只能说有一句没一句的,可以看懂。后来一段时间坚持不下去就放下这本书……

  大约两三个月之后!我又从新翻看这本书。我发现我竟然奇迹般的可以看懂,这本儿书的百分之七八十!(当然,我认为你的心智,并不会对我,是否看懂的定义分享感兴趣)

  这本儿,全书文所贯穿关键的几个关键词:

  心智,我执,名相,无意识行为痛苦之身。

  当下,觉知,临在,开悟,臣服,本体。

  虽然我已经把关键词给大家列举出来了,但是只是让你们有一个大概意思。并不需要你一翻开书,就搞懂这些词是什么意思!阅读这本书,首先你要明白!不要执着文字的实相。要明白他这本书传达的本体意识。

  全书在开端的时候讲的是我们如何活在当下!让我们对当下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以及大概的了解!从一个狠浅显的层面了,告诉我们,当下的力量,心智的疯狂。水后讲述了我们如何深入当下,以及心智如何回避当下的策略。关注当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心智。当下状态里,心智无法存活。因为心智依靠,过去和未来时间线供养,以及我们的情绪和抗拒来喂养自己。身处当下我们必然平静而祥和,不会不快乐!这点书中表示的很明白,我也不再赘述。

  这本儿书的中间部分,是在如何进入临在的状态。感觉自己的内在身体!通过几个隐含的入口进入当下。全然临在,就是说高度的觉知与警觉的状态。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在心智的运行模式出现。因为心智给我们得就是恐惧,拒绝,无意识。

  具体方法不是我要说的重点!这点在书中标注的很清楚相信你看过这本书的话也不会去再追问我这些?

  在这本书的最后几部分。从开悟的亲密关系,以及快乐,快不快乐都是心智的表现,和臣服的力量入手。解释了当下的力量,在生活中实际作用。这段我会由书中的一个观点,来引出我想说的话,一句串联的这尾端的意思:能给我们快乐和悲伤的都是同一个事物同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这个世界的二元对立性(这世界是一个婆娑无常界)!以及时间线的存在!如何摆脱时间想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不快乐!在首先就要如书中所说的,关注当下,关注内在。因为在关注当下的时候,首先破除了时间线的限制!关注内在的时候,便不再过多的关注外界的回应。让力量和焦点,回归内在。(此处涉及到张德芬《重与未知的自己》里面的真正的爱的定义,以及核心信心以及杨升六芒星的内容。)当我们回归了内在,我这种外在的情况,来定义自己身份的时候!我们又建了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首先达到了你的平和!另外也放下自己的执念!自己的所有情绪发生都在一种被觉知的状态,由此便进去了当下,接触了本体!明白了自己的内在身份,便进入了一种荣辱不惊的状态!其所谓核心信心,也所谓进入当下。快乐和不快乐,二元对立性的表现。要想摆脱的二元对立的世界,书中告诉我们可以加入一份觉知,这样就会进入一种平和的状态!当然,我并不否定说真的看法!但是我不得不说,到我们被心智的把戏情绪所控制的时候,完全无法觉知。所以我认为最切实可行办法,就是尽可能少关注外界的回应!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明白外界的快乐和不快乐,其实是自己内在情绪的一种反应

  当然,书中所提到的臣服,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是要明白,臣服不是简单的臣服!他要求我们首先接受一切,允许当下不快的情景存在,让自己进入一种平和愉悦的状态!随后在这种状态下,努力改变说白了就是说:遇见什么事,我们不要先抗拒!在抗拒的状态下去,改变一件事,是很困难的!要先全然的接受他,在臣服接受的状态链接一种内在的力量!随后利用这种力量去改变,天可以轻松做到改变现实的境况。在生活中,我们如果要改变自己!要让自己的一种快乐状态下改变!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不对,自己做任何评价,批判,全身心的去改变,关注当下的去改变!通过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来改变自己!

  最后我想说一点:心智是一个很狡猾的东西。他可能给你创造快乐!也可能给你创造悲伤!但是只要你进入一个二元对立性的世界,就无法获得真正的爱和快乐!这点我已经深谙已久。当然,这本书和我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说?你自己有外界的一切联系,进入目空一切的状态。首先来说,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不对的!另外,如果我们为了追求开悟而开悟,必然落入心智陷阱的另外一个层面,唯一的做法就是,入世,深入滚滚红尘体验人世间的快乐,美好!但是切记:必定要有内在的一份觉知!作用觉知,让自己进入一种心境湖面风起云涌内心湖底平和安静的状态!

  就会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这本书要表达的意思(个人愚见):

  活在当下,关注内在

  时存觉知,全然臣服!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二):活在当下

  夏初时因为工作压力开始失眠,九月初时已经断断续续失眠两个多月,绝望中在豆瓣的睡吧上看到大家都在推荐这本书,刚好Audible上有原作者自己读的有声版,立刻下载来听。Eckhart Tolle的声音很平和很理性,虽然德国口音刚开始听的时候让人分分钟出戏,但两三天听完小半本书后觉得心里特别平静,两个多月来竟然头一次晚上回家就倒头呼呼大睡。先听了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后来又听了新世界(A New Earth),主要的观点其实在第一本的前三章就都涵盖了,之后的几章是从不同方面诠释,第二本书是用更多的例子来进一步深入展开。

  作者童年时因为战争家庭影响患有严重抑郁症年轻时几度萌生轻生的念头,然而在他状况最严重的时候突然有一晚大彻大悟,本来想轻生的他一直想着”我再也受不了我自己了“,这却让他突然意识到这意味着有两个“我”,一个是脑中的“我”,另一个才是真正的”我“,让自己饱受折磨的其实是脑中映射的那个自己。这从此让他开始了研究”另一个自己“的启蒙之路。我并不喜欢心灵鸡汤“类的自助图书,里面大多充斥着宗教般”信我就得永生“的观点。接受了那么多年理性教育,自己无法就那么天真真地相信”只要积极乐观就快乐无忧“之类的简单想法。出于严谨认真态度,Eckhart Tolle之后的几年辞去工作沉浸在平和安宁的状态里研究各种心理学哲学宗教,试图用理性的方式对他的“觉醒”做出解释。他的书里对观点的陈述都不乏逻辑理性,运用心理学哲学来分析,引用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苏菲派的观点佐证解释。

  总说着人应该“活在当下”,大概不少人和我一样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仅仅停在表面,很多时候把它用作沉浸享乐或者拖延苦差的借口。佛教中有个故事讲国王烦恼如何管理国家,找智者解答三个问题“什么事最重要” 应该和“什么人“在”什么时刻“来做这件最重要的事,得到的答案是 ”眼前之事“,”眼前之人“和”现在“。活在现在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之事和眼前之人上,对过去的流连会造成期望包袱,对未来的猜测又会带来焦虑和恐惧。自己整夜辗转反侧,想的不过是如果这件事不能做好结果会如何如何,”做好“是因为过去的自己试图定义现在的自己设下的怀疑或者期望,”结果“是现在的自己试图掌控未来的自己确难以实现而产生焦虑甚至畏惧。过去的既往矣,将来的不可知,人真正能够影响的也只有现在这一狭窄的空间,往前往后都是广阔的虚空,而对比之下这一刻所需要面对能够掌控的是何等渺小,一切焦虑期望又是多么没有意义。脑中想千万件,而这一刻可做的能做的事情大多只有区区几件,只把精力集中在力所能及有限的几件事上,又怎么会压力山大? 大多数痛苦折磨都来自于对现在的反抗,执着于过去的痛苦或是未来的希望不能享受现在,执着于过去的辉煌或是未来的未知不能接受现在。只有放下过去未来,接受面对现在,才能真正停止对自己的精神施虐,轻松踏实地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还要遵从本心,谨防“自我”。这里的“自我”,来自弗洛伊德的三重精神结构 “本我” (Id),“自我” (ego)和“超我” (super-ego)。“本我”是人最原始本能的欲望追求,“自我”是实现“本我”的现实途径,“超我”是社会文化影响下追求完美的“自我”。“自我“追求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认同,它的存在给我们自尊自信,但膨胀的自我却会引向自负自大,导致盲目愚蠢的行为。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同,让他的生命有意义有尊严,但一个人寻求对自己过多的认同,会让他偏离本心,做出虚荣浮躁决定;于此相同,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同,带给这个国家尊严地位,但一个国家寻求对自身过多的认同,也会让她违背常理,做出自大危险的决策。疯狂的纳粹德国,饥饿中造核弹的朝鲜,都是真实的国家自我膨胀的例子。很多时候人陷入困境,往往是被膨胀的“自我”引入死胡同,正如人们常说的“死要面子受罪”。想想自己所经历大小磨难”,有些的确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不少是因为“自我”而自加的。明明一知半解却因为好面子怕被别人笑话而没有问的问题,自己之后苦思冥想浪费了多少时间;明明知道无法完成的任务却因为好大喜功想表现突出而没有开口请求帮助,自己之后抓狂不已平增了多少焦虑。生活中这样无意识中被自我操控的事情到处可见,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跟别人抬杠弄的不欢而散,为了表现自己的出众而费劲心思掩盖自己的缺点错误导致骑虎难下。 原本简单的生活因为自我的介入,常常被过度复杂化,放下自我,少了面子和自负的牵绊,用客观眼光理智头脑去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往往简化成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对是错,如何解答,顺从内心自然会有答案。

  小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得了一张佛卡,背面有一段完整的佛经,小小年纪却迷信的不得了考试之前偷偷默念感觉100分就有保障了,虽然根本看不懂但凭借十一二岁的记忆力愣是记了下来,到现在还能完整背出来。读完这本书突然想到,佛经里说的,无过去现在,无我境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三):未选择的路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当下的力量》。这是一本灵修类的书,也应该是我所读过的书中唯一一本灵修类的书。依稀记得,当初阅读它的时候,我正上大二,颇感无聊,整个人充满一种难言的惰性。总希望去听一听充满励志的演讲,故而特意选修了《智慧成功》。每次上完课倍感力量,但过不了几天,惰性便再次占据主导地位。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过相似的经历,而幸运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曾经,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

  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

  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

  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

  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

  “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

  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这是这本书开篇的一个小故事,讲述了那些没有找到他们真正财富——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宁静——的人就是故事中的那个乞丐,即便已经拥有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他们依然在四处寻找欢乐、成就安全爱情的残余,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这些东西,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整本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是“当下”的力量?二是如何获取内心的宝藏?

  曾国藩曾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这里牵涉到的时间以及存在的概念,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层面,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便对此做了详细的描述,早在第15期: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将来和第9期:愿无岁月可回头时,我们就已经讨论过时间与存在,这里我并不想花大量的篇幅去讨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我计划了今天要做的事,明天要做的事,后天要做的事……突然发现事太多,于是今天的事没做完,反正还有明天呢,而越离截止时间越近越感觉焦虑不安,可是我先把今天计划的事做完再去规划明天会不会更好呢?

  另一方面,书中获取内心的宝藏的方法——冥想,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自我暗示,你相信你自己可以的暗示。每当我要上讲台做presentation,或者去竞选什么,在台下我总不免要紧张,这时,足够的自我暗示对我而言是极其必须的。当然,我不否认有些人天生就是舞台的拥有者,他们丝毫不紧张,有的只是兴奋。但对于其他人而言,或多或少总是有些紧张的,甚至各种重大的考试和竞选总有怯场者。自我暗示无疑是最好心灵鸡汤。我不知道该不该用心灵鸡汤这个词,不过暂时我没想好更好的词。近些年来,鸡汤无疑成了一个贬义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看了很多鸡汤,就是没有勺子去喝,这个比喻是很有趣而且又是恰当的。一个人内心的力量源泉只能来自于自身,那些外在的励志故事只能像“一剂鸡血”,发挥不了持久的作用。

  当然,自我暗示只是冥想的一个方面。冥想更多的意思应该是“the sound of silence”。弗罗斯特写过一首很著名的冥想诗《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冥想的意义便是如此,感受着内心的平静做出正确的选择。

  欢迎光临我的微信平台: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M5NzQ5NA==&mid=206358704&idx=1&sn=d2fa2f464ab626ec8694bc999efc1c9b#rd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四):我的路牌

  我为什么在这评论?是对这本书的理解超越了其他人,想在此博得掌声?但是我为什么不评论?怕评论的不好招来批评?不,都不是,一种喜悦在心中荡漾,想要流淌出来,流淌成文字,指向作者所说的真理,所有的语言只是一个路牌,那我也来做一个吧。

  这本书读完了,一开始读的很平静,慢慢细读,时而放下书,感受着自己的存在,感受着当下,声音,图像,文字,不加诠释,只是感受他的存在。

  我觉得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你的大脑停止了累人的思考,当你思考时,大脑会更敏锐。究竟好还是不好?我们能不能停止用好坏贴标签呢?

  我是一个胆小的人,很胆小,一点的冲突就能颤抖,以前我也称自己“小怂”,虽然表面上很倔强,很上进,其实心里一直在怪罪,那么多的怪事,那么多奇葩的人都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如果小时候妈妈多陪我一些,我就不会有那么强的不安全感,如果初中时候没有得肺结核,我的高中就会很好,也很自信,如果高中没去参加那个艺术节,考大学也会一帆风顺,对!我就是个受害者,我的故事完全可以出本书....很多人会为我鸣不平的。

  但是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我现在正在经历一段海外生涯,本来想学学会计,或者 再学另一门外语,但是当我知道这些学习只是在减少自己的不安全感时,我放弃了,我要学木匠,为自己做书架,桌椅,我要学裁缝,为自己爱的人做我有民族元素的服装.....

  觉醒是一种缘分吧,我不知道觉醒是什么,但是我享受现在的状态,开悟也要一种缘分,有人似乎觉得开悟比觉醒更好?呵呵,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发生了就去感受吧。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五):真正改变自己 心想事成

  10 是我的本命年 ,不平凡的一年 ,在北京厮混了5年后,最终 困顿,无法呼吸,每天出入高级写字楼 ,盘旋在 钢筋水泥的 楼群中,夜晚出入夜店,肆意的 摇摆身体 ,放松灵魂。 这样的生活从05年到10年的 7月份一直持续如此 。成为我的生活主旋律。痛苦将我湮灭,没有出口。,生活没有希望 ,即将要将我 吞噬 。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什么叫做有意义 。眼睛,看过去,一层薄薄的雾 ,笼罩着我。不知不觉 , 时间飞逝 。 灵魂几近发霉 。这样下去 ,什么都没有意义,只有每天大把的时间从指间 流逝。

  后来想找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 。 2010年9月5号从北京出来 ,离开一座 城市 ,离开一个地方,在第一道曙光乍泄的那一刻——leave .

  has become my love .

  day one:鼓浪屿 岛。真没 ,蓝色的大海包围,在地图上看到的向 一滴蓝色的透明眼泪。

  第二天: 中山路 光合作用书店 。

  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迷惘的时候,总喜欢现身 书店。就在9月6日,遇见了我人生的另一半 ——明强。 遇见了未知的自己 。

  第三天:窝在曾厝垵的 客栈里, 看到了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如果没有 方糖客栈前老板 东东 给我推荐这本书 ,就没有现在全新的自己。

  后知后觉 ,一个人成功 ,其实是由下面很多人捧着的 。如果没有我下面的 那些好朋友一直这么给力 ,我可能不会 成功 。

  2010年 11月23日 ,遇见我的房东 ,芋头 大哥 。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得以让我实现梦想,开了一家名叫:天悦的 客栈 。意义是:连老天都非常的喜悦 。还有一个意思“悦” 同 “月” 晚上的时候,在客栈的 3 层 阳台上, 抬头就可以看到 月亮 。景色十分鲜美 。

  总之 10年 是我的 本命年 ,这一年 ,我时来运转 , 抓住了自己的 机遇 ,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遇见了自己的爱情 。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的 日子 ,我会 尽力帮助更多的人 。实现他们的梦想!!出一些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朋友 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六):专心做每一件事就是当下的力量

  之前看过圣严法师的《禅的世界》,里面谈到日常修禅,要求就是做事要专心,比如看书的时候就专心看书,不要人在这心在别处。这是因为先要“定心”,才能迈出修禅的第一步,假如你整天心猿意马,怎么谈得上修炼。

  修炼的方式通常是打坐念经,这是因为当你专心念经的时候,你的思想就会停止,用《当下的力量》的观点来解释,就是处于当下。其实瑜伽的冥想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冥想与打坐对现代人来说太费时了,一是没时间,二是没有安静的地方。

  所以其实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日常修禅,就是专心做每一件事,当你专心做事的时候就处于当下,当你处于当下,无意识的思想会停止,意识会慢慢苏醒,书中称为“开悟”,等同于圣严法师所指的“禅”。

  其实由此道理我们还可以延伸到其他方面,比如睡眠。当我们心烦意乱而失眠的时候,不妨去专心去做一件事,一件不用思考的事(很多人会数数,但是数数的时候你其实也在思考,所以不建议),比如专心留意你的呼吸,不断的睁眼闭眼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进入当下,从而拒绝无意识的思考,当你不想东西了,自然也就容易睡着。

  这本书粗略的看了一遍,方法其实与《你的误区》很相识,都是要求人们去关注当下这一刻,而不是沉浸于过去或者未来的编织。但是《你的误区》更偏向于心理学,属于西方文化,而《当下的力量》更偏向于哲学和东方文化。《当下的力量》对痛苦根源的阐述来得更彻底。

  书没看懂,虽然整本书都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但是很矛盾的是他在阐述的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所能解释的道理。正如圣严法师所说的,能说禅就不是禅了。

  等看完了《新世界》回过头再把《当下的力量》看一遍,因为听说《新世界》会好懂一些。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七):那个藏在深处的自己

  “你总是想得太多。”有人对我这样说,我也这样对自己说。可是,我找不到那个开关,让我能轻轻一按就关掉思维的阀门。如果真的有好了。总是羡慕那些神经大条的人,因为我的敏感,让我觉得我的思维、感受快要超重了。但是我也知道,有些神经大条的人或许是装的,那样的话他们比我还累呢。

  《当下的力量》,很幸运能在需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以下是我感受比较深的几点:

  ——

  我们给自己找的两个最大的麻烦,也就是两个引发痛苦的根源,是认同于思维,和认同于时间。

  认同于思维,我们进行强迫式的思考,并且思维映射出来的那个“小我”,让我们误认为那是我们自己;

  认同于时间,让我们背负着过去沉重的包袱,让过去决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并且只把现在当做实现未来目标的工具,而无法深入当下,体会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

  ——

  那个藏在我们内部的痛苦之身,它需要吸取更多的痛苦来喂养自己,过去的痛苦已经让它吃的饱饱的,它还需要我们在现在提供给它更多的痛苦。甚至,痛苦之身还让我们认为,它就是我们自己,让我们认同这些痛苦并让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

  进入当下,和“真正的最本源的我”连接。停止用大脑思考,不要认可思维产生的那个“小我”,体会现时现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感受那个长久以来被思维掩盖的本体,它的平静,永恒,和力量。

  要做到这些会很难,从做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开始,观察思维变化和情绪产生的过程,不判断不批判,只是保持临在,让自己对自己内在的变化有意识。

  ——

  之前我认为等待是件比较美好的事,很有期待有奔头的感觉,觉得未来一片光明。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会很浮躁,忽视眼前的很多东西,但是当真的到达了期待的那一刻时,刚开始会兴奋下,但是过不了多久,又开始进入下一个等待周期。我们为什么要如此不公平地让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呢?只有现在是我们所拥有的最真实的一切,也许在当下,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苦恼,但是这些麻烦,有多少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制造的呢?

  ——

  “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 臣服就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那个“小我”总是要抗争、追求完美,于是整个“我”被牵着做一些很容易产生痛苦的事,而且还把自己痛苦的原因归咎于别人或者外界。有了意识后,不再轻易地被“小我”控制,完全接受当下,臣服于现在,即使表面上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在深处,我们会慢慢找到平和。

  ——

  把痛苦和消极心态看做是达到开悟的机会,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静静地观察内在的过程从而产生意识,或者在我们快要承受不住想要逃离的时候,以臣服于当下而得到解脱。

  有很多读一遍不够的书,这本书铁定是其中一本。不只是它颠覆了人们的很多所知所想,还因为它的内容过于纯粹和深奥要多读几遍才能深刻理解。然而就像张德芬老师的序中的第一句话:“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读的时候如果你还试图用思维来将其逻辑化,就会钻入死胡同。现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希望通过更多的阅读,结合冥想和做一个 “观察者”,会有更深的体会。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八):“郑重”的生活态度

  梁漱溟将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其中一种为“逐求”——“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并说将这种态度发挥到极致的是“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

  有趣的是,和梁漱溟同时代的卡夫卡说,“How pathetically scanty my knowledge is compared with, say, my knowledge of my room...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observation of the inner world, as there is of the outer world", 意即卡夫卡开始注意到 “纯为向外用力” 的现象?现在关于inner world的英文书越来越多,《当下的力量》就是其中一本~

  《当下的力量》这么热(看看豆瓣上有多少书评吧;还有专门的读书会),可能跟人们厌倦了逐求的生活有关?说到产生厌倦情绪,有些人受天气影响,比如下雨天只想在家睡觉;有些人受年纪影响,比如托尔斯泰晚年时想要上吊或投河(结果离家出家的路上病死了);有些人不知受基因的影响还是环境的影响或是基因和环境综合作用(反正统称抑郁), 比如写《Eat Pray Love》的Elizabeth Gilbert半夜躲在洗手间哭、写《The power of now》的Eckhart Tolle一度想自杀、写《人生的省悟》的梁漱溟两度自杀(梁漱溟可能受遗传影响比较大,他父亲梁济就是自杀死的)......

  一方面“向外用力”——碰到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向内用力”(或者说意识到内在的力量;你屁股下就坐着一箱金币呐还在幻想中五百万、一千万改变你的生活?)活在当下,听从于生命自然的发挥,梁漱溟提的“郑重” 态度跟Eckhart Tolle的提的“当下的力量” 居然很像~ 不知是这两位在经历自杀后都获得了类似的人生省悟,还是本来两个人就很像才走上了类似的道路......人生是多么奇妙啊~

  当你碰巧或是在逐求的人生途中读到这样一本书,你的人生态度变“郑重”了吗?:)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九):NOW

  这是我至今为止读到的对我影响最的一本书。

  书里的内容每读一遍都有更深的理解,当然,前提是我的心沉的下来,让自己体会到文字中蕴藏的力量。

  想当初,我无数次的沉迷于过去遗失的美好,期待未来的幸福。

  就在我打下上述话的同时,我又在回忆过去了,呵呵

  我还是做不到一直一直的活在当下。只能在心情繁杂时立时惊醒,调整呼吸。

  此时,此刻,此时,此刻,此时,此刻.........

  突破时间的幻想,活在此时此刻

  这是一切的源头,是感受美好的源头,是停止杂念的源头,是一切修行的源头,一切悟的源头。

  找到这个源头,就会找到自己。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十):意识:摆脱痛苦的途径

  最近的日子里,学习和工作上都处处碰壁,极端的情绪总是在夜深的时候在我的脑海里激烈地动荡着,于是我拿起了很久就已经在书柜里的《当下的力量》,指尖轻轻地翻开,在轻柔的灯光下,我进入了,那个用大脑思维进入不了天地,寻找情绪的释放,就如书开篇,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写给读者的话“你生存在这个世界就是要使宇宙的神圣目标得以实现。你看,你是多么重要!”

  通读全书,我发现,语言有时候是苍白无力的,犹豫书中所描绘的“我”与“自己”的联系,作者也说到世界任何一人都不能形容这种感觉,或者不能说是感觉,是一种“悟”,就像佛家家所说的“醍醐灌顶”,依我的想象,这应该就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处于各种情绪,想法,评论,批判,推测,比较,选择之外,根据书里所说的,就是”真我“,但这个真我不是佛洛依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点,这个”真我“只是一个词,形容的是一种超越思维的境界。

  书里共分为十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所阐述的是关于人类情绪起源,关于人被大脑与思维的控制和如何反控制,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痛苦之身“的描述,就如我的开篇所说,我寻求的是情绪上的释放与控制,而在这一部分所写的内容里,我看见了自己的缩影,看见了自己对过去与未来的反馈,这是之前我所不认识的,因为我被大脑的”惯性“所控制了,我在跟着我的思维走,走到了这个迷惘沉沦的夜,直至我翻开了这本书,脑海里便渐渐宁静下来,原来痛苦一直都在却一直都没有过,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如书里所说的”当大脑和思维控制了我们生活时,痛苦和悲哀就产生了“,我找到了根源,而现在我要寻找的是解决的办法。

  第二部分的内容,是我在阅读全书后体会最深的一部分,也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部分内容,是我寻找答案的依据。但问题是什么?我会很自私地回答,”如何能摆脱痛苦?“但为什么是自私呢?很显然,我又在惯性思维下被大脑控制了,为自己产生了更多的痛苦,在生活中,我何尝不是像被一条无形的绳子牵着走,时间就是这条绳子上的一个结,而我以前或将来会经历一切则使绳子越来越长,如何可以把这个结打开,也就是如何去承认当下而不是执着于过去或未来。

  人们总是以各种借口来倾诉或说服自己的情绪,就如作家九把刀的名言”如果这件事我5年后不会因此而生气的,现在这一刻我也不会生气“,可悲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摆脱痛苦和悲哀,但我们就不能与痛苦共存吗?书中给我的解答只是简单的四字”活在当下“,一直以来,我无数次对别人说过”活在当下“”这句话,希望的能给人勇气和信念,想不到,原来更需要这四个字的是我自己,一个内在的我,然后,像书中所说的,我不再纠结于过去,也不再担忧着未来,我试着把时间停止,但我发觉自己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开始焦虑,于是下意识的问自己“你为什么感到焦虑”,然后,我感到非常的震惊,因为我听到了脑海里有一个声音,表达着一种抗拒,然后,我发现焦虑的不是我,是“他”,是我体内的恶魔,是我的大脑,是大脑让我感到焦虑,是“痛苦之身”开始活跃,我开始不停地在回忆,回忆起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误,回忆起自己曾经紧张而手心出汗,回忆起自己曾经因嫉妒而产生的怨恨,回忆自己曾愤怒而失控,历历在目的记忆不断浮现,不知为何,我对那个在记忆中的我产生怜悯,“他”就像个奴棣,被大脑和思维不停地奴役着,却毫不知情。我开始反抗,挣脱他的控制,用我的意识之光来与痛苦作深刻的斗争,最终,我终于挣脱了痛苦之身的控制,我感觉到了它的存在,而它不再是我或可以变成我,我们达成了共存而不再是我单方面的认同,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我知道,我在必知不觉中,达到一个境界,就如同作者所经历的,这就是当下的力量。

  一切痛苦情绪都由自己产生的,当我在抱怨或在沉沦的时候,原来,那不是真正的我,这本书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关照自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思维与大脑的力量,当下的力量!

  夜深,原来寂静那么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