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设计心理学1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设计心理学1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5: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设计心理学1的读后感10篇

  《设计心理学1》是一本由[美] 唐纳德•A•诺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心理学1》读后感(一):设计的力量改变世界

  设计改变世界----《设计心理学1》

  果子林/文

  诺曼的《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等书是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必读书目,从25年前诞生到现在,书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引入设计的方法,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工作者。

  25年后,作者重新修订此书,谈到写作此书的初衷时说,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便是将读者转变为优秀的观察者,分辩出那些给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科技带来很多问题的不合理、糟糕的设计,引导读者观察那些优秀的设计,以及那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和顺畅的有思想的设计。之所以增订内容,也是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许多案例已过时了,有效的设计理念也需要更新。从最初的一版中关注如何设计出合理易用的产品,作为补充则是《情感化设计》中的愉悦、乐趣和情感及其作用。

  在增订版时,删去了一些过时的案例,一些让人存疑的概念,增加了用户体验、预算、计划及竞争压力的内容等等,作者相当于将25年来写作的五六本作品的设计思想更好的融于一体,而在《设计心理学》一系列作品中成系统的呈现。作者对这一版的增订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书后附录长达四页的感谢以及长达10页的综合阅读与注释,以及长达五页的英文的参考文献目录皆可见作者的审慎态度。

  相信,这次增订是作者多年产业经验的一次回顾与整理,也是设计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时代在变,案例在变,相信诺曼提出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会一直继承与延续,并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中焕发新的生命与光采。下面,让我们就几个关心的设计问题,略作一番了解。

  早年在设计课上,老师问“什么是设计”,同学们的答案各不相同。在诺曼这里,答案之一是: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且是解决正确的问题。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索,这一过程就叫设计思维。事实上,设计也并非艺术设计工作者或爱好者的特权,曾经有一个提法叫“人人都是设计师”,所说的也是每个人都有“设计”的潜能,都可以关注问题及解决问题。

  市面上的设计类图书,来自美国的出版物(教科书除外)喜欢以说理的形式阐述问题,而日系的设计出版物,特别是那些有设计背景的设计师们的作品,则是非常细致的分条缕析地阐述“过程”。诺曼阐述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观察-构思-打样-测试。构思环节依然是头脑风暴和不受限制的创意。诺曼甚至为循环往复的设计流程引入了程序开发中的“瀑布模式”。

  第七章的“全球商业化中的设计”也是新加内容,侧重讲述产品周边一些诸如时间、成本等限制条件。就像在设计类课程上,老师们分享的案例几乎全是世界大品牌的精彩案例,每每在问起,当小成本设计时,如何达到相同的效果时,几乎皆是沉默。可是现实是,我们的日常设计,不可能人人都在为不计成本代价的超级或巨型公司服务,我们日常设计几乎都面临着时间、成本、差异化问题,如何在种种限制条件下做出成功的设计,似乎更符合现实需要。

  第七章的内容作者分享了历史上对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像仍然在研发路上的“可视电话”等。科技不断进步,技术追求永远没有止境。曾经读过《创客》一书,展现了个人或者小团队的创新力量。就如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样,有大设计的存在,必然有“草根”的崛起,但这一浪潮中,毫无疑问,设计在其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就像乔布斯所说,“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其实,是设计的力量改变世界。

  也许因为是诺曼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再加上早期读过他的简洁版本的《设计心理学》,所以,今天再重读增订版的此书,只觉得内容全面细致,却没有早年读到时的“饥渴”和欣喜。

  2015-06-14

  《设计心理学1》读后感(二):这不是你的问题

  文/宋薇棠

  “错误发生时,人们总会感到内疚,不是试图隐瞒错误,就是责怪自己‘太笨’或‘手脚不灵活’。没有人愿意让别人观察自己操作时的拙劣表现……尽管我向他们指出产品设计有问题,其他人也犯过同样的错误,但他们还是责怪自己。尤其当这些操作看起来都很简单时,更容易发生自责。他们似乎总是认为自己在操作上很笨拙。”

  这段话来自于诺曼的《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看到时深有感触,因为在许多不会使用的产品面前,自己总是不知所措。但是诺曼却将常规的棋盘彻底推翻,他认为“一旦事情出错就怪罪于人的想法在这个社会根深蒂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责怪他人,甚至自己”。他站在设计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并趾高气昂地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问题”,真正的原因在于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诺曼的这本《设计心理学》早在25年前就已经出世,并被看作是设计学的权威之作,同时也被视为设计师们的必读经典,但是时代的改变日新月异,裹着旧装的书也需要注入新的意义,25年后当他再次捧起原稿,竟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超过一半的内容,关于增订的内容在自序中诺曼留下了详细的讲解,但除了全新的“设计思维”和“全球商业化中的设计”这两章以外,他更多的是删改掉已经过时的实例,填补上现代人可以理解同时也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

  而这些例子所佐证的观点,依旧是曾经最经典的内容。比如第一章的“示能”,诺曼指出它是“一个物理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以人的感官为标准,以世界里的一切物质为基础存在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但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这个概念存在的漏洞,即为曾将物体对于人的预设用途,同物体本身的功能区别开来,因此造成了思维的紊乱,于是在增订版中他新增了“意符”这个概念,表示示能的符号提示功能。诸如此般的例子还有很多,诺曼凭借着自己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系统而客观地将那些细微的设计性思维总结分析,并抽离成更加具体的意象让人感知。通过这些崭新的专业名词的创造,不断地在向人们灌输着“真正的设计是以人为本,并且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更好的设计”的思想。

  不会使用新兴产品的我们并没有错,也并不是愚笨。在那些新的设计面前,我们每个人不过是一个个小心翼翼的孩子,唯有设计师才是我们的老师,他用他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犯错总是在所难免,也许因为文化、语义以及逻辑的偏差,又也许只是差错或失误,但这都不是你的问题,设计师们从他们的角度予以鉴别,问题的核心则在他们的脑海中徘徊良久。

  而作为普通人,使用着这些设计出来的新产品的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则是真实地反馈与全新地发现,在发现中推动未来设计思维的进程。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交互式媒介的产生,渐进式创新也许有一天也可以迅速颠覆过去,并为市场与人们所接受。

  《设计心理学1》读后感(三):让人豁然开朗的一本书

  前一阵刚读完这本书的,是通过网上的推荐知道的。对于想从事产品、设计相关工作的同学,这本书是极好的,就比如我来说,最开始想从事产品方面的工作,在网上了解到关于产品工作最多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需求”,因此读了很多用户研究、用户心理方面的书籍,但是抓住需求之后该怎么做,这本书就很好的告诉你了。

  说一下这本书的梗概,这本书基本全部是干货: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可视性运用的五种心理学概念、用户感知的三个层次、用户行动的七个阶段及对应的七个设计基本原则、双钻设计模式等,这本书“手把手”的教你怎么把需求转化为好的产品设计。对于我来说,就弥补了我产品知识上很重要的一环。对于其他新手来说,这些基本知识是必须的,值得认真阅读。

  当然了,这本书也是有问题的,当你读了第三本,即《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之后,这本说的局限性就立刻显现出来了。《情感化设计》的序言里诺曼引用了一句其他设计师对他的《日常的设计》的评语——“如果我们遵循诺曼的主张,那么我们的设计将是可用的,但同时都会很难看。”是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日常的设计》考虑到了几乎所有关于设计的问题,但是唯独没有考虑设计的美学因素,但是美学因素又是市场上产品能否成功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直白点说,《日常的设计》更像一本学校的教科书,偏重的是理论,实用性稍差点,所以建议把这个系列都好好读一遍,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来用。

  《设计心理学1》读后感(四):丢脸?时尚?让设计来搞掂(粤语,搞定)

  -----读《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文/纪汐

  OXO削皮器价格比普通的削皮器贵了不少,它最初的功能是为特殊人群(患有关节炎的用户)使用,却并未被如此宣传,仍成为了人们青睐的产品,皆因它设计的成功性。对于患有关节炎的用户来讲,这个产品所有人都在用,也是适合他们使用,是件很时尚的事儿。人们潜意识里对于那些(诸如助步器、轮椅、拐杖、手杖等)会让别人看来是代表“我们非正常人“的玩意儿,用上它们是件丢脸的事情,如何让这些的使用,在外人看来是件时尚的事情,就是设计的魅力所在。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是诺曼时隔25年《设计心理学》的增订版。作为非设计者的普通人,通过这本书我对“设计“这个学科有了崭新的认识。正如作者所言,很多时候对于我们不会使用的产品,下意识里,我们都倾向于责备自己,而事实上,其实是因为这个设计很糟糕,才会导致我们不懂得使用。好的设计应该是很自然的包括了:”示能、意符、映射、反馈,并且有良好的概念模型“,能够很好的契合我们的需求,融入我们的生活,甚至于我们难于察觉。

  本书共7章,甚至后面的致谢和参考文献,都能从中收获不少干货,从第一章设计过程中会涉及的概念解释和举例说明开始,第二章针对分析人们的日常行为心理学,从而确认人的潜意识动作,到第三章进一步说明人们如何结合头脑中的知识和外界知识来判断形成映射的条件,第四章重点说明了强制功能“自锁和反锁“的设计是如何约束人们的行为;而第五章,在前面所有知识的基础上,作者再次重复本文的重点,真的是人为差错吗?不,拙劣的设计,这章举了大量的例子重点解释此命题;第六章通过描述设计的流程,强调了开发那些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和能力的新产品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说明了这个过程的艰巨性和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让我们能一窥真实的设计师生活,最后一章延续了上一章节关于现实世界中的设计,并指出了全球范围内,还是以渐进式创新为主,以及渐进式创新与颠覆性创新两者的区别,同时讨论了未来的一些趋势,譬如“书籍的未来”“人类的未来”“机器与人之间的合作方式”等等。每一章重点不同,整本书下来其实也能够感觉作者的主线穿插其中,并且逐章递进,层层深入剖析,但是又如作者在最后写到的这些章节其实又是可以独立开来,细细解读。不愧是优良设计的入门工具书。

  通过这本书我也开始慢慢的思考生活中一些设计的好坏,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我们所忽略存在的好设计,是如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而那些引起我们注意,甚至让我们为之付出努力和愧疚的差设计,是如何阻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能给我们带来糟糕的心情。

  当然可能因为之前读的都是比较浅显的书籍,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发觉这本书相当有深度,需要慢慢品味,慢慢思考及阅读,同时还要好好的做笔记。这本书需要带着思考问题去阅读,不然很容易读着读着就跑神了。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又有深度,对我不失为一种新的挑战。

  :这个是系列的书籍,本书只作为入门级,如果感兴趣的话,还有《设计心理学2:如何管理复杂》,《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整套下来,应该能够对于设计心理学有个系统的了解。设计一直都是被当成一个职业,其实它更是一个研究性极强的学术学科。所有的创新离不开设计。

  2015/6/18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73104504@qq.com。

  《设计心理学1》读后感(五):《设计心理学1》- 设计理性

  糟糕的设计会对人类带来什么?

  1怀疑智商

  一次坐车,进去后无法关上车门,因为我找不到门把手在哪里。这辆车的门把手被设计隐藏起来了。坐在车里关不上门的时刻怀疑自己是不是智商出了问题。

  2耗费人力

  酒店一楼都会有旋转门。一次吃饭从酒店出来时就发现一个迎宾小姐站在旋转门前提示每一个人:请停、请走。这个旋转门在前面的人进入一格后,后面的人不可贸然跟着走进去,需要等待下一格转到自己面前。这些无用的等待和人力的浪费我真对此表示不解。

  3丧失性命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大楼失火,人们从救生出口逃走时发现自己怎么都打不开救生通道的门。这个门的设计竟然是向内拉开的!逃生者往往都在一个劲的去推门,因为很少有人会想到把门向自己的一面拉开后逃生。

  生活中所有东西无一不是人类自己设计出来的,它本因是帮助人类将生活变得更便捷轻松。可不合理的设计反倒限制了我们自己,给生活带来更多麻烦。浪费我们更多时间,耗费更多的人力,致使人们感到愤怒。

  端午快到了,吃绿豆糕时发现它深陷在盒子里,抓了好几次终于在它快要散架前才成功取出。 用一个社交学习软件发现它没有搜索功能。收件人经常打不开的快递收件箱。令人越看越累的网页......

  在这一本《设计心理学1》里,作者先给大家分析出了人类意识与潜意识的区别,再指出了人类行动的七个阶段和大脑的三个层次、对外界的认知、记忆的结构、甄别设计差错、设计管理、解决设计问题等。设计师要设计出符合运用的产品需要先去了解人性,才能设计出更适用于人类的合理化产品。尽可能不要犯上述失败产品的错误。

  好的设计应该拥有明确的设计目的、可视性、易通性。这本书里主要讲述的设计领域是工业设计、交互设计和体验设计。

  书作者:唐纳德·A·诺曼著有《设计心理学1-2-3-4》、《感情化设计》、《好用型设计》等等。这些书中几乎涵盖了设计的方方面面。

  作者诺曼早在1969就出版了一本名为《Memory and attention》(记忆力和注意力)的书籍,后续又著有《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人类对信息的处理:心理学导论)、《日常生活心理学》等。作者诺曼是国际的知名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学会会士,2006年获富兰克林奖章。同时也是苹果公司、惠普公司的高管。

  设计,起始于人应该受用于人。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常常想的是它的实用性、合理性。参考诺曼的书籍让人受益匪浅。

  这里提供诺曼的个人网页给大家:

  读这本书我所获得的不单单是如何去完成设计。对于不是设计师而是体验者的人们来说,了解如何设计可以开拓思维和打开观察世界的多个角度。书中心理学的部分也可以让我们注意的反观自己,理解思维的走向及原因。

  《设计心理学1》读后感(六):【笔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解析

  Q1. 什么是UCD?

  在产品设计界,有一种风靡全球的设计方法,身为产品经理的你或许已经对这个方法耳熟能详。那便是UCD(User-centered design)。

  其实,他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

  UCD翻译成中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让产品的终端用户影响产品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the design processes in which end-users influence how a design take shape)或者,用户至少要参与需求收集和可用性测试两个环节。

  Q2. UCD的首倡者是?

  这种方法的首倡者是大名鼎鼎的坐落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唐诺曼(Donald Norman)实验室。

  这个概念被广泛接受,来自1986年在Norman和Draper合著的书籍:《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设计:人机交互的新视角》(User-Centered System Design: New Perspectives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之后,在诺曼1988年的书《万物哲学》(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中,他进一步完善了概念。

  Q3. UCD的设计应该是怎样的?

  诺曼在1988年的书中(p188),提出了UCD设计的四个建议和一个目标。

  1. 能让人很容易明白此时可以怎么做

  2. 让系统的概念模型1、备选操作,操作结果都可见。(概念模型可以理解为:用户从你外部臆想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3. 能让人很容易便明白:目前系统在什么状态

  4.能符人们的各种预期:包括人们的想法与实现此想法需要进行的操作,操作之后产生的反馈,可视的信息与系统目前的状态

  UCD的终极目标是:协助并保证,用户以最小的学习成本来使用产品满足自己的预期目标。

  Q4. UCD的七个原则

  1. 外界的知识和脑中的知识都要用。

  方法:建立概念模型,在实施设计前就撰写浅显的用户手册。

  2. 简化任务的结构。

  方法:不要用太多短期记忆(人们的短期记忆只可以记住5个内容点);保证任务的一致性;在需要调用长期记忆的时候保证有提示;让用户对任务有掌控权。

  3. 让事物可见:架起实施和评估的桥梁。

  方法:让用户看到可以实现自己预期的按钮,明白这个按钮的作用。

  4. 建立正确的映射。

  方法:让事物变得容易理解的方法——用图表!

  5. 善用限制。

  方法:用自然或人工的限制,让用户知道——我要做这件事!

  6. 允许出错。

  方法:用户犯了错,可以很容易恢复过来。

  7. 当以上都做不到时,标准化。

  方法:如果做不到以上时,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

  Q5. 其他对UCD的演绎

  1. Ben Shniederman 1987 eight golden rules

  2. Jakob Nielson 1993 可用性工程

  Q6. 诺曼的贡献

  1. 以人为本,关注用户的欲求和使用产品的目的

  2. 关注真实用户在真实使用环境里的表现,并作为设计的过程。

  3. 用户变成研发的重要部分。他们可辅助设计者造就一个有效率、安全、接受度高的成功产品

  Q7. 谁是用户?

  是否有人想过,大家一直说“以用户为中心”,那么到底谁是用户呢?是

  1. 产品的最终使用者

  2. 产品的购买者

  3. 被这个产品影响的其他人呢?

  举个例子来说,小朋友亚瑟央求妈妈买一个中世纪的宝剑模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他这里的用户,是亚瑟? 是妈妈?还是其他小朋友?

  如果按照Eason的说法,那么三者皆是。Eason(1987)1认为,用户分为三种:主要用户(Primary)、二级用户(Secondary)、第三用户(teriary)。

  1 Eason, K. (198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主要用户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如例子中的亚瑟)。

  二级用户是很少使用产品的人,或者通过中介使用的人。(如其他小朋友)

  第三用户是指决定是否购买产品的决策者,或者其他方式被产品影响到的人。(如亚瑟的妈妈)

  所以,UCD的思想认为:产品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三种人的需求和期望。

  比如,亚瑟的需求可能是:外形cool, 自己能握住,不重。其他小朋友的需求是,剑不要太锋利以被伤到;亚瑟妈妈的需求是玩具的成本价格不要太高、安全性、内含物质不要对小朋友的健康产生影响。等等……

  当然,以上需求都是笔者本人自己的YY(意淫),真正的UCD需求挖掘是不能靠Y(臆想)出来的。

  Q8. 需求的分级与区别?

  要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就要弄清需求与期望(needs & expectation)的区别。

  UCD中,需求是needs,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满足,便达成不了目标。

  而期望是expectations,是对某一个工具实现自己需求程度的预期。

  另外,再介绍几个概念:

  wants = 欲求,对不必要东西的要求

  demand = 经济学概念,对某些现有产品的需求, 可以认为 demand = wants + needs

  几个公式:

  公式1:(实际效果 - 期望) 正比于 满意度

  公式2: 当没有其他工具能满足需求时,期望 <= 需求;

  公式3: 当有其他工具能满足需求时,期望> = 需求。

  公式4: demand = wants + needs

  微信公众号:xizhicat

  《设计心理学1》读后感(七):我们离交互设计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作为心理学著作的出版大头,没想到人邮关于“设计心理学”的著作是少之又少,目前搜到的勉强算得上是教科书的只有《怦然心动:情感化交互设计指南(彩印)》(听起来太娘娘腔了有没有,一点都没有作为冷漠教科书的自觉呢….人民邮电还有一本Susan Weinschenk所著的《设计师要懂心理学》也不错,更偏向案例分析咯,篇幅也更小)

  哦,当然高教版的《工业设计心理学和轻工业出版社的《设计心理学》肯定也是各大高校的经典教材了,但是心理学这个专业本来就是从德国传进来的虽然现在各种流派在世界遍地开花,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国外的学识、理念和技术反超我们不知道几个时区好吗~~(所以有机会还是读读外国人的作品咯,英语水平高的请读原版好吗~)

  所以呢,不才在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渣,读书少,别打我)认为Donald Arthur

  orman这部《设计心理学——日常的设计》算得上是设计师们、产品经理们、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们必看的教科书了(当然这不是废话吗人家都畅销好多年了销量环地球多少圈了有没有!!)。

  其实从本书的内容设置上来讲,读者是最好(需要)有设计功底和心理学功底的,当然还要对一些枯燥的学术流有一定的免疫力。不然,不才在下建议你去读“不可不知的xx心理学系列”(慢走不送~~)

  为毛不才在下会说上面一堆(废)话呢?因为Norman的《设计心理学》是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人们在日常行为中的心理学现象,例如行动、认知、情感、学习、记忆这些看起来简单但用心理学解释起来却又有些“深奥”的现象。当日还有日用品心理学中的独特概念啦,比方说Signifiers(意符)、Affordance(示能)还有已经被说烂了的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机交互)~其中杂糅了普通心理学的广度、认知心理学的深度还有实验心理学的精度….

  听起来就很理工科有没有~~~

  拿生活现象举例,设计心理学就有趣多了~

  公园中那些间距或窄或宽的石阶,走起来总让人觉得步伐迈得有问题…..

  学生宿舍里一起身就会被磕到的腿……还有伸手也够不到的书架设置……

  公共场所中一楼卫生间令人难堪的窗户高度和位置…..

  公共场所的门,是推还是拉?推手的设置可能会在危急时刻救人于水火呢…..(我才不会吐槽公司楼下总是会打到人的旋转门…)

  高度总是不那么匹配的桌椅……

  我会乱说其实各种抽奖等待的倒计时间设定,也是需要我们的交互设计小伙伴一组一组测试出来的结果嘛~

  体验良好的交互设计,各位同仁们,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哟~

  (想要成为)PM、应用心理学领域小能手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技多不压身不是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