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梵高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梵高传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5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梵高传的读后感10篇

  《梵高传》是一本由史蒂芬·奈菲 / 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8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梵高传》读后感(一):不朽的诞生

这条路一直是上坡么? 是的一直到尽头都是。 这段旅程要走上一整天么? 从日走到夜,我的朋友

  电影《杰出公民》里,作家面对读者的提问“悲伤是否是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回答说“梵高一生坎坷曲折,他确实留下了伟大作品,但有些艺术家一生幸福,依然成就了不朽。”读者随即找到了他旧作中的原话,“民主与幸福只会造就平庸文学作品,伟大的文学作品通常出自不公且暴力盛行的社会,在那种情况下,创作填补了存在空虚。” 我心目中这个问题答案应该是,悲伤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因为总可以找到反例,拉斐尔善于交际,人缘极佳;伦勃朗青年时期便声明鹊起,老年陷入困境,在不同境遇中他均创作了杰作;莫奈和毕加索在世时已功成名就,依然不停创作。且悲伤这一重要条件也不等同于艺术家一生悲惨,不等同于艺术家曾经历经苦难,目睹他人的悲伤同样可以激发伟大的作品。

  而梵高的悲伤是终其一生的亲身历练。 我对梵高最初的印象来源于在巴黎旅游时参观了奥赛美术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的殿堂。我看到莫奈可以反复画自家后花园春夏秋冬,看到印象派作品中多是绅士淑女和资产阶级的优越生活,而梵高在生病时甚至只能临摹米勒的作品,因为住院苦于找不到模特只能画主治医生,甚至对镜临摹自己。于是感叹人生的境遇竟然如此不同,有人在世已名利双收,有人至死都痛苦不堪。 人们肯定悲伤的能力,着迷于悲伤的魔力,放大悲伤的意义,恐怕是内心的补偿心态隐隐作祟。补偿梵高在世时被咒骂为“疯子”“怪人”“神经病”,补偿他一生的悲惨经历,补偿他至死都未获得肯定。可褪去所有死后的功名,回到梵高的生存本身,他终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

  梵高并非出身寒门,父亲多伦斯·梵高是位牧师,这样的职位受人尊敬,且能为儿子提供丰裕富足的生活;伯伯森特·梵高是古庇尔画廊的合伙人,他为梵高安排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艺术品销售员;他绘画的导师安东·莫夫同时也是自己的表妹夫,是海牙画派中重要的画家之一。尽管他手握一手好牌,却输得一塌糊涂。 可他并不无辜,对于他的处境,他自己也难辞其咎。 他在艺术上争强好胜,不惜得罪自己的前辈莫夫和泰斯提格;他坚持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大量聘请模特,尽管他已经入不敷出;在他人生的最后二十年,是弟弟提奥无私付出支持了他的艺术事业,可他给予提奥的是不断的写信索取更多的金钱,用亲情友谊作为枷锁威胁着最关心自己的人。

  梵高自视甚高,不愿反省自己,总是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家庭的腐朽或旁人的嫉妒,可他人的否定依然他内心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罪恶感和自虐一般的自我惩罚。在他有限的人生里,他不停的行走,走遍了所有分叉路,却没在任何一条路上见到上帝。 他曾经沉迷于宗教,想象自己是一个行路人、苦行僧,也许苦难来自神的旨意,为了磨练他的心智。他如此热爱行走,传记中写道他曾经一口气不行五十公里,也曾经连续两天不眠不休的行走。但他终究不是苦行僧,苦行僧是借压抑自己的欲望来修行,梵高不曾压抑欲望,他的欲望天地可鉴。 他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家庭的温暖,尽管一次次收到伤害,他依然迷恋家乡,可因为他不学无术,让家族蒙羞,即使他死后获得盛名,母亲依然冥顽不灵,称其作品荒谬可笑。他渴望爱情,可他的几段感情都无疾而终,他对女性追求反而让父母担忧他的情感状况精神状况,甚至认为他品行不端。他希望成为一名牧师,妄想宗教能拉近父亲与自己的距离,可父亲只当他是忤逆自己意愿的肆意妄为。 他渴望友谊,可友谊总是离他而去,他渴望成功,可至死方得到一丝安慰。 他太过努力,歇斯底里般的,却反倒将他的所欲推得更远。

  丰子恺把人生境界比做三层楼,从下至上分别是物质、精神和灵魂。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大概丰子恺所描述的那种人是至下而上的,俗世中至少衣食无忧,于是有余力站在艺术和宗教的高度,站在全人类立场上,反醒现世社会,怀抱悲天悯人情怀。 而梵高是至上而下的,他从不是超脱的,他至始至终是愚钝的,在他历经苦难的一生中,他不得已而沉迷在宗教和艺术中。倘若艺术和宗教的追寻能为他带来世俗认可,他必定如愿以偿,或者他能用宗教和艺术为自己的苦难寻找意义,他必会内心安宁,可最终一切都未能实现。对宗教和艺术的追求一次次重燃他的雄心壮志,而现世社会又一次次给他沉重打击,在这样的反反复复中,他的内心终于支离破碎,无法复原。

  梵高生性敏感多疑,社会对特立独行又缺乏宽容,这两点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和助长,最终成为了一个他无力挣脱的圈,他深陷在龙卷风的中心,找不到出口。 在重重压迫下,家族遗传的精神疾病给了他致命一击,他陷入疯癫。也自那开始,他画出了那些最杰出也最著名的作品,比如《星夜》、比如《麦田群鸦》、比如《加歇医生》。他短暂的出了名,终于有人买了他的作品——他人生中唯一一幅售出的作品。可那时,他已经触摸到了死神的衣袍。 家庭、社会、加之他自身的种种缺陷,生生逼迫他成为了梵高。 人们常说,功名利禄身外之物,毕竟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可若问你,假如这功名不会随着死亡烟消云散,这功名随着时间流逝竟然历经弥新,得到越来越多人称颂和传扬。这世世代代永不退色的功名,成就人类历史永恒的不朽,你要么,只需换得你短暂一生的苦难而已。

  梵高的一生不长,苦难也不长,三十七年罢了。 1890年7月的一天,他回到阿尔的旅馆,对旅店老板说,“我弄伤了自己”。两天后,他躺在弟弟提奥的怀中死去。他中枪了,尽管他没交代凶手,用模糊的答案向警方肯定了自杀,尽管几十年后因为欧文斯通那本《渴望生活》将他自杀的传言艺术化,成为天才梵高了结孤独的悲怆之举,但自杀之说依然疑点重重。 这本900页的书籍用了短短几页的篇幅介绍了梵高受伤的过程,书中最大的噱头——文森特死亡的真相,并没有在正文中大肆渲染,简短但有说服力。然后在附录中躺着一份详尽的《关于文森特致命伤的说明》。说明中推测了两件事情,梵高并非自杀,而且他试图保护将他误伤的人。无论真相如何,他并不抗拒死亡。

  一百多年来,梵高名字大概无人不知,连同他那些不朽的作品,阿尔小镇上空旋转的星光金色麦田里耀眼的麦芒、插在瓶中却溢出无限生机的向日葵等等一道,被人们长久的称颂。人是需要意义的,也是意义让人之所以为人。一个孤独的天才,一个不朽的疯子,一个完美悲剧英雄,梵高的出现那些陷入苦难和默默无闻的人们找到了慰藉,给那些衣食无忧,生活幸福的人们一个疯狂的出口,也给那些外表平静内心却暗流涌动的,循规蹈矩却把离经叛道视为意义的人们树立了一个偶像。 这样看来,他是自杀还是他杀,好像真的没那么重要。他只是一个塑像,供人仰视,他只是被神话了,因为人们需要一个神。

  也有人跳脱出神话故事,发出这样的言论,梵高的成功只是历史的巧合,在他所处的年代正是艺术变革的年代,后人从中随机选择了梵高,也恰巧没有选中别人罢了。也曾听人盛赞伦勃朗的作品个个不同凡响,而梵高,在他眼里不过作品多但非个个精彩,算不上天才。 也许站在很高的艺术层次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稀奇,可抛开艺术的鉴赏,我只是时常想,也许梵高的伟大确实只是机缘巧合,如果他能成为称职的艺术品公司职员,如果他遇到一位善良校长安心做了老师,如果他的父母没有对他的传教生涯说三道四,如果他没那么敏感和神经质,如果这个世界有用伤害成就梵高…… 如果这个世界少了许多不朽的艺术,但如果世上从此多了一个幸福的人。

  《梵高传》读后感(二):梵高 藏在画布背后的人

  “人们时常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他一定生来就知道自己擅长某事!他一定知道他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怎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在我身上,一定藏有某种潜质,但那又会是什么?”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呼唤道。梵高一生都在寻找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他希望为穷人传播福音,希望用画养活自己。他一次次出发又离开,但总是被失败重重锤击。

  传 记

  从《渴望生活》的甜腻到《梵高传》的客观

  “学术研究和大部头圣徒传奇的典范”。伦敦《每日电讯报》这样评价史蒂芬·奈菲和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合著的《梵高传》。在此之前,梵高神话最著名的塑造者是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这部写于1934年的“传记小说”是许多人了解梵高的首要途径。《渴望生活》写得极好,将梵高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屡败屡战决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渴望生活》通过小说的笔法,以极富画面性的表现方式,写出梵高不断游历、学画、受挫的打击和始终怀抱的金子般的心,梵高同情最底层的妓女、矿工等人民群众用心贴近他们的生活,用最淳朴的画笔给他们带来慰藉,但高傲的巴黎艺术界不理会他的风格,让他一次次陷入最贫苦的境地。读者无不会被梵高这个流亡凡间的天使打动。在这一情感渲染下,梵高深染梅毒、被精神病折磨得心智昏乱,使他成为受难的约伯,无论遭受多大打击,对艺术上帝的信仰不变。

  《渴望生活》是圣徒梵高的行传,梵高在人间用画笔镀刻出善与美的强烈色彩,背负着艺术的十字架,走过冷漠虚荣人群,面对他们的嘲讽和不屑,悲悯地说“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最后贫病交加,生活困顿,在麦田上杀死自己,让梵高有了耶稣重生的光辉,在艺术的子宫里获得救赎。

  从此以后,梵高神话不断发酵,成为流行文化中最值得哀悯的圣徒传奇,成为用血肉换得艺术纯美的殉道者。

  在21世纪,史蒂芬·奈菲和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开始撰写一部新的《梵高传》,译者沈语冰在后记中说“它将传记写作和艺术史研究带进了数码时代。利用当代计算机技术对多达10万张卡牌所做的数据处理,让这项本来有可能耗时30年的工作,得以在10年内完成。另据作者所说,他们为此书所做的注释多达28000条,打印稿达到了5000页”,他们专门开设了一个网站放置这些资料

  不仅如此,这部传记实际的参与团队包括至少8位研究者和18位翻译者。正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才让《梵高传》的作者团队能够全方位还原梵高和他所在的时代。对梵高形象的塑造,不仅通过他和弟弟提奥之间的书信,还借助他的家人同事朋友、艺术同行的书信、评论等资料,从侧面写出他人对梵高的看法,让梵高的形象更加立体。不同于一般传记使用A Life,这部传记的英文名称Van Gogh:The Life,表明它对自己真实性和全面性的信心

  这带来的成果是,作者们在资料间发现了梵高一些不那么神话的方面。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要属《梵高传》对梵高之死的调查。读起来仿佛是一份刑侦报告。根据弹道分析,子弹是以“一种不一般的角度射出的——而自杀时子弹通常是直射进去”并且“子弹显然是从距离文森特很远的地方射出的,远到他根本不可能扣动扳机”,梵高也没有留下遗书或者其他暗示自杀的举动,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梵高不直接射击头部,而是射中不容易致命的腹部。

  梵高去世66年后,有一位老人说当初梵高的手枪其实是他的,他们是奥威尔的一群富家子弟,对梵高这个怪人一向很讨厌,所以很有可能是在嘲弄梵高时误伤了他。为了保护孩子们,也承受不了更多的精神打击,梵高主动选择死亡,因为他说过“我不会特意寻死,不过一旦死亡降临,我也不会逃避”。

  关于梵高的死,《渴望生活》这样写道:“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扣动扳机。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

  抛开事实的准确性不谈,这样的描写本身就带着强烈的“煽情”效果,它将梵高的死亡提升到一个夸张的哲学和象征高度。让梵高的“自杀”成为命中注定的宗教式回归,而罔顾梵高遭受的真实折磨。《渴望生活》相比“传记”更多在“小说”范畴。这样的虚构在小说中是允许的。欧文·斯通说,“我的主要来源是文森特·梵高写给他弟弟提奥的三卷书信。更大部分材料,是我循着文森特跨过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足迹发掘出来的。”因此这本书并没有发现更多材料,对梵高的想象毕竟介入主观太多。

  有了对比,就可以看出《渴望生活》对梵高描写的“甜腻”之处。《渴望生活》揭示出梵高对艺术的执著与爱,他的不幸遭遇,与他本身的性格也有相当大的关系。梵高更全面的形象必须借助更加广博的资料来展现。

  人 生

  艺术的“黑天使”而非圣徒

  《梵高传》通过梵高人生的失败和艺术的成熟两条主线交织穿插,在每一个节点上,他的探索和执拗都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梵高自幼性格孤僻,他迷恋过去,喜欢怀才不遇的艺术家,喜欢在大自然里收集植物和昆虫标本。

  在欧洲经济风雨飘摇的年代,人人都感到世事无常,人人都向往艺术,梵高本可以接受家人安排,在画廊里走上中产阶级艺术经纪人的康庄大道,但他和同事关系不睦,“一方面在回避着别人,一方面也在被别人回避着”。

  梵高福音传道事业的彻底溃败让艺术成了他回应至高召唤的唯一途径。他用画笔描绘底层人民的贫苦,希望他的画作“表达的是某种同音乐一样能够抚慰人心的东西……某种永恒的东西”。他深入矿区和荒原,为劳动人民的苦难陶醉。“文森特却只将矿工们视为基督教徒中的英雄,丝毫没有将他们看成受害者。他劝他们不要反抗,而是要庆贺自己的苦难——为享有苦难而欣喜”,梵高对欧洲兴起的无产阶级运动毫无感觉,只因为他在他们对苦难的顺从里看到了圣徒一样的悲悯,他们也不欢迎梵高,觉得他很怪异。

  在早期,梵高寻找一种“比纯黑更强烈的、更深的色调”,认为黑白肖像和版画是唯一好的东西。作为艺术经纪人,提奥深知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卖出高价。他不听从弟弟的劝告学习印象派明亮的色彩,虽然它们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他的呼告在《吃土豆的人》中达到顶点。当他来到巴黎和弟弟同住时,梵高猛然受到了色彩的启迪。“我信仰色彩”他说,“每幅画都以丰富的色调、戏剧性的光线、幽暗的背景以及浓墨重彩的颜料画出,既是对蒙提切利(以及德拉克洛瓦)的致敬,又是对所有所谓‘现代’色彩学家的批驳”。

  他蛮横地向弟弟要越来越多的钱雇模特、买颜料,一遍又一遍申明自己焦灼的艺术渴望,似乎只要更多的钱就可以将他心目中的艺术分娩出来,但他的坚持在弟弟眼里只是古怪的执拗。他们争吵,提奥无数次想放弃他,可某种奇妙的联结让提奥总是忍不住重拾对他的关心。为了雇佣模特和纾解性焦虑,梵高承认他对“这些该死的坠入风尘的女人”有兴趣,出于“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和交谈的需要,他承认对她们有一种‘特殊的怜爱’”,结果染上淋病和梅毒。他照顾妓女西恩和她的孩子,结果被家族视为败德。

  梵高的画不为当时的艺术界欣赏。他临死不久,巴黎艺术界才发现了这个“孤独的灵魂”,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为他带来多少收入。梵高一直渴望和家人和解,希望他们理解自己的坚持,但家人总是被他的暴躁脾气激怒。父亲多洛斯写道“文森特让我们多么焦头烂额”。以至于在他去世时,亲人中只有弟弟提奥出席葬礼。

  梵高是艺术的“黑天使”,不是纯洁无瑕的圣徒,艺术之神附着在他的身上,耗尽他的肉身,拖垮他的精神,为他注入灵感和技巧,从中诞生出新的神话。他先知地感觉到艺术的低语,他拼命地呼告,但周围人看不见也听不到,只惊讶地看着这个自以为是的疯子。站在未来的我们,难以不相信它的吊诡:梵高越来越近地走向他的成功,画出一幅幅千万级的作品,但在周围人的眼里却是他越来越难堪的失败,连梵高都深为自己的拖累感到负疚与尴尬。文森特之星的冉冉升起,要在下个世纪才会出现。

  艺 术

  幻觉使他对色彩有更高的敏感度

  读者可以看到梵高人生的失败和艺术的成熟并非单一而是前后相关。《梵高传》如手术刀般精准剖析梵高的生平和艺术脉络,运用小说笔法营造戏剧性,在每一章的最后留出悬念。最明显的是结尾,梵高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下一章笔锋转向“提奥简直不相信自己的好运,乔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一方是逐渐走向精神崩溃的深渊,一方是即将步入稳定的中产阶级家庭,一悲一喜,将梵高的悲剧映衬得更沉痛。

  这部传记既是写给普通人看的,所以注重叙述的戏剧性;同时也极富专业素养,将梵高的一生放在具体的历史时期进行评述,比如在讲到梵高来到巴黎时,作者宕开一笔,先描绘巴黎当时流行的文艺风潮,展开一幅栩栩如生艺术家群像,世纪末的新观念对文学与艺术带来何等震荡,再将格格不入,如公牛冲入瓷器店的梵高放入其中,就更显出他的失败与不幸。不管妥不妥协,面对现实需要一颗世俗的心,要花费时间营造,进入一定的圈子。面对艺术的独立性,梵高是高傲的,也有个性的偏执,长期的孤独和精神探索也让他对现实的理解如同孩子。

  梵高在巴黎正式成为色彩的信徒,他用强烈的对比表现情绪,但在当时更注重精细与均衡趣味的艺术界,梵高不符合比例的手法势必带来失败。在巴黎,梵高目睹了艺术的爆炸,他的艺术积淀已经悄悄成熟,“多年来他那版画家一般的眼睛,已经在无意中使他能够画出那种足以成为新艺术的画作。长期以来他早就掌握了将坚实的形象与虚空交织在一起的画法:通过影线和点彩来捕捉事物的轮廓和肌理,通过点画的密度和方向来控制形式。为了用新风格来带动自己的手,他只需调动这些旧技法,来为他的对色彩的新理解服务。通过将这两种画法从源头上联系起来,文森特终于在这一年春夏那些急促的画作中从写实主义顽劣的线性画法中解放了出来,他的油画开始拥有它最好的素描那种自发性和强度”。

  《梵高传》讲到梵高的绘画特色时说“他尝试了各种大小和形状:从砖块似的矩形到逗号般的点子,再到如苍蝇的小色点,他以各种方式来安排它们:干净的平行线、交叉的编织线,以及精神变化的图案。有时候它们是风景的轮廓;有时候它们呈放射状向外扩展;有时候它们以相同的方向横扫画布,仿佛遭到一阵莫名的狂风吹拂。他用紧凑、重叠的点子,用复杂的色彩,用一束束松散的、格子状的颜料分别来处理它们。他的点子积聚成块、成丛,规则地填满了大块的区域,或是像疯狂的蜂群那样密密麻麻地撒满画布”。

  这部传记指出他的母亲带有的抑郁性格,为梵高家族的精神病遗传埋下伏笔。圣保罗精神病院休养的阶段是他创作的高产期,精神病带来的幻觉使他对色彩有了更高的敏感度。这部传记这样描写梵高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星夜》:“为了记录下这一景象,文森特启用了紫罗兰色和赭色、山顶自然的曲线、丝柏树枝干形成的漩涡,还运用奇妙的笔法‘加进了他所感受到的宁静和快乐’。就像古人一样,他只跟着‘直觉和感受’走,勾画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普通人眼中所见的夜空:搏动的灯光组成的万花、繁星汇聚成的漩涡、光芒四射的云朵,还有像太阳一样明亮的月亮——只存在于文森特脑海中的、充满宇宙星光和能量的焰火盛宴……文森特笔下旋转的、给人以错乱之感的、宇宙形成的亢奋画面表明,他的防御机制已经被攻破”。梵高从无尽的、神异般的观察中构建起美丽而坚实的轮廓,沉湎于眼花缭乱的未知世界中。

  这部传记文采斐然,对梵高艺术的描述既准确又充满激情,交缠错织,工笔细描,乱针刺绣,是对梵高艺术的绝佳鉴赏。

  尾 声

  《渴望生活》深刻地渲染了梵高对艺术执著的爱,这奠定了梵高的形象基石,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渴望生活》以及它所引发的梵高神话,就不太可能有这样一部全面的《梵高传》。《梵高传》澄清了梵高神话的诸多方面,让读者看到梵高真实的性格和遭际,这才是真实的梵高,关键在于,无论多么艰苦,梵高始终不改艺术探索的坚定和自信,他最终在画布里留下了善良,也留下了他最深的信仰。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她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才华,从年纪很轻的时候起,她就知道所有这些时尚的抉择的微不足道,所以她本人始终忠于她素来尊重的传统,她是这个传统的化身”,我想这也是梵高的自信,他对传统的相信将他引向了未来。一时的流行风潮是暂时的,时间最终会回馈那些相信自己并不断探索的人。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我忙着画画,我要继续寻找本真……我的内心从未改变……对于我所坚持、信仰和热爱的,我依然一味地坚持、信仰和热爱。获得安宁与抚慰依然是终极目的,追求真理还是终极途径,伤痛也依然是获得救赎的终极情感”。《梵高传》里的梵高纯粹而完整,他几乎用尽他单一的全部直面人生,他把艺术拧成一股绳,将一切都维系其上。当神话的迷思被澄清,更多真相被揭开后,梵高还是那个梵高,幻觉会消逝,但崇高永存。

  《梵高手稿》

  承载他对艺术的理解

  H·安娜·苏编纂的《梵高手稿》精选梵高书信里谈创作、构思、理念的内容,辅之以250多幅作品。从这本手稿中也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精细观察,对艺术的执著描绘。艺术让他变得细腻,让他获得了信仰,他随信附带的手绘稿承载着他对艺术的理解。这些信件在《梵高传》中也有部分涉及,不同的是,《梵高传》会更详细地解读和辨伪,因为“梵高的书信并非句句真实,里面充斥着夸大、隐瞒、说服甚至欺骗”,这其中既包括梵高主观的渲染(多数是对弟弟提奥),也包括梵高认识的局限。比如《梵高手稿》中提到“他对法国艺术家让-朗索瓦·米勒的敬仰之情,米勒对农村生活深情而庄严的描绘,对梵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梵高传》指出,梵高对米勒的认识源于阿尔弗雷德·宋思尔写的米勒传记“真实的米勒是一个放荡不羁、挥金如土的人,一生债务缠身,根本就不知道贫穷为何物。他画画时很讲策略,一生中,他很少缺少赞助人、佣金或销路……但是文森特只看到了宋思尔笔下的米勒:一个生动的、多愁善感的大小孩。有着生动的、标新立异的想象力,不被公众所理解,被批评家所唾弃,被债权人追债,忧郁孤独,沉浸在哭泣和自杀的思绪之中”,但这样的误会恰恰让梵高诞生了最深的悲悯,形成了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阶段。

  《梵高传》读后感(三):梵高:我是一个黑天使

  梵高:我是一个黑天使

  看到这本书时,可能你会因为它实在太厚太沉重而放弃阅读,因为它足足有895页近90万字。然而这本大书,从序言就很吸引人:

  提奥脑中总会浮现出那个他曾熟识的文森特:这个兄长热情、好动、爱闹腾、同情心泛滥、喜欢刨根问底。

  他是无所不知的狂热分子、逗趣的挑刺者、幽默的玩伴、称职的保姆。

  不论是在津德尔特的河滩里捉甲虫,收集画册,传播基督福音,还是废寝忘食地阅读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他做任何事都出于热切、孩童般的盲目与率直。甚至连报纸都能令他激情澎湃。

  《梵高传》读后感(四):若你喜欢怪人 其实我很美

  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在90w字里经历了自己的苦难也路过了梵高的一生。并不是一颗艺术巨星如何炼成的先抑后扬,相反,期间无数次咬牙切齿“你竟然是这样的梵高”,直到最后也没有实至名归的归属感。但是松了口气。

  极度自卑和自负,没有安全感渴望爱与被爱的不断屈从和反抗,变着法儿威胁弟弟提奥获得经济救助又找尽借口挥霍无度,永远沮丧愤怒幻灭和恐惧。没有任何理性,更不懂得克制。不停地许诺期待向前,也不停地等待突破的时刻、上帝的眷顾和奇迹的降临。伴随着不断的失败贫穷内疚孤独和最后的疯狂尝试和创作过无数手法、色彩的绘画。终其一生。(1853.3.30~1890.7.27)37岁。为人知晓的名作基本创作于1888、1889年和1890年,也就是人生最后的三年也是他患病期间(严重的精神错乱)。

  网传的几个段子根据本书的客观性扯出来再强调一下:

  1.圣诞节前夕梵高的耳朵不是整只割下。割下的残肉包起来原本是要送给高更。结果被他以为高更可能在的妓院 门口的守卫拦下。所以交给了守卫,留下口信“勿忘我”。

  2.保罗.高更(月亮和六便士的原型啊)和梵高不是好基友,顶多算是梵高一厢情愿。

  3.梵高更大概率死于他杀而不是自杀,梵高包庇小孩(凶手)的原因可能在于给了他期待已久过不能自己实施的解脱(因为他终其一生都将自杀贬为“道德上的懦夫行为”和“不诚实的人的行为”)

  4.梵高最终声名鹊起应该在去世后26年也就是1916年左右,其弟媳(提奥去世于1891年)整理发表了梵高的书信以及展览作品。(这个地方书里有点模糊)

  最后,我有一点疑问,就是梵高在《星夜》之后其实是获得过一次成功的,其中虽然有点评论家奥里耶自身商业行为的投机性,但是不得不说把梵高引入到了艺术群体的视野并且受到广泛认可,可是为什么这起波澜还是没能给梵高创造财富没多久又陷入困窘之境,逻辑没理通。。。或者艺术的商业性我不懂。。。。

  你只能与你的孤独长眠

  我没有什么专业的审美眼光,但我好爱你画里影影绰绰的色彩绚烂。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梵高传》读后感(五):看得我都快抑郁了

  这本传记内容极其详细,和梵高留给后世的上千封信有关。好在作者能够从海量资料里面提取有用信息,没有形成资料堆积的感觉,行文比较流畅。但是,仍然有些内容比较啰嗦,作者想要完全还原一个真实的梵高,但是也不至于把所有细枝末节都写进去。

  看这本书要做好思想准备,梵高有精神病家族遗传史,书信来往和行为习惯都充满了负能量,一口气看完的话,能看到心塞。整本书都是在写梵高喋喋不休地抱怨、咒骂,行为反复无常,不停地给家人添加麻烦。这种内容直到整本书结束。

  梵高直到死,都没有见证自己的成功,一辈子都在受别人的鄙视、打击,如果不是后来成名,看这本书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梵高从小离经叛道,在学校和老师、学生闹翻,没有朋友,经常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连续换了几所学校都是这样,在当地德高望重的父亲为他操碎了心,不到60岁就死亡了。

  作为大家庭里面的最大的孩子,文森特梵高显然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工作。有过一段时间工作,每一段工作都因为刻薄、古怪,和同事、老板吵架而被开除。一辈子都靠弟弟供养。

  梵高的人品确实差,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讨厌他,他一辈子靠弟弟供养,自己却花钱大手大脚,还经常哭穷,厚颜无耻地让弟弟多给他钱。他性格反复无常,时而夸某个画家,时而咒骂,一会说不画水彩画,一会有热爱水彩画。

  不过,梵高有强烈的激情,热爱起基督教来,狂热到因为宗教而苦行,鞭笞自己,疯狂地背诵《圣经》。他热爱画画,虽然一辈子受到别人鄙视,但是真是做到了笔耕不缀,常常5点起来作画,尝试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画家交流……

  奇怪之一,为什么所有的画家都认为他的画很幼稚,技术不成熟,这种状态持续到他37岁死亡的时候。但是,死后却名声大噪?

  奇怪之二,他和弟弟的感情为什么如此微妙?他劝弟弟不要结婚,结婚的话他们三人可以住在一起,甚至说过两个人共同娶一个老婆。后来弟弟一结婚,他的精神就奔溃了,犯了精神病。弟弟一辈子将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一寄给梵高,而且被梵高带来的麻烦折磨一生,中间几度交恶,但是梵高死后,弟弟因为梵高死亡而精神病发作(弟弟之前没有犯过精神病),这是什么感情?

  《梵高传》读后感(六):得到app听书的笔记

  1. 梵高1853年出生,1890年去世,一生只有37年。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产量极高。 2. “向日葵”系列有一幅作品《十五朵向日葵》,在众画家不敢用黄色作为主色调的年代,梵高用了非常饱满的黄色来表现象征太阳的向日葵。微微卷曲的向日葵像一个个有生命的火苗。 3. 《十五朵向日葵》是梵高送给高更的,两人在彼此人生最低谷的时候相遇,又都喜欢浮世绘的画风。于是彼此吸引成为好朋友。这幅画就是梵高为迎接高更这个朋友而画的。 4. 但短短一个月后,两人产生了矛盾——梵高喜欢写生,高更喜欢表达象征性的风格。矛盾分歧显化后,高更在圣诞夜前夕离开了梵高。梵高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精神状况越来越差,后来住进了精神病院。 5. 《星夜》是梵高在精神病院创作的,几乎不调色,相当于颜料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直接用到画面上。这意味着色彩饱和度和纯度都很高。梵高认为这样表达是有力量的,更能表达情感带动情绪。 6. 把《星夜》放大观察,会发现画面上的色彩不是连贯的,而是一小节一小节的色块组合而成的。需要非常冷静,仔细布局和设计,才能呈现动感和力量感。绝不是精神病人能够完成的。 7. 梵高一生画了90多幅自画像,每一幅都表达了梵高内心的困惑和折磨。《没胡子的自画像》是他生前最后一幅。 8. 《没胡子的自画像》是送给母亲的,梵高想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画里的人没有胡子,干净清爽,肤色健康,略带微笑,微微侧身,看不出已被割掉的耳朵。 9. 完成这幅画后,梵高选择了自杀。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弟弟支持着他创作,现在弟弟结婚生子了,他不想继续成为弟弟的负担。

  《梵高传》读后感(七):文森特·梵高之死,这很重要吗?

  1889年,新锐评论家艾尔贝·奥里耶在唐吉老伯的画材商店橱窗里看到了两幅“向日葵”,旋即在1890年1月的《法兰西信使》创刊号上发表文章《孤独的灵魂》,将溢美之词雨点一样泼向文森特·梵高:“一个象征主义者”、“一个狂热分子”、“一个喝醉酒的巨人”、“一个亢奋的唯美主义者”、“一个强健的、真正的艺术家”……这也是文森特在世时所获得的最高评价。1月20日,布鲁塞尔“二十人展”开幕,梵高的向日葵、麦田、果园和葡萄园首次被放置在塞尚、雷诺阿、劳特累克、西涅克等画家的旁边。3月19日,“独立艺术家沙龙”在巴黎开展,赞美之词洪水一般涌来,“十幅画,见证一个罕见天才的诞生”。可是,盛誉之下他也只不过卖出了一幅画、还是毕生唯一一幅:《红色葡萄园》,400法郎。这迟来的声望未能缓解他一生所积累的精神焦虑,已经在精神病院出入多次的文森特前往小镇奥威尔。7月27日,他身受枪伤,29日在弟弟提奥·梵高的怀抱里去世,终年37岁,留下近900幅油画与1100幅纸上素描。

  作为文森特一生的经济支持者、也作为这大笔画作的继承人,职业画商提奥计划为哥哥举办一个盛大的展览,并推出哥哥的书信选,不幸的是,他自己也崩溃了——医生诊断是梅毒所致的肢体麻痹和精神失常。1891年1月提奥逝世于荷兰乌特勒支的一家精神病院,梵高家族对这不体面的死亡保持沉默,提奥遗体埋于公共墓地,连葬礼都没有举行。好在,提奥的妻子乔安娜•邦格承担起亡夫的志愿,从事文森特书信的出版和翻译工作。到1914年,书信选付梓,一个天才的内心世界得以为世人所知,“文森特之星”终于冉冉升起。又过20年,26岁的欧文·斯通依据这批书信写出了激情澎湃的传记小说《渴望生活:梵高传》,“艺术殉道圣徒”的形象自此深入人心。1953年文森特·梵高诞辰百年之际,隆重纪念活动使他的声誉又上升到新的高度,1956年由《渴望生活》改编而成的电影获得奥斯卡奖,文森特·梵高终于成了现代艺术史上永远的传奇。

  一位痛苦而不被赏识的艺术家,为了逃避世人的漠视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故事太能满足大众泛滥的同情心。斯通这样悲情而又浪漫地描绘文森特之死:“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扳动枪机。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 歌手唐·麦克里恩也在《繁星之夜》里感喟:“你如何承受天才智慧的折磨,你如何试图解脱自己……因为他们不能爱你,但你的爱是真挚的,当内心再也没有希望,在布满星星的夜晚,你像情人们常做的那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这是画家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戛然而止的最高音。所以假如有人论证说,文森特不是自杀、而是被十几岁的小流氓所害(尽管可能出于意外),而且发生事故的地点并非金黄色的麦田而是毫无诗意的粪堆,那么,奠基于传奇之上的“梵高文化工业”——展览、图册、学术研究、咖啡杯、雨伞、明信片、计算机程序——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史蒂文·奈菲(Steven Naifeh)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两位作者都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他们以特有的“专业敏感”复原了文森特死亡的场景,剥去年深日久、道听途说所形成的历史积垢,这算是新版《梵高传》的最大噱头。该书诞生于2011年,好评如潮,被誉为迄今为止最详实的梵高传记。值得说明的是,二位作者的“法律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有关弹道、距离、证据和推理之中,更体现为他们对文森特书信的“拷问”以及对于艺术家心态和精神世界的“查证”。

  当年,乔安娜•邦格编辑出版的文森特书信只是选集,以“写给亲爱的提奥”为核心,而存世的几千封书信不仅包含兄弟二人的通信,还包含家人、朋友的相关通信,权威的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耗费15年时间进行编辑整理,最后成果是出版于2009年的6卷本全集。奈菲和史密斯的研究奠基于书信全集之上,他们的睿智之处在于,“并未把梵高的信件当成其生活事件甚至是想法的可靠记录——至少没有这样来阐释。”他们认为信件与日记不同,“不是只供作者倾诉内心烦恼的媒介”,而是在特定语境下与特定对象针对特定问题的商谈,有目的、亦不乏文字策略。

  梵高兄弟二人的人生际遇大为不同。身为著名的古庇尔画廊的经理,提奥春风得意,他赡养家庭、包括每月为哥哥提供100-150法郎的资助(当时一个教师的月收入不过75法郎),维持着家庭在社会中的体面地位,因此被家人宠爱、祝福、拥抱和喜欢。而一生“事业失败”、脾气暴躁(曾经在暴怒中拿起餐刀对着父亲)、索取无度、出入精神病院的文森特被视为“家庭的劫难”。身为牧师的父亲在对长子的遗憾中辞世,母亲对他不闻不问,认为他的艺术“荒谬可笑”,除了提奥之外,另外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与他相当疏远,以至于在他的葬礼上,家庭成员只有提奥出席。奈菲和史密斯提醒读者,由于二人的遭际反差过大,文森特与提奥的关系远非“我亲爱的提奥”那般单纯美好。文森特不断向弟弟要钱,以便雇佣模特、租赁画室、购买画材、支付旅费、出入妓院、买衣服、买家具、甚至装修整个房子——阿尔的黄房子。不仅如此,他还需要“说服”弟弟与他开创伟大的“商业计划”,以及从弟弟那里获得亲情友情手足之情。这些物质的和精神的剥削与需要,在书信中有着曲折的表达。两位作者指出:

  “文森特在信中向提奥倾诉了多少心里话,他同时就在内心隐藏了多少真实想法,他害怕弟弟疏远他,进而威胁到弟弟对自己的经济资助,或是证实家人对他的言之凿凿的绝望判断。同时他可能利用敏感而棘手的问题作为要挟的利器:比如,威胁会采取一些影响兄弟情义或让家人尴尬的行为,从而迫使提奥拿出更多的钱;或者先主动提出某种不计后果的鲁莽做法,然后再将其弃之一边,这样来诱使提奥赞成他一直以来真正想做的事情。”

  总之,文森特书信中叙述的准确性、乃至真实性,大可质疑。研究者发现,至少有几次,文森特为他的信草拟了好几稿。而在字里行间,引人注意的沉默、耐人寻味的不合理推论、或是闪烁其词的省略(“等等”是他喜欢的词),都是他用以掩饰痛苦、憎恨、屈辱和挫败感的手段。这种迂回婉转,有时变成了欺骗,对传记作者提出了特别大的挑战。

  居住在艺术史中的艺术家是可亲可敬的,但是居住在隔壁的艺术家是有可能让人避之不及的。同时,望远镜或许有助于塑造圣徒,可是显微镜下绝没有英雄。这部《梵高传》厚达900页、90万字,在日常生活无数鸡毛蒜皮中“还原”的文森特·梵高形象,不再是80年来千万梵高迷所熟悉的“殉道者”,而是一个偏执的、自私的、心理与精神皆有着严重问题的艺术家。历史上第一个盛赞文森特的人、也就是那个年轻的艺术评论家艾尔贝·奥里耶说了太多主观的话,但他毕竟还是抓住了重点:“他的大脑处于高潮状态,难以抵抗地将熔岩倒入艺术的深谷中;他是一个可怕的、发狂的天才,通常很高雅,有时行为怪诞,总是处于病态的边缘。”

  当年的医生诊断文森特·梵高是“狂躁症,伴有典型的精神失常”,或是“潜伏性癫痫”,显然梵高家族一直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病史,基因或许是致病的重要原因。《星夜》完成一个世纪以后,科学家发现潜伏性癫痫发作类似于脑电波激起的火花,像是某种神经风暴,又像是大脑中的连环爆炸,而每一次癫痫性轰炸都会动摇大脑的神经运作功能,使人进入高度超现实的状态,很多情况下病人会产生宏大的宇宙观和宗教狂热。在这个意义上,“文森特笔下旋转的、给人以精神错乱之感的、宇宙形成的亢奋画面表明,他的防御机制已被攻破。” 提奥曾经说:“很多画家疯了以后才开始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天才沿着神秘的轨迹成长。”的确,文森特艺术的爆发期与他的精神疾病同步,无论是星夜、丝柏、向日葵还是麦田,都有着一种神经质的抽搐与炸裂之感。提奥向第一位敢于赞赏文森特作品的艾尔贝·奥里耶表达感激之情:“要知道,他的画就是他本人的写照。”

  从传记写作的角度衡量,《梵高传》是“电子数码时代”的产物,两位作者发明了特别的软件来对多达10万张卡片进行数据处理,“幕后支持团队”包括8位研究者和18位译者,除了这一大部头纸质著作,还创建了一个将参考文献、文本注释、插图和照片融合在一起的网站,据说注释部分打印下来约需5000页。难得的是,虽然有着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充塞着大量的细节与考证,本书却又不失故事性和艺术性,框架清晰,文笔清新,有成为畅销书的资质。

  那些为我们的文化做出持久贡献的人,或许是因为被我们审视得太久,因此在我们的眼中无法保持纯洁。但传奇的传奇之处在于,尽管有后来无数颠覆传奇的努力,每一次翻案不过是加强了传奇的实力而已,就像水归于水,就像风归于风。所以《梵高传》并不会对梵高造成损失,甚至也不会对梵高文化工业造成损失。比文森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画了什么。在他最后的几个月里,他画过一棵蓝色天空下的杏树,粗糙多节、濒临死亡的树枝歪歪扭扭地伸向天空,热烈地绽放出粉色和白色的花朵。艺术的动人之处,就在这里,如此简单。

  已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请勿转载。

  《梵高传》读后感(八):读了《梵高传》后明白的几件事

  1.文森特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家庭资源优渥。伯伯是欧洲声名显赫的画商,文森特15岁就在伯伯的画廊谋得一职开始跟艺术品打交道。期间还参观过荷兰法国英国比利时各大皇家美术馆。(他其实很早就与艺术结下了缘,工作经历打开了他的视野与眼界,奠定了他对艺术的品位)

  2.除了喜欢绘画,他还酷爱读书,读莫泊桑、狄更斯的小说,喜欢安徒生的童话。(喜欢阅读的人情感丰富,细腻敏感,这些特点对于成为一个艺术家来说是重要而有帮助的)

  3.弟弟提奥比文森特要成功的多,是当时莫奈的经纪人,且受到后来印象派的鼻祖毕莎罗、贝尔纳等艺术家“像彗星一样绕着旋转”,是当时巴黎的印象派最重要的代理画商、一颗耀眼受追捧的明星。提奥的个性与哥哥完全相反,提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为人处事谨慎周全,有很多朋友。

  4.事实上文森特和提奥的关系远不是一句“亲爱的提奥”看上去的那么温暖和单纯。他们有着反复无常的争执、隔阂。在决心成为一个画家之后文森特陷入痴狂的状态,并始终拒绝找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有薪水的工作。一直在逼迫绑架提奥每月不断地资助自己相当于月收入1/3到2/3的钱。

  5.弟弟是整个家庭中唯一能够忍受文森特喜怒无常、自私粗暴的个性并无论如何始终都没有放弃支持他的人。除了弟弟,他的葬礼没有一个家人出席。妹妹和母亲认为是文森特害死了父亲,对于他的死,家人们“甚至松了一口气”。

  6.我们都知道文森特擅长用颜色表达情感,但最初画画的很多年文森特都一直拒绝使用色彩、水彩,钟爱于铅笔画和钢笔素描。被人熟知的色彩饱满的油画大部分是文森特生命的最后2年创作的。

  7.文森特在荷兰纽南时期画了很多关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画作,如《吃土豆的人》等。其实不完全是因为他对农民的同情与热爱,一方面是受绘画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朋友拉帕德的启发,选择了这些题材,另一方面他认为“这些全新的作品在商业上会有极高的威望”。

  8.高更对文森特态度十分傲慢,或许从来没有把他当作朋友,当初答应来文森特的黄房子的原因其实很复杂。为了迎接仰慕的朋友的到来,梵高斥资精心装饰位朋友准备的房间,高更来了之后却表示不屑,撤去所有文森特买的家具,并让人将自己亲自挑选的家具和饰品从巴黎寄来。割耳风波之后高更没有选择留下来照顾生病的文森,立即离开的同时没有通知就带走了文森特的向日葵等画作。直至文森特的葬礼,他都表现的很冷淡,不愿出席,并始终认为“文森特是个疯子”。

  9.梵高的暴戾性格一生受身边人排挤与厌恶,他们无一例外地断定梵高永远不会成功、根本不是当艺术家的料,后来其中很多人的名字却是因为梵高的缘故才会被载入史册。

  10.提奥在文森特去世后个性大变 俨然成了另一个文森特,他毅然辞去了哥哥一生都在劝他辞去的公司职务,攻击身边所有人包括妻子乔。他抛下了一切,花大量的时间与和哥哥生前有接触的人聊天。他做的最后一件疯狂的事是给高更发了一封疯狂的、充满挑衅意味的电报:“确定前往热带,钱随后就来,提奥,主管。”(看到这里觉得提奥简直太帅气了!!)于不久后辞世。

  《梵高传》读后感(九):从渴望生活到向死而生

  我对文森特凡高的画作初次产生强烈的印象,大概是在我十四岁第一次从一本书里看到完成于1889年的那幅《梵高在阿尔的卧室》的时候。在那之前也许我已经看过《向日葵》或《星夜》,但都不及卧室给我带来的感触那样深刻,柔和的色彩和安详的氛围,让我在看它时内心突然产生出许多软绵绵、暖洋洋,特别舒服的感觉。这幅画就像作者心灵的入口,召唤着我去了解它的作者。彼时我对一个多世纪前的文森特在完成这幅画时究竟怀着怎样的情绪,处于怎样的境地中毫不知情。

  但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拥有某种让人难忘的力量,我开始留意一切与文森特梵高有关的信息,不久后我在常去的一家书店找到了《渴望生活》。大概有一个月时间,每个周末我都会去那家书店,坐在二楼一个靠墙的书架前的地上读这本书。欧文斯通也许是一位天生的传记小说作家,这本处女作如此引人入胜,让我读得如痴如醉,情绪随着情节跌宕起伏,有时甚至会情不自禁的流出眼泪。那段时间我的内心完全被文森特梵高占据了,啊,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又是一个多么悲剧的人物啊。他热烈的爱着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人,却无法得到甜蜜的爱情;他深沉而真诚的爱着深受苦难的人们,却被逐出了教会;他倾其所有的作画,其他人却视他为疯子;或许他得到过些许温暖,从提奥,为数不多的朋友,或者淳朴善良的人们那里。但这些太微不足道了,现实难于承受,他只好在田野里朝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然后走回旅馆,等着提奥。他们整晚谈论着童年和艺术,最后他太累了,终于闭上了眼。

  在读过《渴望生活》后的很多年中,文森特对于我来讲始终是欧文斯通笔下的那个人。一个用尽所有热情生活和作画的人,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从不失去热情的人。即使这种热情最终将他带向了死亡。后来我进入一位十分有趣的老师的画室学画,在那里接受了基本技法训练,也接触了更多西方绘画作品。我喜欢精准的构图和光线,沉静的色彩,优美的自然,美好的肉体,甚至晦涩的宗教故事。我喜欢拉斐尔拥有完美透视的雅典学院,喜欢波提切利笔下那些罩着轻盈的薄纱起舞的女神,喜欢安格尔终其一生反复描绘的少女的纯洁与美,但我仍然最喜欢文森特。他的构图经常拥有奇怪的视角和透视,人物或静物常常因为比例失调而变形,色彩也总是走向极端。这一切好像不合理,却那么迷人。这种“不合理”像其他所有文森特的传奇一样,让我着迷。文森特在我的脑海中渐渐神化成类似精神支柱的存在。

  七月时我偶然看到这本书,买回家之后却怯于翻开来读。它实在太厚了,甚至比很多词典还要厚,拿起来一会儿手臂会酸痛。我断断续续读了四五个月,直到上周末才读完。这几个月中,每次翻开这本书对我来讲都是一次艰难的阅读体验,有时我甚至害怕翻开它。作者的写作方式毫不像欧文斯通那样肆意而感性,相反十分严谨而克制。相比《渴望生活》那种引人入胜的对话式的开头,这本书以梵高家族家谱开头,详述了文森特的家族和他出生前一百多年荷兰及欧洲大陆的历史风貌,让我几乎望而却步。书中大量翔实的细节堪称事无巨细,有时甚至从多个角度相互印证,这使它拥有了强大的说服力,简直不容置疑。因此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变得十分煎熬。确切来讲,是认识和接受书中的文森特的过程十分煎熬。他从小就是牧师公馆里最古怪的孩子,在学校里也不受同学和老师的欢迎,这些也许都算不上什么,毕竟对于天生的艺术家而言,不合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渐渐地一切变得越来越糟糕,文森特对表姐凯鲁莽的求爱,对失足妇女西恩的迷恋都让我感到尴尬。他和弟弟提奥的关系也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亲密,充斥着反复的拉扯、欺骗、威胁这些让人沮丧的成分。文森特常常对弟弟恩威并施,使用自己高超的辩论技巧为自己辩解并企图说服提奥屈服于自己,提奥也渐渐疲于应付一再让家族蒙羞一味向自己索取的哥哥。文森特的工作在很长时间中也实在让人难堪。他的绘画技巧如此不入流,甚至可称笨拙,同时又毫无长性,脑子里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多时候他所谓的工作更像是随心所欲的胡闹。他性格好斗而偏执,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不分场合地和人争论,他几乎没有任何同道者,没有一个同时代的艺术家愿意和他保持正常的朋友关系,他让每个人发狂,然后避之不及。一个这样的文森特让我难于接受,让我感到可怕。像是直面自身的懦弱、乖张、无能、自负、暴躁、急于求成、厚颜无耻一样,了解一个多年来作为精神支柱不断被神话的文森特更加立体和真实的形象的过程是如此痛苦却又让我欲罢不能。

  这本书阅读到一大半时,那种糟糕的难堪感仍然包围着我,有一段时间阅读进度几乎停滞不前。直到1888年文森特突然离开了巴黎。在他似乎终于在巴黎的现实生活中获得了立脚点的时候。两年后,他终于在信中坦承了离开巴黎的真正原因:“父亲去世后,我去巴黎寻找提奥,然后,我是如此喜欢他。这时我才明白他有多么爱父亲…我不待在巴黎是对的,否则,对我来说,他与我会走得太近”。文森特在与提奥的相处中制造痛苦,同时也体会痛苦,但最深的爱恰恰是从痛苦中得到的。这种深沉的爱贯穿在他和亲人、朋友的所有关系中,但却让所有人受伤和疲惫。也许正是离开巴黎的那个时候,文森特终于开始正视并接受这个事实。就像他终于开始承认自己的工作“也许永远不会获得成功了”。一旦明确了这一点,他开始“撤退”,从巴黎撤退到阿尔,从阿尔撤退到圣雷米,最终从自己的生命中撤退。看到这一章结束时,我终于情不自禁痛哭起来。

  正视现实,甚至“撤退”并不是什么糟糕的事。从我的切身体验来讲,这至少是一种“止损”。或更像是道家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事实上从文森特来到阿尔之后,他的画笔越来越得心应手,他的画作也越来越接近真正的艺术。文森特的内心一直充斥着对绘画的热情,这股热情让他注定要成为一个画画的人。但在很长时间中,这股热情像一头猛兽,而文森特对它束手无策,找不到驯服它的正确方法。他无法将内心所想诚实的反映于绘画中。他急躁,甚至狂暴,看过他作画过程的人都感到恐惧,他把颜料用画笔一层一层粗暴的涂抹在画布上,好像和画布有仇。但到阿尔之后,他的工作取得了许多实质上的进展。他在画人物时不但能抓准外形,更能通过细节便显出人物的内心,甚至能通过补色使画面更加好看。在文森特开始画画的早期,提奥总在试图让他的色彩明亮一些,画面好看一些,以使他的画更好卖出去。但文森特曾对此十分抗拒。关于这个问题,他有一万种理由来辩驳。但也许是中央高原的阳光,也许是和高更短暂且并不愉快但使他受到启发的相处,或者更有可能是文森特自己内心的变化导致了变化。

  但这股天生的热情,文森特内心的猛兽也不可避免的使他渐渐发狂了。也许所有真正的艺术家都注定走上这条路。文森特被真正诊断为患有精神疾病之后,他的状态时好时坏,他内心对工作的忧虑、对提奥的愧疚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他的工作却仿佛迎来了前所未见的曙光。在圣雷米那段时间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继续以惊人的创作力完成了大量的作品,和之前在阿尔的创作一起,这其中包括了文森特流传于后世享有盛名的大部分作品。终于有艺术评论家对文森特的艺术表示肯定,这使得艺术界终于开始关注他的作品。但没有什么事会越来越好,最多只是好一阵歹一阵。文森特还在继续“撤退”,只是他还没有考虑好或是还没有偶然遇到一种合适的方式。

  文森特的生命中充斥着各种超越常人承受力的痛苦,因此他考虑死亡,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就像文森特一开始对印象派或诸如此类的前卫艺术不屑一顾,最终却成为前卫艺术的代表一样,文森特长期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却从未真正表示过对自杀的赞同,甚至多次申明自己不会那样做。他的人生中充满这样的矛盾。在我十几岁时曾因为一场疾病差点丢掉性命,最终经过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活了下来。从那之后的很多年,我一直坚信自己比一般人更懂得生命的珍贵,绝对不会主动结束生命。直到去年我突然在某一天产生了“死了也不错”的念头。我感到震惊、难以接受,但最终有一天,当我不再因为“死掉也不错”的念头焦虑时,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因为摆脱了一定要努力活下去这种想法的束缚,往后不需要再勉强,好像随时都可以放弃了。文森特曾在给提奥的信中写过:“我不会主动选择死亡,但当死亡降临时,我也不会逃避。” 1890年夏天,在奥威尔文森特终于遇到了实行最后的撤退最合适的方式。当死亡不期而遇的时候,他没有逃避。

  1890年7月27日中午文森特吃完午餐外出写生到他中枪回到旅舍的五六个小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尽管在他死后的很多年里,关于他如何在一片金色的麦田里举枪自杀的传说已经演变成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充满悲剧性的传奇,但几乎可以肯定,文森特并没有“朝自己的腹部开枪”,但他选择了死亡。他也许还用自己的死亡保护了某个莽撞的少年,作为自己最后的牺牲行为。文森特死在提奥的怀里,他说自己“希望就这样死去”。对他来讲活着实在是太沉重了,他早已不堪重负。

  文森特的死也彻底击垮了提奥。在他和文森特长期痛苦的兄弟关系中,他也早已不堪重负。本书中关于这一点的诸多详细记述最初也让我难以接受,一个潦倒不得志的画家和他忠诚而无私的弟弟多年的惺惺相惜,长久以来这也是关于文森特的传奇中最吸引人最打动人的地方之一。但现实显然比这样过于理想化的概括更加残酷,也更加真实。即使这样,难堪和痛苦的现实也丝毫改变不了文森特和提奥之间的感情。没有人比提奥更清楚文森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他的艺术有多么伟大。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活着令文森特多么痛苦,他早已是摇摇欲坠的走在钢索上的人,死亡对他来讲才是真正的,永恒的解脱。

  文森特死后,提奥发疯的向艺术界推荐文森特的画,只要有任何人质疑,他就抓住对方无休止的争论,他的偏执和暴躁使他越来越像文森特。他甚至还辞掉了工作,这是文森特一直要求他做,他却一直觉得荒唐到毫无可能的事。提奥无法忘记文森特,为了悼念文森特,他索性变成了文森特。最后提奥也无法避免的走上了疯狂的道路,比文森特疯得还要严重,还要痛苦,甚至在死后连一场葬礼也没有。从这一点上来讲,文森特是更幸运的,在短暂的人生中,直到死亡,始终有提奥的陪伴。但提奥却在他死后承受了对于这对亲密的兄弟来讲最难以承受的孤独。最后他们能葬在一起,对这对亲密的兄弟来讲也许是最大的慰藉。

  读完这本书,意味着《渴望生活》所创造的传奇故事已经不能再说服我了。一个多年来作为精神支柱不断被神话的文森特的形象已经不复存在,包括他的艺术天才,他和提奥的亲密友情,他如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一样动人的死亡的所有传奇故事统统不复存在。这是我在开始阅读这本书的很长时间里倍感煎熬的原因。虽然正像这本书的中文译者所说,《渴望生活》仍然是农耕时代最好的梵高传记,但借由这本书,一个更加立体和真实的文森特的形象,包括他短暂的人生中发生的所有事,才逐渐清晰起来。也许人是永远无法真正了解其他人的。但这本书让我感觉更加接近文森特,一个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人。一个毫无畏惧的人,一个拥有燃烧着的高尚灵魂的人,一位从不掩饰内心的狂热的真正伟大的艺术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梵高传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