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春节美食第一弹——年糕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春节美食第一弹——年糕

2018-01-23 08:00:07 作者:燕玉梅 阅读:载入中…

春节美食第一弹——年糕

  我儿子算得上是资深糯米食物控,汤圆、团子、粽子、年糕,都是他的心头好。

  离春节不远了,每年的这个时刻亲朋好友都会送来自己亲手制作的年糕。

  小港本地的年糕,长三五十厘米,宽起码也有十厘米,很是夯实。

  按理说烟雨江南里的食物,应该是精致的、含蓄的,

  没想到当地的年糕,长相出其不意的奔放。

  第一次见到这种食物,还是在遥远的二十年前。

  文章载入中...

  那时候,我小姨远嫁江南岸,她第一次回娘家,除了一条一米多长的青鱼还捎回去了一条巨大的年糕。

  硬得像砖头,呼起来就能当武器。

  那条年糕威风凛凛地躺在厚重的榉木砧板上,我妈拿它无可奈何

  我在边上看着,口水汩汩地流。

  心想,这玩意儿应该比猪蹄子还硬吧,那得拿劈柴的斧头招呼啊!

  以至于后来学到“固若金汤”一词,我都能联想到这块硬邦邦的年糕。

  后来,看到有些学者说万里长城至今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就是采用了一种不起眼的粘合剂——浆糊。

  据说建造长城时,工人们在水泥中混入粘稠的米汤,

  才使得这种神奇的粘合剂比普通水泥更防水,

  而这种米汤可不是普通的米汤,就是江南人民特别热爱的这种糯米。

  其实,不光小港人爱食年糕,

  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日本、韩国,年糕都很受欢迎。

  在小港,春节临近的时候,年糕俨然成了某种标志性的食物,

  小小一块年糕,它承载着各个地区独特饮食文化和乡愁记忆

  我是个粗人,对年糕的感情真的很一般。

  可能从小在林场长大的缘故,很少接触到糯米类食材,

  老家人顶多只会拿糯米来酿米酒,

  还有一种食用糯米的方式,在我老家叫冻米茶。

  一到腊月,天寒地冻的,大雪天,主妇们将糯米泡白,过笼蒸熟,放至冰雪中冻硬,

  把一少部分冻米染成红绿色,阴干后过油炸熟,客人来时,舀两三勺放入碗中,

  加白糖,冲开水后,就可以食用了。

  冻米是一种颇为喜庆的食物,

  产妇坐月子,家里来了客人,便会热情地端出一碗清香扑鼻的冻米茶。

  有人家姑娘,娶媳妇,结亲的、送亲的宾客往往也有喝冻米茶的待遇

  扯这么多,我只是想说,糯米对我来说,一度是相对陌生的吃食。

  我的孩子出生在小港,说来也怪,难道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他对年糕的痴迷,就像我对老家的腊肉那般,算得上是情深意切。

  年糕切成硬币大小的块儿,和孝感米酒一起煮,最好不要加方糖白砂糖之类的,

  丢进去一块正宗的云南土红糖,

  他才觉得够味。

  年糕蒸热吃,他也喜欢,这时候,就需要蘸粗粝的砂糖了。

  一口咬下去,热热的,黏黏糯糯的,伴着咀嚼砂糖吱吱的声音

  让人倏地觉得,眼前的日子,便也甜蜜起来。

  没亲眼见过本地人做糕,但是每次去永联农耕园,

  我就会去老作坊街,去给孩子买一块热腾腾的甜糕。

  卖年糕的大娘,系着簇新的印花布围裙,拿一根雪白的棉线,

  像变戏法那般,拦腰系着年糕,就那么一拉扯,

  就切成了两截。

  在我看来,这种切年糕的技艺,极神奇。

  她不用刀,一来不担心年糕粘的到处都是,

  二来,用棉线切下去,不会沾上刀刃上那种生刺刺的铁锈味。

  记得美食大咖蔡澜先生对年糕也不怎么感冒,他说这种食物味道单薄,质感平淡,缺乏个性不够独特。

  这也是我之前对年糕兴趣平平的原因。

  有一次,突发奇想,拿宁波的水磨年糕来和排骨一起红烧,没想到,那滋味,真的是绝了。

  后来,我也自制过韩式辣白菜炒年糕,去吃火锅,也会点碟年糕放红汤里一通煮。

  有人说,过年吃年糕的由来是从苏州传开的,

  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把糯米做成砖头的样子,来纪念大军事家伍子胥。

  日复一日,便有了“年糕”之称。

  年糕,年高。

  冬日暖心食,好事年年高。

  希望每一个

  落入凡间的人

  都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冬天

  往期精彩

  “偏爱の店”——送给你们的新年福利风雨兼程在赶来!

  闲着就是闲着

  洋气一点儿,来听肖邦......

  拒绝熊孩子,从你我做起

  吴耀庆:雕给你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