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菊与刀(精装插图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3: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的读后感10篇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是一本由[美]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 [荷兰著作,群言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一):落花速速飞,处处迷归路

  如果说浩如烟海的日本文学是柔嫩飘零的樱花花瓣,那么根植于日本人骨髓中的思维方式就是支撑起花枝的树干。读《菊与刀》,想象自己是一滴清水,由根部引入,随着日本文化的思维脉络,通向日本民族思想、情感、文艺作品的缤纷花间。

  日本文艺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学气质,在种种义理约束与生死命题的山峡之间,有清泉叮咚作响,这就是日本人的自然陶情。山水之间的种种清雅物事,使得日本这个民族拥有一种极反差又极和谐的魅力,观樱,赏月,插花,品茶,与严苛自律形成反差,又通过移情入景的“物哀”情节,与民族性格达到高度和谐。读日本文学或观看日本电影,常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气质,清淡,缓慢,冷色调的。像初冬湖面上的水汽,缥缈清冷,却可以勾得人久久凝视,忘却寒气袭人。日本人爱樱花,在于一树繁花的美,也许更在于樱花那种转瞬即逝的飘零之美,精致,脆弱,短暂,如同生命。

  一年前读白石一文《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觉得这书空虚,压抑,无力,主人公对世界抱着一股没有道理的抵触,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疏离感,很是感到不喜欢。一年后读《菊与刀》,看到鲁思说日本小说的主角“厌烦一切”,小说的主人公或作者都不分析阴云来自何处,“人们都容易伤感”,发现《菊与刀》作为一部社会学研究作品,一些章节却大可作为日本文学的书评来读,可见作者确实有着高超的洞察力,今天的我们仍能从书中获益。

  日本文学中对死亡的描写非常多。一些是以死亡为结尾,全书的叙述将结果引向死亡,如渡边淳一《失乐园》,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越来越觉得死亡是主人公唯一的出路。或是以死亡为开端,从死亡出发引出故事,如吉本芭娜娜的《厨房》,从死亡的黑暗出发,渐渐走向光亮。再如被称为“追逐死亡的殉道者”的三岛由纪夫,字里行间都透着对死亡的痴迷。

  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不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尤其自杀,更被视为是一种逃避困难、不负责任的行为,秉持这样的观念,就很难领略到日本文学中的死亡之美,或者对一些情节设置感到莫名其妙。《菊与刀》作者在进行了大量的资料分析之后,对日本人的死亡观念作出了解读,为达到自我目标而自愿死去是一种英勇的、可以洗脱耻辱罪孽的行为,自认为死得壮烈,强过活得苟且。了解了日本民族的死亡观念,对于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情结便能多一些理解和感悟。

  许多结构精奇的小说,在前面的十分之九里极尽繁琐变幻,用最后的十分之一抽丝剥茧,以一条精微的线索串联起所有的情节,使它们各安其分,若合符节。在接触一些日本文艺作品之后读《菊与刀》,就颇有翻读悬疑小说最后一章的那种豁然和痛快。世界在变,人在变,时至今日读《菊与刀》,也许不一定能够从政经等方面印证说明什么,但从欣赏文艺作品的角度看,《菊与刀》使我们更接近那群创作者的内心,不失为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风俗观念的一条途径。

  欢迎关注公众号 格一晚安:geyiwanan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二):读《菊与刀》,粗略了解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日本文化

  作为一个中国人,提起“日本”这个名字,我们心中总会泛起一些复杂的晦暗不明的情绪, 我想大家应该都会有这种感受吧。除了近代史上的恩恩怨怨,还有当代的一些政治争端等等,让我们无法平心静气地去从学术和文化上去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日本对我们即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为什么说熟悉呢?首先,日本人在外观上跟我们差不多,黄皮肤黑眼睛,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站在一起不说话不做任何动作,我们是无论如何也区分不出来谁日本人谁是中国人。另外,我们80后90后几乎是在日本动漫的陪伴下长大的,像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美少女战士等形象都已经刻在我们心里;日本经典电影和电视剧以及新生代的日本偶像明星也为我们熟知;除了影视剧类,日本的商品,汽车,相机等产品也进入广大家庭中。虽然我们偶尔口喊“抵制日货”,但是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日货的确蛮好用的。可是,我们对这个国家又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印象中的日本人既像日剧中那样彬彬有礼,又像抗战片中那样惨无人道;日本人动辄切腹,以死谢罪,一会儿又花间一壶酒,采菊东篱下;日本人既注重家庭团员,又沉游荡于艺妓馆间。总之,在我们眼中,日本人是矛盾复合体,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族类。

  《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这本书详细地探讨了日本文化的诸多方面,局部地解决了曾让我们疑惑的问题,当然,这本书成书时间相对较早,加之其政治功利性,不能完全概括当代日本人的精神面貌。古语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对与这本书中阐述的问题,需要仔细辨别与思考。以下为本人从书中读出的观点和个人的思考内容。

  日本的“忠”文化与效忠天皇:在日本伦理范畴中,“忠”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日本的教育偶很大一部分是致力于把‘忠’奉为最高道德。恰如日本政治家为简化等级制而把天皇置于顶点,排除将军及封建诸侯,在道德领域内,他们也简化义务体系,努力把较低层次的德行全部置于‘忠’的范畴之下。”(第187页)什么是“忠”呢?“忠”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日本社会等级明显,人们各安其分,各自对自己社会上的上级和家庭中的长者尽“忠”。臣民各自对自己的上级尽忠与臣民直接效忠天皇之间是两条平行线。举个例子来说:臣民若是属于武士阶层,他们效忠自己的领主,与效忠天皇两者并不违背。与此同时,臣民在家中“忠于”长者,如“父母”“,也可以说是“孝”,当然,忠和孝两者意义是非常接近的,“忠”在家庭中的表现形式为“孝”。

  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一点,日本的“忠”(义务)是无条件的。虽然日本的伦理体系大部分是从中国引入的,但是日本没有引入中国的“仁”的伦理。中国的“忠”“孝”是有条件的,在这这两者之上还有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仁”。也就是说,统治者若是不仁,老百姓可以揭竿而起,取而代之。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不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很抱歉,日本的天皇就具有”天生的贵种“。日本没有接受中国的“仁“的伦理观点,日本伦理学中,”忠“是无条件的。日本“忠”的对象是“天皇”。为什么要终于天皇呢?这跟古老的民间传说有关,既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虽然这是一个传说,甚至有些人怀疑这个传说,但他们丝毫不会对效忠天皇提出质疑。这跟天皇是否具备神性没有关系,并且日本人心中的“神”与西方人心中的上帝也不是一回事,在日本人心中,人死后都将变成神,人和神之间并不存在巨大的鸿沟。天皇是日本国民统一的最高象征而不是承担责任的国家元首。对天皇尽忠是一种最高道德,它必须成为一种对幻想出来的、一尘不染的、’至善的父‘的虔诚仰慕。(112页)

  如此看来,效忠天皇似乎成为日本国民的一种“精神信仰”,与中国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屈服于皇权还是有所不同的。

  “忠”和“义理”两难全。中国也有“忠义两难全”,在这本书中说到日本文化中也存在忠和“义理”之间的难以调和的局面。“义理”是日本所特有的,跟中国语境下的“道义”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很难对日本的“义理”下定义,它跟“义务”有相似的地方,又不完全等同, “义务”是必须要尽的责任,是与生俱来的,对“义理”的报答是充满不快的。义理包含对君主的“忠”,有时候,又违背“忠”,在这种情况下,人无法调和“忠”与“义理”之间的关系,只能以死明志。比如本书引用的《四十七士无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浅野被吉良误导,在重大的仪式中穿了违背仪式的服装,结果发现自己受辱,当场拔刀砍伤吉良。从“对名声的义理”来说,他因受辱而向吉良复仇是一种德行,但是在将军殿上拔刀动武则属于“不忠”,按照规定得“切腹”自杀,否则就“不忠”。于是,浅野切腹自杀了。这就是“忠”和“义理”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故事并没有结束,浅野因为不忠,家族封地被没收,家臣成为浪人,家臣大石带领着其余家臣为他们的主君报仇,最后杀了吉良,为主君了一桩心愿,因为违背忠,他们只有一死才能两全,幕府命令他们切腹,于是四十七个家臣都切腹自杀了。然后他们的名声得以保存。这在我们这些不太了解日本“义理”文化的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人的性命还不如那虚幻的名声和“义理”呢?是的,日本文化中,“忠”和“义理”比生命还重要。现在我们大致可以明白了,日本人为什么动辄切腹了吧?虽然我没去过日本,也没有特地研究过日本文化,不过,看各种日剧,我大致可以知道,现代日本人很少切腹了。引咎辞职挺多的,但是引咎自杀的好像不多了。

  日本的“耻文化”。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提出“罪文化”和“耻文化”的概念,并且认为日本以“耻文化”为基调的。该书作者认为,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也约束行为,而不像真正的罪感文化那样,依靠对罪恶的内省来约束行为。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有一部分道理,但是用以描述21世纪的日本人可能已经不太适合。虽然说《菊与刀》是一部经典,不会过时,但是某些局部的东西需要商榷的。而且,我个人认为作者简单粗暴地以“耻文化”概括日本的文化形态,以“罪文化”概括西方文化形态,的确有片面之嫌。日本文化中强调罪感,自省。虽然对日本文化了解不多,但是从现代日剧中大致了解,日本人强调罪,并且还有赎罪意识。比如日剧“不被原谅的搜查官”中男主对犯罪者说“我不会杀了你,我会让你在永远的黑暗中赎罪。”剧中的警察们一方面做着不为人知的”替天行道“的事情,另一方面反复拷问自己,省察自己的罪,并且找到赎罪的办法。另外一部剧“东京狗”中的高仓奏最终抓住杀害他父亲的凶手时,我们观剧者都以为他要一枪打死凶手,为父亲报仇。凶手说:“你杀了我吧。”高仓奏说:“我不会杀了你,我要让你用你的余生来赎罪。”罪感和赎罪的概念,日本文化中肯定是有的。

  《菊与刀》帮助我们大体上了解日本文化,解决了一些曾经让我们疑惑的诸多问题。只是该书中的某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比如说日本人极端自尊,好面子、注重名誉等等跟中国文化很类似,并非日本独有。还有的就是,该书作为一本文化研究的书,没有探索到日本不同阶层的文化气质,而是给我们一种整体的刻板的日本人形象,这还是不能让我们多发面了解日本文化。最后一点是,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美国情报局提供对策研究的,政治色彩很弄,并且充满了战胜国的自鸣得意的语气,一幅优等文化要改造野蛮的东方文化的姿态。我个人觉得,想要研究日本文化,本书可以做参考,同时还需要参阅多方资料,不可听取一面之词。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三):不要只看中日表面上很像

  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即“封建制度”的差别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封建”一词意为“封藩建卫”,在汉语中原指周天子将“王土”封赐给臣下或宗亲,待到西方“Feudalism(封建)”一词传入之后,“封建”逐渐转变为指代“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的名词。而其原意则愈发模糊。追根溯源,“Feudalism”既然指一种以分封为特征的政治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是其核心之一。这种等级制度可见于欧洲中世纪,也体现在日本的幕府统治时期,但与中国古代社会有不小区别。

  中国古代自秦汉以降,强大的中央使得“封藩建卫”以“拱卫王室”的意义已不存在,汉武帝“削藩”、“酎金夺爵”之后,分封制事实上已经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所摒弃。少数几次“裂土封王”均转变为大规模的王室叛乱,如“八王之乱”“靖难之役”等。各级王侯之间不存在隶属和义务,爵位高低更多地体现为荣誉,所有贵族全部臣服于皇帝,俸禄也由中央一并拨给。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侯之间等级模糊,社会大众之间亦是如此,虽有四民(“市农工商”)之别,但身份并不固定,类似明朝“军户”、“匠户”这种身份世袭不变的情况只是少数。四民可以通过努力个人努力改变身份,“科举”即是下层人民上升为显贵的最为人知的通道之一,商人虽然被排在四民之末,在某些朝代也受到严格限制,但任何时期都不乏富甲一方的巨贾,其权势毫无疑问远在普通农民之上,甚至能够左右一地政治。简而言之,古代中国社会贵族平民虽都被分为三六九等,但身份更加模糊,社会阶级弹性更强。

  相比我国,日本古代对“封建制”的阐释更加典型,也更接近西欧所谓的封建制。人类文化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成名作《菊与刀》中提出,古代日本是一个僵化、停滞的社会,森严的等级制一直是其主旋律。各地受封“贵族诸侯”(大名)并不具有“拱卫王室”的意义和责任,而是幕府对有功之臣的褒奖。幕府手中缺乏足够的贵金属货币,力量也不足以扫平所有藩阀,只能以土地及土地上附属的人口作为酬劳和俸禄。此一分封自上而下,直至没有土地的低级武士。在德川时代,日本社会有四个世袭等级,其顺序是士(武士)、农、工、商,幕府不仅将身份固化,并对各阶层成员的日常行为作了详尽的规定。商贾处于最低等级,受到种种苛政制约,并被多如牛毛的捐税盘剥,甚至连穿戴、雨伞以及婚丧时的费用都有明文规定。关于农民,虽然幕府规定土地不得转让,但实际上也意味着农民被拴在土地之上,世代供养大约两百万之众的贵族寄生阶级。据说德川幕府时代赋税接近百分之四十,世纪缴纳时甚至高达百分之八十。武士与其他三个阶级不同,它从领主处领取俸禄(俸禄也是世代不变的),实际上是贵族阶级的打手,而不属于“庶民”。在古代日本,平民与贵族各处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之内,每种社会结构又各有一套从上到下的法令、规则、统治和相互义务。两种社会结构之间的人有不可逾越的距离。

  上述中日古代文明的结构性差别决定了两者在现代化中的表现。尽管还有其他种种原因,但更具弹性,社会流动性更强的中国传统社会对新生事物的包容能力,以及对外来力量的抵抗力要比僵化的日本社会强得多,反而使社会变革来的更晚,也更艰难。

  我们总是认为,日本民族学习能力很强,这固然没有错,但却没有注意到,日本人同时也非常善于改造外来事物。鲁思·本尼迪克特说,“尽管日本从中国输入了各种文化”,但“日本从一开始起就没有照搬中国的无等级社会结构”,并“将从无等级的中国吸取的生活方式,改造成适应其自身的等级制文化”。日本既然是我们最重要的邻国,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而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成名作《菊与刀》则是最重要的,也是首先读的作品。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四):窥见日本文化,再客观宽待霓虹国

  你是怎么看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的呢?

  当然,这三点本就得合在一起。

  文化底蕴与社会模式才能铸就前两者,也因而变成一个真正的日本。

  我总是向往日本的,他人口中的风景,在待人接物时的礼貌与谦卑,动漫与小说中的温情及所呈现的内心的不浮躁和深度……当然,我知道仅这些是片面的,可能是恰巧的选择性的去认识了这些,日本给我的印象自然而然也就是美好的了。

  以致于几时会忘记日本曾经是那样罪恶的存在,日本是二战时期的侵略国,我们国家受害最重。对于这个一水之隔的曾经深深伤害过我们的岛国,有人仍然带着鄙视甚至厌恶的态度。

  说道,往事已逝,绝对应该记住的是战争的残酷性,而不去否定有关它的一切。因此,对待日本,现代的我们更应该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说回《菊与刀》。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刀剑则属于最忠心的武士道一行。两者组成可以说就是日本的核心。自然,一眼便知这是一本属于日本文化的书籍。

  彼时,日本即将面临彻底战败,亦还在苟延残喘的与美国作斗争。美国政府委托著名人类社会学者鲁思针对战争中日本军人的态度,再对日本文化与人性根源种种作出一份详细的调查分析报告。大概本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宗旨。

  书里从战争中的日本人的各种行为出发,鲁思作为一位从未踏过日本一步的美国学者,以收集各种资料文献亦通过访谈看电影等方式。再从日本人的阶级分配、忠义最重、生活方式各种角度对日本社会的“各安其分”“义理道德”“矛盾性格”“耻感文化”等主要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展述。虽早为分析报告,再而成为阐述日本文化的畅销书。多少为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特色与本质带来一定的了解。

  在第一章鲁思说道:“日本人好斗而又温和;黩武而又爱美;自尊自傲而又彬彬有礼;顽固而又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心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欢迎革新。”所表明的就是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还可以用一词语来说就是极端。这个点似乎横穿了这本书。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能更容易理解日本性格一些,却不尽然相同。

  书中也有不少对比是关于中日的,我们都知道日本现在的文化大多是从中国唐朝传入并修正形成轨迹,但日本一开始就没有照用中国文化的所有东西。看书中一直强调日本人对天皇的忠,于双亲的孝,于家族的荣誉,哪怕是愚忠愚孝,侵犯却是不能被允许的。这和中国的中庸之道是很不相同的,因为对日本文化而言,少去了“仁”字。在我们国家,忠心孝顺是因为长者仁义值得,面对的人不能是令人发指的恶徒。而在日本是无论怎样都不能忘记忠、孝,如果不能两全便选择前者,天皇是不能亵渎的。这也是武士道的最重意义。

  从这本书,我看出日本对于成年人的义理道德方面的要求特别苛刻,社会家庭的规矩也不能忽视。也从成年人在生活之中的谨慎与睚眦必报,可以感受到他们长时间生活在束缚之中,有极高的自律意识。但是自身的享乐爱好、以及妇女在家中的自由度等等在不影响一切准责的同时也是可以极其放松的。特别是对于肉体的享受。好歹有他们只当“消遣”的“人之常情”,让我觉得才不至于只是在“人们履行忠、孝和义理的义务,要常常经受身体和心灵的苦难”中艰难行走。

  不过这仅对于十到五六十岁的成年人是特别苛刻。而对待老人和儿童,日本就很放松了,他们不必被名誉和羞辱所烦恼,自由了。鲁思说,这样恰恰和美国的人生曲线相反,拥有自由和感到被约束在人生中的时间在截然不同的两个对面。

  关于日本成年人所履行的一切道德责任和高度的自律,虽然看起来让人难以接受,但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培养了一种坚强的意志。“这种坚强意志正是日本人最称颂的美德。”

  可能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起读的是三岛由纪夫的青春纪事,两书所说的时期相近,却感觉他笔下的霓虹国人被道德约束感并不是特别的强烈。这与鲁思所考察的情况有些不同,倒让我茫茫然。而看三岛文中写道50年代初一位剧作家因朋友在背后嘲讽最终自杀身亡,着实令人震撼。

  不可否认,《菊与刀》中探讨的日本依旧是日本的本身,里面所涵盖的大多还是足够让我们理解日本的文化与人之性格,并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毕竟这本书是战争末期所作,还是一个没有真正去过日本的人,再细致的见闻考察与道听途说也难免与那当下时代出现偏差。

  而今我们看这本书,又过了大半个世纪,想知道现代日本的变化,依然可以去慢慢摸索兴趣,这是个很涨知识也好玩的事情。

  对于这个一水之隔的国家(真的在这里的海的对面,原来我经常去看的海的对面是日本啊),有人向往,有人爱恨交织。可更愿也感到日本,正如鲁思最后一章所说,他们开始了社会改革,知道战争的错误性,再重新获得尊重。他们正努力变成一个更好的民族。

  人类都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并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中好的部分,或许这样,才能使我们自身到国家都更强大。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五):菊与刀 个评

  凡事事出必有因,与其人文、地理、传统密不可分。就像有人可以为五斗米折腰,也有人宁死不屈;一个民族可以像野狼一样勇猛,也可以像猴子一样左右逢源。从小便对日本恨之入骨,但不乏理性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国土面积如此悬殊的岛国可以侵占我大中华?一个民族是如何做到人人敢死敢献身?

  本尼迪特克多年的专研也使我有了不少的了解。菊与刀都是日本的形象,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极度死板又极度灵活,极度忠诚又极度反叛,极度勇敢又极度胆小。

  脾气暴躁,如水晶般清纯,正义的捍卫者;生性冷漠,如阳光般温暖,善良的守护者。日本人一旦受恩于他人,便让这份感激价值“一般万元”,若是恩情令自己过于沉重,便让自己陷入麻烦。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往往不多管闲事。

  其中还有很多细节自己还没弄明白,有机会要深入了解一番。对日本虽恨,却不乏可取之处。凡事还要理性对待。就像一个与大众皆相背而行,遇事多思考,就其本因,定可与其和睦相处,就会发现原来他就是比亚迪。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六):美国人眼中的菊与刀

  美国人眼中的菊与刀

  ——读鲁思著作《菊与刀》

  鲁思所著《菊与刀》的出发点,本着应对美国日本双方作战时期,分析当前状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心态,结合日本社会面面观,从人情、义理、忠孝等人文状态做了细致的分析。以人类学家分析的角度来看民族之间的差异,烘托出日本这个民族的特别之处。

  日本人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举起了锋利的刀刺向中国以及周边国家,日本人狂热的精神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军国主义和根深蒂固的天皇至上思想一直是日本文化的强硬部分。日本家族的凝聚性也让作者暗自佩服。日本人的人情社会,伦理体系,报恩心态的昌盛,孝道,对于天皇的忠心,似乎都在指向“义理”的重要性,代表着忠诚和尊严,为“义理”而死无上光荣,看起来与“士可杀不可辱”有点相似。文中也总结到,“在他们看来,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义理的世界”“仁的世界”及其他许多世界组成的。各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详细的准则,一个人对其同伴不是把他归之于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是说他“不懂孝"或“不懂义理”等等。”

  《菊与刀》对日本的分析也遵循了纵深的历史演变,从德川幕府到明治维新,各个时期的日本政治制度的变化,针对政治、宗教和经济的细致阐述,也引用某些实例,其人其事所做的笔记,以此立体性还原一个国家的综合形态。鲁思的分析时而对照岛国特点,将新几内亚或美拉尼西亚拿来与之比较,这是地形分析角度,相隔甚远的地带难有文化等同性,这一点令人无法苟同。

  关于日本文化,这其中最大的噱头即是自杀文化,在根源上,不管是忠诚、殉职、情杀或者其他的原因,他们都在毁灭自己,成全了“义理”精神。关于自杀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在夏目漱石作品《心》里刻画的人物“先生”也是为“义理”而死的角色。而体现日本“菊与刀”文化的作家亦有很多,最终都走向了自杀之路,比如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等等。

  即便显露病态的民族,善于学习的本领仍是不可小觑,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周边国家成为东方帝国,必有其奋进的一面。对照日本的宗族结构,国家发展轨迹,作为一个外国人来看待并且分析日本的内部形态,总有些许偏颇,但也不失为一种参考资料,将其当作了解日本的一个文本通道,也是难能可贵的。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七):你了解日本吗?

  谈到日本这个国家,内心总是充满矛盾的。毕竟祖辈们都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国仇家恨,很难让你对这个国家爱起来。可以不喜欢一个国家,但不能仅仅因为私人情感。爱恨都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之前读小岛毅写的《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1,2》系列,看日本人自己怎么面对过去,如何讲历史,他反复强调日本人要重视外人的看法。读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就是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日本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二战中只有日本对美国领土造成过打击。美国急需了解远在大洋那一边的小岛国,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日本人?因此,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1944年被委任进行日本研究,有了这本学术成果《菊与刀——: 日本文化诸模式》。一个专攻文化人类学的学者在战时通过有限的资料进行的研究,对日本战前的文化传承,战时的表现进行分析,还对日本战后发展做了预测。包括日美,日欧,日中等国关系的梳理,尤其各国人的差异比较。

  日美文化上根本区别是美国有宗教信仰,日本是皇权至上;美国立国之本是自由平等,日本依赖于秩序和等级制。

  《菊与刀》既是学术报告,又成了通俗读物,被列为研究日本文化必读书目。鲁思对日本的文化总结精华就是皇权(菊)与武士道(刀)。

  菊:

  菊花要么做酒,要么出现在葬礼上,只有日本作为皇室家徽,它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战时日本人对天皇的忠诚更是无以复加。每个士兵都要不负“皇恩”,这种报恩的心理,是一种强制教育的产物,对天皇、法律和日本国的义务是“忠”,对父母、祖先的义务是“孝”,对自己工作的义务是任务。这样一种极端的义务观,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战争中会有神风特攻队这样的极端。

  刀:

  《爱情公寓》里面关谷经常说的“我分分钟切腹给你看!”,还要配个举刀的动作。

  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这个道的核心是“情义”,对名声的看中,对责任的严格遵守。这里的刀不是单纯的武器,武士道的目的也不是好勇斗狠,战争进攻的象征,它是一种“理想化的自我负责的人的一个比喻”。强调“一个人必须对他自己的行为的结果负责”,切腹有点儿已死明志的味道。要理解切腹行为背后的团结精神,还有生死观,但并不提倡这么极端的行为。

  书里关于儿童教育,人之常情等大众生活的部分也有介绍。客观地讲日本这个民族还是有很多让人敬佩的地方,在了解他们文化背后的人生观后,就不难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了。

  看完《菊与刀》,可能还是不喜欢日本这个国家,但是在了解日本人的三观后,经过思考后给出的结论。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八):各安其分的日本人

  断断续续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把《菊与刀》读完,现在趁着脑子中还有点余热,想谈谈自己对本书的想法,可能鄙人才疏学浅,所道之处有些浅薄,但还是忍不住说道一番。

  《菊与刀》一直是被公认为了解日本文化、阐述日本民族性格最深刻的一本书,但可能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未真正到过日本,仅凭一些影视资料、访谈、日本文化书籍等归纳总结,也可能是此书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现代的视点来看个人以为有点夸大其词了。

  书名“菊与刀”本就暗示了日本民族割裂文化双重性,他们尚武而爱美,顺从而又富于抵抗,作者把这一切都归于日本人崇尚的“义理”,并且认为日本人把精神世界和肉体享乐可以完全分开,而这并不违背义理。所谓的义理其实就是“各安其分”,为臣者要尽到对君主尽忠,为子者要对家中最年长的父辈尽忠,媳妇要对婆婆、丈夫尽忠,下级要对上级尽忠。这种忠诚不论对错,只求满足达到上级的要求。从这一方面我们不难理解当初日本战败时,前一天还在高呼大日本帝国万岁、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放弃的日本人,当日本天皇宣告投降时,第二天就对去协助治理日本的美国人夹道欢迎。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愚忠、愚孝。日本人不像欧洲的基督、中国的道教、佛教那样相信超自然说,天皇是日本最高的民族意志的统治者,尽管在这之前他并不掌握什么实权。日本人相信人死后均能成佛,所以不会去寻求什么长生不老之术,他们会把祖辈的牌位和佛龛放在一起。

  因为要“各安其分”,所以日本人不会轻易地别人施恩,他们认为如果对别人施恩,那么受恩的人就会感觉受到屈辱。但是如果是万一接受了别人善意的恩惠时,他们会寻求各种方法报恩,与中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同,他们讲究的是等量恩惠的报答。

  与美国对孩子管制的倒U曲线不同,日本人整个人的一生是成U型曲线的,在孩童和60岁以后是可以相对自由的,但是中年时期要承担各种义理。对于日本人来说最好的状态是达到“无我”的状态,即一切要考虑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集体的利益,那种推崇个人主义说的人会被认为是及其自私的人。

  通本整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作者通过各个层面、各个结构解释了造成日本割裂性格的义理的体现,细致入微、全面独到,但感觉却不够深刻,仅仅是停留于表层现象的研究。当然这本书对当时美国人管理日本确实取得了重大作用,但现在社会日本也在发展变化,很多东西要辩证的去看。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九):所有复杂情绪全部给予你

  日本这个国家说起来真的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又爱又恨,爱这个国家的商品,美景,逐年飙升的境外游中,日本作为最热门的目的地一直雄踞高位,在日购物狂潮时时见诸报端。恨这个国家曾经在二战期间在中国施行了暴行,在战后也仍未认识到自身错误的行为,一次次挑战折亚洲被侵略国家民众的底线,激起高昂的民族情绪。

  在这本《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中,作者也一再将中国与日本相比较,在所有的亚洲国家中,日本在唐朝时期曾全盘照抄过当时的盛唐文化,以至于在今日的日本街头仍能随处可见遗唐之风,而到了清朝末年,同样的闭关锁国遏制资本主义萌芽的两个国家,再被列强的炮火敲开锁国的大门后,日本通过自身的变革自强后,建立起新的制度,走上富强,并不断追赶着曾经的学习目标们,而彼时的中国在渴望重新复制日本的成功时失败了,并陷入了长久的混乱与战争中。而此书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仅仅是凭借自身的学术积累,依靠日本发布的宣传片、与日裔美国人的访谈以及战俘审讯记录,即完成如此精确的研究。

  在阅读此书时,会发现很多不同于以往认识的日本国以及日本人,这个国家在其特定文化背景下不断吸纳外国优秀文化后形成的本国独具特色的本国文化,而这些文化的碰撞最后形成了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根源,作者还为读者详细阐释了日本人的“恩债”“人情”“义理”“忠孝”等理念,以及其他一些如幼儿抚养等生活习惯。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这两个在后世引发巨大反响的概念,是一次读过后就觉得略有震惊的读后感受。

  原来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是这样的不可理喻,是的,在作者笔下的日本人,因于大家设想的不同,与文化圈的行为差异,只让人直呼,原来你是这样的日本。是一个会惧怕竞争的民族,为了避免竞争就尽量缩小比较的可能,这取决于其脆弱的神经。不仅对于竞争不能够接受,只要能避免就一定不接触的日本,就能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举动都是被拒绝的,这可能会对被帮助人造成一种负担,被帮助人甚至不需要你的举手之劳。

  中华民族对于大和民族的情绪有多矛盾与复杂,在阅读此书后,会发现原来大和民族本身就是一个足够拧巴的民族,有着让人看不懂的那么多,和不能理解的那么多。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读后感(十):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份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什么?毋庸置疑-文化。历史的发展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一直保持强盛,无论是经济还是武力,强盛都不会持久,而支撑这个国家长久不息的只有文化,文化是无论贫穷还是富贵、独立还是奴役、和平还是战争,文化才是这个民族的代表。

  如此重要的东西,让一个从没到过日本,只通过书籍、影像和日裔来研究,这应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作者却成功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站在战争的立场上,这是美国的幸,也是日本的不幸。

  一本书,无法囊括一种文化的全部,作者在第一章就表明,书里的结论不是作用于所有个体的日本人,而是个体之间的文化共性。 从仅有的样本当中提炼出一个民族,这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难到作者在下结论之前,都不得不表明一点:某些共性,例如鞠躬的习惯,没有必要获取大量的样本,少数的日本人所表现出的共性就能够代表大部分,因为这是公认性的习惯性为。

  这本书,讲述的是文化,偏偏起源与战争,这是最最残酷的事情,武力上征服只会让一个民族战败,而文化的屈服则会让一个民族消失。我不清楚当初美国征服研究日本文化是否存在从精神和文化上征服日本的意思,仅从今日看来,这本书指导美国战后对日本的政策,让日本保持自身文化的同时跻身世界强国,是巨大成功也是功德一件。

  一本70年前研究当时日本的书,为何一直受人推崇至今?在社会发展最快的70年了,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当时的日本还是现在的日本吗?我想,在文化方面,回答是“是”。文化的长河历经几千年(日本有几千年吗?)的沉淀,区区7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浪花而已。那些支撑日本民族的东西一直都在,例如:选择一条道路便全力以赴。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依旧是日本值得我们称赞的特质之一。

  日本民族,所有人接受共同的文化洗礼,社会职责分明,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架构的一员,要行使所处位置必尽的义务,无论你个人意愿与否,也无法改变这个事情,因为这是以一种共同忠诚的名义来要求服从的。

  作者花费了很多篇幅来为我们讲述日本的等级制度和伦理体系,因为这一切是了解日本的前提。在这种体系下,衍生出了日本独有的恩、义理、忠孝等人生价值观。四十七浪士的故事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完美体现,各种“人之常情”交织,每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虽然站在不同的立场,遵从的却是同样的法则。在日本人严重,这种顺从,这种敢于抛弃个人幸福而去履行义务的人,才叫勇者。

  日本人为了更好的在这种体系中生活,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人性”,进行“自我修养”,他们吸收周边的文化,但却调整成适合自身体系的独有理论。虽然时代在发展,日本不断的向着强者学习,但是日本还是日本。

  一旦选择,他们必将全力以赴,失败之后,果断的转换另一条路,并再次全力以赴。菊与刀,本是矛盾的两面,但是日本人这种果断转换,让二者的界限变得不那么分明,日本,兼有菊之清雅,又有刀之坚韧。是自修之花,是自强之刀。它永远处于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阶段,谨慎的提升自己,细致的观察这周遭,由内而外的充实自己。

  现在的日本和当时的日本有什么不同吗?没有,他们只是选择了另一条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