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胡麻的天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胡麻的天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8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胡麻的天空经典读后感10篇

  《胡麻的天空》是一本由秀英奶奶/绘著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一):最后总是朴实的最动人

  有位朋友读了本书后,说:“最后总是朴实的最动人。”

  真好!

  刘震云老师的序以《倾听静默之声》为题,我觉得他的感觉是准的。

  他写道:“秀英奶奶和秦秀平女士目前呈现的自然笔记,对于她们生命历史来说,说的也许还有些表面——只是她们生活的表象、感受的表象、情感的表象,她们跟植物动物(包括人)关系的表象。如果一个个体生命是一个大海,她们目前说的还只是海水表面的浪花,隐藏在海水底部的涡流和潜流,还没来得及说,或不知道怎么说,或不好意思说,或不知当说不当说。”他接着写道:“我说,当说。这回没说,下回可以接着说;由浅入深,也算一个好的开始。我更想说的是,如果有更多的静默生命在做这样的自然笔记,如果他(她)们的生命之歌形成合唱,就会像春雷一样滚过天空。更重要的是,自己记录’自己,才是真实的个体生命的历史。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个体生命的历史之中,已经包含着族群的历史、民族的历史、人类的历史——而不是相反。”

  刘老师写得不赖!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二):悠悠苍穹下的苦辣酸甜——读《胡麻的天空》

  文/吴情

  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书,你无法把它归类。你说它是散文,它有着小说的爽利语言结构章法。你说它是小说,它有着诗一般灵性的思考。你说它是诗,它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却有着很长不分段的内容。你终于放弃把它归类,转而专心阅读这本书,读完,你才发觉,这是一本写给生活的书。我私下里认为,只有对生活满怀关爱的人,才能写出一本关爱生活的书。比如,秦秀英和她的《胡麻的天空》。

  《胡麻的天空》,作者秦秀英,网名“好学婆婆”。书中配有一副她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留有一头黑色短发,身穿格子衣服,站在一大簇花朵中间。六十多岁的她看起来,一点没有老态龙钟之感,笑得格外甜美,仿佛看透人世间一切悲欢欣喜。又好像在说,别看婆婆我六十多了,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你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时时把笑容挂在嘴角的慈祥奶奶,生活竟然如此坎坷艰辛,大半辈子被生活裹挟着,颠簸、流浪、定居、调试,外在的政治风雨不安时代,把她逼进生活的拐角。可她,偏偏在拐角处开花了,花朵鲜艳灿烂

  我曾有幸在网上看过秀英奶奶的画,当然,和专业美学专业学生水平不能相较。乍看来,她的画显得稚拙,没有使用过多的艺术手法,构图上也需再三琢磨,但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画愈发弥足珍贵。因为,在她那里,生活本身就是表现对象,因而最好的也莫过于使用最生活化的方式认识生活,而不是穷尽人为建构的方法,来重构生活本身。我们不需要确定了“美”的原则之后,再去使用一切手段来尽情表现“美”,相反,我们在各种艺术表现中探索“美”的痕迹

  秀英奶奶小学读了一年半即辍学,但她生性热爱自然山水花草树木。在儿媳和儿子鼓励或“撺掇”下,开始了自己记录“自然笔记”的老年生活。然而,欲记笔记,先学认字,六十多岁的她再次拾起笔杆,闲暇时也学习使用电脑和画画。在这过程中的困难沮丧,可以想见。然而,功夫不负苦心人,秀英奶奶到底坚持了下来,一心写生活,两眼望尘世。在秀英奶奶的文字里,当年的挫折遭遇,变成了冷静平实的文字,没有对动荡时代的抱怨,只有安静轻声对个人生命的述说。春天种子发芽让她感悟自然的伟力。秋日里果实收获,她联想到人骨子里生命的安静。过去的生活对她而言,有思考,也有改悔。

  对于上世纪的人来说,或许可以说,他们都生错了时代,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国民经济凋敝与贫穷文化上也因为各自因素,大多没能接受一份现代式的教育。但是,他们从来或很少抱怨过,而是选择直面生活中苦难,果敢地迎上去。相比之下,我们都是幸运一代,生活在国力强盛和平时期。时代在往前,我们在往前走。但我希望我们不要别忘了,上一辈乃至上上一辈人,他们在悠悠苍穹下的辛酸苦辣,一份来自生活、关于生活真切的感悟、体味和诉说。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三):胡麻的天空

  年初的时候回包头,跟多年不见的好友妈妈一唠就是一天,老人家善良坚韧勤劳,然又对过去艰苦岁月里的人和事不能忘怀,每每怀想都为身边人不能理解过去的生活而遗憾。说一段笑一阵,再说一段又淌半天眼泪,如此反复,话题不知怎么就扯到我的《大自然笔记》上,我没顺着自己的笔记聊,而是觉得很应景的从头细细讲了东莉(《自然笔记》作者)鼓励婆婆做自然笔记的故事。讲到婆婆在儿子儿媳的鼓励下,从最初的大字不识到现在已独立成书,老人竟不觉激动的落下泪来,嘴里念叨着:太感人了,太感人了,我们这辈人有好多经历,老了老了,很多人和事都难忘怀,前些年我也写过一阵子,后来没坚持下来就断了,我有好多好多的故事想讲啊,要是能像这个婆婆一样该多好。

  讲这个话的时候,《胡麻的天空》还没有出版,我还不知道东莉在后记中记述的老人过去的样子,看到成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两位老人的境遇心念如此相似不同的是,秀英老人已经用自然笔记的方式酿出了甜酒,即怀念了过去,又打开了未来,而另一位老人的厚重仍在积淀,还没找到酿成甜酒的酵母。立时心念一动,决定送老人一本书。

  婆婆的语言很质朴,看她的文章,就像夏日在树荫下乘风凉的时候,听邻里熟识的长辈用慢慢的语调讲故事。岁月的悠长都浸在婆婆记忆中房前屋后的动植物身上了,日子有时是喜人的绿油油、沉甸甸,有时是清苦中透着甘甜。在婆婆眼里,动物跟人一样也讲恩讲情,只要你对它好,它们又亲人尽职尽责。对牲畜家禽,虫儿鸟儿,婆婆就像对自己的孩子般怜惜,书中“咬人的骡子”,“瘸腿的母鸡”,看家的“小狼”俨然都已成为备受关爱的家庭的一份子。

  婆婆书里的俗语和俗谚一直是我稀罕的内容。“种地要看茬巴,娶媳妇要看根巴”、“吃米不如吃面,走亲戚不如住店”、“牛头不烂,多费两炉柴炭”,小时候常听长辈们拿类似言语看事喻人,这些前人将生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精辟语言,顺口押韵,大多只要听一次,就能记得牢,理解起来还比长篇大论来的深刻。也是打从自己开始做自然笔记后才发现,原来很多为人做事道理,早就蕴含在大自然里,跟自然相处的越多,这些道理自然也悟的越透彻。能从长辈那里现成拿来是件幸运的事,希望自己也能将这些前人的智慧结晶传承给下一代

  秀英奶奶的家离我的家乡很近,因此她带着浓浓乡音的文字对我来说倍感亲切。很多熟悉的事物在书里看到了就被勾着又怀念上了。比如北方的华莱士瓜和西瓜。

  我同事朋友都知道我不爱吃西瓜。很多人猜测说我怕寒凉,我说不是,我是嫌现在的西瓜都太甜。周围人听了都瞪大眼睛表示不解,问,西瓜不就是越甜才越好吃么?我自己想想这话似乎也对,但再回味回味现在西瓜的甜味儿,像糖而不是水果,切出来,连西瓜香都闻不到,根本吊不起胃口。实际上连我自己都不解,因为小时候我是极爱吃西瓜的,尤爱粉红沙瓤的品种,清香四溢,甘甜爽口。大约从上初中后,每年家里买回的西瓜便越来越甜,直甜到一次我被齁着了,从此便视其为陌路不待见它了。看了这本书,我终于知道是什么让我对西瓜失去了兴趣。婆婆是这样记录的:

  “以前种瓜的地里要上羊粪,长起草来就一遍又一遍地锄,把地锄虚了,瓜才长得好。老辈人常说锄头上面三分水,庄户都要靠锄了,越锄长得越好。现在种地都用高科技:种的时候,子都要拌上农药,长出草来就打杀草剂,长得慢的就打生长素。。。。。。这样儿种出来的小瓜、哈密瓜,看上去好看,实际上不怎么好吃,也闻不见香味了。现在的西瓜一娄了就臭了,再也吃不到以前的娄瓜汤泡烙饼了。”

  婆婆说的哈密瓜不好吃了是事实,但没提西瓜越来越甜,却没有了香味儿,然而我也明白了那大约也是因为“高科技”。

  前些日子做活动的时候得知婆婆也会去,我带了两本准备送人的《胡麻的天空》找她签名。婆婆把书端端正正的摆好,翻到扉页,然后递给我一张纸,她让我把要送的人名字写在那张纸上,还特别嘱咐我两遍“不要写带笔(连笔),怕看不懂,再写错了。”婆婆把我写好名字的纸片摆在近前,小心翼翼的开始落笔,看一眼纸片写一笔,再看一眼,再写一笔,最后在右下角一笔一画的签上自己的名字。婆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临摹字形上,字写的非常小,签好后的扉页上显的空荡荡的,但我全程看到她怎样签名,满满的感动已经将那空白部分全部填满。婆婆不易,之前没有想到,这样好看的一本书竟是婆婆这样一笔一笔,慢慢书写绘画出来的,没有深深的热爱与不懈的坚持怎么可能做到。

  看了婆婆的书后觉得心灵又被洗涤了一次,那些经历里有如今物质丰裕的我们需要补充的精神食粮。愿收到我赠书的老人也能如秀英奶奶那样找到一个合适自己倾吐心声的方式,让我们这些后辈去理解她们过去的岁月,倾听她们现在的心声。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四):怎么把日子过深刻?

  为什么要把日子过深刻?

  不深刻的日子,容易见异思迁,容易乏味,容易无聊,容易飘在半空,没有安全感

  哪怕丰衣足食香车宝马

  深刻较之丰富,难度更大。

  我们当今的生活,不缺丰富,各种速成的技术和器械,可以分分钟把生活刺激得无比丰富,光说适合老人家的,比如阳台养养花,广场跳跳舞,弹弹钢琴练练字,搓搓麻将逛逛街。

  那对于年轻人的花样,更不用说了。

  当城市生活让人腻味,乡间山水成了新宠。

  农村里的生活被赋予了新的意味,清新文艺范的概念里,没有一点儿泥巴味道都显得不够格调。

  可是,看过这本书,还有谁敢说自己在追求清新自然朴质且深得要义?

  还有人敢说自己真心在热爱那些和泥土有关众生平等的日子?

  深刻的代价绝对不是等同于身体上的舒适

  如今,要说厌倦城市的生活,不要躺在沙发上看Ipad追神剧身边放着各种零食的时候说,你的厨房蒙着一层油烟,衣橱万年没有打理,抽屉里一堆快餐兑换卷,对着屏幕上各种喵星人说么么哒,却无法忍受动物的粪便和体味。

  你厌倦的不是城市,是看似便利的生活剥夺了你创造的动力同时,培养了自己懒惰欲望——你厌倦的,是自己毫无招架之势地向商业社会投降,把生活交给了各种媒介,而不是自己。

  这位奶奶的书,只不过告诉你,生活原本滋味,是如此这般源自自我。

  你怎么把日子过得深刻?

  说来也简单,只不过是接受,欣然接受大自然给予的各种。

  如果自然离你很远,请拨开你和自然之间的障碍,比如,虚拟空间,然后,再做好准备接受,自然给予的各种,即使是风吹雨打并非舒适。

  深刻的日子是一种很难复制的浪漫

  因为它无法肤浅地表达美好。它不可能是能被二维地定格再被解读渲染发朋友圈。

  除了实践,心无旁骛,才有可能得到。

  感谢这位奶奶,感谢她分享的深刻的生活。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五):意外的惊喜

  原文发表于“远方有鼓声”公众号。

  朋友读《老人与海》想到了日本老龄化和中国老龄化的现状。中国的许多老者年老是在广场、麻将桌上,边说着老了难挨;日本的许多老者在出租车里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的服务业。并非盖棺定论式的肯定,而是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

  美国有个摩西奶奶,77岁开始作画,坚持任何人都可以作画,不受年龄限制。原本只是纽约北部的农民主妇,80岁时在纽约办个展。不是很懂美术,但那明快的手法、明亮颜色,让我不禁想起给我强烈震撼的梵高。(据说100岁的摩西奶奶和渡边淳一还有一段故事。)

  大学图书馆通读日本文学柜,拿到手一本柴田丰的诗歌。不懂现代诗,一般会避开,随意翻了两页之后决定去大厅办借阅手续。《请不要灰心呀!》和《请不要灰心呀!2》。92岁开始写诗,99岁出版第一部诗集,第二本诗歌是100岁时的作品。老奶奶的诗歌温暖治愈,没有掉书袋式的意象引据,只有最纯真语句。她在诗歌中写:“即使九十八岁/也要恋爱呀/也要做梦/也要想乘上那天边的云”(《秘密》)。

  后来迷上芦田爱菜小妹妹电影,发现主演的《人生别气馁》竟然是讲柴田丰老奶奶的故事。最近老是发出类似的感慨——关联性的存在令人惊喜啊。

  读书计划外的《胡麻的天空》也是位老奶奶的作品。来自中国内蒙的秀英奶奶65岁开始读书认字画画,网名“好学婆婆”,写绘一整本自然笔记。书分为我的老家、我的庄稼、我的阴山黄河、进城后、收徒弟五个章节。写驴骡、写拐腿鸡、写麦子、写番茄……

  看了画,里面有小孩子的纯真,也有老人经历的沧桑。整本书基调温暖,对于历史给她的沉重负担也并未抱怨,实事求是。情感的流露也自然可亲。上一本读的书里拼命讲自己的观点与三观,读得有点累。秀英奶奶只是在客观的表述,就像以复调的方式独白。

  “家里头的耗子可多了,还成了精了,药也不吃,就是作害人。”

  “有小狼的时候我很少操心,没有小浪了,贼黑夜进鸡窝把鸡也偷跑了。夜里,我梦见小浪没死,一开门它就从远处跑来朝我摇尾巴,让我握它的蹄蹄。”

  回忆的真实记录,自然的真实记录。计划写一篇关于身边的花草的文章,没想到这也是一种题材——自然笔记。

  话说回来,做想做的事,是不分年龄的。有句话说,坚持的理由只有一个,而放弃的理由却有一卡车。不论国度,也不论年龄,如此走心的作品多来几打。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六):献给生活的质朴描绘

  献给生活的质朴描绘——我读《胡麻的天空》

  http://t.cn/RLA0TUG

  初拿到《胡麻的天空》后,读了序言,我很惊讶也很好奇,一个几乎没有上过学、不大识字的农村老奶奶,怎么写出一本书来?一个老农民,如果讲起庄稼和家禽,那肯定是信手拈来;可化成文字和绘画后出成一本书,那多少是令人诧异的。其中克服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等困难的过程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而更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就想到绘画、写文章,并出这一本书?

  但读到此书的后记时,读到作者的儿媳妇在《走进婆婆的世界》里所写的作者学习、记录和出书的过程和原委,特别是读到作者的儿子在《母亲的天空》中提到“应该为父母创造一片能够属于他们的天空”,相信很多人会像我一样,对作者的坚持和毅力更加敬佩。

  或许,很多人是从此书开始了解到“自然笔记”。在这些笔记中,作者主要描绘了其在老家的生活,记录了种植过的农作物、山河之中的草木鸟兽,还有在进城里生活对自然之物的访记。作者秀英奶奶跟着儿媳芮东莉(著有《自然笔记》一书)学做自然笔记,自己数十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不知不觉在二十多篇笔记中得到回顾,几乎勾勒出一个农民在与草原、田地、家禽等相处的生活历程的草图概况。

  芮东莉接受采访时说:“其实,只要有一颗亲近自然的心,每个人都会想出许许多多亲近自然的方法。”秀英奶奶在记录自然生活中,除了学会亲近自然去观察的记录方法外,更可贵的是以其一直身处农村的经验和态度去描述其生活及身边之物。就如第一部分“我的老家”中,对各种牲畜和家禽动物的回忆描写,不管是短暂接触或是曾经长时陪伴,都是真实动人的。只有真正相处过,才能把自家所养的小狗小鸡等写得如此熟悉和亲切。这些家禽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小狼对家禽的看管保护,一只拐子鸡下蛋对家里生活的贡献,这些本来很平常无奇的事情,却因作者的感情寄托,而显得充满灵性。这种对实践的记录,与其他学术观察和记录不同的地方在于,作者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和回顾,处处可见一个农民的生活智慧和与动植物的相处之道。记录自然,实则是在记录自己,更有点记录民族生存智慧的意味。

  读这些文字和绘图,会觉得非常朴实,就像一位农民奶奶与人闲话家常般的自然和亲切,一股清新的农家自然味道。许多生活化的口语表达习惯在文字也依然有所保留,近乎“天然去雕饰”了。这些经细致观察后融合了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记录,虽看似简单,但也流露出一位老人家根植于内心深处对自然和生活的那份热爱。正因为这种热爱,才有了这番探究乐趣和坚持记录的过程。

  朴实无华终究是最动人的。在这些小散文中,一个寻常百姓家的酸甜苦辣被淡淡地描述,化苦难为轻叹,化喜乐为笑谈。知足而珍惜,是一个农民的生活智慧,也是生存之道。在最朴实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最简单的幸福感,如同文字和绘画都传达着满满的暖意。

  可能有部分读者看这样的自然笔记会嫌其略为简单平淡,描绘也较为模糊粗糙,如果没办法在这种记录和描述中寻找到经验共鸣,又何妨从陌生化的一面去读出新鲜和好奇心呢?这种对自然的敬意和对日常的记录既是对生活的一份交代,又何尝不是在寻找对世界的表达的一种方式呢?或许,在慢慢积累中,生命会因此而显得更加厚重、更有质感。这也正是读者所期待的。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七):谢谢你让我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秀英婆婆这本书看了有一阵子了,一直想说认真点写篇文,但总是拖延下来,可能人对于特别赞赏而又自己做不到的对象,总有点无处下笔的羞涩,拖得久了反而情绪也淡了,大不如赶紧记几笔,别拖黄了。

  《胡麻的天空》这本书是秀英婆婆的自然笔记,很大部分是她对年少、年轻时的回忆,当然回忆是自然向的,主要是惦记那些相处多年感情深厚的动物、植物,和乡村生活。

  作者从不认字的状态开始,记录大自然,画画写文章,这可真的是从零开始,完全是零,不是谦虚,这里面的进步让人非常诧异,从婆婆的文字中倒也没有那种很大励志性的上进的追求感,主要还是对大自然对动物植物的温馨的情感,是这种情感、兴趣带动她克服了文字上的障碍,非常愉悦地跨过了那些沟沟坎坎,并不是一个勤学苦读为难自己的过程,而是每天积累一点点、开开心心的状态,很值得学习。

  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她一样有毅力,居然能从不识字开始学习,识字,画画,记录自然,直到出版,多有成就感,也不是每个人的儿子都能让刘震云写序言、背书、并且说我是***的朋友,其实未必都出版,能书写下来,自己家保存,留给孩子们,就很好。

  《胡麻的天空》是一本秀英婆婆自己书写的个人史,是她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她热爱大自然,她的人生记忆大半都浸染着自然记忆,乡村的,田园的,中国的。每一个人的记忆,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黑洞,带走是最容易的了,多少人来了又走了,没有留下痕迹,儿子孙子也会老,他们老了,真的就没有痕迹没有记忆像是完全没来过一样。书写,是流传的唯一途径,自己书写自己是唯一可靠的。

  当初姥姥在世最后几年,正是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口述史的几年,我也做过很多设想,要如何采访她,记录她的经历。

  因为我姥姥到那时候虽然七十多岁但是头脑特别清楚,说起当年的事情,记忆非常清晰,不仅能说清楚自己做了什么,还能描述自己当时的情感变化,甚至还能介绍当时当地社会上的经济背景等等,提到别人也都是清清楚楚历历在目,完全没有人老了糊涂了记混了那种无序无奈。

  我姥姥年轻时当老师,语文老师,说话不但条理清楚,没有废字,甚至还有点刻意为之的文学性,有意识地接触新文化,不落伍,不古板,外向爱聊天,甚至有一定的表现欲,听力完全没问题,不会在对谈中出现技术障碍,不像我姥爷那种问十句也不见得回两句的内向性格。

  而且那时候我姥姥的村子面临整体拆迁,村里一些老房子会全部化为乌有,村民们要搬出去住两年,等原址建起新的小区,再搬回各自认购的新楼房,这个过程无疑是冲击很大的,讲真,村中不少老人就是没有挺过这种变动。

  还有一点特殊原因就是,我妈对我姥姥是有心结的,我从小听到的是我妈的说法,她的不甘她的委屈,理性告诉我,我姥姥必然对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表述,这种沧海桑田之后的回顾,很可能可以有效地消解我妈妈心里的某些固化了几十年的情绪,不管是为了我们三代当中的哪一代,都是应该去做这样的探求。

  然而,作为晚辈,对长辈发起这种探索内心的追溯还是挺有心理障碍的,时间精力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态度上不够积极,磨磨蹭蹭,然而时光是残酷冰冷的,我甚至没有与姥姥做一个意向上的沟通,她就突然去世了。

  我姥姥走得很突然,但也很平静,晚上睡着觉有点不舒服,几个小时的功夫,就睡过去了,庶几算是寿终正寝,我曾一度羡慕。然而真的觉得很遗憾,我想如果在此之前哪怕只做了一两个小时的访谈视频,或者只是列出一个简要提纲让她自己随便写个几千字的东西出来,都会对我们这些活着的后辈有巨大的安慰。

  而且,姥姥去世几年之后,我的儿子,第四代,就已经完全没有对她的印象了。

  巧合的是,我先生前几年有一次偶然在老房子里找到一枚他亲爷爷的印章,才发现我们大家一直以来以为的爷爷的名字是爸爸记错了的,错了的一个字,从这枚印章上才能得到更正,这也才是第三代而已,而且是大家引以为豪的有族谱的乡绅大家族,爷爷名下有十三个孙子,十五个孙女,可大家却连他的名字都记错了。

  所以说,人的记忆有多么不可靠,如果没有留下文字或录音录影,仅仅到第三代第四代就已经没有人记得你来过这个世界了,更不消说你在世间的种种情绪。

  为免于我对姥姥的遗憾,我非常积极地列出提纲,催促我先生对我公公进行了几个小时的访谈,讲述家里面流传的关于祖上、太爷、爷爷等很多故事,留下了几个小时的视频。

  在做采访后的一年里,村中有七位老人相继去世,跟我公公一起在访谈中留下影像资料的两位伯父现在也已经不在了,所以说,对长辈的探索,已经是一种抢救性的工作。

  说远一点,我做出版的时候遇到过一个选题,我们一个作者本身是历史博士、教授,对社会史、口述史有其独到的研究,他的父亲,一个河北小镇的基层干部,就在他的鼓励下,写了一本小册子,记述了当年河北乡下生产生活的很多细节,村里的一些特别的人物,故事,其中有好些农业用具,现在年轻人已经完全不认识了。

  我把这个文本给我妈看,她会觉得很亲切,觉得当年用的东西确实就是那样,现在想找都找不见了。

  然而这个文本并没有能够出版,辗转好几年后,再联络,也还是得知一直没有出版,大概大家都觉得比较小众吧。这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一个文本,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做好,前几年可能不行,现在的新媒体环境,越是个体的越是有魅力的,越是小众的越是有号召力的。

  其实你去看齐如山的《华北的农村》,也有很多最基层、最生活、最简朴的记录,这个文本我甚至都已经安排过录入和校对,后来也还是没有做成,也是一个遗憾。

  再说远一点,我做出版的时候还遇到一个选题,想要找人为出版界的先行者李小峰先生(鲁迅先生最主要的出版人)立传,李先生的女儿非常支持,我们找的作者也很认真,但是最大的瓶颈就是一手资料太少。

  李先生是个非常内向的人,话少,静默,当时很多文人墨客相处交流后确实会留日记,很多地方都有记到李先生在场,但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没有具体的描述了,而他自己也没有留下多少文本,唯一就是后来在某种巨大的审查压力之下所写的一个不到十万字的回忆录,且不说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回忆录有多大违心的比例,就算这么一个不尽完美的文本,你都看不到,不允许公开,藏诸某博物馆,借都借不出来。

  后来立传之事不了了之,是我心里一个很大的遗憾,当然对于李先生的后人来说更是巨大的遗憾。

  那样一个对社会产生过巨大的贡献、对鲁迅等大名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的出版人,都会这样迅速地湮灭无闻,在很多人努力打捞之下都找不到多少资料,更何况芸芸众生如你我者?

  而说回到《胡麻的天空》,我现在觉得,秀英婆婆这种书写更加自由美好,更有价值,她不需要晚辈的有目的性的采访,互动,探讨,不需要你挤出多少时间去跟老人相处,就是老人自己静静回忆此生,观察当下,用自己的手自己的笔,轻轻记录自己的内心。

  不用管文章写得是不是漂亮,文从字顺足矣,或者就算都是她自己的表述方式又何妨?画画也不用计较是不是传神,只要是她自己用心回忆、观察,努力再现,不管是什么水准,都有世间独一无二的价值。

  这样的文本,留给后人,是莫大的财富,是一个人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不依赖于这个人是谁的谁,她只是她自己。

  因为有了她的回忆,那咬人的驴子,拐腿的母鸡,也留下了生命的影子。

  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做简单的自然笔记、生活笔记,或者买本《胡麻的天空》,拿去跟长辈探讨,动员他们拿起笔来,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局限于怎么写怎么画,一困惑就放弃了,这种技术层面的东西,让人迟迟不动笔,是一种识见上的包袱,见的与做的之间的不平衡,眼高手低的痛苦。其实只要真的一横心一咬牙动手做起来了,效果都还过得去的,往往带给你惊喜,无论如何,行动起来就好,不必在脑子里面打架,内耗。

  另外,这本书的出版方很令人尊敬,难得地保留了很多老人自己的语感、用字,同时又不影响阅读理解,在语言的个性化与规范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方面可能芮东莉老师交稿前已经做了很大工作,但编辑的处理肯定也还是如履薄冰很不容易的,能以现在的面貌出现,非常可贵。

  说到芮东莉老师,也是国内第一批尝试自然笔记的先行者,愿意带动自己的婆婆去做这类事情实在是孝心可嘉,她在文章中也提到,跟婆婆代沟挺大,写自然笔记之前不怎么容易沟通,尽管心里有很深的感情,却也很难交流,时时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而一起做自然笔记之后,婆媳相处融洽了太多太多,大自然就是无尽的话题,粘合剂,是他们一家的共同爱好,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听到婆婆开开心心地告诉她,公园里哪棵树发芽了哪支花开了,周末假期会带婆婆一起去参加志愿活动,等等,这真是非常健康而可持续的真正的孝道。

  老人有时候也是有很大潜力的,不要觉得顺从他们的要求就是孝顺,其实教给他们与新世界新技术的相处,带来新乐趣,才是授人以渔,真的改善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

  相处,沟通,互益,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其实与人与动物相处,与自然相处的道理也是相通的,秀英奶奶写到的那头咬人的瘦驴,瘸腿的母鸡,都是跟她过命的交情,真心真意的相处相助。生动,来自真感情。人老了,回忆过去,有什么是真正忘不了的呢?还是情谊,对人的,对动物的,对植物的,对乡村的,丝丝缕缕,能够写下来,就能够让后辈真切感受到他们,能够跨越时空产生共鸣,也就近乎永恒了吧。

  然后?还不去快拿起笔来!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八):蛤蟆的聒噪(for《新民晚报-夜光杯》)

  上海大学的吕永林老师送了我一本奇书《胡麻的天空》,作者是秀英奶奶,是他的母亲。有趣的是,秀英奶奶只念过一年半小学,不大识字,是在儿子和儿媳的“威逼利诱”下才开始记自然笔记,慢慢地重新念书识字,以至于到现在,不仅能给自然风物画画撰文,还能在网络上游刃有余地与家人、网友交流互动。听起来活脱一则当代的励志老人故事,但其实我从书中看到的更多却是:识字念书还在其次,更重要是秀英奶奶借助文字和绘画寻回了她那代人与自然紧密无间的关系。

  我打小生长在城市,“自然”对城市而言不是餐桌上的食物,就是小资情调的点缀,即便读苏文读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们这些城里的孩子所能想见的大概不过是梅雨季的晴天或酷暑时节的台风,多少怀着点功利色彩,可也不能怪我们,黄浦江真是浑黄的,星空早因不夜城的璀璨灯火而黯淡,城市的野心不是月亮的阴晴圆缺,而是机械钟楼所造就的“夜夜的满月”。

  正因如此,去年我从市区搬到郊区后有很长时间的不适应,尤其在夏天,雨声特别喧响不说,各类昆虫也让我大开眼界,还有我万万无法忍受的蛤蟆的聒噪。我可没有周作人的闲情逸致,欣赏蛤蟆的欢喜,对我而言,这声音单调乏味,无休无止,搅扰了我的睡梦。

  秀英奶奶笔下农村人与自然的肌肤相亲、唇齿相依让我这个城里人感到自己的无知和落伍。她写农村对蛇的态度,人们都希望自家有蛇,因为据说住蛇的地方风水好,而且“蛇还能辟邪,要是碰见蛇皮捡回来,拿红布缝了给娃娃戴上,就可以辟邪。”所以,她小时候见了蛇虽然也被它狰狞的脸庞吓得直叫妈妈,但她的母亲只是叫了人拿棍子挑着“朝背面送走”,我喜欢她用的这个“送”字,好像蛇是不小心闯入的客人,她们要送客,也全然不担心它下次再无心造访。她也很能欣赏动物的智慧,譬如生产队里的一头小骡子,饲养员没好好喂,搞得它面黄肌瘦,没力气干活,饲养员使唤不动就往它身上使劲打。别说,这小骡子可也有它生活的智慧,“为了保护自己,它已学会了咬人,可它从来没真的把人咬坏过”,而且它“记性很好,打它的人永远能认住”,看见那些“坏蛋”来了,会喷鼻子竖耳朵,真是又有脾气又懂得分寸。还有她家里养的小狼,因为刚捉回来的时候还是奶狼,个头很小,担心它跑出外头被人偷走,儿时的秀英奶奶就叮嘱它,“你屙尿就屙在这个土堆上,可不要往外头跑”,它全能听懂,真的乖乖地屙尿在土堆上。而后,到大集体时期,人们穷得连猫也养不起,偏偏家里又闹鼠患,这只小狼就“多管闲事”地帮忙逮耗子。秀英奶奶提醒小狼:“可不能吃耗子,怕耗子是吃过药的”。它听得明白,以后还是逮耗子,只不过咬死就放在边上,从来不吃。还有一直在她家屋檐下住的家燕,有一回看见孵出来的雏燕掉出窝,挂在边上,她奇怪怎么没径直掉在地上,就站上去窥探,原来雏燕的脚是燕子妈妈“拿马尾拴着的”!

  我羡慕这里头的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共生关系,这里的蛇、骡子、小狼、家燕和孩子们在动物园里瞪大眼睛看到的动物不同,它们是邻居和家人,也和我们豢养的宠物不同,宠物越来越像城里人的模样,穿上时髦的衣服,还要定期美容美发,早就摘掉了“农村户口”。

  她也写到好些农作物原有的习性和风味,不知怎么地总令我想起汪曾祺的散文《人间草木》,汪老写农民都知道车前子利小便,而有个唱老生的演员外号就叫“车前子”,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出台,农民就纷纷起身上厕所。

  这种幽默,不解释大概城里人也不能体会了。写着写着,我忽然想起,这个夏天到现在还没听见蛤蟆的聒噪,唉哟,我怪想它们的。

  (本文刊于《新民晚报-夜光杯》2015-7-20)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九):吕永林:母亲的天空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05_07_318605.shtml

  秀英奶奶生在农村,只念过一年半小学,她热爱自然,喜欢花花草草。2011年春天,65岁的她在儿子吕永林和儿媳芮东莉的帮助下开始做自然笔记,并在这一过程中重新识字,学习画画,还学会了使用电脑,有了自己的博客。她的经历得到媒体关注,部分作品曾刊于《自然笔记》《读库1501》。本书《胡麻的天空》是她的首部作品集。

  儿子吕永林在书的序言中说明了他想让晚年孤独的母亲识字学画的根由:“作为已经成年的儿女,我常常在想,什么才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关心、爱戴,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只要能力所及,此乃理所当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应该为父母亲创造一片能够属于他们的天空。说句大不敬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不光是父母创造儿女,儿女也要‘创造父母’。”

  本文系该书序言,《母亲的天空》,吕永林著,观察者网获作者授权刊登。

  母亲的天空/吕永林

  小时候在内蒙古农村,家是一处挺大的屋院,正房、偏房住人,院里凉房、谷仓、车库、鸡窝、猪圈、羊圈、骡子圈齐备,紧挨着院子的,是两处柴禾圐圙,堆着麦秸垛和葵花秆儿,那里是各种小动物和儿童的乐园。春夏秋冬,每当早晚晨昏,院子里总是充满着各种声音、各种气息、各种动静。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喜爱的那棵沙枣树,给圈到了羊圈里,没法开门或进院就见到。

  挨着谷仓和鸡窝,有一口手动的压水井,天气好的时候,它就成了整个院子的中心。一家人经常围着它饮牲口,洗衣服,做事情。每当这时候,院子里肯定会飞起大姐、二姐和哥的歌声,乡间少年的歌,多半是从磁带里学来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哦,大风从坡上刮过”,“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

  母亲一出来,大大小小的动物就会往她身边凑,各种声音连成一片,猫和狗跑得最快,公鸡们扇着翅膀,母鸡领着鸡崽儿,小羊跟着大羊,只有猪和骡子没放出来,一听见动静,使劲叫唤。母亲不慌不忙的,先是给羊抱草,再给鸡儿撒食,然后喂猪,最后给骡子上料,猫和狗一直跟着。院子正中央,有一根斜穿东南西北的粗铁丝高高挂着,上面晾着洗好的衣服,衣服上盛满阳光和风,记忆中的河套平原,云白天蓝,大地安适。那是母亲的世界,是众生的舞台,也是单一而忧苦的岁月所寄。

  最终,我们姊弟几个都像院子里的歌声一样飞走了,先是大姐到了套海镇的一家集体单位上班,而后是哥和二姐去五原、临河念技校。这期间,父亲也在套海镇与三伯父合开了一个小小的木材加工厂,生意时好时坏,人却离不开,只有地里最忙的时候,才可能回家几天。

  我念高中的时候,在我们的不住劝说下,母亲也终于告别了农村的家园屋院,全家人得以在套海镇团圆。搬到镇上后,母亲的天地其实是越来越小了,她所能拥有的,不过是一个开在家里的两三米长的玻璃柜台,给周围邻居和过路人卖点日用品,剩下的,大概就是永远也忙不完的灶台了。生意从开始就平平淡淡,一如寂静幽暗的生活,然而母亲总是把柜台擦得干干净净,就像家里的所有物件那样。让身边的一切都闪闪发亮,是母亲的生活爱好。但是城市没有预留属于母亲的天空,也没有预留属于她的土地。那个曾经在雪地里骑过骆驼的小姑娘,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将通向哪里。

  人世的艰难每每喜欢相约而至。母亲“进城”两年后,那间木材加工厂就倒闭了,父亲年逾半百,却不得不天天蹬三轮车,给镇上的饭店送醋、酱油。再往后,二姐毕业工作没多久,就遭遇下岗,接着是嫂子下岗,哥下岗,大姐夫去世……岁月轻轻晃一晃膀子,十几年过去,刀光剑影密织其内,挥出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得失进退,也刻下了母亲的悲伤与衰老。平凡生命的静默之声,又有几个人会侧耳细听。

  母亲说,年迈的秋婶独自去地里劳动,回来的路上一跤跌倒,就再没起来。记忆中的美好家园,却非今日的归处。等到我们几个又都挣扎着改善了各自的生活,便合力给父母在临河买了房子。不想2009年,父亲病故。母亲一个人,生活在越来越窄的时光和天地里,能到她身边的政策福利和社会关爱微乎其微。没有退休金,每月只有几近于无的农村养老保障金,没有文化,生命的尊严无所依凭,母亲的精神世界常常暗淡无光。

  作为已经成年的儿女,我常常在想,什么才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关心、爱戴,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只要能力所及,此乃理所当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应该为父母亲创造一片能够属于他们的天空。说句大不敬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不光是父母创造儿女,儿女也要“创造父母”。然而真正做到,却是好难!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可爱的使者悄然来访,它就是“自然笔记”。

  2011年春天,母亲第三次到上海与我们小住。这一次,虽然公园和菜场对她来说已经是熟门熟路,但由于语言不通,她总是一个人出入,本地人的世界,母亲进不去,而我和爱人工作的世界,母亲更是进不来。多数时候,母亲就一个人待在家里,许多个黄昏时分,我下班回来,在楼道里就能闻见母亲烙的月饼的香味。一有空,母亲就给我们手工缝做鞋垫、枕套、靠背,以及各种小物件,每回的惊喜和感动过后,我却更愿意母亲有别的事情可做。我常常问母亲:“在家闷不?”母亲说:“以前在内蒙古也差不多,习惯了。”

  也不知是在哪一个美好的春日,爱人和我开始强迫母亲做自然笔记。那天上午,我们带母亲在附近的灵石公园里看花、寻虫,游玩尽兴回到家里,爱人找出本子和笔,像哄小孩子一样,“诱导”母亲把公园里发现的有趣自然现象画在纸上。一开始,母亲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嗐,我哪儿会画画呀!连个字也不会写。”其实,看到母亲面有难色,我当时就心软了,想想也是,这太为难她老人家了。然而爱人却不肯罢休,打开公园里拍的照片,硬“逼”着母亲画下二月蓝的花朵。母亲是个心肠极软的人,从来见不得孩子们受委屈、不开心,于是僵持了近半个小时之后,母亲主动妥协了。她拿起铅笔,眯着眼睛,颤颤抖抖照着照片把二月蓝的花朵画了下来。尽管母亲的笔触是稚拙的、颤抖的,但结束的时候,画纸上却赫然挺立着一朵盛开的紫蓝花朵。我无限满意地欣赏着完成的画作,然而没想到,爱人却又不消停了:“妈,上面还没有写字呢,自然笔记要把观察地点、时间和天气情况写在上面的。还有植物的名字。”爱人并不是位“称职”的老师,她对母亲说:“写错别字和汉语拼音都行。”呵,有意思,母亲一年半小学里学过的汉语拼音居然还可以用来记录大自然!

  如果说母亲一开始做自然笔记还只是为了让我们高兴,那么后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亲是真正地爱上了这种记录自然的方式。打小,我就知道母亲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即使在农村生活的那些劳苦时光,母亲也从不忘记在院子里、窗台上养上一些美丽的植物:海棠、水仙、夹竹桃、天竺葵、九月菊、满天星……那些烂若云霞的花花草草曾经陪伴我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当然,母亲爱上自然笔记的理由还有很多,她说:“一辈子没写过多少字,现在老了老了,又重新开始学文化啦!”我清楚地记得,在母亲早期的自然笔记里,她会把“已经”写成“以今”,把“到”写成“倒”,而记录天气时使用的摄氏度符号“℃”,她总会把左边头上的那个小圈写到右边。母亲为了在自然笔记里把每个字都写正确,她总是在稿纸上打好草稿,让我们帮她检查一遍,然后再工工整整地抄在自然笔记里。母亲还让我们帮她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因为家里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她来说,内容太多,查找起来并不方便。返回内蒙古老家后,母亲索性启用了我念初中时淘汰的一本《新华字典》,为了不让这本老的字典破掉,母亲用布和针线对它进行了彻底加固,直到现在,这本《新华字典》还在陪伴母亲继续伸展着她的创作生涯。

  为了让母亲回内蒙古后也能经常和我们交流,在她回家之前,我们又逼她学会了简单的电脑打字、上网、开博客和视频聊天,还有用数码相机拍照。于是,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在母亲的“临河而居”博客上看到她更新的博文,除了贴上去的自然笔记的图片外,还有她“码”出来的多则几百、少则几十字的小散文,于是,我跟爱人就给母亲起了个励志性的网名:“好学婆婆”。很快,“好学婆婆”发表在博客上的这些图文记录,就为她赢来了许多网友的好评。而她做的自然笔记,不仅上了报纸和杂志,还被收入了《自然笔记——开启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一书。

  2013年秋天,母亲还用她的自然笔记为我制作了一份格外特别的礼物,对我来说,这是世上最可宝贵的礼物,当然,更为珍贵的礼物,是母亲在她的晚年找到了不断创造的人生新天。

  如今,母亲的书也要出版了,大家心中的快乐,无以言表。回首凝望,在我的记忆中,自从做起了自然笔记,母亲的手就渐渐不抖了,母亲的心思也越来越澄澈了,除了身边的种种事物,不少存留在记忆深处的人世自然也从她的笔端流淌而出,让人见了分外心动。母亲笔下,中国农村六十年的自然生态变迁与社会变迁在静静流淌,一位农村老人六十年的自然情怀与社会记忆在静静流淌,那些被忽视的人群、被闭合的天空与情感世界在静静呈现。这是一位老年人送给自己和他人的心灵福利,这是一曲别样的凡人之歌,是一片湛蓝的胡麻的天空。

  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注视,愿意倾听。

  2014年12月12日 上海

  2~8℃,楼下的银杏树叶居然才转金黄,

  树上洒满阳光,我看见万物恬然

  《胡麻的天空》读后感(十):世界低处的端详者

  秀英奶奶是一位曾经目不识丁的老人,六十多岁开始念书识字、画画写写,开始跟着自己的儿媳妇芮东莉做自然笔记。

  秀英奶奶是一个老农民,一个老农民又写又画的,很多人不相信。比如说,秀英奶奶的二弟,现在仍然在内蒙古河套平原上种地的秦凤义就不信。秦凤义是以前的老高中生,他是真正的能写能画,他的字是村里人过年贴春联时必求的字,他的画曾经被他的外甥吕永林小时候奉若神通之物。

  秀英奶奶不管这些,她静,她慢,她一笔一划。经由这既静又慢的一笔一划,她开始回忆和呈现人生,呈现曾经的和现在的万事万物。

  在静默无声的岁月深处,死去的小狼从梦中走来,骑骆驼的小伙在雪地中远去,芨芨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蓬蓬的哈莫儿缀满宝石般的浆果……

  我想,同饶平如老先生和姜淑梅女士一样,秀英奶奶也是一位居于世界低处的端详者,他(她)们自己的故事,以及他们所讲述的故事,大家才刚刚开始倾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