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哥的Linux私房菜》经典读后感10篇
《鸟哥的Linux私房菜》是一本由鸟哥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7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后感(一):关于“第八章、Linux 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中提到的Symbolic Link 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 的异同
在看<鸟哥的linux私房菜>的 “第八章、Linux 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提到
“Symbolic Link 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可以给他划上等号,由 Symbolic link 所创建的文件为一个独立的新的文件,所以会占用掉 inode 与 block 喔!”
今天再次go了一下两者的关系,确实差别不小参见下文转载:
(转载地址:
)
Windows下硬链接、软链接和快捷方式的区别
mklink是windows系统下创建符号链接和硬链接的命令工具,它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文件系统问题的工具。使用它需要管理员权限。
首先,先来介绍下mklink这个命令,可以看下下面的截图:
Capture
说明也已经很详细了,我们直接看下面例子吧。
下面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在windows系统中创建符号链接,硬链接和快捷方式有什么不同。
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执行命令 mklink link_name target_name
创建链接后的图标和快捷方式很像
在系统中不占用空间
在文件系统中不是一个单独的文件
在操作系统层解析(!?)
如果源文件被删除了,链接就没用了
移除源文件不会影响符号链接
移除链接文件也不会影响源文件
硬链接(Hard link)
执行命令 mklink /H link_name target_name
在系统中占用的空间与源文件相同,但在系统中引用的是相同的对象(不是拷贝)
在操作系统层解析(!?)
图标和创建快捷方式的图标不同
移除源文件不会影响硬链接
移除硬链接不会影响源文件
如果源文件被删除,它的内容依然通过硬链接存在
硬链接文件的任何更改都会影响到源文件
快捷方式(Shortcut)
在选择的源文件上鼠标右键,通过下拉菜单创建
快捷方式在系统中跟源文件是完全分离的
只有那些懂得快捷方式的程序知道它们
如果源文件删除,链接就没用了
移除源文件不会移除快捷方式
移除快捷方式不会影响到源文件
ymlink_hardlink
顺便推荐一个实现这个功能的简单工具:Link Shell Extension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后感(二):定位入门,但内容量绝对丰富
本书可以算是我的 Linux 入门书了,当时看的还是图书馆借的第二版,基本上是一有人还就被借走了,那时候也还不知道它的官方网站内容基本上是完全一样,我算是守株待兔了好几个月才借到的。
第一次看的时候 Windows 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根本不懂何为“一切皆文件”,不懂命令行工具都是小而美”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不懂"GNU IS NOT UNIX"。所以说,这本书教给我的不仅仅是 Linux 的技术,还包括它的思想,它的精髓。如果不懂 Linux 的技术思想,那么你永远也用不好 Linux,你也不懂命令行的优雅之处到底在哪里。我不止一次听到别人抱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在用那个黑漆漆的窗口,为什么要手敲命令啊,麻烦死了,鼠标点一点多好。
当然,我的这些思想不一定全是从这本书上学到的,但是可以说这本书是启蒙老师,有了好的起点,我才会有兴趣去更加深入地探索。而且鸟哥在书里面基本上都是通篇使用口语化来讲解的,时不时还会蹦出一两个地道的台湾腔和俚语,让人忍俊不禁,可以说是一路欢乐地看下来的。
再说到内容,虽说给它的定位是入门的,但是书里面高阶的内容还是很多的,我已经看过三四遍了,但是还是有些内容要时不时回来参考,包括硬盘的分区,组 raid,自己手动编译系统都可以算是比较进阶的内容了。所以本书的内容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最后多说一句,鸟哥也是在书里多次强调的,学 Linux 一定要动手,这其实跟学编程也是一样的,不动手是绝对学不会的。最好能在自己的电脑上装一个 Linux 的,再不济也要装一个虚拟机来动手实践。鸟哥说过,“没有重装过五次以上的 Linux,你是不可能学会 Linux 的”,原话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大概的意思应该就是这样,所以,少年,动手吧。
.S. 在鸟哥的网站上已经更新到第四版了,基于 CentOS 7.x,还讲解了 GPT 分区等新内容,而且台湾版的书也已经出版了,不过大陆的话应该还要一阵子。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直接上它的网站看啦,鸟哥也是个实在人,它在网站上面是这样写的“基本上,(书本的)內容跟網站幾乎一模一樣啦!基礎篇第四版厚的有點離譜...所以有點貴~若不想買,那就直接看網站吧! ^_^”,所以不用有多余的担心,有需要学习 Linux 的不要童鞋再犹豫啦。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后感(三):没那么神的一本书
这本书也许相对其他来说要好一点, 但没到大多数评论说的那么“入门必备”的程度。 大多是命令用法的解释, 穿插系统的一些原理和概念以及命令使用的技巧罢了, 至于什么“通俗易懂,明了清晰”我是更没这种感觉,倒是有时候觉得作者费力的说了很多但还是没有说明白, 我想如果作为入门书的话, 对于某些人可能会觉得很吃力。
最让人觉醉的,就是作者的英文了, 大多数shell使用的英文虽然能表达意思,但有好多都连基本的语法规则都不符合...
不过这些应该也不足以湮灭这是学Linux应该看的书之一吧, 而我只捡毛病来说, 只是为了不想让大部分的过誉太混淆视听了。至少在我看了那些都是过誉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后感(四):Linux入门的极品书
这本书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娓娓道来,语言生动活泼,非常值得一读。本书的摘要如下:
1.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介绍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让俺了解了什么是南桥、北桥,硬盘的硬件结构;
3.介绍了Linux的发展历史;
4.介绍了Linux的文件系统的原理;
5.介绍了Linux的启动过程,尤其是与硬件相关的过程,真的是受益匪浅;
6.介绍了Linux的文件权限、用户权限;
7.介绍了SHELL脚本,从SHELL脚本的实现原理说起,然后介绍了SHELL脚本的语法和常用工具,还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帮助俺这个菜鸟熟悉语法和常用工具;
8.还有其他一些自己目前不是很懂的东东,但是看完以后,都有了基本的概念,而这些基本的概念可以帮助俺理解未来的知识,这才是重点呀,^_^;
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它会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让读者先对要介绍的东东有个基本的概念,然后再逐步深入介绍,章节和章节之间联系紧密,并且每章最后都有本章内容总结和练习题,帮助读者总结和回顾,并通过练习题帮助读者加深理解,真乃Linux入门的极品书也!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后感(五):入门的不二之选——这不是一本菜谱
曾经,我在linux的入门上花了很久的时间,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
作者是以centos为基础记性教学的,照顾到了主流。
据说曾经有一个笑话,有人买了这本书,回家以后大哭上当——“这竟然不是一本讲做菜的书???”
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本书了,回想起来,我能记忆比较深刻的还有如下内容:
1)内核编译
对于linux的使用与开发者,恐怕编译内核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作者基本上讲清楚了内核编译的原理与步骤。不过,对于现在一些比较新的发行版本来说,这种原始的方法已经有些落伍了。不如ubuntu下面有一个命令,直接可以对内核进行一键编译,生成deb文件,以后安装和卸载内核就像一个普通软件一样:
2)分区和文件系统
在window下面,我们很难对目录这个概念有很深入的理解,如果你理解了挂载,也就理解了目录代表什么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后感(六):为什么豆瓣的目录和当当的不一样?
另外摘抄一哥们的读书笔记在这,大家参考下:
----------------------------------------------------------------------
非常喜欢鸟哥的LINUX,电子版的pdt我都有,第二版的都用半年多了,很好,排版也不从,错误很少。。。
抱着支持的态度,买了第三版,随便看了看,基本都是排版错误,像什么cd /lib ,最明显的都是cd/lib 种错误,不是看不懂,只是非常恼火。
作为一个接触linux管理的初级管理员,我认为第二版是最经典的,第三版白花了66块大洋,我鄙视第三版的排版,你是个非常不负责人的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错误,鸟哥?这本书真的是你写的么???好多好多的简单错误,比如ls -l 还写成ls-l;我严重怀疑,这不是鸟哥写的,鸟哥根本不会这么不负责任。
大家还是买第二版吧,经典,我一直在用,配合red hat linux 系统管理,你就是个非菜鸟了。
最后说句,这本书排版不好,内容拖沓,还是第二版最经典!!!
------------后悔中,墙角画圈去了...------------
《鸟哥的Linux私房菜》读后感(七):鲜花插到牛粪上
很少有作者像鸟哥这样详细、深入浅出地介绍Linux操作和各种背景知识,我是看了版二才决定买这个版三的纸质书。遗憾的是,最近发现问题,很严重的问题。
手里这本是去年5月份从当当购买的,2015年3月第20次印刷,然后今天看到用户权限的时候,第七章,想看看7.6节“权限与命令间的关系(极重要)”这一节,翻过去,发现竟然找不到192页,仔细一看,原来从187页到202页全部没有!见了鬼了,我还以为是自己啥时候给脱掉了,仔细看书脊,没有脱页的痕迹。邮电出版社,你真神了!你是不是知道这15页不重要哩?所以就去掉了哩?所以我建议买这书的朋友,去下一个电子版,一边看纸质的,一边看电子版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