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身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身份的读后感10篇

2018-02-02 20:0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身份的读后感10篇

  《身份》是一本由[捷克] 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2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份》读后感(一):【昆山碎玉之一】爱人,你是我的身份证

  http://bigteeth.yculblog.com/post.476196.html

  人生永远痛苦无聊中徘徊,这话好像是叔本华先生说得。这个论断如果成立有如下的可能:一,人生真的不够完美上帝负有责任。二,个人对人生的要求太高,因为不满,所以有这样的牢骚。三。以上两者皆是。叔本华先生应该是属于第二种情况,衣食无忧,每天牵着他的“世界灵魂”散步的人感到人生痛苦和无聊,我只能说他的痛苦和无聊大体可能来自对人生荒谬的感悟——这太高级了,其实我理解不了。

  让·马克中学时候同学F先生在谈到女孩子的时候表示,他一向不能理解一个娇好的身躯竟然只是一台分泌机器,所以他不能容忍女孩子擤鼻涕。让·马克说:“擤鼻涕?我呀,我只要看到她们的眼睛如何眨动,看到眼皮在角膜上一张一合,我就会感到一种厌恶,怎么也消除不了。”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请原谅我庸俗的用词——或者说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清醒时刻之一:他发现了人生的不完美,他发现了世界的缺陷和上帝的不负责任。

  你有没有注意过你眼皮的运动,你通过眼睛观察世界,可是有没有注意到过眼皮这个特务时不时得阻止你这种英勇的行动?我试着控制眼皮不要动,结果当然是无可怀疑的永远失败。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啊,面对我们自己的灵魂,我只能为我肉体形式的缺陷说声抱歉。我们透过眼睛,不是看到了一个伟大奇迹,却看到了一个缺陷,我们为自己是上帝的子民而自豪,却发现他只不过把我们造成了马马虎虎的机器。老托派分子勒鲁瓦先生以他作为革命者的经验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并且这个结论也已经被大多数人默默地接受了:人是不可能改变世界的,也永远改变不了它。这个结论引申到神学意义上就是,人没有权利去改变上帝所创造的。天,奢谈什么权利,即使我们有心改变上帝所创造的,我们的能力又从何而来?

  这对人类愚昧的自豪感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这是事实。我们自以为凭借我们的聪明才智科学伟力去发现DNA,去克隆一只小绵羊,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上帝说三道四而全无敬畏了么?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取得的所有成就不过是在上帝允许的范围内,他老人家对我们的一点可怜的施舍。我们是什么?只不过是上帝的人肉——上帝怎么跟吸血鬼一样,《Blade》里面的吸血鬼也把人类称作是他们的食物的——上帝要你们相爱,其实是要你们性交,要你们“操”,要你们繁殖——生产人肉!

  我太激动了,一不小心竟然泄漏了上帝的秘密。不过,这些都在米兰·昆德拉先生的小说《身份》里面明明白白的写着,所以上帝应该先找他的麻烦,然后宽恕我的罪。其实,世界不完美,人生多遗憾这样也就算了,至少我们可以把责任全往我们的父——上帝头上一推也就算了。可惜,个人生在天地间,还要时时遭受同类的冒犯,那种敌意或者非敌意的窥探,打着光明正大的旗号——就像尚塔尔热心的大姑子,留着感动泪水——就像观看胎儿自慰的成年人。这些成年人眼泛泪光,这泪光有点莫名其妙,胎儿如果有意识怕是也会不爽的骂他们SB。我承认,隐私正是因为被侵犯,所以才显得高贵。我承认,法律上的条文给予隐私以一定的保护,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然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按照一种理想的假设,世界上没有了这些条文,是不是才说明大家对于隐私都有了正确态度,不愿意再去冒犯他人。

  而一个人,该如何生存?

  找个相爱的人吧,爱人,你是我的身份证。古希腊哲人珍贵的的遗产——我是谁——只有在你的目光才能得到求证。我们在露天用晚餐,坐在一个搭在水上的木板阳台上,周围一片白色:木板、桌子椅子、桌布,一切都是白的。路灯柱漆成白色,灯光也是白色的。天上的月亮也是白色的,将周边照得一片白。这白色让你想起死亡?是的,这本来就是死亡,生命存在于爱人和我之间,他人的目光只不过是对我们的祭奠。在一片白色中,任何玫瑰色的隐喻都将死亡,黑黑的花茎也不能幸存。我们与世隔绝吗?不,世界即使不能为我们提供乐趣,但至少可以提供谈资。世界是一个事物,我和你是另一个,全世界不能侵犯我们,我们可以嘲笑全世界。亲爱的,请你原谅,为了在我们的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之间的穿梭,我不得不多准备了几张脸孔,在我们的世界里戏谑,在他们的世界里严肃。有时候这会让你陌生,甚至在回到你身边的时候,我的亲昵从生硬到柔软需要几秒钟的转换时间。不过不要紧,你会重新给我的身份定义,唤起我对自己身份的回忆。你的身体上印着我的名字,我能念出声,循着声音避免迷失在那个无聊和痛苦的世界里。

  我们的世界是脆弱的,我们要防止他人的窥视,我们也要防止你也许有一天竟然会冒用其他异性的名字给我写情书。但是,我们的世界也是坚固的,窥视和你的不小心统统在早晨的时候都会化作昨天一阵不可捉摸杳无踪迹的梦。梦与现实的界限也许真的很模糊,让我们现在就这样互相看着吧,让我们现在就开始互相怀念吧。

  我们可以整夜开着灯。

  《身份》读后感(二):身份的转换与哲学思考蕴含其中

  围绕着尚塔尔这一女主人公,从她感觉到人们都不再注视她,缓缓揭开一种爱情观,与两种类似却又不尽相同的人生观,她自离婚之后,一直希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她逃不开这个奢华的大牢笼,于是她造出了许多张面孔社会冷静的,爱情的逃离的,渴望大胆的,一一在小说里有所体现,在与让马克的爱情世界里,她得到了一种包容的爱,她在这在种爱中得到一个依靠不同于社会的精明的她。

  故事高潮部分从两个视角展开,尚塔尔收到一封陌生人的示爱信,她恼怒又沉醉其中,幻想着会是哪个陌生男子,止不住的分析,示爱信一封封的送来,夸赞她美妙肌肤,火红的像胭脂,一种虚荣心让她开始膨胀,她换上红色的睡裙,佩戴了雪白的珍珠项链,与让马克疯狂的做爱,此刻她在幻想着那位陌生男子,她意识到这是精神上的背叛,然而,她却发现这些信都是由让马克写出,一种屈辱自她心中涌起,故事一转,转至马克的视角,自从尚塔尔说出她感觉男人们都不再注意她之后,他便想出了这个法子来使她开心,但却没有想到她会一直收藏它…

  其中有一句话,确实,谁是强者呢?当他们俩同处于爱情的土壤上时,可能真的是他,可一旦爱情的土壤从他们的脚下逝去,她就是强者,而他是弱者。这正是我喜欢这本书的缘由,它也从这开始,正式进入高潮,对爱情的隐私的解读,与男女主人公身份的转换,与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思考,男主角在女主离开的的思考以及他的转变也是本书的亮点,由刚开始他认为自己是强者,到后来的离开了爱情的土壤,他才是弱者,这一进步,使得他们的爱情更加坚固,与相互支持

  “你处在一种非常奢侈边缘,而且什么力气也不用出。”

  “我随时可以离开我那奢侈的边缘。可你呢,你永远不会放弃你带着无数面孔呆在里面的这随大流城堡。”

  每个人都可以有许多种身份,但是都无法割离与世界的联系,像是在文章后几章,女主的梦境中,陌生人问女主,她是谁。脱离了现实,她只能从与让马克的回忆中寻找她自己,他的身份是彼此割裂的,一个她在社会上强势有力,一个她在让马克的保护伞里寻求庇护,而一旦脱离,她便忘了自己是谁,这也是这个梦境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在这里,我不谈作者写作手法,不谈作者的前期后期,因为这本书打动我的地方在此,对爱情的思考,由身份引出,由身份结束。

  《身份》读后感(三):目光下的存在

  尚塔尔与让马克既是相同的又是不同的。尚塔尔有着两张面孔。在让马克面前是性情纯洁恋人面,这一面是令让马克熟悉与着迷的。第二面则是工作时的社会面,世故而干练。恋人面是真实的自己,而社会面则是为了生存的一种伪装,是让马克感到陌生、厌恶的。恋人面是尚塔尔最本真的一面,在这一面中他和让马克一样超拔于世,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于是他们在这一面中相知相爱,情投意合一往情深

  然而,在让马克心中,恋人面与社会面是截然相反的两面。真心乞丐一样永远处在社会边缘的让马克,是难以爱屋及乌地爱上在俗流中游刃有余的尚塔尔的。于是,这一种隐忧就这样在两人的关系间悄然埋下,等待着各种误解的灌溉。尚塔尔的玫瑰梦终究有一天会引起让马克的怀疑与担忧。在小说中,这种隐忧是以伪造情书的方式被激发出来的。于是,长期以来的隐忧迅速增长破土而出,恋人争吵,别离。然后就如同大多爱情小说描述的那样,在别离中,两人痛苦、彷徨,最终意识到了对方重要性和好如初。只不过在本书中对方的这种重要性比一般故事来得更加深刻,那就是情人对于自我的肯定目光。尚塔尔可以在香味中穿越、混杂无数的男人。然而在他们眼中,她不过是一个女人身份,寻常无奇。只有让马克理解她在平庸众生中的独特坚守,只有让马克可以证明真实自己的存在。

  一个人的名字、社会身份不怕被普通朋友遗忘,但真实的自我终究需要被一个知心人理解、记住,否则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者说不然的话真实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我们需要在理解的目光下注视他人,然后被他人所注视,从而确定自己的存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不必去纠结伦敦、笔记事务所、伪造信件的存在与否,去纠结尚塔尔梦境的边界。因为,除了两人的这份理解与真爱是真实的以外,其他在社会下的一切庸碌不过只是梦幻。尚塔尔与让马克的隐忧只不过产自于形式的差异,就如同梦幻一般注定会被打破,并在梦醒后化作一缕青烟。

  以上完全是初次读完本书后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可能有些偏颇老实说,《身份》的好些句子,我看的有些似懂非懂。可能是由于自身情感经历有限吧。

  人生苦短,知己难求。我没有尚塔尔和让马克那么幸运,可以遇到真爱。在那之前,我不过只是一个在边缘处游走的孤魂野鬼。

  《身份》读后感(四):满是镜子房间

  清晨,坐上九号线,看着车门徐徐关闭,我从包中掏出了《身份》。

  自从坐九号线上课后,旅程的消遣几乎都是米兰•昆德拉的书,倒也没有觉得乏味

  书不厚。情节复杂也不跌宕起伏,一如米兰•昆德拉的风格平凡的主角形象,仿佛随手就能从身边找到一个相似影子表面左右逢源内心憎恨周遭的女主角尚塔尔,抛弃朋友抛弃梦想的游走“生活边缘”的男主角让马克。

  到达大学城的时候,合上读到了一半的书。

  W课确实一如既往乏味。面对眉飞色舞的T老师,却不能直言“老师你的课实在太无聊了”,相反,我还要偶而还对其报以笑容以表明我是认真听讲的好孩子。于是不经意想到了尚塔尔。尚塔尔说,她在面对她的同事们和面对让马克的时候是不一样的。那是不是在面对她的同事们时,她所带的面具与我此时带的这个“微笑”的面具是不是一样呢?

  时间慢慢流淌。感觉自己的笑容越发僵硬。终于铃声响起。

  再次坐回九号线,继续早上未读完的《身份》。

  让马克的朋友F病重了。让马克不太愿意去探望他,因为很久前他觉得F背叛了他。不过在尚塔尔的劝说下,最终他还是去探望了F。F对让马克提及了他少年时代说过的一段话,但让马克却早已忘却了。昆德拉在书中这样写道:朋友就是自己记忆的镜子。

  当每个“现在”成为“过去”时,它就不再具备特殊性,而是和其他的“过去”一起,成为等量无特性的一份,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接受“回忆”的主人的筛选:是被主人再度“记起”再度拥有特殊性还是就此湮没在众多不需被再记起的“回忆”中而后慢慢被遗忘。

  下午,手机显示了一个陌生电话,我疑惑地看着号码,却觉似曾相识。摁掉了电话后,回了个消息给陌生电话的主人,一条新消息告诉了我那个“陌生”的电话主人是S。曾经S是我高中的密友。现在,S的样子依然能清晰地映射在我的脑海,但当我试图回忆我们在一起的高中时代,那段岁月的回忆却模糊起来,只剩下一些残缺不全的片断,而这些支离破碎,如漏斗之沙般在不知不觉中散尽。或许本该我能记住,但全新的大学生活,就像是海浪,不断地冲击着“高中时代”的沙滩,就在这一次次猛烈的冲击后,“高中时代”的沙滩慢慢消失在浪潮中;直到S的出现,使我需要再次回忆,此时才猛然察觉,“高中时代”已不再。

  晚上,读到小说最后一页,尚塔尔从梦中醒来,原来一切皆太虚幻境。合上书,起身,走进洗手间。柔和的黄色灯光,我站在梳妆镜前。镜子里那个“我”是我吗?从架子上取下洗面奶,涂了些在脸上,冲洗干净。我再度专注地看着镜子,那现在这个镜子里的“我”是我了吗?那一小块洗面奶能将我白天所有的面具洗掉吗?

  有时我会幻想自己走近了一间满是镜子的房间,每面镜子折射出不同的我:在学校的我、朋友面前的我、在公司的我……我,看着镜子中万千的“我”,惊慌失措,每个“我”都是我,却又不都完全是我,那终究哪个才是我?原原本本的我?抑或是“真实的我”,早已化作碎片融入这万千的“我”中?更甚是“真实的我”早已灰飞烟灭,只留下这些万千镜子折射的“我”了?

  躺在床上辗转,久久没有入睡。大概是面具太沉重了,卸不下。

  .S.这个世界就是一间满是镜子的房间,而我身在其中,面对千千万万的“镜子”。大概我仍太抒情,有时会陶醉于某面“镜子”前的我。但,我相信这只是一时的迷失,及后我一定能恍然大悟。最后,留万千的“镜子的我”在房间,心中仍是那个“真实的我”。

  《身份》读后感(五):当确认身份成为一种理想

  卡尔维诺在《如果冬夜,一个旅人》中写道:“你未读过的书,你打开前已经读过的书。如果你的命不止一条,必定会读的书,目前太贵,必须等到清仓抛售才读的书。可以向人家借阅的书。人人都读过,所以仿佛你也读过的书。好久以前读过,现在应该重读的书。你一直假装读过,而现在该坐下来实际阅读的书。”

  昆德拉的书之于我几乎对应了以上所有情况:我读过他大部分的书但始终没有全部读完;我总记着盯着几个图书网站看什么时候折扣足够低可以让我扛一整套回家;我有时从别人的书柜借出有时从图书馆的角落翻出;每天世界上有那么多书出版摆在架子上让我对很多文字都已经有被湮没的模糊只敢;有一段时间昆德拉如此流行仿佛人人都已经对他有足够的了解所以我也好像对他熟稔于心,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村上春树杜拉斯的身上。

  《身份》以让马克和尚塔尔这对男女的爱情生活为主线,在对爱情的思考中牵引出对隐私、友谊、死亡、梦境的探讨,布局结构很像一棵树:主干朝向天空,但同时也向周围的空间延伸出不同的枝节。 “两个人相爱,愿意只有他们两人,与世隔绝,这是很美的事情。但他们用什么来滋养每天的面对面见面?世界虽然是在让人瞧不起,但他们需要这个世界来进行谈话”, 男女之间大量带有哲学意味的对话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昆德拉笔下多少有些遁世的知识分子就是这样谈恋爱的呀,需要以整个世界为话题,要把整个世界都放到了餐桌上。

  然而所有的探讨实际上都围绕着一个“身份确认”问题:社会身份的确认和爱人身份的确认。在社会身份的确认上,尚塔尔纠结的是她是个同时有着两张面孔的人:工作时机械的面孔以及私底下她认为是真实的自己的面孔。基本上她为能拥有两张面孔而骄傲,这是她为这个世界折中和牺牲后所应得的报偿,让她在生存之外还能生活,但时常也会因为身份的转换而焦虑,尤其是她本身是个注重生活私密性的人,从事的却是广告这一聚光灯下的职业。

  让马克的身份问题则体现在他反复提起的两点上:友谊的日渐虚拟化以及他认为自己随时有沦为乞丐的可能性。他发觉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呈现为一种虚拟的匿名的联系,或是公务上的接触,或是遥远的无形的政治关系,接触的也是一些虚拟的匿名的人,比如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那种需要以两人亲密互动为基础的友谊已经不复存在。对他来说,朋友是作为一个镜子存在的,能够清晰的映照出你的生活,在个体记忆不甚牢靠的情况下,只有依靠集体记忆才能与过去取得联系。失去了朋友就是失去了过去,而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是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

  让马克另一个对身份的质疑是由于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边缘人,因为他是个没有抱负的人,而没有抱负的人是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尽管他由于某种不确定的暂时的因素过着舒适的生活,但也只是侥幸逃开了一个乞丐的命运,但只要这些因素稍加变动他就会立刻被遣送到他本该从属的人群:跟穷人在一起,上无片瓦,无依无靠。所以他始终对路边乞丐有种深刻的同情,不是出于怜悯,而是出于对自己的侥幸。

  两个人对自己社会身份的无法确认也加剧了其对爱情身份的困惑。尚塔尔为自己无法再吸引其他男人的目光而感到沮丧,因为她认为那意味着她的衰老,并因此有了爱情中女人通常所有的不安全感,她需要从别人的注视中得到自己在爱情里的自信。但最后在噩梦里赤裸裸的被人追逐时她才意识到,爱情里的身份,不是由不相关的局外人给予的,而是由情人一道温柔的目光赋予的,爱情的价值也只存在于爱与被爱之间。在感受到世界对个人的无视之后我们转而退回到爱情的小世界里寻求身份,杜拉斯说,爱情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那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我疲惫生活里的伟大梦想,也许,爱情还是我们唯一的身份证明。

  但是,现代社会里的爱情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不确定,深深地爱恋更加剧了一种动荡感,恋人不但不能确定对方的感情,甚至也不能确定自己的诚恳,也就因此导致了尚塔尔和让马克在社会身份和爱情身份上的双重困惑。乔治桑塔亚那说:“理想的东西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偶然的东西确证了自己的存在,并制定了自己的标准”,也许,在社会和爱情双重的动荡下,对个人命运的不确定和对爱情的不确定让确认身份也成了这样在一种理想的东西。

  《身份》读后感(六):漫游漫游

  如果你问我,那本仅有五十一个小分段的《身份》到底讲的是什么,有怎样的感受,我可能真会一时语塞,在回忆中再次进入米兰昆德拉为我们的思想设计的主题漫游之中。这本书,说它是杰作也不为过,因为它在有限的主题里面却能有无限的思考空间,在简短的文字里面却有难以简述的思想内容。

  小说中,有两个主要人物却只有一层铺陈,人物与故事情节相对很少,其新颖之处和具挑战性的正是:在一个最小的空间里,容下最大的深度感、变奏以及语义上的复杂性;在一种极为集中的小时形式中注入一种充盈的意义,绵绵不断,让人无法“简述”。

  在这种漫游中,有两个主要人物做我们的向导。让马克和尚塔尔,尤其是尚塔尔。在让马克的姐弟恋中被作者“肢解”为“永远”的弱势,这在第13小节里被精彩呈现,而对这种不平等恋情中女性惧怕衰老的心理的绝对把握,进一步引导了我们在限制的主题中进行无限漫游。由此散发开去的,对书中人物心理行为的揣摩,对现实身边事的思考,对自身的拟设情景创建…….还有几个主题与主题语为我们标明道路。这几个路标相互不断重复,不断地受到质疑(包括关于尚塔尔在姐弟恋关系中处于劣势),从一个处境移到另一个处境,从一个人物移到另一个人物,直到它们的价值与意义层变得纷繁不同又紧密相连。任何对它们的内容进行简单而单义性的陈述都变得不可能,而且它们就像一首诗中的各个意向一样,成为构成一种新语言的元素。这种新语言纯碎是属于小说,也就是说是多义性的,绝对无法传译的。当然,最明细的例子就是“身份”这一主题,整部小说就是以它为题目的,它成为一种星辰图像的中心,在这一星图中闪烁着一个面:梦的威胁、消失、死亡、衰老、身体、面孔的转换。但还有—— 假如我只举几个例子——成为不断出现的主题:无聊、叫喊、唾液,尤其是红色。

  再者,拓宽这漫游路的,还有一种重要特征,便是现实与梦境的模糊程度加深,似一种用意识编织的逻辑密网,情感色彩读者自行涂抹,不过基调为红和黑白灰。而梦的解析也有意无意的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上引导,让你沉入最隐秘的一层身份的潜意识中去。

  而作为这样一种阅读特色,没有明确的结局更是一大成功之处。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永远有了一个悬念,真实与虚幻这两种不同的叙述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互相交融,让读者一下子醒悟到自己已在梦境中,但又无法说清楚这梦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甚至它是否开始过。

  虽然这种主题漫游的意义总是有局限性的,但作为一种技巧而编织的大网,的确是相当引人入胜而不断思索的。且这技巧更是巧妙在它让人无法清晰看到全景,因为在这漫游中,向导仅是向导,而你、我才是行走其间的主体。你我所见可曾全然相同过?

  《身份》读后感(七):远离尘嚣

  尚塔尔有多重身份,她扮演着多重角色,在工作中,在他前夫家中,在让-马克身边。

  让-马克游走在世界边缘。

  他们不喜欢这个世界,但尚塔尔在其他身份中也应对得很好。让-马克舍弃了其他身份。尚塔尔认可的是跟让-马克一起的身份。让马克的世界只剩尚塔尔了。

  同时出世的人,他们的选择却不同。让-马克几乎放弃了大部分的身份,尚塔尔却用其他身份做准备,换取自立自由。

  在尚塔尔心中,他很让马克一起的形象是白色的,白色的月光,白色的桌椅,宁静无争,远离尘嚣。

  尚塔尔说:男人都不再回头看我了。她说出这句话时脸红了。让-马克以为尚塔尔在意这件事,以为女人都需要男人的目光来证明这件事,但是他误解了。

  远离喧嚣,远离回忆,远离昨天。

  “而这就是她说话的原因,因为她说出的话悄悄地让时间流动,当她的嘴巴闭上时,时间就静止不动,从幽暗深处冒出来,变得硕大而沉重,让我那可怜的婶婶害怕。”

  “两个人相爱,愿意只有他们两人,与世隔绝,这是很美的事情。但他们用什么来滋养每天的面对面相见?世界虽然实在让人瞧不起,但他们需要这个世界来进行对话。”

  《身份》读后感(八):<身份>读后

  quot;没有男人回头看我了." 女人在说这话时, 只是下意识地想隐藏自己, 把那难堪的气氛敷衍过去. 却在不自觉间把那最深处的伤痛披露出来.

  神秘的信件出现. 那个每天窥探她,倾慕她的"间谍", 会是谁呢? 她忍不住暗暗猜疑. 从吧台的侍者,到树下的乞丐,乃至, 自己的爱人. 她把信封撕掉,放到马桶里冲掉. 却把信藏在了胸罩堆下.可以说, 那些信件, 被尚塔尔当作了救命草. 在她觉得"没有男人回头看我"时, 它们出现了. 出现得那么及时, 那么美丽. 她穿上了红色的睡衣, 与让.马克疯狂地做爱. 那羞耻的秘密, 把她的女性自尊填得慢慢的.

  让.马克. 他深爱着商塔尔,却总是把她的身影与别的女人混淆. 远远地,看到商塔尔,忍不住杞人忧天地为她担忧, 大声呼喊她, 不顾一切地向她跑去. 走进时, 却发现. 那不是商塔尔. 甚至,那个女人没有一丝与商塔尔相似的地方! 我想, 他一直都是看不清她的. 她在想什么, 她要的是什么. 她不曾真的对他倾吐, 比如, 她对她大姑的厌恶, 究竟为何. 他不能明白. 而, 当商塔尔说"没有男人回头看我了", 让.马克认为自己终于知道她需要的是什么了.

  对. 那个甜蜜的"间谍", 就是这 让.马克

  写那些信件时, 清楚地看到商塔尔的变化. 他既为自己的牺牲感到自豪得意, 又为商塔尔的反映嫉妒伤神. 矛盾中,痛苦和甜蜜默默交织.

  最后, 秘密终于还是被心照不宣地曝光了.游戏, 自然是继续不下去了的. 两人各自互相怨恨和不安, 却仍是不去揭穿.

  这是我第一次看米兰.昆德拉的书. 里面没有太多的哲学说辞, 多的, 是最直接的心理描写. 那么细腻, 那么直白. 看这样的文字,有种说不出的痛快和享受. 他的主角们, 不是王公贵族,也不是能人异士, 是我们. 生活中的我们. 他笔下的商塔尔和让.马克所产生的情绪, 也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真实写照. 用细腻的笔锋写出淋漓尽致的赤裸, 着实让人折服.

  这个世界,一片混乱. 最混乱的,当然还是我们人类本身.

  我们不像动物和植物,从出生到死亡,都有着固定的生存方式. 而我们呢, 我们有思想,有自主支配行动的能力, 也就有了不知所措的茫然.

  米兰笔下.

  商塔尔的混乱, 一针见血.

  让.马克的混乱, 无可鄙视.

  《身份》读后感(九):找自己

  《身份》是本非常有意思的小书。说它有意思,因为它足够简单:书中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而视角就在这两个角色间不断切换;情节也很简单,简单到甚至有点无聊。但简单的形式传递出来的,却是错综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思考。这种纠结在于它构建了一种人际关系和情感上的相对论——这就好比你无法在有很多钟表的场景中掌握准确的时间,当情感被放置于人际之间时,它也会因为彼此理解上的相对而变得晦暗不明。

  人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动物。说它有意思,在于“你是谁”,或者点题到小说书名——你的“身份”,往往取决于别人对你的理解。而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为了探究别人究竟如何看自己,人往往更习惯去猜测和揣摩;同样对方也会猜测和揣摩你希望TA怎么理解你而去修饰TA的回答和行动。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一种纠结而微妙的平衡。

  或许会有人说,人贵在能自己认清自己。这里再援引作者在另外一部作品中所举的例子:假设你从未照过镜子地生活了几十年,然后某天你偶然间看到镜中的自己,会不会因为现实与想象的巨大反差而惊讶甚或惊吓?这个例子说明了两点:首先人的自我理解应该是一种遗世而独立的脱离社交的行为(穴居几十年正对应这种隐喻);其次这种自我理解往往是不准确的,所以他人或可作为认识自己的“镜子”。但好玩和好笑的地方就在于这些“镜子”提供给你的只是各种晦暗的提示。

  姑且不将这种对“身份”的理解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它当然是普适的),而聚焦回情感。情感的这种相对论,正造就了人与人(或者人与人与人)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情感状态。无怪乎流行歌曲描写的大多是爱情,因为它足够百转千回让人纠结到肛肠寸断。我们理想中的爱情,是找到一个懂自己的人。这种“懂”解读下来,就是对方理解的自己和自己理解的自己能最大程度上契合。因此你不必费心去猜自己要如何做才能符合对方对你的理解;你也不用费劲去做些事让对方感觉你理解ta了。

  这听起来像个绕口令,但又是一个永恒的悖论,即刚才所说的自我理解的离群属性与追寻自我的社交属性间的矛盾冲突。所以整本书读下来,你会感觉自己像是在矩阵空间,一种庄周梦蝶的状态。现实和虚幻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分野。你以为找到了自己,其实可能不过是满足了别人脑中对你的理解和想象而已。徐志摩那两句诗正可以描摹这种迷幻的思想状态: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身份》读后感(十):女人的身份

  我一直对米兰·昆德拉有万分的好感,虽然他的书当中可能有很多我无法领会的人生寓意,可是我还是无法抗拒地对他抱有十足的好感,所以我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后就会对他的书有点小小的挂心。《身份》是一本很便宜也很薄的书,所以当然也要义无反顾地买下来读一下,但是读之前还是要担心自己的积淀不够,可能又不知道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在来来往往的地铁上从包里掏出这本封面有点烂的书,在弥漫着各种气味的冰凉空气里,我读得很愉快,虽然读不了太多页,可是我却觉得这是我生活最最幸福最最满足的时刻。一个不那么复杂的故事,两个再简单不过的人物,虽然气氛有点亦真亦幻的诡异,可是我却喜欢的不得了。故事已从作者熟悉的捷克时代转移到了法国时代,女主人公始终惦念着一种所谓的玫瑰香气,要穿过所有男人的身体,以此去拥抱整个世界。可是她却是一个再安分不过的女人,包裹在其宁静而幸福的婚姻生活中,几欲沉睡过去。作者借书中人物谈论了生命的意义,世界的改变,自由,甚至是爱情的脆弱,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选择,在无尽的臆想当中,绝望地从不多的选项中选择自以为是的快乐。

  我很理解女主角对自身身份的困惑。她是一个成熟而清醒的女人,她对爱情的看法已超脱了世俗的爱情定义,白色、宁静是她对于自己感情的意象。她希望保有一个自我,至少任何情感和生命方式都能够忠于自己,她的过去曾有过悲伤的历史,她想要摆脱所有生命的消极面,所以就丢弃了过往的一切,逃离到另一个世界里,将她的生活和情感方式都引入到那个新的白色的世界里。只是她总也摆脱不了她的某一种身份,她时常会重回到世俗的轨道中,哪怕只是在她的臆想当中。这一个幸福的可以逃避的场所,终究是一个脆弱的地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身份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