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7 20: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艺术哲学》经典读后感10篇

  《艺术哲学》是一本由[法] 丹纳著作,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哲学》读后感(一):龙哥推荐

  刚上大一的时候老师强烈推荐的书,难读。第一遍硬着头皮看下来,脑袋里浑浑噩噩。第二次看已经是大四了,才真正认同是一本不错的书。感觉书里的重要观点是地域对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子就是拉丁,日耳曼文化的区别。书中特别提到了荷兰人对世界艺术的先锋影响,荷兰人的思想非常开放,很多新事物都是从那里诞生的。荷兰的建筑也很具有试验性,看mvrdv就知道了。作者分析是和那里经常被水淹有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记得有个英语老师说他曾经在荷兰看到有一个人牵了一匹马去教堂要求和马结婚。。。服了,后来牧师没办法就以他没法确认马是否同意为由拒绝了。。。真是前卫啊!那个老师还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荷兰看看,眼界就大大开阔了。当然,定力差的朋友小心啊。

  《艺术哲学》读后感(二):很差,看到人们一致热捧傅雷的这本烂书,我不得不说说话了

  丹纳的<艺术哲学》我花了两个整天才勉强看完。似乎一本很早已脱离时代或者根本就是废话连篇的书总有点少的可怜精彩部分在厚厚一本书的最后10页里。似乎前面的400页秘密麻麻的废话就是为了阻挠你得到最后这一点真理。这样的书就好像一个流行歌手的新专辑,能听的歌10首里也就能挑出一首,而且他还绝对不出精选集,每次靠一首歌做卖点,其他的坏耳朵的歌就搭配给你了,想不买都不行。丹纳的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废话连篇的书,比房龙的书还过分。比如他要以生物学的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决然要把生物学的东西陈述10个页面。毕竟我们读者不是他课堂上的弟子,听听也不费什么时间精神,我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就太痛苦了。

  丹纳的《艺术哲学》这本充满着莫名的短短下划线,无论封面还是页边距的设计都比盗版的职业精神都不够的这本书,被我看到了一半这个时候,我想到了自己的精神的成长曲折艺术家,或者说一个做什么都做的足够好的人,他该单纯的看,敏感形象(不过也不仅仅是外在形象这么简单),而不是被狭隘观念束缚

  《艺术哲学》的封面设计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个封面在书店就让我很犹豫要不要买这本内容据说很是经典的书。甚至中文翻译的艺术的艺字在我看来明明就是个少了下面偏旁的错字。英文名对不对我也不确认,因为哲学用的是英文,下面艺术好像又是错误的英文,又似乎可解释为是其他文字而不是英文。封面的颜色字体简直就是排版工人的业余之作,除了把图片放在一个色块上,半正确半不正确的中英文书名也排到封面和侧封上,以为这就万事大吉而且堂而皇之出版了。出版社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曾经出过《今日先锋》这样的当代艺术的出版社,难道连个色盲加文盲的排版都能通过?这不是和很多艺术批评家可以写很多评论文章,好像会策划很有文化味道的展览,但是连个展览海报的平面设计做的也就是街头名片店的水平。我难以相信这样的出版社能有什么文化水准,同样也很是鄙视连平面设计都没有感受力的所谓“艺术”批评家。

  毕竟也花时间看了,所以还是要非常努力的找出几乎可以忽略的一点收获:《艺术哲学》说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3个内容:1、智慧、2、感情3、意志。这3点,我个人在第一方面因为欠缺的也蛮多的,所以最近些年几乎都在恶补,尤其是近两年。感情方面我觉得自己也一直没有放弃培养。第三点,意志却是我最近些年可以说完全没有仔细思考过的东西,这也是我最大的欠缺的品质。青少年时代的坚强意志已经堕落的看不到了,今年找回一点点,但是远远不够。我相信这是我看《艺术哲学》的一个非常小的收获。

  另外从艺术的微观的方面,艺术哲学总的来说有个观点非常重要,也是他少有的2个观点中一个——艺术家的杰作一定要是民族、时代和历史的最深刻表达,或者是形象的(我认为张晓刚做到了),或者是更普遍意义上的东西。那么首先我就要了解自己的种族或者说民族,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的现状才能更敏锐的发现可用的形象和普遍意义的东西。虽然说艺术不能用观念和智慧达到,不能受观念和知识的束缚,但是完全没有智慧、知识和观念,我想在当今信息多元的社会也无益于艺术,所以要头脑清晰,早一天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做出来。

  丹纳说哥特是病态的,但是我要说——哥特,病态的美极了,纤细的神经布满建筑。

  《艺术哲学》读后感(三):古希腊人的人生

  这本书也是一本艺术史,作者从时代、种族、环境三方面来解释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不同的艺术特征。南方(比如法国、意大利和希腊)良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让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古希腊人都天生头脑灵活而早慧;也因为生活环境的优越,这个地区产生了很多高贵优美绘画和雕塑。但也有缺点,因为南方人天性中耐力不强,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往往无法长时间地持续,而需要不断地受到刺激。而北方,包括英国、比利时、德国和荷兰,尤其是荷兰,由于地理环境相当恶劣,迫使他们必须持续不断、长期地与自然环境艰苦决绝的斗争----这培养了他们的坚韧和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因此,他们天生都具备一种坚韧的耐力,并且愿意从事枯燥而单一的工作。这也是养成德国人严谨的哲学思维、荷兰人不屈不挠地与自己的生存环境做斗争的原因。另外,南方人注重人物美丽优雅与人物的寓意(比如对圣经人物的绘画),而北方人的绘画更关注现实。在北方人的大量绘画中,他们只是如实地呈现现实中的人物,无论他是臃肿的、肥胖的,都一一入画。北方人注重思想,南方人则更注重视觉效果。我想,如果两者能互补,一个人身上能同时有南北方两者的优点,那他、她将会十分完美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古希腊人的人生观,以及尼德兰人(包括比利时人和荷兰人)的追求自由、追求公义的精神。古希腊人的人生观,大概是最健全的了。其实,和俄罗斯作家一样,古希腊人也是理想主义者,也有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过,这种轻松活泼自由自在的观念,和需要变成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现代社会却格格不入

  古希腊人人生观:

  在别的地方机能的天然的平衡受到文明的破坏;文明总是夸张一部分机能,抑制另一部分机能;把现世为来世牺牲,把人为神牺牲,把个人为国家牺牲。文明造成印度的托钵僧,埃及与中国的官僚,罗马的法学家与收税官,中世纪的修士,近代的人民,被统治者,资产阶级。在文明的压力之下,人有时胸襟狭窄,有时兴奋若狂,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他成了一架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或者觉得自己在无穷的宇宙中等于零。 ——在希腊,人叫制度隶属于人,而不是人隶属于制度。他们把制度作为手段,不以制度为目的。他利用制度求自身的和谐全面发展;他能同时成为诗人、艺 术家、批评家、行政官、祭司、法官、公民,运动家;他锻炼四肢,聪明趣味,集一二十种才能于一身,而不使一种才能妨碍另外一种;他可以成为士兵而不变作机器,成为舞蹈歌唱家而不成为舞台上的跑龙套,成为思想家和文人而不变作图书馆和书斋中的学究,他决定政治而不授权给代表,为神明举行赛会而不 受教条束缚,不向一种超人的无穷的威力低头,不为了一个渺茫而无所不在的神灵沉思默想。仿佛他们对于人与人生刻划了一个感觉得到的分明的轮廓,把其余的观点都抛弃了,心里想:

  “这才是真实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泼又敏感的身体;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在呱呱而啼的童年与静寂的坟墓之间的六七十年的寿命。我们要 使这个身体尽量矫捷、强壮、健全、美丽,要在一切坚强的行动中发展这个头脑这个意志,要用精细的器官,敏捷的才智,豪迈活跃心灵所能创造和欣赏的一切的 美,点缀这个人生。”

  ---《艺术哲学》丹纳著 傅雷译

  《艺术哲学》读后感(四):通俗易懂的艺术哲学

  两个星期读完,期间一再感谢傅雷先生,文笔流畅优美,注释简单易懂,没有你不能理解独立话语系统,如同丹纳是你的老师,站立在讲台上从民族背景的历史的角度讲诉艺术历史的必然,那些艺术家因着背景出现在当时,又为着自己血液中的民族性绘画,又因这民族性集结成一个时代的高峰,艺术品的产生就是这么简单。

  再接着在第二三四篇分别讲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地区,和希腊雕塑,有爱好享乐崇尚人体的拉丁人种,有坚韧开拓,略微呆板但严谨恪守的日耳曼人,有追求自由尚武力的希腊族。在这些讲诉中即便翩翩的贵族也会挥舞刀子,狡诈的政治家与多愁俊美的青年本是一体,其间有杀了数人的艺术家切利尼的手稿,这是意大利人的传统。再者有与其他地区日耳曼不同的尼德兰人,本着日耳曼的民族性,在旷陌的冻土与沼泽中开垦生机,因环境的艰苦又勤勤谨谨,不沉溺于肉体享受日子过小幸福小安乐,绘画呈现本民族的特征,却又在意大利绘画的洪流冲来时把持不住,失了本性,直至弗兰德斯的鲁本斯才又呈现了一种面貌,那些极具肉感白花花的软绵的肉体是真正属于这个冲积地的,后来成立了荷兰,改了新教成立共和邦,民族的英勇胜利繁荣都涌到画布上,出现了伦勃朗这样的大师

  讲起希腊人与希腊雕塑又是另一个面貌,他们天生快乐,爱好简单,喜欢沉思,环境造就他们边缘清晰的艺术视觉,赋予形象的能力和对完美人体的崇拜,他们对肌肉训练细微到指节,自然这些又会反馈给艺术,这是艺术史上辉煌的一页,残存的部分不能描绘它盛期的十分之一,对于这时的艺术,丹纳几乎只有致敬,意大利人后来向他们学习,也创造了艺术的盛期,多么具有生命力的艺术。

  可惜作者只从民族时代背景制度去分析画家产生和画作的时代必然性,并未能对单独的画家的画面进行分析,作者还认为,一个辉煌的到来几乎都是在巨大的动荡之后,人们的精神强悍,肉体野蛮,才能孕育健康的艺术,还对荷兰小画派有略微的鄙夷,这些都要根据情况自己接受,毕竟是一部传统的艺术哲学。至于第五编把我搞糊涂了,看的有些郁闷,需要高人指点。

  《艺术哲学》读后感(五):读后感

  古希腊艺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与盛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丹纳是法国人,所以书中无不流露出对古希腊及文艺复兴艺术的偏爱,特别推崇文艺复兴艺术中的理性而完美的人体。

  但我更喜欢尼德兰画派中质朴真实的普通人自在地身处温馨的环境中,不像意大利绘画中处处闪耀着辉煌耀眼的荣光,太高大上,反而不容易引起共鸣

  傅雷的翻译流畅生动,完全没有变换了语言的生涩感。

  《艺术哲学》读后感(六):读《艺术哲学》

  什么是艺术哲学?我认为这个问题答案包括三个方面:

  (1)“艺术哲学=艺术 +哲学”,艺术哲学是一个综合的物态,其中有艺术、有哲学,既是艺术,又是哲学。所以,从其构成元素来讲,不能离开艺术,也不能离开哲学。所以,艺术哲学就是艺术和哲学的化合物。

  (2)艺术哲学就是艺术的哲学。这里的定位是“哲学”,而这个哲学并不是广泛一样上的哲学,而是特指跟艺术有关的哲学。它用来解决艺术领域的一些问题,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样板和规律

  (3)艺术哲学是哲学的艺术。这里的定位是“艺术”,它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艺术,而是特指艺术理论中的“哲学”的内涵和“哲学”意义。它是关于艺术的理论,但是它又有着哲学的特质。它谈论的是艺术,同时有是在哲学的话题下展开论述。

  事实上,你读傅雷的翻译文字也罢,读丹纳的原版也罢,只要是艺术哲学,它就是这么一回事儿,既不要把它闹得太复杂,也不要把它简单化。就象参禅一样,只要你有一份平常心,你就有所收获。

  《艺术哲学》读后感(七):《艺术哲学》读后随感

  *以下出现所有援引、页码等,除特殊标注外,悉出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艺术哲学》。

  尽管非常喜欢此书,但丹纳纯粹的书斋气使他对学术的钻研,无论是逻辑的明晰还是用词的考究都令人叹为观止,很多观念不多不少的贴切程度致使任何补充乃至指摘都显得苍白可笑。但出于种种原因,今天还是决定试图把我的种种感慨、收获及疑惑整理成文,望藉此组织出一些更有益的信息。

  《艺术哲学》一共分为五编,第一编和第五编抽象理论较多,剩余三编侧重具体事实遗憾的是由于对西方艺术大体概念相对薄弱(无论是其历史沿革还是其文化生产物方面),对于本书列举之诸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具体事实并没有能力记住太多。相形之下,第一编和第五编更使我受益匪浅。

  我想先谈谈丹纳的文笔。

  丹纳的学术书很好读,主要在于下降的地方多。作者写书时不仅将理论条分缕析,逻辑慢慢推向纵深,不遗余力地以大量的实例作为抽象理解的突破口,甚至还会在理论稍多的部分写一些例如“原谅我用这个抽象的定义,你们听了下文就会明白”(19页)等甚至颇具趣味性的安慰之语,大大拉近了学术与平民的距离——在丹纳的书里,艺术家是被抽离出群众讨论的。

  他的词汇应该是本书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在此也不得不同样赞叹傅雷先生的翻译):像源源不断喷涌的清澈泉水,灵活而各异的,仿佛永远用不到尽头,他旺盛的激情引人入胜,学术的生硬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本书对哥特式建筑的描述我前前后后看了不止十遍,对于一个自诩热爱时代性建筑的文盲而言丹纳的刻画简直像久旱逢甘霖一样让人畅快不已:“既要求无穷大,也要求无穷小,同时以整体的庞大和细节的繁复震动人心。……”(44页)“…做工像往后或新娘用的一般精致。而且还是神经质的兴奋过度的女人的饰物,和同时代的奇装异服相仿;那种微妙而病态的诗意,夸张的程度正好反映奇特的情绪,骚乱的幻想,强烈而又无法实现的渴望,……”(45页)一个微妙一个病态一个诗意,把哥特文化追求变形,追求心中自我挤压,带有巨大宗教式神秘性和刺激性的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宗教的进入本身就带有很大程度对人类心灵柔软时刻的窥视和等待,这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异己的、外部的自然力量和及社会力量压迫(丹纳在书中对这种“环境”也多有提到)的虚幻反映而产生的信仰体系,被这种信仰体系武装起来的人们内心“无穷的恐怖与无穷的希望”(43页)也本身便带有这种史诗般的、不健康的巨大苦闷,反映在建筑上总嫌不够繁多不够挺拔的直刺云端的瘦长的尖券,那种超凡脱俗升腾向上的动感和气势不仅影响着后来的文艺复兴,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启了欧洲狂飙突进式的原始而野蛮的浪漫。对彩色玻璃等事物引起的这种梦境般的激动与困扰,丹纳描述得简直无法再好了。又比如在[尼德兰绘画]一编中作者为了表现这派画家用色的敏感和细腻,不惜用大量文字描述各种情形下的各种色彩,“傍晚和清晨,袅袅的烟雾仿佛白色的纱罗,东一处西一处在草原上漂浮。…”(133页)让人在身临其境的同时不由感慨:如此具有画面感及观赏性的文字,在可以使图像直观化的媒介越来越发达普及的年代,已渐渐趋近消亡了。

  丹纳语言的纯粹之处还在于:他为了阐明问题从不惜墨如金,即使在每一个细小观点的论述上都毫不经济地进行文字上铺张。比如给艺术和才能的关系下结论时,在作者看来“(才能)是艺术的必要条件,艺术的各个部分和整个进程都以才能为转移。”(63页)这一句概括本足以结束了,然而他却在结论列出为数不少的所谓“各个部分”“整个进程”所包含的元素,将开始,结束,发展等关系一一列举出来,非要使理论产生一种扑面而来咄咄逼人的强势感才罢休,这使他的语言读起来虽然稍显絮叨,却也不乏纯真自然乃至掏心挖肺的诚恳和可爱。

  正因为修辞方面才华横溢,逻辑又充满铁一般的强势,我们看到丹纳很容易把话说满。比如(在悲伤的时代)“凡是长于表达欢乐,表达心情愉快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都将销声匿迹,或者萎缩到等于零。”(34页)由是,《艺术哲学》一书的(学术)内容严密性问题必然被所有读者加以思考。

  论及内容,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有仿佛架着一叶扁舟徜徉在欧罗巴艺术浩瀚海洋的醉心之感。丹纳对于欧洲艺术的特征及走向分析在我的知识看来已趋近无懈可击,唯有高山仰止的份。比如本书提到的关于艺术品本质令我想到莫泊桑的现实主义。他对旧式现实主义理解的批判正好比丹纳对于艺术纯粹模仿性的否定。莫泊桑认为“现实主义者倘若是个艺术家的话,不是要力图给我们提供生活的平庸照片,而是要给我们提供比现实本身更全面,更鲜明,更令人信服的图景”(《皮埃尔和若望》序)这种思考无疑是对丹纳“…艺术家为此特别删节那些遮盖特征的东西,挑出那些表明特征的东西,对于特征变质的部分加以修正,对于特征消失的部分加以改造”(25页)这种在在艺术里使主要特征支配一切的观念的证明。

  丹纳体积艺术由兴盛到衰微的沿革,列举的拉辛到德利尔之间的时代的例子甚至在中国文化中也能看到类似的影子:宋诗丛西昆体开始走到黄庭坚时代应该称得上一个高潮:黄立意之深曲,章法之细密,“诗中无一字无来处”的锤炼成就了后来江西诗派的精神。然江西诗派的成就却并不高,正如丹纳所谓“字汇都经过审定,认可,采自优秀的作家”(17页)的时代一般,沉湎于吊书袋的工作而不用心观察生活,江西诗派的这一点弊病被后来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也指戳过。由此,我们看到了对丹纳学术成果来自东方的响应。

  说起东方,我也不得不提《艺术哲学》一书的种种提法引发的我对中西艺术区别的思考及疑惑。丹纳对东方艺术的见解在书中的反映简直少得可怜,为数不多的提及通常也见于负面,如公园一世纪到公园六世纪半“艺术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的500年间(16页)。我想既然作者承认美学“同情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把它们看作人类精神的不同表现”(13页),即是承认和种艺术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我甚至可以直言不讳地认为在他充斥着高尚裸体的狂热视角里对东方艺术的看法是存在着偏颇的,至少其思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请原谅我的冒昧,并请相信在我同样热爱欧洲艺术的心里对丹纳近乎苛责的视角也是没有半点讽刺的,我只想就事论事,主要从艺术的模仿性和时代精神两方面谈谈我的见解。

  丹纳一再强调艺术的理性,认为艺术是“理智的产物”(20页),由是他提出模仿性的概念,并把这个概念一步步完善。不可否认但凡优秀的欧洲艺术家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即使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之前(如《第一次圣餐式》等)也是一支笔一把刮刀将人物塑造得几有脱框而出之气的狂热学院派。但中国绘画就大有不同,别的先不说,单单一张沾了水就多少会有些洇开的宣纸就在材料上否决了绝对模仿的可能性,于是中国古典画家不管其成熟期风格如何,他都从未走过丹纳的“模仿”这一步。那就可以说中国的艺术从来处于败坏之中么?显然不能。知里面必然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从文化根基而言,中国人自古向往的“与麋鹿相处”的时代在西方的意识形态里是非常蒙昧的,中国文化中“人”的地位从来没有像西方文化中那样跌宕起伏过,我们平和并长久地把“人”作为天地自然的一分子,轮回中一个必要却也普通的环节,自然不可能对一块胸肌一条大腿产生古希腊式的审美热忱。至于创作动机就更加大相径庭:中国古典绘画从未把对实体乃至实体逻辑的追求纳入审美结果,艺术品对于中国人而言通常是内心情感的物化,重点是情,不是物。中国绘画中的种种高超技法也并不在于把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描摹得多逼真,说到底中国画不承担这种“具象”的责任。一切客观实体都不过是帮助表达主观情感的载体,不必过分拘泥于形,所以散点透视才会存在在中国古典绘画中。但看透视也确实能感受到这种差异:散点透视中主观占了上风,它将诸多角度拍铺在一个平面内,造成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你可以说它不够科学,却绝不妨碍它美感的传递。在这样的比较下,欧洲绘画有时反而显出一点狭隘之气来。

  再说说时代精神。丹纳暗示的艺术家的在场性,即很难酝酿与时代相对立的情绪是很有道理的,但不绝对。就中国而言,其实他并不具备欧洲四大文化高峰时期那样明显的政治更迭,中国古代说白了一支处于封建制度中央集权的统治下,但我们的艺术也并没有因此而一成不变。傅雷先生在序中提到的丹纳对于经济影响的忽略是事实,但不是我现在的主题。我想说的主要是:中国这个繁荣了五千年海纳百川了五千年的文化环境下,是否会在任何一个时期产生全民性的情绪极端一致化,或者换种说法,我们天高皇帝远的国民历来不具备古希腊公民的政治敏感性,我们是否会因为与周遭环境的同仇敌忾而非得陷入到某种单一的情绪中去不可?对于欧洲国民性我的了解不及丹纳先生万一,不敢妄言;但至少在中国的抒情时代,情感走向几乎从来都是五花八门的:《陌上桑》的诙谐轻松和《战城南》的悲壮惨烈可以出现在同一个时代;李白看到的月亮充满嫦娥玉兔的狂想而在杜甫心中皎洁的月光下却有家人妻小嶙峋的哀伤,他们能是能生活在完全相同的天空下,截然不同的世界里。我想中国古代的政治环境,在文化如此开阔并繁盛的情况下还从没有一个时代把每个人的感情和关注都逼进一个思维模式中过,战乱的生灵涂炭也好,盛世的歌舞升平也罢,都有人们可以永恒发挥的主题,譬如生命,譬如爱情。或者,我们脱开这种乏味的平行比较来看看二十世纪向各种复杂的外来的意识形态敞开豁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第三个十年里,在国民情绪不需赘言去描述的抗战期间,也不乏解放区的孙犁和赵树理,也不乏《山地回忆》,《小二黑结婚》,全是极优秀的作品。人类情感归根结底是多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时代情绪的作品甚至更能激起民众的阅读兴趣,因此对作者类似快乐时代“所有的艺术品,虽然完美的程度有高下,一定是表现快乐的”(34页)并不太敢苟同。

  提出丹纳先生学术成就存在的可商榷性,是我贻笑大方了。但这也许证明我在陶醉于其精妙无比的美学殿堂的同时,或多或少还有些思考。东方艺术的成长环境比较特别,玄学的大量参与也使它也许不太适应过于理性过于刚强的立论,但我仍自庆幸,无论从写作手法,字汇选用,更重要的是艺术知识方面,我都因读了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而收益颇多。

  http://brokentale.xhblog.com/archives/2008/330613.s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