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5: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的读后感10篇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是一本由(美)斯蒂芬·李柏 / 格伦·斯特拉西著作,东方出版的195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8-01-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读后感(一):一个支点翘起的地球

  关于人类经济发展的极限……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新鲜。马尔萨斯说,人类的文明将毁于人口的过度增长。也有人说,人类将在环境的破坏下自焚。希特勒就比较直接,干脆来个种族大清洗。这个作者,也不省油。他说,不省油的人类终将因为石油短缺而经济衰退。

  一个支点能否翘起地球?资源是否会成为人类经济增长的刹车?我觉得,放在历史长河(很长很长的河)来看,人类是确确实实的在变强大,面对自然,面对自身,面对各种各样未知的冲击。人类经历了伊甸园的智慧果后,今天,抬头看世界,低头搞科研的水平已经不可限量了。资源的约束必然是我们成长路上有一个肯定会克服的困难。虽然、但是,替代能源毕竟暂时达不到我们对它的要求。世界金融危机也已经的的确确的发生了。石油价格在美元的一路走弱之后,出现了大幅的上升。美联储为了挽救房贷危机,大肆扩张信用,充当最后借款人必将使通货膨胀更为严重。

  内忧外患,世界不安。《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可以说抓住了时机,但是我还是认为,每个时点,回头去看,往往都没我们想象的那么绝望。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读后感(二):预测大师往往很难连续成功 这次呢

  怎样成为预测大师,就是不停的做出预测然后只反复强调自己正确的那次。

  其实本书并不是单纯在那里讲崩溃,而是花大力气讲投资。观点变相的用到了索罗斯(认为政府,华尔街都是没有远见的),巴菲特(克服集体性盲目),但结论却是罗杰斯式的,让你投黄金,石油,房地产保值,个人认为全书的精华在第五章。

  不过,面对100美元的油价和1000没有的金价,让我继续做多确实挺难,尤其是黄金。黄金这种东西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价格都是政府确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才真正进入市场由供求决定其价格。而我国在1993年9月1日前,人民银行为黄金的唯一收购方,直到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以后,我们的金价才正式于国际接轨。

  究其用途,首饰方面占了72%(这得益于中国与印度人民穿金戴银的光荣传统),制造业(电子,通讯)占15%,金条囤积6%,套保等其他用途7%。可以看出,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其实不大,甚至有点像钻石,价格偏离程度如果过大,一定会被修正的。

  在看其供应方,每年的矿产金产量比较稳定,2400-200w吨,而再生金的变数就很大了,其供给是随着金价走高而增多了,而官方储备占世界黄金存量的18%左右,最近10年,官方售金曾经一度大幅增长,直到1999年和2004年,英国,瑞士等15家银行签订了央行限制售金协议。

  近些年来,由于美元的走势推动了部分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增加黄金储备。黄金被更多的人认识,尤其是我国黄金期货刚开始起步时期,不少银行都相继开辟,纸黄金之类的业务。很难想象,当全中国人民都每人家里囤了点黄金(or衍生品纸黄金),哄抬金价至1×××以后,再生金供应大增,这对老百姓的打击不亚于一次530.

  可能农产品的投机前景要比这几个商品市场的前景大的多。世界粮食库存的下降,灾难天气的增多(我国南方的雪灾,北方的旱灾,现在南方的水量过多,世界不少地方居然现在还在下雪),不知道澳大利亚旱灾的故事不知道今年会在那个国家重复。泰国,越南,印尼相继减少大米出口,米价一天涨了30%,还好我们国家大米基本能够自给,没有再次上演大豆飙升的行情。不然肯定又被这些人敲棒棒了。

  希望今年是个丰收年,不然真不知道有多少国家来找中国为全球性的通胀买单,天佑中国。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读后感(三):下一步,我们还能投资什么

  如果经济崩溃了,我们还能投资什么?在刚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目睹了大盘如电梯般直上直下的震荡,也经历了房地产在过度辉煌之后乏人问津。作为一名投资者,我们不禁在想,有什么样的投资是长久性赢利的呢?《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一书作者斯蒂芬•李柏博士为我们指导了一条新的投资之路——投资黄金和黄金股。有着19年的专业股市预测经历的李柏博士,预测一向以超越常规的大胆和出人意料的准确而著称。今年年初,国际油价正如作者04年在《石油效应》一书中预测的一样涨到了一百美元,让人暗暗叫绝。在美国,许多聪明的投资者都把他的话奉为金科玉律。

  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李柏博士发现,当经济稳定增长,各种金融资产普遍流行的时候,黄金股往往默默无闻,不显山露水,而一旦遇到艰难时期,黄金股就将“挺身而出”, 它既是应对通货膨胀也是应对通货紧缩的有力工具,成为能够带你渡过难关的少数股票之一。各国政府谁都不可能凭着一时的心血来潮就大量地增加黄金的供应,所以黄金价格一直可以免受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当纸币贬值的时候,黄金的价格往往上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说出了金价不倒的本质。正如书中所言:黄金是通货膨胀最有力的“克星”,在通货膨胀时期,它是能够与上涨的物价保持同步的最好的投资之一。然而,黄金并不仅仅能够抑制通货膨胀。如果对各种经济关系进行一番更仔细的研究,你就会发现黄金价格上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通货膨胀本身,而是由于通货膨胀率高涨所导致的负实际增长率。当实际增长率是负值的时候,现金投资或者有偿债券投资都将会赔钱,因此,资金将流向那些能够与通货膨胀保持同步的投资,而根据历史经验,黄金股一直是最安全的选择。不过,当通货紧缩将要出现的时候,投资者也会遇到负实际增长率。因为通货紧缩的时候,美联储就会大规模地降低利率,使之低于价格上涨水平来应对通货紧缩,这样负实际增长率将再次出现。

  从目前的投资市场来看,李柏博士在《即将到来的经济崩溃》一书中的的推断又要实现了。不光是美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世界各国都一样,从各国低靡的股市就可见一斑。这个危机意味着严峻的经济困难;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危机则意味着千载难逢的发财机遇。书中在告诉投资者哪些投资是不可取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目前,各国对黄金消费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国通货膨胀不断加剧以及金矿资源的缺乏等这些诸多问题,使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黄金类的投资了。与此同时,黄金本身特有的保值作用也让黄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国内,黄金投资的历史并不长,黄金市场的开放也还是在今年年初,但是其发展速度之快确是非常惊人的!黄金投资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投资项目,其灵活的交易模式以及每天高达2万亿美元的交易量让任何人都没有操纵黄金市场的可能,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有了保障,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黄金的另一个原因。黄金投资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投资产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将之拒之门外,所以目前的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是必然!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李柏博士正是洞察了这一点。于是他告诫人们,为了避免危机,我们所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就是贫穷,要么就是财富。黄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之所以能够数千年都充当货币的角色,正因为其自身的价值。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读后感(四):金融危机造成了一次提前到来的经济崩溃

  作者很有功力,年初看了这本书后,我一直相信石油会涨到200美元,但金融危机横空出世,破坏了本书的一些假设条件。今年石油价格一度到达了140多美元,几个月内腰斩,而且继续下跌到了50美元以下。金融危机化解了能源危机(作者的《石油效应》提到了大萧条可以缓解油价上涨),经济衰退的影响减少了石油的需求和预期,作者呼吁开发替代能源的想法随着金融失血变得更遥遥无期了。

  本书的前半部分是讲第一个目的:为什么要马上开发替代能源,我认为写得非常好,有严谨数据支持;后半部分是介绍在能源危机下如何投资,作者的一个重要假设(市场继续快速发展)被金融危机破坏了,显然继续这些投资方法不是那么明智了。

  第一个目的:需要立刻开始开发替代能源

  第一部分先用数据和事例证明石油危机,“哈伯特定律”表明未来存在的供需矛盾,需求量很大,而供给可能受峰值所累。汀特在《复杂社会的崩溃》中说崩溃的原因在于:复杂性遇到了报酬递减的困扰,作者认为石油投资也有类似的困扰,所以依靠石油崩溃在所难免。然后解释了这么大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是因为不理智的心理因素(可以参考行为经济学读物)。第二部分作者告诉我们,世界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悠闲地开发替代能源,新勘探出的油田都是小油田,3%油田占了储量的94%,最有希望的核能也缺少足够的铀,而且还缺少核聚技术。作者指出,国家领导者缺乏远见会给人类未来造成灾难。

  我认为这一部分相当精彩,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第二个目的:指导我们如何投资

  黄金和黄金股,石油和石油股目前依然是正确选择。上个月,埃克森美孚还创造了世界历史上单个公司最大单个季度盈利纪录,148.3亿美元,同期通用汽车一个季度亏损27.3亿美元。“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臭名昭著的中石油股票则是一个群体疯狂下的怪胎。

  在房地产上,作者知道房地产对经济的超级影响力,但高估了政府的能力,作者说房地产泡沫破灭是一场5级飓风(假定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是普通雷阵雨),认为政府必须控制房地产,所以可以房地产。(和这个观点—中国政府和银行已经被房地产绑架,所以泡沫不会破灭—如出一辙)。目前的事实说明投资中国和印度也不是正确的选择。

  这一部分的假设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方法要合理选取和分析。

  总的来说,作者预测出了崩溃,尽管是由于次贷危机而引起了金融危机造成的,但是石油价格的上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期待作者以后的分析。

  http://comm.dangdang.com/member/5092681341813/reviewdetail/1536899/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读后感(五):崩溃开始

  书名是买这本书的全部理由——至少看之前是。斯蒂芬.李柏这本书是大概两年前出的,目前的形势似乎正是为了推动着本书的销售而发生的。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其实很简单——油价还会继续攀升,不久的将来达到两百美元。而人类文明的列车会渐渐失去前行的动力——如果不尽快寻求解决之道的话。

  两百美元其实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地球上的石油产量和储备都将很快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而经济,乃至整个文明和能源的唇齿相依的关系,并未引起人类足够的重视。而这本来应该是很理所当然的道理。记得还在初中化学课上,当学到电解水的过程的时候,我转过身跟身后的同学说,谁能用三分钱的代价让一斤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他就可以掌控掌控整个世界。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都不过是能量问题,虽然当时我并不能做出如此直接的总结——当然,这句话也间接受惠于苏珊那句经典之言——思考和写作说到底是个精力问题。

  根据斯蒂芬的研究,十年来,氢的成本将下降至相当于1.12~3.2美元每加仑的汽油和柴油,而现在,美国汽油供应的价格已经超过4美元每加仑。也就是说,十年内,石油工业就会受到强劲的挑战。如今,高油价之下的石油公司都正忙着数钱而忽略这个潜在的威胁吗?其实不是,因为氢要对石油构成挑战需要一个前提——风能的大规模使用为点解水提供电力。没错,是风能,而非核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他矿物燃料候选替代能源。其中,核能的弱势在于地球铀储量很有限,要达到完全代替石油的能量供应,整个地球的铀矿只够使用30年,而核聚变的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尚无法安全掌握。水能是因为造价高且对环境威胁大,太阳能是因为利用效率低,目前大概只能将单位光照的十分之一转化为电能。

  世界上最先提出重视风能的是斯坦福大学工程系的两位教授马克.雅各布森和吉尔伯特.马斯特斯,他们在2001年8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勒一篇题为《开发风能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文章,该文章内容不多,仅有一页,但却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拯救世界。该文指出,在经济价值上,如今所能制造的风力发电机已经可以同煤电发电的方法一较高下。事实上,如今用煤炭和风力发电的成本几乎相同,大约都是每度电4美分左右,但是如果再加上污染治理以及卫生保健等额外的费用,用煤炭发电的成本便增加到5.5~8.3美分了。

  真正妨碍风能大规模利用的无非就是短视的政府和石油相关工业(比如基于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工业等)组成的既得利益阶层。当然,要达到风能对石油的替代,所需投入也不菲,根据雅各布森博士的计算,要建造足够的涡轮风力发电机以满足美国对燃料的需求,可能需要10 0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如果按照如今的汇率计算,这个数字大体上相当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花费。也就是说,要摆脱一场能源危机所付出的代价相当于打赢一场世界大战。但是很显然,比起因争夺石油陷入大规模经济衰退、社会动乱、文明倒退甚至世界大战,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

  文明的赓续依赖于能量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但如今的能量供给是建立在矿物燃料等一次性能源上面的。这显然是个巨大的问题,因为矿物燃料迟早都会枯竭,而能量的使用就像熵的递减那样不可抗拒。要驱动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的社会体系的运转,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已经迫在眉睫。

  在其关于人类文明衰落的著作《崩溃》一书里,杰里德.戴尔蒙德描述复活节岛文明的失落。如今仍然屹立在岛上的那些巨大的雕像,曾经是复活岛上那些统治阶级的象征,他们喜欢建造巨大的雕像来证明他们地位的合法性。雕像越巍峨,越能显示首领的地位——对壮观的迷恋永远是独裁主义者无法割舍的癖好。然而,建造这些雕像需要大量的木材、绳子(而绳子则来自树皮)和劳力,于是,300年,复活岛上的居民砍到勒岛上所有的树木。而这,带来了始料未及的毁灭性结果,因为岛民的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树木——水果、野生动物、造独木舟的木材、需要留住的水土……

  那些早已消失的岛民从未理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更不知道他们的文明甚至比生态系统更为脆弱。这样的悲剧令人惋惜,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悲剧并未绝迹。我们不是依然在不停地建立一些我们实际上并不真的需要的“雕像”吗?而这种浮夸作风背后对能量的可耻浪费又何曾引起过足够的关注?在书的第一章里,斯蒂芬提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技进步就有速度放缓的趋势,这会是象征着一些东西的开始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