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3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经典读后感10篇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是一本由大卫·奥格威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一):一个广告人的吐槽

  所谓阅读魅力在于它将某人的某阶段想法观念定格,那可能是最好的时光——多年以后当那人的棱角被磨平、变得圆滑老练甚至会觉得年少时的自己像另一个人,当初的梦想早已不再,但,书本记录着一切,记录着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哪怕是让你讨厌的自己。人们从书中看到了,真正的你。

  所以,于咱而言,心目中的天龙八部依然得走王语嫣线,虽说咱觉得木婉清更惹人疼爱。金老啊金老,都怪咱入戏太深,您改不改于咱而言意义不大。

  扯远了,说回大卫奥格威老师(下简称D.O)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吧。

  本书写在1962年,本来只想卖4000册赚个版权给儿子生日礼物,没想到卖了150万册(这得多少版税啊),誉为广告界的圣经:一个大学毕业的人写的书,被大学生们当教材,果然要当牛人你就不能走什么寻常路子的。而此书在47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不失为一本好书:要当教材读,没问题,里面有足够多的案例;要当小说读也成,这书几乎可以当成D.O先生的自传,从厨师到推销员到外交官到农夫最后当了广告人,跌宕起伏;甚至你可以当笑话看:里面充满着D.O的吐槽与自吐,他那幽默风趣(或者说是尖酸刻薄)的风格让人忍俊不禁。这便是D.O的魅力所在:他带着迷惘入世,在品味人生酸甜苦辣后出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孜孜不倦追求着。

  口说无凭,咱挑几句来吐吐吧:

  1.我为什么要写它?首先,给我的广告公司揽新客户。其次,检验我们的股份公开上市时候市场条件。最后,提高我在生意圈子里的知名度。它做到了一箭三雕。(中国总有些人声名鹊起后写书还要故作清高

  2.我为我把在广告行业工作的人叫做men而抱歉。请记住,我是在25年前写它的;那时绝大部分都是men,今天绝大多数是women,谢天谢地。(D.O你这色老头(指)

  3.要是你在这本书里嗅到一丝自负的臭气,我想让你知道,我的自负是有选择的。除开广告之外,我是一个可怜的笨蛋。我读不了资产负债表,不会使用电脑,不会滑雪、打高尔夫,也不会画画。但是一说到广告,《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说我是“广告业的创意之王”。《财富》(Fortune)发表过一篇关于我的文章,把文章的题目定为:“奥格威是个天才吗?”我要我的律师就那个问号起诉编辑。(起诉他吧=v=)

  4.我们喜欢报告和通讯写得很好,易读——而且简短。我们反对打假学院腔,什么“attitudinal”(态度性)、“paradigms”(范例)、“demassification”(反集体)、“reconceptualize”(再概念化)、“subopfimal”(次最好的)、“symbiotic linkage”(共生联系)、“splinterizafion”(割裂)、“dimensionalization”(范围化),等等。[卢瑟福(Ruther-ford)勋爵经常对卡汶迪什研究所(The Cavendish Laboratory at Cambridge)他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他们不能对酒吧女郎讲清楚他们的物理,他们的物理就是蹩脚的物理。](看来D.O也喜欢在括号内吐槽耶)

  5.他们用打折的办法获取销量,而不是使用广告来建立强有力品牌。任何一个傻瓜蛋都可以搞削价,但是要创建一个品牌需要头脑坚忍不拔。(估计D.O是历史上最反对打折促销的人了,没有之一)

  6.母亲是位漂亮的爱尔兰人,脾气有些古怪。她不立我为财产继承人,理由是,不要她的帮助我就能挣到许多钱,达到我花不完的程度。我不能不承认她是对的。(多么有预见性的母亲啊)

  7.马克斯·比尔博姆一次对贝尔曼(S.N.Behrman)说:“假若我得到一大笔钱,我就要在所有的大报上发动一个大规模的广告运动。广告用特大号字印出——只有一句短话,是我听一位当丈夫的对他妻子说的:‘亲爱的,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值得买。’”(D.O的自吐)

  8.皮塔先生还让我们见识场面,以增强我们的使命感。有一天晚上,我负责做一道罗思柴尔德甜点(用了3种烈酒),他带我到餐厅的门边,叫我看保罗·杜梅总统是怎么吃这道点心的。3个星期之后,1932年5月7日,杜梅死了。(注释里D.O特别注明了是被别人刺杀的)

  9.今天,我也像皮塔先生那样,很少夸奖我的部属,希望他们会比受到没完没了的夸奖更懂得受到赞扬的可贵。(严父你好

  10.我想,如果我比我的雇员们工作的时间更长,他们就不大会拒绝加班加点。(这招真狠)

  11.在广告业若要成功,你必须招募一批有创造力的人。这就是说要有相当一批敏感聪颖、奇特而不受清规戒律约束的人。(具体参照one piece)

  12.我几乎无逻辑思考能力,但我和潜意识的联系却畅通,以从不同领域中获得灵感,创出新的意念。我听过大量的音乐很喜欢约翰·巴利科恩的作品。我长时间地进行热水浴。我从事园艺活动。我常和门诺教派的神职人员一起静修。我观察鸟类。我常常散步乡间。我经常度假,休息头脑——没有高尔夫、没有鸡尾酒会、没有网球、没有桥牌、没有牵挂,有的只是一辆自行车

  13.有创造力的伟人的个性少有平淡无奇的。他们大都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是那种在现代公司中不受欢迎的人。试看温斯顿·邱吉尔吧,他嗜酒如命、反复无常刚愎自用,在遭到反对的时候,他暴跳如雷。他对才智平庸之辈粗暴无礼。他挥霍无度。稍被触犯他就会哭泣落泪。他谈吐粗野,对下属毫不体谅。但是,他的参谋长阿兰·布鲁克勋爵却能这样写他:回顾与他共事的那些岁月,我总认为那是我一生中最艰难、最受考验一段时间。我感谢上帝给我机会和这样一个人并肩工作,使我有机会看到世上偶尔也有这样一位超人存在。(这例子算是为自己解释么)

  14.庞大广告主使用较小规模的广告公司以前并不是没有先例。有一家大广告公司在争取骆驼牌香烟做客户的时候,曾答应派30位撰稿人来为这家客户服务。可是精明的雷诺兹(R.J.Reynolds)却反问:“只要一个出色的怎么样?”之后,他把他的广告交给一个叫做比尔·埃斯蒂(Bill Esty)的青年负责。以后,那家公司持续代理了骆驼牌香烟的广告28年。(关羽老师在旁边说我能胜过10000个人呢(冷)

  15. 我定的第一个目标是韦奇伍德瓷器公司(Wedgwood China),这家公司每年的广告费是4万美元。韦奇伍德先生和他管广告宣传的女经理十分有礼貌地接待了我。

  “我们不喜欢广告公司”,她说,“广告公司尽是瞎胡闹,所以我们的广告我们自己处理。您觉得有什么地方合适吗?”

  “恰好相反”,我说,“我很欣赏这种做法。不过,如果您让我替你们去买版面,杂志就会付我佣金。这无需您多花分文,我也保证再不来打搅您。”

  亨斯莱·韦奇伍德是位仁慈的人,第二天早晨他写了一封指定我为广告代理的正式信,我用电报答复了他:“不胜感激,当尽力效劳。”(D.O的精明可见一斑

  16.我第一次试用这个方法是对海伦娜·鲁宾斯坦(Helena Rubinstein)。在那之前的25年里,她换了17家广告公司。当时代理她的广告业务的是她的小儿子霍勒斯·泰特斯属下的一家广告公司。我的初步调查表明为她的公司做的广告没有效果。鲁宾斯坦夫人对我们所做的调研没有兴趣,但是在我拿出几张在我们调研基础创作的广告的时候,她的情绪高了起来。她对一则以我的妻子在鲁宾斯坦美容店接受美容前后的照片作为对比的广告特别感兴趣。“我认为你的太太美容之前更好看些。”夫人说。(D.O你呗鄙视了耶)

  17.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 Royal Dutch Airlines)决定换广告公司的时候,他们邀请奥美公司和其他4家公司各自准备方案来争取他们的业务。他们头一个视察了我们公司。会谈开始的时候我说:“我们什么也没有准备。相反,我们倒要请你给我们讲讲你们的问题。然后,你们可以去看看你们名单上的其他4家公司。他们都为你们准备了方案,如果你们看中了他们当中的一家,你们的选择就容易了。如果你们都看不上,就请你们回来聘用我们。我们就会开始调查研究。在我们公司,调查研究总是先于准备方案的。”

  荷兰人接受了这种冷冰冰的建议,5天之后,他们在看过了其他公司准备的方案以后折回来聘用了我们,使我大为高兴。(拽)

  18. 缄默不语是黄金。不久之前安派克斯(Ampex)的广告经理来看我。他是在物色新的广告代理。那是我这一辈子里吃得最饱的一回,连说话的本事都没有了。我只好用手势表示请这位可能成为我们客户的广告主坐下,用一种询问的神态望着他。他一谈就是一小时,我一点也没有打岔。看得出来,他对我的沉思很有印象。并不是每个广告代理在这种场合都能如此寡言的。接着,他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把我吓坏了。他问我听过安派克斯电唱机没有?我摇了摇头,实在饱得无法说话。

  “嗯,我要你在你家里听听我们的唱机。型号款式多种多样。你家里的陈设布置是什么样子?”

  我耸耸肩,还是不敢说话。

  “很现代化吧?”

  我摇摇头,守口如瓶

  “早期美国式的?”

  我还是摇摇头,藏而不露

  “18世纪的?”

  我沉思地点点头,仍是一言不发。一个星期之后,安派克斯音响设备送上门来了。漂亮极了。但是我的合伙人认为这家客户的预算太小,无利可图。我不得不回绝了这桩业务。(可怜的安派克斯音响)

  19.我青年时代在伦敦“理想家庭展览会”上卖厨房灶具。每卖一件,都要按顾客的个性慢慢地费一番口舌,这要花去我40分钟。问题是要从乱哄哄的人群中,找出买得起每台400英镑的灶具的人。我学会了用鼻子把他们闻出来的本事:他们抽土耳其香烟,这是贵族派头的标记,就像爱沙尼亚领带一样。(D.O您要不要试着去转行当侦探嗅出罪犯的味道?)

  20. 我在开发新的客户时,还干过不计后果的傻事。我遇到英国旅游假日协会(British,Travel&Holidays Association)的负责人亚历山大·马克斯韦尔爵士(sir Alexanderr H.Maxwell)的时候,我们急切需要一些新业务。一开始他就奚落我。“我们的广告”,他说,“好得很,的确好得很。我丝毫没有改换广告公司的意思。”

  我回答说:“亨利三世病入膏肓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要是有人敢把可怕真实情况告诉他,这个人准会被砍头。可是由于国家的需要,总得有个自告奋勇的人。亨利·丹尼于是挺身而出。亨利三世非常感谢丹尼有勇气这样做,赐给了他一双手套,封他为爵士。亨利·丹尼是我的先人。他的榜样启发我告诉你,你的广告做得非常之糟。”

  马克斯韦尔暴跳如雷,从此不再理我。但事过不久,他把英国旅游的广告业务给了我们,条件是不允许我插手,我的合伙人不得不多年隐瞒我在负责的事实。我们的广告非常成功,10年间,美国去英国的游客翻了4番。今天英国从游客身上赚的钱,在所有欧洲国家中仅次于意大利。《经济学人》杂志说:“对一个不大而又潮湿的岛国,这是惊人成就。”(D.O咱觉得嘛,马克思韦尔是晓得你在插手的只不过人家也要个台阶下嘛)

  21. 1956年,我参与了一次很不寻常的业务活动:与另一家公司联手为一家客户服务。灰狗长途汽车公司(Greyhound Bus)的本·桑南伯格(Ben Sonnenberg)说服了葛瑞广告公司(Grey)的阿瑟·法特(Arthur Fatt)和我联手负责他们公司的广告业务,他特别规定由我负责公司形象广告,葛瑞公司则负责业务性的广告。

  法特和我飞到旧金山,灰狗长途汽车公司的人正在那里开大会。我们一进旅馆住下,他就把他准备的介绍给我看,他的调查部门的工作触及了问题的核心。他的撰稿员提出了一个正中要害的广告口号:“坐灰狗汽车,有乘车之乐,却无开车之苦。”

  我气都没有歇就用旅馆内部电话和灰狗长途汽车公司的广告经理联系,约他到法特的房间里和我会晤。

  “阿瑟·法特刚刚把我们的联合建议他的那一部分给我看过了,那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创意。我建议你把全部广告都交给葛瑞公司。为便于你下决心,我现在就回纽约去。”

  我离开了房间,葛瑞公司被聘负责灰狗的广告业务。(承认失败需要更多的勇气

  22.我们煞费苦心地挑选客户。当然我们还没有争取到我们看中的每一个对象客户,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去争取。我们每年平均拒绝59个我们不太愿意接受的客户。(女孩,别以为他们是喜欢你才来追求你呢,实际上他们在追求你的过程中也在检验你是不是真的适合他)

  23.在3年时间里,智威汤逊、麦肯(McCann-Erickson)、BBDO、⒀李奥贝纳(Leo Burnett)和其他5家公司都来邀请我。如果他们有人诱我以金子,那我肯定就屈服了。可是他们却错误地以为我更感兴趣的是迎接不管是什么的“创作的挑战”。(D.O你要钱就开口跟他们说嘛真是的)

  24.当然,这也不是说你就得效法本·达菲(Ben Duffy)。他在BBDO当第一把手的时候,只要有客户提出要聘用他,他一概不拒,最后他的客户竟多达167家,工作的压力差点整死了他。斯坦利·里索则相反,他担任智威汤逊头头的第一年,辞掉了100家客户,都是些无利可图的小买卖。那是他使智威汤逊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的第一步。(在D.O眼里,其他的广告公司更像是一起工作的朋友,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趣事)

  25.我总是使用我的客户的产品。这不是有意奉承,而是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素质。我消费的东西,几乎都是我的客户生产的。我的衬衫是哈撒威牌的;我用的烛台是斯图本(Steuben)的;我的车是劳斯莱斯厂的,汽车油箱里灌的是超级壳牌汽油;我的衣服是在西尔斯-罗伯克公司定做的;早餐我喝的是麦氏咖啡或是泰特莱的茶(Tetley Tea),烤两片佩珀里奇农场(Pepperidge Farm)的面包;我用多芬香皂(Dove)、班恩牌(Ban)体香剂;用齐波(Zippo)打火机点我的烟斗;日落之后我只喝波多黎各的朗姆酒和舒味思软饮料;我读的报纸都是用国际纸业公司生产的纸印的;度假(去英国或波多黎各)时,我总是通过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订票,乘的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或半岛暨东方轮船公司(P&O-Orient Lines)的客轮。(估计现在有很多广告主甚至都不敢用自己生产的商品吧)

  26.每一则广告都应该看成是对品牌形象(brand image)这种复杂现象在做贡献……致力以广告为自己的品牌树立明确突出的个性(personality)的厂商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占有率和利润。(这算是D.O的核心思想了)

  27.随着广告活动的开展,我把这个戴眼罩的模特用于不同场景的广告中(其实我真希望我自己是这个模特):在卡内基大厅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双簧管、临摹戈雅的画、开拖拉机、击剑、驶游艇、购买雷诺阿的画等等。8年之后,我的朋友埃勒顿·杰蒂把哈撒威公司卖给了一位波士顿的金融家,这位金融家6个月之后又把它卖掉,得利数百万美元。而我在这家客户上的总利润是6000美元。要是我不是广告代理而是一个金融家的话,我该多么富有,可是,又该多么无聊啊。(好啦好啦咱知道您很享受作为广告人的生活啦)

  28.随我的一个姐姐曾经建议我干脆把公司名字改为“ad nauseam(令人厌烦的)”(这是大众对广告的看法吧)

  29.要有大志但却不可咄咄逼人,以免引得你的同事对你群起而攻之。每个士兵的腰里都可以挂上一根将军用的指挥棍,但是不要让它暴露在外。(潜龙勿用)

  30.毫无特色的排版印刷、低劣的照片、冗涩的文案、趣味低级的广告歌,比起广告有淫秽内容更使我恼火。(不是D.O看到恒源祥、脑白金的广告会作何感想呢)

  由于篇幅所限只是挑了一些精华片段出来(已经很多啦!),还有很多D.O的观点像什么“广告是为了销售”啊、“不要帮那么你不会给自己家人使用的产品做广告”啊都没有一一举出,但实际上,大家基本上可以窥探出D.O是个怎样的人了:充满激情与梦想、固执却浪漫,是那种老式电影里魅力四射的大叔。作为一个广告人,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准则与操守,同时以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为广告界注入了活力,推动了现代广告的发展。在他功成名就后,晚年激流勇退,与老伴隐居在法国古堡,在88岁高龄逝世,而这,便是他的一生。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二):广告人啊,别慢下来! 广告主在咱们后面挥着小皮鞭呢

  【你确定,你要推开这扇通往地狱的大门?】

  这个世界的人千千万,每个人从事的行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有一定的困境,那是困扰整个行业的“生存潜规则”,比如码农就离不开熬夜,你逃到哪里也无法避免;干农民就离不开风晒雨淋,哪怕高科技来帮助你,干销售就是离不开喝酒赔笑脸,那么,广告行业呢?

  就体力方面来说,最大的破坏性来自于熬夜;就精神方面来说,最大的摧毁力来自广告主的虐改,这两样无法避免的生存规则在64年前奥格威创立奥美的广告时代就已经存在,一直到今天也无法改变。奥格威也屡次非常赤裸地提出对广告人的要求 “过人的抗压能力、能够熬夜”,所以在他的公司文化里有一条 “公司的一男一女结为夫妻,其中一人就必须离开——最好是女方回家去照顾孩子(这条鄙视之)。同时他也屡次强调希望广告主“养了狗,就别再自己汪汪汪” ,要求广告主不要干涉广告创作!(莫非,广告狗这个形容词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奥格威来说,奥美拥有足够的实力来选择客户,所以对于教会的广告改了几次后得知还有几位教皇要审核,就拒绝继续合作,根据书中数据,奥美谢绝合作的比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对于国内多数广告公司来说,哪怕24小时加班待命,也不会说,sorry,我觉得贵司参与广告审核的领导太多,我们要和你分手。事实上,只要广告主月费给足,广告代理商一定是衷心耿耿爱你,永远不分离!酿成分离结果的多数是广告主舍不得花钱,甚至还吃软饭,想让广告代理商做事还不给钱!所以,广告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甲方是SB”,为了对付“SB”,有经验的设计一定是会保存第一稿的,有经验的文案知道哪怕稿子命名为【最终终终终终终终版定稿】,睡一觉起来可能全部要改。还有一条,广告狗中如果正好又是单身狗,那么难以告别单身,广告狗有对象的,讲真的,你亲爱的对象跟单身没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通往地狱的大门有很多扇,只是你确定要推开这一扇吗?

  【你确定,我推开的是一扇地狱之门?】

  假如您真的推开了这扇门,可能会问我这句话。因为你看到的是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他们特立独行,不善于阿谀奉承,他们天马行空,思维飞檐走壁,他们与公务员不同,他们与银行职员不同,他们不是千篇一律的,也不是面无表情的,他们有着太多鲜明的个性,不会一板一眼,你会觉得每天都很新鲜,并能与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奥格威说广告人的“创造力”决定了他是否能够成功,我觉得创造力决定了你是否会享受广告生涯。有创造力的人意味着想象力丰富,对事物的感知敏锐度会更高,别人看到的只是一片云,设计师看到的是“中国元素符号并应用于品牌VI识别”,别人看到的是一片落叶,文案看到的是“秋风吹走了夏天,迎来了自己的时代”并写入自己的楼书。

  所以,对于拥有创造力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广告行业更能带来激情,因为具备同样感知能力的人,才会懂你的才能,并为你的精彩叫好!

  【之所以成为广告人的圣经,可能是因为国内广告发展缓慢】

  就这本书的内容来说,奥格威写作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作为行业指导丛书,整本书的大概用意就类似于现在的公司宣传白皮书。第一部分虽然说的是广告运营,但是主要是宣传奥美的企业文化,在我看来更像是企业的招聘广告;第二部分,如何做好广告主,概括起来就是“广告主对创作不要指手画脚、广告主不要恐吓广告代理商,更不要拖欠费用”(算不算对广告主的提醒?霸道总裁范儿,我喜欢);最后部分的创作指导,取其精华还是具有不错的指导意义。

  虽然本书没有预想中的那么精彩,但是对于广告有了新的看法: 如果说广告的目的是促进销售,那么广告的过程其实是产品对消费者承诺的输出。所谓承诺是“人与人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说的具有一定憧憬的话,一般是可以实现的。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既然广告输出的是承诺,那么就一定立足于产品事实,也就是奥格威在书中所描述的 “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仍然是广告向他们允诺的那些值得花钱买下的东西,那些有营养、那些美味可口、那些秀美或是那些可消除头痛和别的什么病痛的东西,那些适合他们社会地位的东西”。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做出承诺,但是能让我们做出某些承诺的,一般都是重要的人或事,对于广告而言,承诺的对象就是消费者,我们应该像承诺自己的妻子一样去承诺消费者,虽然奥格威告诫说广告别撒谎,否则是侮辱妻子的智能,但我更倾向于——别破坏双方之间的忠诚与信任。广告弄虚作假,即意味没有履行输出的承诺,好比,你答应了妻子你会爱她一生一世,却中途离场与她人欢愉,这意味你们可能无法拥有长相厮守的婚姻,换句话说,广告代理商和广告主无法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广告主因为撒谎的广告无法与消费者建立忠诚的消费关系。

  所以啊,广告别随便做,无法兑现的承诺,会让消费者丧失忠诚度,对品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做人呢,更别随便承诺。因为人受伤碎起的心,能把整个地球扎疼。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三):广告人不得不看的一本书

  奥格威,今日在看林俊明老师的《广告吃人说梦话》这本书,里面把奥格威称为大卫好个威,很形象的一个音变的名字,好个奥格威,将几十年广告的浮浮沉沉的生涯浓缩为一本书,分门别类地将如何做广告的各个细节罗列开来。

  不过更喜欢的是他的叙事方式,有别于其他的广告书籍要么直接给你很多张平面设计稿,然后用寥寥数比稍微给你解释一下,点到即止,根本没有把实质涵盖进去,或者也可以说是作者的一种刻意隐瞒,而此书不然,首先用奥格威自己的观点来讲,他当时写这本书是因为为了推销自己和自己的广告公司才写的一本书,却没想到会如此的受欢迎。

  那它究竟如何会经久不衰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他融入了许多例子,甚至是从生活中获取至宝的经历,这些都是一个广告人想看的东西,如何去看待生活,如何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因为生活,每天是不一样的,每天都有许多的新元素路过我们的身边,如何在路过我们身边时将之捕获,是一个大课题,不仅需要你有这个意识去关注这些东西,更是一个如何总结如何捕获的问题,其实很多广告人在谈到广告时都说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关键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也就是执行要比其原始的点子更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执行又需要一个好的点子。

  另外,随时准备好一本本子也很重要,正如李奥贝纳公司的创始人李奥贝纳老师说他的点子很多都来自他平时经常写下自己想法的小本子中,那个才是每个广告人最看重的秘密,就像每个女人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样,就像女人的日记本一样,这本本子是广告人赖以生存,制作出最精良的广告的法宝所在!

  当然这本书你不能全信,毕竟时过境迁,一些经典的东西想法的东西你得信,矢志不渝的信,但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你要仔细去衡量,拿一例来说,奥格威老师说到户外广告平均每一个人路过关注的时间是6秒,而根据林俊明老师的说法,是三秒,我们信谁?活在当代,你当然得信林俊明老师的。不过一些奥格威老师说的最普通的道理,他后面都会加一句“可惜很多人却不这么做”,凡是有这样的话的存在的,你都要记在本子上,在实践中运用,经过锻炼,记在脑子里,记在你的笔里、手里。

  做广告还得有好的口才。这口才不但包括如何提案、如何说服客户,还包括如何撒谎如何找借口,这些都是需要你在平时中积累,还有便是你的品格的铸造,不可为了利益而放弃你的贞操,这点很重要。

  希望这本书不是给你些建议(我还没这资格),而是希望能让你了解你应该去看一看这本书,如果你想做一名广告人的话。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四):对本书翻译的一点看法

  最近读了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的中文版《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译者林桦,一位老翻译家,译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精选》,名家名译。

  林老先生曾供职于国家外事部门十多年,获荣誉无数,同时又有若干著作传世,令人钦佩。由这样一位德高望重才识渊博的前辈翻译本书,按说是读者的幸事。但是我读完中文版之后,却觉得并不畅快,于是读英文原版,读完又将两本书交相对照,最终仍然觉得在翻译上稍有遗憾。

  这里试举几例如下:

  1. 原文:As a child I lived in Lewis Carroll’s house in Guildford.

  译文:童年时代,我在刘易斯·卡罗尔在吉尔福德地方的故居生活居住。

  这是全书第一部分Backgound 里的第一句话。英文原版开篇便是Backgound,所以这也是原版 全书的第一句话。但到了中文版,在Backgound 对应的背景部分之前,竟还有八篇或长或短的文章打头阵!我读完这些文章之后,心中窃喜,终于结束foreplay 到达主题了!我准备好姿势,强势进入(进入认真看书模式),没成想第一句话就给我当头棒喝,阻止了我的继续。

  不是开篇太惊人,而是句子太拗口。原文很顺滑,译文却很凝滞。仔细分析,可以看到译文里有两个“在”字,两个“居”字。两个“在”字损伤了句子的连贯,两个“居”字增加了行文的拖沓。另外说一个人“在某某某地方生活居住”,总让人觉得是这是个成年人,而不是小孩子。

  试译:童年时代,我住在位于吉尔福德的刘易斯·卡罗尔故居里。

  :在八篇打头阵的文章中,除去作者自己写的两篇外,其他六篇全是请奥美或与奥美有来往的人写的序。这让我这种非常尊重一本书的序言的人感到咋舌。其带来的结果就是短短的一本书硬是给整成了200页。(题外话,2003年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的平装本每本定价¥29.8,精装本¥50。现在是2016年,同样的价码买200页的书都不算便宜,遥想2003年。。。)这六篇文字有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供读者欣赏,相信读过的人都心中有数。要是每本书都这么干,我担心我们的森林有不保之虞。幸亏现在电子书盛行,thank goodness!

  2. 原文:“My dear old son, how can you swallow that mumbo-jumbo? It is all very well for servants, but not for educated people. You don’t have to be a Christian to behave like a gentleman!”

  译文:“我的老儿子,你怎么受得了那些胡说八道?那些瞎扯对佣人还合适。可是,对有教养的人就算不上什么。绅士并不一定非是基督徒不可!”

  “算不上什么”这几个字在原文里无论如何也没有对应的词,原文也不是这样委婉的语气。

  试译:那些瞎扯适合的是佣人们,而不是有教养的人。

  3. 原文:I hope that you get as much pleasure out of buying them as I get out of advertising them.

  译文:我希望你能从买东西里得到和我在为这些产品做广告时所得到的同样多的乐趣。

  一口气读完这句话我差点背过去。这句和上一句正好相反,上一句与原文稍偏,这一句又太忠于原文。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看英文书的时候相似的句式碰到得确实非常多,其实就是简单的”as much … as …” 句式。但中文里貌似没有这样的说话的啊。。。这句话我也试着翻译了一下,翻译得始终不顺畅,不敢献丑,还请友人指教。

  这三个例子全都在本书的背景部分,在后续正文里也有很多同样的情况。从整体上看,本书内容是奥格威的自白,是他在说话,在传授经验,讲诉经历,所以原文行文流畅,表达清晰,内容通俗。但译者无疑换了一种风格,遣词造句上让本书显得更像是一件文学作品,阅读的时候每每让人想起电影频道的“翻译腔”——噢,我的老伙计!

  最后我要郑重地说,林老先生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增补了整整60条附注,对读者的关爱不可谓不深。我总是非常喜欢看里面有很多脚注的书,因为这些脚注背后往往是一位既有渊博的学识又对读者负责的作者。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本人才疏学浅,观点也非常浅薄,绝无丝毫贬损前辈之意,如有不妥,还望海涵。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五):向大师致敬!

  身为奥美(Ogilvy)的创始人,奥格威先生在殚精竭虑之余,能够不吝将他经营公司多年的经验公之于众,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魄力的事情。

  与学院派的条条框框不同,奥格威先生并没有描绘出多少精密规整的理论体系,而是从切身经验和体会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道理——所谓大道至简,且字字珠玑。

  其实,奥格威的经验不仅仅是针对广告业——对于以提供服务(Service)为主的任何企业——如咨询、公关、设计等——都可以适用。广告公司的管理经验,尤其适合在充满创意人士的企业里实施——而这大概也是创意产业与其他传统行业的显著区别之一。

  奥格威对其早期创业经历的种种问题是直言不讳的——包括他当时如何拼命积攒客户、如何找关系拉投资、如何与初期共事的合伙人分道扬镳……他坦承,如果他规规矩矩地经营企业,他起码要花20年才能成功——而他当时没有这个时间可以等。

  在书的后半部分,奥格威针对广告的文案、插图和排版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虽然他重点关注的还是平面部分,但其中的很多道理在其他领域都是共通的——尤其适合借鉴用来制作PPT等商业演示。

  奥格威坚定地认为,管理者不仅要把握客户,也最好能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具备一技之长,这样不但能够对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在高手如云的团队和市场中服众。这一点,他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以至于成为了我们今天的榜样。

  向大师致敬!

  ------------------------------------------

  http://www.leeforce.com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六):一本1965年出版的书

  1965年,大卫・奥格威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出版;1991年,中文版出现。大卫・奥格威是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办人。他写的这本书被称为“现代广告教皇”。已被译成二十余种文字出版,全球销量超过150万册。

  从开始着手对策划部门的同事进行“新媒体传播”培训,我开始研读这本书。这本书在好几个月前就开始研读,一共阅读3遍,读书场景在办公室,床上,客厅、周末的公园,车里.......在最后一遍阅读的时候,开始针对性的做笔记,务求站在电商的角度去理解。书中所写内容,有些已经不再适用这个时代,但大部分是有指导意义的。

  1、关于品牌、广告和打折,他说:“任何一个傻瓜蛋都可以搞削价,但是要创建一个品牌需要头脑和坚韧不拔”。“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品牌经理会对打折销售上瘾?因为雇佣他们的人只对鼻子底下的那点盈利感兴趣。”在电商时代,也有通过线上销售,打折铺货的方式成功转到线下的品牌,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或许能理解,打折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正如奥格威说:广告如果不能为销售服务,那就不用去做广告。今天某些中小品牌之所以去打折销售,也只是将广告费用挪到线上直接回馈给消费者而已。但长远来看,这可能不能促使品牌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2、“在动手写你的广告之前,先研究产品是值得的。”在制定我们的运营计划之前,研究产品更值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告诫运营同行们,不要相信企业跟你说的,是骡子是马一定要上线销售,让消费者拿到手里之后让消费者说话,消费者不是傻瓜,能在线上购买的,都是精明人,他无需智商充值。他能非常清楚的告诉你他的消费体验和消费感受。

  3、运营作为技术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行业,他的领导人,应该像皮塔师傅那样:“不得不把他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安排菜谱、检查单据、订购材料,可是每个星期他总有一次要从厨房中央他那有玻璃墙的办公室走出来,认真的做点菜。......他的手艺真把我们都镇住了。”作为领导人,在特定的时间点上,你需要露两手给你的下属看看,我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你们强,当然是说专业技能,而不是拍马屁的能力。

  4、在实际工作中,在职场上,我也一样:“看不起对上司钻营、阿谀奉承的人,”但我并没有想到“一般说来,正是这种人对自己的下属专横跋扈”。职场上,虽然已经十多年,还得跟大佬们学。阿谀奉承的人其实是最难对付的,而且这种人用古人的一句话是:大奸似忠,在初始你根本无法判断,所以,不要相信任何人或许是对的,却也很孤独。

  5、奥格威在自己的书中如是说领导人的重要性:“我发现,如果不是由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来领导,那么无论什么创作机构,不管它是研究实验室、杂志社、巴黎的大饭店,还是广告公司,都不会产恒什么伟大的业绩”。也说,真正能干出业绩的人的个性:“有创造力的,他们大都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是那种在现代公司中不受欢迎的人。”

  6、对于有志于创业的人,奥格威建议,要多和媒体搞好关系,也要善于炒作自己,当然所谓的炒作只是将行业中别人不敢说的说出来而已,要真正能帮助到人,就跟写专栏一样,要帮人打开一扇认知的窗户。他的第一条说:“我邀请了10位广告专业刊物的记者共进午餐.....我发送给他们的每条消息,他们都刊出来了.....”“一年里演说不超过两次。每次演说,我都准备在麦迪逊大道挑引起尽可能大的骚动.....我总是坦率地说出我的看法,这些话也总是被摘引刊载”。

  7、做人与高位与金钱孰轻孰重?你可以害怕,但你不能拒绝。就连奥格威的奥美广告公司也不例外.“我从来不想揽那种很大很大的客户,因为一旦失掉这样的客户,后果是我承受不起的。要是揽上了这样的客户,从你给他们做广告的头一天起,你就不得不战战兢兢地过日子。一个广告如果被吓得失魂落魄,它就失掉了提出坦率意见的勇气,而一旦你失掉了这种勇气,你也就变成了低贱的奴才了”。我想用一句鸡汤来回应,让你的实力配上你的野心,或许,谁也不敢把你小看。

  8、“我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成功,却愿意悄悄的失败”。对一个大公司来讲,或许这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失败的后果对大公司而言是承受不起的,壳公司应运而生。

  9、对电商咨询公司或者服务公司而言,奥格威的很多做法在今天仍然有用,你要根据情况及时的调整,准备更多的优质的方案给你的客户。他说:“一套新的广告计划一经你的客户批准,你马上动手开发另外一套,并且把它投入测试市场。这样,一旦你的第一套计划砸了,或者由于某种主观的原因,它惹得你的客户的领导层不愉快,你可以不失时机的拿出你的另一招。这种连续作战为自己留一手的做法会使你损失些盈利,累坏你的文案撰稿人,可是他会延长你的客户对你的聘用时间。”

  10、“家庭主妇一步又一步地装满她的采购篮子的时候,她的头脑是相当严肃的”。所以,当我们在线上定价、制作我们的详情页、引导客户拍下付款之后每一单都要严肃,你或许为了打爆款是亏损,但你必须记住一件事情,当客户掏钱之后她是严肃的,是认真的。

  11、“品牌和品牌的相似点越多,选择品牌的理智考虑就越少”。在制作详情页的过程当中,它是什么,购买它有什么样的好处有什么样的作用,还是要一并在详情页里呈现出来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卖点,那不就是锦上添花了吗?

  篇幅所限,我在这里只选择一部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选择购买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经历,工作、见解。角度不同,结论不同。这里是局部(个人微信公众号:jubu2015),只表达我个人的观点。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七):《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和我的自白

  本文是广告之父大卫奥格威的经典之作,除了广告文案要点之外,可以看到更多智慧,教人如何沟通,为什么要梳妆打扮,为什么要活的像自己。摘录如下。

少说多听得益较多。

  ——没事别瞎比比。

担被公开击败的风险是不明智的。我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中成功,但却愿意悄悄地失败。我总是向可能成为我们的客户的广告主介绍我们薄弱的地方。我发现,古董商若是提醒我注意某件古董家具的疵缺,他就会赢得我的信任。

  ——避免背负完美的包袱,真的猛士敢于正视缺点。

我花在广告上的钱有一半是浪费掉的,可麻烦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做人不学博弈论,便称专家也枉然

如果你养成了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会见你的客户的习惯,你就可能和客户建立起一种在大风大浪来临时能救你性命的融洽关系。

  ——80%的机遇来自于20%的联系人。拓展弱联系圈。

好广告要诉求对象说的不是“多妙的广告啊!”,而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产品,我一定要买它来试试。”

  ——我们做着感动别人的美梦,却不记得自己为何而来。

绝大多数认为改变他们品牌形象是好事的厂家希望的是“提高”他们品牌的印象。通常的情况是,他们的产品已经给人一种是廉价推销品的印象。在经济活力匮乏的时期,这倒是有好处的;但是在经济繁荣、大多数消费者都向更高的社会阶梯迈进的时候,这样的形象却很令人尴尬。

  ——一些被伤害过的暖男如是。暖男在情感匮乏的年纪可以畅销,在情感越发快餐化的时代,这样的形象却令彼此无法投契。

一、标题好比商品价码标签。用它来向你的潜在买主打招呼。如果你卖的是治疗膀胱麻痹的药物,你就要在标题里写上“膀胱麻痹”的字样,这样就能抓住每一个被这种病困扰的人目光。若是你想要做母亲的人读你的广告,那在你的标题里就要有“母亲”这个字眼。二、每个标题都应带出产品给潜在买主自身利益(self—interest)的承诺。它应该像我为海伦娜·鲁宾斯坦的荷尔蒙霜所写的标题“35岁以上的妇女如何能显得更年轻”那样,承诺某种好处。

  ——标题党泛滥的时代,已经被标题党折磨的痛不欲生,直接说正事就是一股清流。——颜值就好比一个人的价码,用它向潜在交配对象传达需求,如果是一个文艺装X的人,那就好好留着胡子和长发,如果是一个阳光霸道的人,那就咧嘴露出灿烂的白牙和身上的腱子肉。

在标题中你可以使用的最有分量的两个词是“免费”和“新”。其他会产生良好效果的字眼是:如何、突然、当今、宣布、引进、就在此地、最新到货、重大发展、改进、惊人、轰动一时、了不起、划时代、令人叹为观止、奇迹、魔力、奉献、快捷、简易、需求、挑战、奉劝、实情、比较、廉价、从速、最后机会等等。

  ——我们进化了几万年,还是这样的人类。我们再进化几万年,还是这样的人类。

标题里加进一些充满感情的字就可以起到加强的作用,比如亲爱的、爱、怕、引以为傲、朋友、宝贝等等。调查表明,在标题中写否定词是很危险的。例如,如果你写“我们的盐里不含砷”,许多读者会忽略否定词“不”,而产生一种你是在说“我们的盐里含砷”的印象。

  ——沟通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没有这个意思,就不要用这个意思包含的词。“我没觉得你是傻X”听起来就是“你就是个傻X”。这不怪任何人,大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当然,没有脑子的人除外。

你坐下来写广告正文的时候,不妨假设你是在晚宴上和坐在你右手边的那位妇女交谈。她问你,“我考虑买一部新车,您推荐哪种牌子?”你呢,就好像在回答这个问题那样写你的广告文案。

  ——真的很喜欢苹果系列的广告,窃以为是我辈学习的典范。

哈特讥笑了他的说法。接着戴尔又说:“我根本不用动笔写一行正文来证明我的观点,我只要告诉你我的标题就可以了:这一页全是关于马克斯·哈特的。”

  ——戴尔卡耐基一直在教人怎么称赞别人,无论舔的或明或暗,真的很受用。

在摄影俱乐部得奖的那类照片——敏感、精致细腻而且构图美妙——用在广告上并没有效果。有效的是能激起读者好奇心的照片。读者看到照片,想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接着,他读你的广告文案,去弄清是怎么回事。圈套要设在这里。哈罗德·鲁道夫(harold rudolph)把这种有魔力的因素称为“故事诉求”(story appeal),还证实,在照片中注入的故事诉求越多,读你的广告的人也就越多。绝不要单使用照片而不在其下加上说明,而每则插图说明都应该像一则微型广告,写清楚品牌名称和承诺。

  ——发自拍并配文字。

一、在大标题和正文之间插入副标题可以提高读者读下去的兴趣。   二、用大一些字号的字排正文第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一般能多吸引13%的读者。三、开头一段控制在11个词以内。开头一段太长会使读者望而生畏。四、在正文第一行下面两三英寸的地方加进第一个小标题,然后通篇使用小标题。五、把广告文案的版面分栏,文案的栏不能宽于报纸的栏。八、我小时候,一般广告正文的编排都是方方正正、齐头齐尾的。后来发现,齐头散尾更能吸引读者。但是,在每栏的末一行却不可以,这一行散尾缺字会使读者在此停住而不再往下读。九、长文的重要段落要用黑体字或斜体字排成,以增加多样性,避免版面单调。十、不时加进插图。十一、用箭头、弹形记号、星号和边注等符号标志帮助读者往下读。十二、如果有许多各不关联的事要讲,你千万不要用许多令人厌烦的连接词。就像我现在做的这样,一样样地编上号就可以。

  ——提高沉没成本。看都看了开头了,不妨再看看他在瞎扯什么。

若是你的路牌广告是针对来来往往的驾车人的,那你就要让它在5秒钟的时间内对读者起作用(够淘气的)。调查表明,使用强烈、单纯的颜色,传递信息就快些。作画时不要使用颜色杂混肮脏的调色板。绝不要在设计里使用3种以上的素材,剪影轮廓不宜配上白色的背景。最重要的是,文字要尽可能的大(用粗衬线字体),而且品牌名字要安排得很醒目。这一点很少人做到了。

  ——生活的当今时代,必须至少有一张拿得出手的照片。原则如上。

在报纸和杂志上做广告,你是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开始的,但是就电视广告而言,观众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在注意了,问题是不要把观众吓跑。

  ——广告时间到,尿尿时间到。让人愿意忍着看完的广告,就是成功的广告。

每一类别的产品各有自身的独特问题。比如,在为洗涤剂做广告时,你要考虑的是要承诺这种洗涤剂可以洗得更白呢,还是更能去污或者更能使衣物有光泽。你要是为威士忌做广告,那就要考虑到底要突出产品的哪些优点。你要是为香体剂做广告,你就要衡量一下,是强调它的除味能力多些呢,还是多强调它的清爽作用。电视广告是用来推销产品的,不要让娱乐性占上风。

  ——一次讲好一个故事。

二、旅游者不远万里而来,不是为了看那些自家门口就可以看到的东西。比如说,你无法说服瑞士人跑上5000英里到美国来看科罗拉多山。要把你的国家最能吸引游客之处拿来做广告。三、你的广告应该为你的读者树立一个难以忘却的印象。看到广告与决心买机票启程之间酝酿时间大概是很长的。四、刊登你的广告的媒介是给有条件做长距离旅行的人看的。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要低估他们的智力。用成熟的文字写广告——而不用一般惯用的旅游广告套话来写。五、国际旅行的最大障碍是费用。你的广告应该强调文化和个人身份的特点,让读者觉得他的旅行消费是合理的。六、旅游线路极易受潮流影响。广告应该把你的国家说成世界热门旅游点。潮流具有引导旅游消费的魔力。七、人们都梦想遥远的地方。广告应使他们的梦想变成行动——把潜力转化为实在的力量。给读者提供“旅游指南”能最好地实现这种转化。在为英国、美国和波多黎各旅游业做的广告中,用引人入胜的照片加上有针对性的信息的效果最好。八、避免采用外国人不易理解的话题。有些话题本国人是极易心领神会的,但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旅游者——顾客们——是无法领略它们的神韵的。索菲·塔克说:“我富过也穷过。但是请相信我,富有是最妙不可言的。”

  ——我相信您,我一直打算妙不可言。

记得关注一个专门做读书笔记的公众号“了然了”

  ——这是我自己写的。以上。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八):阅读是一种乐趣

  总体说来,写这本书的评论还是有些吃力的,因为我自己读的并不是很懂,里面的很多专业性的知识还需要反复的记忆领悟。大致上说,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可以称得上广告业的典范,讲了广告公司的经营策略,客户的选择与维系,文案的制作与质量的提高,内容的编排等等,很详细也很有说服力。不过书本里的信息量太大了,一次两次是攫取不了其中的精华的,要反复阅读才是。本书可以好好收藏,做为广告业的教材用。

  题外话:这本书是从于浩老师那里借来的,于浩老师在2010年的12月底就给我了,期间我一直没看。春节的时候拿回家没翻又拿回来,中间浪费了很多时间,为此于浩老师还戏谑我说一本书我从年里看到年外看了一年还没看完,弄得我自己也羞愧不已,但已经安排好的读书计划又不好轻易改动,故本书一直处于搁浅状态。今天上午很偶然的一个时刻,知道了这本书并不是于浩老师的,而是他借的市场部的另外一个同事的,期间人家有给他催书的情况,所以短时间内读完这本书的压力骤然加大,在今天下午一个下午没出去的情况下,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可以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了。书可以还了。这件事对我的启示就是很多时候,不是我做不到,只是我一直在找借口拖延而已。如果我真的想做,我一定会想办法完成的。今后要改掉自己懒散拖延的习惯。

  书中精彩语句摘抄:

  阅读之乐:《奥格威谈广告》《广告大师奥格威—未公诸于世的选集》《如何做广告》《4A广告公司作业手册》《大卫。奥格威自传》

  广告原则和技术,怎样创作高水平的广告,怎样写有效力的文案,怎样制作上乘的电视广告,怎样当一个好客户的广告人。

  正如品酒,经过岁月的洗礼,才是真正的佳酿。广告经典。奥美。

  如果既经常雇用比你弱小的人,将来我们就会变成一家侏儒公司。相反的,如果你每次雇用比你强大的人,日后我们必定成为一家巨人公司。

  品牌指的是个性。

  每一个广告都是为建立品牌个性所做的长期投资。

  不可复制,也不可假设的历史机缘。

  广告本身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体。

  一日经商,终生行商。

  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nue ,纽约曼哈顿区的一条著名大街,美国许多广告公司的总部都集中在这条街上,因此这条街逐渐成了美国广告业的代名词。

  如果你能让你的客户感到你是不可或缺的,你就永远保住了你的工作。

  最高领导人的最主要的职责在于创造一种有创作才华的人有用武之地的气氛。

  在广告业若要成功,你必须要招募一批有创造力的人。这就是说要有相当一批敏感、聪颖、奇特而不受清规戒律约束的人。

  经理不可避免地是个爸爸式的人物。要当个好爸爸,不论是当子女的还是当下属的,都要求他能理解人、体谅人、有人情味而且受人喜欢。

  我每年一次把全体职工集合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礼堂里,坦率地向他们报告公司的经营和收益等情况。然后我告诉他们我欣赏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我这样说:

  1.我欣赏刻苦工作、能啃硬骨头的人。我不喜欢上了船但却不肯尽本分的过客。工作超量比工作量不足更来得有趣。刻苦工作中包含有经济收益。努力工作的人越多,我们的盈利也就越多。盈利越多,我们大家能得的钱也就越多。

  2.我欣赏有头等头脑的人。缺少有头脑的人,就无法把广告公司经营为优秀的公司。但是,单有头脑还不够,头脑必须与智能上的忠诚相结合。

  3.我有一条决不容违反的规定。不使用职工的亲属和配偶,这种人招惹是非。公司的一男一女结为夫妻,其中一人就必须离开--最好是女方回家去照顾孩子。

  4.我欣赏满腔热情热忱工作的人。如果你不喜欢你干的工作,我劝你另寻高就。记住苏格兰的谚语:"活着,就要快快乐乐,要知道,人一死就再不能寻求快乐。"

  5.我看不起对上司专营阿谀奉承的人;一般说来,正是这种人对自己的下属专横跋扈。

  6.我欣赏有自信心的专业人员,欣赏以高超技艺尽职尽责的工艺家。这些人都尊重同事们的专业技能。他们不做欺世盗名之事。

  7.我敬佩那种愿意任用有能力、将来可以接替自己的优秀下属的人。总觉自身岌岌可危,只得任用庸才以自保的主管,我觉得很可怜。

  8.我尊敬那些注意培养属员的人,因为这是我们唯一能从内部提拔人材的途径。我讨厌从外面物色人选来公司担任要职。我期待有朝一日这种事情在我们公司完全不再必要。

  9.我欣赏举止文雅的人,他们待人富于人情味。我讨厌喋喋不休、爱打笔墨官司的人。保持和睦的最好办法是真诚。记住布莱克的话:我生朋友的气;我坦诚吐露,气随之而消。我对敌人恼怒;我丝毫不露,怒气随之而增。

  10.我钦佩工作组织严密、准时完成任务的人。韦林顿公爵从不在办完当日所有工作之前回家。

  在向职员讲完了我对他们的期望以后,我又告诉他们我对自己的要求:

  1.我尽量做到公正、坚定,即使要做出的决定不得人心,我也坚定不移。我尽力创造稳定的气氛,多听少说。

  2.我尽量保持公司蓬勃的朝气——保持公司的激情、活力、向前闯的劲头。

  3.我尽量争取新的客户来发展壮大公司(讲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的听众都仰起脸,就像雏鸟等待爸爸来喂自己一样)。

  4.我尽量争取客户们的最大信任。

  5.我争取获得更多的盈利,以使大家在年老时不致过贫困的日子。

  6.我制定方针和政策时,要深谋远虑。

  7.我尽量在各个层次上都任用最高水平的人,使我们成为同业中人才济济的广告公司。

  8.我尽量使公司男女职工的才能都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经营一家广告公司需要活力和足够的应变能力,这样即使失败也能很快站立起来。对自己的忠实伙伴要有热爱之情,能宽容他们的过失,有化敌为友的才能,有抓住良机的敏锐目光,还要有道德——如果下属发现他们的上司有无原则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对整个广告公司的士气将是极大的打击。最重要的是,公司的领导必须懂得如何分配任务,把权力层层下放。

  广告是文字性的行业。

  心理和经济上的安全感的专业技能。

  市场营销专家。

  每月一书俱乐部—速读法课程。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九):他,熊熊燃烧

  一直到他死后,死后这么多年。

  一本写于1962年的书,直到现在,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如许长的岁月里长盛不衰,而且,这本书又是如此坦白,不管是其目的还是内容,很多明明是基于商业目的的书,却会冠以“教化世人”、“造福苍生”的目的,奥格威却坦白地说,就是为了商业目的,而且,还不只这一目的,还有二、有三。

  在书中他也谈了,怎么拒绝客户,当然包括了为什么拒绝客户。这个人是有个性的,在他整个生命里都如此。他活得兴高采烈有滋有味,他是他自己,大卫·奥格威,不是别的什么人。

  他给自己加的标签是:广告人。

  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这个行业的爱,热爱。

  我大概是在2001年的时候,注意到奥格威这个名字,那时候我刚刚作为下岗员工,兴高采烈地离开银行,开始我生命中为数不多的逍遥日子(那是第二段,第一段,是1992年毕业参加工作后的一整个月),每天跑图书馆,乱逛,那时候我注意到几家广告公司,就在南门外的那条路上,其中包括采纳,那时候我处于一种什么都想要尝试的状态,广告业是其中之一,于是我阅读了不少关于广告的书,对这个行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时间久远,我已经忘记我为何终究没踏进这个行业,是自己的天分有限,还是适逢其会地进入一家IT硬件公司,但是那个阶段的阅读,无疑对我还是有影响的。

  而我对大卫·奥格威很多年都不能忘怀。我记得看过他的一则轶事,只是后来再未找到过,所以不确认是真是假了,这轶事是说奥格威拒绝服务一些不喜欢的客户,说:我为什么要容忍这些家伙?人生是这样的短。

  我现在回想,当时我对广告之所以心生向往,可能是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内,我所服务的银行,都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行业,一切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充满了条条框框,而广告业则是天马行空,讲究创新、创意,当然,在这些背后,也还是会有着规范,就是书中所写的这些。怎么经营广告公司?怎么维系客户关系?怎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达到成功?奥格威坦然地公布了自己的心得,不怕因为公开这些而失去了奥美的领袖地位,大概也缘于自信吧。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样东西面世,不管是一个产品、还是服务,不管是广告创意,还是其他,总是可以被模仿的,再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此也是无用的,要想长盛不衰、屹立不倒,不是害怕,而是求新,永远都有更多、更好、更新、更快的东西出来。

  所以,真正的专家、大师从来没有畏惧心理,从来不害怕公开和分享。

  但也不是所有的分享都这么受欢迎。

  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都要笑出来,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个人啊,那些句子,都是不矫饰的,透着天真、霸道、可爱,感人的赤子之心。风趣、诙谐的故事,予人深刻印象,这些事情,想必在当时,也给予他乐趣,也是导致他热爱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

  一本面世数十年的书,经历了世间多少流变,成为经典,因为原则不变,不管经历什么,在未来,还会有新的传播渠道出现,但是原则总还是那些,规律总还是那些,在那之上,可能有无穷的衍生,但是根本点,总还是那样,穿越沧桑而存在。

  自然,只是守住规律也是不够的,世事常新,所以要不断学习,奥格威自己也说,在他老了以后,他已不能了解年轻的消费者。

  至此,我的广告系列书藉,告一段落。手里暂时没有同系列的书了,同时,也还有其他书藉要阅读,下一步是集中做一下摘录笔记,给自己一个反刍和消化的过程。

  我并不认为,在阅读了这些书以后,我对于广告业就有了多深的了解,这其实还是开始,即使在这本书、其他书里都揭示了很多有用的、立时可用的知识,也还是需要在实践中应用、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认识,但这个阅读的过程,无疑使我了解了更多,并且引发我更大的兴趣,在以后,仍将继续这一主题的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