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沃兹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沃兹传》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6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沃兹传》的读后感10篇

  《沃兹传》是一本由[美]吉娜·史密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沃兹传》读后感(一):我还是喜欢乔布斯背后的那个男人——沃兹

  最近很开心,砸金蛋砸了一本《沃兹传》,之前也看过《乔布斯传》,到手就看了,上来分享一下心得,下文多有借鉴,在此先感谢一下前辈们的分享。

  每一个成功的奥特曼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挨打的小怪兽。功成名就苹果教父乔布斯不是奥特曼,他背后有一个男人是沃兹尼亚克。

  乔布斯与沃兹都是从小就对电子学感兴趣、都爱玩恶作剧……沃兹比乔布斯大五岁,两人刚认识时,乔布斯还几乎什么都不懂。一位名叫康拉德的人来拉沃兹入伙,给他40%的股份。 但沃兹只保留20%,另外20%分给了乔布斯。他们于1976年创办 了苹果,掀起了电脑硬件的冲击波。三年时间内,苹果Ⅱ型的销售额就已达到1.39亿美元,使公司以每年700%的速度猛增。显然,乔布斯依赖沃兹的天才,而沃兹则需要乔布斯的指导,两人密不可分,是同一个神话的两面。

  2001年,美国“洛杉矶时报”评选出了“本世纪经济领域5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乔布斯与沃兹并列第5名,他们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创办苹果电脑,苹果Ⅰ和苹果Ⅱ的出现带动了全球个人电脑普及应用浪潮,并迫使IBM PC于1981年面世”。他们是美国合伙人。一个是极其纯粹有趣技术人,他游离在苹果传奇边缘,他是工程师沃兹;一个是固执、偏激的生意人,他诠释了什么是追求完美,他是苹果教父乔布斯。作为美国合伙人,他们最大的差异在于价值观,即使如此,两人缺一不可,才成就改变世界的第三个苹果。

  沃兹尼亚克很少被提起,但他是苹果真正的灵魂。同样是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享尽苹果的光环,而沃兹尼亚克,只愿做一个默默沉浸在技术世界里的工程师,我们鲜有知悉。

  沃兹是一个置身喧嚣之外的科技顽童。他对“喜乐”人生,总有自己闲云野鹤一般的主张,这也让他能够看淡成功与名利。谈到过去的成功,沃兹说:“我很幸运快乐钥匙来到我手中,能够让自己一生保持快乐。成功完全是偶然,我想许多人都碰不到。它有点像宗教,突入你的头脑。我所能知道的就是相信自己很优秀,对自己有一个美好信念,另外我还知道自己与众不同。”

  沃兹的人生观:首先,你必须相信自己,不要轻易动摇。不要因为主流观点而怀忧丧志。不要冒然下结论,再拚命找数据来维护自己的立场。谁会想浪费时间支持烂透了的构想呢?千万不要为了坚持自我而浪费时间,也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想法而找各种借口

  沃兹除了最初苹果上市发家之后,就一直做着慈善、帮助儿童等花钱的事情。与一般人敛财成名的传奇不同,沃兹财富的源源流失已成为他传奇故事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个性注定了沃兹的名气和财富再也无法苹果教父相比。“我的一生中有两大愿望,一是当一名工程师,一是当一名五年级教师。”现在,沃兹已实现了他所有的愿望。

  沃兹是千千万万中的代表,他热爱生活珍惜友谊,有着相对简单易实现的理想我喜欢沃兹这样的人,我喜欢这样真实的人。走近沃兹的世界,你可以感受到,人生最本原的东西,其实并不在世界最喧器的地方,也不在最辉煌的一刻。

  《沃兹传》读后感(二):随感

  总体而言并没有看Jobs传时thrilled的感觉

  首先可能对我而言Apple I,Apple 2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吧,没有亲身经历难免没有代入感,就像我在看乔布斯传的时候所说的,若干年以后,00后们看待乔布斯应该就没有神坛的感觉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手机理所当然就应该是触屏的,就如我们认为计算机理所当然应该是图文界面的。我们眼中的理所当然,着实应该感谢那些推动这个从无到有这个状态的转换先驱们。 draft远比modify来的更为pioneer。

  其次沃兹转很大程度上叙述了沃兹是如何设计电路板的:构想是什么,中间遇到了什么样的bug,如何排查,然后如何改进,里面涉及到了很多数电模电芯片编程之类的知识(不信你自己看书籍最后的词汇表附录),虽然沃兹尽量去用深入浅出的知识去解释,但毕竟如果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你是很难会有共鸣说这其中激动人心原因

  Woz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师,无论是从moral上还是skill上。

  他一个人设计了Apple I,II, 虽然媒体们的版本都是乔布斯和沃兹共同设计了AppleI,II。但沃兹本身并没有因为这件事生气,就像他在听闻乔布斯其实从阿塔里公司得到了1000美元的报酬,并不是700时的态度一样 “不理解”。

  沃兹相比较偏执的狂躁的乔布斯来说更易于获得inner peace,他一直幻想自己能做工程师,只做工程师,一辈子做工程师,永远不要做管理层,喜欢小公司远胜于大公司,喜欢小孩子打工以及做小学五年级老师)讨厌政治热爱和平

  对了,他还在BigBang里面客串过自己。

  :蓝盒子那段的时候我想到了Aaron,政治的牺牲品。假如他没有因为大量下载图书馆文献(甚至称不上非法下载)而受到政府杀鸡儆猴的惩罚,我无法想象他会如何改变世界,或许是第二个Jobs亦或是Woz

  《沃兹传》读后感(三):实在人如何做自己喜欢的实在事儿

  实在人如何做自己喜欢的实在事儿?

  沃兹的答案就是:自己踏实地干着。

  但我觉得这只是一部分,他和乔布斯的互补,互相成就是很明显的,因此他的「埋头自己干」的建议对了一半,但后面一半,比如遇到伙伴一起做事,或者是建立团队组织,一直是沃兹不擅长不喜欢的,书里自然也就没做这方面的建议,而我认为这其实也是很重要,不可或缺的一些东西。

  不过沃兹就「实在人怎么干实在事儿」的讨论,已经能够让人有所收获。我如果套用另一位聪明的实在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对现在多一点耐心,对未来多一点信心」,王兴的话。

  我以为这本书里会谈到不少早年的苹果往事结果却真的是一个极客兴致勃勃地跟你讲怎么玩儿电路板。当然,「这很沃兹」,而且沃兹后来的人生道路,和苹果中后期,虽然依然有千丝万缕联系,但早已不是重点所在。所以可以理解。相应地,读起来也就变得很快(毕竟我对电路板不是那么感兴趣)。感觉沃兹这种单纯的工程师和营销产品控乔布斯真是很好的组合。而后来乔布斯对他渐行渐远,对沃兹、乔布斯、苹果,感觉都不是坏事

  书里关于苹果的一些经历,我觉得倒是相对而言价值不大,反倒是最后章节“一些原则”里面,有一些不错的人生建议,是很值得借鉴的。这本书不是一本“告诉你创立苹果是怎么样的”,而是一本“我一个内向的工程师创立了苹果做出了一些自己很开心的事情,我是这样做到的,你也许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沃兹本人说这最后章节是写着写着才发掘出的一层额外的意义,而我看来,这恰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然后,再说一下国内编辑加的副标题

  「与苹果一起疯狂」是个很浮夸的标题,尤其传主、内容都是一个很沉静内敛的 nerd 的时候,嗯,为了多卖两本书的套路。而且这种「与 XX 一起疯狂」就像贾布斯的「让我们一起 为梦想窒息」一样廉价而偷懒。其实封面也是,风格往乔布斯传在靠。美版封面是一个非常 geek 的封面。但另一方面,沃兹传记一定难逃苹果印记,编辑采取套路手法,希望多卖几本书也是可以理解。

  英文版的副标题是:Computer Geek to Cult Icon: How I Invent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Co-Founded Apple, and Had Fun Doing It 虽然很长,但提供的信息比较丰富准确,显然是一个比「与苹果一起疯狂」更好的副标题,而且这种实在的标题,也更符合传主本人通过这书透出来的气质

  《沃兹传》读后感(四):沃兹,我太喜欢他了

  我拿到的电子书名字叫《苹果三剑客》,但是显然,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读第一本《乔布斯传》。WoW,那可是乔布斯啊,可是苹果啊,可以酷酷的改变世界的一家公司。

  读完《乔布斯传》,我很难说自己会喜欢上乔布斯这个人。是的,他是天才,是偏执狂,是一个脾气可能变得非常暴躁的人,可能说你是天才,回头又讲你是个混蛋,作出的是“垃圾”。

  顺手点开了第二本,就是这本沃兹的自传。不想一读就放不下了。作为一个工科男加攻城狮,对他的很多描述感同深受。事实上,沃兹就是一位追求自己喜爱事情的Geeker,“苹果”对于他来说,只是一段时间他喜欢做的Apple ⅠⅡ,他真的并不关心公司层面的运作。

  他的典型思维是:哎,我有个很棒的念头,让我来把他实现吧。他最大的快乐也来源于此。比起看《乔布斯传》中,1985年乔布斯被逼离开苹果前后的上层斗争,我真的觉得沃兹过的才是平静幸福的生活。他会一掷千金去办音乐节,会喜欢给孩子们上电脑课,还要去考取飞机驾驶执照。

  他深深知道自己的短处,就是不善与人交际,所以他选择了能够扬长避短发展之路,坚定地做一名工程师,远离管理层。是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机器。与其花费时间去揣摩周旋,不如将生命“浪费”在这些开发的酷酷的事情上。

  一个看点是他对乔布斯的看法。全文读下来,设计乔布斯的字段非常有限,而他也尽量不掺杂进自己的评论。至于最后他反复澄清当初离开苹果,并不是不喜欢,个中隐情,也只能冷暖自知了。

  《沃兹传》读后感(五):Another Steve:A Happy Geek

  《生活大爆炸》第四季第二集片尾中,谢耳朵操控虚拟化身设备,在芝士蛋糕工厂中遇到被其称之为“The Great and Powerful Woz”的Steve Wozniak,并上前与其搭讪。Woz在谢耳朵自己心目中的科技远见卓识者排行榜位列第15位(Jobs是21位),同时称Apple二代“nifty”,并希望得到Woz的签名。可见在热爱技术的极客圈子中,Woz的影响力并不亚于Jobs。

  在本书中,Woz在谈到与Jobs的关系时,是用一种很“相逢一笑”的口吻叙述当年的故事,没有说过Jobs一句坏话。即使在平分雅利达公司《打砖块》项目酬金时,Jobs的实际得到的数字并非是他告诉自己的数字,Woz称“他欺骗了我,伤害了我”、“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他仍然是我的好朋友,与我情同手足”。但是Woz强调“我们是很不一样的人,很不一样”。

  相较于Jobs的光环,Woz纯粹的工程师精神显得更为“可爱”与“平易近人”。Jobs拥有无与伦比的说服技巧,知道如何从英特尔的销售代表那里免费要来昂贵的DRAM芯片,熟稔顾客需求,擅长销售。而Woz则致力于技术,抵触管理工作,对于管理责任“有着十足的不安全感”。乐善好施,曾低价出售苹果股票员工(被Jobs称之“软弱”)。一掷千金自费开办音乐节,资助儿童博物馆。笑口常开,从小玩各种国际玩笑,一心愿意给五年级小学生当电脑老师。为了自己曾经爱人,成为终身共济会成员(自己说与其他成员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拥有欢笑的人生,自称“永远不想成为权威人士”。Woz出版本书的初衷之一也是为了澄清之前关于自己的种种错误信息,比如自己没有被退学、没有和Jobs一起上过高中,最早的Apple一代也是自己独立设计出来的。

  Jobs和Woz之间对于产品思路争执也分别代表着两种典型的产品研发思路:外观设计主导or硬件性能主导 。在1976年Apple二代中的是否8个插槽设计之争由此可见。似乎在Woz那里外观设计始终不是一个自己关注的重点,以至于后来90年代末期令人惊艳的彩色iMac在Woz口中也只是如此。“我从来没有为iMac着迷,我不在意它漂亮颜色,也不认为它看起来有多么好看”。不过也正是因为Apple二代的最终按照Woz的意愿研发出来,此产品也成为了早期Apple产品线中最畅销同时也是最稳定的产品,谢耳朵口中的“nifty”产品。

  人们总喜欢把Woz称为Jobs背后的男人,我却不这么认为。Woz热爱技术、运用技术实现自己事业的成功。离开苹果电脑另起炉灶享受发明乐趣。热爱公益事业,像顽童一般对自己的爱好一掷千金,也没有对“Jobs=Apple”的巨大荣誉心存芥蒂,现在依旧健康的活着,如此纯粹的人,难道不是一个人生大赢家吗?

  原文发表在我的Blog: www.zhuangnan.org

  《沃兹传》读后感(六):写给想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关于苹果公司的事迹里,众多人只记住了史蒂夫·乔布斯,却忽略了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作为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工程师出身的他,是Apple I和Apple II的唯一发明者。

  这位智商高过200、从小就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的“天才儿童”生性内向羞涩。但这种性格却成就了他不停在自己世界中钻研的人生路线。

  就像他在自己的传记里《沃兹传》(iWoz)所写,“如果我当时不是那么内向害羞,只敢在家里读着旧杂志的文章的话,我根本无从了解计算机。”

  那个时候,普通人买得起计算机还是天方夜谭,但沃兹尼亚克将计算机的普及作为了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激励着他们不停地思考和不停地探索。

  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就像他小时候从来没有勇气向器材公司索要一些免费的芯片,但乔布斯却直接敢给销售代表打电话得到免费芯片。一个人是非常成功,擅于经营,长于销售,为公司创造很好的赢利势头;而另一个人则性格简单,不善言辞,终日执着于自己热爱的技术和世界上其他一些有趣的事情。

  最终,这个世界常常会格外聚焦在那些擅于表现和走向台上的人。但对于那些台后的耕耘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却被忽视。

  这一次,沃兹尼亚克选择了向所有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在澄清过去关于他一些错误事实的同时,他也希望能给那些跟他一样性格的年轻人一些建议。

  “对于那些感到身处社会常规之外,热衷于设计、发明、改变世界的孩子们,我们衷心地希望我的经历和感悟给他们一些帮助。”

  以下就是《沃兹传》中他写给“想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年轻人”的建议,本文略作删减:

  首先,你需要的是自信,相信自己能行。千万不要动摇。不少人——甚至是大多数人,乃至你遇见的所有人——都依赖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大多数人的观点与媒体的观点、他们朋友们的观点毫无二致,而且认为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其他任何观点都是错误的。这种非黑即白的方式让他们无法真正理解那些创新的观点,理解那些具有革命性的新产品或产品特征。他们之所以无法理解,要么是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创新的东西是什么样,要么是因为他们所谓“好”或者“有用”的认识已经被别人灌输给他们的观点所锚定,而创新并未包含这种认识中所定义的标准。

  不要让有这样的想法、这样思考的人们拘束你。请记住,他们只代表了大众的流行观点,而这种流行观点可能是一种有害的偏见。事实上,这是一种有悖于创新精神的偏见。

  我们的世界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灰度的。作为一个发明家,你必须用灰度的眼光来看世界。你必须思想开放,千万不要随大流。事实上,你应该忘记那些所谓的“公认准则”。你应该始终保持绝对客观,忘记你所听到的各种观点和声音,像科学家一样考察事实。当你探索时,不要太早有所偏向,不要太早下结论,否则你就会变得偏激,客观的探索也因为寻找各种证明己方观点的证据而变味。谁想要花时间证明一个错误的观点?沉浸在自我膨胀中毫无意义也毫无价值。你并不需要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找一个借口。

  工程师本身就活在一个灰度的世界里,所以比一般人更容易接受这种灰度的眼光。他们拥有一种直觉,一种视野,能够判断出什么样的技术是可能的,即使这种技术还尚未诞生。另外,他们也能创造出具有部分价值的解决方案,这一切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想要取得真正的创新成就,唯有跳出现实中的一切桎梏。你必须跳出那些人为的、在口口相传中被不断放大的所谓“限制”。你必须放弃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努力用灰度的眼光来探索这个灰度的世界。

  许多我认识的发明家和工程师都与我很像,生性羞涩,仿佛活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中。他们活得像艺术家。事实上,最出色的发明家与工程师正是真正的艺术家。最好的艺术家往往都是独自工作的——脱离了公司的环境,脱离了市场部门或委员会的干预,独自一人聚精会神地完成属于自己的设计。我从不相信好的发明可能是出自某个委员会的群体决策。委员会怎么可能会达成一致呢?

  如果你独自工作,不基于任何委员会或团队,你将最有可能设计出革新性的产品与功能。这意味这你可能必须像我以前那样做,用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资源,在业余时间完成自己的项目。朋友们,最后你们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这是你真心想做的发明,你的劳动就都很值得。如果你想创造能改变世界的发明,而不是在合作的环境里为别人的发明埋头工作,你就得为你自己的项目工作。

  如果你不喜欢独自做事,不喜欢利用自己的资金、资源和业余时间的话,那么,你千万不要选择这条路。

  怀疑自己很容易,尤其是当你和别人一起工作起争执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做事的方式是正确的。有时你无法证明自己是对是错,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但是,只要你相信你自己有客观推断的能力,你就掌握了快乐与自信的关键。快乐的另一个关键是,意识到自己不必执意去反对别人而让气氛紧张。你不必为动员和说服别人而感到有压力。所以,不要烦恼,你只须坚信自己的设计、你自己的直觉、你自己对这个发明的理解即可。

  这个世界需要发明家——好的发明家。你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热爱你做的事,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你终将有所得。你在夜里独立工作,反复思考你所设计和制造的东西,为之花费的每一分钟都是值得的。我敢肯定地告诉你,你的付出是值得的。

  本文首发于腾讯科技:http://tech.qq.com/a/20130613/003802.htm

  《沃兹传》读后感(七):月球的另一面转过来了

  谈到苹果,

  人们想到的第一个名字,

  总是史蒂夫·乔布斯。

  所有光芒集中在他身上,

  以至于另一个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就像月球的另外一面

  我们并未看到

  终于,月球的另一面转过来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有一个人走过来,坐下和你聊了一天,讲了讲他的故事,起身拍拍土走了,留给你的是无穷的回味,越想越振奋,之后你也起身,准备在自己的道路上有所发现。

  一些摘录:

  沃兹的父母对他影响很大,父亲是个工程师,教给他小东西的工作原理,而母亲制造了一个笑话,结果是让沃兹明白,媒体或者政客会相信任何事情。

  有一次写程序写完之后没有显示结果,百思不得其解,沃兹在回家的路上恍然大悟:“我的程序并没有写错,它正是按照我的思路在运行,问题在于它所需要的时间太长——要经过10的25次方年这么长的时间才能算出结果!”沃兹感慨道:“这比整个宇宙存在的时间都要长!”

  沃兹说学校里的聪明我亲眼见过那些长相甜美很会说话的女生们磨着老师提高了她们的成绩。我当时就想,天啊,你们写下的这些文字是多么主观啊,根本就很难分辨是不是正确答案,正是因为数学黑白分明,要么正确,要么错误,没有烦人的灰色地带,我才喜欢数学。

  我意识到自己与社会主流或许并不相容,在数学里,二加二等于四,这就是真理,如果有天人们发现二加二等于五,就需要改革整个真理体系来与之适应。

  评价披头士与迪伦:

  迪伦的歌关注生命,生活和价值观;而披头士大多时候唱些轻飘飘的欢乐的歌——就是很高兴认识你,很高兴跟你在一起,很高兴与你相爱这类主题的,他们都很简单。

  他提到一本书《长跑者的孤独》,他说“这本书表现了人的内向驱动型思维”,他进而解释道——囚徒具有很高的长跑天赋,同时他们的思想非常独立,他在挣扎,是否去赢得那场比赛?如果他赢了的话,邪恶的典狱长就会名利双收。

  下面这句话我决定用分割线包围之:

  ——————————————————————————————

  在生命中,与“我们”相对立的有一个“他们”。他们就是所谓的行政人员,所谓的权威。有时候,我们是对的,而他们错了。

  ——————————————————————————————

  沃兹在快结束的部分讲了他的一些原则,也很精彩。

  大多数人的观点与媒体的观点,他们的朋友们的观点毫无二致,而且认为只有自己的是正确的,任何其他观点都是错误的。这种非黑即白的方式让他们无法真正理解那些创新的观点,理解那些具有革命性的新产品或者产品特征。他们之所以无法理解,要么是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创新的东西是什么样,要么是因为他们所谓的“好”或者“有用”的认识已经被别人灌输给他们的观点所锚定,而创新并未包含这种认识所定义的标准。

  大众流行观点可能是一种有害的偏见。

  我从不相信好的发明可能出自某个委员会的群体决策。委员会怎么可能达成一致呢?

  独自工作:你以一种热情关心着它们,一种其他人命令你创造什么时不可能有的热情。

  《沃兹传》读后感(八):你曾经有打电话给讲笑话热线吗?

  你有打电话给讲笑话的热线吗?在电话时代,这可是一门电讯生意。以168开头的咨询台提供这种信息服务。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除了传媒以外就是电话系统了。1971年,沃兹起身前往伯克利读大三的前一天,在家里厨房的桌子上发现了一本《君子》杂志。其中有篇文章是《小蓝盒子的秘密》,有趣极了,沃兹捧着杂志一口气读完。阅读之前沃兹还不知道什么是蓝盒子,但他读到这篇文章时兴奋不已。文章讲述的是一群科技小孩和年轻工程师如何破解电话系统的漏洞。文章里把他们称作“电话飞客”。他们只需通过电话听筒发出某种特定音频就可以进入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电话网络打免费电话。基本上,他们最初会拨打800或是555,即免费交换台的号码,然后他们用某一音调的声音来控制线路。如果可行,就会出现“唧唧”声,意味着他们已控制了串联。而电话飞客就能将它对应的音调接入网络,然后只需发出相当于AT&T电话拨打号码的声音,就可以拨打任意7位或是10位的电话号码了。

  文章吸引沃兹的另一点是它对电话飞客们细致入微的描写。他们都是匿名的技术发烧友,使用假名,散布在各处。有些人生活在东北部,有些人生活在东南部,有些则在西部。文章写道,几个人开车到亚利桑那州,途中他们把收费公用电话的电线钳紧,不知怎么就可以控制整个区域的电话网络。据说他们可以接入10条路线进行电话会议。看吧这就是“飞客”。在整个美国电话通讯网络中飞来飞去。

  有了蓝盒子,沃兹就可以免费拨打任何地方的电话,甚至是国际长途,他几乎听遍世界所有的笑话热线。只需走到公用电话那儿,拨打800,用蓝盒子占住线路,按下自动键,“哔哔哔”三声后,那位“本”就在线上了。 本是洛杉矶一个古怪的名为“快乐的本”的笑话热线。当你打进去后,一位声音嘶哑微弱的老人(他听起来真的很老)会接听。“嗨,”他说,“是我,快乐的本。”然后他会走调儿地清唱:“快乐日子又回来了,快乐日子又回来了,快乐日子又回来了……”这之后,又说,“耶,还是我,本。”

  沃兹真的很喜欢这个本,甚至创立一条笑话热线。用蓝盒子拨打全世界的笑话热线。因为很多地方都有笑话热线,无论是澳大利亚悉尼还是美国洛杉矶都有,但旧金山湾区却没有。怎么会这样?沃兹就创立了湾区第一条“打电话听笑话”热线,而且出奇地受欢迎。事实上,由于打进的电话太多,直到后来每天都接到上千个来电时,沃兹终于再也应付不过来了。

  在前互联网时代就是这样你可以打电话咨询你认识的人来解答你的某些问题或是托人办事。那么如果你刚好没有那么合适的朋友,比如说你一个幽默感的朋友都没有,你该怎么才能逗自己开心呢?除了你自己看笑话书以外, 你就只能打电话给笑话热线了。在这里我还是不得不顺便提一下矽谷灵粮堂的那位牧师。他最早开发了电话灵粮系统,你在加里弗利亚打一通电话给刘牧师的系统,就可以听到他的录音,他每天录一篇关于耶稣的好消息, 你可以打电话来灵修。

  要设置“打电话听笑话”热线,首先需要一台电话答录机 。接下来,需要笑话。沃兹的笑话都来源于拉里·王尔德的《波兰及意大利笑话大全》,这本书一直都是最畅销的笑话书。就这样,连好机器,录下笑话。沃兹用他最擅长的斯拉夫口音录制笑话。第一条笑话热线据说是由纽约地区的电话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的。你想听听笑话热线是什么样的吗?登录www.dialajoke.com,你就可以听到当时的一些录音资料。沃兹正是通过这条热线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爱丽丝。她也是一位听众。

  《沃兹传》读后感(九):苹果的初心在沃兹这里

  quot;苹果已经丢掉了成立之时的'初心'。

  quot;相比iPhone,我更喜欢Android手机,如果ios系统能够在Android设备上跑,那就再好不过了。

  .........."

  当沃兹"叛徒"一般的言论一次次出现在媒体头条,恐怕只会不断加深果粉对于这位"创始人"的反感:看,乔布斯去世之后,这个满嘴跑火车的"小丑"跳出来了。

  很明显,在以和为贵、谨言慎行的商业社会,沃兹这样公开向东家开火的人无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规则破坏者,而他似乎也乐于一再地落入媒体精心设下的"圈套"。

  如果你看过了这本《沃兹传》,或许就会对这个大大咧咧的"科技顽童"会心一笑,甚至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了:这样"不顾商业规则,只从技术本身出发"的纯种黑客如今真是如濒危动物一样稀少了。

  虽然"苹果创始人"至今仍是沃兹头顶最为耀眼的光环,但实际上他只是按下了苹果和个人电脑时代的启动键,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之后就飘然远去了,至于此后技术革命引发的商业革命、社会变革他都只是冷眼旁观。

  小时候身为导弹工程师的父亲就告诉他:技术进步总是好的——虽然冷战中核冬天的阴霾一直笼罩在他们头顶。沃兹后来也会面临着这种乐观信念在现实中的命途多舛。

  比如,苹果初心的迅速凋零。

  Apple I和Apple II都是在他的工程师思维主导下的产品。Apple I就是一块允许任何人自己组装电脑的计算机主板,只是一种解决方案而非产品。Apple II虽然集成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丰富的可扩展性依然得以延续,这种开放性形成了一个围绕Apple II周边开发软件、游戏的生态系统,"各种计算机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刊登Apple II硬件和软件的广告,Apple II的名字随处可见。我们并不需要自己去买广告版面,也无须用别的方式来打响名声。我们一夜成名。"

  但是,从Apple II开始,沃兹和乔布斯——或者说工程师思维和设计思维、商业思维之间就开始出现了分歧。沃兹坚持Apple II应该有八个扩展插槽,而乔布斯坚持只留两个。虽然这一次沃兹占了上风,但是胜利的代价却是从此被排挤出局,逐渐称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果然,营销团队主导的Apple III在"封闭"的道路上一意孤行,越走越远——在降低了可扩展性的同时增加了系统复杂性,从而使可以在上面运行的软件少之又少。乔布斯为了追求设计上的简洁,甚至没有给散热扇留下位置,结果,过热死机成了Apple III最为臭名昭著的一条罪状。

  30多年后,封闭和开放之争依然在科技圈如火如荼,悬而未决。但是,无论是盖茨与乔布斯、乔布斯与施密特之间的彼此攻歼,封闭与开放的取舍不过是他们商业天平上的一个砝码而已。未来,人们也会以"Android VS iOS"商业大战的输赢来盖棺论定。

  但是,在沃兹这里,开放却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一种技术信念,这根植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体现在他发明的每一件科技产品上,事实上Apple I正是这种黑客精神的产物:他对于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著名电脑都进行了重新设计,最后设计出了使用最少芯片的电脑。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书中对于Apple III的"背叛"耿耿于怀,对于Apple II团队的被边缘化愤愤不平。而他近年来对于苹果的批评也不过是维护内心的信念而已,与商业无关,与个人恩怨无关。

  实际上,书中涉及与乔布斯恩怨的部分只有寥寥几笔,云淡风轻,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欺骗了我,伤害了我。但是,我并没有对此非常在意。"

  作为一名玩恶作剧百无禁忌、屡屡过火的科技顽童,沃兹在生活上却是个工作、婚姻都追求从一而终的保守主义者,这也难怪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混进烟雾缭绕、酒气熏天的嬉皮士队伍,只好一掷千金办了两次音乐节过过干瘾。

  这种性格的人之所以没能继续在技术界大放异彩,原因可能很简单:他没有遇见第二个乔布斯,或者说,历史留给他的时间窗口一去不复返。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财经评书,热门财经图书、畅销职场小说、经典经济著作 ,提取书里精华,用文字和声音将书中智慧一网打尽。让你在碎片时间也能“读完”一本本好书。

  《沃兹传》读后感(十):Notes:沃兹传

  我觉得这本书最有趣的一点是父亲的教育和传承,其他的领域不同,时代不同,各自各精彩。

  书摘:

  我 爸爸 也 教 给我 不少 有用 的 知识, 让我 早早 地 迈进 了 工程 学的 大门。 这些 知识 的 传授 总是 从 我问 问题 开始, 而且, 我 总有 问 不完 的 问题。 因为 我爸 爸 是个 工程师, 所以 家里 总有 各种各样 有趣 的 东西。 当时 家里 到处 摆放 着 电阻, 自然而然 地 我会 问:“ 这是 什么?”“ 电阻 是什么?” 爸爸 总是 耐心 地 为我 解答, 而他 的 答案 非常 棒, 让 一个 六 七 岁 的 孩子 能够 完全 理解。 他 善于 沟通, 是 一等 一 的 好 老师。 他不 会 自上而下 解释 什么 是 电阻, 而是 会 回到 最 开始, 从 电子、 中子 和 质子 讲起。 他 告诉 我这 些 粒子 都是 些 什么, 物质 又是 如何如何 由 这些 简单 的 粒子 构成 的。 我 记得, 我们 花了 几周 的 时间 讨论 不同 类型 的 原子, 我 渐渐 明白 了 电子 如何 在各 种 物质 中“ 流动”—— 恰似 存在 电线 一般。 最后, 爸爸 告诉 我 电阻 是 如何 工作 的, 他 没有 讲 任何 计算( 哪有 二年级 小学生 懂得 跟 电阻 有关 的 计算 的?), 而是 用 常识 性的 演 示图 和 口头 解释 让我 明白 了 电阻 的 工作 原理。 你 可以 看到, 我 爸爸 是 怎样 对 年幼 的 我 进行 电子学 启蒙 教育 的。 对于 工程师 来说, 明白 电阻 的 工作 原理 是 必备 的 常识, 而我 在 四 年级 的 时候 就 完全 掌握 了 这一点。 当 我对 其他 的 未知 事物 充满 好奇 时, 爸爸 总 在 一旁 耐心 作答。 例如: 光是 怎么 来的, 灯泡 是 怎么 工作 的? 我想 了解 这一点, 我的 同龄 人中 没有 谁知 道 这一点—— 或许 好些 成年人 也不 明白。 爸爸 耐心 地 解释 给我 听: 光的 组成 成分 是什么, 电子 如何 通过 灯丝 并使 灯丝 发光。 我想 知道 灯丝 为什么 会 放光, 爸爸 于是 告诉 我 灯泡 最早 是 怎么 被 发明 出来 的。 他从 爱迪生 讲起, 讲了 爱迪生 如何 不断 探索 并 找到了 使 灯丝 发亮 的 奥秘。 在 不断 尝试 的 过程中, 爱迪生 发现 要使 金属丝 发光, 必须 制造 出 真空, 否则 非 真空 中的 氧气 会 让 金属丝 很快 燃烧 起来。 小小 的 灯泡 中 即 存在 着 这样 的 真空, 当 越来越多 的 电子 通过 金属丝 时, 金属丝 的 温度 也 上升 到 发光 点, 从而 发出 光 来。 通过 金属丝 的 电子 越多, 即 电流 越大 时, 金属丝 越 亮。 真 酷! 当 我 理解 发光 的 奥秘 时, 我 只有 七 八 岁。 掌握 了 这一 奥秘 让我 觉得 自己 与 身边 的 小孩 们 都 不同。 我 开始 为我 了解 了 某些 不 为人所知 的 秘密 而 感到 骄傲说到 这里 我 必须 提 一下, 我爸 爸 从来没有 把他 对 我的 电子学 教育 当作 一件 多 大的 事。 是的, 他 教 给了 我不 少 东西, 但他 从来没有 为此 大惊小怪, 而是 一贯 淡然处之。 六 年级 时, 我的 数学 知识 与 科学 知识 在 同龄 人中 遥遥领先。 我 参加 了 智商 测试, 发现 我的 智商 超过 了 200。 尽管如此, 爸爸 也 从来没有 刻意 引导 我 去 多 学 些 高深 的 知识。 我家 当时 住在 埃 德 蒙 顿 大街, 爸爸 总是 随身 带着 一块 小 黑板。 每当 我问 问题 时, 他 就 会把 小 黑板 拿出来, 一边 画着 示意图, 一边 解答 我的 疑问。 有 一次, 他 跟我 说, 从 晶体管 的 一端 输入 正 电压, 从 另一 端 输出 的 会 是 负 电压。 如此 而来, 晶体管 的 内部 一定 存在 着 某种 转换器, 即 某种 逻辑 门。 他还 会 亲自 给我 演示 如何 用 那些 叫作“ 二极管” 和“ 电阻” 的 元器件 来 构造“ 与 门” 和“ 或 门”, 以及, 这 两个 逻辑逻辑 门 之间 需要 用 晶体管 相连, 晶体管 的 作用 在于 放大 信号 并且 将 一个 逻辑 门 的 输出 导入 另一个 逻辑 门 作为 输入。 即便 到了 今天, 这 仍是 每一 台 电子 设备 的 基本 工作 原理。 爸爸 花费 了 大量 时间, 向我 展示 这些 小东西 的 工作 原理。 的 确, 这些 对 他 来说 都是 小东西, 尽管 仙童 半导体 公司 和 德州 仪器 公司 仅在 十 年前 才 首次 发明 了 晶体管。 当时, 大多数人 对 晶体管 是什么 一无所知, 真空管 已经 是 很 领先 的 技术 了, 而我 爸爸 却能 教 给我 关于 晶体管 的 知识。 他的 技术 水平 事实上 走在 了 时代 的 前列, 也许 正是 他的 绝密 工作 给予 了 他 接触 这些 尖端 技术 的 机会, 我也 因此 而 受益, 早早 地 了解 了 那个 时代时代 的 尖端 技术。 爸爸 的 教育 方式 不是 让我 生硬 地 去 背 什么 构成 了 逻辑 门, 而是 让我 自然而然 地 了解 电子 是 如何 流动 以 完成 特定 逻辑 门 的 功能。 要想 真正 地 理解 和 掌握 知识, 光 读书 肯定 是 不够 的。 爸爸 教 给我 的 这些 知识、 这些 方法 帮助 我不 断 激发 自己的 潜能, 去 完成 我 后来 的 计算机 设计。

  ● ○ ● 爸爸 教 给我 许多 重要的 东西, 我 最 想 跟你 分享 的 是 在我看来 他 教 给我 的 最重要的 一课—— 他 训练 我 如何 做 一名 工程师。 这对 我的我的 一生 影响 深远, 甚至 比 爸爸 的 诚信 观 对 我的 影响 还 深。 这里 说的“ 工程师” 指的 是 真正 的 工程师, 或者说 是 工程师 中的 工程师。 我 清楚 地 记得 爸爸 坚定 地 告诉 我, 工程师 是 世界上 最 高尚、 最重要的 职业, 作为 一名 工程师, 你 可 以用 自己的 智慧 创造 出 新的 仪器, 让人 们 活得 更 幸福, 让 世界 变得 更美 好。 他 告诉 我, 工程师 的 工作 能改变 世界, 能改变 许多 人的 生活。 时至今日, 我 仍然 坚信 工程师 是 世界上 最重要的 人之 一。 我 相信 我也 是 其中之一, 我 一直 致力于 人类 工程 水平 的 不断 精 进。 当 每一 项 工程 技术上 的 新发明 问世 时, 总会 有 诸如此类 的 争辩: 这项 技术 是 利 大于 弊 还是 弊 大于 利? 原子弹 就是 一个 很好 的 例子。 我 爸爸 的 观点 是, 技术 推动 了 人类 文明 和 社会 进步, 所有 的 新技术 都是 好的。 符合 人们 需要需要 的 新装置、 新 仪器 都是 正当 的, 它们 应该 被 发明 和 制造 出来, 而 不应 被 政府 或 其他 组织 干涉。 在 我 十岁 甚至 更小 的 时候, 我 就 认同 了 这一 观点。 我的 内心 一直 坚信 技术 进步 是 好的。 人们 对此 一直 争论不休, 但我 对 自己的 观点 毫不 怀疑。 我 相信 技术 推动 了 社会 进步。 一直 都是 这样。

  [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吉娜•史密斯(Gina Smith) 著 (2013-04-20). 沃兹传:与苹果一起疯狂(图文精编版) (中信十年人物经典) (Kindle 位置 142-145). 中信出版社. Kindle 版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