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碎片》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碎片》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8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碎片》的读后感10篇

  《碎片》是一本由(日)青山七惠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1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碎片》读后感(一):不被察觉的碎片

  什么是碎片?

  是眼眸深处倾斜的海洋吗?我不知道。

  是衣橱里摆放着的白衬衣吗?我不知道。

  是父亲手上纹路清晰岁月痕迹吗?我不知道。

  这本书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父亲和女儿相处故事

  作为父亲的远藤忠雄和作为女儿的桐子意外地单独一起去参加了吃樱桃观光一日游活动。女儿不记得有和父亲单独出来游玩的经历,以至于女儿总感觉有些让人在意的尴尬别扭一路上,父女间的对话很少,只是简单的“嗯”“哦”,一种两人只是认识关系氛围在他们之间充斥着。也许是父女俩太久没有这样单独在一起过,所以难免有些疏远。

  在休息站的时候父亲扶起了摔倒的老奶奶,桐子看见了这一切觉得父亲的形象和她记忆中的有些不一样了,后来在樱桃园里父亲热心得没有表情地去帮妇人们摘樱桃就更让桐子疑惑父亲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因为桐子有摄影作业,所以她一路上都在拍,拍车窗模糊风景,拍樱桃园里红的、黄的簇拥着的樱桃,拍那些好像没吃过樱桃的中年女人们,拍阿尔卑斯山的轮廓,拍苹果园里的小路。在她看来,这些东西应该算是碎片。在回程的路上,他们听从导游安排到了一处寺院,靠近大门口处有一口被栏杆围着的敲钟,桐子和父亲就这样坐在钟前,突然想起小时候家人一起来过这里,也是坐在这口钟前,记得相册里好像有这张照片。父亲经桐子这么一提醒也才想起一家人以前确实来过这里。我想这个地方就是记忆的碎片,承载着桐子一家美好的回忆

  一日游结束后,桐子和父亲的生活一切如常,桐子偶尔回家看看,对父亲的印象好像停留在那几件不同样式灰色西服上。要交摄影作业了,桐子随意洗了几张照片拿来挑选为作业,找了几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看了几遍后突然发现一张父亲在一群中年女人的簇拥下手摘樱桃的侧脸,父亲透过树的缝隙看天,不知道他那时候在想些什么。

  一个人性格品行总是通过细节体现出来,书中叙述的春游的这段经历就像是碎片一般,牵扯出了更多的碎片,拼凑了父亲不太显现的性格,似乎于平淡中拉近了父女俩之间的距离。再细细想来什么是碎片?也许就是我们生活中不被察觉的东西。书中父亲不为人知一面通过与女儿的一次单独春游显现出来 ,使得那种不言而喻幸福感流露出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不被我们察觉,甚至被忽略。

  妈妈洗的鞋子总是出奇的白,爸爸手机铃声总是很大声。

  书桌上很久没看的书沾了灰,阳台上的月季又悄悄红了。

  藏在日记本里的梦想少年都被忘了。

  行走在人来人往人间,我们一直都在收集碎片、忘记碎片,然后又想起那些被遗忘却很重要的碎片。

  碎片于我们的意义,也许就是整个人生,整个生命开始到最后的结束。我们需要它们来感知这个世界,感知和我们一同行走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我们的家人、朋友,甚至只是擦身而过路人甲乙丙丁,与其对视的一眼就足以让瞬间永恒

  突然想问问我的碎片:我,还能找到过去的你吗?我,还能想象未来进行时的你吗?

  我想我只是突然想你了。

  《碎片》读后感(二):关于碎片

  很久以前看到一半的书,意外被翻了出来。纸页有微微发黄,书里有一些画线和关于字词的注释。惊奇自己以前似乎是没有在书上勾画的习惯,看了很久笔迹觉得像爸爸写的。晚饭后求证,果然是。

  重读《碎片》,不是看到他的勾画,纸页内外的两个父亲叠合起来。孩童的记忆是碎片,刚长成便离家,更大更广的世界挤进来,过往愈斑驳。

  记起一个午后,我爸坐在旁边沙发上打盹儿,通过他自己不经意的提起和别人零碎的描述慢慢拼凑出一个关于他少年时代的模糊印象。是沉默内敛的,自己一个人在操场跑步也很开心喜欢逗鸟,与女生打交道时有点笨拙,不争强好胜,一堆男生围一块儿讲笑话会凑过去跟着笑笑,虽然没怎么听明白可能我的校园里也有这样的人,不太能被注意到,瘦弱,像默片。这样的少年与眼前靠在沙发上打盹的已经秃头的男人混在一起,又扯远。爸胳膊动了下醒过来,仿佛从时间的洪流里抽身出来。

  “爸爸的视线跳出了照片,投向那淡淡星辰已浮现于云端的东方的世界”

  在我的世界,爸爸是串不起来的碎片,而我未曾去了解过他的世界。

  《碎片》读后感(三):“碎片”里折射的人生意

  “碎片”里折射的人生意味

  ——读青山七惠的《碎片》

  范典/文

  青山七惠擅长写一些中短篇的小说文字清丽,像一泓清水般散发出熠熠日光。在新生代的日本女作家里,当然不乏一些风格独立作风新潮的作品,因为性别意识爱情观点创作类型小说,打上了很明显女性标签。青山七惠自《窗灯》、《一个人的好天气》等小说在内地出版后,其自成一体的清雅风格深受年轻读者喜爱,也不知为什么,或许是因为风格,也或许是她写出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

  你可能会问日本和中国的生活状况还是有区别,为何中国读者能认同日本作家对生活对人生的观点呢?或许在《一个人的好天气》里还有“飞特一族”等新鲜字眼,可是到了青山七惠最新作品《碎片》中,这种新鲜感会消失殆尽,会觉得跟我们的生活十分贴近。

  她依然是她,浅显而细碎的文字,带有日本私小说风格的写作,除了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外,似乎要带给我们一种借鉴,可是她并未提出某种观点,或是想指导我们什么,而且在描写整个故事时并未设置高潮起伏之类的环节。曾以为写过《通天阁》、《葵》的西加奈子和她风格接近,可是西加奈子显然在结构上更有设计,两人在注重细节上同样到位,信手拈来,就如同发生在昨日,而这些均是她们亲身经历的,历历在目

  这本书含了三个短篇,分别为《碎片》、《榉树的房间》和《山猫》。个人更喜欢一和三,中间那篇作者男性为视角写跟两个女孩的爱情,感觉上不太适应,且文笔有些漶漫,长得像棵榉树的小麦看起来也不是非常有特色。大段心理描写看起来真实可感,但是对表现故事却起了太大作用,只会感到在阅读上造成粘滞、压抑之感。或许是青山七惠刻意要尝试另一种写作的风格吧?

  三个小说看似风格统一,在我眼里却有微小变化。《碎片》很顺,基本上叙事顺序是围绕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发展的,而《榉树的房间》打乱了正常的叙事顺序,有意插入了些回想、记忆的片段,到了《山猫》又是很顺的叙事风格,只不过有了一些一笔带过、浓缩性的句段,令节奏上呈现紧慢之感。

  作者将自己要表达意思其实隐藏得很深,看似文字浅白易懂,但往往读到结束的最后一个标点,你还不清楚她到底要表现什么。她聪明在将某种意有所指的象征物搁在书内,然后想在现实生活中找寻出与之相联系的细节,这种联系就造成了她作品的某种风格的特征。读者隐约感觉到在那些巨细无遗的细节描写中蕴藏着哲学意味,如果仔细静下心来琢磨,是一定可以找到其中的关联和意思的。

  比如她的《碎片》,一家五口原本订好旅行计划集体一日游,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哥哥的女儿病了,嫂子又因与哥哥吵架而离家,哥哥只好留在家照看女儿,妈妈也就没这个心情前往采摘樱桃的旅程。于是女儿桐子只能和爸爸一同出游——她前不久还报了摄影培训班,而老师布置任务是拍一组题为《碎片》的照片。

  这就使得该篇小说有点命题作文的意味,什么是“碎片”呢?作者意欲指出的是生活和记忆的碎片,而人生脱离不开这些“碎片”。当你还未踏上旅途的时候,生活都按着既定方向行进,可是一旦踏上旅程,所有新鲜事物都带上了偶然性,所遇都是未知的。可是当人生沉淀下来时,只有一些“碎片”会镶嵌在生命里,那是对你有特殊意义和特殊感情的记忆画面

  摄影这一行为,在书中起到了一种借代的作用,桐子自己也没有意料到自己只为完成作业的行为,却为日后留下了可供回忆的画面,尤其是她的爸爸,她认为“长着一副没有主见也没有危害性的平庸相貌,性格也随和至极。虽说不无超脱世俗之风,却不是风流之人,除了个子高点儿之外,基本没有男人味”的爸爸,在照片冲印出来后,她忽然感到一种陌生感,她开始对爸爸的形象进行重新的审定和定义

  父女间有些小小的隔阂,因为自小在桐子眼里,哥哥与爸爸的争吵不论原因,因为父权在家庭中的影响,做小孩的就算真的错了,也应慑服于父权的威严之下。而在旅途中,她看到爸爸在处处助人为乐,他的随和、善意被周围的人喜爱着,可是她依然为爸爸的没有“霸气、骨气”之类的个性而言嗔着,这种矛盾的心理通过事件人物的言词中表现出来,看似浅淡,却十分直露。

  书中提到的阿尔卑斯山脉、钟都是固定的东西,它们成为某种象征记忆重合点而出现,它们不会因为人的失忆或健忘而消失,可却会因为人们的回忆和镜头成为生活的点缀,即人生的“碎片”。故事里的许多东西都带有不确定性,比如事先计划好的旅程、高速公路上的老太太摔倒、寻找玫瑰花拱门的庭院、原本要冲印的照片却因为梅雨天而搁置等等,作者有意淡化这些事情,而刻意表现因这些事情带来的某种情绪想法,使读者从层层铺展的细节中去探索她真实的用意。

  而《山猫》缘由亲戚的女儿想到东京开眼界,住到女主人杏子家,夫妇两人带着表妹四处游玩,短短假期里的相处带来的一点小磨擦和生活实录,西表岛的“山猫”亦成为一种象征和善意的嘲讽,如果说开去,又可以发掘出许多。

  读青山七惠的文字,妙就妙在可以反复读,因为故事性弱,主题晦涩,着字着句的分析还是需要许多耐心的。但是看完绝对受用,就像明明书已经读完了,那些细节还像“碎片”般在你心里熠熠发亮。

  《碎片》读后感(四):忽然想抱住爸爸,和他说声对不起

  一般家庭里女儿都是和爸爸更亲近吧,以爸爸的掌上明珠自居。从小到上大学之前,我也是这个样子。可是上大学之后却改变了。

  一方面是我自己这个大学上的不尽如人意,虽然考上理想学校却因为不懂的大学的生存模式,很少参加活动,朋友自然也就很少,自己过得不开心,面对对自己殷殷期盼父母就有了或逃避,或内疚,或不耐烦的情绪。经常是从来不跟父母打电话,妈妈打过来我在上网,然后就问一声答应一声,不问就沉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而爸爸,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打给我多数聊的是我的成绩,而在大学,成绩既然无关紧要,便没什么好聊的了。回到家,我沉迷网络,爸爸沉迷下棋,俩人出了在争电脑时有交流,其他时间就是面对面也没什么话好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呢?也许是我回到家不看书不学习只上网的状态激怒了他,他开始给我教育,而上大学的我早已不耐烦他那副训导的样子,不耐烦又呛人的出口顶撞,而爸爸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拿出父亲的威严,只是无奈的闭上嘴,继续下棋或是是看书,难得几次交流就这样戛然而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方面,爸爸对我上大学后培养的颓废摇头不止,另一方面,上了大学后,自认为见过一些成功人士的我,开始对爸爸的人生有了责怪。看到他不问世事一心在电脑上下围棋的样子,我也会在心里想:你为什么不是那些大款,你为什么不能好好混个官,这样我也不用那么辛苦的读书,也不用想到未来就一片茫然——如果你有个一官半职本来可以帮我把一切安排好的!我知道这是很没道理的,可是人到中年才晓得钱的好处的爸爸,未必也没有在心里如此悔恨过吧。

  看了碎片,突然觉得书里的那个爸爸和自己心里的爸爸重叠在一起,又可怜伟大的样子。突然觉得不能在那个样子了,我只有一个爸爸,而爸爸并不像书中的爸爸在我们的童年只留下碎片,他在我过去的回忆里占据大片大片的片段,我要在以后的岁月里好好爱他。

  《碎片》读后感(五):碎片零落,已无波澜

  我有一个习惯,如果有一个作家在我生命中的某段历程中用几行文字影响过我,我便会忠贞不渝地跟随他,一本接一本地收集下去。或者说,这也是我怀旧的特殊方式,总固执地认为只要我还坚持阅读,就会通过他的文字,始终与初识他的我隔空对话,似乎那些只言片语中散落着我成长的碎片,藏匿着我当初的美好。常常会幻想,当我随着整个世界旋转时,那些作家扎根于自己的文字,静止不动。

  当我第一次被《一个人的好天气》清丽朴素的装帧吸引时,就毫不犹豫地买下它。那时,我还没有卓越账号,还没有尝过网购图书的甜头,还不懂辨别大师与写手。就这样,第一次邂逅青山七惠。

  在某个下午,阳光刚好洒满床,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故事短小,主角平凡,情节简单,语言清淡。像是喝下一杯温水,但却留有丝丝味道,或是甘甜,或是苦涩,暧昧不清,难以散去。吟子和知寿的对话简单却有力,有一种“温柔地推翻世界”的力量。

  我对这种治愈系的文字最没有抵抗力,从此以后一本一本地追下去《窗灯》《温柔的叹息》,到今天读完的《碎片》。但不知是我还是文字已经改变,我越发觉得这清水越发温吞,而当初的暧昧味道也渐渐散去。也许是我太过浮躁,所以无法静心欣赏这种细腻。也许是我内心坚硬,那文字中的微小力量只能挠挠痒。

  尽管如此,我主观的情感迟钝并不能淹没这本书的好。第一篇《碎片》是我读得最为煎熬的,文中的父亲与我父亲十分相近,少言寡语,与我聊天时不知从何谈起,每次都是固定不变的问题“最近忙吗?天气热吗?钱够花吗?”。所以,我完全可以体会文中那种尴尬的温暖,才会不停地想快进快进。但无可否认,“碎片”这一概念的抛出的确出彩,其实人生不就是无数碎片组成的吗?就像某团小贱受唱的“是片刻组成永恒”啊~

  第二篇《榉树的房间》是我最爱的一篇,细腻的心理描写,读时并无感,但是回想起却惊觉处处精准。已经订婚的男主角无法忘记住在同一栋公寓的前女友,过去种种回忆莫名其妙地不停浮现,既留恋旧时光又想抛弃过去迎接新生活,但这种想法越是急切却越是矛盾痛苦。毕竟过去是一个泥潭,越是挣扎,陷得越深,否认永远是下下策。最后,当迈进新生活时,坦然面对无法剔除的过去,反倒更为轻松自在。

  《山猫》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其实情节并不跌宕,但就偏偏是这种并无意外让我意外。可能式被情节复杂的电影小说洗脑,我在最开始读到对于枝的描写“犹如开错了季节和场所的花朵一样引人注目”时,就开始意淫枝要与秋人发生些什么。但事实是,我想多了。本来就是一盘爽口小菜,我却怀疑里面藏着天妇罗。

  青山七惠的确是太过细腻,细腻到我开始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如一只蜻蜓轻点心湖,无法激起曾经的波澜。告别了多愁善感的少女年代,我开始在自己的心里筑起高楼大厦,微风扫过,定然不动,但随风飘飞的片片叶子,也许是曾经的碎片,点染上了过去的色彩,代替波澜,悄悄低诉。

  以文艺结尾,向文艺告别。

  《碎片》读后感(六):最爱那篇《榉树的房间》

  “像观看玻璃柜里陈列的古籍一样,那里面应有的意义或真实感都不复存在”。

  就要结婚的谅助,开始莫名想念曾给他带来羞耻与失望的小麦。像是初次见到小麦时,看到他嘴角细小的伤痕一般,这段回忆一直是他心上的细痕,再怎么假装,也掩盖不了偶尔伤口裂开时的隐痛。

  小麦是活在梦里的人,她觉得“我们生存的世界其实是梦境,而在真正的世界里,所有的人都整天在睡觉”。她像神社打开的水龙头一样肆意地活,喜欢和讨厌都很直接,不会对人来虚的那一套。她毫无保留地对谅助,不在意他进入私人空间,但这种完全的放开反而让谅助觉得不安。

  的确,是她先说的分手,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挥挥手祝各自安好。这种洒脱也许无情,但是无谓的强求,只会消磨掉彼此仅有的美好,所以到这地步就散了更好。小麦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因此果断而迅速。

  谅助的羞耻,在他是被甩的那一个。但他至少有段时间全心全意地喜欢过一个女孩,他相信她有着只有他能发现的美,加上羞耻感随着回忆次数的增多而变淡,小麦在他心里,成了很纠结的存在。他幻想着小麦能回心转意 ,期待与她重逢,却又任命地和“完美妻子 人选”华子结婚。

  谅助是无力的,他在人群中再普通不过,初入社会朦胧的不安与单纯逐渐变为现实、狭隘的安宁,不绝望,也不再希望。小麦青草般的自由与野性让他着迷、向往。可他跳不出外在世界的评判标准,他做事总希望在他人眼里看起来成熟。这种想法本身就太幼稚。即使是结婚,他也要一遍遍地确认,自己真的要结婚,绝对要结婚。他从未提到过爱华子,“合适”就决定了他的婚姻。他可能永远不会向华子说起小麦,说起自己的曾经。他真想忘却,可做不到。

  承载太多回忆的人,要么更加珍惜当下,懂得这尘埃落定的不易;或是像林夕的词“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偏执地陷入,不满足现在的一切。

  “我并非对她还有什么留恋,一想到那个房间里住着小麦时的痛,就如回想到灵巧地摆脱了脖子上的环套、自己走丢的宠物狗挨雨淋的情景时的痛是一个性质的。若是想象成它在蓝天下摇晃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嬉戏的话,反倒是会气恼的”。

  就像被我们错过的人,若知道他过的很好,比以前更快活,心里是不喜欢这种“好”的。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主动权一直在他手里,他可以先来招惹你,搅动你的情绪,也可以随时离去。你不一定是喜欢他,但还是会在意。

  “我以为自己会落泪,但没有,我已经很久没有哭泣了”。回忆放大了谅助的喜欢、遗憾和执念,其实本来并没有多深刻,所以他欲哭无泪。所谓永不忘却,很多时候只是懒得改变说法。《小团圆》里,“等你二十五年,我也老了,不如就说永远等你吧”。初心早已磨损,但表面依旧维持着等待的姿态。

  文章的结尾,谅助和华子一起搬走了。最后一眼轻描淡写的回望,像是没有认真告别的离去。留下我们在原地,茫然地望,隐隐失落。

  《碎片》读后感(七):《榉树的房间》

  “可是啊,这就是和搬家的时候一样啊。搬家之前不是收拾以前的旧东西吗?即使是想要扔掉的东西,在扔掉之前也想最后看一眼吧。这就和搬家一样。你现在是想要把小麦扔掉吧。只不过,不忍心就这么扔掉,才会这样最后一次温情脉脉地回忆起小麦来的。”——这是黑川针对凉助在结婚前夕,一直想起4年前分手的、谈了2年的女友——小麦的点点滴滴而给的解释。

  也许吧,凉助要结婚。一个认识不到一年的女孩,这个女孩还时常让凉助误认为她就是小麦。他觉得时候到了,是该走出那段感情了。只是真的动过情,总有那样的几分不舍。在阅读的时候,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凉助对小麦的喜爱与被甩的不甘心。我想凉助是挨着小麦的,尽管他选择与他人结婚,尽管他的“绝对结婚”、“现在,现在,现在,现在......”是这样的笃定。而对小麦的回忆背叛着他,他在摇摆。

  每个人都会有段放不下的感情吧。心里的那个人,见到了,等到了,也许不会接受,但终会触动。一起进入婚姻殿堂的人不一定是自己最爱的人。如果结尾,凉助凝望着三O三,走向小麦,这个故事又会怎么样?小麦后来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像凉助那样猜想。她是一个小麦色肤色,喜欢各式高跟鞋,个子高大的女人。她提的分手会不会是因为这个理由,凉助才会这样介怀。

  我是一个不喜欢完美结局的人。如果凉助与小麦重归于好,我会觉得太无聊。这样转身,将视线从三O三移到已到马路对面的未婚妻身上正好。我不由得想象出两住在那时脸上的会心一笑——那样轻松,那样美好!

  《碎片》读后感(八):少女情绪之旅

  乍读来平淡无奇,就像既不疲惫也无兴奋的短途旅行,味同鸡肋。虽然父女一同旅行的设置还是不落窠臼的,但小说很快在读者对更多不俗描写的期待中结束了。

  可能是对川端康成文学奖作品有太多寄托——旅行中有的波澜惊奇、不安忐忑、意外收获——可能远远不是一次城郊一日游所能囊括的:这些旅途中所有的波澜壮阔和柳暗花明被作者随意落笔的跌落冰窖的无助对话、冷冷观望意外掺扶、因为长得像园丁被女人们簇拥——这些近乎于细枝末节的的笔墨所取代。读者多舛的联想被拉回了几乎永远平安无事地行驶在休息站之间的大巴车上。

  既然定下了爸爸内心一样平静的基调,那就一路风平浪静到底吧。作者仍然若无其事的插叙了爸爸和哥哥扭打在一起的回忆,让全文一下子有了故事性,也回答了开头哥哥看似借故婉拒实则极不情愿与爸爸一同旅行的强硬态度,还让读者对爸爸的猜想多了更多有血有肉的可能。很微妙,很有戏。此外,小说尾声“我”苦苦寻找爸爸口中笃定存在的美丽庭院无果的失望气愤,甚至是被欺骗的屈辱感——如此强烈的情绪导火索竟然是这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很明显,“我”对爸爸不是完全没有一点期待的,即使卑微,类似一种侥幸心理。读到这里,很难不引起共鸣:少女对父亲天然多元的感情。

  一张张碎片拼接成了一段平静得近乎尴尬的旅程。“我”从一开始的完全不抱期许,到被爸爸助人为乐(可能他感受不到帮助人的快乐)搞得莫名其妙得有侥幸,再到找失庭院的失望而归——情绪上的波澜壮阔浓缩在这段紧凑的旅途中并且自然倾泻如流水(账

  《碎片》读后感(九):自己的影子,作者的情结

  其实,与其说这本书整体写的如何好,不如说某些字句和情结来的震撼

  自己每次都是这样的,选一本书,先看文字和装潢,二看作者的名字是否好听和吸引力(呃,够神经的),三是听朋友和身边人的推荐。经过这样的层层变态的过滤系统,才可有机会进入我的眼帘。

  呵呵,这本书呢,是喜欢作者的另外一本小说才安心下来看的。二是喜欢这本书的名字,有顿时的吸引力。三就是从手中经过的时候这本书的装潢真的蛮精致了··恩,因此,这样就有缘分翻开了吧

  与其说一本书的脉络或是文章情节吸引我,这本书的个别“碎片”反而更胜一筹。自己喜欢的文字或是同感的一些话已经记到读书笔记里了。不过在这里还是要专程祭奠下与作者偶尔撞见的那种无奈的情感

  ——比如,“我的个性里并没有不需要的赶紧扔掉的决绝。因为付出了感情,所以什么都不舍丢弃。可眼睁睁看着珍贵的东西要窝在自己身边发坏,只有不得不离开。”

  ——又比如,即使想扔掉的东西,在扔之前也会想看最后一眼吧。就和搬家一样,你现在频繁想起,是因为想把他扔掉吧?不忍心就这么扔掉,才会最后一次含情脉脉的回忆起他的。就像流水作业一样,以后也不会再想起来了。然或往垃圾袋里一塞,扔掉完事。

  恩,如此心细却又矫情的感情,原来薄情的人类都会偶尔如此的

  《碎片》读后感(十):一个人的好主意

  如果青山七惠是生在中国,会获得文学奖吗?这个女孩子已经获得芥川龙之介奖、川端康成奖……日本的文学奖种类繁多,风格多样,不像中国的文学奖,好像总归范围和风格太有限。

  有人说她写得太淡了。这种淡,如果生在中国,恐怕也写不出来。中国的文学,历来讲究题眼,即使通篇都很淡,到最后依然会忍不住点一下题。而她却总能坚持从头淡到尾,淡到让你心服口服,也是一种境界了。

  而这种淡,之所以没有沦为无意义,在于总是建立在“一个好主意”之上。《一个人的好天气》,让一个打散工的女孩子和一个老奶奶住在一处,有了这层奇特的关系互动,怎么淡都有了点意味;《温柔的叹息》里,让忽然到来的弟弟暗中记录姐姐无趣的生活,这种借他人之眼的自观,比独自陈叙更加耐人询问;最新这本《碎片》,由三个中篇组成,第一篇就是助她获得川端康成奖的《碎片》,讲的是女儿“我”凑巧与爸一起“摘樱桃一日游”的故事, 把女儿和父亲单独放在一起,任由他们互相不自然地相处,这样一个好主意,使这篇依然淡得不可方物的小说,显出一种略微别扭又耐人寻味的质地。

  这里面的“我”叫桐子,和往常她所有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是个家庭关系单薄,漂浮在外的女孩儿,甚至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偶尔回家一趟,全家决定去参加“摘樱桃一日游”,但因为哥哥和嫂子闹别扭,小孩又生病了,所以哥哥和妈妈只好留下来照顾小孩,让桐子和父亲两个人同去。一路上,父女二人丝毫不见任何亲昵, 女儿看到父亲帮助他人,只觉得好像见到“猫狗忽然开口说话一样”,一种全然的陌生。女儿第一次把父亲当作单独的“一个人”来打量,也没有任何结果,两个人对任何事情都达不成共同意见,看着帮其它女人摘樱桃的爸爸,桐子只是觉得:如果父亲年轻三十岁,也必然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两个人想起好多年前全家曾经也来这里游玩过,但也完全没有唤起任何温馨甜蜜的回忆。几个星期后,女儿拿到当时拍下的,主题为《碎片》的一组照片,里面也都是无意义的细节,只有父亲一个不知看着何方的模糊侧脸。

  关于“碎片”的讨论,虽然点题,但也没有什么让人特别触动的地方,倒是爸爸轻轻一句:“爸爸其实就跟不存在一样。”让桐子和读者一起哑然。

  父亲这个角色,在一些家庭中是有点尴尬的存在,它是家庭对外的一个角色,对内却往往缺乏存在感:离家的子女打电话回家,也往往是跟母亲说个不停,换成爸爸则往往无言。尤其是在日本这样男性养家,母亲主持家务的分工状态下,父亲这个角色的分裂与“不存在”,可能是很多小孩子共同的感受。青山七惠聪明地创造了这样一个环境,与“父亲”这个角色直接相对,对日本社会中“父亲”这个角色进行了几乎是最贴身的描写:一个普通没有个性的男人,正是几乎要被自己遗忘的父亲。他几乎不能获得自己的任何认同,然而他确实就是自己的父亲。自己已经对小时候的记忆忘了个干净,甚至连父亲也是。那么联系着自己和父亲之间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大概就是这两个字:碎片——“饭后杯盘狼藉的餐桌、凉台上椅垫绽开口子的椅子、楼梯下的杂物架、与这些融为一体的爸爸、早上八点准时离开家,融入奔向车站的人流中的爸爸。”

  剩下的两篇,一是《榉树的房间》,讲快结婚的年轻男人抱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态度想起与自己住在同一个公寓楼的前女友,像是怀念,又像是最后一次告别。细节写得非常好。二是《山猫》,亲戚家的小孩来东京短暂的度假,与年轻的夫妇之间的故事,与女主人之间微妙的相处,仿佛是年轻的夫妇提前感受了当父母,尤其是当青春期小孩的父母的滋味。微妙之处也写得很好。

  没有太多抒情,只是娓娓道来的叙述,却能将一种情绪完全细致的表达出来,这样的淡故事,读上去简单,其实很难写啊。写不好就容易变得乏味,而青山七惠小姐,却已经全然掌握了讲这种故事的技巧。如果说之前还觉得不怎么放在心上,到了这一本,已经不得不佩服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