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奇特的一生》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奇特的一生》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2 21:2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奇特的一生》经典读后感10篇

  《奇特一生》是一本由[苏] 格拉宁著作,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1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一):《奇特一生》读后感

  读完全书,对作者一再强调的“时间统计法”并没有太多感触。虽然书里一再强调柳比歇夫如何把握住了时间,在我看来其实这样的行为就他人来说没什么效仿的价值(其实作者也提到了这一点)。本质上,柳比歇夫近乎偏执的统计自己时间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满足,一种本能要求自己能够更加有秩序和条理的需要。就像作者在书里也提到过,某些科学家会将自己大大小小,所有的花销都完整记录下来一样,就这个整理和统计的过程,就能给人带来一种满足感。柳比歇夫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是出于一种精神上的洁癖。就像有人房间是非整洁,而有些人的房间从来都乱七八糟重点在于,只要住在这个房间里的人觉得舒适,也就谈不上什么好与不好。由于全书一直在反复描俗时间统计法,就柳比歇夫的其他并未赘述,而我以为,真正值得学习的,是像柳比歇夫一样时刻寻找到能填充心灵事物(当然是要符合道德标准的),这样才能免于浪费,真正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二):统计时间-反馈-修正

  统计在各项活动上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

  通过做这样的记录,柳比歇夫获得了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

  -------------------

  ⑴记录。运用各种各样的耗时记录卡准确地记录时间耗费情况工作记实表,真实准确;   ⑵统计。每填完一个时间区段后,对时间耗费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看看用于开会、听汇报、检查工作、调查研究、走访用户、读书看报等项目的时间比例有多大,并绘成图表。   ⑶分析。对照工作效果,分析时间耗费的情况,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浪费时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做了不该做的工作;做了应该由别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费别人时间的工作;犯了过去犯过的错误;开会和处理人事关系时间过长等等。   ⑷反馈。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消除浪费时间因素的计划,并反馈于下一时段。

  ---------------------------------

  精确的记录自己的时间,认真的局六合时邕,就像财富金钱一样使用。

  当泛滥的梦想遭遇失踪的时间

  我很清楚自己刚刚做的这件事用了多少时间,我也完全能掌控自己马上要做的那件事需要多少时间。”这种能力所带来的好处就是,你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时间,也知道它们的去向,由此,你产生了意义感、安全感和满足感。你不会困惑自己的生命都花到哪儿去了;你不会感到自己被时间的海浪推来搡去,飘摇不定;你也不会抱怨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时间不够了。记得书中也提及过,随着人年龄增长,感知时间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我想,这也许是因为越是年长的人,他感知时间的经验就越丰富。可是,如果我们从来都没有感知时间的习惯,也许这种能力要等到我们七老八十时候才能够具备。因此,如果能早一点培养出这个能力,我们的人生就会早一点受益。从这种意义上看,其实那些“不戴表的人”,并不是不关心时间、生活慵懒随性的人;相反,他们是真正和时间亲近的人,他们有着极强的时间感知能力,他们太了解自己在每一分钟里做过的、和即将做的每件事,以及它们的进展了,以至于他们根本不需要看表。

  其次,我深切地感受到时间是如此的狡猾,光阴是如此的易逝。即便我似乎已经竭尽所能地将每件事的记录时间误差都控制在三分钟之内,在睡前结算一天的时间时,我还是发现有至少一小时的时间“失踪了”。也就是,一天中所做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全部相加而得到的“净支出” 比用睡前时刻减去起床时刻所得出的“毛支出”少了至少一小时。即便是这样费尽心机地追踪时间,都仍然让它溜之大吉了,足可见时间是多么容易逝去、多么难以捕捉。这也就难怪我们时常觉得时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时常不知道某一段时间过到哪儿去了。既然如此,“抢救”时间、珍惜时间的运动势在必行了,否则,如果我们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那些失踪的时间加起来就不是几个小时,而是几年、几十年……

  我的第三个重大发现就是,在实践时间管理法的日子里,我居然做了比平时更多的事。这也是我最感奇妙的一点。我并没有逼迫自己、并没有争分夺秒、并没有给自己一天的工作量以更高的要求,我只是遵照自己开始定下的三个原则,老老实实地记录下了每件事情所需的时间而已。仔细分析后我发现,是“记录”这个动作本身提高了我的做事效率。一方面,它让我在无意识间为自己的每次行动设定了时间。比如,如果我打算休息20分钟,我就绝不会休息25分钟,而当我按照原计划休息了20分钟后,我就已经感到满足了。另一方面,它让我用更整块的时间集中去做一件事。比如,我本来会在做这件事时想到那件,于是就把这件丢在一旁,而那件没做一会儿,我又转而去做另一件了;可是有了时间管理法,我必须明确地记录下每件事情的时间,为了不增加记录和计算时间的麻烦,我不再那么频繁地在事情之间转换,而是在做完这一件之后再做下一件;在做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在用一段时间来完成一个任务,并且这个任务的所需时间不是无限的,而是特定的,它将被记录下来。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超前完成了任务,竟然赢得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于是我把这部分时间利用起来做了额外的事。由此,我不仅超额完成了计划,而且因为争取到了额外的时间而感到自信和满足。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三):人生需要有一个伟大目标

  这本书定位为一本记实性散文,作者通过陈述柳比歇夫的一生,阐述了一种与时间有着奇妙关系的生活方式。

  在规划上,为了尽量真实还原主人公的一生,作者在措辞上反复斟酌,或因此书的前半部分略显枯燥。通读下来,在平凡场景中还原了一个血肉真实的生物学家。

  在内容上,最大的收获不是时间统计的方法,而是提醒着读者要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或称之为人生意义思考

  在很多读书网站上,将本书归类于时间管理,个人并不苟同。文中提到的“时间统计法”并非人人适用,一来这种方法需要极好的自控力,于自己并不适用,二来按照书中的方法来记录时间却也枯燥,这也就是很多工具书诈读新鲜,实则无用的原因所在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四):究竟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偶遇”这本书3次,第一次是《暗时间》中提到'时间下脚料‘的概念,第二次是《把时间当做朋友》’事件--时间‘,第二次是我把他当做“幸运”的人也读过这本书,写了评论,最近也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生活,只是不知道以何种方式改变,想起了这本书希望能给我以启发。

  果然,柳比歇夫不仅没让我失望,还带给我极大的冲击,直接让我面对问题的本质,深刻思考了很多问题。

  以下摘录有所感悟句子

  “他的一生是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的一生。他孜孜不倦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生活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理想。”

  “我以为,我所取得的成就,有许多是靠了我的方法。”

  “也许他明白重要的并不是成果。”

  “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经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理想的要求。”

  “时间统计法帮助了他,或者是迫使他......"

  quot;他不是根据能力去衡量任务,而是根据任务去衡量能力。”

  “他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监视自己,自己向自己汇报”

  “他懂得了,勤勤恳恳地工作,热情地工作,这还不善于工作。他还明白了一个好的方法可能比热情更为重要。”

  “能干的人和有计划的人使人感到他们是时间的主人。”

  只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方法才能成立。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究竟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如果没有一些东西迫使着要这样做,我相信再有意志力的人也坚持不了多久的。

  我非常庆幸在我21岁还有20天22岁时知道了自己究竟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即使获得这些让我付出了一些代价。其实,这个方法正好很适合我,既然已立志,那么就用这个方法来帮助我吧,即使那意味着终身地坚忍,但也许对我而言,也会是过得很好的一生,这就够了。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五):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时间历程

  格拉宁著的《奇特的一生》记录了前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Alexander Alexandrovich Lyubishchev在时间管理上的历程。柳比歇夫知识面广,既是一个狭隘领域专家,又是一个杂家。丰富的成果和充实的生活则归结于他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记录。

  柳比歇夫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习惯于将文件编号,编辑成册,至少有好几十,好几百书。他在日记里常常记录事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从1916年开始,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但是他日记最特色地方是他记录的是时间流。任何活动那个,休息、看报、散步,他都记下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哪一天都是一篇短短的明细账,记着当天干过的事,注明用了几个钟头头几分钟,详细计算他的时间和工作的项目。另外他也会列待办清单(To do list),目的是更合理安排时间。有条理的、意志坚强的人,一天完了,还要分析当天的情形,弄清楚该怎样合理支配自己时间。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为什么要这样做?活着的目的,或者是怎样生活,是人生几个永恒主题之。我们的科学家也不例外。柳比歇夫二十多的年龄就立下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他本人对每一个学术问题的思想渊源和思想发展都极感兴趣,甚至为之激动不已

  那么他是如何开始的?从计划开始。做计划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个人当初所立下的目标,这样的计划才是有意义的。他的一切计划甚至五年计划都是设想他最起码活到90岁。计划的复杂性在于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计划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各得其所。通过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来检查计划的完成度。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在计算时间方面,他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门别类。第一类工作是中心工作,作为一个科学家就是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第二类工作是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范围,比如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每天只合计第一类工作的时间,然后再把一个月的加起来。针对时间流的统计,他还经常回顾和反馈。因为结算就是对计划的总结。他认为必须知道一切有效时间,洞察时间中一切曲里拐弯的地方和空白点。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他提出了一个“时间下脚料”,包括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等等。按现在微信微博平台信息轰炸时代里,也有人称作“碎片化时间”。后来,柳比歇夫发现:下脚料越利用越少,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作越深入,面也会越宽。他的建议是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从时间中找时间也是从虚无荒废额度时间里找到最有价值的事情,让时间效益最大化。另外,他还提出了“毛时间”和“纯时间”的概念。毛时间就是未加工的时间,纯时间是真正利用的时间。

  到了月底,他都要做总结,画一些图、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算出基本工作消耗的时间。这样也有助于柳比歇夫找到时间浪费的源头,而在后期加以避免。

  优秀的科学家都具有良好的习惯。柳比歇夫针对自己不大了解的新东西,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就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在一九三八的年度总结中,柳比歇夫写到第一类工作没有完成,差百分之二十。总结完上一年,就制定了下一年的计划。年度总结中仍把所有干了的,读了的,看了的统统收集到一起,加以计算,分门别类。一年来的工作和休息,简直是什么事情都要结算累计。比如,娱乐六十五次,接着是一张清单,列举了看过的戏和电影、听过的音乐会、参观过的展览会。一般详细的每月小结要耗费一个半到三个小时,统共才这些。再加上制定下个月的计划用一小时。合计是三个小时,而每个月的预算有三百小时。做年度总结,还要求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效率有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完成,为什么…

  在做时间规划,柳比歇夫也提出几个原则: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接受紧急的任务;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把雷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另外,也解释了一些误区:任何涉猎面很广的人,计划都是太多了,不可能都完成;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善于工作的人,总是时间不够用的。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六):柳比歇夫—— 做自己的时间审判者

  “时间的分配几乎同两千年以前赛纳卡时代一模一样:“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需要好多年才能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像易卜生所说的,生活在世界上。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

  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的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

  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时间。我们的生活是拿事件来做标志的。

  唐吉可德们、圣徒们、苦行僧们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人没有明显的或者不明显的动机突然变成了革命者,非要走上斗争的艰苦的道路?有客观情况的作用,有环境的影响,可是也有并且常常有本身的基础,有某种注定了的东西,即古时候称之为命运的那个东西。

  屠格涅夫说:虚无主义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不膜拜任何一个权威,他不信仰任何一个原则,不管这个原则多么受到人们的尊重。

  纪念馆中存放的似乎都是些陈旧和没有生命的东西,实际上,纪念馆重新赋予这些古老的东西以生命,保存了它们的生命。对一个纪念馆来说,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存在的开端。每一个人在自己内心都有一所纪念馆;每一个人都有保存自己良心和感受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回忆录,都有自己珍爱的地方。

  一个好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

  创造性的源泉也要求兼及旁骛。

  当一个人意识到历史是由他,也是为他创造的时候,他就能胸怀全世界。能意识到国家的命运就是自己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公民责任感。

  你是你自己最高的审判者。

  理智地和人道地同时间打交道的问题已日益成为燃眉之急,这不仅是一个节约时间的技术性问题,这个问题能帮助人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时间同矿藏、森林、湖泊一样,是全民的财产。人们可以合理地利用时间,也可以把它毁掉。

  每个人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是每个人和全人类面临的日益增大的任务。”

  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统计法则,稳当地执行起来。其实内核是日积月累的努力。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七):以终为始,方得善终

  如果你节约出很多时间,然后呢?

  ——题记

  想必阅读《奇特的一生》一书的,有不少人是由于李笑来在《与时间做朋友》里的推荐。我也不例外。当然,柳比歇夫(以下简称柳)的时间管理表格让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他取得的丰硕的学术成果也无需赘述。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楷模。

  谈时间管理的书不少,但读者可以让成功应用到实践的却寥寥无几。很多方法都是不了了之了。我个人的反思是,方法是次要的,只有从思想观念方面下手才可能取得成效。记得我以前老是写计划,但履行很少。(记忆中有几件坚持下去的事情,倒不是因为计划做得好,而是很简单的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心,定一个原则,同时也心甘情愿去把那件事贯彻下去。)想做的事情就会欢欣鼓舞地去做,坚持下去根本不是难事。那对于无感又必须完成的事情,如何坚持下去呢?如何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呢?我从柳对时间的态度中得到诸多启发。

  思想层面的改变才能作用于行动。对读者而言,学习他看待时间的态度是比学习具体的方法更加有价值。因为光学习方法,你用不上。正如作者在最后一章指出的——

  “只有一个人向自己提出崇高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因为我在小说中已谈到,柳利用时间的方法是与对待时间的道德态度不可分的。……方法、利用时间的方法,都必须与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与道德品质协调一致。……关键是一个人希望从生活得到的是什么。”

  我们努力节约时间,但目的何在?

  如果自己内心都不明了,那也无怪乎自己散散漫漫地过日子,浑浑噩噩无所成。如果内心有原则,有信条,那么人就是警醒的,有觉察力的,生活也会高效起来。节约时间的目的,是一个人的时间观,也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时间观的不同,也是个人人生定位的不同。

  柳对时间是谨慎的,爱惜的。作者这样描述道:

  “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把它看成进行创作的条件。他对时间十分虔诚,同时又体贴入微,他认为时间对于人们如何使用它并不是无所谓的。时间不是个物理概念,不是时针的转动,而好像是个道德概念。”

  浪费时间对柳来说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在他看来,浪费时间就好比夺走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好比滥用和抢走他服务对象的时间。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因为对柳而言,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了,其他方面他都可以更加宽容。柳在物质方面节制、淡泊而知足:

  “年轻时,柳生活条件很优裕;到了老年,他只领很菲薄的一份养老金。但不论什么时候,他始终无意追求大量物质福利,他要的只是必需品,而必需品对他来说永远是够用的。大家都知道,既然够用,就不会嫌少。”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也许,时间管理,还是应该先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如果我有充足的时间,我要干什么用(目标)?即使没有充足的时间,我也想要完成这些目标,那么参考柳的时间统计法,时间安排就会紧凑有效起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以终为始,方得善终。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八):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奇特的一生

  大多数人推荐这本书,向主人公表达敬意的成分多于喜欢这个方法和故事本身。

  因为我们普通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崇高的“革命”般的意志和理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主人公的一生来优化我们的工作时间,提升我们工作的绩效,单位时间的产出,以至于得到更多的金钱和闲暇。

  这种军事化、枯燥、机械式的记录自己的行为,然后“吾日三省吾身”般的坚持对个人的行为做文本分析并加以自我改进,的确在个人积累和学习阶段有非常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在学生时代的朋友。

  这种方法在工业革命时代的,其实在企业和工厂的管理中大行其道,研究流水线上的工人动作,指定优化方案,形成制度,然后培训,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这种管理思想统治了一个时代,在当今的企业生产中,还市场能够看到,实际上是同一种管理思维,只是用在了人和企业等不同的对象上。

  回到方法本身,做如下总结:

  建立“事件-时间”的时间轴体系;分主要时间和碎片时间;

  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建立事件的分类体系,确定重要重点分类;

  持续不间断的记录;

  进行分类和对比,特别是同一工作的对比以及计划内工作和计划外工作对比,重点分类工作的时间与花在其他工作的时间,哪些工作可以在碎片时间完成;

  找出提升效率的关键点,优化工作流程;找出打断计划工作,没有集中精力完成的原因;找出突发事件的原因,为什么没有规划到;

  重复“记录-分析这一过程”

  实际上,业务管理的工作的确都是相同的,都是对流程的优化和行为的优化,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效用最大化。不过管理的特殊性在于,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而是建立对管理对象的数据和行为习惯分析的基础上的,适用于本书主人公的方法未必适合你我,要找到我们自己有效的个人管理方式,必须建立个人行为的数据体系,然后自我解剖进行分析优化,并培养成为习惯。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九):我从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学到什么?

  《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

  20160624-0629

  1. 主人公生平介绍:

  柳比歇夫是一个生物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一生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钻研生物分类学,作为休息,他搜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

  他同时精通历史,哲学,数学,音乐。。。

  2. 本书主要观点:

  •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采用“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5-7行,从不间断

  • 每天统计汇总工作时间,每个月做月度总结,年终做年度总结

  • 通过记录,柳比歇夫形成了独特的感知时间的能力,他能准确估算一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也能准确估计时间过去多久。从而合理安排计划

  • 柳比歇夫把一天的工作分为3个单位,第一类包括写作,科研和例行工作,第二类包括非科研工作,第三类是需要创造性的任务。每项活动占据的时间必须与其重要性相称。

  • 年度总结会把一年中所有的事情做个归类统计:如游泳43次,娱乐65次。。。

  • 柳比歇夫通过时间统计法不断研究:自己在写、读、工作、思索等方面到底能做多少。他找到了自己的能力极限,不让自己负担过重,有充分发挥所有潜能。

  3. 读后感:

  • 自己虽然也在坚持记录晨间日记和做每日计划半年多了。每日的工作效率和条理性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每周总结,每月总结没有做。所以不能找出时间花费的漏洞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行为。

  • 柳比歇夫通过精确记录每件事的时间花费,形成了对时间的精确感知力。这才是“时间观念”的精髓。

  • 柳比歇夫通过不断的记录时间花费和总结分析,形成了对自己能力边界的精确感知力,这又是最最难得的。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低估自我潜力不能尽情发挥造成浪费,高估自己不能达到目标让自我失去自信。所以拥有准确估计自我潜力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又是柳比歇夫长年累月的进行时间统计的功劳。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十):将“时间管理”的境界上升到时间本身

  “几十年的时间可以一眼看透,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丝毫模糊之处,也没有禁区。在我们的时代能这样坦率地度过一生--这是罕见的事。”

  如果说在电脑上看书除了免费(只是对于中国人而言)之外的唯一好处,就是记起笔记来的随心所欲了(只是对于非PDF之类可编辑的格式而言),我想起来小学初中的时候不断的抄写一页一页的读书笔记来应付老师的要求的可悲日子。回过头看看,她们在我身上的教育是成功的,因为今天,当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去做的时候,我竟然已经习惯了自己主动去做。

  《奇特的一生》是本很老的书,主要记述了苏联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通过自创的一种“时间统计法”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严格的规划的纪传体小说。去年的时候曾经匆匆扫过,然后自以为是的觉得平淡无奇,只是又一本时间管理类的励志参考罢了,市面上如今此类图书汗牛充栋,看来看去都是那么多东西,好好整理自己都够写一本了,反正中国没有什么严格的Citation限制。

  然而前些天,当我认认真真,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把这本只有十几章的小书重新看了一遍的时候,只能为自己曾经的无知与浅薄而感到汗颜。怪不得人们常说世界上最可怕也是最可笑的事情不是无知,而是自己无知却浑然不知。简单的笔记整理如下:

  在我们的时代,决心献身于一种旁人看来极不严肃的工作,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的。需要勇气和热爱。当然,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是热爱自己那一门科学的。特别是当科学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很美的时候。不过,除了星星、蝴蝶、云彩、矿物而外,还有美的东西,不过这种美,除了专家,谁也看不见。这大部分是抽象的东西,如数学、力学、光学。

  这样,由于他遵循了自己的时间统计法,由于他从不把半个小时看成是少量的时间,他做了很多事。

  可是这又如何同他的时间统计法相协调一致呢?无论如何无法协调。时间统计法成了他即兴演奏的乐器,用这乐器,他爱演奏什么就演奏什么。

  他如此精打细算地统计时间,可他把时间都浪费到什么上去了?他的友好对他这方面的责备越来越多。当柳比歇夫着手写关于生物学概况的巨著时,尤为尖锐地提出了"应当"还是"不应当"的问题: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他的一生是无休止争执的一生。内心的争执使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邪恶更加敏感、更加无法容忍。这无休止的争执培育了他的道德。当一个人意识到历史是由他,也是为他创造的时候,他就能胸怀全世界。能意识到国家的命运就是自己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公民责任感。他对季米里雅泽夫能把一个科学家对纯科学的忠诚与对全体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在一起如此崇敬,这决非偶然。胸怀全世界,这是从属于整个人类的一种感觉。

  他对时间就象对不可或缺的生活口粮那样重视。"消磨时间"--这是不可能在他头脑中产生的念头。任何时间对他来说都是宝贝。时间是进行创造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对时间满心崇敬。原来,一生完全不象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短暂。这里问题不在寿命长短,也不在工作安排得满腾腾的。柳比歇夫的经验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的书籍,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在乡下居住,也可以在城里居住,可以栽培花园,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如果我们自己慢慢吞吞,那么生活就不等人。

  我们好象只能使用经过精选的时间。我们记得的只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半个小时对我们来说不算时间。我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才打算大显身手。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会借口外界干扰、借口客观条件而认为不适用。啊,不依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具有充分权力和理由的客观条件真是威力无比!把责任往它们身上互推,那是多么轻而易举啊……

  他经常有机会获得这些舒适的条件,倒也不必特别费什么劲。譬如说,也不必作什么让步。不时,有一些较高的学术方面的职务空缺。很可能,微微使点劲,他就可以晋升。……但他不要这些东西。超过最低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倒不是他故作清高,他就是不需要很多大家公认为必需的东西。他在学术界的一些同行们拥有豪华的住宅、成套的陈设、精致的装饰品,甚至他们那里的每一个门把手都呕尽了人们的心血。他要看到这一切,就肯定会惊讶地重复某位哲学家的一句话:"竟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呀!"

  这就是自由。他无拘无束。但他周围的人,他的亲人们却由于他这种自由而感到苦恼。他周围的人是普通人,他们不能满足于他认为已经足够了的那点子物质条件。他经常没有空暇,他象童话中那个老在那儿磨呀、磨呀,不断磨出盐来的小石磨……没完没了地工作,这使他们很痛苦。

  他不期待别人的赞扬,他学会了自己对自己作出公正的评价。时间统计法提供了客观的指标,能说明他的情况。他在一九六三年骄傲地记下了二千零六小时三十分钟的最高工作记录!平均每天五小时二十九分钟。而战前,每天大约四小时四十分钟t他清楚地了解这些数字的真正价值,他给自己规定了定额,他拿着秒表监视着自己,他自己奖励自己,自己惩罚自己。

  藏在这嘲讽的假面具下,他实际上对一切作如此安排也确实感到满意。他不但善于利用时间的下脚料供自己做有益的事,而且还善于把命运给他下的绊子变成好事。不管他被派到哪里,也不管他住在哪里,他总是生活得问心无愧,总是极端紧张地生活。外省吗?那更好,可以有更多时间工作和思索,那里环境更安静,在那里身体更健康……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找到好处。他既不妥协,也不期待恩赐--他的时间统计法本身就是提高人的积极性的一个号召。

  有人有这样的天性:他们所呆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地轴转动的地方。他们从事的工作,就是最为重要和最为必要的工作。

  一天十足工作五个半小时。一年到头,持之以恒!难道这还不算成就!这可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这是什么?是对自己心满意足吗?是妄自尊大吗?不,不,这是实现本人愿望的一种幸福。一个实现自己愿望并为自己的愿望生活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最大的利益……由此产生了对自己--不是对别人,对别人我们都会,首先应当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他写的东西好象是为自己写的,把写的东西同自己进行对比。大部分名目繁多的论文都是为别人而写。从事写作是为了教导别人,而不是为了理解自己和在内心进行自我教育。我认识一些作家,他们从未从自己所写的东西中作出任何针对自己的结论。他们坚持的东西,同他们本人没有任何关系。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当他们的书遭到反对时,他们就赶紧去捍卫它。教育的是别人,要求别人去思考,号召别人去行善……作者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也不愿把自己的论断用于自己身上,他认为自己有权把自己同别人区分开来。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是有益的,他为自己思想的正确性负责,而不是为他的思想是否同自己的生活和谐一致负责。两者相符或相背,这并不重要,谁也管不着,重要的是才华横溢。有才华或是没有才华--一切正是围绕着这一点而转动(最多也不过如此而已!)。至于这位才华横溢的人自己信奉什么,他本人的道德如何,他是否遵循自己所号召的一切去做--这是次要的。

  大多数人不想试着超越自己可能性的极限;他们一辈子也不想试着了解他们能干些什么,不能干些什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他们力不能及的。这种审慎稳妥在科学界是最可悲的。一个科学家按照自己的能力挑选任务,结果获得了荣誉,声名大噪。他不会犯错误。他的著作清单挑不出毛病,没有人有过异议;他的工作始终是卓有成效的。他一旦着手一件工作,一定干到底。但就在这张长长的著作清单后面,就是那张未写的和未做的清单--就在这未写的和未做的里面,在未犯的错误中间,在回避了的冒险甚至羞辱中间,可能就隐藏着真正伟大的发现。在这里隐藏着自我发现,那是可以肯定的。活了一辈子,连自己--自己应当是你最亲近和最热爱的人--都不了解,真是遗憾……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他会变得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勇敢;他会变得更坚韧、更有力,更能适应环境。在列宁格勒被围的那一年的饥饿的冬天,人的心灵的奇迹,我们见得多了。正是心灵的奇迹,首先是心灵的奇迹,因为这些虚弱不湛、备尝艰辛的肉体。以其心灵的坚毅和力量,令人惊叹不已。在理论上,连医学都无法想象人的机体能吃那么多的苦。人同钢铁一样,同导体一样,同混凝土一样,有他容许的负荷极限。可是突然发现,这个极限是可以超越的,人可以不靠体力活着--体力已经用完,人已经精疲力尽,但人还是继续活着,继续活动,靠的不是医学上所说的那种力气,靠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在围困的时间里,死并不令人吃惊--死是理所当然的--令人吃惊的是生命力:我们清除战壕中的积雪,运送弹药,作战。

  随着对柳比歇夫文档的研究不断深入,作者情不自禁地回顾了自己--结果深信,他几乎以"低于自己"一倍的效率在生活。这是可悲的。但是作者至今还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感到满意。

  然而作者是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用了更多的时间,是不是他娱乐的时间比较多,或者沉湎于嗜癖的时间比较多,或者陶醉于大自然中的时间比较多?

  如果真的这样,倒也罢了!不难证实,我们这部中篇小说的主人公不但睡得多,不开夜车,他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至于领略山河景色那就更别提了。他对生活的乐趣,享受得要比作者多得多。

  因此作者找不到任何"然而"作为借口。

  作者不由自主地对自己同时间的关系作一番深思。时间都到哪儿去了呢?溜走了--去向不明,作者似乎生活得少于自己的年龄。有能量守恒律,有质量守恒律--为什么就没有时间守恒律呢?为什么时间会无影无踪地从人类生活中不知去向了呢?

  时间的奇特之处早就使作者感到兴趣。例如作者发现,幼小的孩子对时间的流逝感觉很迟钝。人对时间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强烈、逐步敏锐起来,到了老年--有生之年愈少,时间的脚步声就听得愈真。

  大多数人对时间都持有自己的态度,各不相同,而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对时间的态度格外与众不同。他的时间不是取得成就的时间。他摆脱了赶过别人,夺取第一,超越什么,获得什么……的愿望。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进行创造的条件。他对时间十分虔敬,同时又体贴入微,他认为时间对人们如何使用它并不是无所谓的。时间不是个物理概念,不是时针的转动,而好象是个道德概念。在他看来,浪费时间就好比夺走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好比滥用和抢走他服务对象的时间。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一个人在什么地方有权使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在什么地方无权滥用。在这方面,柳比歇夫为自己订出了一些道德上的禁令,规定了使用时间的道德限度。

  能干的人和有计划的人使人感到他们是时间的主人。

  可以把每一个人当作时间的消费者。他将时间分别用于各种思想、感情和工作。虽然只用了不大的一部分,其余的时间都丢掉了,但大家仍然习以为常地认为时间不够,时间太少。

  作者对柳比歇夫的时间不胜欣赏、羡慕,对此他并不感到羞愧。柳比歇夫的时间如水晶般晶莹、匀称,使人为之惊叹不已。几十年的时间可以一眼看透,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丝毫模糊之处,也没有禁区。在我们的时代能这样坦率地度过一生--这是罕见的事。

  “时间管理”是一个颇为时髦的概念,尤其近些年来被炒得火热,各种专著层出不穷,再和“励志”“成功”一结合,就成了时下最流行的话题——自我奋斗。

  然而这本书和它们都不一样。先回到上面的话题,我们生活中讨论的“时间管理”,基本上都是和“励志”与“成功”联系起来的。换句话说就是,所谓时间管理,其实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为达成某个目的才存在的。而这个目的,通俗的概括起来就是: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完成别人更多的工作,取得比别人更优异的成绩,然后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且生存的别人更好。因为我想比别人牛逼,所以我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所以我要管理时间,在执行之前先要励志,就是仔细的研究如何“时间管理”。

  我们的身边总是被这样的榜样充斥着,因为当今的中国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奥运金牌数目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从小就有古人们“凿壁偷光”,或是把萤火虫,雪地当成光源为了在天黑的情况下多读一些书的佳话伴随我们成长,父母也时常把在他们看到在公车上背单词的学生的故事讲述给我们听,更不用说上了初高中,老师们嘴里层出不穷的“某某吃饭的时候做了多少题”“谁谁下课的时间背了几页书”的事例激励着我们要好好学习。所以给我心里深刻的印象就是,谁时间管理的好,谁就更厉害。

  归根结蒂,我们眼里的“时间管理”,只是一个为了“向上爬”的工具,我们只所以“时间管理”,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比如高考,比如出国,比如GPA,比如毕业了能找到一份赚钱的工作。

  可是这次读完了《奇特的一生》,我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我们管理时间的初衷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可以引发一场巨大巨深巨广的讨论,甚至可以归结为,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无意在此深究如此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对于本书的主人公柳比歇夫而言,时间管理的意义在于时间本身。

  柳比歇夫这个名字在我没读过这本书前是闻所未闻的,当然不排除是因为我孤陋寡闻,无疑他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是不能和虎克林耐达尔文等改变了世界的大师们相比的。可在我看来,他的一生,同样的完美同样的成功,甚至更完美更成功。

  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他著作丰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品性纯正,没有因为追名逐利而困扰(不像比如牛顿的某些人);他平易近人,陌生人给他写的信都能逐一答复......他令人瞠目结舌的时间统计法,不是为了凭此让人赞叹让人佩服(相信在格拉宁写这本书前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人可以如此统计自己的时间,哪怕是柳比歇夫的朋友),不是为了凭此把一切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不是为了超过别人比别人更牛逼。这一切的行为,只是出于他对时间的敬畏和负责,对自己的生活的认真与坦率,只是因为他喜欢这样做。

  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时间就是生命,这条真理静下心来细想每个人都知道,但像柳比歇夫这般在每天的生活中时刻铭记它并为之以行动准则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不仅是工作的时间不够,娱乐的时间也不够,仿佛自己的一天不是24小时一般。正如作者所说的

  “如果真的这样,倒也罢了!不难证实,我们这部中篇小说的主人公不但睡得多,不开夜车,他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至于领略山河景色那就更别提了。他对生活的乐趣,享受得要比作者多得多。”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一件精锐的利器,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也从不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方法,他沉浸其中,自得其乐。但正是凭借它,我敢说,他82年的生命,完成的工作,享受的乐趣,也许是我们普通人164年都无法完成的。

  果然是奇特的一生!

  作为一个科学家,柳比歇夫对工作的热情让人赞叹,其勤勉的工作态度从365天平均每天能有5小时多的纯工作时间里可见一斑,但与我们今天流行的“时间管理”宣传的不同的是,他不是一个孤注一掷不问世事的工作狂,他从不吝惜对家人对朋友甚至对陌生读者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反例,大概几年前看到的,一个清华食堂的厨师,名张立勇,自学英语n年,结果“1999年6月,我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得了82分;2000年6月,我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得了84分;2001年1月,我参加英语托福考试,得了630分。”

  摘自: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92036274_yingyushenchu/3.shtml

  张老师名声大噪,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传奇人物,红遍大江南北,才初中的我也闻其大名,而后他出了一本《英语神厨》,介绍自己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暂不说张老师那个成绩如果不考虑他是厨师的身份其实真的没什么可称奇的,何况用四六级老托福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英语水平本身就是可笑的,更何况我也不明白他生活在中国花那么大气力学英语到底是否有意义【不喜欢听抱怨的略过这个方括号的内容:这个问题我现在其实也不明白,如果不出国,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用到英语的地方有多少呢?有必要把它放到这样一个高度,劳民伤财的从小开始灌输么?结果学到头来基本上什么也不会,维基百科英文版读不顺,电影连续剧没字幕听不懂(再强调一下是指大多数人)。同时,新加坡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的人掌握双语却没什么困难,因为他们“用”英语,而在中国我们大多数人除了考试以外根本是用不到它的。好似花费了十几年的功夫又读又写的学习使用螺丝刀,结果从来都没拧过螺丝也没有机会拧螺丝也没有必要拧螺丝(用螺丝刀打比方剽自www.xiaolai.net)。我很想知道张立勇老师如果没成名,10年苦学的英语到底能做什么用,因为显然他的水平离到新东方等英语学校做老师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他确实代表了一代出身贫苦的人为了自我的生存状况奋斗的典范,毅力也是相当让人佩服的(尽管意义值得商榷)。当然他一切的作为的出发点都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没有必要把他捧的那么高尚,他当初也不是为了激励谁,而且这件事能宣扬开肯定和他自己的有意无意的“崭露”分不开的,尽管一个人渴望出名不是什么错。

  回到主题,接着说我要举的反例,张老师曾经在中央广播电台做过一期节目,介绍他是如何在紧张忙碌的清华食堂工作中还能坚持学英语的,其实就是在说他“时间管理”的奥秘。我恰好听了那期节目,张老师不断地说到的诀窍就是“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时间表,每天到了这个时候都要学英语,雷打不动。”听得主持人连连赞叹。张老师接着就举了很多例子,自己是如何“抵制”工友们的诱惑和嘲笑来坚持自己的时间表的。言语中不乏流露出了对工友们的轻视。直到他说了下面的例子:他的一个最好的朋友(或者是工友,有些记不清了)某天某时结婚,邀请他参加。结果我们的张老师一查自己的时间表,发现那个时间正是自己学英语的时间,于是毫不犹豫的断然拒绝了。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大义凌然,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无比正确,然后更苦口婆心的向听众们强调了“时间表”是多么重要。他也说到了,因为他“坚持了自己的时间表”,那位朋友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理他,后来终于谅解了他,觉得立勇不是那样的人,和他和好了。说完张老师颇为自我陶醉的说,哪怕朋友不原谅他他也不后悔,因为他“坚持了自己的时间表”,再选择一次他还是会这样做。

  初三的我听完了这个故事,英语神厨在心中的形象骤然倒塌,我的心中除了同情,只剩下鄙夷。这个人最可怜的地方在于,事隔多年竟然还觉得自己当年那种动物般自私的行为是正确的。一个品性心智如此低下的人,哪怕他再奋斗,时间管理的再好,也只是为了自己那点可怜的出人头地向上爬的欲望,我无法提起一点崇敬之情。

  回头再看柳比歇夫,他严格的管理这自己的时间,对于工作毫不懈怠,但他却没有因此忽略冷落了身边的人,他无私的把他自己最为宝贵的时间和家人们出游,和朋友们讨论,给读者们回信。甚至可以说,正是他对时间合理的规划使用,让他能和自己身边的人分享了更多的美好的时光。也许把这些时间用在晋升上,逐利上,他会拥有更显赫的地位,更丰厚的财富,但他没有。他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想要的又是什么,他那么宝贵的时间应如何小心翼翼地使用,通过“时间统计法”,他有条不紊的使用着时间,度过了人生的每一天,快乐而满足。

  上周六去同学家看球,一群人又闹又叫玩了一晚上,回来给老妈打来电话,老妈说:唉,这些美国人真浪费时间啊,你不能和他们一样。我笑笑,说:我每周给你打电话平均两个多小时,一年算下来相当于好几天,真浪费时间,你说这些时间节省下来学英语,这一年能学多少啊是不是啊?她愣住了,随即明白了我的意思。使用时间,和浪费时间,是全然不同的概念。父亲升官之后忙的不着家,但仍然每周能到爷爷奶奶家探望一次。于我而言,哪怕再忙,把自己的时间和家人和朋友分享,都是最值得的,永远谈不上“浪费”二字。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忙不完的事情,柳比歇夫直到去世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但我时刻牢记,我的生命,并不能只是为了自己在忙活。

  综上,在我看来,《奇特的一生》中的时间统计法,和如今市面上流行的和励志成功紧密联系的时间管理相比,要崇高的多,因为它抛开了我们世俗的目的——为了自身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而管理时间,将“时间管理”的境界上升到了时间本身,生命本身。作者写作的初衷并非是向读者们宣传推广这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只是向我们展示一个人度过一生的方式和态度,如此严肃,又是如此虔诚。

  后来我又想,也许,当真参透了,“时间管理的目的只是时间本身”与“励志”“成功”也并不矛盾,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决心如此严谨有序的度过自己的一生,是最大的励志,然而像柳比歇夫这样真的做到了,正是最大的成功。

  用书中的这句话作为结尾:

  “几十年的时间可以一眼看透,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丝毫模糊之处,也没有禁区。在我们的时代能这样坦率地度过一生--这是罕见的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