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10篇

2018-02-23 20:0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10篇

  《温莎墓园日记》是一本由木心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一):《温莎墓园日记》

  不同于前面看得几本,《温莎墓园日记》都是小说题材,虽说我看得小说不太多,木心亦算是自成一派了,怎么说呢,应是文字画面感很强,看书看得有点电影感觉,“文字的电影”。网上常说木心的文风是承自民国时期的,如果五四以来文化没有断层的话,我们学习的汉语环境类似于木心一类的文章可能大家对语文更喜欢吧。

  木心在序里写道:“‘分身’‘化身’似乎是我的一种欲望,与‘自恋’成为相反的趋极。明知不宜做演员,我便以写小说来满足‘分身欲’‘化身欲’”。因此,我们看到文章大多是以第一人称为主,这些“我”夹杂着木心的奇思幻想,在《两个小人在打架》里,中学生里的作文”都是脑子里两个小人在打架,也谈不上两种人生观两种世界矛盾,不过是白脸红脸好人坏人纠缠不清“,例如“路上拾到钱包思想剧烈斗争,然后还是上交,最后得到表扬”的桥段,貌似我以前也写过此类的文章,现在想想,虽说我们当然要拾金不昧,但过程中的强制、思想的绝对性,看得真是无聊极了。

  小说里其他文章也甚精彩,如《芳芳NO.4》,最后“我”的一个“猜想”;《此岸的克里斯朵夫》,木心讲述他与席德进的青年往事;《温莎墓园日记》,我看的不太懂。罢了,那套木心作品一辑八本一看一半,我该休息一段时间了。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二):一杯朴素的酒

  7月眼看就要过去,在一个月的纷杂生活中继续维护自己阅读两本书的习惯对我这个自制力极弱的人有点困难。一本《温莎墓园日记》零零散散地看了一个月,早上翻翻目录,发现我其实已经看完了,但是,并没有感觉到书已经属于我。对,就是这种感觉。加上《序》十八个小故事,就像木心宫殿里独立属地,我闯进去,寻寻觅觅,反反复复,只知道层层浓雾里面一定有宝藏,隐约透出光芒,因为浅薄的我还没准备好,所以无缘相见。

  100字总结此书:小说集子写了各式小说17篇。以古代,现代,当代各种背景故事全都包括。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感悟,有的没有重点需要慢慢看。

  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文字纯粹通透及圆滑老练人生是梦,人生是戏,人生就是人生,梦就是梦。不该混淆,也确实不能混淆。合上书,竟然有这样的感悟。也许我是在读书的时候汲取木心的精神坚定自我的存在

  随手一翻第一篇是《寿衣》,江南民国大家庭生活让我立刻想到鲁迅,但又是轻松的,满满爱意的,愚蠢的思想会带来灾难麻木灵魂会给生活添堵,无知残忍会有平添烦扰,但终究看到的结果安宁的,不求明朗平静离去就足以让人心安。

  《SOS》是最像小说的一篇。短小精悍,有人说回味尚浅,但我却感动到涕零。灾难面前坚守人性原则职业操守,无法如海格力斯一般力挽狂澜拯救万千性命,在死神面前使一个未出世的孩子看这个世界一眼,让母亲婴儿一眼,也让黑暗看到我们多了一个人,多了一分力气

  《此岸的克利斯朵夫》讲的是青春年少。菊长说半百无聊是青春的权力,无聊是所有青春的共性。但此岸的席德进与“我”的青春是被多变的时代裹挟着充满了瑰丽。也许那些琐事当事人眼中都是盛大的,那些灯光,线条,浪漫主义音乐白衣白裤白鞋,胸肌阿波罗,她爱我我爱他我令其爱他的爱情怪圈,辣子食堂,这些零零碎碎记忆片段也许是一个美术学院学生大过天的全部,最终化作一封长长的,无法结束的,没有送出去的信和一次汹涌泪水,也就消散了。我喜欢读这一篇,也许这是木心的自传散文小说,于我就是拓宽了生命宽度的一篇文字。我沉浸其中,也是因为从中想到我的青春,透过作者描述,找寻描述我自己那段青春的方法。读罢,长叹一声: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有一些话想摘记下来:

  1、 时空差异像恶作剧,使我们的摹仿极不如意,畏于成拙而未敢轻易成巧——当年个个傻,没有一个自觉其傻。而今想来仍然不可思议,我们这一代青年为何善也善得愚,恶亦恶得蠢。

  2、 ……对人生的物质,形成对艺术理想的偏执。艺专美专的学生中有抱负的几个,都一上来便以大艺术家自居——要么生来就是,要么至死也不可能是,这样就把自己列为前者,岂能不从早到晚踌躇满志,落拓伤怀,一切闷在心里,其实心里也没有多少“一切”。

  3、 最大的难事是让年轻人承认浅薄。

  4、 我们的青年期,时代充满谬误,我们自身充满谬误。所谓“纯艺术”,纯到了对社会对生活只用哲学角度历史的角度来接触,热衷理论、忽略经验(经验也还没有来,正在来……)注定要从自我架空的状况中摔落。

  5、 如果说“痛苦”“灾难”使人早慧早熟,那么我们在二十岁以前所受到的那些这麼,大概算不上“痛苦”“灾难”,所以迟迟不慧不熟。

  6、 友谊深度,是两个人的自身的深度的表现,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

  7、 ““青春”和“生命”是同义词。如果内心也枯朽了,那么活着的形体是个假象。

  8、 人生三十仅只是试立,五十,庶几正立,六十能不惑也还未见得。所值的时代,动辄颠倒乾坤斯文扫地,史学文学哲学一概垂头莫对。要在这样吊诡的乱世苟全性命,曲折离奇地获得个人的成熟,真是唯有靠天假以年了。

  《芳芳NO.4》讲述一个有暗恋“我”的少女成长的成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完美情人》讲述一个忙于事业男人与一位有生活趣味的女艺术家有一点点交集然后愈走愈远的故事

  《一车十八人》讲述一个平庸沉默的人突然平常的繁多的恶意的言语爆发,同归于尽的过程。

  《月亮出来了》有点像午夜巴黎。是浪漫的,古典的,传奇的,科学的。是虚实难辨的。

  《温莎墓园日记》里面由一些文字组成。无名教会墓园,乔木,黑石,生丁,温莎公爵与夫人的爱情,宝石首饰,拍卖,万物化为一个,雪,翻转,意义。这些文字背后有什么?我没能体会出来。情节是什么?人物是什么?没有。也许是时空交错着,也许是除了“我”还有书信的另一端那个人,翻转铭牌的那个不知道什么的存在,还有意义,“此”和“彼”的意义,“我”的感悟来得有些婉转悠远,若有若无,让我读着也是醉醉的,香香的。只叹自己道行太浅。

  整本书我就记得这些。如果说小说是创造了一个新的时空,读者只负责走进去,沉浸其中就可以实现阅读小说的全部目的。那我一定是失败了。这本书或者是木心这个人对于我,都是太阳一样永远差着8分钟。读书笔记写了三个小时,只能承认自己的读书太少,阅历太浅,识人太少。书架上还有一本《云雀叫了一整天》,想想还真是钦佩自己的勇气。“年龄命运”,幸好我还有时间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三):彼岸文字

  这一本集子多是小说,短篇。第一次领略木心的文字,感觉是开放在彼岸的奇葩淡雅妖娆,如果读者不特别留心,或许一瞥也就过去了。

  不知道木心的文字一开始是用什么语言写就的,因为读起来的时候总有种在读良好的法语现代文学中译本的感觉。类似那种语词清淡但是背后的感情深入的读者没办法透气的感觉。

  且读木心的文字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就是进入他所营造的文字世界之后,可以眼见各种淡淡的但是可以留下深刻感官印象色彩和环境在脑海里浮现出来。类似诗歌简洁的绘景。

  还有,木心文字的内容充满了异国风情,一定和他多年旅居国外有很大关系,或许这也是让读者无法辨识其华裔作家身份原因

  再次摘抄一句很有感觉的话:“死者,沉睡在青色的宫殿里,当世上有人怀想时,眼睑徐徐而启……怀思淡去,眼睑又闭合了——梅特林克是这样写的。”(《此岸的克里斯朵夫》)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四):此岸望到了彼岸——评《温莎墓园日记》兼谈木心

  舍友一段时间之前看的木心这本书,评价是“老爷子真是老于世故”,又附了一句“厉害厉害”。我看了,叹了叹气,又有一种奇怪心情舒畅

  以前读过文学回忆录,觉得就是文采好还有有见地,最近再读一遍发现用社科的语言解构木心的话就是一个社科理论。感觉好像常去一家菜馆吃饭,吃了好久才发现,原来菜要这么吃,原来老板人这么好。所以一下子买了木心文学回忆录的补遗还有一捆他的书。

  这本就这么读完了。

  感觉有些文就是在被他玩弄于鼓掌,但他不伤我。真特么世故。像在听一个老成者讲生平,故事是假的,但是眼神皱纹都是真的。

  《美国喜剧》是一篇姜文电影,猜不到,恼,但是愿意留下来听他讲完。李三那篇未经世事的我顿了好久,突然觉得:人真好。《夏明珠》中母亲也给我类似感觉。《两个小人在打架》叙述那种对生活抓住自己弱点后的无奈。《SOS》利落,有魔幻味道。《七日之粮》像是在建构一个心目中的从前。《完美的女友》说是在谈一则不可能的事情实际是生活的写意。《芳芳NO。4》真有意思,那个无奈:人死了,再想念的人也就那么接受。《魔轮》说实话,不觉得好,可能是还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月亮出来了》小资味道真是浓。《第一个美国朋友》讲的世事时代沧桑就像扁桃体发炎。《寿衣》讲的那种老人的命途令人唏嘘,我自己的祖辈中的那种女人仿佛活过来和我讲事情了。《静静的下午茶》说的也是生活终究这么平淡无聊地纠结着。《五更转曲》和《七日之粮》一样,从前人回不来了。《此岸的克里斯多夫》最是喜欢,回忆录了。《西邻子》中邻家男孩算是一种对青春必有的遗憾。《温莎墓园日记》算是点集子的名了,俏皮话,深刻警语放在了一块。

  《此岸克里斯多夫》是哀叹呢。触动我的倒不是人生的沧桑云云,毕竟年纪尚轻,读苏联文学,罗曼罗兰,倒是觉得自己以前有好一阵子就是要做想做克里斯多夫,不做还举得不行。因为那是英雄理所当然就是伟大。蠢。另外,现在也是个宣扬各种克里斯多夫的时代,还是个前现代的社会。木心一大段话末了以后,就是一句感慨,好像是不多说,也像是以前也许是说多了触发了什么霉头。文中言这些美专学生学18世纪狂飙突进运动的那一套,回望者才感叹当时的所为实际是世界发展不同步而显示出的光怪陆离罢了。对的,前天还看到国学班的人在念弟子规。那些文末的话,其实也是一句够了:“青年人总是不愿承认自己的浅薄。”难道不是在说现在在码这篇文章的人吗?“但性格即命运。”也不全对,那个时代空间和时间就是粘滞在一块的,一个人青年时候这个样子,以后要么扭曲要么压抑,但就是这样了。这个时代遭遇(用meet不要encounter)网络商业化,信息却是在不断改变和塑造人的。末尾,那个席德进的遗体是说那个时代早就死了吧,那么奇怪特殊,只是建构从未停止,所以死者看似好像可以复活。

  老爷子一辈子历经民国乱世,我朝纷扰,漂泊到新大陆,“我是来了美国才一步步成熟的”。他熟了之后,很清醒,他怎么成长过来的。“我五十岁以前,都是准备期。”他也是以庆幸的态度看他文革中被抄掉烧光的手稿的。最后的最后,他还是回乌镇了,他不喜欢后现代社会,“叶落归根”说明老了以后旧有的文化结构依然是他倚靠的。他被建构为“最后一个民国人”,以合当下。然而他的珍贵在于他扮演了桥,从古老到后现代,每一段清清楚楚。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需要从他身上走过去,多少都挤不垮。

  合上书。

  “你的语言都影响我好多了。”

  “你学不像的。学我做甚么?”他扫了我一眼,嘴角的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抽。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五):木心的第一本

  最近不知怎的,也许是接触的范围不同了,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里面见识到在读木心引用木心的话,渐渐好奇,奇在自己才知道有木心这个人吗?心向往之

  这是第一本我读木心的书,坐在班车上,回家的途中半小时,上班回来的途中半小时,竟在kindle上读完了。《完美的女友》这篇是不知道在哪里读过的,在读之前,以为这本是一整本小说,原来是一篇一篇类似小品文一样的。他的文让我回到过去,回到我不曾经历的过去,虽然他把自己深深的隐藏在行文里,但总能看到木心的影子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他的修养豁达以及对这个世界、人生的表达。其实应该一篇篇记录自己的感受的,也许适合把整套买回家来收藏。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六):艺术是他温柔深渊

  好久以前看《文学回忆录》,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不懂。明明每个字我都认识,合在一块儿却怎么也不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字字句句是煎熬。所以这书我看了十页就搁下,至今躺在书架最顶层,积了一层厚厚的灰。

  这次看《温莎墓园日记》,同样也是看不懂,但我却糊里糊涂地把整本书顺顺畅畅地看了下来。这实在是一本非常有趣的集子,由小短篇拼凑而成,想象大胆却也现实,像是漂浮在诺大城市上空的一个一个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的梦。

  先生语气最大的优点要数幽默了。开篇那句“忙了半个月。工作不能有旁人顶替,最好有人代我吃喝、代我睡、带我上洗手间,抽烟不必代,自己来。”就把我给逗笑了。年过半百的大男人写文章,居然还带着小男孩的俏皮劲儿,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说话有趣是件非常吸引人的事。短篇《月亮出来了》里,男人女人坐马车回家,一路上的对话美好得让人抓不住头脑。男人自嘲自己说话风凉,引用拿破仑爱吃巧克力的典故感叹道:“少说刻薄话,多吃巧克力。”女人马上意会,没头没脑地接上:“你嫌甜,就喝巧克力茶。”哪知道男人更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一天五十杯。”

  换做一般人只用一句话就能轻松搞定的事,放在这任性的两人身上,却成了玩笑的引子,打趣的开始。他们的谈话看似不切实际,但是在这一切不切实际中,二人收获着切切实实的幸福与快乐。林语堂曾说过,世间有味的东西常常无用,但宁愿不读无用之书,也要做有味之人。此话在理。趣味是人活在这世上最直接的动力,如果一切都严肃死板索然无味,那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呢?木心一定就是这样一个活得有滋有味的人。真令人嫉妒,他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机灵,那些或让你蹙眉或让你轻笑的对话描写,他信手拈来——不论结局是否美好,主题严不严肃,整本书从头到尾弥漫着轻松幽默的气氛,即使是爱人离去这样的悲伤桥段,也能被他演绎的生动活泼:女人与车夫攀谈,问及“回家有说话的人吗?”“没有……有,又没了。”“一部最浓缩的小说。”她赞赏马车夫文笔之精练。

  当夜雨过去,月亮出来,二人也到达了目的地。乘上车时他们还与车夫计较车费,讨价还价,离开的时候却爽朗地付了一百元。女人问他,“怎么?”男人回答:“月亮出来了。” 心底里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使二人早已忘记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投入诗意与浪漫中去。木心笔下的人物不仅说话有趣,为人处事也可爱。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倔强和任性,坚持地做着他们认为对的事情,把握着每个当下享受生活。

  这种可爱就来自于人物对生活的反抗。“你怀着一颗愤怒的灵魂离家远航,穿过海上的岩礁,定居在异国的土地上。”他们中很多人对于艺术都抱着一种情怀——无以言说,不可否认;像基督徒信仰上帝,鲸鱼渴望海洋。这不是因为他们资历太浅,未尝尽世间百态——事实上,我认为木心知道真正的生活是怎么样子:《完美女友》中的女友不辞而别,《温莎墓园日记》里关于爱情的问题迟迟没有回答,《夏明珠》一生辗转、落魄动荡,《寿衣》中的陈妈几经风霜,尝过人世间所有的不幸与劳苦,最后在一个花团锦簇的梦中安然长眠。木心总怀着一种极强的宿命感,认为人们的生婚死都只是“徒然枉然的慰藉”,相比之下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艺术仿佛成了唯一值得献身的东西。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人又非得献身于什么不可吗?

  我曾到过建国北路上的那家木心咖啡馆。本来只是偶尔路过,被店招牌上诺大的一句“从中国出发,向世界流亡,千山万水,海角天涯,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深深地打动了。虽然不能琢磨清楚这句诗的意义,我却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异于常人的温和,无力,和苍凉。这个地方低调且安静,里间的阁楼上堆满旧书,纸页泛黄;屏幕上无声地放映着木心先生的纪录片:男人即使是笑起来神情中也带着点沉郁,一对浓密的眉毛重重压在眼睛上。

  真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仿佛一个避难所,从踏进大门开始你就忘记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对于木心来说,艺术就是他对于生活的避难所,是他在满目炎凉中微弱而明亮的光亮,它带他跨过山川河流,越过千疮百孔的老城墙,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着与他灵魂相通的模糊面孔,以此重新点燃他内心火焰。这似乎也是我为什么看不懂木心的原因——没有他那样渊博的学识和对文学、艺术、哲学的思考,人真的很难从晦涩的典故中窥见作者真正所想。但我可以注意到,木心文中追求艺术的角色大都落得了不完满的下场,即使是真的功成名就也免不了被疾病缠身,早早过世。木心甚至自己给出过评论,“年轻人总是吃了诗意的亏”。他真的也知道过分沉浸于艺术的弊端,也懂得适当放下精神世界,去着眼于稀松、平淡、却踏实的日常,但他还是选择了信仰艺术——

  仿佛正是灿烂夏天,山谷里开遍鲜艳红色野花。固执的人站在悬崖边上:那是最危险却也最温柔的深渊,一旦落入万劫不复,却也怀抱了最烂漫的季节。那一天木心闭上了眼睛,任凭山间的风浸满潮湿花香气息,吹拂过他的脸。

  《温莎墓园日记》读后感(七):《温莎墓园日记》与李商隐

  「小说中写到一棵树被大风刮断了,上面的天空露出来,第二年,别的树枝又把天空遮住了,波特(Vilma Potter)说:“这很近于李商隐的境界。”而俄国人,从俄国来的马可(Michel)教授也很欣赏这一细节,说:“有唐诗的美感。”谁的诗呢,他说:“李商隐。”——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学,在本土是断了,在外域在美国人俄国人的心中仍然湍流不息。」《鱼丽之宴·迟迟告白·西方人兮》

  这段话的最后,是木心的恨铁不成钢与异国觅知音的轻语相讥,不必较真。

  个人感觉《温莎墓园日记》一篇与李商隐如下几篇意境相仿,补缀与此:

  《春宵自遣》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秋日晚思》

  桐槿日零落,雨余方寂寥。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取适琴将酒,忘名牧与樵。平生有游旧,一一在烟霄。

  《幽居冬暮》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春日寄怀》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木心似乎颇欣赏义山的境界。乌镇的旧址新居命名为「晚晴小筑」,当是取自——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又可以联想及木心和义山双双喜欢的陶渊明了。

  文学史上的那些个思想渊源,常常就这样,点串成了线、线连成了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