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启蒙时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启蒙时代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6: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启蒙时代读后感10篇

  《启蒙时代》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启蒙时代》读后感(一):像舒拉那样奔跑

  一直喜欢王安忆的书。比如《米尼》之类的,因为心理描写得特别好,所以很喜欢。也读了不少王安忆的书,“王安忆”这三个字在我心里几乎如金子招牌。那时候我还没有接触到“陈丹燕”呢,所以,我将对上海的整个的热爱,都放在了王安忆这里。

  刚开始的那50页,读起来真难呀。真想读《资本论》那么难。王安忆何时变得这么学究了?渐渐的,就入佳境了。小老大的家里真热闹真好看,男孩和女孩,在飞扬着小尘埃的亮黄色光线中,说话,或者思考。这一群孩子!

  每看完一篇,我就要休息一下下,回味一下下。

  “她(舒拉)没有同龄的伙伴,同龄的伙伴统统不入她的眼,她觉得他们幼稚。这只是她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她可能比她的同龄人心智更不成熟。因为违背自然,不能顺畅发展,她就很孤寂,这孤寂促使她更加感到不公平。所以,她永远无法享受她的年龄里的时间,尽是不高兴了。就在这孤寂之中,她的一项功能则兀自地发达着,那就是思想。”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舒拉”。我觉得王安忆对舒拉着墨不多,却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在故事的最后,南昌不是又看到舒拉跑过去吗。奔走着的执着的孩子的形象。

  在舒拉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的童年,我表妹的童年。我们都是那样风风火火的自以为很成熟的孩子。其实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罢了。但是,我还是为自己感到自豪的。一个追求进步的小孩子的形象。

  -------------

  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对照自己。每天都在不停剖析自己的我,每每在书中的文字里找到自己的某一处,就会觉得酣畅无比。原来那时候的我,是那样子啊。那种种的疯狂行为,都是可以解释的。永远都别去后悔,永远都别去责备自己。这就是必须走过的路,这就是我生而为人的人生。

  《启蒙时代》读后感(二):这个时代,能做一个严肃的写书匠,很不容易了。

  《启蒙时代》延续了王安忆小说一贯的风格,精辟入里的分析式的人物塑造,既阐发了道理,又刻画了人物,同时还将情节一点点交代出来,推动了故事往前发展。此类写法,称不上精心构设布局,但是却很好用,比较省力,不必花太多心思在那些故弄玄虚的形式上,也免去被人们称为花架子之嫌。

  王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把握,都来自实打实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更多的来自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理解和认同。

  如果你要做王安忆这样的作家,首先你得生活稳定,在一个具有丰富性的城市居住达十年之久,并且融入进去,思考它,客观化它;其次,你得不断地读书,提高你的洞悉能力;再次,你要勤勉,多写,多练,一头扎下去,写的时候不要有焦虑感,担心这担心那的。

  一个作家,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遍地开花,但要芝麻开花——节节高。

  王安忆不是有才气的作家,但是有毅力,有气魄,有视野,最重要的,作为女作家,她有理性。

  《启蒙时代》读后感(三):那个时代……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理想膨胀的时代,也是一个心灵混沌、世事迷茫的时代。少年心事,书生意气,恍若隔世;而那尘封已久的青春岁月,‘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高中时有老师说78年国门开放前,中国的社会风气是极好的,而改革开放后,新鲜空气进来的同时,苍蝇蚊子也一同飞了进来。所以于现在的我而言,对于那个纯净地没有苍蝇、没有蚊子的年代,始终是无法理解的。

  他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他们斗志昂扬、革命情怀,他们懵懂无知、单纯朴实,他们有着诗人的浪漫主义,他们对现在却不曾确切看清过,他们仅凭一腔热血就可以为着一个革命信仰牺牲。他们是冲动、积极、鲜活、幻想、自负、无畏的,他们无知但他们懂得马列,读过资本论,了解剩余价值......

  对于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们,我总是带着淡淡的排斥和淡淡的好奇,以至于总是不想接触却又总无意中看见.....

  王安忆的启蒙时代算是那个时代一代人的青春与成长吧。

  南昌、小兔子、陈卓然、小老大、七月、舒娅、舒拉、丁宜男、嘉宝、珠珠、敏敏、阿明......

  家里人就好像不由分说硬被安排在一起,并没有征求过本人的意见,而外人,是经过选择的。

  事实上,每个人都喜爱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时代里,最不济的还有青春。

  成长的缓慢让我们以为时光已久。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社会,一种社会形式退去,自有另一种顶替上来。

  这些病怏怏的花朵,还有他们病态的精神,不也是青春吗?挣扎的、力不从心的青春。

  在成长里,确实有着一些辉煌的时辰,在更长久的盲目的时间之后,厚积而爆发。

  那光明的亮度无可限量,没有止境,就看你有没有生长的激情。

  成长是需要同道的,需要携手和互助,相互点燃光明,引出幽闭的产道。在这一刻里,他们忘记了时代的暧昧,前途的暧昧,他们甚至不知道何去何从,可是心里充满光明。

  彼岸是什么?是这世界的真相。

  这个革命的时代,旧有的观念被打得粉碎,新的还未建立起来,他们就像站在废墟上,无遮无拦,赤裸着向着天地。

  他们在懵懂中遭受的际遇,以及断章取义得来的知识,七拼八凑,组合成世界观,企图给无名以有名,给无从规定的以规定。

  有时候,我真觉着这时代很荒芜,四顾茫然;又有时候,这时代又以特别丰饶的面目出现,枝蔓横生,盘结纠缠,依然四顾茫然。不能埋怨时代,该给的其实都给了,就看我们有没有力量。

  二十一世纪十年代中后期,互联网+时代席卷而来,青年们感受信息爆炸带来的娱乐和便捷。我们在讨论韩剧,讨论奥斯卡,讨论情感问题,偶尔讨论讨论时事,但立马就能转移了话题。

  许多人都很好奇,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同样正值青春的那些人都在想些什么?

  首先,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相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多了许多对政治和哲学的热情,他们疯狂地迷恋着各式各样的革命理论和马克思的著作,甚至可以大段地背诵那些欧式的华丽词句。这些热情与家庭情况密不可分,在每个人物登场之时,王安忆都会细细描写他们的家庭情况。

  书中这些青年人的家庭情况都是有时代特征的,也比较复杂,经历过战争、离别、贫穷、搬迁。在那个深受政治影响的年代,年轻人也因此较早地表现出对思想的热情,尤其书中反复提到的《路易•波拿马的雾月十八日》,就是南昌他们的精神食粮。

  其次,六十年代的青年人有着所有青年都具备的特点:浅薄、懦弱。

  他们对政治思想的狂热,其实也源于青年人浅薄的欲望和浅薄的满足:“讴歌,奔跑,叫喊,挥舞旗帜……含有着身体的勃动,因为身体以及官能都在啪、啪、啪地拔节生长,跃出了规定空间。”他们的辩论、演讲其实都只是为了满足这种热情的挥霍,甚至变成辞藻华丽的美文欣赏。

  今天的青年们也同样是狂热的,因为身体正在蓬勃地生长,只是那些欲望和激情早早就被卷入了滚滚的娱乐洪流里。

  懦弱,则体现到他们都还只是注重柏拉图式的理解和辩论,而当遇到实际的现实困难时,青年人依旧会退缩,我觉得南昌就是一个比较懦弱的形象,他不能用一种更理性的方式来发泄两性之间的欲望,也无法承担责任。

  第三,小说通过线性多环型结构,每个小章节都是一片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拼图,最终却是呈持续的的线性发展,以时间为顺序的主线暗含了每个人物思想上的成长和变化。

  一直到中间部分,我都感受到,这些青年人还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系统可以支撑这些吸收进的思想,于是陈卓然在囫囵吞枣式的读书之后,会陷入一阵虚无。可当他有一天对身边的亲人有了观察以后,有了实践上的领会,他才能更好地将这些日常生活的材料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因此,思想的“启蒙”一般有几种形式:书本、经历和人。不同的人对青年人的“启蒙”,也许不通过对话上课,仅仅是相交和接触,都能对这位青年人的世界观的塑造产生一定的“启蒙”功能,就如同与阿明的交往使得陈卓然形成了他的小市民观念,在第五章的末尾,陈卓然对“小市民”这个概念发表了一大通的见解,他最终通过阿明明白了,“小市民”其实是这个社会变革的基础。

  那么,我们是谁?南昌问。陈卓然沉吟道,我们是新市民。小市民是什么?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民众。看似与艺术遥不可及,注重的是实用主义,他们不空谈阔论,但其实思想和生计在他们身上早合而为一,是他们愚公移山似的推动社会的嬗变。而对于有着思想和艺术激情的青年们,他用“新市民”为自己做了一个稚嫩的注脚。

  不过在书中,“经历”对于这些青年人思想的“启蒙”还没有得到具体的描述。知青下乡政策颁布之时,小说也几乎接近了尾声,这些在思想上激昂的青年们最终散落去了车间和山沟。

  最后,书中所表现的女青年们是怎样的呢?在女青年舒娅、珠珠她们刚刚从小说中探出身影的时候,王安忆是这样写的——“这种生性大凡没什么头脑的,年轻人,尤其是女生,要什么头脑呢?有头脑会使她们失去自然。头脑里滋生出的那个叫做‘思想’的东西,是个累赘,让人脸色萎黄,青春早逝。”所以,十几岁的舒娅、珠珠、嘉宝们,对政治和思想没什么太多的热情,单纯得似一抹抹浅色,关注点多在男孩、玩乐、友谊上面。小说也基本没有描写她们的政治见解,而是着眼于她们之间关系的变化。

  末尾部分,这些女孩的身影几乎已经淡得消隐了,只剩下男孩们对“女人”的讨论。女人究竟是什么,是陈卓然所说的“厚土”,还是南昌所说的“疼痛”?王安忆的理解却是,女人的“思无邪”是短暂而珍贵的,然而她们终究要沾染到污浊,到那时,“没头脑则会使事情更加雪上加霜”。

  王安忆的文字很细致,有时那精细的描写会让你觉得很美,很生动贴切,有时又会感觉有些腻味,比如我就觉得,《长恨歌》里的腻味实在就有些浓了。不过因为这部小说着眼的是人物思想和精神上的变化,对这方面的刻画,细致的文字就会显得蛮精妙。

  比如,在描写陈卓然和阿明这类对爱情开窍较迟的男生,作者用了一种比喻,“也许他们就是属于那一类,像北方寒带的树种,需要较长的生长期,木质紧密,肌理细腻。”读起来,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一类男孩的生长有深刻的把握。

  细致的语言能够很好地捕捉到感官上细枝末节的感受,用这些感受来推动情节和主题的节奏。比如,“人的视觉,有一种美妙的婆娑,每一道光附着影,像柳丝般垂在眼睑,将视觉分析得极为纤细,而且灵敏,随了睫毛的眨动,索索作声。”但如果这些描写没能很好跟上主题的节奏,就会显得有些郭敬明式的腻了。

  除了感官上的感受,就是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有非常细致的描写。比如她写呆男孩七月和乖女孩舒娅之间的关系,“这样,舒娅就要不高兴了,于是,对他的态度就更凶狠一些,可还是那一句话,一个姑娘的凶狠,其中总有着几分温柔的,只有使七月更加驯服。这种驯服并不会养成对方的爱,反是养成骄矜。七月哪知道这个,舒娅也不知道,她只是觉得自己对七月开始厌烦了。”这种对于少男少女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描写,一进一退,想想现实中年轻男女们互相暗示和试探的对招,就会觉得既有趣又贴切。

  上海这座城市依旧时不时在里头显现,除了那些地名和商店在文本里的出现,还有对人物的总结。在描写嘉宝的祖父时,王安忆写道:“上海的资产阶级脚上的泥巴还没洗干净呢,在他们养尊处优的外表地下,是乡下人的耿劲。”这也正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体现之一,小资和耿劲并存,上海人的精致深处依旧有农民式的粗糙。

  我也好奇,这样一座最“资本主义”的城市在那样一个最“社会主义”的年代是怎样存在的,它有多少的矛盾和挣扎。到小说结尾,王安忆借南昌的眼睛再次观察六十年代的上海。

  “这城市有着它的思想,不是深邃,而是隐匿。在假浪漫主义的壁饰,偻型,弯曲街角的微妙处理,在这些多少是轻浮的华丽的格调里面,流淌着正直的思索。”原来,这座城市才是孕育思想不容忽视的母体。

  最终,激情也会归于冷静,空想也会归于踏实,这群被时代抛到一处的青年们,用自己的方式成熟起来。

  书评微信公号:栗弗花园(art-leaf)

  《启蒙时代》读后感(五):王安忆的《启蒙时代》

  王安忆的以“年代”、“时代”命名的作品我已经记不清究竟有哪些了,我看过的就有《忧伤的年代》和《隐居的年代》。在翻开她2006年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以前,我并不知道这一本会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果然,自《香港的情与爱》时期就现雏形的极尽铺排之能事的王式句式又铺天盖地而来。我早已熟悉了她的这种文体,所以感到有些乏味,并且迟迟不能进入阅读状态,直到读完五十页左右我发现了她的叙事秘密之后。

  王安忆对细节的过分着迷使我很难完全投入地进行阅读,这种状况到了100页左右才改变,因为,女性人物出场了。两姐妹中,舒娅是南昌的同辈人,妹妹舒拉则与当年的王安忆年龄相仿,似乎是她自己的代言人——舒拉在书中也确实担当了很多事件的目击者。200页左右的时候,南昌与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女孩儿嘉宝在懵懂中发生了性行为并令其怀孕,在我看来,这一叙事段是全书的高潮。后面的一百页我瞎翻翻就过去了,没有仔细看,因为有点无法承受王安忆在每一编号的小节开始时都以重新开始一个故事的语气所进行的叙述。作为军干子弟的南昌对资本家孙女儿的嘉宝的“强暴”是耐人寻味的(此时他其实正与一个小市民家庭的女儿互有好感)——之前南昌等人与嘉宝爷爷秘密进行的“午夜谈话”已经为这一事件做了铺垫,在那些谈话中,嘉宝爷爷以“谦恭”的态度应对早已缴了械的“革命小将” 们的诘问,却以一个老人的丰富的人生智慧使对方深深折服。所以在嘉宝身上,南昌终于取得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但是在叙事中,王安忆夹杂了少年人的朦胧冲动,后来的打胎、轮渡等情节写得既克制又点到要害,使这故事像书中的一段美丽忧伤的乐章。

  这样一本书是独特的,所以尽管我没把它从北京的家里带来,还是能回忆起它的上述内容。不过我不知道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什么样的人,王安忆的同样生活在大城市的相似家庭背景的同代人吗?这种跟一小群人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小说造成了我的阅读障碍,这是显而易见的。

  2008年8月31日

  《启蒙时代》读后感(六):我所羡慕的启蒙时代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启蒙时代》读后感(七):如果不写小说,安忆有多啰嗦!

  硬着头皮看下去,看到后半,稍微觉出点味道来,那点味道,可以概括为“岁月”的魅力。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也许半老徐娘、两鬓斑白,从形貌上看实在难以像妙龄女郎那样吸引人,但是你和她聊聊天,听听她讲讲过去的故事,慢慢就觉得她还是有点意思起来。这就是时光沉浸下来的效果。里面的一个个人物,经历了一些事,终于有了岁月的痕迹,他们的想法说法都会有变化,身边的人和事也都有了变化,这就有点感觉了。当年的孩子成人了,老人们变得更老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也是小说中人物的重演罢了。

  就是这种感觉,契合了一个恍惚进入中年阶段的我的那根最关键的弦。

  《启蒙时代》读后感(八):启蒙围城

  《启蒙时代》是女作家王安忆曾获众多名家投票、位列排行榜首的一部小说。启蒙时代这四字书名,不仅涵盖了全文主旨,人物境况,对照了或朦胧或清晰出场人物的意识,对整个时代历史也做了一次无限可击的鸟瞰。小说书写了南昌他们一群男男女女的上海中学生在1967年至1968年底的生活。在那个斗志昂扬、跌荡激进的年代,南昌从迷恋与陈卓然辩论艰深的马克思主义到发现以前不屑一顾的活生生现实世俗生活才是一切思想朴素的根脉和生衍的温床,显现了那一代人心灵成长的规迹,结尾舒娅像曾经的南昌他们那样热烈地奔呼远去,似是一个启蒙的轮回,承前启后的意味延伸拓展了时空,使那个不平静的年代愈加立体、宽广、深邃而耐人寻味。狂飙突进的时代风潮在这群学生心身席卷翻涌起的浪涛,家庭出身带来的困惑与此带来的矛盾冲突,自身无限向理想靠拢寻求实现的路途与挣扎,杂之以青少年特有的萌动对世界人生彼此的新奇热情,水到渠成地形成了一个点面体的启蒙围城。小说以一分为三的叙事技巧、客观的语言来构建。即一个人从三个角度去表现。先用景物来烘托人物内心感受,再用成长生活的环境来解析人物性格成因及行为的合理性,后用审视人物、定位及心理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感性譬喻。这当中自是高潮迭起,不胜枚举。明朗的心情,明媚的气氛,景色也是颐悦的。南昌父亲书房窗户照进的阳光熔金般地恍然以前的时光;反之,那扇户则如一只动物没有了眼球的眼晴空洞地时刻张着。有着画画天赋的阿明,从他所往街区的历史及住居地域性特色,说到这里的孩子在这种影响下形成待人接物和人生态度的同一性,又以妹妹作为对比,自然而然地写出个体差异的踏雪无痕般的精妙。最为华彩的描绘是起着缓冲地带作用的女生丁宜男的角色分析。这三方面条分缕析的绢流交汇使读者看到一个红色年代的上海,与其它城市革命相同的血色浪漫背后有它旧时的操守习气,并以不紧不慢的步伐日升月落,表面上看似改变了,实则用它内在的韵律延续着,一板一眼不走腔调。也许那个年代对那一代人的启蒙也像那座城市一样,人生成长的启蒙在朝阳黄昏中不紧不慢地日复一日。

  :懒得想了,应该联系五四启蒙说说,这个启蒙的大语境是无论如何不能缺失的。

  《启蒙时代》读后感(九):被时代启蒙,去启蒙这个时代

  2007年3月24日 周六

  刚刚看完了王安忆的《启蒙时代》,以为怎么也得看到高考之后,但有了这个意外的周六,一直到现在,晚上9点33分,放学后睡了一觉,便全放在了这上面。

  小说是王安忆一贯的风格:平淡的口吻,第三人称的叙述,模糊过渡的时间推移,以及并不成段的、精准的环境描写。那些令人吃惊的情节被处理得波澜未兴,埋在浅处,只让人体会得到突起的纹路(如嘉宝的怀孕、小老大的早逝),而微小的微妙的,则被放大到毛细血管也纤毫毕露(如多次谈话的记叙)。一缩一放之间,情节便不再是重点,逼得人慢下来,去领会文字背后作者想传达的娓娓道来。

  多狡黠!

  王安忆的60s,池莉的80岁,上海的矜持,与武汉的小市民,不知在以后还会不会有人写,又写得她们一般彻骨。80后们没有对其直观的理解,没有体会过前途的未卜混乱,和经济的直接冲击——我们这一代的生活几乎没有变动可言。曾经看过一句话,大意是不必辛苦去追溯父辈的时代,记录自己的周遭才是真正的职责所在。80后要记录的是什么?没有色彩鲜明的时代动荡作背景了,值得审视的怕只是自己的内心。撇去那些神怪志异于校园纯情,一部真正的好作品,需要横空出世。

  这应该是读者和前辈的共同期待吧!

  http://blog.sina.com.cn/u/5852a389010009nr

  《启蒙时代》读后感(十):不平凡的年代,平凡的故事

  这本书我没有读完,因为我发现故事根本没有结局。人物一个接一个的登场,然后又不知怎地就消失在情节中,之后可能会再出现,也可能就彻底不见了,没有人知道他去哪里了,连作者也搞不清楚。因为这个时代永远不缺少新的角色和新的观众,所以没有人关心某个人物消失了,似乎这个时代就应该你来我往地处于动荡中。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绝不像阳光日子或者青春日子那样,两句话不对付就雷起来了,启蒙日子中没有大段的暴力描写,也没有人做俯卧撑,代之是大段的对话,没有人说话的时候,就是大段的景物描写。

  这一切都没有对爱情的启蒙来得干干脆脆、轰轰烈烈。那个大胸的米兰,那个八十年代的女强人李白玲,启蒙日子中换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女主角,都成为这些故事的关键机关。所有这些小说都可以改名叫“那些女孩教我的事”。一切爱情开始的时候都是纯洁得像一块水晶,小说中这样,现实中也是这样。之后就会伴随着欺骗、暴力、色情、诱惑展开。由于生理的原因,男人经常会成为事件发展的行为主体,成为主动者,成为施暴者,成为骗子,成为强奸犯,......连李白玲都会对方言大喊大叫“我变成这样都是你害的!”。这样,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有些因为一个角色的死亡而嘎然而止,比如启蒙日子中的小老大,但是这样美好的结局的确很少,最终,都是或者选择分开,或者凑活在一起。但不管怎样,他们学会了爱,被爱,伤害,被伤害。爱和爱情是两个概念,爱本身没有伤害,因为有个情才有了伤害。

  《启蒙时代》的作者王安忆集“现代作家”、“海派作家”、“女作家”概念为一身,我基本上不读这三类人的书,因为钱博士极力推荐,我掐着鼻子读了大半本。在此,代表王安忆感谢钱博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启蒙时代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