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风东土》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风东土》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7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风东土》经典读后感10篇

  《西风东土》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6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风东土》读后感(一):“小日本”的可贵

  最近在读几本日本相关的作品,最厚的一本毫无疑问是熊培云的《西风东土》。

  副标的“两个世界挫折”无疑在说中日两国。我喜欢这个提法,它比较公允地说出了两国现在的处境

  这书实在太厚,熊培云在短短的旅日四个月里日日记述长文,形成了一本600页的作品,谈到的问题细碎幽微,令我觉得他偶尔抱怨睡眠不足身体疼痛都变得诚恳。这是国内多数学者缺乏的勤奋力。

  读着这本书的期间,又是一年的1213,我曾是个远在异地也会让姐姐电话直播南京上空警报,然后于荒僻处独自默哀的人,形式主义在这一天覆盖了内容,即便那座城已经是移民之都,也不影响历史的一再提醒。

  在这本《西风东土》里,熊培云和日本的左翼右翼都有接触,也与入籍日本的中国人和热爱中国的日本人均有交往,甚至和“日本韩寒”,常常被批评为“在日本说中国不好,在中国说日本不好”的“骑墙派青年”加藤嘉一亦有多次交流。某种程度上,这么多年读熊老师的作品,我相信他是一位十足的乐观悲观主义者,在中日问题上,他也是这样的恳切又担忧着。

  可我倒也不愿把恰逢这个时期遇见这本书看作一种冥冥,我更喜欢套用书中的那个说法表达自己不由自主被“日本”这个关键词吸引的原因

  这个精致的岛国,和我们有难以厘清渊源的所在,这个如今“不爱国”“很厌战”的地方,是因为它的“小”,才被世界看得如此“重”,才在我的眼里不断“放大”。

  说得直白一些,日饭们所喜欢的日本,是它“小”的那一面

  近日听到最热血的话,来自《请叫我英雄(アイアムアヒーロー)》里大泉洋的台词:如果说音乐文学啊之类的,日本还排不到世界顶尖的话,那么漫画领域,我们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所以只要画下去,无论如何都可以被看见。

  这也是我写给《莫西干回到故乡(モヒカン故郷に帰る)》的短影评为什么会被点赞一百多次的原因:感谢上苍创造日本人,中二又情深

  “中二”绝不是一个贬义词,“小日本”也可以不再作为国产抗日神剧里的贬义来使用。恰恰相反,我们呼唤这种“中二”和“小”,这是日本延续传统,展现独特关键词。只要这两点能够被那个民族继续扩大化下去,就是对世界局势的利好消息,因为这是真正在践行“爱与和平”。

  熊培云在日本处处均留意到了这种“小”:服务业的体察入微,市民普遍言行温良,生产制造的一丝不苟……当然会有觉得日本人简直是360度过分客气和过度为他人着想快到了令人惶恐乃至不适地步时候,但更多时刻,“细小”令人安心,因为它意味着远离集体主义,远离军国色彩,远离全民皆兵。

  印象最深的一处,是在日本街头停好自行车友人再折返重新调整位置,只是因为想起来觉得之前的方式有点遮挡路边张贴告示的看板。被这个细节震惊不是因为感受体验教养,而是觉得被这样的日本思维熏陶的人类是极富运筹学思维的,如同下棋,总能想到下一步甚至下下一步,比下棋更良善的是,这些都是导向便利行动,是积累善念的行为

  因此熊培云自己总结的,“中国是强国家,弱社会,强个人,日本是弱国家,强社会,弱个人”,不禁也有了可质疑的余地,如果我们的“强个人”是无奈下的“自我抗争”,日本的“弱个人”只是万事循礼后疏松省心的“自由散漫”,那这种“强”与“弱”,宁可调换吧。

  坦然地承认自己欣赏日本这个国度审美情趣,和理性了解两国历史上的纠葛与血腥一点儿都不矛盾,正因为心内有后者,才能更加深厚地去读懂前者,才可以仍旧期许我们的民族情绪不要走向集体的恶,抱团取暖不要形成普遍的平庸

  也有人仍不断在念叨日本工匠与中国匠人之别,我想,终究还是别讨论耐心或者情怀或者金钱回馈了吧,先扪心自问杂念丛生的自己,离践行“度过一天的方式就是度过一生的方式”这种鸡汤句的距离,是不是都远得不着边际

  假如所有自诩为“老舍信徒”或“王小波门下走狗”的人都能在实践层面上真刀真枪去做,可能“脸红”二字都不至于无数次被当成不作为的挡箭牌。

  世间夸夸其谈者众,行动力,却是最难指望的东西

  《西风东土》读后感(二):用心与担当

  用心与担当

  熊老师的每本书我都追看,他的书总是给人深深感动和绵长的力量。这一本也是期待很久,买到后一气呵成一睹为快。一路读下来,被熊老师的用心良苦勇敢担当所折服,被熊老师与读者交流的真心诚意所感动。以记者的广度,学者深度,以及日记体每天与读者坦诚相对娓娓道来温暖的说理,深邃分析,梳理了日本明治以来的思想史,探讨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以日为镜,照出中国在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对石桥湛山的“小日本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渊源、发展与历史影响进行了深情回望,对大日本军国主义(国家主义和皇权主义)的形成与疯狂给出了人性意义观念)方面的深度剖析,当一个国家被坏的观念所笼罩,这个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深渊。这本书关于意义方面的论述极其独到,极其深刻,极度精彩,令人拍案叫好。

  “人类世界最可怕的恐怕还不是人性,而是为人性提供方向能量的各种意义…在自然状态下,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被杀,会有恻隐之心,这是人性。但是如果死者被注入意义,比如他是人民公敌,卖国贼,叛徒,他就变得死有余辜了。这是意义。”

  还有,中日之间到底什么能够和解,“我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罪恶以及对罪恶的无力抵抗。试问这样的历史需要和解吗?当一位孕妇眼睁睁看着胎儿从自己被剖开的肚子里取出,并被鬼子用刺刀挑在肩上,那一刻的历史事实真实的,她的仇恨也是真实的。在此背景下,后人有什么资格谈论宽恕与历史和解?对于那位妇女来说,仇恨不仅是她最后的权利,也是她生而为人的最后的尊严。真正需要和解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既然历史已经发生,没有底线的历史和解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在篡改历史。佛教有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记住历史上的罪恶就是记住一种价值观,它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给未来种下善因。”

  熊老师一直在用心耕地,用犁铧一样的笔尖耕文字和思想这片土地,也一直在用心“耕心”,无论有多少误解,无论面对多少枪林弹雨,始终守住内心,一以贯之的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我想安心地做一两件自己认为最重要事情……人生短暂,能够做一两件生死以之的事情,是无比幸福的。”“我并不在意网上的谩骂。我不想回击、争辩,被这些恶言恶语牵着走。假如我相信自己,并且希望我的言论于中国社会有用,我反而会觉得我最重要的目标读者或许就是那些谩骂我的人。”

  写这样一本书确实冒了很大风险,在中国,这是一个容易引起地动山摇课题。用一个网友的话,有些题材是很多人不愿意去碰的,性价比太低,又给自己惹出数不尽的麻烦,但是熊老师以一个学者勇敢的担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他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怀有深深的热爱和责任,他觉得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以冷静客观态度看问题,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有责任引导开启人们理性思维的自觉,还有,唤醒沉睡在人性最深处的慈悲

  这样一个用心做学问的学者,这样一个对时代和国家有着深切责任感评论家,真是值得敬重!无意中在腾讯专题看到一些血评,貌似要动刀杀人的态势,却除了人身攻击而又完全言之无物,我的心里瞬间升起一种无奈,几许悲凉。我相信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认真读过或者通读此书,因为如果认真读过,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两个世界的挫折,为什么会有这样贴标签以爱国者的身份对那些他们给贴上标签的所谓不爱国者的粗暴审判和人格践踏。所以,特别希望那些血口喷人的人们,静下心来,读完书的全貌,再理性的发言。大国崛起,不是飙升的GDP, 也不是那些高耸的摩天大楼,是客观,理性,包容,善于学习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公民。大国崛起,首先需要的是,人的崛起。愿我们放下刀剑,放下暴力,放下偏见,放下我者与他者的对立,在宽容空气里,担起我们每个人应该担起的责任,这既是建设我们每个人自己美好的人生,也是真正的对社会国家尽力。

  《西风东土》读后感(三):访学小记:熊培云眼中的日本和中国

  文/吴情

  面对隔海相望的日本,多数中国人心感情甚为复杂,无论是高层决策者,还是普通百姓。毕竟,中、日两国,既有源远流长友好交往史,也有不堪回首的敌对记忆。如何安放过去,如何书写当下,如何走向未来,每一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有所思量,哪怕没有给出明确判断。近些年来,虽然中、日两国在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上取得了不错成果,但也存在诸多摩擦,如钓鱼岛主权的争端、日本政府在教科书中篡改侵华历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屡次参拜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阅读日本,其实也是反观中国。

  《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南开大学学院教授熊培云先生著。熊培云曾先后任《南风窗》主笔、《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对诸多国际事务有着独到见解。自二零零七年出版《思想国》以来,熊培云又著有《重新发现社会》、《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个社会会好吗?》、《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自由在高处》等作,市场反应学术评价不同凡响。熊培云先生名为文学系教授,但著作中体察和思考的内容,远非局限于文学,而是深广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关照。

  二零一四年六月,熊培云应邀赴东京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访学讲座之余,他将自己在日本的点滴生活详细记录下来,“几个月后,便有了这部日记体访学笔记”。在日本,他既是一个无法长留的过客,又是一个敏感观察者。即便只是在机场偶然邂逅一位加拿大华裔青年,他也隐隐觉察出互联网时代存在的矛盾。在“坐禅”的铁牛身上,他感受到了乐观的力量,越是愁云惨雾,越要活得灿烂。在九十岁老人幅馆卓哉坎坷生平里,他读出了人性的高贵战争的暴戾,以及历史的沉重

  在日本的访学旅程中,熊培云先生着重关注了石桥湛山,日本第五十五任首相。“二战”前,石桥曾竭力主张以“小日本主义”替代主推对外殖民扩张的“大日本主义”。在熊培云看来,石桥“是一个能与胡适媲美的真正的自由主义者”。近些年,日本安倍政府修改和平宪法,谋求解禁集体自卫权,在领土主权上挑战亚洲友邻……引发了各方对日本军国主义可能复活的担忧和焦虑。熊培云先生认为,石桥先生的“小日本主义”可作为“治疗”日本的良方。“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毋宁是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

  谈到中日关系的未来,熊培云还是寄予了光明前景。他反复强调,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关系良好亲密,但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两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出现转变随之而来的还有政治、经济、外交关系等方面格局的转折。在这一期间,日本曾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亚洲国家实行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政策,造成了相当深重的历史灾难和战争创伤。历史影响现实,现实影响未来,中、日两国如何面对历史,其实关切到中、日的现实和未来。熊培云主张,中、日在一定条件下不妨且很有可能达成和解。不过,“了解是和解的前提”,两国还应加强对沟通对话和交流。历史可以被理解,可以原谅,但不能被遗忘、被篡改。

  熊培云先生坦言,“中国未来走向之复杂性远非几个志同道合者坐在一起可以预见或判断的”。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还是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当今中国,思想界和民间声音驳杂多元,没有一个统一的音调。有人鼓吹民族主义,在重大事件面前以爱国主义绑架理性思考;有人则走向虚无主义,建议在忘记历史的前提下谋求经济发展与地区和平。二者都流于简单化。日本是味药,“药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日本的态度”。阅读日本,也思考中国。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西风东土》读后感(四):重新发现日本

  在《历史在你我身边》中,作者林达曾说史书上都是大的历史脉络,而一直被忽视的百姓生活细节,才能让我们真实体会到大历史中个体对这一段历史的具体感受,还有因之而变的人生沉浮。

  熊培云的《西风东土》主旨宏大,其中一条主线是他希望“弱社会”的中国,能用好日本“强社会”这味药。具体来说,是个人能重拾责任感,形成一个高度自治与自律的社会。第二条主线则是探究中日和解疲劳的原因,并探索“大日本”与“小日本”主义在日本历史中的沉浮。

  这本书采用日记体,详细记录了作者在日本游学交流的4个月中,每天遇见的人、看过的书、参加过的活动,以及他的所思所想。这些每天的纪录,从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生活的细节,我们能看到在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生活与精神状态。日本在这里变得具体。这味药,有适合中国的地方,也有其副作用。

  一、当下日本社会的细节

  1、不愿麻烦别人

  每个初次到日本旅游的人,都被日本整洁干净的环境所折服。即使是许多人的集会,一旦解散,整个场地干净如故,不见一件垃圾。听一个留学的朋友说,为了不麻烦超市的售货员,日本人通常连零钱也准备好。这源自日本不愿麻烦人的性格。

  日本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举世皆知。熊培云在书中提到,老年人为了不麻烦别人,宁愿自己提早预定好身后事。这在日本成为一种产业,名为“终活”。“终活”让作者感到日本人了然生死的豁达,但也感到了辛酸。

  作者的日本朋友智子还提到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对母子本来可以向政府申请救济,但为了避免麻烦别人,不好意思申请,竟然饿死在家里。他们死时,胃和冰箱都是空的。

  所以智子很反对将这种“不愿麻烦别人”的美德拔高,因为它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社会缺乏人情味。的确,反思我们中国人,是在“互相麻烦”“互相帮助”中建立关系的,我们是熟人社会。过于拔高不愿麻烦别人的美德,人与人之间没有交集的话,会形成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最终导致那对母子一样的惨剧。

  熊培云认为,日本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继承方式有关。中国是诸子均分,而日本是长子继承制,意味着一个大家庭里,长子之外的子女在成年后会被扫地出门。所以他们对家族、故乡缺乏归属感,血缘、地域关系淡漠。据说,成年后,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几年不见面是常事。这对于喜欢寻求家庭救济、私力救济的中国来说,简直匪夷所思。

  中国人喜欢“越界”,如果能学会尽量不麻烦别人,给别人留下空间,自然是好事。但这味药的副作用在于会令“人情味”消失。

  2、日本的年轻人怎么了

  熊培云碰到了几个有所建树的日本中年人,都在抱怨现在的年轻人畏首畏尾,没有理想,也没有对生活的信心。他们年轻时总想着多去欧美走走,见一见世面。而现在的年轻人则喜欢“短、平、快”的路线,不愿意多花钱。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经过战后几十年的积累,日本的生活条件之发达早已媲美欧美。而通常经济高速发展后,会有一个停滞期。当今日本年轻人的心态更可能是小富即安,前几代打拼了这么久,也没怎么享受过生活,他们想回归生活本身,所以普遍没什么大的抱负。

  其二自然与日本90年代泡沫经济后,失去的二十年有关。书中讲述了一个右翼出版社的青年大森的故事。他1996年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不好找,先在父亲的寿司店打杂。后来读了硕士,进了一家出版社,由于不景气,收入不高也没什么前途,他又辞职。直到进了现在这家出版社。由于右翼书籍当下比较受欢迎,所以这家出版社以出版激进右翼的言论为主。这家出版社有6个员工,3位兼职者,人数已是上一家出版社的两倍。大森坦言自己并不喜欢右翼的hate speech(仇恨言论),但生存毕竟是第一位。

  由于经济不景气,日本年轻人的生存环境之不妙,可见一斑。将生存视为首要目标,他们又怎么树立远大的抱负?我们都知道日本很多产业已进入 “细节化”竞争,这也是一个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竞争白热化的表现。

  我有在看一些日本绘画和书籍。例如专注于生活绘本的高木直子,她的《150cm Life》还有《一个人的小繁华》深得我心,还有专注于实木家具的岩琦朋子的《筑巢记》等。从她们的书,我看到的是回归内心,寻找个人生活意义的努力。这是日本“强社会”向“强个人”转变的侧面吧,即使抱负不远大,但我觉得也不是坏事。

  日本作家高村薰说,“战后日本人靠消费填补内心,但是从今以后,扪心自问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是谁,将成为一切的根本。”这句话,放在当今中国也合适。

  二、中日和解疲劳

  1、原因探究

  总结书中的论述,中日战后错过最佳和解期的原因有3个。一是战后亚洲的和谈由美国主持,主角中、日、韩没有坐下来谈,内心的诉求没有真实表达。二是中国忙于内战,蒋介石 “以德报怨,”让日本军民平安返回日本、阻止列强像瓜分中国一样划分日本、放弃战争赔偿请求权等,并不能完全代表灾难深重的大陆中国的想法,心中的“怨气”始终未出。三则是战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缺乏交流机会。总结来说,日本错过了最佳反省时机,我们由始至终没有接受到真挚的道歉。

  战后,日本社会曾将责任推给天皇,认为天皇是发动的战争。一些日本有识之士和熊培云则强调,天皇不是“替罪狼”,每个人应该为自己的良心和行为负责。引述梭罗的话,“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

  2、小日本主义与大日本主义之争

  大日本主义主张军事立国。精神内核是以武力征服为前提的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二战前,这一流派在日本唱了主角,所以日本发动了向外扩张的战争。

  而二战前其实还有以熊培云推崇的石桥湛山为一脉的小日本主义。这一流派精神内核是“产业立国论”,重视产业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石桥湛山主张日本应放弃殖民,改善日本本国的农业,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以增进国民福祉。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便是因为重拾了“小日本主义”。二战结束后,日本国民一直在尽量回避与国家主义相关的东西。作者在日本校园里从没有看过日本国旗,因为日本的大学时自治公共机构,不必由国家沾染。

  最近,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日本的停滞,由于危机感,大日本主义又有所抬头。日本新闻界对中国的报道多集中于中国国内的问题。例如当时的反日游行,砸日本车事件。但近几年,到日本旅游的中国人数屡创新高,且对日本评价都很高。如果我们选择活在新闻里,那些基于新闻的想象会限制我们民间的交往。

  说到新闻,书中反映的日本新闻界之不自由着实令我吃惊。

  三、日本新闻界的不自由

  日本新闻界的自由是渐渐失去的。

  日俄战争时期,《大阪朝日新闻》一篇报导中用了“白虹贯日”一词,当局以“消息暗示革命”为由起诉该报社,该报社遭到日本新闻史上最严厉的查处。作者及编辑被起诉并判有期徒刑两个月,社长被暴徒袭击,并引咎辞职。在此影响下,日本新闻界渐失自由锋芒。

  进入二战时期,一是当局对舆论监管趋严,二是报道战争胜利消息会使销量大增。基于政治和商业的双重考虑,日本新闻界为战争呐喊助威,进一步将国家拖进深渊,少数自由媒体的反战之声被淹没。直到今天,销量、商业依然是日本新闻界的重大考量。

  在今天,日本新闻界还存在着记者俱乐部制度。没加入的记者,例如自由撰稿人,很难进行采访。日本很多新闻均来源于记者俱乐部,很多新闻是整理出来。有一个潜规则是,如果记者发布新闻时违反协议,如抢先做独家报道,他很可能被记者俱乐部除名。

  这一制度真是匪夷所思。新闻界结成联盟,不是变相扼杀了新闻自由吗?

  除了以上三大点,《西风东土》中还记录了日本人的故事与社会细节。例如1941年出生在中国长春的远藤誉,小时候在中国接受教育,认同中国文化,但由于战争的原因,在中国备受歧视,最终返回日本。返回日本后,又因为“亲中”备受欺侮。她觉得自己有两个祖国,可是两个祖国都不待见她。

  与熊培云以前的书相比,这本书以日记体记录,所以觉得他的想法很零落。但却提供了一个途径,让读者可以近距离观察日本,不活在想象里。历史不仅是宏大的叙事,也是个体生活的细节。这本书让我们重新发现日本。那些鲜活的个体,和我们一样,是有着不同的观点,然后努力活着、发掘生活意义的人。

  附上这篇书评的思维导图~

  《西风东土》读后感(五):于日本寻中国

  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熊培云的《西风东土》,作者对日本明治以来的流变和对中日两国之间的思考与洞见颇多,于日本寻找中国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西风是流动的,东土是凝固的,孕育出什么果实,还是要看东土本身有什么。我相信西风绝对不会压倒东土,日本已经完成了转型。中国作为转型中的东方古国,不妨借鉴日本的经验。对比中日两国的近代史,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国家精神,武士精神,进取精神。日本大刀阔斧的改革,充满了朝气。中国却白白耗费宝贵的民族光阴,大约是守旧的民族性太重了吧。

  日本富强之后,存在着大日本与小日本主义之争。大日本主义彻底压倒了小日本主义。即使是学西方,学英国和学德国的结果是全然不同的。一亿总玉碎,踏破支那四百州的疯狂到一亿总忏悔,令人唏嘘。炸弹三勇士,军国之妻,个人在国家面前完全被碾成粉末。战后的日本回归小日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回到正常轨道。对战争的反思不够原因是一亿总忏悔吧,每个人都有一亿分之一的责任,那还有责任吗。天皇却是免责,中日关于战争的和解还是遥遥无期啊。

  日本不是乐土,也有着种种问题,人情冷漠,自杀率高,贫富差距扩大。中国也面临着许多类似问题,期待着能有一个解决手段。

  想起亨利·朗费罗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能读懂每个人秘 藏的历史,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发到现他的哀伤和痛苦,所有的仇视也就放下了。''

  人是意义动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为了寻求对自我、他人、世界及命运所抱持的意义上的理解与看法。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不论是读书还是旅行,都是在努力为自己寻找意义罢了。

  《西风东土》读后感(六):学者的梦

  一个温文尔雅,充满温情的学者,可不可以将他归为胡适自由主义拥戴者?总之感觉受胡的影响蛮大,因为他的推崇,我才找了一些胡适的书看,的确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仍然有指导意义,政治和历史真相相比,真是讽刺啊!从前的教育,胡适可不是什么好角色。文笔很好,大约是日记的缘故,读起来轻松。但随着年龄增长和近几年的社会情形,越来越觉得他的主张和胡适的主义一样,在中国怕是没有多少市场的。我们的传统是没有多少自由主义的,从来都是国家和集体掌握着个人的命运,生杀予夺,小我是身不由己战战兢兢的。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甚至更是如此。如果社会能一直这样稳定下去,经济增长下去,怕是更难有影响了。虽然长远看,这些主张是好的,但就中国的现实政治来说,只能算一个美好的梦吧。

  《西风东土》读后感(七):伪君子跟了错老师

  琐碎日记的形式,初读颇显杂乱,随之跟上作者的思维后,一个现实的关于中日民间关系的知识分子角度的脉络变清晰了。或是有感于日本一段对话或者采访的录音整理后便能出书,作者于日本几个月的交流生活日记也成了一本书。不同于传统的一本出版书籍,这种形式也别有好处,就是新鲜与非常个人的角度。如同与一位学识足以让自己仰望的朋友彻夜长谈一般无距离感,开阔自己的眼界,了解很多自己难以接触的方方面面,。虽不是系统地在一处深造,可的确受益良多。其中关于一亿玉碎的解读,把责任均摊到每个人身上,实际等于推卸责任,这种进可团体一起,退可大家拍屁股散去的阴谋让人不寒而栗。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让人想到自己在碌碌无为中化作吃瓜群众的一员而惭愧,这也是一亿玉碎中的逃避。书中还提到有人坚持每天四个小时的读书,以及作者每次于书店中流连,这正是对自己最好的鞭策。又提到一休和季羡林对女人操不够感言,深感自己作为一个伪君子真是活受罪!

  《西风东土》读后感(八):《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重新发现日本

  我还有没去过日本,但一直对这个国家很感兴趣,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很喜欢日本的电影和书籍。至于动画片就更不用说了,像我一样的80后,几乎每个人都是看日本动画片长大的,早已成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又是那么地憎恨日本,刻骨铭心地恨,因为历史上它曾带给中国人地狱般的灾难,并且至今对那段历史的态度暧昧不明。不过,我们很多人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对日本的恨,都是拜横店影视抗日基地所赐,恨得有些不在点儿上。

  而且,再加上近些年我们一些无良官员、学者和媒体的煽动,使得民粹主义抬头,就更加遮蔽了理性,对这个近在咫尺的邻居敌意越来越深,研究越来越少,变得更加雾里看花,而且一遇到事情就群情激愤,火花四溅,轻则谩骂诅咒,重则上街砸车。

  世界上可能没有两个如此相邻咫尺的国家,有着如此深的敌意和隔阂。而这种敌意和隔阂,带给两国的是两败具伤。

  可能也正是在这种对中日现实困境的费解,让熊培训写出了这本《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

  这本书是熊培云应东京大学邀请,赴日访学期间的见闻和思考,全书共50多万字,600多页,洋洋洒洒,几乎关注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不过,虽然内容涉及面广,但我认为作者贯穿全书的主线还是明晰的:一是了解日本社会对二战尤其是侵华战争的理解和反思,二是对日本和平宪法面临修改以及安倍政府向右转的担忧。

  说到日本国民对侵华战争的了解和反思,作为曾经做过记者的熊培云,在做调查的时候,力求做到抽样群体的客观和公正,即对左中右三派都进行采访,从熊培云的调查结果来看,整个日本社会对二战的反思似乎缺乏彻底性。

  如今,日本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首先是因为有和平宪法的束缚,和平宪法完全剥夺了政府的宣战权,而且对其军队的控制极其严格,对外挑战几乎不可能。再者则是民主制度使然,日本的国民如今普遍厌战,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早已丧失了“斗志”,所以整个国家也不具备发动战争的土壤。

  但熊培云随即举例,曾经的纳粹德国,如今不想打仗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整个国家,无论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对二战进行了彻底的反思。

  这一点日本似乎并不一样,因为战后美国占领军出于战略考虑和管理需要,并未对日本军国主义根源进行彻底的清算,从而导致整个日本社会和国民缺乏对战争的彻底反思,以至于整个国家有向右转的风险,并且今日仍因为历史问题和中韩两国龃龉不断。

  在对日本反思不彻底的分析中,熊培云特意提到了媒体的作用,这一点特别引起了我的关注。比如他提到的在日本国内拥有上千万发行量的《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等,曾在二战前夕,在国内大肆鼓吹战争,对日本加快成为战争机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此,熊培云说,“一份报纸有太多读者未必是好事,为迎合读者它有可能走向民粹主义。”而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我们国内伟大的《环球时报》。

  再说到日本国民,熊培云说,虽然日本国民普遍厌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所有人对在二战中受日本蹂躏的国家存在罪恶感。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一是搞侵略战争的人都已差不多去世,如今的日本国民认为自己无需代替祖辈父辈承担罪责,他们的行为与自己无关,而中国整天纠缠历史问题让他们很反感;

  再者很多日本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他们普遍存在一种受害者心理,尤其是对当年美国丢下原子弹的念念不忘,对给其他国家造成的灾难则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

  当然,熊培云的调查中,也有很多日本人,尤其侵华老兵对日本给中国造成的历史伤害很多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道歉,但他们如今毕竟是少数,而且已经所剩无几。

  正是因为缺乏对战争的反思,再加上如今很多媒体的推波助澜,熊培云对如今的日本政府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认为政府会和媒体合谋,绑架整个国家,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而这,对中日两国的历史和解,将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对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总之,这是一本深入了解日本社会和国民心理的好书,会给你一个独特的日本观感,让你对日本的认识更有深度和广度。当然了,如果有条件,还是希望包括我在内的更多人能够去往这个国家看看,深入了解这个国家以及生活其间的人民,而不要去那里只是为了买电饭煲和马桶盖。

  《西风东土》读后感(九):读至一半,读之一般。

  熊培云写社会还是非常中肯的,我抱了非常大的期待。

  唯独这本……我购书的本愿并不是看当代日本左右撕逼。

  两个社会各自的历史分析没我所期待的那么系统透彻,倒是全书处处流露出来一些仇恨偏见。

  明明说要心平气和地听华裔右翼表达,可是非引号部分的遣词是真的不客观啊。

  那一年在国内遭受了打击说明曾经都是对当时社会过于乐观理想的青年。我同情所有人。

  既然目前处理岛屿争端的最好方法是搁置争议,那么中日和解这种美好的愿望也搁置了吧。

  我情愿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左翼或右翼出版。

  再:喜欢父女日常,到书的后半部分逐渐看到了我认为的样子。

  《西风东土》读后感(十):人生何处不青山

  在杭州看到这本书,看到,“日本是中国的药”这句话,决定买下。

  杭州归来,开卷。书封面很有日式寡淡的风格,凸起的“西风东土”四个人,毛笔书法一般的质感。

  日本我没有去过,曾经想象寻访的时候,应该是青石铺就的小路,被小雨打湿,日本老夫妇开的昏黄的酒馆,清酒小酌,推开窗,外面是富士山的白雪。

  朋友说,你着实是电影看多了。

  熊先生的文字,是灰色、青色、白色的色调夹杂。感觉低沉,但不压抑;理性,但不说教。

  他是抱着“和解”的心愿去完成自己的访日行程,走了很多地方,访问了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去追寻一个意义,去打破“两个世界的挫折”。

  虽然是日记,但字里行间时常能泛出深沉的情感,那些历史感时常能够从他的所思所想中,跃然纸上。我一边看,一边用笔勾勾画画。诚如他自己所说,“我只希望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够守住内心的这点天真与勤恳,尽一个读书人的本分。”

  这个愿望,单纯,诚恳,让人难忘。

  我也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被纷纷扰扰所左右。

  最后,引用熊先生:

  人生如寄,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