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賣桔者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賣桔者言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9: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賣桔者言读后感10篇

  《賣桔者言》是一本由张五常著作,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HK$50,页数:2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賣桔者言》读后感(一):发挥每个人的比较优势

  第一次知道“张五常”还是在21世纪经济报上,那年我20岁,印象中的张五常是经济界的名人,似乎也是参与经济改革的大人,学识渊博,研究内容艰涩。5年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张五常是名人,更是凡人,是个是乐观积极,喜好颇多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者,更是一个主张用“简单”的方法阐述经济学的人。

  原来,那时读不懂,是因为我所知太少而已。前几日因缘际会在某本图书中看到张五常与其师艾智仁的故事,顿时对这个人感兴趣起来,今日读完他的《卖橘者言》,不得不也在此赞一句,真是好老师。就像当年艾智仁对他的影响那样,张五常给人们带来的,在我个人看来,不是他的研究成果,也不仅仅是他学习思考的方法,而是他对知识的态度。

  在知识的海洋面前畏难,在高山般的师者面前仰止,或有勇敢的说,不会被名声的光环的压迫,却往往在社会的舆论中低头,这是普遍现象,从那些对海归的态度中,对人们看待工程师的眼光中,从赞叹博士生的唏嘘中,甚至从那些谕喏甚至嘲笑有知新贵的眼红中。人们是羡慕高知阶层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所取得的“超额收益”,却又同时迷茫于自身的“无知”而心生羡慕。假如是这样,可以读一读张五常,读一读他的简单,他的乐观与平凡,从中或许能感受到他当年感受到的,“知识的求取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关键在于掌握属于你的方法,持续的思考与研究,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当然,不是鼓励所有的人都去学经济,只是面对你比较优势一方的专业,面对“求知”的态度都可以是这样基本而平淡,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他的比较优势一项中发挥出个人的最大优势。

  《賣桔者言》读后感(二):卖桔者言

  二十年前的书了,当年据说非常流行,可许多文章现在读起来便味同嚼蜡。而且他的中文不算好,句子一写长就有“隔”的感觉。当然,关于产权的那几篇对我有所启发,而且最后一节“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也非常好。

  关于张五常的争论很多,但我确实很欣赏他做经济学的方法,实例的研究也许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实验第一性,理论第二性”。之前曾经下过他那几篇发在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的经典文章瞅过两眼,通篇没有数学公式,都是讲故事和提问题。我便联想到以前我们学校经管的同学非常喜欢炫耀数学多么好多么重要,我就曾碰到有人和我罗列了一大堆现代数学的名词,并强调这些都用得上。我便拿物理学和他举例,我说很多物理学家以不懂数学为荣,以精通数学为耻(杨先生就是一位);浏览PRL或其他好刊物上的论文时如果发现一篇没什么数学公式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多半值得多看两眼,是对自己有帮助的论文的概率会比较大;如果你赞美一个学物理的人说“你数学用得真多”,那就是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一般说的是“你的感觉真好”“物理概念真清晰”等等。那位同学应该就明白了这里面境界的高下,便不继续炫耀数学了。

  我不是鄙视经济学里面的数学,我自己学经济学读的就是萨缪尔森,finance里面用的一些模型和公式绝对是很美妙的(虽然我不懂)。我只是秉承着“实验和理论两条腿走路”的信念,并感到在国内的经济学研究中并不重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读这本书,以及偶尔看看张五常的blog,便会明白: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对应着的,只是复杂的边界条件和简单的原理罢了。

  《賣桔者言》读后感(三):实证与产权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家为什么老是被骂

  《卖桔者言》是张五常的经济随笔,我一直认为它比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要深刻,甚至故事也更有趣。但是张五常的思维比较发散,所探讨的东西又是经济学中一些较为深入的问题。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未免有不成体系和不知何处入手之感,对于经济学已经入门甚至是有一些建树的人来说,反倒有返璞归真和重新入世的作用。这个,我自认为是前者。

  不过对于我来说,这本书仍然有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教会了我实证的方法。书中开宗明义的讲到,有些毛头小子,手中若握有实例,有时候反倒能乱拳打死老师傅。张五常显然躬身践行了他自己的这个思路,思维很活,没有那种把经济学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人的距离感。

  但是,我仍然不免看到,张五常仍然没有避开常有的那种,是为自己的理论找现实依据,而不是用现实去检验自己理论的态度。他的很多对问题的解决,都是问题虽然表面解决了,但是解决办法不一定可行。例如对灯塔的收费问题。当然在港口收费,过往船只肯定是用了灯塔的照明的。但是这样的收费不免要触及一个技术问题,即收费与使用不同步,我已经用了灯光,可以有无数种辩称方法,私人在这种收费上不免出于弱势。我可以用淘宝以前的先到货后付款,和现在的支付宝方式来比较。张五常显然也看到这一点,可是他认为产权能解决一切的思维根深蒂固,使他以为这个问题是小问题,殊不知这是私人与公家收费的大区别所在。

  再如对海鱼的产权界定问题,张五常的解决办法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不是没办法保护谁的利益,而是海中的鱼类也好、养料也好,都并非为任何一个私人所有,要区分产权,为什么要分给你而不是分给我?纵然在一开始的界定中没有问题,后来者介入所产生的不是保护的技术性问题,而是私有的合法性问题。虽然你在里面已经开始投入自己的一些技术和设备,但海洋养料,抑或仅仅是水域这些初始的公有资源,一旦划分殆尽,则后来者的权益不免成合法性问题。张五常以为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殊不知他只解决了经济问题,没有解决政治问题,则问题仍然存在,若想付诸实践,必须要再添油加醋。(其实关于公有权私有化的问题,政府也好经济学家也好,老是在这个问题上被骂,原因也就是我说的以上这些)

  其实,这是现代经济学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学家的通病,在茅于轼老先生身上最为明显。经济学家大多抱持经世致用之心,投身社会实践,但是反遭到大众指责,心中不免委屈。但是问题是他们中即便像张五常这样的实践者,也不免戴了有色眼睛看世界,使世界成为自己理论的依据。他们的理论,很多又不免有大量的历史原因或者文化基础,不免包含有要解决私有化的技术问题等等要求。而这就使得他们容易忽视另一片土壤上所珍视的一些价值。理论仍然是普世的,但是解决方法却必须要建立在伦理和文化基础上。经济学家都不是伦理学家,但是只要他们想要经世致用,就必须在这方面多下心思。

  还有,要开阔视野。

  《賣桔者言》读后感(四):张五常的读书建议

  书评基于在“七分钟悦读会”读书活动上的口头分享。

  上周工作上很耗时间。耗时间和忙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产出少的。所以读书上又采取了偷懒的法子:找一本逻辑性很强的作品来看其中一段,哈哈,就不用我太费脑费时间归纳总结。于是分享张五常《卖桔者说》中第五部分“读书与思考”,共计4篇小文。

  (本来7分钟时间是想分享读书、思考两方面的,结果7分钟仅够分享读书的建议)。

  跟着大家名家学习的好处,其中之一是他会把各种情况都总结的好好的。不过是否能理解到位,却和自己当下的经验阅历有关。现在我看读书的部分感觉“如梦初醒、相见恨晚”也是因为我有了悦读会“压迫”下近一年读书经验的累积。我想假如从前看到,我必定没有现在理解得多。

  读书的建议

  1. 以理解代替记忆

  2. 兴趣因思想集中而燃烧

  3. 问比答重要

  4. 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1-1 以理解代替记忆

  今年年初刚开始读书时,很纠结于读过之后不记得,所以又是不断抄书,又是做思维导图等等。可还是记不住内容,觉得很有挫败感。逐渐逐渐才感悟,要能理解作者的意思(话语的含义)、意图(章节的设置、逻辑)自然就会比较记得。而且我也发现,其实读过的书已经进入潜意识,会在某天不经意之间由于其它事情激发出来。所以,要去理解书,同时不能纠结记不住细枝末节。

  张五常建议,读书要贯通、要彻底。贯通的意思是注意各章节的逻辑关系,要有主线。彻底的意思是注意重要概念、原则的的演变,要抓住重点的细节。

  同时,张五常为学生上课、选课题提出一些建议,我认为在读书上同样适用。例如,他不建议课堂上狂抄笔记,而不听老师讲课。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光抄抄书,却忽视作者的讲述,就变成舍本逐末。记录的内容,明白的部分记录要点,不明白的部分记录问题,以便找人讨论。再例如,他建议选课程不能择易避难,因为难的课程学习到十之一二的知识,可能比简单课程的十之八九还要有益。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总是选择好读的书,艰深晦涩的作品也必须要啃。

  1-2 兴趣因思想集中而燃烧

  到底是因为感兴趣才学得好,还是因为学得好所以才感兴趣呢?恐怕是后者。读某类书很晦涩、很吃力,于是便不读了,觉得自己不感兴趣。实际上,读不进去还是因为思想不够集中。对于集中精神,张五常的建议是读书的时间要连贯;不计划读书的时间离开书——称之为饿书;如果不想读书,那么就立即放下书本去做别的事,不然会产生厌书的情绪。

  1-3 问比答重要

  读书时会产生很多疑问。张五常认为,问题得当,答案会自然而来,所以能问对问题很重要。而问的第一个关键是脸皮要厚,能问出来。第二个关键是为问题分类,主要是三个大类:是什么——问的是事实;怎么办——问的是方法;为什么——问的是理论。若有问题同属两类,则应该进一步细化。最后,如果能轻易从书本中找出答案的问题,应该自己解决,不要麻烦别人。

  1-4 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总结一下:快读求大意;慢读找细节;选读看重点。张五常的建议和《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致的。快读2-3遍,读字不读句,找到各章各节的大意,比中速读一遍效果好。这点我是有感受的,可以避免掉两种令人沮丧的情景:读了好久却发现不是自己想要找的东西;读了太久读到后面忘记前面的内容。慢读找细节,说的是了解各章大意后找到对应章节,深入阅读,务求明白。不明白的地方打问号。最后,选读重点章节,这时才加入加强记号。

  以上是张五常在《卖桔者言》中提到的读书建议,并结合了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賣桔者言》读后感(五):《卖桔者言》主要版本异同

  《卖桔者言》是经济学家张五常,于《信报》“张五常论衡”专栏文章的结集。初版于1984年11月。按张先生自己的话说,这是他作品中最畅销的。廿余年来再版无数,行销两岸三地。其中最主要有三个版本(还有台版,与港版同),即:初版(香港信报),大陆版(四川人民)以及增订本(香港花千树)。三个版本我有幸都接触了,下面简单谈一下各版异同。

  初版:“张五常论衡”集,1984年11月初版,共再版25次,总印数约八万。前言为《也论<论衡>》。

  增订本:2000年5月第一版。增订本对原版进行了文字修改,并加入九篇后记,以及新序《卖桔者的回顾》。香港花千树发行,目前可能还在刊印。以下是新旧港版之封面与目录,增订本新加入篇幅用粗体标注。

  前言

  卖桔者的回顾 (新序)

  也论《论衡》(旧序·附后记)

  一、假设与实证

  邓家天下

  思想要像天马行空

  “香山症”的烦恼(附后记)

  卖桔者言

  养蚝的经验(附后记)

  会走动的资产

  私产可养鱼千里

  如诗如画的例子

  灯塔的故事

  高斯的灯塔

  与木匠一席谈的联想(附后记)

  二、九七问题

  向港英致敬

  “九七”的两个基本困难

  经验的说服力

  讯息不足的烦恼

  公司法治港(上)

  公司法治港(下)

  “安定”是“繁荣”的陷阱

  权力的转换

  港英应办的事

  “九七问题”后记

  三、香港事

  评钱俊瑞的香港观点

  期货市场的作用何在

  香港期市的局限性

  轻犯而重罚的法例

  以知识定法例的困难

  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起

  香港之谜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的士的问题(附后记)

  债券的副作用

  四、产权与交易费用

  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仅一条

  民主与市场

  民主与交易费用

  产权与民主(附后记)

  私有产权何惧之有?

  从高斯定律看共产政制

  自私对社会的贡献

  假若人是不自私的(附后记)

  五、知识资产

  新劳力经济学

  重要的知识资产

  知识与共产政制(附后记)

  从中国要批准“专利权”说起

  知识的产权保障

  发明专利权(上)

  发明专利权(中)

  发明专利权(下)

  商业秘密

  六、读书与思考

  读书的方法

  思考的方法(上)

  思考的方法(中)

  思考的方法(下)

  大陆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引入,对原书进行了大量删节。共刊发3万多本。迅速售罄,1989年之后不再刊印(看官达颖,原因不细表)。金观涛所作之《实践自己学说的经济学家》成为该版代序。大陆版基本删除了所有触及中国问题的文章,所以就变成了一本经济学的通俗或曰入门读物。梁小民在其书中对《卖》大有溢美之词,称之“大众喜闻乐见”。许多大陆的经济学家也常提到此书。遗憾的是梁看过的只是删节本。之后大陆出现了四川版的手抄本,后又出现了影印本,千禧前后又有“好事者”将其录入电脑,传播于网络。所以现在从网上找到的十有八九是此版本。以下是大陆版的封面和目录。

  实践自己学说的经济学家(代序·金观涛)

  一、假设与实证(7篇)

  卖桔者言

  养蛇的经验

  会走动的资产

  私产可养鱼千里

  如诗如画的例子

  灯塔的故事

  高斯的灯塔

  二、香港之谜(6篇)

  期货市场的作用何在

  香港期市的局限性

  以知识定法例的困难

  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起

  香港之谜

  债券的副作用

  三、产权与交易费用(7篇)

  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仅一条

  民主与市场

  民主与交易费用

  产权与民主

  从高斯定律说起

  个人行为对社会的贡献

  假若人是不自私的

  四、知识资产(8篇)

  新劳力经济学

  重要的知识资产

  从中国要批准“专利权”说起

  知识的产权保障

  发明的专利权(上)

  发明的专利权(中)

  发明的专利权(下)

  商业秘密

  五、读书与思考(4篇)

  读书的方法

  思考的方法(上)

  思考的方法(中)

  思考的方法(下)

  另:图片都是同网上找到的,可能不甚清晰。不过说实话,三个版本的封面实在乏善可陈。

  粗体标注及各版封面请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賣桔者言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