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全球通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全球通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全球通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全球通史》是一本由[美]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作,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5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通史》读后感(一):读史使人明智

  2006年9月24日凌晨00:18看完《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吴象婴 梁赤民 译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来我应该早就将这个伟大时刻记录下来,正像我以往每次看完一本觉得让我受益颇丰的书所做的,正如我每次都称这个为伟大的时刻。由于某种众所周知原因拖到现在才写。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历史》是在两年前看的,记得是计翔翔(一位人气颇旺的老头推荐的。都说《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历史》要比《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历史》好些,更加著名,所以那时候先看那本,但是现在却发觉《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历史》。更加有趣,学到更多。当然我想主要是现在的学习能力和本身对世界认知要比两年前更强的缘故。(所以我比较反对让中小学生就看《战争和平》或《红楼梦》这类的名著,因为根本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好处,只是浪费时间说不定还激起逆反的心理。)

  要说从书上学到什么,真的是很困难,很难具体地说学到什么,但是的确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上次在公交车上碰到一个男的,坐在我旁边,跟我说学历史应该能够看问题看得比较长远吧,也许吧。(说来惭愧,这本书在学校里已经看了一大半了,后半本断断续续地看,直到后来发现每天在公交车上会很无聊,而这种无聊是我无法忍受的,所以就在车上把后半本给干了。)知道了历史的来龙去脉看到很多问题就会心理有数,就会在一个大背景中去看而不是孤立地去看。这很能带来一种快感。一种似乎能够解释问题的快感,就像能够从头到尾演算一道数学题目一样感觉尽在掌握中。一种从迷茫走向确定的快感。

  不过不管怎么样学历史真的很有趣,尤其是当你看到很多故事在不断的重演。很多同样的问题,在人类开始就已经碰到,每个时期人民都作出他们的回答。我们现在的问题也许可以在过去找到答案。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也许只是在回答数千年前某个哲人提出的问题。有时候会真的发现历史是那么的相似。下面这一段可以说是反映的是古埃及的劳动人民对教育目的看法,你会惊奇地发现,现在很多人仍然抱有同样的看法。不知道是人性永恒还是历史的无奈

  早在公元前三千纪,一位当父亲的埃及人在送他儿子上学的途中说了一段话,他为了劝儿子发奋学习,将农人、工匠的不幸与有学问的书吏、官吏的幸福作了一番对比。他说:

  学习写字要用心学会了什么重活都可以甩得远远的,还能当名气很大的官。书史是不用干体力活的,却能指挥别人。……你不是有书吏写字用的玩意儿吗?就是那玩意儿,能把你和划桨摇橹的区分开来。

  我亲眼见过在炉子口干活的金属制造工,十个手指就象鳄鱼爪子,身上的臭味比鱼卵还难闻。……石匠的活儿是对付各种坚硬石头,于完活时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晚上睡觉时还酸痛,只好整夜卷缩着身子睡,太阳一出来,又得干活。他的膝盖和脊柱骨都快碎了。……理发匠从早到晚给人剃头修面,除了吃饭,连坐的功夫也没有。他匆匆地从这家转到那家,兜揽活儿。就象蜜蜂吃自己酿的蜜那样。他累断了双臂只是为了填个肚子。…种田的一年四季只有一套衣服嗓子粗哑得象老鸦叫,十个手指从来不得闲,两条胳膊叫风吹得干瘦如柴。他休息地方——如果他真能休息的话,是烂泥地。他不生病时,和牲畜一起分享他的健康;得病了,就在牲畜中挤块地皮躺下。…

  用心学习吧。实在没有什么可与学习相比。在校学习一天,得到的好处一辈子也享用不尽。

  《全球通史》读后感(二):如果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电视剧,你是编剧,你会怎么写?

  如果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电视剧,你是编剧,你会怎么写?

  这本书就是以一个编剧的视角,或者叫做上帝视角,来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编排历史的编剧眼中,万物本身就是刍狗,这无关仁与不仁。文明的起伏,剧情的发展,主角群体个人没有存在价值。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发展,靠的就是冲突交流

  gt;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

  欧亚大陆地球上最大的陆地,主要的文明起源地都在亚欧板块上(古埃及离亚欧板块很近,可以归入亚欧文明)。世界文明的中心在亚欧大陆,那亚欧大陆的中心又在哪?在中东!文明的进步在于交流,而中东正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中心。以前从未关注过中东文明,想象不到中东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上如此重要。猪、牛、羊是首先在中东地区被驯服的,大麦、小麦是首先在这里种植的,冶铁技术也是首先在这里发明的。食物与技术从中东往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传播,促进了几个相互独立的文明的发展。

  《全球通史》读后感(三):作者说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从史前脆弱卑微的人类发展到今日似乎无所不能的人类,生活水平提升了,人类幸福感下降了,社会不公正感增加了,谁知道这到底是人类的进步还是倒退,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人类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本是世上最绚烂的文明,却爆发了连年不断的战争而成为全球最悲惨的地方之一。中国封建文明统治数千年之久如今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人心无所适从的时期。印度如今仍是一个河上漂浮着死尸妇女地位地下的国家,而埃及发展处于非洲前列。有人认为欧洲的进步得益于社会的不断被摧毁与重建,欧洲平坦的地形有助于战争,罗马的凯撒希腊的亚历山大法国的拿破仑的成功便是明证,而工业革命产生于北欧的原因则是因为利益被西欧中东切断造成北欧处于困顿时期而被激发出来的一种创造性。而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居住了大量的欧洲移民,这些移民为其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每个社会在达到相对理想的乌托邦状态时都要经历一番愚昧痛苦挣扎,中国正在经历这个阶段,如果说处于金字塔底端的人民都进入了小康便是一种理想的话。作者认为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人们可以在行星爆炸时控制离开轨道,也可以创造一面镜子吸收太阳光使地球不会变暖,可惜作者没有提出消除社会不公平的看法。从全球范围来看,社会80%的财富由20%的人掌控,就中国而言,短暂的通过学历改变命运的时代正一去不回,高层职位投资财富被少数人垄断,是的,社会底层人依然看不到希望。

  《全球通史》读后感(四):近代史的洪流

  第一次读这本书,在十多年前,还在大学

  第一次读还不是全书,是在一个小册子(忘了名字)中摘译的2~3章。江的是近代现代化革命的几个思潮。

  包括:社会进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这些;

  大致读了以下,觉得勾勒出了近100年历史的脉络。

  以中国为例:

  其一:毛主席说:中国人民从此再起来了!

  无非是民族主义,18xx年,德国崛起,也是如此。

  也破除了我固有的观念(今天的中国人往往认为民族国家亘古以来就有,殊不知18xx年以前,更本就没有德国、意大利、以及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就如同中国春秋、战国之际,也没有这个概念,例如李斯本非秦人,却为秦用;)

  其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也是舶来品、如同大炮、军舰、鸦片、麦当劳)是一个浩浩荡荡的过百年社会洪流;

  有一个此消彼长过程

  (说不定,百年后,潮涨潮落,还会重来。毕竟,资本社会根本上讲,不是一个公平的社会。)

  《全球通史》读后感(五):《西方及西方之外的历史》

  *1*

  有评论说,这本书能持中道,客观描述讨论东西方的历史,于西方学者的历史著作中很难得。其实不一定,就我自己的感受,读来读去,这本书还是可以命名为《西方及西方之外的历史》。

  *2*

  写历史很难,通史更难,因为描述历史,就是指向未来。一个人不可能不受其传统,其当下社会中的种种观念所局限,看待历史,取舍得失之间,都有自己的主观趋向,而这个趋向,一定是指向当下,也就是指向未来的。没有未来,就没有历史。

  人类向何处去?文明向何处去?未来向何处去?这是大问题。并不是说写历史的人一定要先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在历史的写作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某个角度回答着这个问题。这个回答,真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回答吗?这个回答,真是经得起推敲的回答吗?每一个问题与答案,都不可避免地时刻纠缠着作者,让作者痛苦不堪。

  一个对未来感到不确定的人是没法写历史的,一个性不够固执的人也没办法

  *3*

  对于中国,这本书写得不多,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作者知道得不多,那么,作者的这个选择,显然是明智的。就写的部分说,似是而非的地方有许多,明显错误也有。世界通史对于知识的储备要求,实在是很高的,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对于世界上其它非西方部分的论述,我又如何相信呢?

  历史不在确定性,而在不确定性。对于世界上其它非西方部分的理解,这本书是提供了相对而言相当丰富材料的。对于读者,恐怕也和作者一样,心中有相,而后才见种种色。信自己之所信而已。

  *4*

  本书的脉络,还是以时间为主。什么社会技术与社会制度良好适应,想必是作者后来忽然想起的东西,马马虎虎糊上去的,除了开头和结尾,也看不出什么东西。不过这个思路,读者倒是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思索

  匆匆翻过,我是没怎么想过的,去学校读书的好处就是,整个过程都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去探讨。现在读书,要么是为了获得娱乐,要么是为了获得事实可能性或者观点的描述,总而言之,都是别人的东西,自己的思考,是没有的。

  *5*

  社会制度与社会技术的良好适应,就是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良好适应,这当然是重要的,不过我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把这种良好的适应当做一种结果,一种静止的状态,作者也犯了这个错误,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不得而知

  对于历史而言,我们并不应该太关心共产主义,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在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死了多少人;相类似的,我们也不应该太关心资本主义与全球化,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流了多少血。

  近代以来历史,我们说往往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并不是说他们描述的重点,他们的价值取向是西方化的,而是说,他们说自己看到了全球趋势,也就是一些人所说的历史潮流,却疏忽了这个趋势与潮流所毁灭的活生生的生命

  *6*

  我不是共产主义,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全球化,不是发展,也不是潮流。我早上起来要吃饭,晚上要睡觉,白天要劳动和娱乐,要和别人一起喝茶聊天。我活着,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死了,我的世界就毁灭了。

  我关心我的祖先,关心我的儿女,关心每一个和我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活的,是不是受到了公平的对待,是不是保持了人性的尊严。我知道,有人觉得侍奉上帝的人才有尊严,我是不反对的,但是把不侍奉上帝的人抓起来烧死,我认为是不公平的。

  我认为,这就是文明。

  如果有未来,就是文明的未来,如果有历史,也是文明的历史。

  *7*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如果让我来写世界史,会怎么写呢?会不会写成中国及中国之外的历史?会不会写成中国的文明传统及文明世界之外的文明与不文明的世界史?

  没有把握。我的思维,还是非狭隘的。主要的原因,想必不是因为知识的贫乏,而是处在个体位置上,不能不受其传统,其语言,其经历,其社会环境与观念的影响,并在这些东西的影响中,忘记了自己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

  如果非要写的话,还是要按太史公的办法,整体的社会形势,只配以大体的论述,而更多地关注社会中的人,看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看每一个人的生命状态,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活、如何死的。

  《全球通史》读后感(六):必读的经典史书

  以前一直喜欢读有故事的史书,像《明朝那些事儿》、《大秦帝国》、《血腥的盛唐》等,前段时间第一次读西方人眼中的历史---《全球通史》,它不像故事史书一样小说化,也不像教科书教条化(一般都是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反而我认为它是一部必读的经典,我总结其3个特点

  1、《全球通史》的作者编写这部史书的目的是为了给解决当前时代所遇到的问题,是给现代人启示。正如作者开头所说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2、这本书描述事实较客观,平心静气,娓娓道来,让读者通过了解事实,自己去求索,去思考,去求索当代我们遇到的问题。它不同于目前市面的一些书籍,例如《成功人士的XX习惯》,《互联网之独孤九剑》,这类书籍一看就是先整个哗众取宠的书名,然后以教育人为口吻,将自己观点强加给读者的书籍;再挑选几个的示例证明,缺乏多次推敲和给人思考的空间。

  3、对于国内的读者,这本书叙述角度、方式很新颖。它叙史的角度不是以一个国家、地区为核心,而是以全世界的角度来观察人类历史。它叙史的方式不是断片式的,而是以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连续的角度叙说,前一个历史时代是后一个时代原因,后一个时代是前一个的发展。例如书中西欧3个不同历史阶段章节关系如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济增长、国家建设->海外扩张。

  另外我总结了一张表提炼下书中历史发展的阶段。

  表1

  《全球通史》读后感(七):外星人也评全球通史

  quot;近几个世纪以来,地球人越来越注重研究自己的历史.并试图从中找到规律,为他们自己的政策制定做参考或理论支持.

  虽然作者本人以及他那个年代的地球学者对世界不同部分的了解程度非常不均衡,但美国人斯塔夫里阿诺斯依然尝试着站在我们的高度,以地球角度写了一本名为<全球通史>的小册子.而处于地球另一边的竞争对手中国在较短时间里便组织翻译了此书出版并不断重印.在该书在中国传播的十几年后,我们发现该书中的很多论点都成为了这个国家现行的政策以及提出的发展愿景的注脚.有趣的是,组织翻译出版此书的,正是这个国家政府的智囊组织'社会科学院'.

  ......

  如果按照该书作者的理论,随着地球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球文明的日趋全球化,我们也许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人将开始对太空的大规模的初步探索.正如他们在地球历公元后16世纪对地球上的海洋所做的一样.

  xxx星殖民军内参资料:蓝星观测报告-社科版

  《全球通史》读后感(八):读《全球通史》关于古代文明的胡言乱语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

  古代文明在中东发源的原因大半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自然环境。史前人类的生存以采集和捕猎为主,这在群居人口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可以相当舒适的生存,并且能在一种类似大家庭的制度下保持平等和均衡。对神灵的敬畏也和后来对神灵的崇拜不同,对神灵的祭拜在捕猎过程中即可完成,或者在特殊的祭祀日献以牲口水果,在日常生活和思想中并没有引入从文明诞生起便伴随人类至今的繁琐仪式。而由于史前时代地球上资源的丰富性,使史前人类拥有了比任何一个时代的高级人类都多的闲暇时间。因此在有限的意义上来说,史前人类的生活是最完美的。当然,这种模式不可复制,随着人口的增长,采集和捕猎逐渐不能满足所有成员的温饱问题,这时已经为一些部落所掌握的农业技术开始做为补充成为粮食的来源之一。农业的地位之所以一开始处于采集和捕猎之下可能是由于它的周期比较长,不如采集和捕猎能够立刻满足人的口腹。而当农田逐渐大规模的被应用,它的优势也开始显露:循环耕种,高生产率,固定居住地。第三点也许在开始时被认为不是那么自由的,但当更坚固的房屋开始建立,一种更悠闲舒适并且温情脉脉的生活方式开始被接受,史前人类也开始愉快的改变观点,并且逐渐产生对生活奢侈品的需求和迷恋――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采集时代,奢侈品无疑是一种累赘。农业的大规模替代就意味着平等的关系将被破坏,因为农业不需要象捕猎那样以集体协作的方式进行,虽然彼时家庭式制度仍在发挥作用,所有农产品全部上交,再重新分配,暂时仍能保证部落的平衡性,但个人生产力和土地肥力的差异迟早要破坏这种粗暴的平衡。

  农业使人口进一步增长,而土地肥力的间歇期也在增长,并且能够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于是原始部落被迫的开始新一轮的迁徙,这次跟以前不同,迁徙不再是目的,寻找新的更适于生存的定居点成为最重要的事情,此时经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灌溉过的肥沃荒原开始诱惑原始部落的开垦。如果原始人类会使用中国文字,那么“机遇与挑战并存”将成为他们的口号。降雨量不足,烈日蒸晒,河水定期泛滥,没有建筑用的石块等等,这些难题没有使原始部落望而却步,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面前的是以往从未有过的良田,而周围的环境也十分满足他们的期望。“那里生长的枣椰树,不仅提供了充裕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大量木材,不过这些木材的质地不太好;那里的芦苇荡里,有各种野禽小兽,还有鱼类,提供了宝贵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而尤为可贵的是,那里的土壤是极其肥沃的冲积土。”没错,尤其是最后一点,决定了为什么所有大陆上的文明都起源于河流――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长江,黄河――在中国,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史前人类以极大的聪明才智和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终于征服了两河流域:河水的定期泛滥被预测出,人们还发现河水湮没过的田野变得比泛滥前更肥沃更适于耕种;降雨量不足也没有难倒聪明的人类,他们引大河水来灌溉农田,比天然的降雨量更容易掌握,也使农田更好的得以保养,从而能养育越来越多的人口;他们用河道两旁的枣椰树的木材盖房屋,跟石头房子一样的牢固,还更漂亮,更易于建筑。于是,古代文明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灌溉中滋润的孕育起来。

  二 阶级的起源

  文明开始发源,平等也开始失衡。斯塔夫理阿诺斯把平等的破坏引咎于水稻的引进,我认为这过于技术论了,假使没有水稻可以种植,那么古代文明将永远保持平等的社会制度吗?

  平等遭到破坏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最根本的原因肯定是农业的大规模发展。

  一 在集体采集和捕猎的时代,个人的聪明和强壮发挥有限,充其量只能使其成为捕猎时的英雄,并不能使他多得到几斤兽肉或者果实,因为他并不比其他人吃得更多。而在农业时代,个人负责个人的农田,种植好坏从产量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首先经济上的不平等开始出现。但是农业时代刚开始时还是均等分配的,而这时就会有一些种得多而又怀有自私心理的人觉得不公平,这就是心态上的不公平。

  二 对自然的征服并没有使人们成为唯物主义者,相反,多种多样连绵不绝的天灾开始使古代人相信冥冥中有神灵的存在,如果神灵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满意了,就会降下灾祸来惩罚他们。而要与神灵沟通,只有靠部落中一些具有通灵才能的特殊人群,也就是祭司。按照我等无神论者的看法,第一个祭司的诞生应该是偶而由于一次癫痫病发作的被误解。既然祭司能够于神灵直接对话,他们当然是不需要种田的,只要每天发那么几次病就可以了,从工种上来说,祭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白领阶级。尽管祭司的出现并没有实际上的使灾祸减少,但已经成为人们心灵上必不可少的慰藉。于是,就出现了地位上和权力上的不平等。

  三 哲学的起源

  我认为哲学起源需要两样事物,文字和闲暇。智慧人人都有,就看有没有时间思考以及有没有媒介把思想表达出来。石器时代人们拥有闲暇,却没有文字,口耳相传的只能是新闻和故事,因此石器时代没有产生哲学。

  古代文明时期,文字开始诞生,但是大多数人却缺少了闲暇,而拥有闲暇的那些人要么忙于发病(祭司),要么忙于打架(首领),相比之下,还是祭司更要有条件来创造出一些和哲学相关的火花来,因为由于工作的拓展原因,祭司需要使用文字来记录一些重要的大事――那时的文字也复杂的只有祭司自己能够懂。于是,书面上的神话开始出现,这就是哲学最原始的种子。

  然后随着部落向乡村转变,乡村向城邦的转变,社会结构越来越庞大,社会阶层越来越复杂,比如古典文明的希腊城邦,更多人开始同时拥有闲暇和知识,其中不乏有独特智慧的人,于是他们中间逐渐产生哲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戏剧作家和经济学家。这其中第一个诞生的应该是哲学家,一旦掌握了思想的武器,人第一个想搞懂的就是身边那些奇奇怪怪的现象,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搞懂身边这些看上去已经不是奇奇怪怪的现象。我依然不太敢完全相信爱因斯坦,因为我知道,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的居民也象我相信相对论一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深信不疑。而爱因斯坦之前,也没有人会怀疑,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已经揭示了物理学上最高的奥秘。

  《全球通史》读后感(九):人类文明的进化之路

  作者将人类文明史大致划分为远古时代,古代文明,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历史的发展无法离开地理的影响,在中世纪文明之前,世界文明的重心都是亚欧大陆,这里适合畜牧业,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初期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其中远古时代尚为茹毛饮血,还没能够形成文明。文明的标志是城邦的建立,较大数量的人口聚集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幅飞跃,人类因此进入古代文明。古代文明集中于两河流域,肥沃的冲积平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农业也渐渐兴起。

  随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并伴随着雅利安人等蛮族的入侵,爱琴海成为了古典文明的摇篮。这时巴尔干半岛成为了民主制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的文明起源地,东方的波斯帝国则成为了专制帝国,中国进入了商朝,印度进入了'''。期间欧洲历经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印度历经孔雀王朝,伴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确立了种姓制度,不同种族的入侵更是让印度的分裂问题一直遗留到现在;中国由于地理的隔离始终以统一为主,偶尔穿插着蛮族的分裂;印度则恰恰相反。波斯帝国未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中东的古代文明障碍无法扫清,也就错过了成为古典文明核心的机会。

  以匈奴人,日耳曼人的崛起为标志,世界文明史进入了中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伊斯兰教,蒙古人,中国人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突厥人,斯拉夫人,波斯人,日本人,西方文明,印度文明则是不可或缺的配角。这时的拜占庭帝国以阿尔卑斯山为界,经历了希腊东正教的逐渐衰败,东部穆斯林的强势崛起,而罗马天主教与拜占庭帝国的关系则变得微妙。

  由于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拜占庭帝国的交恶,造成了传统的亚欧商路中断,这就给阿拉伯半岛带来了商机,于是阿拉伯半岛逐渐成为新的亚欧桥梁,伊斯兰教即诞生于这种契机下。随着穆斯林军队的扩大,逐渐征服了中东,甚至远达印度与斯坦国家,地中海的一半都成为了伊斯兰海。

  而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内忧外患,内部对威尼斯商人免税,国库亏空,外部受到拉丁人,土耳其人,保加利亚人的威胁,不得已发动了四次十字军东征,但是造成的结果却是君士坦丁堡落于拉丁人和威尼斯商人的手中。虽然后来短暂复国,却最终被土耳其人围攻陷落。作者也在书中总结了拜占庭帝国的光辉,他为西方提供了一个坚固的屏障,为地中海的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斯拉夫人,即后来的东欧人传播了文明。

  东欧的北部受罗马教会的影响,而多瑙河南部则受君士坦丁堡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分化,而斯拉夫人又分化出来了东欧各国以及莫斯科人,莫斯科人又形成了第三罗马帝国,成为了新的东正教中心。而同期的中国经历了隋唐宋元明五朝,虽有唐朝的强盛,宋朝的经济革命,元朝的开放,后期却囿于儒教和程朱理学,开始渐渐落后于西方文明;而日本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出了一条不趋同于中国的道路。

  《全球通史》读后感(十):天下大事,果然分久必和?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第一回

  吃饭的时候,长辈们讨论起台独问题,某个人背诵了三国演义中的这段话,长辈们纷纷点头,我不能插嘴,只好苦笑……

  天下大势,为什么会分久必合?为什么日本朝鲜越南,从来就没有和中国分久必合过?三国演义中没有作出解答。民国的时候有学者间接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然而那个论点,在新社会饱受批判。

  分久必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全球通史》里面有答案。虽然答案不是那么显然。

  对于政客而言,最重要的东西是“国家”,对于人民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其实是文化,人民要求的事情,多数时候都很简单,无非不过是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有一个人可以爱,有一个家可以回,谁是皇帝,实在是无关紧要。

  只要语言能够沟通,风俗习惯相同,耶律家的儿子就会看上张家的女儿,赵氏的寡妇就会嫁给完颜的老汉。昔日不共戴天的仇敌,转眼就变作儿女亲家,还闹什么分裂,还打什么战?

  然而天下的事情,未必称心如意,总会有有心人以国仇家恨,民族大义挑动人民征战,征战的结果,政客封王封侯,福泽绵长,百姓背井离乡,妻离子散。

  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分久必合”,其实是因为整个中国,都有着同一种的文化,同一种的信仰,所以无论政权如何更替,最终人民都能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分久必合从来都没有把朝鲜越南合过来的缘故。

  而今这个“分久必合”的规律,用在台湾身上只怕很难,简化的汉字,马恩列的意识形态,再加上台湾近年来努力推行的去中国话,闽南语教育,等到认同中国文化的老人死光,台湾由新一辈的年轻人执掌,“分久必和”只怕太过一厢情愿。

  我从来都鄙视历史书,因为我所见的历史书,关注的大多是秦始皇有几个娘娘,太上老君的胡子有多长……这部《全球通史》算是去除了我对历史书籍的偏见,虽然我很懒惰,一直没有能够把它读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